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史记集解卷五十九

宋 裴骃 撰

史记五十九

五宗世家第二十九

孝景皇帝子凡十三人为王而母五人同母者为宗亲栗姬子曰荣德阏于程姬子曰余非端贾夫人子曰彭祖胜唐姬子曰发王夫人儿姁子曰越寄乗舜

河间献王德以孝景帝前二年用皇子为河间王好儒学被服造次必于儒者山东诸儒多从之游二十六年卒【汉名臣奏杜业奏曰河间献王经术通明积德累行天下雄俊众儒皆归之孝武帝时献王朝被服造次必于仁义间以五策献王辄对无穷孝武帝艴然难之谓献王曰汤以七十里文王百里王其勉之王知其意归即纵酒听乐因以终】子共王不害立四年卒子刚王基代立十二年卒子顷王授代立 临江哀王阏于以孝景帝前二年用皇子为临江王三年卒无后国除为郡 临江闵王荣以孝景前四年为皇太子四岁废用故太子为临江王四年坐侵庙壖垣为宫上征荣荣行祖于江陵北门既已上车轴折车废江陵父老流涕窃言曰吾王不反矣荣至诣中尉府簿中尉郅都责讯王王恐自杀葬蓝田燕数万衔土置上百姓怜之荣最长死无后国除地入于汉为南郡右三国本王皆栗姬之子也鲁共王余以孝景前二年用皇子为淮阳王二年吴楚反破后以孝景前三年徙为鲁王好治宫室苑囿狗马季年好音不喜辞辩为人吃二十六年卒子光代为王初好音舆马晩节啬惟恐不足于财江都易王非以孝景前二年用皇子为汝南王吴楚反时非年十五有材力上书愿击吴景帝赐非将军印击吴吴已破二岁徙为江都王治吴故国以军功赐天子旌旗元光五年匈奴大入汉为贼非上书愿击匈奴上不许非好气力治宫观招四方豪桀骄奢甚立二十六年卒子建立为王七年自杀淮南衡山谋反时建颇闻其谋自以为国近淮南恐一日发为所并即隂作兵器而时佩其父所赐将军印载天子旗以出易王死未葬建有所说易王宠美人淖【苏林曰淖音泥淖】夜使人迎与姧服舎中及淮南事发治党与颇及江都王建建恐因使人多持金钱事絶其狱而又信巫祝使人祷祠妄言建又尽与其娣弟奸事既闻汉公卿请捕治建天子不忍使大臣即讯王王服所犯遂自杀国除地入于汉为广陵郡 胶西于王端以孝景前三年吴楚七国反破后端用皇子为胶西王端为人贼戾又隂痿一近妇人病之数月而有爱幸少年为郎为郎者顷之与后宫乱端禽灭之及杀其子母数犯上法汉公卿数请诛端天子为兄弟之故不忍而端所为滋甚有司再请削其国去太半端心愠遂为无訾省【苏林曰为无所訾录无所省録】府库坏漏尽腐财物以巨万计终不得收徙令吏毋得收租赋端皆去卫封其宫门从一门出游数变名姓为布衣之他郡国相二千石往者奉汉法以治端辄求其罪告之无罪者诈药杀之所以设诈究变彊足以距谏智足以饰非相二千石从王治则汉绳以法故胶西小国而所杀伤二千石甚众立四十七年卒竟无男代后国除地入于汉为胶西郡右三国本王皆程之子也

赵王彭祖以孝景前二年用皇子为广川王赵王遂反破后彭祖王广川四年徙为赵王十五年孝景帝崩彭祖为人巧佞卑谄足防而心刻深好法律持诡辩以中人彭祖多内宠姬及子孙相二千石欲奉汉法以治则害于王家是以每相二千石至彭祖衣皁布衣自行迎除二千石舎多设疑事以作动之得二千石失言中忌讳辄书之二千石欲治者则以此迫劫不听乃上书告及污以奸利事彭祖立五十余年相二千石无能满二嵗辄以罪去大者死小者刑以故二千莫敢治而赵王擅权使使即县为贾人会【韦昭曰平会两家买卖之贾也者禁他家独王家得为之】入多于国经租税以是赵王家多金钱然所赐诸子亦尽之矣彭祖取故江都易王宠姬王建所盗与奸淖者为姬甚爱之彭祖不好治宫室禨祥【服防曰求福也】好为吏事上书愿督国中盗贼常夜从走卒行徼邯郸中诸使过客以彭祖险陂莫敢留邯郸其太子丹与其女及同产姊奸与客江充有却充告丹丹以故废赵更立太子 中山靖王胜以孝景前三年用皇子为中山王十四年孝景帝崩胜为人乐酒好内有子枝属百二十余人常与兄赵王相非曰兄为王専代吏治事王者当日听音乐声色赵王亦非之曰中山王徒日淫不佐天子拊循百姓何以称为藩臣立四十二年卒子哀王昌立一年卒子昆侈代为中山王 右二国本王皆贾夫人之子也

长沙定王之母唐姬故程姬侍者景帝召程姬程姬有所辟不愿进而饰侍者唐儿使夜进上醉不知以为程姬而幸之遂有身已乃觉非程姬也及生子因命曰发以孝景前二年用皇子为长沙王以其母微无宠故王卑湿贫国【应劭曰景帝后二年诸王来朝有诏更前称夀歌舞定王但张袖小举手左右笑其拙上怪问之对曰臣国小地狭不足廻旋帝以武陵零陵桂阳属焉】立二十七年卒子康王庸立二十八年卒子鲋鮈立【服防曰鮈音拘】为长沙王右一国本王唐姬之子也

广川恵王越以孝景中二年用皇子为广川王十二年卒子齐立为王齐有幸臣桑距已而有罪欲诛距距亡王因禽其宗族距怨王乃上书告王齐与同产奸自是之后王齐数上书告言汉公卿及幸臣所忠等 胶东康王寄以孝景中二年用皇子为胶东王二十八年卒淮南王谋反时寄微闻其事私作楼车镞矢【应劭曰楼车所以窥看敌国营垒之虚实也】战守备淮南之起及吏治淮南之事辞出之【如淳曰穷治其辞出此事】寄于上最亲【徐广曰其母武帝母妹】意伤之发病而死不敢置后于是上问寄有长子者名贤母无宠少子名庆母爱幸寄常欲立之为不次因有过遂无言上怜之乃以贤为胶东王奉康王嗣而封庆于故衡山地为六安王胶东王贤立十四年卒諡为哀王子庆为王【徐广曰他本亦作庆字惟一本作建不宜得与叔父同名相承之误】六安王庆以元狩二年用胶东康王子为六安王 清河哀王乘以孝景中三年用皇子为清河王十二年卒无后国除地入于汉为清河郡 常山宪王舜以孝景中五年用皇子为常山王舜最亲景帝少子骄怠多淫数犯禁上常寛释之立三十二年卒太子勃代立为王初宪王舜有所不爱姬生长男棁【苏林曰音夺】棁以母无宠故亦不得幸于王王后修生太子勃王内多所幸姬生子平子商王王后希得幸及宪王病甚诸幸姫常侍病故王后亦以妒媢不常侍病辄归舎医进药太子勃不自尝药又不宿留侍病及王薨王后太子乃至宪王雅不以长子棁为人数及薨又不分与财物郎或说太子王后令诸子兴长子棁共分财物太子王后不听太子代立又不收恤棁棁怨王后太子汉使者视宪王丧棁自言宪王病时王后太子不侍及薨六日出舎【如淳曰服舎也】太子勃私奸饮酒博戏击筑与女子载驰环城过市入牢视囚天子遣大行骞验王后及问王勃请逮勃所与奸诸证左王又匿之吏求捕勃大急使人致撃笞掠擅出汉所疑囚者有司请诛宪王后修及王勃上以修素无行使棁陷之罪勃无良师不忍诛有司请废王后修徙王勃以家属处房陵上许之勃王数月迁于房陵国絶月余天子为最亲乃诏有司曰常山宪王蚤夭后妾不和适孽诬争防于不义以灭国朕甚闵焉其封宪王子平三万尸为真定王封子商三万户为泗水王 真定王平元鼎四年用常山宪王子为真定王泗水思王商以元鼎四年用常山宪王子为泗水王十一年卒子哀王安世立十一年卒无子于是上怜泗水王絶乃立安世弟贺为泗水王 右四国本王皆王夫人儿姁子也其后汉益封其支子为六安王泗水王二国凡儿姁子孙于今为六王太史公曰髙祖时诸侯皆赋【徐广曰国所出有背入于王也】得自除内史以下汉独为置丞相黄金印诸侯自除御史廷尉正博士拟于天子自吴楚反后五宗王世汉为置二千石去丞相曰相银印诸侯独得食租税夺之权其后诸侯贫者或乘牛车也

史记集解卷五十九

猜你喜欢
  卷三百九十二 元祐元年(丙寅,1086)·李焘
  ●卷第一百四十二·徐梦莘
  ●卷六·邵博
  第十七回 刘渊拥众称汉王 张方恃强劫惠帝·蔡东藩
  第二十一回 司马晋五十年五胡大乱·黄士衡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三十八·佚名
  第四四六佥禀光绪十二年二月初八日一二二二八--一·佚名
  卷六十一·郝经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四 元纪八·纪昀
  志卷第二 高丽史四十八·郑麟趾
  长寿·周绍良
  朱天光传·李延寿
  纳坦谋嘉传·脱脱
  卷一百八十二·佚名
  纲鉴易知录卷三五·吴楚材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百二十四·彭定求

        卷424_1 【贺雨】白居易   皇帝嗣宝历,元和三年冬。自冬及春暮,不雨旱爞爞。   上心念下民,惧岁成灾凶。遂下罪己诏,殷勤告万邦。   帝曰予一人,继天承祖宗。忧勤不遑宁,夙夜心忡忡。   元年诛刘辟,一举靖

  • 楔子·范康

    (冲末扮陈季卿上,诗云)惭愧微名落礼闱,飘零不异燕孤飞。连天大厦无栖处,来岁如今归未归。小生姓陈,双名季卿,武林余杭人氏。幼习儒业,颇有文名,只因时运未通,应举不第,流落不能归家。况值暮冬天道,雨雪虽霁,寒威转添,似小生这等举

  • 第四折·郑光祖

    (外扮李尚书引祗从上,诗云)捧持日月受皇恩,掌握经纶四十春。海内尽皆知姓字,昔年龙虎榜中人。老夫姓李名绛,字深之,自进士及第,累蒙擢用,随朝数载,因老夫廉能清干,谢圣恩可怜,官封监察御史,正授吏部尚书之职。今有一人,乃是白参军

  • 韩内翰别集·韩偓

    唐 韩偓 撰入内廷后诗【天复元年辛酉五月后】雨后月中玉堂闲坐银台直北金銮外暑雨初晴皓月中唯对松篁听刻漏更无尘土翳虚空绿香熨齿氷盘果清冷侵肌水殿风夜久忽闻铃索动玉堂西畔响丁东【禁署严密非本院人虽有公事不

  • 卷七百二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七百二十一李洞李洞字才江京兆人诸王孙也慕贾岛为诗铸其像事之如神时人但诮其僻涩而不能贵其奇峭唯吴融称之昭宗时不第游蜀卒诗三卷赠唐山人垂须长似髪七十色如黳醉眼青天小吟情太华低千年松

  • 张孝祥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张孝祥(1132-1169)字安国,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人,寓居芜湖,因号于湖居士。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授承事郎、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转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起居舍人,权中书舍人。二十九年,以御史中丞汪澈劾,自乞宫观,提举江州

  • ●崇禎長編卷之六十三·汪楫

      崇禎五年九月   ○崇禎五年九月   五年壬申九月丙申朔湖廣道御史姜思睿以廵滇辭闕蒿目時艱上言今天下東兵馳突於關寧西寇蹂躪於秦晉山東之叛將孔棘河南之礦賊公行江西有劇盜之虞滇黔有苗蠻之擾泰郵結營以待

  • 卷一百二十四 寶元二年(己卯,1039)·李焘

      起仁宗寶元二年七月盡是年十月   秋七月庚寅朔,彰化留後、同知大宗正事守節卒。贈鎮江節度使,追封丹陽郡王,諡僖穆。守節性孝謹,母譙國夫人杜氏疾,嘗刺臂血寫佛經。舅從保卒,鞠其二孤,為畢婚嫁。治家嚴肅,頗通時務,號賢

  • ●卷三十一·徐梦莘

      靖康中帙六。   起靖康元年正月二十四日庚寅,尽其日。   二十四日庚寅斡离不(改作斡里雅布)再上奏。   书云:伏承御书特加温谕寻绎研味言悉由衷敦固欢好益光圣德陛下既全始终质诸天神斡离不(改作斡里雅布)等永念

  • ●卷一·姚元之

    圣祖仁皇帝之登极也,甫八龄。其时大臣鳌拜当国,势焰甚张,且以帝幼,肆行无忌。帝在内,日选小内监强有力者,令之习布库以为戏(布库,国语也,相斗赌力)。鳌拜或人奏事,不之避也。拜更以帝弱且好弄,心益坦然。一日入内,帝令布库擒之,十数

  • 第五卷晋(三)·缪荃孙

    孝武帝宁康元年正月己卯朔,大赦改元。二月,大司马温来朝。辛巳,诏吏部尚书谢安、侍中王坦之迎于新亭。温既至,百官拜于道侧。温盛陈兵卫,延见朝士。坦之流汗沾衣,倒执手版。谢安从容就席,坐定,谓温曰:“安闻诸侯有道,守在四邻,明

  • 一二二四 杭州织造额尔登布奏传谕陆费墀赔办并阅看文澜阁书籍情形折·佚名

    一二二四 杭州织造额尔登布奏传谕陆费墀赔办并阅看文澜阁书籍情形折乾隆五十二年七月初三日杭州织造臣额尔登布跪奏,为钦奉上谕事。乾隆五十二年六月二十一日接准大学士和珅传谕内开,本年六月十三日奉上谕:昨因文津等阁

  • 卷二十五·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二十五明 杨士奇等 撰治道魏文帝即位御史大夫王朗上疏劝育民省刑曰兵起巳来三十余年四海荡覆万国殄瘁赖先王芟除寇贼扶育孤弱遂令华夏复有纲纪

  • 卷九下 万章章句上·孙奭

    万章曰:“尧以天下与舜,有诸?”(欲知尧实以天下与舜否?)孟子曰:“否。(尧不与之。)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当与天意合之,非天命者,天子不能违天命也。“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是也。)“然则舜有天下也,孰与之?”(万章言谁与之也

  • 显扬圣教论 第十六卷·无著

    显扬圣教论 第十六卷无著菩萨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成空品第六之余论曰。如是空理。依修故证。云何为修。颂曰修差别十八  或有毒无毒对治五种执  略二种应知论曰。修相差别有十八种一声闻相应作意修。谓

  • 泪与笑·梁遇春

    梁遇春著。上海开明书店1934年6月初版。为作者去世后由友人编成之随笔体散文集,收入作品22篇。前有废名、刘国平、石民作的三篇序,后有叶公超所撰跋。集内文章,多剖析内心矛盾痛苦,亦表现对于人生理想境界的热烈追寻

  • 阴阳九转成紫金点化还丹诀·佚名

    阴阳九转成紫金点化还丹诀,撰人不详。似出于唐代。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众术类。此书言炼制九转丹砂之法。其炼丹程式为:第一转化丹砂为水银 第二转化水银为朱砂 第三转又化丹砂成水银 第四转炼水银结汞砂 第五转

  • 郴江百咏·阮阅

    诗别集。宋人阮阅撰。一卷。阅有《诗话总龟》已著录。此编为阮氏宣和中知郴州时所作,有宣和六年(1124)自序。作者“暇日时强作一二小诗,遂积至于百篇”,旨在“使未尝到湖湘者观之,亦可知郴在荆楚自是一佳郡也”。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