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四库全书提要》

臣等谨案:《宋史全文》三十六卷,不著撰人名氏。原本题曰《续通鉴长编》,而以李焘《进长编表》冠之于前,是直以为焘之《长编》矣。案:焘成书在孝宗时,所录止及北宋。此本实载南宋一代之事,其非出焘手明甚。检勘此书,每卷标题皆有《宋史全文》四字,而《永乐大典》『宋』字韵内亦多载《宋史全文》,与《长编》截然二书。又此本目录前有坊间原题,称『本堂得宋鉴善本,乃名公所编,前宋已盛行,再付诸梓』云云,盖本元人所编,而坊贾刊行时,假焘名以欺世耳。惟考《永乐大典》所收之书,皆载入《文渊阁书目》,乃宋鉴多至六部,独不见《宋史全文》之名,或亦杨士奇等编辑时,因标题而致误欤?又别本之末有商邱宋荦跋曰:『宋李焘有《通鉴长编》百三十八卷、《续长编集要》六十八卷、《续宋编年》十八卷。今世藏书家往往求之甚渴。此三十六卷是元人所刊,卷首割去著书人名姓,卷末割去『大元』字,其为元胡宏《续通鉴长编》无疑』云云。则又臆断之语,未见其有确证也。其书自建隆以迄咸淳,用编年之体以次排纂。其靖康以前亦本于焘之《长编》而颇加删节,高、孝二代则取诸留正之《中兴圣政草》。今以《永乐大典》所载《圣政草》相与参校,其文大同小异。留正等所附案语,亦援引甚多。至光、宁以后,则别无蓝本可据,为编书者所自缀辑,故《永乐大典》于光、宁二宗下亦全收此书之文,勘对并合。其于诸家议论采录尤富,如吕中《讲义》、何儕《龟鉴》、李沆《太祖实录论》、《足国论》、富弼等释、吕源等增释、陈瓘论、《大事记》诸书,虽其立说不尽精醇,而原书世多失传,亦足以资参考也。惟原本第三十六卷内,度宗、少帝及益王、广王事迹俱有录无书,《永乐大典》亦未采,今姑仍其阙焉。

猜你喜欢
  卷六十三·志第十五·地理六·宋濂
  卷十四 崇祯十一年戊寅·计六奇
  ●本语自序·高拱
  元史续编卷九·胡粹中
  卷二十下·杨士奇
  卷之一千三百二十四·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六 列传六十六·纪昀
  卷十四·傅恒
  卷四十二·傅恒
  卷一百十八·张守节
  袁粲传·沈约
  《宋史》简介·脱脱
  名公书判清明集卷之十二·佚名
  卷三十六·佚名
  卷一百二十 汲郑列传第六十·司马迁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六十二·彭定求

        卷162_1 【远别离】李白   远别离,古有皇英之二女,乃在洞庭之南,潇湘之浦。   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离苦。日惨惨兮云冥冥,   猩猩啼烟兮鬼啸雨。我纵言之将何补,   皇穹窃恐不照余之忠诚。云凭凭兮

  • 二·王直方

      一○一、荆公改王仲至诗  王仲至召至馆中,试罢,作一绝题于壁云:“古木森森①白玉堂,长年来此②试文章,日斜奏赋《长杨》罢,③闲拂尘埃看画墙。”旧云奏罢《长杨赋》,亦荆公所改。(《总龟》前八、《玉屑》八

  • 第三折·高文秀

    (须贾引祗从、院公上,诗云)齐邦为使有风尘,今日驱车又入秦。人道此中狼虎地,可能容易出关门?小官须贾,此来为秦国新拜一相,乃是张禄,遣人遍告六国,各以中大夫入秦庆贺。小官到此好几日了,争奈各国使臣也还有未到的,那张禄丞

  • 卷四百四十九·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四百四十九鸂?类五言古咏鸂?         【齐】谢 朓蕙草含初芳瑶池暧晚色得厠鸿鸾影晞光弄羽翼咏飞来鸂?       【梁】简文帝飞从何处来似出上林隈口衔长生叶翅染昆

  • 第四十五回 进李固对策膺首选 举祝良解甲定群蛮·蔡东藩

      却说尚书令左雄,因见梁冀辞爵,宋娥独不让封,乃复借着地震山崩的变异,再上封章,略云:  先帝封野王君,汉阳地震,今封山阳君,而京城复震,专政在阴,其灾尤大。臣前后瞽言,封爵至重,王者可私人以财,不可以官,宜还阿母之封,以塞灾异

  • 宣宗章皇帝实录序·杨士奇

    自实录序至目录据礼王府本补朕惟我国家列圣相承创守之功道德仁义之实咸登方册以传万世我皇考宣宗皇帝天德夙成圣学日熙昔在皇曾祖太宗皇帝时风采闻于天下皇祖仁宗皇帝统御之初正位东朝参理庶政天下被其泽及登太宝钦承

  • ◎江西之斯巴达·李定夷

    江西械斗之风,以赣南之赣州、南安宁都及赣北之饶州、南康各属为最盛。值此鼎新之时,尊重人道,此种恶习,万不可不剔除之。凡械斗之原因,初不过鼠牙雀角之争,无如官多漠视,民隐壅蔽。诉讼一起,往往断结无期,而人民恒性,以为与其屈

  • 卷七十九下·郝经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七十九下   元 郝经 撰 列传第七十六下 北狄 乌桓 鲜卑【慕容氏 段氏 吐谷浑氏 秃髪氏乞伏氏 拓拔氏 宇文氏】 乌桓者有熊氏之裔也本北夷居于漠南周衰淫演幽

  • 王嘉传·房玄龄

    王嘉字子年,陇西安陽人。他举止轻浮,形貌丑陋,外表像是无用之辈,而内心聪敏明慧,喜好滑稽谈笑,不吃五谷,不穿艳丽的衣服,置身清虚之中服气养性,不与世人交游。隐居在东陽谷,凿崖为洞穴居住。数百名受业学习的弟子,也全部进入洞穴

  • 许翰传·脱脱

    许翰字崧老,拱州襄邑人。考中元..三年进士。宣和七年(1125),召用为给事中。写信诋毁当时宰相,认为百姓困敝,起而为盗,天下有危亡之忧。希望停止云中战事,修边保境,与民休息。高丽入贡,朝廷征调百姓开凿运河,百姓骚动。中书舍人

  • 卷二十八·湛若水

    钦定四库全书 格物通卷二十八    明 湛若水 撰 进徳业三 左传庄公八年夏师及齐师围郕郕降于齐师仲庆父请伐齐师公曰不可我实不徳齐师何罪罪我之由夏书曰臯陶迈种徳徳乃降姑务脩徳以待时乎

  • 卷七十三·陈祥道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卷七十三宋 陳祥道 撰<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七十三><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七十三><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七十三><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七十三>六龜龜

  • 第74章·老子

    【原文】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1)?若民恒畏死(2),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3)?恒有司杀者杀(4)。夫代司杀者杀,是代大匠斫(5)。夫代大匠斫,则希不伤其手矣(6)。【题解】本章,老子警告那些以刑戮代天之威的

  • 第7章&nbsp;曾子问·戴圣

    曾子问道:“国君死后灵枢停在殡宫,这时候世子诞生,怎样行礼呢?”孔子回答说\:“世子诞生的那天,卿、大夫、士都跟着摄主到殡宫,脸朝北,站在西阶的南面。太祝身穿裨冕,手捧束帛,从西阶往上登,登上最高的台阶,但不跨进堂内,让在场的

  • 称佛名号·佚名

      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我今为未来众生演利益事,于生死中,得大利益,唯愿世尊听我说之。  佛告地藏菩萨:汝今欲兴慈悲,救拔一切罪苦六道众生,演不思议事,今正是时,唯当速说。吾即涅槃,使汝早毕是愿,吾亦无忧现在未来

  • 十门辩惑论卷中·复礼

    大慈恩寺沙门释复礼撰反经赞道门第六稽疑曰。提婆达多后为如来者。则是菩萨也。岂有菩萨而劝人害父乎。若业合害者。阇王必应自害。何为待劝而害也。若业非害者。菩萨初无害心。不应劝人令害也。圣人设教何至斯哉。辩

  • 卷第二·水鉴慧海

    嘉兴大藏经 天王水鉴海和尚五会录天王水鉴海和尚五会录卷第二嗣法门人原澄等编住扬州仪真地藏禅寺语录康熙元年壬寅八月本寺监院齐缙绅启入楚请师十二月十二日进寺。三门曰不须弹指门自开几重楼阁任徘徊脚头脚底无

  • 金光明最胜王经疏·慧沼

    凡十卷。唐代慧沼(?~714)述。又作金光明疏。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九册。金光明最胜王经现存之译本有三:北凉昙无谶译、隋代宝贵等糅编、唐代义净译。本书乃根据义净之译本所作之注释书。旨在阐释金光明经之起因、名称、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