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九出 纵骑

【六么令】〔旦同杂扮士卒上〕官差紧者。为黄巾钩党严者。风行雷厉莫停者。怕鼠窜掉头者。东溪望望忙行也。东溪望望忙行也。

我们郓城县官兵便是。蒙县主之命。差往东溪村协拿晁保正。只索去走一遭哩。正是上命公差。槪不由己。〔下〕

【前腔】〔外戎服上〕田尝客也。尽鸡鸣狗盗人也。田横死士义高也。便官兵百万也。临岐怎出牢笼者。临岐怎出牢笼者。

老夫晁盖。只为劫了生辰纲。府上移文本县。来协拿我们。今日准备行装。一齐起身到梁山泊逃躱。不免请众兄弟们出来则个。〔小生末丑戎服上〕末〕不薄今人爱古人。马蹄空踏几年尘。指挥能事回天地。训练强兵动鬼神。俺公孙胜。气呑日月。掌握乾坤。风伯雨师。供吾呼唤。天兵神将。任我驱驰。一纵一横。九天九地。今日官兵到来。不免显个神通。使他胆战心惊。那时节咱们长驱前往。可保无虞也呵。

【北新水令】一时举义倡豪杰。到头来怎能辞跋涉。不倩着齐关鸡叫彻。管取那海岛田横越。这些时苦费周折。猛可的怒怀起壮心热。

【南步步娇】〔外小生丑〕悠悠往事休提者。孔亟情何切。临岐浪自嗟。预计前程把行囊打叠。他怎肯网开三面谩相遮。教我掉头鼠窜无宁帖。

〔旦同杂持器械上〕剑决浮云气。弓弯明月辉。此间已是晁保正门首。你看重门紧闭。我们先把四下裏密密围定。然后打将进去。〔吶喊介外〕外面喊声动地。一定是官兵到了。

【北折桂令】〔末〕怪他们敢肆凶劣。蓦地裏显个神通直敎胆怯。那裏要矢石纷射。旌旗高揭。戈戟森列。子凭着运阴符鬼谷玄诀。煞强似役鬼神法和妖孽。不争差英雄送也。一任恁地网天罗。怎禁俺熟路轻车。

〔外〕待我到墙头上望一望看。〔立望介〕你看。

【南江儿水】骁骑重重列。围兵密密设。喊声四下如雷彻。〔小生〕保正。你看那官兵小觑我们哩。他道子阳井底蛙堪灭。谁知道金蝉有计躯轻脱。谈笑临期。祇用着一时侠烈。〔末披发仗剑作法介〕

【北雁儿落带得胜令】〔末〕俺仗着那晃晃的星剑光生月。俺喷着蒙蒙的法水坛霏雪。早见那封家嫂一时林下彻。张超雾五里空中合。〔旦〕阿呀。不好了。怎么一时间狂风四起。烟雾漫天起来。〔末〕莽腾腾阵势把轩辕设。颤巍巍牙纛把玄武列。〔杂扮鬼兵上末〕任官兵十万亲提挈。俺伎俩何穷竭。〔外〕这房子把火烧了罢。〔放火介旦〕阿呀。你看裏面火起了。〔末〕家业。都付那煨烬同消灭。我们快出门去。车辙。蚤趁着流星奔飞电蹑。〔鬼兵先杀出旦杂惊下外小生末丑行介鬼兵下介〕

【南侥侥令】〔外小生丑〕五丁同夹盾。六甲共随车。籓触羝羊随手决。一似白登围轻解脱。白登围轻解脱。

〔旦同杂持器械复上〕行人赶行人。一程又一程。我们适纔吃这些鬼兵惊散了。如今再赶上去。

【北望江南】〔末〕呀。早则是破重围前队捷。〔外〕追兵又来了。〔末〕子又见逞穷追后尘蹑。〔又作法鬼兵上介末〕蓦地裏怪风猎猎走飞沙。黑云渺渺弥原野。〔旦杂慌介末〕管敎恁殄绝。俺这裏天兵八部甚猖獗。

〔旦杂逃下外〕你看这些官兵。逃的逃。死的死。我们如今可以纵意行走了。

【南园林好】〔外小生丑〕喜追兵一时陨灭。趁长驱一鞭轻捷。分明似蛟龙战野。〔外〕这也不干我们事。都是蔡京有甚么生辰纲。激动我们的哩。〔外小生丑〕我们岂无端造妖孽。祇因伊酿寃业。

〔小生〕我思量今日公孙师父施了这等样的神术。不要说本地方的官兵害怕。便是蔡京那厮知道了。也不敢来摇动我们哩。〔外〕正是。

【北沽美酒带太平令】〔末〕他今日心胆慑。他今日心胆慑。怎敢再小觑英雄者。南北东西恁阻截。驱驰纵輗軏。早弃着家乡旧业。好盼那关山明月。望梁山云树几叠。计水洼烟波百折。忙发疾发。途路无停辙。呀。难打熬一腔热血。〔外〕

那宋公明呵。

【尾声】我回思当日堪衔结。他为人眞个能为彻。〔小生〕我们此行。那王伦不过一个书生。无甚伎俩。见了我们这一伙。他还未必肯容留哩。还怕那措大临岐把我们轻磨灭。

猜你喜欢
  曾原郕·唐圭璋
  全闽诗话卷七·郑方坤
  田间诗学卷一·钱澄之
  ◆王处士圭(敬仲集)·顾嗣立
  ◆李秘书孝光(五峰集)·顾嗣立
  邓学可·隋树森
  ●梦鹤轩梅澥诗钞卷一·缪公恩
  卷七·韦庄
  卷四十·陈起
  卷五十六·陈思
  卷五·陈思
  钟声·闻一多
  卷八十三·曹学佺
  卷六十九·郭元釪
  卷二十三·范成大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翁方纲

    遗山撰录《中州集》云:“国初文士,如宇文太学、蔡丞相、吴深州等,不可不谓之豪杰之士。然皆宋儒,难以国初文派论之。故断自正甫为正传之宗,党竹次之,礼部公又次之。”遗山之论如此,而顾侠君乃以遗山入元诗,何

  • 第二十一齣~第三十齣·张四维

    第二十一齣 乞恩〔丑淨扮苗刘上丑〕统制当朝位已尊。此心不足爲何因。〔淨〕今朝身命俱难保。却悔当初错用心。〔丑〕刘大人。我当初闻说韩世忠海上陷没。因此上放心做了这事。又着吴湛王世修那厮赞成。谁知韩世忠见

  • 皇清开国方略卷二十三·阿桂

      太宗文皇帝【崇徳元年丙子十二月至二年丁丑二月】  崇徳元年十二月壬申征朝鲜  先是十一月乙丑冬至祀  天于  圜丘  太宗以朝鲜败盟逆命将统大军征之即于是日祭告天  地  宗庙并先期  御笃恭殿 

  • 第二十回 射围·德龄

    太后这次东幸的目的,原是偏重于游览天城内外各处与历史有关的胜地,实在毫无丝毫政治作用;故此伊在游览过狐仙塔后,又决议要上先清朝廷还不曾入关时的历代统治者常在那里练习弓马的射围中去走走。这射围的地位是大约

  • 卷之一百四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均是贼也·李定夷

    苏属各乡镇,近来时有一种江北流氓,混杂退伍兵,十百成群,专事强讨硬取,或剥伐榆树皮(无论合抱大榆树,一经剥皮即自枯萎。现四乡榆树几将断种,其剥下之皮,据云买与上海假土店,可煎熬料子),或挖掘坟墓,所到之处,骚扰异常。阊门外虎邱背

  • ●卷一·夏仁虎

    ◎俗尚都人习见官仪,多讲礼貌,周旋应对,往往中程,然其弊也伪。风气刚劲,不屈不挠,勇于赴义,重名知耻,然其弊也狠。顾本性多近质实,常见故家老辈,其接子弟后进,礼倨而词直,貌严而情亲,尚不失先民矩范,迨末季渐浇漓耳。妇女见客,非特旗

  • 魏世家第十四·司马迁

    支菊生译注【说明】本篇记述战国时期魏国的世系及其兴衰。文中多简短记事,但在魏文侯、魏惠王和安釐(xī,西)王三代记事颇详。因为魏之兴在文侯之世,魏之衰从惠王开始,而安釐王的失策加速了魏的灭亡。由于作者紧紧抓住了魏

  • 卷六十八 郭符许列传第五十八·范晔

    (郭太、符融、许劭、左原、茅容、孟敏、庾乘、宋果、贾淑、史叔宾、黄允、谢甄、王柔)◆郭太传,(附左原等传)郭太字林宗,太原介休人。家世贫贱。父亲死得早,母亲想要他去县里做事。林宗说“:大丈夫哪能从事这种下贱的工作呢

  • 董俊传·宋濂

    董俊字用章,真定藁城人,少务农,长大涉猎书史,善于骑射。金贞..年间,边境战事紧急,藁城县令设立靶子召募兵将,射艺优良者提升为将领。众人没有谁能射中,只有董俊一发中的,于是率所募士兵抵御南下蒙古大军。乙亥年(1215)蒙军南下

  • 偏安排日事迹卷五·佚名

    九月丙戌〔朔〕,赐原任总兵杜松谥「武壮」。与刘綎同战死。抚宁侯朱国弼请先上太子、二王谥,次及死难诸臣。命礼部议奏。礼部以太子等薨问未确,姑缓之。靖南侯黄得功趋扬州,兴平伯高杰以兵袭仪真;太仆少卿万元吉和解之,乃罢

  • 卷七·郭良翰

    钦定四库全书明諡纪彚编卷七明 郭良翰 撰尊諡四皇妃諡二字忠敬文庙昭顺贤妃喻氏【永乐】昭顺文庙贤妃喻氏【永乐初諡】宪庙丽妃章氏【弘治】穆庙英妃吴氏【万历】昭献文庙贵妃王氏【永乐】昭懿文庙贵妃张氏昭静英庙

  • 卷十七·聂崇义

    钦定四库全书三礼图集注卷十七宋 聂崇义 撰掩       幎目鬠笄      冒衾       紟夷衾      小敛绞大敛绞      明衣明衣裳     握手纩极      决饭珠      含贝

  • 尚书疑义原序·马明衡

    尚书载二帝三王之绩歴世自唐虞讫于成周上下千有余年圣人不可作矣由今可以见其行事之实者独頼是书焉耳先儒谓书以道政事夫书言政事固矣要其至而言之岂道政事而已哉古者圣人穷而在下则以其道立言训后世如吾夫子之所述是

  • 弘明集卷第十三·僧祐

      郗嘉宾奉法要颜延之庭诰二章王该日月烛。奉法要(郗中书)  三自归者。归佛归十二部经归比丘僧。过去见在当来三世十方佛。三世十方经法。三世十方僧。每礼拜忏悔。皆当至心归命。并慈念一切众生。愿令悉得度脱。

  •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二十三·圆晖

      从此第三。明四念住。就中分二。一明别相念住。二明总相念住。且初明别相者。论云。如是已说入修二门。由此二门。心便得定。心得定已。复何有所修。颂曰。  依已修成止  为观修念住  以自相共相  观身受

  • 十不二门·湛然

    唐荆溪尊者湛然述然此迹门。谈其因果及以自他。使一代教门融通入妙故。凡诸义释。皆约四教及以五味。意在开教悉入醍醐。观心乃是教行枢机。仍且略点寄在诸说或存或没。非部正意。故纵有施设托事附法。或辩十观列名而

  • 吕祖金华宗旨阐幽问答·佚名

    问:先天之学,心也;后天之学,迹也。欲免轮回,须从无形做功夫? 答曰:无从做功夫。究竟何以做?将谓静中可得,动则失。不知动之所以失,由静之无以得。夫静无得,动有失,皆未达道也。汝所云,形而上,止言其当然,未识其所以然,刻下惟于有迹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