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台湾关系文献集零六

永宪录选录

永宪录选录萧奭

〔圣祖仁皇帝御极之康熙六十有一年(岁在壬寅)春正月甲午〕,始命满、汉监察御史巡察台湾。

御史专稽察非常,整饬营务,不干预地方事。如有条奏,照本衙门例行。一年而替,如巡盐例;后巡察同。乾隆元年后多省,而台湾如故;凡巡察与督、抚皆平行。

〔二月〕戊午,镇守澎台总兵官陈策卒。

策,由千总为淡水营守备。朱一贵乱,力保淡水,擒获贼首笵正文等;功加左都督,擢澎湖总兵。未数月,卒。澎湖有三十岛,孤悬海中;官军所驻者止二十里许,一无所产,日用取资于台。一遇风涛,往返动经月余。一贵乱后,部议镇臣移澎湖,以控制台湾;督、抚累言不便。是年五月,得旨:复还台。

〔丁丑〕,台湾叛逆贼首朱一贵等伏诛于京师。

一贵与胁从李勇、吴外、陈印、翁飞虎、王玉全、朱阿三等俱凌迟,杜会三与自行就抚之杜君英、陈福寿等减等立决。其同宗有服之亲,照叛逆例分别治罪。六十年四月二十二日,台湾南路木岗山后坑底地方匪类朱一贵等聚众为乱;竖立大旗,上书「大明讨□大元帅朱」。镇臣欧阳凯闻变,遣兵扑灭。于是南、北二路失利,守备马定国自刎,余杀伤过半;凯亲督兵往援,连败贼众。五月一日,贼四面蹂躏,凯力不支,没于阵,副将许云等皆歼焉;遂陷府治。厦门提督施世骠统大兵于十一日飞赴澎湖,以扼其吭;十六日,攻进鹿耳门安平镇,贼众披靡。二十二日,克复府治;贼走凤山。世骠分遣署参将林秀、王万化、游击边士伟等追入南、北二路,贼多降附。闰六月初八日,凤山居民获一贵、勇等献于林秀,台湾复平。用兵之际,总督满保驻师厦门以为声援,调遣将士、接济军需,故速成功。林秀时官游击,世骠报功抑之;雍正三年,引见各省保举武职,始叙前劳,擢参将——至总兵。台湾东倚山,西薄海。北界红毛鸡笼城,与福州对峙;南则河沙矶,近小琉球。周袤三千里,水陆之产咸备。明末,海寇郑芝龙出没其中;归明后,地为红夷所据。及芝龙辅伪隆武,王师下浙、闽,芝龙降;少子成功窜入海,集兵寇闽、粤,侵江、浙。顺治十八年,围台,败荷兰,遂有其地;伪永历遣入封成功为延平郡王。至子经,自称招讨大将军;传孙克塽。康熙癸亥,入我版图;封克塽汉军公。三世僭乱三十八年。荷兰一曰和兰,即红毛。其国船高三十丈;铳长二丈余,发之洞石城,震数十里。中国传其制,号「大将军」。相传炮之为用,石则震之而开;若入土一尺,即不行。故行阵之间,机每向上,骑兵多受伤。而「元史」载:西域人亦思马因造炮攻襄阳,入地可七尺。两存其说以俟辨。

〔三月丁亥〕,福建水师提督姚堂奏台湾善后事宜。

一、澎湖总兵仍驻台湾;一、台湾镇、协标兵难以裁汰;一、台湾道标兵宜归台镇;一、台湾府治宜建城郭。部议:澎湖总兵,令其不时稽查台湾。厦门道标兵裁归台协,分设南、北要路;其台镇、协标所裁兵丁,仍旧设立。至台湾在海外,无庸建城。台湾镇标三营及南北二路、淡水等营共步兵四千九百九十名,安平副将水师兵二千五百名。雍正三年,准巡台御史禅济布、景考祥奏,各营设马兵三百名以备缓急。五年,又准文武、绅士捐立府治木栅周千八百丈。

浙闽总督觉罗满保题荐征台奏绩职官。

水师千总董方赴厦门领饷,遇朱一贵倡乱,随提臣施世骠与澎湖守备林亮为头队先锋,于六十年五月十六日先夺险攻入鹿耳门;二十三日,又于西港仔苏历甲地方大败贼众,克复台湾:题补水师守备。又,南澳镇标守备吕犹麟、千总陈瑞,俱于十九日在昆身奋勇杀贼;二十二日,在西港仔大败贼众,克复台湾:题补南澳游击、守备。台湾之北,沿海沙积为堤,名昆身;自大昆身至七昆身止。

〔夏四月〕丁亥,总督漕运施世纶卒。

世纶,号浔江;福建晋江人。由荫生,授泰州牧,晋扬州守;历顺天府尹、总督仓场,至今职:皆由圣心特简,不假荐举。所在清介着声。貌甚寝,耳缺其半。父烺,字琢公;少为「海寇」郑成功将。来归,官至太子太保、靖海将军。平台湾,封靖海侯,世袭罔替。卒,谥「襄壮」。子八人。世范,袭爵,在京。世骠,镇厦门,平朱一贵乱;六十年八月卒,赠太子少保。世纶遗本乞归葬厦门,依烺墓旁;从之。

五月〔癸巳〕,暹罗岁贡,请通海。

上命伊国用夹板船往交贸易,准粜米十万石于广东、浙、闽,免其抽税;民船仍禁阻。按海禁因台湾之变而严。

〔六月癸亥〕,定陷台逃职各官罪。

厦门道梁文烜、同知王礼、台湾令吴观域、诸罗令朱夔,立决。知府王珍已故,戮尸。台湾丞冯迪、典史王定国、诸罗典史张青远,秋后处决。

〔秋八月乙丑〕,旌福建烈女闽县汤荷官、武平何贞玉、台湾黄器娘。

荷官闻夫讣奔丧,营坟告竣,远逾九载,投缳而死。贞玉与器娘皆甫闻夫没,一绝粒、一自缢。巡抚吕犹龙汇题请旌。

原福建陆路提督谪发阿尔泰军前蓝理卒,诏宽免赃罪,放归其妻子。

理,字仪山;福建漳浦人。当郑氏据台湾,朝廷命康亲王率将军赖塔等讨之。理以副将随大军克平其地,有血战功。后以罪谪军前,籍其家口入旗。上念其劳绩,于没后从宽典。

〔九月甲申〕,浙闽总督觉罗满保题核陷台将弁功罪。

疏言:台湾镇游击刘得紫被擒不屈,绝食七日、拘禁五十余日;把总吴益战死复苏,被擒不屈;千总马云骥袭捷入山招集,固险自守;把总吴德化、李信、陈宋无汛守之责,俱未割辫;守备张成、把总黄道隆等亦未割辫,然不能杀贼致命:均准复职。把总陈云、韩升等皆为势力难支,虽割辫尚未授职;把总周应瑞、千总康朝功、何泰皆系割辫为僧:均照例革职。把总张文学,贼起岗山,首失汛地;千总阮钦被江国论获去,用作随从;南路把总李兴隆等降门贼:均照反叛例斩。千总陈徽、把总郑高招集义勇攻复山营,澎湖千总李耀国助战受伤;金门千总陈贤、刘师均等亦战败逃回,未陷贼营:令其照旧供职。

〔世宗宪皇帝御王极雍正元年(岁在癸卯)春二月戊午〕,浙闽总督满保奏:朱一贵乱,台湾义民李直三等曾带领乡勇协助官兵杀贼。诏赏其功。

〔秋七月戊寅朔〕,设台湾彰化县。

巡台御史王叔儆(按系黄叔璥之误)请于诸罗县北半线地方设县治,以备稽查弹压;钦定名曰彰化。其凤山县东淡水近木岗、傀儡二山多生番,另设捕盗同知驻之。

〔八月庚午〕,叙前复台湾功,加浙闽总督觉罗满保兵部尚书,给故提督施世骠世袭一等阿达哈哈番,赠殉难总兵欧阳凯太子少保,余赐爵、优恤有差。

上谕:凡官员现在议叙功加之外,再加一等。总督满保,虽有失陷之罪,但一闻事发,即亲往厦门抚慰众心;遵令皇考指示,七日克复:可加兵部尚书。提督施世骠,统领大兵克复全台,厥功甚伟;给与世袭头等阿达哈哈番。总兵蓝廷珍,给与三等阿达哈哈番。水师副将许云,失陷台湾非关伊罪,奋勇前进,身入阵亡;给与拜拖拉布勒哈哈番。参将罗万仓、游击游崇功、孙文元、守备胡忠义、马定国俱阵亡,给与拖色拉哈番。总兵欧阳凯,追赠太子少保。世骠,六十年八月病卒,已赠太子少保。廷珍,用兵时为南澳总兵;六十一年,调台湾。凯,字虞臣;福建侯官人。以功加至总兵。

〔雍正二年(岁在甲辰)秋九月辛丑〕,总督浙闽兵部尚书觉罗满保卒。

上谕礼部:满保向来居官虽无廉介之称,然才干优长、尽心办事,整饬营伍、经理海疆,实为称职。昔年台湾一事,虽不能弭乱于未然,而七日克复,功过足以相抵。朕即位以来,时加教诲,保亦自知奋励;又抱病沈笃之际,尚能留心地方。

应得恤典,察例奏。保,号凫山;满洲正黄旗人。甲戌进士,选庶常;历福抚至总督。前奉诏陛见;继又命于明春赴京,旨未达,暴卒。后以谄附隆、年,不予恤谥。兄逢泰、文岱,弟塞德:皆显于朝列。

〔雍正五年(岁在丁未)春三月戊子朔〕,引见保举福建拔贡生蓝鼎允,擢广东普宁令。谕所在督、抚:酌题道、府,以展其才。

〔闰三月丁巳朔〕,命抽拨福建兵丁更迭防守台湾。

总督高其倬请添设步卒,裁去马兵。上以裁马难供救援、添兵亦非常计,令于通省各营抽拨防守。台湾自朱一贵乱,兵丁系内地抽拨,一年而替,不携家眷,免潜通诸番;今因循成例而增其数也。

〔秋九月甲寅朔〕,改台湾学政事务归巡察御史。

往制:厦台道摄学政事。上以道员事烦,改归巡台汉御史。

〔冬十一月甲寅〕,授浙江巡抚李卫为总督兼理巡抚、巡盐事,浙闽总督高其倬专制福建。

〔雍正六年(岁在戊申)春正月甲子〕,以凤阳知府朱鸿绪为厦台道。

鸿绪,号森庵;籍河南陈州,本回回人。……  

猜你喜欢
  契丹國志卷之十五·叶隆礼
  石匮书后集卷第六·张岱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九·佚名
  卷之一千二百八十五·佚名
  卷之三百六十·佚名
  卷之一百五十八·佚名
  卷之一百二十六·佚名
  第四四八禀光绪十二年四月初三日一二二二九--一·佚名
  卷六十八·郝经
  六五二 军机大臣拟赏四库全书馆哈密瓜人员名数单·佚名
  通鉴答问卷二·王应麟
  宋翻传·魏收
  常山王李承乾传·欧阳修
  卷之一·姚莹
  纲鉴易知录卷二四·吴楚材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二集卷七·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二集卷七古今体七十九首【戊辰七】秋季御园即景杂咏依旧湖山景自分霁空澄朗絶纎氛风前锦树披红雨夏首青堤忆緑云图展鹊华怀胜赏罏焚鸡舌有清芬奏章每稔灾田少稍慰祈

  • 卷四百三十 列传二百十七·赵尔巽

      雷正绾 陶茂林 曹克忠 胡中和何胜必 萧庆高 杨复东 周达武李辉武 唐友耕   雷正绾,字伟堂,四川中江人。由把总从军湖北,积功至游击,赐号直勇巴图鲁。咸丰八年,从多隆阿援安徽石牌、潜山、太湖、桐城,诸战皆功最,累擢副

  • 御批厯代通鉴辑览卷三十八·乾隆

      南北朝  【辛宋元嘉二十八年魏夘太平真君十二年】春正月魏师还  正月朔魏主大防羣臣于爪歩山上班爵行赏有差魏人缘江举火右卫率尹言于宋主曰魏人如此必走明日果掠居民焚庐舍而去【是月王元谟退还厯城魏人复

  • 卷之一千二百九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高智耀传(附高睿传)·宋濂

    高智耀,河西人,世代在西夏为官,曾祖高逸为大都督府尹,祖父高良惠为右丞相。智耀亦考中西夏进士,西夏亡后,隐居贺兰山中。太宗应河西众人的推荐,召他出来做官,智耀坚决推辞。皇太子阔端镇守西凉时,命儒生服徭役,智耀至王府对皇太

  • 陈登云传·张廷玉

    陈登云,字从龙,唐山人。万历五年(1577)进士,授职鄢陵知县。政绩最好,升为御史。出按辽东,上疏陈明安定边境的十条对策,又请求加速建立首功的赏赐制度。后改为山西巡抚。回到京城,恰好朝廷大臣正在争论立储君的事。陈登云认为

  • 第一节 农业·吕思勉

    自晋室东渡而后,荆、扬二州,农业日见兴盛,已见《两晋南北朝史》第二十章第一节。隋、唐而后,此等情势,仍有加无已。《旧书&middot;刘晏传》:晏遗书元载,言潭、桂、衡阳,必多积谷。关辅汲汲,只缘兵粮,漕引潇、湘、洞庭,万里几日?沦

  • 提要·程大中

    【臣】等谨案四书逸笺六卷国朝程大中撰大中字拳时号是庵应城人是书采辑注疏及经史子集内有与四子书相发明者或集注所已引而语有舛误或集注所未发而义可参订者为之笺其出处其与集注小异者则为附录其他书中所载四子书及

  • ●九、经学积衰时代·皮锡瑞

    唐、宋明经取士,犹是汉人之遗;而唐不及汉,宋又不及唐者,何也?汉以经术造士,上自公卿,下逮掾吏,莫不通经。其进用,或由孝廉茂才,或由贤良对策。若射策中科,止补文学掌故、博士弟子员,非高选也。唐之帖经,犹汉之射策;其学即浅,而视之又

  • 左传折诸卷三·张尚瑗

    <经部,春秋类,三传折诸__左传折诸钦定四库全书左传折诸卷三  兴国县知县张尚瑗 譔庄公絶不为亲礼也刘原父曰谓鲁人絶文姜不以为亲乃中礼尔然则母可絶乎宋襄之母获罪于君归其父母之国及襄公即位作河广之诗以自悲然

  • 老莱子附录·老莱子

    孔子曰:「德恭而行信,终日言不在尤之内,在尤之外,国无道,处贱不闷,贫而乐也,盖老莱子之行也。」(《大戴礼记.卫将军文子篇》,《史记》索隐引有国无道二句。)老莱子者,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修道家之用,修道而养寿也。(《史记

  • 训俭示康原文·司马光

    吾本寒家(1),世以清白相承(2)。吾性(3)不喜华靡(4),自为乳儿(5),长者加以金银(6)华美之服,辄(7)羞赧(8)弃去(9)之。二十忝(10)科名(11),闻喜宴(12)独不戴花,同年(13)曰:&ldquo;君赐不可违也。&rdquo;乃簪一花。平生(14)衣取(

  • 阁笔后序·智旭

    犹忆初发心时。便从事于禅宗。数年之后。涉律涉教。著述颇多。独此楞伽。拟于阅藏毕后方注。壬辰结夏晟溪。无处借藏。乃以六月初三日举笔。至八月十一日。阁笔于长水南郊之冷香堂。仅阅七旬。而佛事魔事。病障外障。

  • 佛说时非时经之二·佚名

    天竺三藏法师若罗严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林园精舍。时佛告诸比丘。我当为汝说时非时经。善思念之。诸比丘言。如是世尊。当受教听。佛告诸比丘。是中何者为时。何者为非时。比丘当知。  冬初分。

  • 敲爻歌直解·刘一明

    刘一明撰,解读吕洞宾《敲爻歌》

  • 金石录·赵明诚

    宋赵明诚编著。明诚字德父,密州诸城(今山东诸诚)人。明诚雅好金石,很早就开始致力于搜求,金石碑刻家藏甚丰。后来,他受到欧阳修《集古录》的启发,编写了这部《金石录》。全书凡30卷,“取上自三代下迄五季,钟鼎甗鬲盘

  • 元始洞真慈善孝子报恩成道经·佚名

    元始洞真慈善孝子报恩成道经。撰人不详,约出於唐初。系隋唐孝道派经书。现存两种文本:一、《元始洞真慈善孝子报恩成道经》,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二、《洞玄灵宝八仙王教诫经》,收入《正统道藏》太平部。今以前

  • 乌鸦之画·孙了红

    走下了若干级宽阔的石梯,迎面,有两带矾石面的柜台,四周环绕过来,围成两个小小的长方形的部分。这是××公司地下室中的饮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