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九

 时事二

  赵子直丘宗卿杨嗣勋不欲吴氏世袭

虞丞相既没朝廷复命吴挺为兴州御前诸军都统制兼知兴州充和西安抚使凡十九年矣绍熙五年夏卒于军于是杨嗣勋总领财赋先事白朝廷乞择重臣镇蜀乃以丘宗卿为制置使宗卿未入蜀而闻挺病甚恐其军五六万人缓急无所属乃见大臣筹之故事帅臣阙以转运使权至是杨虞仲少逸为利漕宗卿欲重其事乞令嗣勋往兴州摄帅上许焉以为朝臣出使非制阃所当令不欲行而宗卿以圣旨移文嗣勋重伤其意即请少逸权州事而已遥领安抚使未几并以印送少逸就权人以为得体先是吴之季岁闻外郡盗贼纵横皆纵而不治少逸至未久遂捕其尤者悉诛之边人詟服挺之死也光宗已属疾不之信赵子直在枢密院用丘杨之议更遣张诏代之人服其远识

  利帅东西分合

利路自建炎置帅或在益昌或在汉中未尝分东西也绍兴十四年郑亨仲为宣抚副使时吴武顺璘在兴州杨襄毅政在兴元郭恭毅浩在汉阴欲令三帅一体乃奏分利州为东西两路东路治兴元西路治兴州而浩兼金房开达安抚使遥制夔路及京西三郡干道初金州并属东路而守臣但兼管内安抚司干道元年夏武顺改判兴元朝臣以其遥制西路军马为不便乃权合东西为一路以吴为安抚使而东帅王权改知洋州兼管内安抚司公事吴薨不改淳熙元年吴武穆为兴州统帅李叔永守兴州会汤朝美乞分利州东西及金襄荆庐扬为七路各置文武二帅叔永方申明闲而朝美得罪事遂寝五年复分利州为两路以挺帅西路兼知兴州绍熙五年夏挺卒张诏代之复合为一路而诏但兼知兴州过兴元章德茂侍郎为帅议损其礼诏知之即声言已辞免兼郡不复入衔遂抗礼分庭而去盖赵子直丘宗卿共议本以削武兴之势而论者或以为关外四郡既属兴元戎司不能令缓急恐失事机会诏遣闲卒出境而知西和州王季明愬械系之赵资政德老为制帅罢季明庆元二年秋复分东西两路六年秋郭杲代为帅嘉泰四年秋吴曦继之开禧中北伐又以曦兼四川宣抚副专兵比曦之反凡所出伪命皆以宣抚司号令行之由是川蜀一切禀承无敢异者故知子直宗卿削武兴之权其虑甚远犹得祖宗遗意如德老所见特浅耳

  赵德老说郭杲定策

赵子直初议定策遣中郎将范仲壬告殿帅郭杲仲壬初以国事艰难告之不应又以忠义动之又不应仲壬不得已屏人起立具以西府意达之又不应仲壬乃还子直知不可遂请赵德老尚书往见杲谕指德老谓杲曰彦逾与枢密第能谋之耳太尉为国虎臣此事专在太尉杲未及言德老变色责之曰太尉所虑者百口之家耳彦逾尽诚以相告而太尉了不见答即西府有问何以复之耶子明徐曰致意枢密领钧旨事然后定其后勋策首拜子明节度使德老有怨言乃亦除端明殿学士

  金字牌雌黄青字牌黑漆红字牌

近岁邮置之最速者莫若金字牌递凡赦书及军机要务则用之仍自内侍省遣拨自行在至成都率十八日而至盖日行四百余里干道末有旨令枢密院置军期急速文字牌雌黄青字日行三百五十里八年十月十三日指挥淳熙二年尚书省又置紧急文字牌亦如之然率与常递混淆故行移稽缓绍兴末赵子直在枢密乃改作黑漆红字牌奏委逐路提举官催督岁终校其迟速最甚以议赏罚四年十月二日指挥明年尚书省亦踵行之仍令逐州通判具出入界日时状申省五年五月二十三日指挥久之稽缓复如故余在成都见制帅杨端明有命召以丁卯岁十一月二十九日降旨而戊辰正月末旬方被受是日行纔百余里耳绍兴末丘宗卿为蜀帅始创摆铺以健步四十人为之岁增给钱八十余缗以初三十八两遣平安报至行在率一月而达蜀去朝廷远始时四川事朝廷多不尽知自创摆递以来蜀中动息靡所不闻凡宗卿劾疏中所言皆摆递之报也自后私书丛委每递至百数由是往来稍踰期自成都而东犹不过月自行在而西或三十五六日云

  嘉泰开边事始

嘉泰三年冬虏中盗起增戍积粮又焚襄阳榷场盖惧朝廷乘其隙也朝廷闻其事即起张肖翁参政帅淮东程东老枢密帅淮西盖以肖翁扬州人东老池州人欲使护乡井也又起丘宗卿侍郎守四明以防海道起辛幼安大卿帅浙东时武帅郑挺在襄阳边衅开惧不能任力求去乃召还行在既又转一官知婺州于是文臣无肯行者遂以李燮为荆鄂副都统制兼知襄阳燮与其兄弟爽言世将家皆为戎帅时东老父丧未免力辞改命广帅T象先侍郎而象先不行留提举佑圣观遂命宇文挺臣侍郎代之辟置参机皆非常制又徙幼安以次对守京口起赵德老资政守四明出许深甫知院守金陵深甫不欲行乃命宗卿以直学士院代典留钥其开边盖自此始

  李季章论丘宗卿不当罢督府

丘宗卿之罢江淮督视也命由中出执政不知之李季章在都堂争之冑不纳季章曰凡举大事未论行事之是非先观人心之向背丘宗卿有人望奈何去之冑变色曰方今天下只有一丘宗卿耶因拂袖而起

  叶正则不肯草出师诏

韩冑将举兵先以叶正则直学士院盖藉其名使草出师诏也正则谕其意坚辞至三四不受于是用李璧草之叶正则云正则既辞又欲命鲁鸿父渐以少蓬权直院鸿父亦辞遂止

  董镇言杨侍郎未肯通情

武兴之乱时人记录者有新旧安西楼记安观文自撰靖蜀编宣抚司准备差遣胡酉仲编耆定录长沙板行不得姓名海滨渔父记闻沔州板行杨巨源自叙书上刘阁学者杨巨源事迹益昌士人撰杨巨源传武臣季珙传李好义诛曦本末李好古自记复四州本末李好古自记实入伪官人数李好古自记李好义行状白子申撰平蜀实录杨君玉撰新沔见闻录不得姓字切齿录士人任光旦编固陵录李直院季允编毛氏寓录茶马司干办公事毛方平撰公议榜成都府学士人撰佚罚录朝奉郎赵公宅撰而士大夫之在新沔者又或有日录辨污等书最后西陲泰定录乃尽采而辑之取舍是非一从公论其本末亦麤备矣然必见于 牍者然后登载故虽时人所传其事甚播者有未之及焉曦之遗诸贵人书也杨尚书独深止之曦不悦再与费资政书略云成都侍郎独不相察使曦不从权济难就其和议北人深入何以为计相公可为问之盖费公所答曦书其词犹婉而杨公之书其语甚切故也余在田里见四路行移独成都安抚一司不去开禧之号时二月初矣为钱引事十六州十六县各大墨榜一印榜凡六十其后董镇诛得其遗曦书稿有云杨侍郎未肯通情云

  安观文诛曦势顺

淳熙末安观文为文州漕官有荐于吴挺者檄兼利西安抚司签厅时彭人苏熙之为安抚司干办公事以文墨自许旁人无如己者挺之馆客有李姓者挺子旴之外姻也德寿宫庆典李为之草表以贺表文中有扬命二字既行矣熙之一日挟尚书以进谓挺曰导扬末命此顾命中语奈何用之挺大惊追之不及由是李与旴皆恨之未几赵德老来蜀总计旧例西帅遣属官一员往迓则计使举以京秩熙之既为旴李所恨乃共荐安公代之德老见之甚喜他日从容谓曰太尉统众六万得毋例有虚籍者乎安公不敢尽言则曰某所若干某所若干以实论之可五万三四千人耳居数月德老以书来曰太尉忠诚如此曷若损六千人之虚籍宽四川之重赋不亦可乎挺得书谓人曰赵少卿入蜀尚新安得知吾虚实此必安丙告之耳乃大怒旴李共为解遂己未几安秩满入都因为苏代挺记其前事欲拒之旴李乃言曰使其果有是势当自疑今调此官以来可亮其无他也安公为人警敏凡事尽力挺更喜之为延誉于诸司改秩而去及曦为殿帅安通判隆庆府又迁知大安军比军兴首辟随军转运旋以救荒有绩复迁一官为朝奉大夫逮其称王即除丞相长史都省事俄杨李之议合安公遂决策诛之盖居不疑之地操可致之资其势顺也天之佑宋夫岂偶然哉

  蜀士立功立节次第

武兴之变立功者安变文为之主杨巨源李好义倡率忠义次之李贵手斩逆贼又次之若李好古安癸仲杨君玉李坤辰张林朱邦宁之徒协谋举事又其次也立节者陈待制咸为之首史次奉熏目避伪次之大安军军学教授李国博兴宗弃郡而去又次之若王釜总领所主管文字李道传蓬州州学教授皆不受曦之招又其次也杨泰之罗江县丞邓性善犍为县尉程遇孙知丹陵县安之源龙游县令文俱眉州司户参军宋子钦金州都统司计议官刘端友总领所措置籴买刘翊之兴道县丞刘靖之监成都府粮料院杨汝明成都府观察推官张方普州州学教授家大酉昭化县主簿杨修年 州州学教授梁梓隆州司理参军詹久中汉州州学教授晁子仪知竹县钱元儒眉州司法参军 坤载名山县尉张权监德阳县商税邓谏从新知怀安军袁柱新知隆州杨鼎年知万州改善制置司参议官李庄知梁山军改差知雅州程公说前 州州学教授避伪去官又其次也以上立节之士共三十人文俱以上五人系乞致仕张权以上十四人系见任去官袁柱以上二人系不赴新任李庄以上二人系不候替人程公说系不到部死节者二人权大安军杨震仲始终不奉行伪命者一人成都帅臣杨端明也其余拒伪归朝如刘侍郎甲李校书煌称疾不视事如李侍郎寅仲等尚多有之曦叛时以李季允持异谕伪帅禄祁令杀之会其已去乃得免

猜你喜欢
  卷二百八十七·列传第四十六·脱脱
  卷三百三十 元豐五年(壬戌,1082)·李焘
  ●卷十一·邵博
  姜氏秘史 卷二·姜清
  雍正实录卷之五十二·佚名
  卷之一百二十九·佚名
  卷之八十六·佚名
  第二十一册 天聪四年正月·佚名
  孟浩然传·欧阳修
  王十朋传·脱脱
  梁志仁传·张廷玉
  魏允贞传·张廷玉
  卷六十七·杨士奇
  卷四十二·佚名
  唐荣祚·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十八·彭定求

        卷58_1 【中宗降诞日长宁公主满月侍宴应制】李峤   神龙见像日,仙凤养雏年。大火乘天正,明珠对月圆。   作新金箧里,歌奏玉筐前。今日宜孙庆,还参祝寿篇。   卷58_2 【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李峤  

  • 曲品凡例·祁彪佳

    一、 品中皆南词,而《西厢》、《西游》、《凌云》三北曲何以入品?盖以全记故也。全记皆入品,无论南北也。一、 文人善变,要不能设一格以待之。有自浓而归淡,自俗而趋雅,自奔逸而就规矩。如汤清远他作入“妙”,《紫

  • 第二本·杨景贤

    绛坛宝日丽璇霄 淑景当空午篆高 三殿尽如灵宝界 诸天齐降紫宸朝 第五出诏饯西行 (虞世南上,云)物估人烟万里通,皇风清穆九州同。未能奏上甘棠赋,先献商霖第一功。小官虞世南。奉观音佛法旨,荐陈玄奘于朝,小官引见天子。

  • 饿·刘半农

    他饿了;他静悄悄的立在门口;他也不想什么,只是没精没采,把一个指头放在口中咬。他看见门对面的荒场上,正聚集着许多小孩,唱歌的唱歌,捉迷藏的捉迷藏。他想:我也何妨去?但是,我总觉得没有气力,我便坐在门槛上看看吧。他眼看着地上

  • 卷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五文德皇后太宗后长孙氏河南洛阳人隋左骁卫将军晟之女武德九年立为皇后喜图传视古今善恶以自鉴矜尚礼法常采古妇人事作女则十篇今存诗一首春游曲上苑桃【一作杏】花朝日明兰闺艳妾动春情井上

  • 卷九十二·志第四十一下·百官八·宋濂

        ◎百官八   元之官制,其大要具见于前,自元统、至元以来,颇有沿革增损之异。至正兵兴,四郊多垒,中书、枢密,俱有分省、分院;而行中书省、行枢密院增置之外,亦有分省、分院。自省院以及郡县,又各有添设之员。而

  • 厯代通略卷三·陈栎

    宋【东都汴京】宋太祖其圣矣乎【赵氏名匡胤在位十七年建隆三干德五开寳九庚申至丙子寿五十岁陵名永昌】后唐明宗天成丙戌即位【天成二年】焚香祝天愿早生圣人为生民主明年丁亥太祖即生【生于洛阳夹马营】越三十有四年

  • 卷十·黄震

    钦定四库全书古今纪要卷十宋 黄震 撰唐髙宗 罢辽东之役 止土木之功 日引刺史入閤问百姓疾苦及政治 长孙无忌褚遂良同心辅政无忌以元舅辅所言无不嘉纳永徽有贞观风【未立武后以前得处】 纳

  • 卷四十九·苏辙

    钦定四库全书古史卷四十九      宋 苏辙 撰范雎蔡泽列传第二十六范雎者魏人也字叔游説诸侯欲事魏王家贫无以自资乃先事魏中大夫须贾须贾为魏昭王使于齐雎从留数月未得报齐襄王闻雎辩口乃使人赐雎金十斤及牛酒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二 宋纪八·纪昀

    宋纪 【八】徽宗 【一】○徽宗一徽宗皇帝讳佶神宗第十一子也母曰钦慈皇后陈氏初授镇寍军节度使封寍国公哲宗即位封遂寍郡王徙平江镇江军节度使进封 端王寻加司空改昭德彰信军节度元符三年正月己卯哲宗崩皇太后垂帘哭

  • 历代名贤确论卷十一·佚名

    二帝三代通论上帝王世次年纪【六一】舜禹受禅【颍滨】帝王所尚【李翱 李华 颍滨 刘敞】帝王世次年纪六一曰尧舜禹汤文武此六君子者可谓显人矣而后世犹失其传者岂非以其逺也哉是故君子之学不穷逺以为能而阙其不知慎

  • 范拱传·脱脱

    范拱,字清叔,济南人。九岁就能写文章,尤其深通《易学》。北宋末年考取进士,任广济军曹,权邦彦任用他为书记,管理学校方面事务。刘豫镇守东平时,范拱撰写了一篇谒庙的文章,刘豫读后感到惊讶,十分赏识他。范拱便向刘豫进献了《六

  • 卷一百五十七·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一百五十七雍正十三年六月上谕九道十二日刑部奏诺乐洪参奏福禄各欵竝无实蹟但福禄系允?用人行止不端应拟斩监候奉上谕前据诺乐洪密奏福禄乃允?心腹用人心术行止俱不可问於北路出兵时

  • 倪兆春·周诒春

    倪兆春 字新初。年三十三岁。生于浙江杭州。已婚。初学于寗波三一书院。及上海圣约翰大学。任天津新学书院监督兼教员。又任上海务本女塾兼南洋中学英文总教员。宣统三年。自费游美。继得半官费三年。入米德布学校。

  • 卷二十一·汪克宽

    <經部,春秋類,春秋胡傳附錄纂疏欽定四庫全書春秋胡傳附録纂疏卷二十一元 汪克寛 撰襄公上【公名午成公妾定姒之子四即位在位三十一年】【已簡王十丑四年崩】元年【晉悼公周元年齊靈十年衛獻五年蔡景二十年鄭成十

  • 刺灸心法要诀·吴谦

    针灸著作。八卷,清代吴谦等编纂《医宗金鉴》之一。(即《医宗金鉴》卷七十九~八十六)。清太医院编。刊于1742年。本书将针灸的基本理论,和临床分别用七言歌诀的形式加以概括和论述。其中卷七十九为九针、十二经井,荥、俞

  • 医医病书·吴瑭

    医论。清吴瑭撰。二卷。瑭有《温病条辨》已著录。是书系为医流俗之弊并补《温病条辨》一书所不及而撰。成书于道光十一年(1831),展转传抄,,至一九一九年刊行。载论凡七十六则,约万余言。其中医非上智不能、以明理为要

  • 飞龙全传·吴璿

    清代白话长篇历史演义小说,六十回。题“东隅逸士编”,首有自序,署“时乾隆三十三年(1768)岁在戊子仲秋之望 东隅吴璿题”,作者吴璿,清乾隆时人。主要内容却是赵匡胤当皇帝之前的青年时期的发迹经历,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