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百九十四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
文华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刑部户部三库事务世袭骑都尉军功加十九级随带加二级又加二级臣董诰内大臣户部尚书镶蓝旗满洲都统军功纪录五次寻常纪录十四次臣德瑛经筵讲官太子少保工部尚书纪录六次臣曹振镛等奉敕修
乾隆八年。癸亥。六月。壬子朔。谕、近日京师天气炎蒸。虽有雨泽。并未沾足。若再数日不雨。恐禾苗有损。且人民病暍者多。朕心深为忧惕。着礼部即速虔诚祈祷。
○又谕、今年天气炎热。甚于往时。九门内外。街市人众。恐受暑者多。着赏发内帑银一万两。分给九门。每门各一千两。正阳门二千两。豫备冰水药物。以防病暍。可传与步军统领舒赫德。即速遵旨办理。其就近圆明园地方。亦赏发银二千两。着旺扎尔、永兴、带同圆明园参将办理。
○谕军机大臣等。硕色前在山东任内郯城、蒙阴、等处被灾。办理未善。朕念其于四川地方情形。尚能熟悉。是以调任四川巡抚。今复调任河南。该省事务殷繁。与山东相等。且有兼管提督印务之责。陈、归、汝宁、等处。亦当偏灾之后。近差大臣查勘赈恤。将来抚绥辑宁之道。必须尽心经理。地方始有起色。尔等可寄信与硕色。令其努力振作。加意绥辑。若仍不改山东任内因循之习。则大负朕简任之意矣。
○监察御史陈仁奏。考试翰詹诸臣。不用诗赋。宜试以经学注疏。全史原委。以觇其学术经济。得旨。陈仁所奏亦是。朕前日考试翰林。原有论题。以觇其学问经济。并非专用诗赋也。如李清植即因其论有根柢。是以拔置一等。至于诗赋。原系翰林素应通晓者。声韵之学。难以猝办。以此考试。亦可验其平日用功与否。如必试以经学注疏。全史原委。更恐难其人矣。且即有其人。亦遂能保其文行相孚。坐言而起行乎。陈仁有进言之责。其意原属可嘉也。原摺并发。
○癸丑。谕、近来天气炎热。臣工有奏请暂停引见者。朕思寒燠关乎庶徵。今岁蒸暑倍常。即是上天垂象示儆。朕当省愆思咎。惕励黾勉。勤于政治。以感召休和。若因此习于晏安。则大非祗承天戒之意。所有部院及八旗引见人员。照常引见。其应办事件。亦按期速办。毋得稽迟。
○又谕、太皞伏羲氏之陵。在河南陈州府郊外。向来祠宇巍峨。庙貌整饬。历年既久不无倾圯。有失观瞻。着该抚饬令地方于秋成之后。动项修葺。
○又谕、此次前往盛京。未到热河之前。俱在行宫驻跸。所有行营应用之蒙古包帐房布城等项。及应豫备物件。俱着于七月初三四等日。先行起程。于应行等候地方。豫备等候。其侍卫章京护军内。酌量留用外。其余着分别次序。豫先起程。过青石梁等候。此数日内存留人等。虽日常该班。将来会齐时。仍可令伊等补还。其出行钱粮即于起程日支领销算。如此分别次序。令其起程。则住宿处俱有空闲。而在途亦不致损伤田苗矣。其何项人先令其起程。及如何分别次序。并量派大臣二三员。带领伊等起程之处。总理行营事务王大臣。即定议具奏。寻议、查各处随往官员人等。其豫先遣往者。侍卫一百五十余名。亲军护军六百余名。并各项官兵拜唐阿等。共二千余名。车七百九十余辆应分三拨。于七月初二至初四等日。派出大臣按拨带往分驻博罗河屯。喀喇河屯热河等处。并于侍卫章京护军内、酌留二百余名于青石梁、黄土坎、苇子峪、等狭隘之处。如遇行李壅滞难行者。协力护送。至扈从人等。除安设堆拨等项差使外。其无差之人。若俱在行宫周围住歇。恐人多地隘。踏坏田禾应听随便借寓。再牧厂派出马六千余匹。护送先往之人。若俟驾到后更换未免耽延请先派出放马之章京。赴博罗河屯会同领拨大臣监视更换。其余马匹并已更换者。仍交与马厂副都统等牧放。以备御营官兵到时换用。得旨。所议甚妥。依议。
○谕、昔我皇祖圣祖仁皇帝。前往盛京时。众人所乘马匹。曾照出兵例、派兵巡哨马厂。此次随往官兵。久不出外。未能谙练。行营马匹。最关紧要。倘不能寻觅水草牧放。必致疲乏。若按官兵驼马、派兵巡哨。则随往马匹甚多而此次官兵。不甚赢余。或令各自牧放。酌派深悉水草官兵引导约束。倘有遗失。令哨兵寻觅。其应于何处巡哨。至何处不必巡哨。着总理行营王大臣分别详悉议奏。寻议、御营前后。设有卡座。地面宽阔。水草丰美。卡内尽可牧放马匹。惟左右两翼无卡。应于曾经行走兵围人等内。派出护军校兵丁、共八十名。侍卫、章京、四员。每翼派四十名巡哨。以侍卫、章京、各二员统之。倘有遗失马匹。即着守卡人等寻觅。至回銮时。系由大路经过。即不必巡哨矣。得旨。依议。所有随营官兵。亦着传示。
○又谕、带领豫先起程人等起程。着海兰、富达礼、班第去。着公讷亲总管照看。
○大学士等议覆、江西巡抚陈宏谋奏称。今日之耗农功而妨地利者。莫如种烟一事。乾隆元年。学士方苞曾条奏请禁。部议不准。臣详绎部驳。一则以已经种烟之地。再种蔬谷。苦恶难食。徒成弃壤。一则以种少烟贵。偷种者多。犯法者众。一则以烟地入官。罚及邻右。牵连滋扰。今谨筹禁止之法。城内仍许种烟。城外及各乡。概不许种。如有种者。责成乡保报官。将烟草入官。若云御瘴气风寒。自明代以来。未见尽为瘴疠风寒所侵。即今不吃烟者。未尝不入瘴乡。其非必不可少之物明甚但已种之烟。全令拔除。未免失业。请豫行晓谕。以甲子年为始。令地方官、通行禁止等语。查民间种烟一事。废可耕之地。营无益以妨农功。向来原有例禁。无如积习相沿。日以滋甚。如直隶、山东、江西、湖广、福建、等省。种植尤多。陇亩相望。谷土日耗。且种烟之地。多系肥饶。诚令改种蔬谷。则自八月收烟后。至来岁春。相隔半载。土气已复。并无不宜蔬谷之处。如或以不种则失业。改种则利轻。又当知烟无关于饥饱。原不必论其贵贱。自应禁止。惟城堡内闲隙之地。听其种植。城外则近城畸零菜圃。亦不必示禁。其野外土田阡陌相连之处。概不许种。得旨。即照大学士所议行。该部知道。
○给事中陈大玠奏。满汉选用御史。将各衙门合例人员取齐。请旨考试。得旨。陈大玠所奏亦是。但目下正值溽暑。难以考试。着吏部于立秋后请旨。
○陕西布政使帅念祖奏。藩臬任满三年。定例朝觐。得旨。着照所请行。该部知道。
○甲寅。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谕、朕前往奉天。恭谒祖陵。典礼重大。所有祭文。理应尽心撰拟。今满汉文俱甚属平常。语意亦多重复。着将撰拟之于振、繙译之文保、德通、各罚俸三个月。以示惩儆。
○又谕、前据雅尔图奏称。河南通省。九府四州所属。俱于五月初二日得雨深透。又彰德府属之安阳、武安、等县。于初七八得有雨泽。惟开封府所属。虽于五月十一日得有微雨。未能沾足。若旬日之内。大沛甘霖。秋禾尚无妨碍等语。今既旬日矣。曾否得雨沾足。或应祈祷。及应照往例省刑之处。着该抚一面办理。一面奏闻。无得怠忽稽迟。该部遵谕速行。
○又谕、前据喀尔吉善奏称。山东各属。于闰四月二十二二十四五二十七八九及五月初三四等日。各得雨二三寸至六七寸等语。此一月以来。其未经沾足之地。曾否得雨。喀尔吉善并未陈奏现在情形如何。曾否祈祷。又包括前曾奏称春夏之间。雨泽愆期。请行恤刑之典。朕已允行。其如何办理之处。喀尔吉善亦未奏闻。可传旨询问。如祈祷省刑借种抚恤等事。有应行速办者。即一面办理。一面奏闻。该部速行文该抚知之。
○又谕、南掌国贡象。旧例以五年为期。朕思该国僻处天末。远道致贡。未免烦劳。着改为十年一贡。以示朕柔远之意。
○户部议准、江西南赣镇总兵章隆疏称。买贮粮石。每年值青黄不接时。借给兵丁。于六七八三个月扣还。为期太迫。请再宽两月。俾得从容还项。从之。
○乙卯。谕军机大臣等。据都统阿扬阿等奏。天津兵丁所用弓箭撒袋。年久率多破烂。请由部制造发给。于钱粮内坐扣等语。外省兵丁。非京师兵丁可比。其破坏军器自应本处酌量修造。且该处生息银两颇多原为接济兵丁而设。自可酌量动拨修造。免令兵丁赔补。即宽展限期。于钱粮内陆续坐扣亦可。庶军器可以整齐。而兵丁等亦有禆益。着寄信阿扬阿等。
○福建建宁镇总兵项朝选、缘事罢职。以永宁协副将岳钟璜、为福建建宁镇总兵。
○豁除江苏沛县乾隆七年分昭阳湖、水沉田地银米有差。
○丙辰。谕、京师自五月杪以来。天气亢旱。且溽暑炎蒸。甚于往岁。明系上天垂象以示儆。朕夙夜忧惕。莫释于怀。皆因朕躬之阙失。或用人行政之失宜。着九卿科道悉心思维。直陈毋隐。并将实有裨于国计民生之务。据实敷奏。候朕采择。见之施行。庶几感召天和。潜消沴戾。诸臣毋得视为具文。负朕谆切求言之至意。
○吏部议准、署山东巡抚包括疏称。安东卫守备已裁。将日照县夹仓巡检、移驻安东卫城。从之。
○丁巳。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谕、山东春夏以来。雨泽愆期。二麦有歉收之处。近虽渐次得雨。尚有未曾沾足之州县。若照例徵收钱粮。民力未免拮据。朕心轸念。着该抚将麦收歉薄之州县。逐一查明。所有六七两月应徵钱粮。缓至八月后徵收。以纾民力。该部即速行文、传谕该抚知之。
○又谕、前降旨将李质粹补授广西提督。今据伊奏称、父母年老有病。广西路远。不能迎养。情辞恳切。李质粹着调补陕西固原提督。其广西提督员缺。着固原提督豆斌调补。
○吏部等部议准。巡察宁古塔等处陕西道御史武柱奏称。吉林乌拉、宁古塔、三姓、伯都讷四处监督。照在京及各省监督之例。铸给关防。其吉林乌拉水师营四品官二员。亦照各省水师营之例。铸给关防。从之。
○戊午。谕、本月初四日。进爱奏请进见。朕因伊系钦天监堂官。当此亢旱炎蒸。或星象有无变异。关系朕治之得失。是以面加询问。伊奏称星象并无变异之处。但目下天气亢旱。有应行调剂者。约举四条。朕令写出交大学士等议奏。及览所议之摺。第一条内开、向例禁止烧锅赌博斗鸡鹌鹑之类。应大弛其禁。使民自便。则和气感召。自可雨旸时若。第二条内开、从来官员。原皆定有陋规。到任即能充裕。又加以耗羡。是以办事从容。今一概禁革。以致莅任后不能偿还借贷等语。悖理伤道。莫此为甚。至三条之言税课。四条之言刑罚。皆系现在已行之事。勉强凑合。经大学士等议驳。朕尚恕其无知。置之不问。今日忽又封奏云。五月初九等日。金星昼见。初九十九等日。屡次流星夜见等语。若其言果实。何以彼时不奏。且朕前日面询。又以为并无灾异。今忽为此语。岂非幸灾乐祸。任意捏造。以鼓惑人心乎。且其摺内又称、去岁彗星现象时。伊曾将淮扬水灾。今岁京师盛暑。豫先奏过。此皆伊并未奏及之事。捏为已奏。更属无耻。愚而诈之甚也。又条陈时事数件。如大学士于一切本章。应行夹签。九卿应时常召见。督抚等官。应行选择等语。大学士之夹签与否。伊何由得知。见现今何尝不夹签。朕以得人、则诸事就理。虽道府等官。概令陛见请训。而况九卿。九卿之未尝数召见者。则留保、木和林、满色、张廷璐、张廷瑑、王承尧、许希孔、数人也。且此数人。即令日日召见。能有禆于政治耶。若夫督抚之慎选。更不待言。进爱独全不闻知耶。又称京官外用。则以为乐。外官内用。则以为苦。宜加调停。不知伊意欲如何调停。想不过欲贪黩公行。贿赂交通。亦如民间之烧锅赌博。概弛其禁。乃为快意耶。至于内务府。何至开张铺面。与民争利。此人所共知共见者。伊不知何处来此梦呓之语。朕因数日天气亢旱。炎热倍常。明系上天垂象以示儆。想因朕躬之阙失。与用人行政之失宜。时加省惕。倍切忧勤。若人臣进言。苟有可采。朕必乐闻。若似此卑鄙悖谬。任意捏造。且有意惑人听闻者。则不可不加惩治。况钦天监职司推步。岂可妄逞邪说。蛊乱人心。进爱着该部严察议奏。并将伊摺内谬诞之处。晓谕臣工知之。
○又谕、河南巡抚雅尔图、现已来京候旨。硕色未能即日到任。阿里衮湖南审理事竣。路经河南。着即赴开封。暂署巡抚事务。俟硕色到任后。再来京复命。硕色接到部文。亦即赴河南新任。不必候纪山交代。亦不必来京请训。
○又谕、朕前降旨。将山东运河道陈法、调补安徽庐凤道目下正当伏秋大汛。河防关系紧要。运河道有督率经理修防调剂之责。恐易生手。未免不甚谙练。陈法着暂留运河道之任。俟秋汛过后。再与高越对调。各赴新任。
○给事中陈大玠奏。考试罚俸翰詹诸臣。将一年俸、匀作三年扣除。遇有升转缺出。均予开列。得旨。着照所请行。
○己未。谕、今年既多闰月。又值炎署。商贩米粮。到来较迟。近日虽经得雨。尚未沾足。米价比往年增长。应将京仓官米。速行发粜。以平市价。俾八旗五城兵民。俱得沾惠。如何办理之处。着户部速议具奏。再黑豆价值。近亦渐贵。官私马匹。俱须喂养。亦应酌量平粜。着该部一并议奏。寻议、查八旗米局。现存自数百石至千余石不等。臣部行文各该旗。将米石平粜。俟将次粜完。再酌拨接济。至五城地方。拟于京仓拨发每城一千石。开厂设粜。不敷、临期酌拨。其黑豆旧存数千石。不敷粜用。查河东二省巳到新豆。业经上仓臣等酌议、圣驾启行后。京师马驼。随营者多。空七八九十等月关支料豆。可以通融办理。计内务府共二十七局。每局发一千石平粜。或有奸胥滋事。责成各该管官稽查。得旨。着步军统领、顺天府尹、一并稽查。余依议速行。
○谕、前因河南开封所属。雨泽愆期。朕已降旨。令该抚虔诚祈祷。清理刑名。续据雅尔图奏称近日虽得微雨。未能深透。此不过雅尔图塞责之语。朕闻得彼地竟未得雨。大田多未栽种。此际正须筹画平粜借种等事。如已成灾更宜抚恤。着护抚赵城即速查办。俟阿里衮到豫。详细办理奏闻。该部遵谕速行。
○工部议准、盛京工部侍郎德新奏称。一切零星岁修工程。料估一事。向来未有专司。亦未定限。请照京都之例。设立料估一所。择司员中廉干者。派出一员。笔帖式二员。并料估人四名。以专责成。料估之人。母月给饭食银一两。从之。
○庚申。谕、本年七月。朕前往奉天谒陵。户刑二部堂官。派出随驾者多。俟朕起程后。着史贻直暂兼管刑部尚书事。盛安暂兼管户部侍郎事。
○又谕、朕闻湖广营伍甚属废弛。提督总理通省军务。操练修整。是其专责。王无党到任。已及两年。全无整理。亦未将营伍。情形奏闻。殊属不合。着交部察议具奏。
○大学士议准、礼部奏称。今秋皇上恭谒永陵。请照康熙三十七年之例。停止亲献帛爵。拜褥仍铺设于殿外。惟旧例皇上诣陵致祭。俱躬亲上香。此次恭谒永陵。可否躬亲上香之处。俟相度定议。再行请旨。载入仪注。伏思谒陵大典。纤微宜慎。永陵殿宇。虽觉少狭。惟献帛爵。仍于殿外铺设拜褥。其降神之初。应请躬亲上香。以展诚孝。再初次举行谒陵大礼。一切典制。理宜周详。应如所请。令学士伍龄安、带领属员前往。将各陵一切祭祀品仪陈设。及行礼之进退周旋。俱会同盛京礼部、详细妥协料理。俾临期礼仪整肃。以昭盛典。奏入、报可。
○户部议准、漕运总督顾琮疏请。清查湖北武昌、武左黄州、蕲州、四卫屯田。按粮多寡。分别议定帮费。官徵官给。以均济运。查定额、武昌卫五十六船。武左卫五十五船。每船各得银一百四十七两零。黄州卫二十六船。每船给银一百二十五两零。蕲州卫三十二船。每船给银一百三十五两零。因屯派帮。民不扰而运费有资。又湖北减丁。俱属轮运。并非永减之闲丁。出运者领给帮银。减歇者尚出帮费。并不能坐享余利。请就各卫所情形。有屯清屯。无屯清费为便。从之。
○辛酉。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谕、直隶各属。雍正十二年以前民欠钱粮。已于恩诏内宽免。惟有庆都、静海、冀州、武邑、四州县。民欠米谷共一万一千九百余石。向经部议。以系出借之项。不在宽免之例。朕思此项历年已久。尚事追呼。小民未免苦累。着一体开恩。悉予豁免。俾穷黎均沾惠泽。该部即遵旨行。
○世袭一等子孟可故。以其子恩特和、袭爵。
○予浙江衢州镇总兵康华龄年老休致。
○以闽粤南澳镇总兵李琨、为浙江衢州镇总兵。
○壬戌。上御勤政殿听政。
○以内阁学士开泰为兵部右侍郎。
○降吏部侍郎留保、为内阁学士。以江南总督宗室德沛、为吏部侍郎。
○以光禄寺卿岳浚、为福建按察使。
○以吏部左侍郎阿克敦、为镶蓝旗满洲都统。工部尚书韩光基、为正白旗汉军都统。
○旌表守正捐躯之河南宜阳县民姚介女姚氏。山东堂邑县民陈八妻劳氏。
○癸亥。谕、在京各衙门事务。俱系满汉堂司公同办理。至遇罚俸处分。旗员则注册合算。汉员则照常罚俸。例未画一。嗣后凡在京臣工。有罚俸案件。不至销去一次纪录者。俱照旗员之例。注册合算。
○户部议覆、漕运总督顾琮疏称。凡军田典卖在民。以及顶垦绝荒。培成沃壤者。该民愿当军差。准其管业。如不愿当差。则听本军及同伍之军回赎。或军置军产。田差俱去者亦准其管业。如田去差存者。仍准回赎。应如所请。但恐原户、有贫疲不能回赎者。仍令该督抚分别津贴。从之。
○兵部议准、贵州总督张广泗疏称。该省各标镇协营裁兵事宜。有汛防宜裁改者。安笼镇标中营之马鞭田汛、洛灞汛、右营之土桥汛、镇远镇标中营之焦溪汛、右营之塘头哨汛、响水汛、定远协左营之威远汛、大华汛、遵义协右营之鸭溪汛、平远协右营之牛场汛、比却汛、俱改为塘、大定协左营裁塘四。右营裁塘五。黔西协左营裁塘六右营裁塘四。有员弁当移驻者。安笼镇标中营之把总威宁镇标右营之守备、镇远镇标中营之外委、右营之外委、大定协左营之把总平远协右营之把总、定远协左营之外委遵义协左营之把总、铜仁协左营之外委归化营之外委、把总、各一员。俱彻回存城。城安营之外委、把总、各一员。悉彻去。其大定协右营之外委、原驻公鸡山塘者。移笼巳仓汛原驻落脚河塘者。与归化营之游击、移驻威远。都匀协右营原驻匀城之游击外委、并原防独山汛之把总、移驻独山。原防独山之守备一员。并八寨汛把总、外委、各一员。移驻府城。有兵丁宜裁彻者。安笼镇标之中营裁五十名。左营裁五十名。右营裁六十六名。威宁镇标之左营裁一百名。右营裁一百名。镇远镇标之中营裁一百名。左营裁九十四名。右营裁一百名。大定协之左营裁一百三十二名。右营裁一百名。平远协之左营裁二十名。右营裁五十名。黔西协之左营裁五十名。右营裁五十名。定广协之左营裁六十名。右营裁四十三名。遵义协之左营裁一百名。右营裁一百十名。清江协之左营裁五十名。右营裁一百五十名。铜仁协之左营裁五十四名振武营裁十名。太平营裁十九名。滑石营裁十七名。嗅脑营裁三十二名。正大营裁六十八名。长寨营裁一百五十名。丹江营裁二百名。台拱营裁二百名。郎洞营裁二百名。贵阳营裁八十五名。毕赤营裁五十名。长坝营裁一百名。安南营裁四十七名。归化营裁二百名。下江营裁二百名。城安营裁一百九十四名。水城营裁一百名。天柱营裁一百十名。永安营裁四十名。普安营裁六十名。仁怀营裁五十名。黄平营裁一百五名。凯里营裁一百名。从之。
○甲子。户部等部议准、湖南按察使明德奏称。买补仓谷。如果一时购难足数。本地有谷之家。情愿出售于官者。见谷交银。官为经理。毋得豫发价银。强行派买。亦不得勒令卖户上仓交纳。致启愆期捏报。并扰累等弊。至将来如有未进仓谷。混行入册捏报者。照捏报未完钱粮例革职。其上司知而徇隐者。降三级调用。失于觉察者。罚俸一年。从之。
○乙丑。谕军机大臣等。闻得天津水师营兵丁。平日并不以操练为事。自设驻防以来。迄今将届二十年。而于海面行舟之道。尚未谙悉。每逢春秋。战船停泊海岸。遇都统查阅日期。海口傍近地方。苟且塞责。略为驾驶。俟都统查回后。即在船内饮酒赌钱。并不演习技艺。以致有名无实等语。着寄信常久、富清、查明此事。据实奏闻。
○丙寅。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谕、从前留京总理事务之王大臣。是两人一班。在紫禁城内直宿。此次为时较久。着一日一人在内。轮班直宿。
○户部议准、都统兼侍郎今授四川巡抚纪山等奏称。河南去岁被水地方。惟淮宁、西华、鹿邑、永城、最重。缘此四县。与江南之宿州、亳州、接境。地势颇下。水浸之后。地多板荒。兼之疫气伤牛。苦无开垦之具。请敕抚臣饬府县借给牛种。加意抚绥。又河道沟渠淤塞者。宜急为深通。均应如该都统所请。惟查治水必下流疏通。方有归宿。应令该抚会同江省督抚。查勘各该县连界处、横遏水道者。挑挖开通。庶上流畅达。不致积淤成患。得旨。依议速行。
卷之一百九十四
猜你喜欢 卷一百三十·志第八十三·乐五·脱脱 卷一百九十四·列传第八十一·忠义二·宋濂 卷六十六·志第四十二·舆服二·张廷玉 卷九·李心传 第八回 废营阳迎立外藩 反江陵惊闻内变·蔡东藩 第五十三回 效尸谏宰相轻生 失重镇将帅殉节·蔡东藩 卷之一·林时对 儒林传·李百药 孙晟传·欧阳修 安丙传·脱脱 卷三百四十六·杨士奇 八九、子华子考·钱穆 中英续订藏印条约·佚名 卷四十一·雍正 106.司马昭的野心·林汉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