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千十六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
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刑部户部三库事务世袭骑都尉军功加十九级随带加二级又加二级臣董诰内大臣户部尚书镶蓝旗满洲都统军功纪录五次寻常纪录十四次臣德瑛经筵讲官太子少保工部尚书纪录六次臣曹振镛等奉敕修
乾隆四十一年。丙申。九月。己巳朔。上行围。
○谕、裴宗锡奏、贵州平越府知府阿林、才识拘迂。气局不能开展。虽屡加指示教导。未见振作。办事每形竭蹶。似此才不胜任之员。恐致贻误地方。若降府佐。尚堪供职。请将该员送部引见等语。阿林、着即送部引见。另降谕旨。其平越府知府。着即开缺。照例归部选员补授。阿林系由主事保送直隶州。记名升补陕西鄜州知州。又由知州推升知府。直隶州与知府。职任相仿。阿林既不胜知府之任。则从前保送之该堂官。及推升时出具考语之督抚。均不能无咎。着交部查明。察议具奏。至向来直隶州知州员缺。吏部行文各部院。将主事、都事、经历等官。咨取保送引见。记名选用。虽系旧例相沿。但直隶州职司民社。兼有表率属员之责。非若同知通判。佐贰闲曹可比。以主事等官。骤膺斯选。原难期其胜任。此例未为妥协。着吏部另行改议具奏。
○又谕、据杨景素奏、常州帮回空粮船。在夏津县被劫一案。业经拏获盗犯段老等十二名。分别斩决枭示。奏闻在案。续据沂水县拏获逸盗田二歪月□合膊一犯。并据已革夏津县知县范君僎、差家丁购线。访获逸盗王老儿、马二等二犯。起有赃据。俱即审明斩决等语。范君僎、前据该抚参奏、于旗丁具报失事之后。删改供词。意图讳饰。革职尚不足蔽辜。因降旨发往军台效力赎罪。以示惩儆。今范君僎差家丁、协同临清州差役。先获盗犯邓八等五名。现又访获王老儿等二名。是该革令于参革后。尚知悔惧。力图自效。着加恩免其发往军台效力。至此案自阿思哈奏闻。朕即传谕杨景素、令其严饬地方文武。上紧缉拏。今于一两月间。节次弋获十五名。仅余刘老一名未获。可见地方官于缉盗一事。果能实心侦捕。匪犯原可立时就获。不致远扬漏网。且审明即行正法。更足以昭炯戒而儆凶顽。若各省捕盗官员。皆能如此认真办理。盗风自当尽戢。乃承缉者既不肯上紧购访。而督抚等、又以非奉特旨查拏。不加督促。虽有四参议处。及年终汇奏之例。亦多视为具文。每致逸盗经久未获。是以盗不知惧。而犯法者转多。岂除暴止辟之道。着通谕各督抚、嗣后遇有盗案。务照山东缉获油坊盗犯之样。严饬所在州县。实力擒拏全获。勿使稽延窜匿。以副朕绥靖闾阎之至意。
○谕军机大臣等、据裴宗锡奏、准咨截留两淮运司大堂失鞘案内之解员盐运司知事刘天焘、现在委员押解起程。由湖南湖北。层次接递。转解江宁质审等语。刘天焘于失鞘一案。商同库官宋炎、私自赔银。捏报捞获。自有应得之咎。但伊系接解饷鞘之员。被窃缘由。无从而知。转不必向伊根究。至此案前据伊龄阿奏、系解员陈文栋差役钱玉。伙同已革长随王天荣。起意偷窃。钱玉现已拏获。王天荣已往甘肃。朕因所奏摺内。疑窦甚多。曾经传谕高晋、将案犯提至江宁。悉心研鞫。务得实情。并谕毕沅等、速将王天荣躧缉务获。嗣据毕沅奏、已将王天荣拏获。解交江督收审。迄今已逾数月。王天荣亦应解到。该督曾否审得偷窃确情。未据奏及。着传旨询问高晋、将王天荣是否系窃鞘正贼。抑另行审有踪线。究获赃贼。及现在作何查办之处。迅速据实覆奏。将此由四百里谕令知之。寻奏、查贼凭赃定。此案该府县初审钱玉供词。并无赃据。所供情形。亦多闪烁。今提王天荣、与钱玉质审。王天荣极口呼冤。称系钱玉挟嫌诬扳。钱玉亦称、到案被追究妄认。将素有微嫌之王天荣。指为起意偷窃。其实皆非正贼。反覆诘明。已无疑义。至此案赃贼。尚未获有踪迹。现严催地方文武、上紧躧缉。刘天焘尚未解到。俟到时、即提同陈文栋等。审拟具题。报闻。
○是日、驻跸安巴究和罗昂阿大营。
○庚午。上行围。
○是日、驻跸乌兰哈达大营。
○辛未。上行围。
○四川成都将军明亮等奏、番地耔种。先经采买四十余石。不敷散给。饬茂州、保县、于存仓内拨五百名。解往噶喇依、底木达等处。于内地采办麦一千石。解赴美诺、勒乌围等处。至牛只、先经采买五百余头。随饬于松潘所属番地。采买一千六百头。内地附近各属。采买四百头。陆续解往。各项农具。军营存贮生铁多。熟铁少。除内地制解外。雇铁匠十名。赴屯打造。再小金川纳木觉尔宗一带。土盐味苦。内地兵夫不能食。现酌令兵丁遇换班等便。准其带盐前往接济。报闻。
○是日、驻跸坡赉昂阿大营。
○壬申。上行围。
○遣额驸扎兰泰、赴避暑山庄、皇太后行宫问安。
○贵州巡抚裴宗锡疏报、铜仁府黄平、普安、施秉、三州县。乾隆四十年、开垦田地、二十七亩有奇。
○是日、驻跸塔哩雅图昂阿西大营。
○癸酉。赐扈从王公大臣、蒙古王公台吉、土尔扈特郡王等食。
○谕军机大臣等、前据满斗奏、蔺沟行宫。被窃软硬门帘一案。将看守行宫之外委兵丁。交内务府大臣审办。当即交英廉严行查讯。今日据英廉奏称、该弁兵等。已据满斗交昌平州看禁等语。所办非是。行宫诸事。及该处弁兵等。皆内务府所管。况满斗已奏明交内务府大臣审办。自应即将应讯之人。解交内务府查审。因何转交地方官看禁。满斗何不晓事若此。着传旨申饬。再满斗前奏、请将该地方文武官查议。朕以看守行宫堆拨。若系绿营所派兵丁。则该管武员。自难辞咎。若即系本处行宫兵丁安拨看守。即不能问及绿营武职。至文员职司民社。如地方公务有误。朕必不为宽宥。至行宫地面。与被无涉。该员等亦无暇照料及此。曾谕知该总管。今日驻跸张三营。令询问该处行宫堆拨。即系本处兵丁看守。则各处可以类推。是其事于该营武职。尚不相属。况文职乎。满斗前奏。妄请概予议处。惟思诿过于人。而不审情理之当。何不明之甚耶。将此一并谕令知之。
○是日、驻跸张三营行宫。
○甲戌。谕曰、围场内偷打牲口、砍伐木植人等。胆敢拒捕。情殊可恶。嗣后拏获围场内偷打牲口、砍伐木植人等。仍照旧例治罪外。若有缉拏之时。拒捕不肯就擒者。拏获时、着加重治罪。其敢于拒捕、致伤缉获之人者。拏获时、着即行正法。
○是日、驻跸波罗河屯行宫。
○乙亥。改四川成都副都统衙署、为将军衙署。协领衙署、为副都统衙署。从总督文绶请也。
○是日、驻跸中关行宫。
○丙子。上诣皇太后行宫问安。
○遣官祭历代帝王庙。
○遣官祭都城隍之神。
○是日、驻跸避暑山庄行宫。至癸未皆如之。
○丁丑。上奉皇太后幸卷阿胜境。侍早晚膳。
○谕、据杨景素奏、审拟王之彬、挟仇连杀董长海、王三麻子等、六命。将王之彬依律凌迟处死。妻刘氏、子王小雨、改发伊犁为奴等因一摺。览奏深为骇异。王之彬、因挟董长海、王三麻子、挑拨微嫌。辄持刀将董长海、及王三麻子、夫妇子女。同时扎死。连毙六命。凶恶惨毒。实属从来罕有。然按律不过凌迟处死。实觉罪浮于法。至伊妻刘氏、子王小雨、虽据该抚从重拟发伊犁。给与种地兵丁为奴。尚不足以蔽其辜。夫王三麻子全家俱被杀害。而凶犯之子。尚令幸生人世。以延其后。岂为情法之平。若云王小雨年仅十岁。则该犯所杀之王四妮、王五妮、皆孩穉无知。尚未至十岁。一旦尽遭惨死。何独凶犯之子。转因其幼而矜原之乎。且此等凶恶之徒。为戾气所钟。不应复留余孽。即伊四岁之幼女王三姐。亦不宜轻宥。如查明被杀之家、尚有子嗣。即将凶犯妻刘氏、及伊幼女。一并赏给死者家为奴。若现已无人。即发往伊犁。给与厄鲁特为奴。此案即着行在刑部、速行核拟具奏。至刑部律例所载。惟及杀一家非死罪三人而止。至全家被杀多人之犯。作何加重。未经议及。此等凶徒。明知法止其身。或自拚一死。逞其残忍。杀害过多。以绝人之嗣。而其妻子仍得幸免。于天理人情。实未允协。朕非欲改用重典。但为民除害。不得不因事严防。俾凶暴奸徒。见法网严峻。杀人多者。其妻孥亦不能保。庶可稍知敛戢。是即辟以止辟之义。其应如何增改律例。并着刑部、另行妥议具奏。
○谕军机大臣等、军机大臣奏、据舒濂、明山保、禀报、查拏周二等抢劫贼犯一案。拏获拒捕之周二、方贤等、二十名。讯供禀报。并应否先行起解。请示遵行等语。周二等既经就获。讯明实系拒捕要犯。着即交该通判、先行押解热河。交军机大臣审讯。并着明山保等、多派兵役。沿途小心防范管解。毋任再有疎脱。舒濂、明山保、仍留该处。将胡国祥等要犯。严行躧缉务获。毋使一名漏网。获到时、如朕已回銮。即着明山保、选派妥干员弁。带领兵役。随同舒濂、管押解京审讯。至方贤供内称、胡国祥从前在盛京去过。有无在高桥地方。偷过高丽银子。实在不知道等语。该犯是否因舒濂等将此案诘讯。始有此供。抑系并未讯及。该犯自行供出。着传谕舒濂、明山保、即速据实具覆。将此由五百里传谕知之。
○吏部等部会议、盛京将军弘晌奏称、凤凰、岫岩、二城事务。责令岫岩通判管理。兴京一城事务。归兴京通判专理。无庸旗员经管。应如所奏。从之。
○戊寅。上诣皇太后行宫问安。
○谕军机大臣等、据英廉奏、审讯蔺沟行宫被窃软硬帘一案。初据看守行宫之该兵丁等供称、自初六日员外郎陈政查点之后。直至二十。并未开门。及经严讯。又供出十三、十六、十七、曾开门三次等语。是官帘被窃即在此三次开门之内。即当从此严切追求。着英廉速将该弁兵等严加审讯。务得实情。即行拟议具奏。至夹单内称、各处行宫内围。俱有内务府千把兵丁看守。惟蔺沟行宫内围。向无内务府弁兵。止有绿营外委一名。兵二十三名。在外围看守巡查。一切铺设扫除出入等事。亦系伊等管理。锁钥并系外委收掌等语。各处行宫。均派有内务府千把看守。朕以为必系伊等为窃。故屡有旨谕英廉。严问千把等。乃蔺沟行宫。委之绿营弁兵。并将锁钥付其掌管。此即上年修理之后。英廉所办未妥之故。着交总管内务府大臣。另行办理具奏。将此传谕英廉知之。仍将曾否究出正贼之处。迅速覆奏。
○刑部议准、兵部左侍郎高朴奏称、各省命盗案件。由督抚审拟具题。案犯供情。造揭帖咨部。但揭帖中、该犯当堂画押原供。向不咨送。是以州县改削讳捏。致犯案者越诉赴控。伏思口供微有增删。即系罪名出入。请嗣后各省命盗大案。审确定拟者。令承审州县。于取供画押时。要犯画供二纸。一照旧存署。一申送府道臬司审办。由督抚随案送部查核。倘因有申送之例。抑勒画押。该上司究出揭参。寻常外结案。亦照此例。从之。
○己卯。谕、前因郭罗克贼番杀害青海公礼塔尔一事。派理藩院郎中阿林、前往四川。会同该省派出之保宁府知府倭什布、及参将李天贵、至番地谕令该土司等。将凶犯吹斯枯尔拉布坦等、勒限全行拏解。今据明亮等奏、郎中阿林等、勒拏凶犯。仅据该土司玛克苏尔衮布等禀称、吹斯枯尔拉布坦、逃避无踪。将其寨房拆毁。搜获犯属男妇九名口。及牛马等物解送。恳请彻回官兵。宽限擒拏等语。所办大谬。已传旨严行申饬矣。阿林等派往该处。董司缉犯之事。理应督同该土司。到处搜拏。将凶犯缉获。方可完案。乃惟凭该土司一面之词。及绿营虚诳恶习。辄思迁就了事。甚属不堪。阿林、倭什布、李天贵、俱着交部严加议处。
○谕军机大臣等、明亮等奏、郎中阿林、参将李天贵、知府倭什布、前往郭罗克勒拏凶犯。据该土司玛克苏尔衮布等禀称、吹斯枯尔拉布坦逃避无踪。将其寨房拆毁。搜获犯属男妇九名口。及牛马等物解送。恳请彻回官兵。宽限擒拏。随令阿林等回赴省城商办。将官兵暂彻。拣派熟谙夷情备弁一员。暗驻境上。严督该土司侦捕凶犯等语。所办大谬。已于摺内批示。郭罗克境壤有限。吹斯枯尔拉布坦等、虽欲逃匿。谅未必遽能远扬。李天贵、倭什布、系该省派令专办之员。阿林由京派往该处。董司缉犯之事。理应督同该土司。到处搜拏。将所有地界。遍行亲历。凶犯一日不获。阿林等一日不回。官兵等一日不彻。该土司自不敢以诳言欺饰。乃阿林等、惟凭该土司一面之词。妄以杀人首犯。诿之绰克宗加尔。又云其已经堕碉身毙。更属死无证见。且言吹斯枯尔拉布坦等、杳无踪迹。仅将犯属解送。率请彻兵宽限。明系该土司狡诈迁延。有何难察。至所云该土司欲跳河自明心迹。经把总拦救。尤必无之事。此乃绿营虚诳恶习。何足为凭。番性素不肯轻生。即如索诺木等、经大兵围困。势穷力蹙。尚欲偷生乞命。该员等并未将土司逼迫。何至欲自投河。尤可见其虚诞。至所称贼番系该土司部落之人。虽恐不无代为隐庇。今既拆毁贼番所住碉房。获其家属牛马。其悚惧实属真情等语。更不成话。碉房虽拆。何难再砌。其家属止系妇女幼孩。并无成丁之犯。而杀人凶犯。仅获其赃。何足示儆。即顶经誓咒。尤番人狡狯长技。如何可信。至该土司愿出银一千两、赔赃服罪。尤为不成事体。幸而仍饬发还。若再收之。不更贻笑柄耶。总之抚驭番人之道。慑以威严。则皆畏服听命。待以姑息。必致玩忽生心。从前两金川之事。实由川省历任督提。优柔迁就。酿成事端。遂致大费兵力。多发帑金。又得阿桂坚心筹办。不避艰险。经五年之久。始得扫穴擒渠。今大功甫竣。正诸番胆丧之时。而在土境勒缉杀人凶徒。并非难事。自当严切督捕。使番众技无可施。罪人斯得。庶可惩一儆百。共知震慑天威。永靖边徼。乃当功成之后。初办此事。即受该土司欺哄。遽彻官兵。草率完局。众番又将毫无忌惮。必以为天朝虽设镇安营。董以大员弹压。不过仍循故辙。郭罗克既以诡谲获免无事。众皆尤而效之。设或绰斯甲布各土司。复有类此者。又当如何办理。抑似前此之养痈贻患乎。此案阿林、李天贵、倭什布、承办勒缉凶犯之事。轻信该土司虚语。据以禀告。惟图将就了事。甚属不堪。已另降旨。交部严加议处。至明亮等、不察委员等庸懦无知之见。竟尔彻回官兵。置之不办。实大不是。文绶、桂林、知识短浅。且蹈外省积习。无怪其然。明亮、舒常、带兵征剿有年。习闻朕之训谕。且深知阿桂实心督办军务。不稍假借。因得成功。何尚茫无定见。不思效法。且明亮、舒常、朕特委以管辖诸番。理应持正。今一事如此。其浅见可知。尚安望其能整饬制驭。使群番敬畏乎。并着传谕严行申饬。据伊等奏称、官兵暂彻。贼番闻事寝息。势必回觅旧巢。土司得以分头密捕。是纵之适所以擒之。不致稍有漏网。较之守候缉拏。似更妥速等语。试问伊等彻兵以后。该土司果如所计。获犯缚献尚可。若此旨到时。仍然无获。伊等又何言自解乎。朕前因阿林、李天贵、倭什布、往彼勒缉凶犯。半年有余。未见覆奏。深知该委员等之无用。曾谕令派查礼前往。妥办此事。令阿林等、果不出朕所料。至前旨由六百里发往。距今已逾二十日。明亮等早应接奉。何以尚未覆奏。岂因有此奏。妄思允准完案。遂意存观望耶。此事责成明亮等四人。妥速勒缉要犯务获。毋任兔脱稽诛。如一年之内。不能获犯。即明亮等、亦当从重治罪。将此由六百里传谕知之。仍即将查礼曾否派往。及现在如何筹办之处。迅速覆奏。
○又谕、据满斗奏、前赴南石槽、密云县、罗家桥、各处行宫。按册查点。南石槽行宫。被贼偷去夹布窗帘一挂。密云县行宫。偷去绸夹软帘十三挂。并坐褥三个。又罗家桥行宫。偷去门帘三挂。椅垫三个。请将三处看守行宫内外围千总外委兵丁。交与内务府大臣英廉、一并严审。其北路总管福泰、系专管稽查之员。请交内务府严加治罪。并自请严加议处等语。蔺沟行宫被窃软硬帘一案。朕初意以门帘被窃至十六挂之多。自非外贼所能持以踰墙。或即系看守兵丁。零星偷去。因而装点贼情。冀图掩饰。今复据满斗查出各处行宫内门帘坐褥。均有遗失。自系外来贼匪无疑。朕办理庶务。从不稍存成见。前此止知蔺沟一处。自即系看守之人。陆续潜窃。今又查出数处。而密云行宫。并经该千总私制赔补。其非自盗可知。此等贼犯。敢于偷窃行宫官物。必系积惯猾贼。熟习行宫内门帘等物。易于攫取。故敢屡肆偷窃。似各处俱系一贼所为。或即系前年偷盗银库之贼。亦未可知。不可不即行严拏务获。立寘重典。着传谕英廉、一面将蔺沟一案。详悉严讯。务得实情。一面选差明干兵役。严密访拏各处偷盗官物贼犯。克期弋获。毋任远扬漏网。至各典内查出门帘。已较蔺沟原失之物为多。自系各行宫所失之帘亦有典当者。但统计各处所失之数。似尚未尽典完。英廉当密谕各典铺。如再有持门帘赴典之人。即行盘获。密报提督衙门拏获。或可由此得其踪迹。至看守弁员遗失物件。并不即时禀报。并私行赔补。致贼匪益无忌惮。该弁兵各有应得之罪。均当查明责惩。福泰、满斗、平日漫无稽查。亦难辞咎。并当交总管内务府大臣议处。所有满斗两摺。并着钞寄英廉阅看。仍着英廉、将如何查办缘由。迅速覆奏。
○又谕曰、军机大臣等奏、据舒濂、明山保禀报、续获长国祥之子胡柱儿等六名。讯供禀报等语。前日据报拏获贼犯周二等二十名。当经降旨。令派该通判福庆、押解行在审讯。今又续获胡柱儿等六犯。并着明山保、即派委妥员。押解热河。交军机大臣一并审讯。饬沿途多派兵役。小心防范。毋任稍有疎脱。至胡国祥一犯。纠约多人。结盟拜把。自系惯行肆窃要犯。所有高桥地方。偷窃高丽银两之事。自即系该犯所为。不可不严缉务获。着传谕舒濂、明山保、仍留该处。将胡国祥严行躧缉就获。毋任兔脱漏网。胡国祥未获到案。舒濂、明山保、不可遽回。俟拏到时、明山保即选派妥干员弁。带领兵役。随同舒濂、管押解回审讯。将此由五百里传谕知之。仍将现在作何缉捕。曾否弋获要犯缘由。迅速据实具奏。
○庚辰。上诣皇太后行宫问安。恭送皇太后回銮。
○御依清旷。勾到秋审官犯、服制、及云南、贵州、情实罪犯。停决官犯十五人。服制斩犯三十九人。绞犯一人。云南绞犯二人。贵州斩犯二人。绞犯二人。余四十五人、予勾。
○谕曰、健锐、火器、二营。管理大臣过多。舒赫德、福隆安、着照旧总理外。健锐营着派奎林、海兰察、和隆武、管理。舒亮、噶塔布、永平、伍岱、轮班操演。火器营着派绵恩、福康安、三保、管理。乌什哈达、都尔嘉、扎勒桑、阿尔萨朗、轮班操演。其有在内廷行走者。亦着常川前往。扎拉丰阿、努三、弘旿、普尔普、拉旺多尔济、丰昇额、图尔都、春宁、额森特、俱不必管理。
○豁免浙江仁和、钱塘、海宁、乌程等、四州县。乾隆四十年分、坍没田地、一百三十四顷五十亩有奇额赋。
○辛巳。谕、吏部议奏、嗣后直隶州知州一项。请于各部院京察保送引见、准其一等之主事等官内。出具切实考语。保举引见。按班升用一摺。所议尚未允协。六部主事。分办部务有年。事多谙练。京察时、经该堂官保列一等。必择其才猷卓越之员。以之升补直隶州知州。自堪胜任。至太仆寺等衙门主事。及与主事升转相同之经历、都事、寺丞、署正等官。平日本无事可办。遇京察之年。该堂官祇就其循分供职者。列为一等充数。实非六部主事可比。一旦骤膺直隶州之选。必致竭蹶贻误。阿林即其验也。且六部堂官众多。就本部满汉主事内。甄核保举。原可得人。若小衙门堂官。不过数人。且系三四品京堂。其保举本不能如六部尚书侍郎之明公。且所属主事等、员数无多。不过因地取材。安能名称其实。从前御史陆秩条奏。吏部议准。均属姑息未妥。岂宜复沿其误。嗣后直隶州知州缺。止应于六部京察一等满汉主事内。保举引见。记名铨用。其小衙门之主事等官。概不准其升用直隶州。如有京察保列一等者。止可令其改用六部主事。如外省调繁之例。以资造就。谅此等闲曹散秩。擢用部员。未必能遽膺上考。设其中果有才具出众之员。在部复经保列一等者。原未尝不可录用。庶于慎重吏治。甄拔人才之道。均为有益。其如何酌定章程之处。着军机大臣、会同行在吏部、另行妥议具奏。
○又谕、满洲蒙古人员。由道府丁忧回旗。已满百日。在部行走者。曾降旨于每年十月内。该部查明。带领引见。至满员内、曾任丞倅州县。丁忧回旗。在原衙门行走者。伊等曾膺外用。于地方事务。自较谙习。着吏部一并查明。照道府回京人员之例。亦于每年十月。带领引见一次。
○又谕曰、弘晌奏、据广宁防守尉贵勒贺、知县伊汤安、拏获逆犯张毅审拟一案。即批交行在法司。议以凌迟处决。已依议速行矣。此等逆犯。实为法所难宽。若地方文武员弁。稍事姑息。必致漏网稽诛。所有拏获该逆犯之防守尉、知县等。尚属实心任事。着交部议叙。以示奖励。
○谕军机大臣曰、弘晌奏、拏获乐亭县逆犯张毅审拟一案。已批交行在法司核议速奏矣。该犯逆词内。有庞姓四奴。通汉钩旗。欺君盗库字样。诘问庞姓何人。据供是京城包衣庞大庞二庞四庞五弟兄四人。曾请教书一月。即行逐去。我心里怀恨骂他。并非实有其事等语。逢本音庞。此人将孟子内逄。误认作逢。转讹逢冯为庞。英廉系包衣冯姓。冯逢同音。故该犯呼为庞姓。亦未可知。且英廉现有子四人。似该犯从前曾在英廉家教读。英廉见伊有乖张不法形迹。因而逐出。又欲为之消弭。未经奏明究办。英廉颇能办事。惟素有大事化为小事。小事化为无事之见。往往意存姑息。所短实在乎此。其实此等狂悖逆犯。乃天理所不容。神人所共愤。何所用其怜悯。一有见闻。即当举发严办。安得稍为隐讳耶。着传谕英廉、即将该犯曾否在伊家教读。并因何逐出之处。详悉据实具奏。如有该犯所存字迹。悉行呈出。倘敢稍有隐饰。或将字迹销毁。甘蹈欺罔。试问英廉、其能当此重戾乎。设或设犯实未在英廉家教读。即速查明包衣下庞姓兄弟四人。系属何人。讯明如何延请该犯。及因何驱逐之故。有无存留该犯字迹。一并据实奏覆。将此由六百里传谕知之。寻奏、查包衣有拜唐阿庞保恩弟兄四人。传讯据供、张毅经周鹏举荐来教读属实。因该犯忽患疯颠辞去。并无存留张毅字迹。及加搜查庞周两处。俱无悖逆文句形迹。但庞保恩等、见张毅妄诞狂谬情形。并不报官究办。均属冒昧不合。应酌加惩儆。得旨、不必责处。令各回去可也。
○壬午。上御依清旷、勾到四川、广西、秋审情实罪犯。停决四川斩犯六人。绞犯十四人。广西斩犯二人。绞犯三人。余八十六人、予勾。
○以湖南长宝道梁敦书、为福建按察使。
○癸未。谕、刑部进呈秋审招册。朕详加披阅。内浙江僧静峰、起意殴死其俗家胞弟周阿毛。图赖邢直武等一案。照故杀期亲弟妹律。拟绞监候。又江西省郭义焙、谋财杀死小功堂侄郭了头仔一案。照尊长谋杀本宗卑幼。已杀者。依故杀律。拟绞监候。虽皆拟入情实。而所引之律。俱未允协。僧人披剃出家。即不当复论其俗家卑幼。且致死人命。即已犯其杀戒。今静峰因周阿毛痴呆无用。辄行谋死。图赖洩忿。凶残殊甚。彼既不念手足之谊。何得复援尊长之条。刑部所以引此者。因律有为僧于本身亲属有犯。仍按服制定拟等语。遂尔概行比附。殊未思律言有犯。专指尊长而言。如僧人犯其祖父伯叔。自不可因已出家。稍为末减。若卑幼本不可言犯。又安得由犯尊之律。推而下及乎。是僧人致死俗家卑幼。断不当复以服制论也。至郭义焙、因其六岁幼侄郭了头仔、颈戴银项圈。辄行起意扭取。见其哭喊。遂行推跌粪坑溺毙。凶恶残忍。情殊可恶。且该犯意在图财。视伊侄如草芥。盗攫而残其命。于死者恩义已绝。又岂可复引谋杀卑幼之条乎。夫尊长之于卑幼。或不遵教诫。或干犯名分。责打致毙。本律原止拟流。若因财产起衅。则不得概用此律。从前曾降谕旨。敕部准情定拟。是以有兄及伯叔、因争夺财产。将弟侄故行杀害者。拟绞监候一条。然此亦第专指寻常索财争产。因伤毙命而言。盖弟侄原有赡给尊长之义。故尊长之罪。尚可稍轻。若谋财害命。及强盗得罪。致死弟侄。更复有何伦理。以及图奸卑幼之妻。复将卑幼谋杀者。此等凶徒。身已蔑伦伤化。定拟时、转因伦纪原情。又岂明刑弼教之本意乎。朕办理庶狱。鉴空衡平。轻重悉视其人之自取。而于秋谳大典。披览再三。期于无枉无纵。若此二条。旧例尚未合情理之正。着刑部另行改议具奏。以昭平允。
○谕军机大臣等、据英廉奏、蔺沟等四处行宫被窃门帘等物一案。已将正贼苏云程拏获。现在严行鞫诘等语。所办甚好。行宫重地。该犯敢于屡肆偷窃。恐同伙必不止一人。并尚有窝家为之容留藏匿。自当详悉研求。将其党与、一并拏获。从重定拟。此种贼匪。情罪实为重大。所当明正典刑。以示惩创。着传谕英廉、务令该犯多受痛楚。俾其逐一供吐。毋任狡饰。但不可因刑致毙。转合幸逃显戮。至此贼或系从前偷盗银库之人。亦未可定。并着英廉、设法究诘。务令供吐实情。但须详加体察。从前所查银库阁下墙边。曾有血迹一块。自系贼人跌伤所致。如该犯头面有跌伤旧痕。更不从此根究。但不得因该犯原系应死之人。即将前此偷盗银库之事。归并该犯。以图销除旧案。所有番捕留心缉获。当商据实指线。并着量加奖赏。可将此由四百里传谕知之。仍将如何审究之处。即行奏覆。寻奏、将苏云程详细究诘。据供、向在口外喇嘛庙、偷马数次。后复随营偷窃屡实。至京城内、路径尚不能全识。不曾偷窃过别项官物。王玉之外。亦再无同伙贼人等语。刑夹再三。坚供如前。又查验该犯头面。并无旧日跌损伤痕。报闻。
○又谕、三座塔结盟抢犯案内各犯。陆续就获。止余正犯胡国祥一名。余犯数名。现已饬令各该厅、上紧缉拏。谅亦无难擒获。明山保、舒濂、可无庸在彼督缉。且热河现在建盖文庙。一切运送木植等事。亦须明山保料理。着传谕明山保、即回至热河。舒濂、亦即今回京。
○工部等部会议、巡视通州漕务御史索兴阿奏称、通惠河各闸工程。请改归通永道管理等语。应如所奏。以专责成。仍令坐粮厅会验。详报仓场侍郎。随时查察。从之。
○豁免浙江钱清场。西兴丰、宁、盛、三围。乾隆四十年、坍没沙压田荡。一万二千五十亩有奇额徵课银。
卷之一千十六
猜你喜欢 卷四十三 赵世家第十三·司马迁 列传第五十三 苏尹毕李郑王许潘倪席齐·欧阳修 卷一百六十八·毕沅 卷七·佚名 奉旨讯问曾静口供二十四条 一、曾静等人各处行走,纠·雍正 卷第五十二·胡三省 皇清开国方略卷二十·阿桂 卷之四百七十六·佚名 涌幢小品卷之五·朱国祯 周弘正传·姚思廉 李玉传·张廷玉 曹变蛟传·张廷玉 史疾为韩使楚·佚名 卷第一百十九·佚名 校勘后记·胡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