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五〔杂著〕

演连珠五十首

其一

  臣闻日薄星迴,穹天所以纪物;山盈川冲,后土所以播气。五行错而致用,四时违而成岁。是以百官恪居,以赴八音之离;明君执契,以要克谐之会。

其二

  臣闻任重于力,才尽则困;用广其器,应博则凶。是以物胜权而衡殆,形过镜则照穷。故明主程才以效业,贞臣底力而辞丰。

其三

  臣闻髦俊之才,世所希乏;丘园之秀,因时则扬。是以大人基命,不擢才于后土;明主聿兴,不降佐于昊苍。

其四

  臣闻世之所遗,未为非宝;主之所珍,不必适治。是以俊乂之薮,希蒙翘车之招;金碧之岩,必辱凤举之使。

其五

  臣闻禄放于宠,非隆家之举;官私于亲,非兴邦之选。是以三卿世及,东国多衰弊之政;五侯并轨,西京有陵夷之运。

其六

  臣闻灵辉朝觏,称物纳照;时风夕洒,程形赋音。是以至道之行,万类取足于世;大化既洽,百姓无匮于心。

其七

  臣闻顿网探渊,不能招龙;振网罗云,不必招凤。是以巢箕之叟,不眄丘园之币;洗渭之民,不发傅岩之梦。

其八

  臣闻鉴之积也无厚,而照有重渊之深;目之察也有畔,而眡周天壤之际。何则?应事以精不以形,造物以神不以器。是以万邦凯乐,非悦钟鼓之娱;天下归仁,非感玉帛之惠。

其九

  臣闻积实虽微,必动于物;崇虚虽广,不能移心。是以都人冶容,不悦西施之影;乘马班如,不辍太山之阴。

其十

  臣闻应物有方,居难则易;藏器在身,所乏者时。是以充堂之芳,非幽兰所难;绕梁之音,实萦弦所思。

十一

  臣闻智周通塞,不为时穷;才经夷险,不为世屈。是以凌飙之羽,不求反风;曜夜之目,不思倒日。

十二

  臣闻忠臣率志,不谋其报;贞士发愤,期在明贤。是以柳庄黜殡,非贪瓜衍之赏;禽息碎首,岂要先茅之田。

十三

  臣闻利眼临云,不能垂照;朗璞蒙垢,不能吐晖。是以明哲之君,时有蔽壅之累;俊乂之臣,屡抱后时之悲。

十四

  臣闻郁烈之芳,出于委灰;繁会之音,生于绝弦。是以贞女要名于没世,烈士赴节于当年。

十五

  臣闻良宰谋朝,不必借威;贞士卫主,修身则足。是以三晋之强,屈于齐堂之俎;千乘之势,弱于阳门之哭。

十六

  臣闻赴曲之音,洪细入韵;蹈节之容,俯仰依咏。是以言苟适事,精粗可施;士苟适道,修短可命。

十七

  臣闻因云洒润,则芬泽易流;乘风载响,则音徽自远。是以德教俟物而济,荣名缘时而显。

十八

  臣闻览影偶质,不能解独;指迹慕远,无救于迟。是以循虚器者,非应物之具;玩空言者,非致治之机。

十九

  臣闻钻燧吐火,以续汤谷之晷;挥翮生风,而继飞廉之功。是以物有微而毗著,事有琐而助洪。

二十

  臣闻春风朝煦,萧艾蒙其温;秋霜宵坠,芝蕙被其凉。是以威以齐物为肃,德以普济为弘。

二十一

  臣闻性之所期,贵贱同量;理之所极,卑高一归。是以准月稟水,不能加凉;晞日引火,不必增辉。

二十二

  臣闻巧尽于器,习数则贯;道系于神,人亡则灭。是以轮匠肆目,不乏奚仲之妙;瞽叟清耳,而无伶伦之察。

二十三

  臣闻绝节高唱,非凡耳所悲;肆义芳讯,非庸听所善。是以南荆有寡和之歌,东野有不释之辩。

二十四

  臣闻寻烟染芬,薰息犹芳;徵音录响,操终则绝。何则?垂于世者可继,止乎身者难结。是以玄晏之风恒存,动神之化已灭。

二十五

  臣闻讬闇藏形,不为巧密;倚智隐情,不足自匿。是以重光发藻,寻虚捕景;大人贞观,探心昭忒。

二十六

  臣闻披云看霄,则天文清;澄风观水,则川流平。是以四族放而唐劭,二臣诛而楚宁。

二十七

  臣闻音以比耳为美,色以悦目为欢。是以众听所倾,非假北里之操;万夫婉娈,非俟西子之颜。故圣人随世以擢佐,明主因时而命官。

二十八

  臣闻出乎身者,非假物所隆;牵乎时者,非克己所勖。是以利尽万物,不能叡童昏之心;德表生民,不能救悽遑之辱。

二十九

  臣闻动循定检,天有可察;应无常节,身或难照。是以望景揆日,盈数可期;抚臆论心,有时而谬。

三十

  臣闻倾耳求音,眡优听苦;澄心徇物,形逸神劳。是以天殊其数,虽同方不能分其慼;理塞其通,则并质不能共其休。

三十一

  臣闻遁世之士,非受匏瓜之性;幽居之女,非无怀春之情。是以名胜欲,故偶影之操矜;穷愈达,故凌霄之节厉。

三十二

  臣闻听极于音,不慕钧天之乐;身足于荫,不假垂天之云。是以蒲密之黎,遗时雍之世;丰沛之士,忘桓拨之君。

三十三

  臣闻飞辔西顿,则离朱与矇瞍收察;悬景东秀,则夜光与珷玞匿耀。是以才换世则俱困,功偶时而并劭。

三十四

  臣闻示应于近,远有可察;讬验于显,微或可包。是以寸管下傃,天地不能以气欺;尺表逆立,日月不能以形逃。

三十五

  臣闻弦有常音,故曲终则改;镜无畜影,故触形则照。是以虚己应物,必究千变之容;挟情适事,不观万殊之妙。

三十六

  臣闻柷敔希声,以谐金石之和;鼙鼓疏击,以节繁弦之契。是以经治必宣其通,图物恒审其会。

三十七

  臣闻目无常音之察,耳无照景之神。故在乎我者,不诛之于己;存乎物者,不求备于人。

三十八

  臣闻放身而居,体逸则安;肆口而食,属厌则充。是以王鲔登俎,不假吞波之鱼;兰膏停室,不思衔烛之龙。

三十九

  臣闻冲波安流,则龙舟不能以漂;震风洞发,则夏屋有时而倾。何则?牵乎动则静凝,系乎静则动贞。是以氵㸒风大行,贞女蒙冶容之诲;淳化殷流,盗跖挟曾史之情。

四十

  臣闻达之所服,贵有或遗;穷之所接,贱而必寻。是以江汉之君,悲其坠屦;少原之妇,哭其亡簪。

四十一

  臣闻触非其类,虽疾不应;感以其方,虽微则顺。是以商飙漂山,不兴盈尺之云;谷风乘條,必降弥天之润。故闇于治者,唱繁而和寡;审乎物者,力约而功峻。

四十二

  臣闻烟出于火,非火之和;情生于性,非性之适。故火壮则烟微,性充则情约。是以殷墟有感物之悲,周京无伫立之迹。

四十三

  臣闻适物之技,俯仰异用;应事之器,通塞异任。是以鸟栖云而缴飞,鱼藏渊而网沉,贲鼓密而含响,朗笛疏而吐音。

四十四

  臣闻理之所守,势所常夺;道之所闭,权所必开。是以生重于利,故据图无挥剑之痛;义重于身,故临川有投迹之哀。

四十五

  臣闻图形于影,未尽纤丽之容;察火于灰,不覩洪赫之烈。是以问道存乎其人,观物必造其质。

四十六

  臣闻通于变者,用约而利博;明其要者,器浅而应玄。是以天地之賾,该于六位;万殊之曲,穷于五弦。

四十七

  臣闻情见于物,虽远犹疏;神藏于形,虽近则密。是以仪天步晷,而修短可量;临渊揆水,而浅深难察。

四十八

  臣闻虐暑薰天,不减坚冰之寒;涸阴凝地,无累陵火之热。是以吞纵之强,不能反蹈海之志;漂卤之威,不能降西山之节。

四十九

  臣闻理之所开,力所常达;数之所塞,威有必穷。是以烈火流金,不能焚景;沉寒凝海,不能结风。

五十

  臣闻足于性者,天损不能入;贞于期者,时累不能氵㸒。是以迅风陵雨,不谬晨禽之察;劲阴杀节,不凋寒木之心。

七徵

  玄虚子耽性冲素,雍容玄泊,弃时俗而弗徇,甘渔钓于一壑。乃有通微大夫,怨皇后之失宝,伤鸿誓之后闻,策玄黄于榛险,凭穴岩而放言。

  通微大夫曰:“奇膳玉食,穷滋致丰。简牺羽族,考牲毛宗。俯出沉鲔,仰落归鸿。剖柔胎于孕豹,宰潜肝乎豢龙。拾朝阳之遗卵,纳丹穴之飞凰。神宰奇稔,嘉禾之穗。含滋发馨,素颖玉锐。灼若皓雪之颓玄云,皎若明珠之积缁匮。素虮踊而瀺灂,滋芬溢而相徽。味虽浓而弗爽,气既惠而复奇。介景福于眉寿,裕温克乎齐圣。子能飨之乎?”

  通微大夫曰:“丰居华殿,奇构磊落。万宇云覆,千楹林错。仰绥瑰木,俯积瑌石。敷延袤之广庑,矫凌霄之高阁。秀清晖乎云表,腾藻荫之奕奕。珍观清榭,岳立连行。云阶飞陛,仰陟穹苍。耸浮柱而虬立,施飞檐以龙翔。回房旋室,缀珠袭玉。图画神仙,延祐承福。悬闼高达,长廊廻属。于是登渐台,理俊音,镜玄沚,望长林,逐狡兽,弋轻禽。览壮艺以悦观,聆和乐而怡心。子能居之乎?”

  通微大夫曰:“金石谐而齐响,埙箎协而和鸣。于是才人进羽籥,玄弁被藻袭。俯萦领以鸿归,仰矫首而鹤立。激长歌而丹唇,发铿锵乎柔木。合清商以绝节,挥流徵而赴曲。奏商荆之高叹,咏易水之清角。尔乃覩蛾眉之群丽,容既都而又闲。矫纤腰以逐节,顿皓足于鼓盘。舒妍晖以妖韶,若陵危之未安。”

  通微大夫曰:“盖闻洙北有采唐之思,淇上有送予之叹。《关睢》以寤寐为慽,《溱洧》以谑浪为欢。若夫妖嫔艳女,蒐群擢俊。穆藻仪于令表,茂当年之柔嫚。罄妍规之约绰,体每变而增闲。秀红蕤其愉愉,若余颖之可飡。若夫灵晷潜,祖颜退,羽觞升,清琴厉。因清明以宣诚,流微睇而授爱。纤手挥而鸣佩铿,华衿被则芳尘萃。子其纳之乎?”

  通微大夫曰:“塗有殊而一致,业有殊而名约,各因姿以效绩,期寄响于天人也。孰与显奇踪于万邦,抚六辔而高游,瞰八宇以摅眄,齐清风乎诸侯?言成否泰,气作温凉。弭侵略于强暴,综坠纪乎危邦。子岂不愿斯之雍容乎?”

  通微大夫曰:“明主应期,抚民以德。配仁风于黄唐,齐威灵乎宸极。彝伦幸序,庶绩咸乂。荡流风于雍俗,给天民乎齐泰。是以玄灵感而表应,嘉神繁而毕觌。舞唐庭之来仪,鸣岐阳之鸑鷟。应天监之休命,荷神听之介福。然圣主达持盈之宝术,寤经国之在贤。各毕荣于分局,期赞化于大钧。吾子岂不欲縻好爵于天宇,显列业乎帝臣欤!”

  玄虚子作而言曰:“甚哉!鄙人之惑也。犹穷绳自逸于井幹,凭河盗本于黄川。钦至论,敷敝衽,谨闻命于王孙。”

猜你喜欢
  刘沆·唐圭璋
  第二出 邹林游学·王世贞
  第三十一出 缮备·汤显祖
  山中大雾看景·徐志摩
  烂果·闻一多
  卷五十·徐世昌
  卷四十四·唐圭璋
  卷254 ·佚名
  卷三十三·查慎行
  卷三十六·朱彝尊
  相思·胡适
  卷一百四十五·佚名
  总目九·佚名
  卷四·徐倬
  序·黄曾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折·李寿卿

    (旦儿上,云)妾身是柳翠,自从做罢好事,见了那和尚,我睡里梦里,便见那和尚。我夜来做了一个梦,梦见变做个梨花猫儿。我今日欲待问人,争奈唤官身,我不往这前街里去,则怕撞见那和尚,只后巷里去波。(正末上,云)远远望见柳翠往这里去了

  • 翡冷翠的一夜·徐志摩

    你真的走了,明天?那我,那我,……你也不用管,迟早有那一天;你愿意记着我,就记着我,要不然趁早忘了这世界上有我,省得想起时空着恼,只当是一个梦,一个幻想;只当是前天我们见的残红,怯怜怜的在风前抖擞,一瓣,两瓣,落地,叫人踩

  • 三集目录十一·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三集总目卷八十五庚寅元旦元旦试笔元正太和殿赐宴纪事二律邹一桂岁朝图木根如意执友降旨普免天下正供诗以志事扎卜扎雅木椀题董邦逹春华集庆小册安徽太湖县民朱宪章偕妻

  • 志第十五 舆服·房玄龄

    史臣曰:昔者乘云效驾,卷领垂衣,则黄帝皁衣纁裳,放勋彤车白马,叶三微之序,舍寅丑之建,玄戈玉刃,作会相晖。若乃参旗分景,帝车含曜,又所以营卫南宫,增华北极。《月令》季夏之月,“命妇官染彩”,赪丹班次,各有品章矣。高旗有日月之象,式

  • 列传第六十四 房张李·欧阳修

    房琯,字次律,河南河南人。父融,武后时,以正谏大夫同凤阁鸾台平章事;神龙元年,贬死高州。琯少好学,风度沈整,以廕补弘文生。与吕向偕隐陆浑山,十年不谐际人事。开元中,作《封禅书》,说宰相张说,说奇之,奏为校书郎。举任县令科,授卢氏

  • 目録·浦起龙

    钦定四库全书     史部十五史通通释目録     史评类内篇卷一六家第一卷二二体第二    载言第三本纪第四    世家第五列传第六卷三表历第七    书志第八卷四论赞第九    序例第十题目第十一

  • 國朝獻徵錄卷之六十二·焦竑

      都察院九(廵撫三)   ◆廵撫三   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石樓陸公鈳行狀(葉應驄)   廵撫遼東左副都御史劉公漳傳(實錄)   廵撫河南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傅凌川公鑰行狀(王慎中)   廵撫遼東右副都御史成文傳(實錄)   延綏廵

  • ●卷一·魏泰

    太祖皇帝得天下,破上党,取李筠,征维扬,诛李重进,皆一举荡灭,知兵力可用,僭伪可平矣。尝语太宗曰:&ldquo;中国自五代以来,兵连祸结,帑廪虚竭,必先取西川,次及荆、广、江南,则国用富饶矣。今之敌,止在契丹,自开运以后,益轻中国。河东

  • 御制重刻二十一史序·司马迁

    <史部,正史类,史记> 钦定四库全书 御制重刻二十一史序 七录之目首列经史四库因之史者辅经以垂训者也尚书春秋内外传尚矣司马迁创为纪表书传之体以成史记班固以下因之累朝载笔之人类皆嫺掌故贯旧闻旁罗博采以成信史後

  • 开元·周绍良

    №开元001【盖】大唐故于府君墓志铭【志文】唐故平州刺史煦山公于府君墓志并序公讳尚范,字承范,洛阳河南人也。高门□洛,积德□□,□功官族,彰乎国史。曾祖义周,直ト将军、瓜州刺史、建平公;祖宣道,凉州刺史、城

  • 卷五十二·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五十二雍正五年正月上谕二十四道初二日谕理藩院蒙古王贝勒贝子公台吉等念皇考六十余年宠锡优待养育之大德深恩凡事诚心为我皇考宣力报効及朕即位以来衆蒙古等仍如我皇考之时一心诚敬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十八下·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二十八下 吴元年十二月甲子,上御新宫,以群臣推戴之意祭告于上帝皇祇,其略曰:“惟我中国人民之君,自宋运告终,帝命真人于沙漠入中国,为天下主,其君臣父子及孙百有余年,今运亦终,其天下土地人民,豪杰分争。

  • 卷二十六·余萧客

    钦定四库全书古经解钩沈卷二十六长洲余萧客撰孟子上孟子【附补赵岐篇叙】孟子篇叙者言孟子七篇所以相次叙之意也孟子以为圣王之盛惟有尧舜尧舜之道仁义为上故以梁惠王问利国对以仁义为首篇也仁义根心然后可以大行其政

  • 修行胜道退分第二·佚名

    胜念已成就,懈怠竟沈没。是则为退像,无堪於所求。不染污无记,起诸脑恼退。垢浊热炎生,由是失正见。振掉或关钥(以灼反),浮飘粗涩滑。是五退减相,修行应分别。望远绝所悕,有见已坠落。还顾睹深崄,是皆退减相。长病诵止诤,多业远游

  • 卷下·佚名

    复次白衣。前人又於第三时中。往取香稻。亦复难得。乃作是念。我今云何能得所食。云何令我养活其命。我今自分香稻。将尽他界。虽有然彼不许。我今于三盗其少分。作是念已,以己香稻。密固护之。即於他界。而兴盗窃。其

  • 瑜伽師地論卷第四十二·欧阳竟无

      彌勒菩薩說   唐三藏沙門玄奘奉詔譯   本地分中菩薩地第十五初持瑜伽處戒品第十之三   云何菩薩難行戒。當知此戒略有三種。謂諸菩薩現在具足大財大族自在增上.棄捨   如是大財大族自在增上受持菩薩淨戒

  • 康平县乡土志·佚名

    地方志书。约为清光绪三十四年 (1908) 由李绍纲、徐芳修纂。此志依清末部颁乡土志例目。一册不分卷。绍纲,时任县劝所总董;徐芳,县巡警总局董事。按清末固定目录程式填报成书。约四千五百字。记事止于光绪三十四年(19

  • 冰河时代·张资平

    短篇小说。张资平著。淡黄色的阳光由面西的窗口射进来了,时间大约是四点钟前后。阳光晒得到的部分,毡子也染成淡黄色了。两小时以前V就睡下去的,像死尸般的身体一点不动地睡着。他像熟睡着,但他觉得到晒在他的肩背上的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