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一二四札光绪九年四月廿二日一一三一二-一六

台北知府陈,将由巡抚发办事件之裁判,示知新竹县,并饬县将门丁驱逐内渡

钦加三品衔、台北府正堂、加一级、随带加八级纪录四次陈为札饬事。案奉抚宪张批:「据新竹县革役杨祥上控呈称:『快役徐祥因案斥革,县主将一快赏伊充当,孰意权丁侯二、纪二勒索谢礼四百余元,礼契六千元,经二爷手致送,并代徐祥还旧欠红契银一百三十元。讵徐祥既得漏网,又贿赂侯二,夤缘复充,将伊平空示革,致馆中家器数百金,尽被霸占,叩乞饬道亲提,讯追究革』等情。奉批:该役因公斥革,犹敢任意〔哓〕渎,实属藐玩。惟所称徐传二即徐祥,前经犯案革去,何得变名复〔充〕?门丁受贿,有无实据?仰台北府确切查明,一并提案质讯,分别究追,惩办具报。此案务须切实跟究,断不准稍涉含糊,致干未便」等因。蒙此,查此案,先据该革役杨祥,赴府呈同前情,业经批饬该县,解讯在案。奉批前因,遵即派差守提去后,兹该县将被告差役徐祥、门丁侯二即侯锟、纪二即纪禄,过付叶二即叶升,连同卷宗解讯前来。本府随提质讯,据原告杨祥供称:「伊向当新竹县伙役,前年一快总役徐祥,被人在岑抚宪处控告,斥革后,县主因伊拏获盗犯翁番婆,即将一快缺,赏伊充当,时有门丁侯二、纪二,向伊索取保结银一百元,过堂银一百元,挂牌银一百元,均缴由跟班叶二即叶升转交。又徐祥欠缴税契银九十四元,亦归伊名下代缴,致伊欠缴税契六十元,被县主斥革,令徐祥接充,欲拏伊押追;伊因情急,脱逃上控,今蒙提讯,求追还侯二等原收谢礼三百元」等情。又据徐祥供称:「伊在淡水厅、新竹县充当快总役,前后十五年,奉公向无贻误。前年冬间,被人挟嫌冒佥监生张琼荣、隘首张进生等公禀,在岑抚宪行辕混告,藉案索诈抢掳毙命,致蒙斥革,讯系诬捏;蒙县主禀请,照旧当差,并未用贿谋充。伊前年被革之后,系杨祥接充,伊差馆办公之所,历年所置家用器具,值银三百余元;杨祥向伊借用,言明:贴银九十四元,划抵伊未缴契价,伊未缴契价。嗣杨祥因办公不力,欠缴税契银元,被县主示革,赏伊复充,查点馆内器具,被杨祥搬匿,失少大半,所存不值百元,反倒诬伊霸占家器,求明察追办。伊差馆中各人所置器具,均有烙号可认」等语。又据门丁侯锟、纪禄同供:「伊等跟新竹县徐大老多年,蒙派稿案钱粮;署中各项公事,均系主人自裁,伊等无从舞弊。杨祥前因拿获盗犯翁番婆,主人当堂赏充一快总役。后因其办公疲玩,案犯屡限不获,税契催缴不前,上年五月十五卯,侵欠契价银六十元零八角四瓣,迭追不缴,致蒙主人斥革,仍令徐祥复充;一面饬拏杨祥押追。不料杨祥惧罪脱逃,捏词上控,希图抵制。尚求明察究诬」。质之过付叶升,据称:「杨祥前因获盗有功,经主人当堂赏充,岂肯出谢礼三、四百元之多,总求明察就是」。各等供。据此,本府查,差役用贿谋充,应于未充之前,讲定财礼若干;事后过付,必有在场见证之人。此案杨祥承充新竹县一快头役,据称因拏获盗犯翁番婆出力,该县当堂赏充,既非预先钻谋,则门丁侯锟等,何能勒索谢礼。且其先后上控呈内均称:「被索谢礼四百余元,代徐祥完税契一百三十元」,及至提案质讯,又称:「谢礼三百元,代缴税契价银九十四元」,数目亦前后不符,又不能指出实在凭据。其为斥革后,捏词诬赖,已不待辩而明。且查杨祥被革之由,实因办公疲玩,侵欠税契银元所致;乃一经革卯,惧被押追,辄敢脱逃,混行上控。此种刁风,断不可长。现在业经质讯明确,俯首无词。该革役杨祥,应即枷号一个月,限满,杖责发落,以示惩儆。其侵欠税契银六十元零,着令即速措缴,不得挨延。门丁侯锟、纪禄,此案被控勒索谢礼,虽讯无实据,而本府访查其平时,跟官日久,熟悉公事,颇能得主人欢,因而声名甚属平常;应即驱逐内渡,不准在台逗留,免招物议。徐祥讯无谋充情事,应与并未过付谢礼之叶二即叶升,均毋庸议。除详请抚宪销案,并详明臬、道宪外,合行饬遵。为此札,仰该县立即遵照,将迭次被控之门丁侯锟、纪禄两名,克日驱逐内渡,不准其在台逗留,以免招物议。并将发去案卷一宗,查收具复。毋违。此札。

计札发案卷一宗,粘抄禀稿一纸。

光绪九年四月廿二日札四月廿九日发办

印 台北府印

九年四月廿五日奉 私记

猜你喜欢
  卷三十九 志十四·赵尔巽
  ●卷九·徐梦莘
  卷二·舒赫德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十八·佚名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五·佚名
  雍正实录卷之一百五十一·佚名
  第四六○禀光绪十三年九月初六日一二二三四--一·佚名
  原序·萧常
  提要·司马贞
  第三章 李鸿章未达以前及其时中国之形势·梁启超
  成宗本纪·宋濂
  卷一百二十六之十七·雍正
  卷一百三十九·佚名
  胡惟庸党案考·吴晗
  许肇南·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出 耳热·李渔

    〖满庭芳〗(生巾服上)天上逋仙,人间荡子,不知何处为家?士当贫贱,只合在天涯。宁饱他乡风雪,胜亲朋、炎热相加。伤情处,索居无偶,虚度好年华。〖画堂春〗新花开遍向阳枝,幽居独讶春迟。天公也有附炎时,莫道无私。富贵由他迟早,姻缘

  • 第四十六章 讨贼立功·屠隆

    【菊花新】〔小外扮李晟丑扮姚令言净扮源休小外戎装领将士上〕逆奴犯阙播銮舆。凤子龙孙泣路衢。强寇满皇都。只把丹心报主。故宫禾黍欲离离。政是忠臣毕命时。誓扫妖氛淸帝阙。营门洒泣对王师。下官神策

  • 中州集巻三·元好问

    ○刘龙山仲尹二十八首仲尹字致君葢州人后迁沃州正隆二年进士以潞州节度副使召为都水监丞卒致君家世豪侈而能折节读书诗乐府俱有藴藉有龙山集尝于其外孙钦叔处见之参涪翁而得法者也墨梅一十首痩损昭阳镜里春汉家公主奉

  • 卷一五二 梁紀八·司马光

      著雍涒灘(戊申),一年。   高祖武皇帝大通二年(戊申,公元五二八年)   春,正月,癸亥,魏以北海王顥為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相州刺史。   魏北道行臺楊津守定州城,居鮮于脩禮、杜洛周之間,迭來攻圍;津蓄薪糧,治器械,隨

  • ●崇禎長編卷之四十七·汪楫

      崇禎四年六月   ○崇禎四年六月   四年辛未六月癸卯朔免朝   調山東參政劉錫玄為陝西參政陞禮部郎中翁鴻業為廣東副使   左府左都督朱元臣條陳禦敵卹民之策謂東兵雖強計其數不過中國一大縣然當其構難

  • 资治通鉴考异卷二十四·司马光

    宋 司马光 撰唐纪十六干苻三年七月宋威击王仙芝破之【实録去年十二月宋威自青州与副使曹全晸进军击王仙芝仙芝败走按仙芝若以去年十二月败走中间半年岂能静处葢实因威除招讨使连言之其实仙芝败在此月不在十二月也】

  • 目录·萧常

    钦定四库全书     史部四 续後汉书目録     别史类 卷一 帝纪一 昭烈皇帝 卷二 帝纪二 少帝 卷三 年表一 建安以来诸侯表 卷四 年表二 章武以来吴魏表 卷五 列传一 昭烈甘皇后   

  • 通志卷十上·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晋纪宣帝 景帝 文帝 武帝 惠帝 怀帝 愍帝宣皇帝讳懿字仲达河内温县孝敬里人姓司马氏其先出自帝髙阳之子重黎为夏官祝融歴唐虞夏商世序其职及商以夏官为司马其后程伯休父

  • 杨素传·李延寿

    杨素字处道,从小就胸怀磊落,志向远大,不拘小节。一般人大多不了解他,惟有从祖杨宽惊异他的才能,常常对子孙们说“:处道出类拔萃,是一个特殊的人才,不是你们所能赶得上的。”杨素后来与安定的牛弘志同道合,两人酷爱学习,研讨经典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十二·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十二 洪武十年五月戊寅朔,上谓侍臣曰:“赏罚者,国之大权,人君操赏罚之权,以御天下,一主于至公,故有功者虽所憎,必赏,有罪者虽所爱,必罚,赏以当功。上不为德,罚以当罪,下不敢怨,不以小嫌而妨大政,不以私意

  • 宝剑锋从磨砺出·孔子

    【原文】 大宰①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日:“因天纵②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大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③。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注释】 ①大(tai)宰:即太宰,官名,辅佐君主治理国家。这里

  • 卷十五·叶酉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究遗卷十五左庶子叶酉撰定公元年凡元年必书春王正月所以正始也独此年正月不书者公即位在六月故正义公未即位元必不改未改之日必乘前君之年于时春夏当名此年为昭公三十三年而史官定策须有一统不可半年

  • 卷七·赜藏主

      ○汝州南院(慧颙)禅师语要师讳慧辂。河北人也。上堂云:“赤肉团上壁立千仞。”有僧问:“赤肉团上壁立千仞。岂不是和尚语?”师云:“是。”僧便掀倒禅床。师云:“你看这瞎汉乱做。”僧拟议。师便打趁出院。   上堂云:“

  • 卷六·佚名

    △随喜回向品第六之一尔时慈氏菩萨摩诃萨告尊者须菩提言:若菩萨摩诃萨。於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法门。随喜回向所获功德。比馀众生布施持戒修定功德。最上最极最胜最妙。广大无量无等无等等。是故於此甚深正法。应当随喜

  • 唐护法沙门法琳别传卷上·彦悰

    京弘福寺沙门彦琮撰法师讳法琳。俗姓陈氏。颖川郡人。仲弓之后也。远祖随宦徙寓襄阳。幼齿抽簪。情敦博物。遂乃金陵楚郢负帙问津。孔肆释筵横经访道。于是该九部洞百家。究金言殚玉牒。每而叹曰。为大丈夫。不能立正

  • 卷五·佚名

    嘉兴大藏经 山晖禅师语录荆南开圣院山晖禅师语录卷五住瓮安县云居门人镫世录嵩山首座龙光法孙宗上编小参报恩寺秉拂小参释迦老子四十九年不曾说着一字底分付迦叶递相委付直至今日者谓之教外垂宗所以诸方浩浩商量只

  • 濯缨亭笔记·戴冠

    笔记。明戴冠(号濯缨)著。十卷。《明志》子部小说家类著录,题《笔记》。《四库全书总目》入子部杂家类存目,云:“是书杂记见闻,终以辨物字义,皆钞撮前人成说。”“旧本以《礼记集说辨疑》一卷附此书之末,殊为不类。今析出别

  • 厚黑学·李宗吾

    被社会视为一部愤世嫉俗之作。一部剖析旧时政治上阴谋及官场的惯用手腕的力作。作者李宗吾,自流井人,自称是与儒教孔子、佛教释迦牟尼、道教老子并列的“厚黑教主”。1912年,《厚黑学》以连载形式在《公论日报》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