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二十六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藳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

英殿总裁官教习庶吉士体仁阁大学士管理户部三库事务管理刑部事务加二十三级纪录十六次臣周祖培总裁官太子少保管理内繙书房事务对引大臣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户部尚书管理三库事务加四级随带加五级纪录十二次臣宝鋆总裁官经筵讲官弘德殿教习清文谙达上书房总谙达国史馆总裁官正蓝旗蒙古都统礼部尚书管理太常寺鸿胪寺事务加二级军功加四级随带加八级纪录五次臣倭什珲布等奉敕修  

咸丰元年。辛亥。正月。癸卯。谕军机大臣等、陈阡奏、请裁陋规一摺。据称江西学政按临考试。每府需用棚规。前任学政孙葆元、收受规项。不一而足。现任学政张芾、亦复踵而加厉等语。该省历任学政。是否循照旧章。相沿收受。着陆建瀛、陆应谷、按照摺内所指各情。秉公确查。据实具奏。原摺着钞给阅看。将此各谕令知之。  

○是日驻跸半壁店行宫。  

○甲辰。驻跸秋澜行宫。  

○乙巳。上诣永福寺拈香。  

○谕内阁、李星沅、劳崇光、向烟奏、请调营员分带楚兵一摺。湖南靖州协副将博春、准升镇筸右营游击瞿腾龙、着署湖广总督龚裕、迅饬该二员兼程赴粤。交李星沅等、酌饬分带楚省官兵。以资策遣。  

○又谕、李星沅、劳崇光奏、请分局收捐一摺。广东暂开捐输。原为两省剿匪之用。现在广西需费较繁。既据奏该省绅民。及外省士商。捐赀助饷。情形踊跃。若必令赴广东报捐。未免转增周折。着准其于广西省城。设立分局。就近收捐。查照部行章程妥办。  

○又谕、李星沅、劳崇光奏、查明临事逃避之都司。请旨革职拏问一摺。广西署龙凭营都司谭永德、于贼匪尚未入境之先。即将关防等件、交该营把总看管。先自逃避。迨贼匪窜入龙州。该州知州、被贼掠去。又未能即时救护。所称打仗受伤之处。毫无凭据。显系捏饰。似此丧心无耻。实堪痛恨。谭永德、着革职拏问。交该大臣等、严审确情。按律治罪。寻部议。谭永德、拟问斩监候。业已畏罪自尽。应毋庸议。从之。  

○谕军机大臣等、据李星沅等驰奏各摺件。已分别明降谕旨。均依议行矣。另片奏、缕陈筹剿事宜等语。解散胁从。诚用兵之良策。然须实在乡愚无知。被贼裹胁者。自宜原其一线。准予自新。其中诈伪情形。必当确加密察。傥系计图内应。探我虚实。或为利所动。暂时投诚。旋即反覆。赏盗之戒。不可不知。据称办理可有端倪。想该大臣等确察情形。不至堕贼奸计。且贼匪近来粮草火药。势将不继。正当趁此机会。官兵全力攻剿。壮练分段兜捦。以期迅就殄灭古人用兵。有以多制胜者。亦有以少击众者。全在相地度机。用人得当。固不必尽出一辙也。现在贼匪究有几股。每股头目。确系何人。前次奏报。均未详悉开陈。朕心甚为悬系。所有前经添调之黔兵一千名。及所请调之广东潮州兵。均着该大臣、迅即分咨飞调会剿。仍当迅速筹办。毋致老师糜饷。坐失事机。昨据乔用迁奏、讯出粤西盗匪股数。并差探情形一摺。钞给该大臣等阅看。其所称贼匪姓名图章暗号。均着严密访拏。悉数侦获。该大臣即分咨云南、贵州、湖南、广东各邻省。分饬各交界地方文武。协力同心。互相堵截。如有贼匪窜往。或各该省土匪、与粤西贼匪句结。一经获讯。得有该匪等股首盗窃真实情形。着各该督抚一面具奏。一面飞咨该大臣等、迅速掩捦。免致迟误。前谕令查闵正凤贻误实在情形。并此外劣迹。着即据实具奏。将此由四百里各谕令知之。  

○赏跸路经过看守各行宫弁兵半月钱粮。  

○予广西阵亡都司雷振坤、千总张世成、合永平、把总张彩云石贵、李逢春、马良春、王恩诏、外委张应星、云骑尉薛大经、祭葬世职、额外外委易闰昌等、赏恤如例。  

○是日。驻跸梁格庄行宫。翼日如之。  

○丙午。上恭谒泰陵。泰东陵。昌陵。俱未至碑亭。即降舆恸哭。步入隆恩门。诣宝城前行礼。躬奠哀恸。王以下文武大臣官员、均随行礼。  

○御更衣幄次、冠摘缨纬。诣孝和睿皇后几筵前行礼。躬奠哀恸。王以下文武大臣官员、均随行礼。  

○御更衣幄次、服缟素。恭谒慕陵。未至碑亭。即降舆恸哭。步入隆恩门。诣宣宗成皇帝几筵前、行周年大祭礼。躬奠哀恸。王以下文武大臣官员、均随行礼。  

○御更衣幄次、冠缀缨纬。诣孝穆成皇后孝慎成皇后孝全成皇后宝城前行礼。躬奠哀恸。王以下文武大臣官员。均随行礼。  

○御更衣幄次。服缟素。诣宣宗成皇帝几筵前、行辞奠礼。  

○赏守护昌陵慕陵。值班官员各一疋。兵丁半月钱粮。  

○丁未。谕军机大臣等、王懿德奏、由京启程。行至河南。见祥符至中牟一带。地宽六十余里。长逾数倍。地皆不毛。居民无养生之路等语。河南自道光二十一年、及二十三年、两次黄河漫溢。膏腴之地。均被沙压。村庄庐舍。荡然无存。迄今已及十年。何以被灾穷民。仍在沙窝搭棚栖止。形容枯槁。雕敝如前。览奏深堪悯恻。着潘铎、亲往该处履勘。查明从前如何抚恤。是否办理不善。并现在穷黎户口实数若干。应如何设法安插之处。悉心筹计妥议具奏。民生疾苦。地方大吏。必应随时留意。况地近省垣。耳目尤切。该抚自当仰体朕怀。俾中泽哀鸿。得谋安集。庶不负父母斯民之责也。将此谕令知之。  

○是日回銮、驻跸秋澜行宫。  

○戊申。孝穆成皇后忌辰。遣官祭陵寝。  

○吏部以大学士赛尚阿、应定何殿阁请。得旨。着为文华殿大学士。  

○是日驻跸半壁店行宫。  

○己酉。谕军机大臣等、周天爵奏、驰抵粤西、探闻贼匪情形一摺。所论颇为明晰。并以大黄江一股会匪。地险人众。亟宜先事戡除。与李星沅等、前奏择要进攻。所见不谋而合。昨据李星沅奏、因积雨连旬。滇兵尚未到齐。现在设法解散胁从。悬赏购募首逆。拟合湖南云贵各处官兵。加以壮练。由提督向荣。策遣进攻。目下计已接仗。李星沅、向荣、谋勇兼施。自必将金田会匪埽穴捦渠。此处办理得手。则右江各属股数虽多。自然闻风瓦解。可成摧枯之势。惟行军之要。首在临事而惧。好谋而成。粤西群盗如毛。豕突鸱张。未可轻视。即使金田奏捷。尚待次第埽除。周天爵戆直朴诚。甚有血性。向荣亦勇敢过人。朕心深所嘉许。但恐过于勇往。所向无前。转不免轻进疏率之失。李星沅、计虑务出万全。自属老成持重。但恐过于慎重。又不免迟误事机。行兵事势机宜。所争间不容发。需迟固属不可。轻锐尤属非宜。李星沅、既命为钦差大臣。自宜总领戎行。专司筹办。而周天爵、向荣、各受知遇重恩。务各殚竭智力。相助为理。现在周天爵、甫抵桂林。向荣在浔。李星沅在柳。总须扼要分防。仍复和衷合办。使三人如一人。协力同心。刚柔互济。泯意见而杜推诿。于事方为有济。朕引领南顾。宵旰焦劳。想李星沅、周天爵、向荣、定能不负诰诫。速埽贼氛。以慰廑望。周天爵现署巡抚。职兼军务。傥各属有须亲赴剿办。未便坐失事机。随时会同李星沅等、相机督剿。其地方寻常事件。藩司劳崇光、尽可代理。驿站一切。臬司吴鼎昌、亦可分办。固不必辞抚篆而专办军务也。至李殿元、宋煜、陶玉德、前已有旨革职拏问治罪。着即严讯定拟具奏。已革巡抚郑祖琛、前经李星沅、称其尚能熟悉该处情形。准令随营差遣。现在该大臣到粤已有数月。自能访知一切。该革员毋庸仍留军营。着即饬令回籍。将此由四百里谕知李星沅、周天爵、向荣、并传谕荣崇光、吴鼎昌知之。  

○是日驻跸黄新庄行宫。  

○庚戌。孝圣宪皇后忌辰。遣官祭泰东陵。  

○上诣大高殿行礼。  

○还宫。  

○辛亥。诣寿康宫、问皇贵太妃安。  

○谕内阁、朕念深典学。御极之始。即欲举行日讲旧典。礼臣以乾隆嘉庆年间。两朝训谕。皆以此事易滋流弊。徒尚虚文。俱奉命停止。是以斟酌未行。然朕心未尝不念兹在兹也。尚书有言曰、辞尚体要。又曰、不由古训。于何其训。儒臣进善于君。援古即以证今。若纷纷论列时事。恐启挟私逞臆之端。转失讲道沃心之义。朕几务余闲。将于翰詹诸臣中轮流选派。亲命题目。各拟讲义。分日进呈。在朕既可以古为鉴。且以观诸臣器识学问。为量能授任之资。庶几上下交相勉励。用副朕集思广益、崇实黜浮至意。  

○又谕、给事中苏廷魅陈奏一摺。朕详加披览。所称求宏济之道。防骄泰之萌。意在推诚任贤。慎始图治。能见其大。朕甚嘉之。其论孝廉方正一条。亦合循名责实之意。着各省督抚学政。认真访择。务将品学兼优。众所推服之人。切实保举。以备录用。毋得虚应故事。名实不符。如所举非人。惟滥保之员是问。其各慎之。  

○又谕、徐继畲奏、请将佥差不慎之知县议处一摺。福建署南平县知县刘用锡、于接解盗案内应行质讯人犯。并不严饬差役小心管解。以致九犯全行脱逃。非寻常疏忽可比。刘用锡、着交部严加议处。其任听差役推诿、漫无觉察之水口县丞。亦着该抚查明送部议处。该抚即勒提各兵役解省。提同已获二犯。研讯确情。分别究办。未获七犯。仍饬严拏务获。按律惩办。  

○谕军机大臣等、前因福建租住神光寺。二夷。欲搬至道山观居住。降旨令裕泰确查情形具奏。兹据徐继畲奏称、夷人已于十一月十二月内。先后搬至道山观居住。将神光寺房屋交还。并将用印之租约。亦缴还涂销等语。前任侯官县知县兴廉、前因办理不善。降旨革职。何以此次夷人搬移。复责成该革员办理。着裕泰、查明徐继畲、有无回护徇庇等情。并遵前旨饬查各件。一并据实具奏。将此谕令知之。寻奏、徐继畲责成该革员经理。实因与该夷先有搬移之约。不使该革员置身事外。尚无回护徇庇别情。报闻。  

○以福建上年晚稻歉收。暂缓各属买补动缺谷石。  

○壬子。谕内阁、翰林院自学士以下。詹事府自庶子以下。着该衙门、将现任人员名单、开列进呈。按月更换一次。  

○又谕、赓福奏、遵查已革都统任内所办事件。并参革人员呈诉各情一摺。已革委署翼长车淩皮勒、巴勒党车林、既经赓福查看该二员精力未衰。于牧务可期得力。着照所请。毋庸革退。令其回群当差。仍着随时查察。如精力稍形迟钝。即着据实甄别。其休致总管车林丕勒、及伊子协领嘎勒桑达尔窄、被参各情。着刑部提讯双德、按照赓福摺内情节。取具确供奏明。即交赓福就近秉公查办。  

○又谕、陆建瀛奏、被参知县具禀申诉。请归案查办一摺。前任江西庐陵县知县陈俊、前经学政张芾、遵旨查奏陈阡案内。降旨解任。交陆应谷查办。兹据该员具禀申诉。虚实均应根究。着陆建瀛、会同陆应谷、将此案前后各情节。秉公确查、据实具奏。毋稍含混。  

○又谕、庄浪城守尉怀成奏、马厂地界。久被番民侵占耕种。恳请查办一摺。着琦善派委妥员。确实查勘。应如何办理之处。核议具奏。凉州副都统兴泰、因何不肯会衔。着一并查明覆奏。  

○谕军机大臣等、据礼部奏称琉球国使臣在部呈递禀函。复以<口英>夷在彼逗遛。恳求开导撤回等语。此事前已叠次降旨、谕令该大臣向呅酋设法开导。饬令撤回。兹复据该国禀称、不惟口□伯口□德呤尚未撤去。且屡有<口英>夷船只到彼。恶言惊吓。来去靡常。以致该国日久忧虑。琉球国臣服天朝。最称恭顺。况该王世子、年幼初立。属令使臣到京具禀。岂能置之不问。着徐广缙、仍遵前旨。再向呅口□安相机开导。谕令迅将口□伯口□德呤并其妻子人等。一律撤回。以免惊扰而恤藩封。琉球使臣原禀。着钞给阅看。将此谕令知之。  

○又谕、本日据礼部奏、琉球使臣在部呈递禀函。因<口英>夷在彼逗遛。恳求开导撤回等语。已有旨交徐广缙查办。着礼部、即遵旨传谕该国使臣知之。  

○两江总督陆建瀛奏、遵筹添塘避牐。拟俟本年漕竣兴工。得旨。不可藉词支吾。亦不可含混了事。  

○江甯布政使杨文定、奏报回任日期。得旨。尔之才具。断不致因循废事。但属员之因循蒙混。尤应认真察劾。不患不明。惟患不公。朕期汝事事须一诚字一当字。  

○命内阁中书姚近韩、左春坊左赞善郭沛霖、户部员外郎颜锡惠、礼部主事江健、江西道御史存葆、于本月二十七日起。每日一员听候召见。  

○癸丑。上诣寿安宫西所、问如皇贵太妃安、  

○诣寿康宫。问皇贵太妃安。  

○谕军机大臣等、有人奏、会匪结党句引蔓延、请饬查办一摺。并请严禁私磺出境等语。据称漳州府属、会匪啸聚数万人。以厦门人陈罄、同安人王泉、为大头目。设局敛钱。乡愚被其煽惑。横行郡县。恣意截抢吓索。上年十一月间。有贼目王靖、李景、黄允、刘四等、各拥众入会。地方文武不能查办。现在漳泉各处。道途梗塞。似此盗贼公行。若不及早歼除。必致酿成巨案。裕泰甫经简调。无所用其回护。着于到任后严密确查。该匪等有无句通夷匪。假借名色。迫胁良民。其传习者共若干县。实在党与人数多少。与两广土匪、是否联为一气。密饬明干妥员。不动声色。将头目陈罄、王泉、先行购线设法捦获。其余以次侦捕。不难悉数就捦。该省武职陈兴隆、尚知认真缉捕。而文员乃专事轻纵。此种恶习。必应惩创。毋令该地方官以容隐在前。意存消弭。规避处分。至淡水厅属。产有硫磺。有无奸民偷采。往贩外夷。去年该夷有请赴鸡笼山采煤之谣。未必非借此影射。亟宜实力查禁。着一并严饬该镇道、查明核办。并严派委员。前往访查。曾否封禁。以杜奸萌。是为至要。原摺片着钞给阅看。将此谕令知之。  

○命山东巡抚陈庆偕、来京陛见。以布政使刘源灏、署巡抚。  

○甲寅。谕内阁、本年轮应查阅直隶、山西、陕西、甘肃、四川等省营伍之期。直隶着即派讷尔经额、山西着即派兆那苏图、陕西着即派张祥河、甘肃着即派琦善、四川着即派徐泽醇、逐一查阅。认真简校。如查有训练不精。军实不齐者。即将废弛之将弁。据实劾参。毋得视为具文。  

○又谕、徐广缙、叶名琛奏、剿捕贼匪、大获胜仗一摺。据称连平州属九连山一带。有前经击败之匪徒屯聚。意图北窜。经该督抚饬委员弁。分三路进兵。探知大伙贼匪。盘跨和平县属之浰头墟。即于十二月二十五日五鼓。督率兵勇、兜捦追杀。翻山十二重。接仗五次。计歼毙贼匪二百五十九名。生捦一百三十八名。余匪复于次日。经署连平州知州吴昌寿、带领兵勇歼捦多名。韶州一带溃散匪徒。既经痛加剿洗。不难全力歼除。着即督率文武。将佛冈英德山内、藏匿匪徒。严行摉捕。毋任伏莽潜踪。以期净绝根株。迅速蒇事。至高州、廉州各属与广西毗连。防剿尤关紧要。提督陶煜文、现已抵任。着即前往该处。会同高廉道宗元醇、妥筹防剿。毋令两省交界处所、句结蔓延。以靖贼氛而纷边圉。  

○署广西巡抚劳崇光奏、请将寻常命盗各案。俟军务完竣、展限审办。从之。  

○命委散秩大臣麟兴、在乾清门行走。  

○命云贵总督吴文镕、在紫禁城骑马。  

○修浙江钱塘、余杭、山阴、会稽、萧山、上虞、六县。塘堤各工。从署巡抚汪本铨请也。  

○乙卯。谕内阁、慧成奏、豫禁侈言祥瑞一摺。并片奏整顿吏治等语。所奏甚是。深契朕衷。盖国家以贤才为宝。丰年为瑞。朕寅承丕绪。夙夜惕乾。敬念皇祖仁宗睿皇帝亲政。皇考宣宗成皇帝御极。叠奉训谕。以侈言祥瑞。近于骄泰。惟益励寅恭。共图上理。于日月合璧、五星联珠诸奏。皆不准宣付史馆。朕何敢不恪遵成宪。以迪前光。近来内外臣工章奏。尚无铺陈符应。粉饰太平之语。但杜渐防微。不可不交相儆惕。况此时东南民气。甫冀少苏。而两粤用兵。邪氛正炽。若惑于浮说。徒贻笑于后人。内外诸臣。当以敬慎存心。不可少蹈浮夸之习。惟期政通人和。年谷顺成。以副朕志。至于吏治废弛。苦口训诫。何啻再三。无奈各省州县亲民之官。深染积习。因循不振。总由大吏甄劾不明。劝惩不公。以工于趋承者为开展。以拙于应接者为迂拘。遂至悃愊之吏。沉抑下僚。奔竞之徒。滥膺荐牍。人材不振。国计民生。将何赖焉。各督抚大吏。或受先朝厚恩。或由朕加特简。于用人行政之际。果能破除情面。懔遵成法。事事矢以实心。济以实力。何虑颓风不能尽挽。贤才不能奋兴。转移之权。操之自上。诸臣亦分任其责。其各洗心涤虑。共襄郅治。勿复视朕言为具文也。将此通谕知之。  

○上以祭社稷坛。自是日始。斋戒三日。  

○丙辰。孝仪纯皇后忌辰。遣官祭裕陵。  

○旌表守正捐躯四川巴县民张国儒妻、文氏。崇庆州民杜上崇女、金秀。  

○丁巳。谕内阁、孚郡王奕譓、着于四月二十日卯时入学读书。  

○改铸湖南衡阳县知县印信。从巡抚骆秉章请也。  

猜你喜欢
  一行传第二十二·欧阳修
  归田录卷二·欧阳修
  珩璜新论·孔平仲
  附·佚名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百七·佚名
  卷之五百七十二·佚名
  卷之二百四十八·佚名
  第三六六同立合约字咸丰七年六月一二二○五--二·佚名
  列传卷第四十九 高丽史一百三十六·郑麟趾
  卷八十二上 方术列传第七十二上·范晔
  豫章王综传·姚思廉
  曾公亮传·脱脱
  朱谦传·张廷玉
  卷一百七十四之十五·雍正
  三十三年(上)·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吴淑真·唐圭璋

      淑真,宋宫人。   霜天晓角   塞门桂月。蔡琰琴心切。弹到笳声悲处,千万恨、不能雪。   愁绝。泪还北。更与胡儿别。一片关山怀抱,如何对、别人说。

  • 七五一 署理陕西巡抚毕沅奏遵旨详查不应销毁书籍情形折·佚名

    七五一 署理陕西巡抚毕沅奏遵旨详查不应销毁书籍情形折乾隆四十六年正月二十一日署理陕西巡抚臣毕沅跪奏,为恭折覆奏事。窃臣承准大学士 公阿桂、尚书 额驸 公福隆安字寄内开,乾隆四十五年十一月二十日奉上谕:着传谕各

  •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十九·杜大珪

    (宋)杜大珪 编唐质肃公介墓志铭王珪熈寜元年正月制以权三司使给事中唐公为参知政事明年三月遽寝疾不朝上遣太医日夜视公疾四月乙未幸其第临问公寖剧不能言上泫然出涕曰能复为朕起乎明日公薨乗舆复临奠哭之恸废朝二日赠

  • 卷三十九·阿桂

    钦定四库全书八旬万夀盛典卷三十九盛事【十五 夀民夀妇五】乾隆五十四年旌表夀民吴国瑞夀妇刘罗氏等十二人礼部谨题为题请旌表事据湖北廵抚惠龄奏江夏县夀民吴国瑞现年一百二岁性质醇良精神矍铄健能济胜百龄尚涉他乡

  • 魏纪九 高贵乡公下甘露元年(丙子、256)·司马光

    魏纪九 魏高贵乡公甘露元年(丙子,公元256年) [1]春,正月,汉姜维进位大将军。 [1]春季,正月,蜀汉姜维升任为大将军。 [2]二月,丙辰,帝宴群臣于太极东堂,与诸儒论夏少康、汉高祖优劣,以少康为优。 [2]二月,丙辰(初九),魏帝在太极东堂宴

  • 序·钱穆

    严格言之,可谓中国自古无宗教。佛教传入,其事在后。故在中国文化体系中,教育所占之地位及其责任,乃特别重大。任何一国家一民族,必有其自己一套教育,乃能使其民众忠于邦国,而亦能乐群相处,不相离散。中国民族绵延五千载,日以扩

  • 卷第卅二·佚名

    續日本紀卷第卅二〈起寶龜三年正月、盡四年十二月。〉」右大臣從二位兼行皇太子傅中衛大將臣藤原朝臣繼繩等奉勅撰」天宗高紹天皇〈光仁天皇〉三年春正月壬午朔。天皇御大極殿。受朝。文武百官。渤海蕃客。陸奥出羽蝦

  • 卷一 王道篇·王通

    文中子曰:“甚矣!王道难行也。吾家顷铜川六世矣,未尝不笃于斯,然亦未尝得宣其用,退而咸有述焉,则以志其道也。”盖先生之述,曰《时变论》六篇,其言化俗推移之理竭矣。江州府君之述,曰《五经决录》五篇,其言圣贤制述之意备矣。晋

  • 卷二百三十三·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二百三十三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军礼一军制蕙田案大宗伯以军礼同邦国大师之礼居其首葢先王以礼治神人和上下将合斯世于大同而四方邦国不能无变礼易乐自悖于王章者礼之

  • 序·墨子

    这套&ldquo;先秦诸子今译&rdquo;丛书,从时间上看,正赶上由《资治通鉴》白话本出版而激起的古文今译热潮。既是&ldquo;潮&rdquo;,那就该归为&ldquo;显学&rdquo;,这个名称总是不大入耳的。而且,在有的人看来,将典雅古奥的国粹

  • 易理与佛法·太虚

    依佛法全系统观,有世间法、出世间法,而世间法又分根本法、枝末法。出世间亦分三乘解脱法,大乘圆满法。易经所讲的为世间根本法与枝末法,与佛法上所说的唯识缘起与因果流转相近。易传所谓“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

  • 卷第六·佚名

    正源略集卷第六 维扬嗣祖沙门(宝轮际源高旻了贞)辑 天台国清 达珍 编 南岳下三十五世 木陈忞禅师法嗣(二十人) 明州五磊达变权禅师 上堂云。一代时教。是个切脚。毕竟正文。无人道着。当的帝都丁。必彬班豹剥。圆

  • 烛湖集·孙应时

    宋代诗文别集。20卷。孙应时著。作者曾手编其作品为50卷。因年久多有散佚。《四库全书》据《永乐大典》所收集的作品,编为文13卷、诗7卷。后附其父孙介、其兄孙应求等的诗及作者父子的传略2卷。观其诗文,大抵以应酬之

  • 刍言·崔敦礼

    三卷,南宋崔敦礼撰。崔敦礼好读书,经史百家无不通览,结合平生阅历世务,偶有心得,笔录成书。自序云“言语简朴,不知缘饰,其刍荛之愚乎”,因名其书曰《刍言》。全书共分三卷,上卷言政,中卷言行,下卷言学,共三百零五篇。

  • 六字课斋卑议·宋恕

    夫民为邦本,本固则邦无危象;食为民天,天足则民无离志;自古及今,未有十室九空而不酿乱、家给人乐而不成治者也。是以百姓不足,动有若之嗟;训农通商,致卫朝之富。欧洲诸国,深明斯理,故极力求富,而藏之于民。 今自互市以来,银漏日甚;

  • 张氏医通·张璐

    《张氏医通》系综合性医书。16卷。清·张璐撰于1695年(康熙34年)。本书前12卷论病,以内科杂病证治为主,兼及五官、疮疡、妇人、婴儿各科;后四卷载方。其论病部分,自中风至婴儿共分16门,每门又各分子目,其证类次第,悉

  • 红楼幻梦·花月痴人

    一名《幻梦奇缘》。长篇小说。清花月痴人撰。二十四回。作者真实姓名不详。此书为曹雪芹《红楼梦》续书之一。成书于道光二十三年(1843)。作者深疾《红楼梦》“欢洽之情太少,愁绪之情苦多”,因而“摭其奇梦之未及者,幻而

  • 沈馆录·佚名

    《沈馆录》共7卷。朝鲜人撰。崇德元年(1636),清太宗皇太极亲征朝鲜,第二年正月,朝鲜国王李倧力尽降清,以世子李澂等作为人质留在沈阳城德胜门内(今沈阳大南门),后称“高丽馆”,历时8年。《沈馆录》即在此地由留馆诸臣撰写,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