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中英续订藏印条约

一九〇六年四月二十七日,光绪三十二年四月初四日,北京。

  正约

  案查光绪十六年二月二十七日及十九年十月二十八日,中国与英国所订两次藏印条约,其所载各款,西藏并未认为确实,亦未允切实遵办,英国政府惟有设法保卫该两约所享利权。旋于光绪三十年七月二十八日,在拉萨定立英藏条约十款。嗣于光绪三十年十月初五日,由印度总督代英国政府将该约批准,并将当日所声明之条款更订之文据附入;兹大清国大皇帝,大英国全境大皇帝兼五印度大皇帝,因欲固存两国友睦,历久不渝;大清国大皇帝特派钦差全权大臣外务部右侍郎唐绍仪,大英国大皇帝特派钦差驻扎中华便宜行事全权大臣功赐佩带头等迈吉利宝星萨道义,各将所奉全权大臣便宜行事之敕谕,互相校阅,俱属妥善,现议定各款,开列于后:

第一款 光绪三十年七月二十八日,英藏所立之约,暨其英文汉文约本,附入现立之约,作为附约,彼此允认切实遵守,并将更订批准之文据亦附入此约,如遇有应行设法之时,彼此随时设法,将该约内各节切实办理。

第二款 英国国家允不占并藏境及不干涉西藏一切政治。中国国家亦应允不准他外国干涉藏境及其一切内治。

第三款 光绪三十年七月二十八日,英藏所立之约第九款内之第四节所声明各项权利,除中国独能享受外,不许他国国家及他国人民享受。惟经与中国商定,在该约第二款指明之各商埠,英国应得设电线通报印度境内之利益。

第四款 所有光绪十六、十九年中国与英国所定两次藏印条约,其所载各款,如与本约及附约无违背者,概应切实施行。

第五款 此约分缮英文、中文,业已细校相符,惟辩解之时,仍以英文为准。

第六款 此约须由两国大皇帝批准画押,自两国全权大臣画押之日起,限三个月在伦敦互换。此约中文,英文各缮四分,共八分,两国全权大臣画押盖印为凭。

大清国钦差全权大臣外务部右侍郎唐绍仪

大英国钦差驻扎中华便宜行事全权大臣功赐佩带头等迈吉利宝星萨道义

光绪三十二年四月初四日,西历一千九百零六年四月二十七日

立于北京

  附约

  案查光绪十六、十九年中国与英国所定两次英藏条约,因其意义并切实施行均有疑难之处;又查英藏历年和好,近因事故,情意未洽;今欲重修旧好,将所有疑难之事,全行解定,兹大英国政府特派边务全权大臣荣赫鹏,与噶尔丹寺长罗生戛尔曾,暨噶布伦并色拉、别蚌、噶尔丹三大寺之呼图克图,兼与西藏民教诸首领,代表西藏,议定条款,开列于后:

第一款 西藏应允遵照光绪十六年中英所立之约而行,亦允认该约第一款所定哲孟雄与西藏之边界,并允按此款建立界石。

第二款 西藏允定于江孜、噶大克及亚东,即行开作通商之埠,以便英藏商民,任便往来、贸易。所有光绪十九年中国与英国订立条约内,凡关涉亚东各款,亦应在江孜、噶大克一律施行。惟嗣后如英藏彼此允改,则该三处应从改定章程办理。除在该处设立商埠外,西藏应允所有现行通道之贸易,一概不准有所阻滞,将来如商务兴旺,并允斟酌另设通商之埠,亦按以上所述之章,一律办理。

第三款 光绪十九年中英条约所有更改之处,应另行酌办。西藏允派掌权之员与英国政府所派之员会议,详细酌改。

第四款 西藏允定,除将来立定税则内之税课外,无论何项征收,概不得抽取。

第五款 西藏应允所有自印度边界至江孜、噶大克各通道,不得稍有阻碍,且应随时修理,以副贸易之用;并于亚东、江孜、噶大克及日后续设之商埠,各派藏员居住,英国亦派员监管各该处英国商务。如欲赍送公文信函于藏官,或驻藏各华官,均成责商埠居住之各该藏员接收转送。复文回信,亦一律责成此员妥送。

第六款 因西藏违约,英国派兵前往拉萨责问;又因英国边务大臣暨其随员护兵等被侮、被攻,是以西藏允兑给英国政府英金五十万镑,合卢比银七百五十万元,以赔补兵费及无礼侮攻各情。此赔款应在英国政府随时所定之处或于藏境内,或于英境大吉岭、扎拉白古里等地面内清缴。每年西历一月一日兑银十万卢比,七十五年缴清。应于何处收兑,英国政府预先知照。第一期应在西历一千九百零六年一月一日照数兑交。

第七款 俟以上所述之赔款照数缴清后,并第二、三、四、五等款内所称商埠切实开办三年后,英国政府于未办之先,仍于春丕驻兵暂守作质,至赔款清缴或商埠妥立三年后最晚之日为止。

第八款 西藏允将所有自印度边界至江孜、拉萨之炮台、山寨等一律削平,并将所有滞碍通道之武备全行撤去。

第九款 西藏允定以下五端,非英国政府先行照允,不得举办:

  一、西藏土地,无论何外国,皆不准有让卖、租典或别样出脱情事。

  二、西藏一切事宜,无论何外国,皆不准干涉。

  三、无论何外国,皆不许派员或派代理人进入藏境。

  四、无论何项铁路、道路、电线、矿产或别项利权,均不许各外国或隶各外国籍之民人享受;若允此项利权,则应将相抵之利权或相同之利权,一律给与英国政府享受。

  五、西藏各进款,或货物或金银钱币等类,皆不许给与各外国或籍隶各外国之民抵押拨兑。

第十款 此约共缮五分,由商定之员,在拉萨于光绪甲辰年七月二十八日,即西历一千九百零四年九月七日画押、盖印为凭。

大英国边务大臣荣赫鹏印

达赖喇嘛印(此印乃噶尔丹寺长所钤)

噶布伦印

别蚌寺印

色拉寺印

噶尔丹寺印

西藏首领印

英藏各员现行声明,今日所立之约,以英文为凭。

大英国边务大臣荣赫鹏印

达赖喇嘛印(此印乃噶尔丹寺长所钤)

噶布伦印

别蚌寺印

色拉寺印

噶尔丹寺印

西藏首领印

印度总督唵士尔签押

  印度总督所声明之附款,附于已经批准之光绪三十年七月二十八日,即西历一千九百零四年九月七日所立英藏条约之内。

  光绪三十年七月二十八日,即西历一千九百零四年九月七日,英国所派边务大臣荣赫鹏代英国政府与噶尔丹寺长罗生戛尔曾,暨噶布伦并色拉、别蚌、噶尔丹三大寺之呼图克图,兼与西藏民教诸首领,代表西藏所立之约,现经印度总督批准;并惠允饬将该约第六款,西藏应赔补英国入藏兵费,由原定七百五十万卢比,减为二百五十万卢比。又复声明:该约所定之赔款,初缴三年三期之后,英国所派占守春丕之兵可以撤退。惟该约第二款所立之商埠,西藏须按照第七款开妥三年;并须按照该约内各节,一一认真遵办。

  印度总督唵士尔签押

  此款于西历一千九百零四年十一月十一日由印度总督当堂签押。

印度政府外部大臣费礼夏

猜你喜欢
  國朝獻徵錄卷之四十七·焦竑
  第七十七回 韦孝宽献议用兵 齐高纬挈妃避敌·蔡东藩
  中兴小纪卷三十一·熊克
  卷二十九上·郝经
  绎史卷七十七下·马骕
  世家卷第九 高丽史九·郑麟趾
  第二十八章 督陕·冯玉祥
  周惠达传·令狐德棻
  卷三十五 李妃干政·李有棠
  ●皇朝通典卷九十二·佚名
  潘司空奏疏巻五·潘季驯
  卷五十·雍正
  食货一五·徐松
  卷四十三·佚名
  卷二十一·戴锡章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出 议迁·李渔

    〖南吕引子·挂真儿〗(老旦上)一点婆心空自捧,惭愧也、跋涉无功。湃浪惊鱼,飓风阻雁,来把原缄缴送。贫尼替范大娘寄书,书投不进,反讨一场没趣,只得把原书送还。迤逦行来,此间已是。〖前腔〗(旦上)一寸眉尖双恨拥,失意事、定

  • 第四幕·老舍

    时间 北京解放后四个月左右,下午五时。地 点 方老板家中。人物 破风筝 方太太 方大凤 方珍珠 白花蛇孟小樵 王 力 向三元 公安部队同志二人——简称甲,乙〔幕启:屋中相当的乱,但乱成另个样子。在凌乱的器物中

  • 第二折·佚名

    (外扮刘二公同旦儿扮刘家女上,诗云)段段田苗接远村,太公庄上戏儿孙。庄农只得锄刨力,答贺天公雨露恩。老汉姓刘,排行第二,人口顺都唤我做刘二公。嫡亲的三口儿家属,一个婆婆,一个女孩儿。婆婆早年亡逝已过。我这女孩儿生的有

  • 卷十九·李攀龙

    钦定四库全书古今诗删卷十九明 李攀龙 编唐五言排律送储邕之武昌【李白】黄鹤西楼月长江万里情春风三十度空忆武昌城送尔难为别衔杯惜未倾湖连张乐地山逐泛舟行诺谓楚人重诗传谢眺清沧浪吾有曲寄入棹歌声送友人寻越

  • 御选宋诗卷六十·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宋诗卷六十七言长律一杨亿郡斋西亭即事十韵招丽水殿丞武功从事郡斋退食复何为纵目西亭景物奇叠嶂雨余泉眼出澄潭风静钓丝垂城临古戍寒芜阔路转荒村野彴危几处唱歌闻白纻谁家沽酒见青旗蝶随游伎穿花径

  • 卷九十二·志第六十八·兵四·张廷玉

        ◎兵四   ○清理军伍 训练 赏功 火器 车船 马政   明初,垛集令行,民出一丁为军,卫所无缺伍,且有羡丁。未几,大都督府言,起吴元年十月,至洪武三年十一月,军士逃亡者四万七千九百余。于是下追捕之令,立法惩戒

  • 國朝獻徵錄卷之一百十九·焦竑

      勝國羣雄   ◆勝國羣雄   天完徐壽禪   陳友諒傳(湖廣總志)   張士誠傳   明玉珍傳(湖廣總志)   宋韓林兒   倪文俊   頴州劉福通   方國珍傳   益都毛貴   晉冀關先生   關巾白不信   猺

  • ●海东逸史卷十一·佚名

    列传八黄斌卿号虎痴,兴化卫人,以恩例授把总。崇祯间,官至翁洲参将。福王时,擢浙江(小腆纪年作江北)总兵。南都亡,遁归。唐王立,得附劝进,乃上言「舟山为海外巨镇,番舶来往,饶鱼盐之利。西连越郡、北达长江,此进取之地也」。王善之

  • 提要·赵子栎

    《杜工部年谱》一卷,宋赵子栎撰。子栎字梦授,太祖六世孙,元佑六年进士,绍兴中官至宝文阁直学士,事迹具《宋史》本传。子栎与鲁訔均绍兴中人。然子栎撰此谱时,似未见訔《谱》。故篇中惟辨吕大防谓甫生于先天元年之误。考宋人

  • 祝允明传·张廷玉

    祝允明,字希哲,长洲人。弘治五年乡试中举,但总是不中进士。授广东兴宁知县。他在该县捕杀盗魁三十余人,全县安宁无事。不久,调应天府通判,因病辞谢,嘉靖五年(1526)逝世。允明生来手上多生一指,故自号“枝山”,又号“枝生指”。

  • 周遇吉传·张廷玉

    周遇吉,锦州卫人。从小就胆大,有力气,喜欢射杀鸟兽。后来参军入伍,每次打仗都率先登上城墙,累积战功做到京营的游击将领。京营中有很多高官、太监家的子弟,他们看遇吉为人质朴、粗鲁,有点瞧不起他。遇吉说:“你们都是些纨礻夸

  • 永宪录卷二(上)·萧奭龄

    世宗宪皇帝御极之雍正元年。岁在癸卯。春正月辛巳朔。上诣寿皇殿谒祭梓宫。不御殿受朝贺。钦天监进元年时宪书。颁赐诸王大臣文武官吏。古以季冬颁来岁书。明太祖吴元年改于冬至。明年更以十月朔进。本朝制仍之。每年

  • 会议东三省事宜正约·佚名

    一九○五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光绪三十一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明治三十八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北京。大清国大皇帝陛下、大日本国大皇帝陛下均愿妥定光绪三十一年八月初七日,即明治三十八年九月初五日,日俄两国签定和约内所列共同关

  • 论语集注大全卷一·胡广

    钦定四库全书论语集注大全卷一学而第一此为书之首篇故所记多务本之意【朱子曰此一篇都是先说一个根本○胡氏曰此篇首取其切于学者记之故以为多务本之意○新安陈氏曰掲君子务本一句以为首篇之要领此说本于游氏朱子已

  • 起世经卷第九·佚名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等译劫住品第十诸比丘。世间别有三种中劫。何等为三。一者刀兵。二者饥馑。三者疾疫。云何名为刀兵中劫。诸比丘。刀兵劫者。尔时众人。无有正行。不如法说。邪见颠倒。具足同行十不善业。是时众生

  • 佛说鹿母经之二·佚名

    西晋三藏法师竺法护译  佛言。昔者有鹿数百为群。随逐水草侵近人邑。国王出猎遂各分迸。有一母鹿怀妊独逝。被逐饥疲失侣怅怏。时生二子舍行求食。茕悸失错误堕猎者弶中。悲鸣欲出不能得脱猎师闻声便往视之。见鹿心

  • 金刚仙论 第三卷·佚名

    金刚仙论 第三卷自此以下。尊者须菩提生疑致问须菩提白佛言。颇有众生。未来世于此修多罗生实相等者。自此以下有二段经。是大段第六名为我空法空分也。此亦名住放辨才段。所以名我空法空者。就对计我四句。明

  • 波斯教残经·佚名

    波斯教残经由敦煌莫高窟发现,是藏经洞藏本,今归国家图书馆(京师图书馆),编入佚籍丛残十五。残写经一卷,前半已缺,佚后半完好。然无后题,吾友临川李君证刚翊灼,以其中专阐明明暗之旨,证以景教三威蒙度赞有合处。遂定为景教经典,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