●崇祯实录卷之十三
怀宗端皇帝(十三)
崇祯十三年春正月癸亥,申辨文武章服。
丁卯,夜东方黑气弥空——连三夕。
丙子,以陈新甲为兵部尚书。
庚辰,下阮震亨于镇抚司狱,论死。先是,东厂获通贿籍,词连吏科都给事中阮震亨;吏部尚书谢陞又劾之。
闰月癸未朔,命巡城御史煮粥赈饥,发帑八千金赈真定。
庚寅,浙江永康知县朱露上言:『有司恣言科罚,俱借御寇攫取;各抚按容隐,不以上闻』。上命申饬各官;令露入朝,授吏科给事中,改名统鐼。
甲午,中书舍人沈廷扬请试海运;从之——既而巡抚登莱都御史徐人龙又以成山道险,不便;请罢议。
谕户部以永清、保定等处粮刍给畿南饥民,抵秋以偿。
杨嗣昌荐推官万元吉、杨卓然、胡平表等;各授监军道佥事。
甲辰,发帑六千金赈山东。
丙午,浙、直大风霾。
己酉,召兵部尚书陈新甲于平台;新甲上「保邦十策」。
二月壬子朔,杭州城门夜鸣。
平贼将军左良玉大破张献忠于太平县之玛瑙山,斩二千八百八十七级。
甲子,给杨嗣昌万金,赐斗牛服。嗣昌驻襄阳调度会剿,以陕西兴安一路失期,斩其监军殷太白。
流寇掠泌阳。
叙甘镇功,复洪承畴太保,赐金四十、绯蟒一袭。
辛未,罗汝才掠信阳——寻陷光州。
癸酉,礼部请增祀北斗于星辰坛;许之。
丁丑,令会试贡士先廷对日校射。
戊寅,谕曰:『日者风霾大作,土田亢早,麦苗将槁;甚至伤折南郊树木。天心仁爱,警示频仍。非政事之多失,即奸贪之纵肆;或刑狱之失平,抑豪右之侵虐:诸如此类,皆干天和。兹许文武人等直言无隐,悉陈利弊,以裨时政。庚辰,又谕曰:『朕于三月三日,始深居斋祷;大小臣工,痛加修省』。遣成国公朱纯臣、镇远侯顾肇迹祭告南北郊,礼部尚书林欲楫告社稷,侍郎王铎告风雷等坛。
三月壬午朔,永安厂灾。
丁亥,杨嗣昌报捷;上益发银牌五百、紵丝三百、帑金五千犒战士及阵没吏卒。
清兵至义州,欲入锦州;总督洪承畴同辽东巡抚方一藻以前锋祖大寿、团练吴三桂先扼锦州、松山,御之。
各镇监尽行撤还。
壬辰,免畿郡十一年料匠等银。
甲午,赈京城贫民各二百钱。
乙未,户科给事中左懋第言:『去岁彗星见,下诏停刑而彗即夕消;何今日之不应也!臣又思之,皇上停刑之诏,特其具也;今之斋祷,犹其文也。臣□皇上先以文,即继以实;此时得毋实尚未见,而天下不之信乎!臣敢直以实进:练饷之派以益军实,不得已之事也。皇上减兵省饷,天下已识加惠之意。兵减而饷未减,恐贪者藉以饷其私;乞皇上下诏宽练饷加派之数。刑狱以待有罪,亦不得已之事也。捧读诏传,殷殷刑狱是矣;乞皇上取狱之轻重一一审之。停刑可以消彗,岂明刑不足以返风乎!如此而天变不止,臣不信也』。
戊戌,赐贡士魏藻德以下三百人进士及第、出身有差。先是,召贡士三十余人于文华殿,上问「内外交讧,何以报仇雪耻」?通州魏藻德进,对曰:『以臣所见,不离明问;使大小诸臣皆知所耻,则才能自生,功业自建』。娓娓数百言;更自叙戊寅守城功。上心识之,故遂首拔。辛亥,进士姚宗衡等四人授检讨、黄云师等五人授给事中、冯垣登等五人授监察御史、颜浑等二人授吏部主事、张朝延等七人授兵部主事——皆召对称旨,特授是官;前此未有也。进士张璘然亦与召对,面蓝,上恶之,不用;璘然心甚不平。
分赈畿南三万金。是日雨。
壬寅,嘉兴天鸣。
丙午,免两河积逋。其灾甚者,缓征之余,免八年、九年十之三。
夏四月戊午,巡抚江西右佥都御史解学龙荐举佐领官及布政司都事黄道周;以道周党邪乱政、学龙藐法徇私,俱逮下刑部狱,廷杖、论戍。
浙西大水。
庚申,命抚按荐举分治兵、治饷才干实迹,如失实连坐;至考选大典须科、贡兼收,以收人才用之,违者罪之。
以宿州等三十州县荒灾,免其八年逋赋。
丙寅,上以吏部考选不列举贡,遂命贡士并岁贡士共二百六十三人俱于六部诸司及推官、知县通行察补;并谕吏部:『此系特用,后不为例』。
癸酉,南安、惠安、同安地震。
令朝臣及抚、按各举将才。
己卯,以吏部尚书谢陞为礼部尚书、礼部右侍郎陈演为礼部左侍郎,各兼东阁大学士,直文渊阁。
五月癸未,上北郊。
丁亥,减商州等今年田租。
戊子,量免湖广田租。
庚寅,命洪承畴出山海关。
丙申,以傅永淳为吏部尚书。
以上诸省直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各处饥,命有司官设法赈济、招徕流徙;令巡抚、巡按躬行州县,定殿最以闻。
召九卿科道于平台,问御清、救荒、安民三事,各以次对。徐石麒曰:『我力未壮,宜先定本计,后商方略。厚抚属部,发其事仇之耻,以携其交。守即为战,至宁前一带,少出兵,坚壁清野,勿与之战;如多出兵,则义州必虚,督臣即相机遣兵:此守外边法也。若在内边,则畿北闲田悉与军民屯种,择其壮丁为兵,而后可守矣』。上命起。因退奏「救荒在劝富输粟、安民在省官用贤」;上是之。
丁酉,特授贡生史惇等二十八人为五部主事。时部事殷繁,诸臣多髦废不谙;上虽破格求才,事愈丛脞云。
戊戌,总兵吴三桂、刘肇基出杏山,前锋祖大寿以副总兵祖泽远遇清兵松、杏间,三桂受围,肇基救出之。副总兵程继儒临阵怯,承畴斩之,军士俱用命。
以运河日涸,谕责总理河道工部右侍郎张国维。
贡士吴卿上言:『张献忠、李自成、左、革诸贼等众各数万,献忠狼贪肆毒,自成调度有方,左、革诸贼尤善侦走。如官军在汝、颍、襄、德间,彼夺凤阳、临淮,一日一夜兼程行数百里。而光山、固始高山铺为贼往来吴、楚之重地,莫如设一道臣于此,驻兵协剿;此亦扼吭之计也。然贼分则寡、合则众,昼则贼骑相顾,夜则贼营远哨;且贼日驰二百里,酗酒酖色,渴睡不醒。若将卒勇敢衔枚夜袭,贼不能觉也。而兵不杀贼,反以仇民;穷乡男妇匿林逃难,行间皆割首报功以愚主将、主将以愚监纪。监纪不知,遂奏其功。此弊踵行久矣,所当痛惩者也』。
己酉,大学士姚明恭致仕。
截漕米万石赈山东。
六月壬子,兵科左给事中陈启新言海运之利,且临清副总兵黄胤昌已行之;报可。
命上山东按察佥事来斯行「胶莱河说」。
戊午,总督宣、大张福臻请沿边屯田免科;从之。
壬戌,寇陷大竹县。
免霍、泰、潜山七年以上逋税之五、近年之三。
癸亥,杨嗣昌奏言:『蓟辽总督必须得人;苟非其人,必当速易。若大小将官、监司、府县,或听督、抚自行选举,吏、兵二部随到随复』。上命部议覆之。
禁中外官私书。
上命大学士薛国观拟谕,不当上旨;上怒其不恪遵,自取易之,以授国观。及改入,复不称;遂大怒,令五府、九卿议处。定国公徐允桢等会议:国观当令致仕。刑科给事中袁恺又劾国观罔上妒贤,傅永淳等皆其私人;议罪不足蔽辜。癸酉,国观免。前丁丑秋同相者六人,诸相皆罢,独国观秉政;以不次拔自外僚,上颇向用之,而狼戾忮害。因拟票事,言者劾其纳贿有据,被斥。
戊寅,巡抚延绥右佥都御史刘令誉奏言「开渠导河得水田万亩备救荒」之策;命渐广之。
中书舍人沈廷扬运万石自淮安庙湾出海,十日抵天津。
己卯,辑「武经七书大全」。
漕河涸。
秋七月庚辰朔,京省蝗;命顺天尹发钞六十锭收之,并禳蝗。
癸未,皇五子薨,諡曰「悼灵王」。初,疾甚,忽言九莲菩萨来云:『上薄待戚属不改,殇折且尽』!上闻之,大惧。九莲菩萨者,孝定皇后李氏因梦奉祀之;后薨,像在宫中,跨凤九首。至是,内臣托皇子神其事,上实未尝至疾所也。初,籍武清侯李氏;至是,命复爵,免籍其赀。
戊子,上谕:『朕念皇考、皇妣,终身蔬食布衣,以尽孝思』。少詹事李绍贤上言:『天子临御万方,不宜澹漠自苦』;不允。
初,中书舍人许曦卿讦郑鄤事,词连贡士钱霖子钱尚宾争父婢操刃;上并逮尚宾,惧逃山东诈死。刑部主事沈延禧纳其赂,欲脱之;事泄,下延禧狱,刑部尚书甄淑亦罢。
己丑,发二万金赈顺天、保定。
辛卯,官军败贼于兴山,斩三千余级。时张献忠、李自成、罗汝才、刘国龙皆号剧寇,去年国龙降于杨嗣昌,汝才势孤,遂奔四川。平贼将军左良玉乘贼饮半边山,袭破之。
苍梧教谕谢允上言五事:先身范、核士行、正文体、定学规、重名器;从之。
临清副总兵黄胤恩上「海运图」曰:『难易不可不审,省费不可不较。河渠浅涩,必力加挑浚;而海则无籍也。河水旱干,又必远借湖泉;而海又无籍也:此难易审矣。登莱陆运所费三緍,天津海运不及二钱:此省费较然矣』。因列上九议。
刑科给事中袁恺复劾去辅薛国观出都门,车载极伙,所受诸臣贿赂不可胜计;遂下镇抚司,鞫国观从役。初,上召国观,语及朝士婪贿;对曰:『使厂卫得人,朝士何敢黩货』!东厂太监王化民在侧,汗出浃背;于是专侦其阴事,以及于败。
丁酉,以李觉斯为刑部尚书。
癸卯,杨嗣昌战再失利,奏引罪;发五万金犒师。
是月,总兵曹变蛟、左光先、吴三桂合御清兵于黄土台;凡三战松山、杏山皆捷。
八月庚戌朔,皇第七子生——皇贵妃田氏出。
辛亥,以王道直为左都御史。
定淮、扬海运五万石。
己未,户部主事叶廷秀请宽黄道周忤旨,杖之,削籍。
庚申,发仓粟赈河东饥民。
纂修「玉牒」成。
丙子,吏科给事中戴明说上言:『荒极盗起,蠢动累告。皆缘抚、按有司素不休养,饥荒不恤,招徕无策。迨盗起议剿,死于锋镝者,此百姓也;用兵加饷,死于追呼者,亦此百姓也。今乞责成抚、按诸臣以恤荒弭盗为第一事』。上是之。
加福建参将郑芝龙署总兵。
戊寅,发帑金三万赈真定、山东、河南饥民。
九月己卯朔,大学士薛国观削籍,吏部尚书傅永淳罢,下左副都御史叶有声于刑部狱;以通贿薛国观也。时株连甚众,松江知府方岳贡征上海积逋忤中书舍人王陛彦,称岳贡馈国观七百金;命逮岳贡。
李自成入四川观音岭、三黄岭,又入净堡。初,自成犯大昌,杨嗣昌与平贼将军左良玉扼贼于巴西、鱼复诸山,不得逸。自成在围中食尽,屡欲自经;亲从者双喜辄□救之,因令军人尽杀所掠妇女,以五千骑突围而南。
丁亥,郏县盗李际遇等众至五万,总兵王绍禹遣游击高谦击之,斩一千余级。
辛卯,谕灾荒停刑;其事关封疆及钱粮、剿寇者,限刑部五日具狱。
上以太阳经度旧法于春、秋二分各迟二日及冬至时刻互异,令监局诸臣加订。
命有司祭难民、瘗暴骸。
御史魏景琦论囚西市,斩御史高钦舜。工部郎中胡琏等以下十五人已论辟,忽内臣本清衔命驰免,因释十一人;景琦明日具奏。初,上谕囚或声冤者,停刑请旨;景琦仓卒不辨。上怒,命下狱。
戊戌,以李日宣为吏部尚书。
革、左、金、王诸寇走英山、霍山间,迫凤阳;命抚、监协剿。
辛丑,折征江南绢布等岁课,免陇西五县逋赋。
工部请祈榖,奉配太祖高帝,仍遵新号行事;焚库内旧神版。
冬十月戊申朔,命抵通州漕米每石带练米八升——以山西、河南饥,十五年为始;余从明年。
诛总督尚书熊文灿。
壬戌,出帑金万两市旧棉衣二万给京师贫民。
丁卯,工部请浚胡良河;从之。
逮前总河道工部尚书周鼎。鼎去任年余,以河淤逮之。时见任张国维,不问。
癸酉,兵科给事中张缙彦上言:『广西巡抚林贽为安南头目郑梉代请王爵。臣考安南自莫登庸纂逆,降封都统。迨后黎宁居漆马江,以延黎祀。至黎维潭,逐莫民,岁贡方物;神祖嘉其忠顺,准袭都统使。今之请封,何功也?虽朝廷「字小」,不靳殊典;而荒夷要挟,岂可徇情!使郑梉得其志,将遂悍横,忧及中土;即欲以茅土之券塞谿壑之欲,岂可得哉』!上是之。
上念悼灵王灵异,命礼臣议孝和皇太后、庄妃、懿妃道号。
十一月己卯,追封悼灵王为「玄机显应真君」。礼科给事中李焻言:『诸后祀在奉先殿,传之天下万世;似宜仍前徽称,不可崇邪教以亵圣号』。不听。十二月,改封「通宣显应悼灵王」,去「真君」号。
诛钱尚宾,刑部主事沈延禧□戍;刑部尚书甄淑亦下狱——明年,死狱中。
户部尚书李待问请损交际、裁工食,为恤穷补匮之计;从之。
壬午,廕故大学士张居正曾孙同敞中书舍人。先,崇祯二年十二月,廕嫡孙綮珩中书舍人。
壬辰,监生涂仲吉奏言:『黄道周通籍二十载,半居坟庐;稽古著书,晨夜不辍。孤宗独立,门无杂宾。其一生学力,止知君亲;虽言尝过戆,而志实纯忠。今喘息仅存,犹读书不倦:此臣不为道周惜,而为皇上天下万世惜也!昔唐太宗恨魏征之面折,至欲杀而终不果;汉武帝恶汲黯之直诤,虽远出而实优容。皇上方欲远法尧、舜,奈何智出汉、唐贤主下!断不宜以党人轻议学行才品之臣也』。通政司格之,不上;仲吉遂劾通政司施邦曜遏抑言路,再救道周。上怒,下狱杖之,论戍。
工部主事李振声请限品官占田,如一品田十顷、屋百间,二品以下递减;命部议覆之。
十二月乙卯,命陕西守臣以前大学士薛国观入京即讯。
丙辰,谕刑部系囚早结,毋延毙。
丙子,内丘土寇千余人据神头村,总督杨文岳遣总兵虎大威袭斩数百级,乃平。
是月,征调宣府总兵杨国柱、大同总兵王朴、密云总兵唐通及曹变蛟、白广恩、山海关总兵马科,辽东总兵吴三桂、王廷臣合兵十万、马四万、骡一万,刻期出关。初,清兵屯义州不出,洪承畴驻宁远,以刘肇基短于调度,斥去,以王廷臣代之;左光先遣归,以白广恩代之。而兵部谓清兵虽退,尚在义州,各边进兵之数恐尚单薄,来春宜调宣府、大同、密云、保定之兵,合关门、辽左之众以厚其力;从之。遂命户部输饷自天津海运、草束召买,于蓟、永、关、辽共八镇兵出塞。
是年,两京、山东、河南、山西、陕西、浙江大旱,蝗。至冬,大饥,人相食,草木俱尽,道殣相望。湖州太守陆自岩以浙西灾,特疏请量折;不许。既而上以礼科给事中沈胤培奏,特许麦折十之三;自岩竟尽杀之,不以闻:浙西大扰。
猜你喜欢 卷十八 崇祯十五年壬午·计六奇 卷五十六·佚名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九十三·佚名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二十三·佚名 卷之一百四十二·佚名 卷之四百二十二·佚名 尚史卷七十二·李锴 西汉年纪卷二·王益之 九十二 曹寅奏请圣安恭祝万寿圣节摺·佚名 三国史记卷第五。·金富轼 忙兀台传·宋濂 靳学颜传·张廷玉 长平之役·佚名 第二讲·孙中山 通制条格卷第二十一·拜住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