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辛昂传

辛昂字进君。

才几岁时,便有成年人那样的志气操行。

有善于为人相面的,对他的父亲辛仲略说:“您家虽然世代官宦,然而功名德操富贵,没有比得上这个孩子的。”辛仲略也器重辛昂的志气,认为相面者的话很对。

十八岁时被侯景任命为行台郎中,加镇远将军衔。

侯景后来归附,辛昂于是入朝。

授丞相府行参军。

大统十四年(548),追论归附本朝的功勋,封为襄城县男爵,食邑二百户,转任丞相府田曹参军。

尉迟迥讨伐蜀地时,辛昂应募从军。

平定蜀地以后,以战功授辅国将军、都督。

尉迟迥上表推荐辛昂担任龙州长史,并代理龙安郡守。

龙州被山谷环绕,民风粗野。

辛昂施以威信恩惠,官民都对他又怕又爱。

成都是一方都会,风俗错杂。

尉迟迥认为辛昂明达政务,又上表举荐辛昂代理成都县令。

辛昂一到成都,就与众儒生祭祀汉代郡守文翁所建的官学,共同欢饮。

他对儒生们说:“儿子孝顺,臣子忠心,老师严格,朋友守信,这是立身的紧要之处,如此而已。

如果不照这些话去做,怎能成名?各人应当自勉,才能成就美名。”辛昂言词诚恳,讲理透辟,儒生们都深有感悟,回去告诉父老们说:“辛君如此教育告诫,不可违背。”于是市面秩序井然,百姓全都接受教化。

升任梓潼郡守,授帅都督,加通直散骑常侍衔。

设置六官后,入朝任司隶上士,袭爵繁昌县公。

世宗初年,授天官府上士,加大都督衔。

武成二年(560),授小职方下大夫,主管小兵部。

保定二年(562),升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转任小吏部。

四年,大军东征,辛昂与大将军权景宣攻占豫州,由于战功,赏布帛二百匹。

当时益州富饶,为国家所依靠,而道路艰险,强盗为患。

诏命辛昂出使梁州、益州,军务民事,都委托他决断。

辛昂安抚劝导荒僻之民,又治理城镇,数年之间,十分安宁。

天和初年,陆腾讨伐信州各蛮族,很久未能平定。

高祖下诏,命令辛昂就便从通州、渠州等地运粮供应。

当时,临、信、楚、合等州的百姓,也大多附和叛贼。

辛昂对他们讲明利害福祸,百姓纷纷归顺朝廷。

又命令老弱运粮,壮丁参战,人们都愿意为他出力,没有怨言。

出使返回,适逢巴州万荣郡百姓反叛,围攻郡城,阻断山路。

辛昂对同行者说:“贼人强横狂暴,竟到了这种地步!如果上奏朝廷,或许会拖延一个月,孤城无援,必定沦落贼手。

要想救助近处落水的人,哪里还有功夫到远处叫人。

只要对百姓有利,我可以擅自决断。”于是从开州、通州招募三千人,加倍赶路,出乎敌人预料。

又让他们都唱中原歌曲,直取敌人营垒。

贼人没有料到,又以为是大军前来救援,于是立即溃散,州内得以安宁。

朝廷嘉奖他权宜变化而击溃贼党,诏命梁州总管、杞国公宇文亮就在军中赏赐他奴婢二十人、杂色绸缎四百匹。

宇文亮又因为辛昂在宕渠很有威望,于是上表举荐他担任渠州刺史。

随即转任通州刺史。

辛昂以诚待人,讲究信用,很得蛮族欢心。

任满回京,蛮族首领都跟随他赴京朝拜。

由于辛昂广泛教化蛮华各族,升任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当时,晋公宇文护执政,对辛昂比较亲近,高祖因此而十分忌恨辛昂。

宇文护被处死以后,对辛昂施以杖刑,辛昂因此去世。

猜你喜欢
  卷二十三·本纪第二十三·脱脱
  卷二百三十二 熙寧五年(壬子,1072)·李焘
  第三十回 承兄位诛逐奸邪 重儒臣规行科举·蔡东藩
  ●卷十六·陶宗仪
  卷第一百一十五·胡三省
  ●郑成功传·黄宗羲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八十七·佚名
  卷之八百三十二·佚名
  卷之一百一十三·佚名
  卷之二十八·佚名
  一○九九 谕纪昀平日校勘各书尚属认真姑从宽改为革职留任等情·佚名
  钦定宗室王公功绩表卷三·允秘
  完颜纲传·脱脱
  孙元忠刘元父语·吴师道
  卷二十一·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百七十六·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七十六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次集十 岳正 游栢林寺 晓从招提游同袍胜云集中有缁衣流恐是遁远匹儒释偶相忘宾主情更密饭我蒲香馔坐我沈檀室相携历观览继目了无极载登大雄殿俯瞰衆僧窟

  • 第五纲 规则·刘坡公

    学诗百法之五十四 考订四则法 何谓四则?一曰字,二曰句,三曰格,四曰法是也。学诗之有四则尤大匠之有规矩。因规以成圆,因矩以成方,是万古不易之常道,作诗亦何独不然,否则为拗句,为变体,不得谓之正格矣。故学者须先明四则,然后乃

  • ●卷一百六十七·徐梦莘

      炎兴下帙六十七。   起绍兴五年闰二月乙巳朔,尽五月。   闰二月一日乙巳朔诏戒饬群臣。   朕惟先王之时小大之臣咸怀忠良故能竭诚体国毕力公正时有举措丕应傒志用以经理国家无往而不济朕甚慕之闲者总师前临

  • 南征录汇 全文·李天民

      二十六日,国相令宋使李若水入城,谕勿播迁。  宋遣使至寨哀恳,国相令回奏少帝,速请道宗出城。曰:“此非臣子所宜言。”国相怒云:“尔家太上事事失信,弗亲出城,便须出质妻女,此外更无计议。”  二十

  • 卷之一百九十三·佚名

    成化十五年八月甲申朔太子少保礼部尚书邹干乞致仕诏曰卿年虽老精力尚健宜勉副委任不允所辞○旌异福建邵武府知府冯孜狭西陇州知州陈俊真定府宁晋县知县陆愉赐以诰敕○赐永宁安惠王宫人王氏食米岁五十石○乙酉升大理寺

  • 卷之四百七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

  • 前集卷十·宋名臣言行录

    钦定四库全书 宋名臣言行录前集卷十 宋 朱子 纂集 陈搏 希夷先生【穆修 种放 魏野李之才 林逋附】 字图南亳州人周世宗赐号白云先生太宗赐号希夷 抟隐居华山多闭门独卧至百余日不起周世宗召至阙下令於禁中扃户

  • 汲郑列传第六十·司马迁

    史有为译注【说明】本篇是汲黯和郑当时的合传。汲黯是武帝朝中名闻遐迩的第一流人物。他为人倨傲严正,忠直敢谏,从不屈从权贵,逢迎主上,以此令朝中上下皆感敬畏。比如人家谒见傲慢的丞相田蚡,都是卑躬屈膝俯首下拜,而他偏只

  • 卷五十七·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通志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通志卷五十七器服略【二】仪器【臣】等谨按仪器之作所以授时成宪体天运而布岁功盖綦钜也我圣祖仁皇帝学贯天人洞达象数既成数理精藴一书并铸观象台六仪简平三辰半

  • 膳部·佚名

    郎中员外郎主事掌邦国牲豆酒膳办其品数   膳羞一凡遇正旦圣节冬至或庆筵宴所用诸品膳羞酒醴并须提调光禄司供办若管待诸蕃国朝贡等使客并四夷来降土官人等茶饭物料本部自行备办其宴之日赴会同馆管待令教坊司供应若

  • 十五年·佚名

    (己巳)十五年清康熙二十八年 春正月1月10日○戊寅,定王子號爲元子,引見時,上曰:「閭閻之人,年過三十,則亦有嗣續之慮,國家之事,尤爲自別,予年三十,欲定國本者,豈云早也?」戶曹判書柳尙運曰:「今日聖敎,固知出於爲宗社大計,而若於他日,正

  • 孟子通卷二·胡炳文

    钦定四库全书孟子通卷二      元 胡炳文 撰朱子集注梁惠王章句下凡十六章【熊氏曰告齐君十二章邹一章滕三章鲁一章】庄暴见孟子曰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曰好乐何如孟子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庻几乎

  • 目录·钱时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二融堂书解目録     书类卷一虞书【尧典 舜典】卷二虞书【大禹谟 臯陶谟 益稷】卷三夏书【禹贡】卷四夏书【甘誓 五子之歌 征】卷五商书【汤誓 仲虺之诰 伊训】卷六商书【太

  • 卷一·吕祖谦

    钦定四库全书左氏博议卷一宋 吕祖谦 撰郑庄公共叔段【隐元年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他邑惟命请京使居之谓之

  • 提要·苏轼

    【臣】等谨案书传二十卷宋苏轼撰尚书所载皆帝王大政轼究心经世之学明于事势而又长于议论故其诠解经义于治乱兴亡之故披抉明畅较他经独为擅长其释禹贡三江定为南江中江北江本诸郑康成逺有端绪但未尝详审经文攷覈水道而

  • 卷十三·乾隆

    <经部,诗类,御纂诗义折中钦定四库全书御纂诗义折中卷十三小旻之什二之五旻天疾威敷于下土谋犹回遹何日斯沮谋臧不从不臧覆用我视谋犹亦孔之卭赋也敷布也犹与猷同回邪遹辟沮止卭病也言旻天之疾威遍布于下土故下土之人

  • 护国仁王般若经序·佚名

    代宗皇帝制皇矣至觉,子于元元。截有海以般若之舟,剪稠林以智慧之剑。绵络六合,罗罩十方。弘宣也深,志应也大。自权舆天竺,泳沫汉庭,行无缘之慈,纳常乐之域。信其博施,倾芥城而逾远;仰夫湛寂,超言象之又玄。五始不究其初,一得罔根

  • 河南志·宋敏求

    实即洛阳志。宋人宋敏求纂修。原书已佚,后经清代人辑佚,现有永乐大典辑本、灵岩山馆本、缪荃孙《藕香零拾丛书》本等。缪氏辑本四卷八目:卷一京城门坊街隅古迹;卷二成周城阙宫殿古迹,后汉城阙宫殿古迹,晋城阙宫殿古迹;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