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五百三十八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

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刑部户部三库事务世袭骑都尉军功加十九级随带加二级又加二级臣董诰内大臣户部尚书镶蓝旗满洲都统军功纪录五次寻常纪录十四次臣德瑛经筵讲官太子少保工部尚书纪录六次臣曹振镛等奉敕修

乾隆二十二年。丁丑。五月。辛卯朔。谕军机大臣等、昨据兆惠等奏、上年托多克、古尔图、二处坐台人员。在额布图地方遇贼。戕害笔帖式二员等语。此等人员。虽非阵亡可比。情亦可悯。应酌量加恩。着将军成衮扎布等、查明咨部。照例议恤。  

○又谕曰、达什达瓦之弟伯格里妻室。已系孀居。无可依恃。恳请移入内地。情殊可悯。着加恩准其携带属人。赴察哈尔正黄旗居住。  

○壬辰。上御勤政殿听政。  

○谕军机大臣等、昨兆惠具奏、富德领兵击败阿逆。现在追擒。并派鄂博什带兵二百名。赴额尔齐斯、那林郭勒等处。擒剿阿逆存留之乌梁海等语。现在唐喀禄等领兵赴额尔齐斯地方。协同西路擒剿逆贼。计唐喀禄等由北路抵额尔齐斯。路途较近。应在鄂博什未到之前。领兵先赴。从前不过因哈萨克锡喇、尼玛等、逃窜至彼。令唐喀禄等协力擒拏。今阿逆自投天网。复遇大兵击败。无路奔窜。或亦逃入额尔齐斯、那林郭勒等处。均未可定。着即传谕唐喀禄等、迅速前往。先将阿逆所留乌梁海等。尽行尽灭。仍加意侦探阿逆踪迹。奋勇堵截。务期弋获。再上年办理乌梁海时。尚多逃脱。此时有潜入俄罗斯、及藏匿山谷者。唐喀禄、鄂博什等。陆续到彼。并将沿途所有乌梁海等。悉力搜捕。毋令脱逃。  

○命刑部尚书刘统勋、充经筵讲官。  

○以翰林院编修沈栻、充日讲起居注官。  

○癸巳。孝诚仁皇后忌辰。遣官祭景陵。  

○上还宫。  

○谕军机大臣等、尹继善奏称、江省官员有愿捐养廉。承办差务之举。已面谕禁止。凡一应费用。俱令动项。按款照数拨给。不得分毫科派。但恐临时料理。容有用浮于数之处。亦未可定特传谕普福。令其拨给银十万两。交与尹继善等、酌量支用。然不得因银两充裕。以致属员侵冒浮销。总在该督抚等、悉心综核。如此项银两。仅足支给则已。倘尚有赢余。即留贮该省公用。此项报销。虽无庸咨部核议。其动用细数。仍着开造清册。咨送军机处。以便存案。着传谕尹继善等知之。  

○是日起。上以夏至祭地于方泽。斋戒三日。  

○甲午。谕、淮徐河道、向兼分巡。后因专设巡道。地方各官、遂以非河道管辖。遇雇夫抢险等事。每致呼应不灵。嗣后伏秋大汛。办料雇夫。该地方官。着仍听淮徐河道调遣。毋得歧视。以重河防。  

○谕军机大臣等、据嵇璜奏、黄河水势。自岸山上下、河底淤高。应加埽工。以资捍御。而南岸要工。料物寥寥。请令河南办料一百五十万束。于六月初旬。运至徐邳。分拨各工等语。河南购办物料。不过在附近徐州之夏邑、永城、等处。运工始能便捷。若责成图勒炳阿勉强购办。该地方被灾之后。情形未免拮据。且前此已经协办应用。今再加以一百余万。恐难克期办集。况此乃未雨之绸缪。而中州河流冲险。本省汛防。亦不可不为留意。看来山东兖济之间。民气尚觉宽裕。着由山东办料。从运河直达工所。似易为力。可传谕梦麟、白钟山、张师载、令其与鹤年、图勒炳阿、通盘商酌。从实筹办。务期不病民力。而于河防有济。始为妥协。一面办理。一面具摺奏闻再南河苇荡营等处草束。向供料物之需。较之隔省购办。难易悬殊。现今作何经理。每年额解若干。是否归于实用。着白钟山一并查明覆奏。嵇璜摺并钞寄。嵇璜现在下河。将此旨传令知之。寻奏、前后已经采买豫东。及上下两江协济秸料。共四百余万束。若全数到工。酌量缓急。足以济用。即恐不能如期运到。先拨左营荡柴一万束。又现买民柴五十万束。足敷伏汛之用。再查苇荡营草束。向额二百二十五万束。每年分运淮徐各工。分别远近酌拨报销。均归实用。得旨、览奏俱悉。  

○又谕、览兆惠节次具奏、伊并未前往擒拏阿逆。惟责令富德一人。实属非是。兆惠系领兵将军。即应随富德哨探队后。奋勇前往。贼人闻将军亲赴。必加畏惧。且可与富德并力协擒。方为妥协。阿逆情形已蹙。正可乘此机会。歼灭首恶。至于其余贼众。尽可从容办理。昨因兆惠有俟将军成衮扎布大兵到日、商同办理之语。已传旨晓谕。令其迅速前往。毋致后期。乃伊尚迁延未行。即或尚有应行擒剿贼众。不过派一二人搜补。或移咨成衮扎布办理。俱属可行。且伊又移咨富德、令留额勒登额、端济布二人。更不可解。从前擒拏阿逆时。策楞未经亲身接应玉保。朕即重治其罪。兆惠宁不知之耶。着传旨申饬。并着传谕成衮扎布、舒赫德等。此时伊等两路大兵。应已会合。即多选兵丁马匹。速行接应富德。务期擒拏首贼。毋稍迟回观望。迅奏肤功。  

○乙未。谕军机大臣等、碣石镇总兵杨启忠、前来陛见。看其年力虽未甚衰颓。而胸次似不明白。其在总兵任内、已经五年。是否尚能胜任。着传谕杨应琚。令其据实明白具奏。不可稍有瞻顾。寻奏、杨启忠累任三十余年。于港澳岛屿风潮情形。俱所谙习。尚堪胜任。得旨、终宜留心。恐非能胜任。若因陛见回而志满。则更不可姑息矣。识之。  

○又谕、据卢焯奏、请严钱局炉匠一摺。亦属严禁私铸之意。未为无见。但如所奏定为章程。未免立法太繁。且奉行不善。转有滞碍难行之处。除弊之道。只在随事经理。毋庸多设科条例目。今钱价并不昂贵。若交议喧传。恐奸商反致居奇。然此等退役炉匠。若竟漫无稽查。则奸民私铸之弊。亦所不免。可传谕各督抚。令其各就地方。留心查察。以杜弊端。若有似卢焯摺中所指情形。不妨酌办可也。卢焯摺并钞寄。  

○又谕、据阿里衮奏、巴罕库苏台站。遇贼抢掠。已遣员前往安设等语。此等贼人。非沙克都尔曼济逃窜属人。即系附近之玛哈沁等。现在巴里坤无应办事务。即着阿里衮选派兵丁数百名。往来巡查搜捕。台站自可肃清。俟雅尔哈善、哈宁阿等到日。交与伊等办理。阿里衮仍回至巴里坤办理事务。  

○定边将军成衮扎布等奏、从前遣往回城之五十六、托伦泰等。经臣等带至军营。酌量遣往。今据沙喇斯宰桑三都克、恳请随营效力。查沙喇斯、玛呼斯、两鄂拓克人众。并未从贼。而三都克、甚属黾勉。是以准其随营。所有遣往晓谕回人之员。即令其从三都克等游牧处起程。直库车等处。并令托伦泰、五十六等、带领霍集占来使沙呢雅斯等、前赴回城晓谕。报闻。  

○丙申。夏至。祭地于方泽。上亲诣行礼。  

○幸圆明园。  

○谕曰、哈达哈等奏、杜尔伯特汗车凌等、恳请移游牧于和通呼尔哈诺尔等语。前因车凌等生计未能充裕。曾赏给耔种。并令赴乌里雅苏台。支领口粮三月。以示体恤。今请移驻和通呼尔哈诺尔游牧。着即照所请行。车凌乌巴什、如愿同往居住。或就近在科布多、布延图游牧。亦从其便。伊等迁移后。已逾耕种之期。前次所赏耔种。着即作口粮赏给。如尚需接济。即于科布多等处存贮粮饷内。酌量赏给。  

○又谕、据车布登扎布等、遣员押解逆贼青滚杂卜幼子巴里、及伊媳二人来京。伊等皆系逆贼亲属。律应正法。第念青滚杂卜祖母。原封贝勒博贝之妻巴勒津。年逾八旬。孤苦无依。博贝为曾着劳绩。不忍令其绝嗣。着加恩将巴里等免其正法。仍着车布登扎布、传谕巴勒津。如情愿赴京。即将伊孙、及孙媳等、交伊同住。以示格外优恤之意。  

○丁酉。上诣蓝靛厂。恭迎皇太后銮舆居畅春园。  

○吏部议准、云南巡抚郭一裕疏称、归远同知所管接板、恩耕、二井盐场窎远。请归镇沅府知府就近管理。从之。  

○戊戌。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谕军机大臣等、据三泰等奏称、至彭家屏家查看。并无三种逆书。彭家屏之子、现在归德。除移咨图勒炳阿、就近询问外。一面奏闻。一面回京等语。三泰、苏勒德、未能查出。何得即行回京。自应一面行文归德府。严讯彭家屏之子。一面将所有家人。严加审问。倘不能查出。即向方观承详悉商议。实不能得。方可回京。三泰、苏勒德、于何处接承此旨。即由该处回程至豫。遵照办理。  

○又谕、前据彭家屏供出。伊家旧有明末野史等书。开具名目。是以令三泰前往查取。今据三泰回奏。布政使刘慥、已于四月二十六等日。往彭家屏家查办家产。有衣物四十余箱。书箱未经查阅。三泰至彼遍查。并无前项所开书籍等语。前因段昌绪家中、搜出吴逆伪檄。彭家屏系伊同县。未必无此等钞存逆迹。是以命方观承往夏邑查办。如已在彭家屏家中、搜得逆书。则查办家产。自不待言。不知刘慥前往时。系出自己意。抑方观承、图勒炳阿、令伊前往。是否搜出悖逆书籍。若未经搜出。而遽先查什物衣装。则全不知轻重。办理殊谬。至所开明末野史诸书。并不由他人首告。乃彭家屏亲自供出。自必伊家所有。何致全无踪迹。彭家屏之子、虽在归德府。三泰亦可就近会同图勒炳阿。严行追讯。伊家人众多。俱可隔别研究。务得实在藏匿处所。乃遽交与图勒炳阿。而三泰辄自先回。亦属错谬。已令三泰复往。会同查办。可传谕方观承、图勒炳阿、将伊子及家人严行审讯。明白开导。令知系彭家屏亲自供出。无可狡赖。速行据实呈出。尚有可宽之路。如坚执不认。即当照律缘坐。立行正法。不能为伊宽贷也。  

○又谕、据成衮扎布等奏、乌噜特宰桑锡克锡尔格属人等禀称。锡克锡尔格、及巴图尔乌巴什等、知阿逆现在博罗塔拉。拟即领兵擒献。大兵亦即迅速前进等语。成衮扎布等、闻锡克锡尔格等、有擒贼自效情形。即日领兵前进。甚合机宜。逆贼穷蹙已极。官兵到彼。自可立即擒获。若俟锡克锡尔格等、擒贼来献。则伊等系效力之人。应行加恩。不便一体办理。但亦不得仍归原地方居住。俱着迁至内地安插。以杜后患。即三都克、亦并未从贼。今复在军营效力。俟事竣后。亦令伊等属人。迁入内地。或在通肯呼裕尔、或在察哈尔。酌量安插。其老幼人等。不必悉令迁移。着同内地派往驻劄兵丁同住。酌量授总管职衔一二员约束。毋庸照从前留各鄂拓克旧名。及补放宰桑等职衔。成衮扎布等、即遵照办理。  

○己亥。谕、据伍龄安奏、请整齐仪仗一摺。所奏甚是。丹墀仪仗之后。两旁派官员侍卫等稽察。阶上两隅、派护军参领等管束之处。俱着照所奏行。交各该处遵照办理。阶上递茶、原有派出之侍卫。着交五福等按数酌派。不必多人。王公等跟随。着于伊等护卫内。每人各派一人。携持坐具。亦不必多人。即太监等亦不得容一人。着值班护军统领严察。如违即行参奏。  

○礼部议准、御史刘宗魏疏称、直省乡试内帘。向无内收掌官。请添设一员。于举贡正途出身之佐贰遴用。从之。  

○以大学士来保、陈世倌、鄂弥达、蒋溥、工部尚书秦蕙田、吏部右侍郎裘曰修、户部左侍郎刘纶、礼部左侍郎介福、兵部左侍郎观保、刑部左侍郎蔡新、刑部右侍郎书山、刑部右侍郎王际华、工部左侍郎董邦达、工部右侍郎钱维城、为殿试读卷官。  

○以陕西按察使汤聘、为江西布政使。浙江金衢严道杨缵绪、为陕西按察使。  

○庚子。策试天下贡士蔡以台等、二百四十二人于太和殿前。制曰、朕缵承大统。临御万邦。宵旰忧劳。勤求民隐。惟恐一夫失所。有负上天为民立君之意。是以二十二年以来。兢兢业业。罔自暇逸。亟欲登斯民于衽席之安。措天下于荡平之路。此固宫廷寤寐所堪自信。亦薄海所共见闻者。顾臣邻尚少笃棐之忱。士子犹多嚣凌之习。四方之风俗。未尽淳庞。两河之疏筑。尚烦区画。皆朕所念兹在兹者。多士对扬休命。何以副朕之虚怀采纳乎。书曰。无旷庶官。天工人其代之。盖庶官所治之事皆天事。必夙夜匪懈。无旷废之职。斯可以凝庶绩而熙帝载也。朕日理万几。不遑暇食。所冀公孤卿尹。下逮庶司百职。各矢靖共之义。君臣交勉。上下志同。以臻郅隆之治。今朝庙之地。未必尽矢寅恭。曹署之间。或至相安逸豫。敬尔在公之义谓何。夫纪纲不肃。何以振颓靡。率作不勤。何以戒丛脞。砥砺官方之道。将何从与。士也者、四民之首。如表臬焉。表正则影正。斯其所系非浅鲜也。朕屡降明诏。谆谆以勤励纯修、精研实学为务。乃今者读书敦品之士虽多。而标榜声华。追逐时好者。尚未尽绝。其故何欤。夫心术不正。则聪明才智。适以助其波淫邪遁之资。虽文彩可观。而本根已拨。曷足重乎。自科目设而流弊渐滋。然朱子学校贡举私议有曰。非科举累人。人自累科举。盖梯媒幸进。原非设科本意。未可因流弊而追咎立法之不善也。将欲拔本塞源。使华士诎而真儒出。其何道而可。制治之原本莫重于人心。转移则由乎风俗。礼曰。司徒修六礼以节民性。明七教以兴民德。齐八政以防淫。一道德以同俗。古之化民成俗。如此其至也。是以风俗醇厚。民生乐业。奸宄不生。讼狱衰息。为不善者惟恐人知。休哉、何风之隆也。我国家承平。百有余年。教养倍至。令行法立。纲举目张。其所以纳民于轨物之中者。亦綦备矣。然而民心未底于淳。民习未归于厚。武断乡曲。讦告长官。甚至顽梗不驯。罔顾大义。恩已厚而不知感。法已极而不知畏。何教之不先。率之不谨欤。程子云。教人者善养其心。治民者导之敬让。必如何而革薄从忠。以臻道一风同之盛也。国家岁漕东南四百万粟。以供天庾。必取道于黄运两河。而滨河州县。民生安危系焉。则宣防底绩。其首务也。朕昼夜廑念。忧之至深。筹之至熟。兹者、亲莅河干。自维扬上溯徐邳。畴咨荒度。凡河臣思虑所未及。经理所未善者。朕详悉指示。并分命大臣督率缮治。或增筑堤堰。或疏导淤沙。或开浚支渠。或添建涵洞。近江者引之入江。近海者纳之归海。俾烝民早离阽危一日。则朕乃稍释殷忧一日也。然堤防虽设。而修守者或不能因时趋事。物料虽齐。而抢护者或未必咸归实用。大吏或安于因循。漫不省视。汛弁或狃于旧习。竞相侵渔。近虽竭力整饬。渐知法守。然何以使疏瀹各合机宜。堤防悉皆巩固。上以裕节宣之方略。下以尽董筑之实心欤凡此数事。皆班朝莅官之要道。兴行育才之訏谟。型方训俗之良规。运道民生之至计。多士学古入官。讲求有素。其剀切详明以对。朕将亲览焉。  

○以故一等子和起子和德、袭爵。  

○旌表守正被戕之直隶安平县民张聚公妻王氏。  

○辛丑。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谕、朕此次南巡。亲莅河工。相度险要。指授在工诸臣。并特派侍郎梦麟、会同总河白钟山、疏荆山桥一带。总河张师载、巡抚高晋、协办徐州府黄河两岸堤工。其徐州护城石工。则委之副都御史德尔敏。下河诸工。则委之副总河嵇璜。六塘河以下各工。复委之侍郎梦麟。分任责成。各有专属。凡以为积岁被灾群黎。筹疏洩之方。捍御之策者。宵旰靡宁。冀收实济。业经屡颁明旨矣。近据山东巡抚鹤年奏报、山东之金乡、鱼台等州县。未涸地亩。尚有一千余庄。因思此方积潦。再经伏雨秋霖。将益苦泛溢。而上江之宿虹、灵璧等处。河南之永城、夏邑等处。在在皆有积水。计漫淹地界。不下数百里。此其受病。非一朝一夕。骤致蔓延。盖其始皆由于地方官漫不经心。偶遇水灾。不亟为筹度。日复一日。因循酿害。积水日益增。淹地日益广。以致高下田庐尽成巨浸。及至受害既深。自非大动帑项。厚资工力。不能奏效。而大小各官。又莫能深悉受害之由。确得祛患之术。惟恐议疏议筑。亏帑贻累。遂尔噤口束手。坐视其民为鱼。而莫展一筹。现今水患已不可胜言。若不及时彻底筹办。将来其何所底止耶。此亦朕南巡未了之事。着侍郎裘曰修、驰驿前往山东、河南、上江、现在积水各州县。往来周视。宽以时日。熟察情形。咨询舆论。勿惮再三。其在山东者、与鹤年会商。在河南者、与图勒炳阿会商。在上江者、与高晋会商。其地方官有熟悉水道之员。听其酌量差委。务在通盘筹算。无分疆域。凡可以登民衽席。计安全而谋乐利。果归实用。毋惜多费帑金。朕痌瘝一体。南顾畴咨。展转忧勤之意。皆诸臣所共悉。其深体而共勉之。以副委任。  

○又谕、据方观承等审讯刘元德告赈一摺。内称彭家屏接驾回县。辄言此番恩赈。由伊陈奏而得。家人佃户。复在外张扬。遂致刘元德、司为政等。妄生觊觎。其呈词伊侄彭型、曾转送阅看。彭家屏已属知情。请革职审拟等语。方观承等所办非是。夏邑、永城、等县水灾。原因彭家屏陈奏。朕始得闻知。是以初令图勒炳阿查明赈恤时。即令彭家屏同往。盖地方遇有灾伤。巡抚既讳匿不报。而本地乡宦。能以实情入告。此正能体朕怀保小民、惟恐失所之意。朕所嘉予。至刘元德妄行叩阍。究出指使之生员段昌绪。即于伊家中搜出吴逆伪檄。因思该地方风俗败坏。泯绝天良。恐藏匿者不一而足。爰命方观承等、前往查办。而召九卿而询彭家屏。彭家屏即供出有钞存明末野史等书三种。夫使此三书中。果有悖逆诋毁之言。而以历官方面。受恩数十年之大吏。忍于钞录存留。其罪尚容诛乎。即使指使刘元德叩阍属实。而主使之罪轻。收藏逆书之罪重。若仅如方观承等摺中所奏。则彭家屏本系朕差令与该抚同往查灾者。即使邀誉乡井。亦人情所必有。何足为罪。若以此治罪。使阴怀诽背本朝之辈。谓因告灾罹谴。反得藉口。而民隐无由上达。亦非朕广咨博访。忧劳勤恤之本意也。明末野史等书。乃彭家屏亲笔开出书名。具有来历。何以并未查出。该督等、不详究收藏逆书实迹。专以刘元德控告一节。定彭家屏罪案。殊失轻重之宜。至搜出往来书札内。有请托干求。尤其末节。更不必问矣。原摺着发还。  

○谕军机大臣等、方观承等、查办彭家屏家中收藏逆书一事。所办殊未详悉。段昌绪所钞伪檄。彭家屏虽供从未寓目。而所供明末野史等书。乃出自亲笔。并非他人首告。必系其家中所素有者。而刘慥等遍查三日。竟未查出。可见其办理之疏忽矣。前已降旨三泰。仍回该处。并传谕方观承等。将其子及家人辈、隔别鞫讯。并明白开导。令知系彭家屏亲口供出。无可狡赖。且晓以书既缴出。亦详查其有无指斥犯讳。不即遽加罪责。总以逆书不致隐匿销毁。终无归着。原不必以刘元德一案纠缠。转致避重就轻也。仍着遵前旨行。  

○又谕、前据彭家屏供出、家藏有明末野史、潞河纪闻、日本乞师、豫变纪略等书。续又供出酌中志、南迁录、并钞本小字书。系天启崇祯年间政事等书。以上各种。该督等何以并未查出一种。甚属草率。着将供出书目。并寄该督等。逐一详细查明具奏。寻奏、段昌绪所钞逆檄。由司存存钞给。而司存存钞自司淑信。司淑信得自已故郭芳寻家。此外实无传钞之人。至彭家屏家书籍。查出明季豫变记略刻本。其余日本乞师等书。据彭家屏之子彭传笏供称。于四月十六日。闻段昌绪有逆书之信。查阅家中书籍。见有明末钞本等书。恐有违碍。未暇检阅。概行烧毁等语。查彭传笏烧毁各书。系出己意。抑系彭家屏传信。及得书来历。均须对质明确。除段昌绪等按律定拟外。请将彭传笏等。交部严讯。得旨、细阅供单。尔等不无将就了事之意。着将人犯。方观承亲带至京请旨。  

○又谕、据海明将伍彰阿送到匿名书信呈奏。匿名书信、久经例禁。今绥远城地方。尚有此等事件。自应严行查拏。且据伍彰阿处送书民人龙明供称。给伊书信之二人。伊子龙如云认识、或未可定等语。海明现在已派番役。带领龙朋。前拏伊子。着海明速即提拏龙如云。作眼缉拏。该二犯不难即获。至匿名书内。将山西巡抚道员。并清水河通判。俱连及。果有此事。何难明控。乃肆行遍告匿名书信。恐系清水河无赖棍徒。与协理清水河通判纳善有隙。以图倾陷。海明就近向纳善密询。着伊亦派人于清水河一带严行访拏。  

○旌表守正捐躯之安徽太和县民孙玉碧妻张氏。  

○壬寅。谕军机大臣等、据兆惠奏、巴图鲁侍卫奇彻布等。追赶阿逆至古尔班呼斯坦地方。擒获宰桑巴桑。及阿逆所差得木齐普尔普、得木齐达瓦、护卫苏珠克图。据供阿逆并未至此。带领达什车凌、赛赍喇呼等四十人。由钦达兰岭北。前往巴尔达穆特游牧地方。现在富德、奇彻布等。简练兵马。赴阿逆逃窜处所追剿等语。兆惠何不急速接应富德。往擒阿逆。阿睦尔撒纳、系要紧正犯。若乘此机会拏获。诸事皆易于办理。其余事件即稍为稽迟。无关紧要。又兆惠摺内称、扎那噶尔布差人。令克哷特、乌噜特人等。尾随大兵。抢掠台站等语。朕已谕交将军成衮扎布等。令其酌量发兵剿办。即照所奏于乌噜木齐、安济海、托多克地方。安设三大台站亦妥。但此次抢掠台站。不过大兵经过剿剩窜匪。与玛哈沁之厄鲁特行窃而已。未必系大伙贼众。故昨经阿里衮奏到此事。朕即降旨令阿里衮带兵照料台站。今兆惠亦派兵令巴图鲁侍卫奎玛岱、前往接应搜剿余匪。并藏匿之玛哈沁等。想台站一带。皆已安靖。即宜照旧安设台站。驿递始能迅速。兆惠等办理驿递。务期迅速。再巴罕库苏台站笔帖式塔克什哈。遇贼打仗。身受多伤。理宜加恩。但塔克什哈、与贼打仗后。宜仍在本台驻劄。乃伊并不在本台。带领余众前赴图古哩克台。殊属怯懦。若仍复加恩。恐别台站人等效尤。竟将台站迁移。必致误事。塔克什哈着以功抵罪。仍留于台站效力。英善身受重伤逃出。殊为可悯。除仍留千总职衔在军营效力外。仍加恩赏给银两。鄂博什带兵前赴额尔齐斯之那林布噜勒等处。路遇库图齐讷尔宰桑鄂勒锥等三十余户。皆经剿杀。殊属奋勉。着交兆惠将鄂博什、及随行官兵、并阵亡之委署骁骑校外兰保等。查明职名。俟大功蒇后。一并送部议叙。  

○又谕、昨据成衮扎布奏、巴图尔乌巴什等。欲擒阿逆呈献。今据兆惠奏、巴图尔乌巴什、自称系噶尔丹策零之壻。带领集赛人等。前往伊犁等语。前后所奏请节不同。着将兆惠摺、录寄成衮扎布阅看。伊等两路大兵。自当会合。即确探阿逆逃窜处所。奋勇擒拏。毋致疎纵。巴图尔乌巴什、既前往伊犁。必与大兵相遇。成衮扎布、即详察情形办理。不得因其有擒贼自效之言。辄行宽纵。如果擒献阿逆。即遵照昨降谕旨。令其迁移内地。斟酌办理。再兆惠摺内称、扎那噶尔布等。煽惑克哷特、乌噜特、各鄂拓克。令尾随大兵之后。抢掠台站等语。克哷特、乌鲁特等。俱在珠勒都斯一带游牧。并着成衮扎布。就近发兵。先行剿灭。  

○定边右副将军兆惠等奏、据副都统鄂博什报称、四月二十一日。领兵至喀喇乌苏。擒剿贼人库图齐讷尔宰桑鄂勒锥等。及伊妻子。俱经擒获。报闻。  

○旌表守正捐躯之河南西平县民于梨妻张氏。  

○癸卯。遣官祭关帝庙。  

○谕、据黄廷桂陈宏谋等奏、陕省节年办理供支进剿官兵添雇马骡等项。共需银二万八百余两。不便作正开销。请于粜卖米麦盈余银两内拨补外。尚不敷银二千四百余两。请照金川事例。于各官公费银内摊捐补足等语。陕省各员。节年办理军需。差务繁多。此项不敷银两。若再令其摊捐。未免益形拮据。着加恩免其摊扣。即于该省耗羡内动支。拨补报部。其甘省供支军需等项更多。垫项自所必有。其不敷银两。亦着拨项补款。不得摊扣各官养廉。以示优恤鼓励至意。  

○谕军机大臣等、昨据兆惠奏、阿逆穷窜情形。自可计日就俘。惟左右哈萨克地方。应豫行遣人晓谕。已降旨令成衮扎布等。遣员赴阿布赉处、开示利害。令其擒献。三等侍卫布衮、蓝翎明嘉萨尔、熟悉彼处情形。着驰驿前往军营。交与成衮扎布等。选派侍卫数员。带领前往。阿布赉有欲图阿逆之意。此时未必再行逃往。其右部哈萨克特柳克。或尚容留阿逆、亦未可定。第遣员径赴右部哈萨克。恐伊等堕入贼计。饰词容隐。着布衮等、先赴阿布赉游牧。明白晓谕。即令阿布赉遣人同往右部。俾知阿逆反覆无常。断难容留。致贻后悔。仍谕以天朝威德。如果擒献。自当格外加恩。一面带兵前往索取。成衮扎布等、务宜妥协办理。又兆惠奏称、喀喇沁鄂勒哲依之子敦多克。戕杀伊父。同土尔扈特舍楞。迁往库克乌苏、喀喇塔拉等语。敦多克情罪可恶。大兵到彼。务即拏解来京。毋得任其免脱。  

○又谕曰、阿里衮等奏、投至巴里坤之厄鲁特孟克济等六名。即带至奎苏地方正法等语。厄鲁特等反覆狡诈。饰词投顺。旋即生变。是以降旨令阿里衮等严行办理。毋事姑息。第奎苏地方。离巴里坤甚近。现在止办理数人。尚属可行。倘遇大队贼众。即在彼处正法。保无一二逃窜之人。洩漏其事。贼众势必畏惧不前。殊未妥协。着传谕阿里衮等、嗣后如有此等投至贼人。或由军营解到之厄鲁特等。俱委员解送至嘉峪关内。再行分别办理。沿途仍饬委员等。小心防范。毋致脱逃。亦不得任其洩漏。  

○旌表守正捐躯之直隶安平县民王三妻刘氏。广东饶平县民吴日元妻张氏。  

○甲辰。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还宫。  

○御养心殿、召读卷官入。亲阅定进呈十卷甲第。  

○谕军机大臣等、河南夏邑、永城、等县被灾地亩。前经降旨该抚等。加意办理。毋误秋成。今询问三泰、据奏该处地亩。多未播种。实缘耔种不敷等语。地方灾歉之后。全赖秋禾丰稔。以资接济。应借耔种口粮。自当早为料理。令其及时播种。前已屡经饬谕。何以至今尚未查办。着传谕图勒炳阿、即令刘慥就近将各该地方无力户民。作速查明。借给菽麦。更有一种六十日还熟谷之类。多备耔种。务期赶种晚田。俾西成有望。以慰轸念。仍将查办情形具摺奏闻。如再不实力妥办。则图勒炳阿。可谓无人心之极矣。  

○礼部议覆、册封琉球使臣侍讲全魁等奏、在洋遭风。虔祷天后。俱获安全。请加封号。应如所请加封。定为诚感咸孚天后。并请于册封之年。别颁谕祭文二道。与海神并举。似未分晰。应定谕祭天后。祈报文二道。于怡山天后宫举行。另颁祭南海龙神祈报文二道。于江岸望祭举行。从之。  

○乙巳。上御太和殿传胪。赐一甲蔡以台、梅立本、邹奕孝、三人进士及第。二甲李汪度等、七十人进士出身。三甲周嘉猷等、一百六十九人。同进士出身。  

○幸圆明园。  

卷之五百三十八

猜你喜欢
  志第四 天象一之四·魏收
  卷一·金履祥
  台湾关系文献集零六·佚名
  五八七 江苏巡抚杨魁奏查出颜季亨所撰书四本并通饬各属查追板片折·佚名
  由吾道荣传·李百药
  隐逸传序·李延寿
  高宗本纪·刘昫
  冯恩传·张廷玉
  山云传·张廷玉
  卷十八·彭百川
  提要·董史
  卷六十五·佚名
  卷十一下·雍正
  卷一百二十九·宋敏求
  陈雪佳·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之十二杂缀谐语附·梁章钜

    朱竹垞先生在京师,除夕署门联云:“且将酩酊酬佳节;未有涓涘答圣朝。”脱尽名士习气,而未尝不传诵于时,所谓言以人重也。又罢官后,集句为门联云:“圣朝无弃物;余事作诗人。”其实“诗人”二字尚

  • 东山小曲(硖石白)·徐志摩

    早上——太阳在山坡上笑, 太阳在山坡上叫:——看羊的,你来吧, 这里有新嫩的草,鲜甜的料, 好把你的老山羊,小山羊,餵个滚饱,小孩们你们也来吧, 这里有大树,有石洞,有蚱蜢,有好鸟, 快来捉一会迷藏,豁一阵虎

  • 卷六·马臻

    钦定四库全书 霞外诗集卷六      元 马臻 撰嗣师总摄吴真人奉旨乘驿远诣龙虎二山等处崇建金籙大斋庚戌仲夏十有四日抵杭四圣延祥观庆成典礼复被纶音回鄱阳进二亲国公夫人之秩千载盛事道俗交欢敬赋七言唐律二

  • 列传二 宗室·薛居正

    克让,武皇之仲弟也。少善骑射,以勇悍闻。咸通中,从讨庞勋,以功为振武都校。乾符中,王仙芝陷荆、襄,朝廷征兵,克让率师奉诏,贼平,以功授金吾将军,留宿卫。初,懿祖归朝,宪宗赐宅于亲仁坊,自长庆以来,相次一人典卫兵。武皇之起云中,杀段

  • 顺治元年七月至顺治三年十二月·蒋良骐

    顺治元年七月,户科给事中郝杰陈四事:一劝农[桑]以植根本,一抚逃亡以实户口,一禁赎货以除苛政,一严奢侈以正风俗。睿亲王以有裨新政,饬部即行。山东巡按朱朗铄言:中外臣工皆以衣冠礼乐,覃敷文教。顷闻东省新补监司三人,俱关东旧臣

  • 卷二十三·沈德符

      ○士人【唐伯虎】弘治中,唐解元伯虎以诖误问革,困厄终身,闻其事发于同里都冏卿元敬(穆),亦负博洽名,素与唐善,以唐意轻之,每怀报复,会有程篁墩预泄场题事,因而中之。唐既罢归,誓不复与都接,一日都瞰其楼上独居,私往候之,方登梯,唐

  • 第九回 二世篡位咸阳宫 始皇归葬骊山墓·黄士衡

    话说赵高同着李斯、胡亥,密议篡立之策。先将始皇赐与扶苏玺书烧毁,假传始皇遗诏,立胡亥为太子。别作一书,赐与扶苏、蒙恬,说:他二人带兵数十万,在边已久,士卒多死,不能立功。扶苏反敢时常上书诽谤,都因未奉命令,不得归为太子,所以

  • 四六三 广西巡抚吴虎炳奏遵旨详查《字贯》并相类书籍情形折·佚名

    四六三 广西巡抚吴虎炳奏遵旨详查《字贯》并相类书籍情形折乾隆四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广西巡抚臣吴虎炳跪奏,为覆奏事。乾隆四十二年十二月初十日承准大学士 公阿<桂>、大学士于<敏中>字寄,乾隆四十二年十一月十八日

  • 卷八十六 南蛮西南夷列传第七十六·范晔

    从前高辛氏时发生犬戎入侵,天子因为犬戎的侵凌残暴感到忧虑,但攻打犬戎又不能取胜。于是向天下的人寻访招募,凡是能得到犬戎的将领吴将军脑袋的人,赏给一千镒黄金、一万户的采邑,而且将小女儿嫁给他。当时天子养了一只狗,身

  • 《三国志》简介·陈寿

    《三国志》晋·陈寿 撰 《三国志》是西晋陈寿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详细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六十年的历史,受到后人推崇。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 卷二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大金集礼卷二十四赦诏御楼宣赦    随朝拜赦诏外路迎拜赦诏  随朝迎拜厯日诏外路迎拜厯日诏御楼宣赦大定七年正月十一日上尊册礼毕十四日御应天门颁赦仪前期宣徽院帅其属陈设应天门之内外又设更衣御

  • 卷四·顺治

    大清太宗应天兴国徳彰武寛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圣训卷四求贤天聪九年乙亥二月壬午上谕曰朕惟图治以人才为夲人臣以荐贤为要尔满汉防古各官果有深知灼见之人即当悉行荐举所举之人无论旧归新附及已仕未仕

  • 卷八十·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八十宗庙考【臣】等谨案马端临作文献通考宗庙考其目曰天子宗庙曰后妃庙曰私亲庙曰时享曰禘祫曰功臣配享曰祀先代帝王贤臣曰诸侯宗庙曰大夫士庶家庙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百五十二·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五十二 洪武三十年夏四月癸未朔,享太庙。 赐国子监生夏衣人五件,有家室者人加帛二疋。 甲申,礼部奏:“先王制礼,所以辨上下,定尊卑,国朝定为礼制,行之既久,玩习为常,相见之礼,往往淩越等分,有乖礼意,请

  • 公羊折诸卷六·张尚瑗

    钦定四库全书公羊折诸卷六  兴国县知县张尚瑗 撰昭公着招之有罪也胡氏传曰诸侯之尊弟兄不得以属通曰公子者其本当称者也曰弟者因事而特称之也秦鍼宋辰出奔称弟招杀世子偃师则亦称弟虢之防招恶未尝着奉命寻盟与友如

  • 卷六·朱鹤龄

    <经部,书类,禹贡长笺钦定四库全书禹贡长笺卷六      吴江朱鹤龄撰荆及衡阳惟荆州尔雅汉南曰荆州【郭璞注自汉南至衡山之阳】释名荆州取名于荆山孔传北据荆山南尽衡山之阳【蔡传北距南条荆山南尽衡山之阳】正义

  • 辛亥宫驼记·叶楚伧

    索靖宫门,感怀荆棘。参军赋笔,追慨芜城。盖一姓之兴亡,亦万古所凭吊。非特阿房楚火,红啼蜀道之鹃,鉴阜繁霜,白染明陵之草已耳。秋间行次北京,遍览宫阙。延秋萧寂,中夜闻乌。太液潺湲,三秋折柳。斯亦齐云摘星之遗迹,玉仪御杖之遣

  • 谏王经·佚名

    梵名Ra^ja^vava^daka 。全一卷。刘宋沮渠京声译。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此经甚短,为平易之散文体。记述佛陀于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为‘不离先尼王’说法,诫谏彼应以正法、慈心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