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隐逸传序

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显达与隐晦的分别,这些事情不一样,由来很久了。过去伯夷、叔齐在周武王时得到保全,华..却不被太公所容。为什么呢?探究他们的心志,大约是性情激昂或贪婪的作用。观察他们的行为,假托为教化礼义的风范,而避世隐居不归。代代都有这样的人。所以《周易》说:“逃离世俗,没有苦恼,不侍奉王侯。”《诗经》说:“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礼记》说:“儒生有对上不向天子称臣,对下不侍奉诸侯的。”《论语》说:“举荐隐逸的人,天下的百姓就会归服了。”虽然出仕和隐居不同,说话和沉默有不同的用处,但各言其志向,却都是君子奉行的做法。

  洪崖做出隐逸的开端,箕山扇动这种风气,七人在周代涌现,商山四皓在汉朝扬名。魏、晋以来,这种流风更加广泛。大隐士以天下为轻,以万物为细小,小隐士安于艰苦品节,甘心贫困低贱。有的与世风混同,追波逐澜一同消逝;有的与时世风俗相背,向往江湖只身独去。玩赏鱼鸟,身边琴书相伴,拾捡地上的粮粒,编织鸟儿的落毛,饮用石中泉水,乘荫在松柏之下。纵情宇庙之外,对自身怀抱感到满足。可是都乐于独善其身,为兼济天下而情急心迫的人很少;泯灭性情得失,失掉志向的人很多。较之超越道德,弘扬大道,匡正世俗,庇护众人,能够得到的却很小,不能得到的却忽视了。而承受天命的英明帝王,遵守成法的圣明君主,无不捆扎丝帛,遣使竞驰于道路,蒲轮车辙交错,奔走在高山深谷,还惟恐做得不够,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大道虽然没有弘扬,志向却很坚定不移。即使没有舟楫戈征战之功,终归有坚贞的节操,足以让懦夫树立志向,平息贪婪争竞的风气。与苟且生活的人,不可同年共日。所谓以无用为有用,以无为而无不为啊。

  自末世浇薄轻浮,淳美的世风差不多消失完了,锥刀那样的小利,争夺的人成群结队。而能面对万物息心无欲,耿介地脱离世俗,向往古代,独寻静地,寻求千年之友,也就是很不寻常的人了。何必乘云驾霞追日逐月,穷尽天地,才算是超远呢?

  案《魏书》列眭夸、冯亮、李谧、郑修为《逸士传》。《隋书》列李士谦、崔廓、崔廓的儿子崔赜、徐则、张文诩为《隐逸传》。现把李谧、李士谦附在他们的家族传记上,其余的一同编为附篇,以充实《隐逸传》。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二十二 裴邃兄子之高 之平 之横 夏侯亶弟夔 鱼弘附 韦放·姚思廉
  卷二百三十二 列传十九·赵尔巽
  第七十三回 背德兴兵周师再败 揽权夺位陈主被迁·蔡东藩
  卷二十饮食好尚纪略·刘若愚
  卷之九十二·佚名
  卷之一千一百八十七·佚名
  卷之四百八十·佚名
  陈清端公年谱卷上·丁宗洛
  今献备遗卷五·项笃寿
  卷二十·苏辙
  通志卷八十二·郑樵
  四·张资平
  三国史记卷第二十九。·金富轼
  靳德进传·宋濂
  卷一百十二·雍正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吴文正公澄 【亦作澄。】·顾嗣立

    澄字幼清,晚称伯清,抚州崇仁人。生三岁,授诗成诵。五岁,日记千余言。弱冠领乡荐,避地布水谷,纂次诸经,修正大、小《戴记》。至元二十三年,侍御史程巨夫奉诏求贤江南。征至京师,以母老辞归。大德初,起应奉翰林文字,除江西儒学副提

  • 卷上·叶炜

    余以光绪六年夏重游日本,滞大阪十阅月。辛巳暮春,再客西京,忽患咯血疾,就医葛野郡。既而还大阪,养疴自由亭,凡医者,咸诫劳心。于是废弃笔砚,屏绝书卷,日惟兀坐,以养丹元。然无所事事,心猨难驯,倏忽万里,转不若以一卷束缚之,而著述考

  • 初集卷二·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初集卷二古今体七十八首【己未】新正二日召集羣臣於乾清宫赋柏梁体诗朕既首倡又成七言一章泰交堂陛列鸳联日暖彤墀?景鲜祗以赓歌鸣喜起非?宴乐沸丝弦觞浮柏叶添吟兴笔洒琼华映绮筵更庆元正飘六出又

  • 卷120 ·佚名

    洪咨夔 谨和老人春行 抗疏明时效伏伽,一归七度试春纱。 柔风绿遍庭前草,细雨红催陌上花。 惠远买来犹浊酒,赵州吃去只粗茶。 回头恰恰莺啼处,黄四娘今尚有家。 洪咨夔 谨和老人赋梅 寄得江南

  • 卷十八·本纪第十八·柯劭忞

      ○英宗   英宗睿圣文孝皇帝,讳硕德八剌,仁宗长子也。母日庄懿慈圣皇后宏吉刺氏。以大德七年二月甲子生。   仁宗延祐三年,议立皇太子,兴圣太后属意于帝。帝入见太后固辞日:“臣幼,宜立臣兄和世王束。”太后不从。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十八·佚名

    嘉靖二十五年十二月甲申朔○丁亥 慈孝献皇后忌辰奉先殿行祭礼○戊子○吏科都给事中郑大同等条奏考察事宜四事内一款指陈士习蹂竞之弊甚具 上是其言下吏部参看且谕大同等曰夤缘蹂进者该部匿不以闻汝等系朝廷耳目职专论

  • 第三九八牒同治十一年五月初四日一二二一三--三·佚名

    淡水分府周牒送台湾府周:厅志下落,乡保甲长花名清册另送,先将总理、董事清册牒呈加府衔、署台湾北路淡水厅周为牒送事。同治十一年四月二十六日,准堂台关开:「案蒙宪檄严催,饬取府厅县志书,及宪纲册,同各

  • 一三八八 谕内阁刘墉着管理国子监事务铁保金士松着充武英殿总裁·佚名

    一三八八 谕内阁刘墉着管理国子监事务铁保金士松着充武英殿总裁乾隆五十六年四月二十七日乾隆五十六年四月二十七日内阁奉上谕:刘墉着管理国子监事务,铁保、金土松着充武英殿总裁。钦此。(军机处上谕档)

  • 春秋左氏传事类始末卷五·章冲

    宋 章冲 撰定公二年邾庄公卞急而好洁邾庄公与夷射姑饮酒私出【亡酒】阍乞肉焉夺之杖以敲之 三年二月辛卯邾子在门台临廷阍以缾水沃廷邾子望见之怒阍曰夷射姑旋焉命执之弗得滋怒自投于牀废于炉炭烂遂卒先葬以车五乘

  • 绎史卷一百十七·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楚威王破越【威王事并附】越絶书越王夫镡以上至无余久逺世不可纪也夫镡子允常允常子句践大霸称王徙琅琊都也句践子与夷时霸与夷子子翁时霸子翁子不扬时霸不子无疆时霸伐楚威王灭无疆无疆子之侯窃自

  • ·祷海神息浪通舟文·丁曰健

    维道光八年、岁次戊子,孟秋月己亥朔、越十有一日己酉,某某等谨以少牢清酌庶羞之奠,敬祷于敕封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宏仁普济、福佑群生、诚感咸孚、显神赞顺、垂慈笃佑天后暨海上诸神之灵曰:惟旁浅中深之鹿

  • 第七章 在苏联 三 我不认罪·溥仪

    既然放不下架子,又不肯学习,我的思想根本不起变化,认罪自然更谈不到。 我知道,,在法律面前,我是犯有叛国罪的。但我对这件事,只看做是命运的偶然安排。“强权就是公理”和“胜者王侯败者寇”,这就是我那时的思想。我根本不

  • 商君列传第八·司马迁

    王淑艳译注【说明】在这篇列传里,主要记述了商鞅事秦变法革新、功过得失以及卒受恶名于秦的史实,倾注了太史公对其刻薄少恩所持的批评态度。然而,商鞅变法却是我国历史上成功的一例。孝公当政,已进入七雄争霸的战国时期,周

  • ●跋·戴兆佳

    天台僻处浙东素称难治去年秋暂绾斯篆下车伊始恒以不克转移风气为虑问俗省方而外于 前令政迹有裨于民者无不详加采择焉及得戴公天台治略一书披读数过经济皆本学问刑赏胥归忠厚古之名臣良吏不是过也凡政教禁令不特切中

  • 一、亳—商—殷·傅斯年

    (一)商代发迹于东北渤海与古兖州是其建业之地下列数事,合起来可证成本节标题所假定。甲 《诗·商颂》:“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又,“有娀方将,帝立子生商。”这个故事的意义,可以《吕氏春秋·音初篇》所记说明之。有娀氏有二

  • 纲鉴易知录卷五十·吴楚材

    唐纪玄宗明皇帝纲 乙未,十四载,春二月,安禄山请以蕃将代汉将,从之。目 禄山使副将何千年入奏,请以蕃将三十二人代汉将。韦见素谓杨国忠曰:“禄山久有异志,今又有此请,其反明矣。”明日,入见,上迎谓曰:“卿等疑

  • 卷三·佚名

    尔时世尊,知紧那罗王诸子之心所欲乐已,上昇虚空高七多罗树。放大光明。是光遍照於此三千大千世界。欲界诸天所有伎乐。乾闼婆紧那罗等所有伎乐。不鼓自鸣出微妙音。香山王中所有树木。亦皆悉出微妙乐音。尔时世尊,复於身

  • 明诗平论二集·朱隗

    朱隗辑,二十卷,诗固可以法。为断乎。文章之道。何往而无法也而况诗于法。为尤切者乎。虽然法何所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