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一百八十三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

文华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刑部户部三库事务世袭骑都尉军功加十九级随带加二级又加二级臣董诰内大臣户部尚书镶蓝旗满洲都统军功纪录五次寻常纪录十四次臣德瑛经筵讲官太子少保工部尚书纪录六次臣曹振镛等奉敕修  

乾隆八年。癸亥。正月。辛未。上奉皇太后幸山高水长。  

○御正大光明殿。赐大学士尚书侍郎等宴。  

○壬申。谕大学士等。朕诣盛京谒陵。沿途安台事务。系盛京兵部侍郎阿山应行办理者。阿山亦不能办理。着侍郎兆惠、会同阿山办理。  

○谕曰。御前行走之蒙古王额驸等。时常来京随侍朕躬。额驸策凌、在军营办事。达尔汉亲王罗卜藏衮布等。本年又随朕前往盛京。额驸策凌达尔汉亲王罗卜藏衮布。着加恩各赏银三千两。额驸齐默特多尔济敖汉贝子罗卜藏喀喇沁贝子瑚图灵阿。着各赏银二千两。世子成衮扎布。王色布腾旺布。公达拉玛达都。着各赏银一千两。俱由内库赏给  

○癸酉总理行营事务庄亲王允禄等议奏。本年自木兰由克尔素前往盛京。路由喀喇沁三旗。翁牛特二旗。敖汉、柰曼、阿禄科尔沁扎鲁特等旗。从彼经过科尔沁王罗布藏衮布齐默特多尔吉伊什班第等旗地方。今科尔沁王罗布藏衮布。敖汉贝子罗布藏及年班来京科尔沁、喀喇沁、敖汉、柰曼、翁牛特王台吉等吁请准其接至木兰请安。扈从行围前往盛京并于伊一盟各旗内。共豫备捕户五六百名至各盟边界除喀喇沁围场之外其敖汉一旗。于巴雅海地方。豫备一围。将近克尔素口。科尔沁一旗。于戥子村、和尔本淖尔地方豫备二围。需用捕户一千余名即在围场豫备。众蒙古王台吉等。既各踊跃抒忱。应如所请行。惟各盟地方。出派捕户五六百名似觉过多。应酌减令每盟出派三百名。即于各盟边界。豫备围场地方伺候。至敖汉、科尔沁、既各备围场。其捕户不必前赴木兰。应令于喀喇沁翁牛特旗内。公同豫备捕户一千名。喀喇沁哨鹿人枪手六名。扈从枪手十名。哈玛尔行走人三十名。打鹿鸟枪手四十名。索伦墨尔根三十名。喀喇沁、土默特、翁牛特旗内。派向导一百名。长枪手一百六十名。驮车二百余辆。其管辖围底。应派塔布囊敏珠尔拉布坦。管旗章京拉布坦、萨木坦管辖左翼围肩应派贝勒朋素克、塔布囊噶尔毕满都呼其左翼围梢。应派塔布囊旺扎尔罗布藏管辖右翼围肩应派公丹津、塔布囊罗布藏、敦多布、阿齐图。其右翼围梢。应派塔布囊诺们桑、根敦扎布此次至木兰行围四次即往盛京不必如前年巡幸木兰之例多派行围墨尔根。应饬察哈尔总管等。祇派墨尔根敦珠克满达。达都。等数名前往木兰再管辖索伦巴尔虎之墨尔根等应即交内地墨尔根头目兼管至喀喇沁翁牛特、地方行围毕其捕户即令彻回祇令哈玛尔行走人随往盛京其索伦巴尔虎之墨尔根。暨御前乾清门行走王台吉等亦令随至盛京过翁牛特路皆平坦其长枪鸟枪手管辖围底围梢围肩之塔布囊等。即令彻回再喀尔喀台吉等除军营该班外。应令额驸策凌、选派十数人赴木兰随围。围毕各还本处。得旨依议。  

○甲戌。奉皇太后幸山高水长  

○乙亥。以盛京刑部侍郎觉罗吴拜为仓场侍郎。调仓场侍郎宗室塞尔赫、为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  

○丁丑。谕。今日永谦奏请随往奉天。谒陵大典文武臣工、孰不愿随行。若听自行奏请。岂能概准前往。自应候朕派出遵行为是。着传谕满汉文武臣工知之。  

○己卯。军机大臣鄂尔泰等奏本年恭诣盛京谒陵臣等派何人随往、何人留京。得旨。知道了。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着留京。大学士徐本、尚书班第那彦泰、着随往。  

○庚辰。吏部议覆、闽浙总督那苏图疏称、建宁府现设同知通判二员该府事简通判所司巡查私盐盗逃事务同知尽堪兼办。其通判缺应裁古田县水口驿向设驿丞一员。系水陆会集之处。驿丞不能兼理民事请移古田县县丞驻其地。兼管驿务驿丞缺裁。邵武县拏口驿。向设驿丞一员系江右往来通衢。距县窎远。驿丞不足以资弹压请移邵武县县丞驻其地兼管驿务驿丞缺裁瓯宁县叶坊驿向设驿丞一员。距县仅四十里。县兼驿务。事不加繁。请以驿归县管。驿丞缺裁均应如所请。至裁缺各员。请留本省补用。与例不符。应令该督给咨赴部另补从之。  

○辛巳。谕曰。北路军营参赞大臣着副都统拉布敦、前往。更换阿岱。乌尔登、给与副都统衔。前往更换塔尔玛善。  

○吏部议覆、左都御史管广东巡抚王安国疏称、潮州府地处沿边。琼州府孤悬海外。俱属三项相兼。例应请旨简用之缺。但恐初任不宜。请留在外调补等语。查潮州、琼州二府缺。既系三项相兼。仍应请旨简用。不便援边远之例。在外题补。至向归部选之分巡雷琼道。系二项相兼中缺。今称为繁难要缺。与例不符。应仍改为中缺。归部铨选。其原定难简缺之广州府理事同知。请在本省拣选题补。亦与例不符。应由部拣选。引见补授。至该同知从前兼管东莞增城、龙门、三县捕务。今称理事同知。无管理地方之责。请将东莞县捕务。归广粮通判管辖。增城、龙门、二县捕务。归佛山同知管辖俾该同知得以专心办理旗务。应如所请。从之。  

○壬午。以内阁学士德新、为盛京工部侍郎。  

○癸未。吏部议覆、广西巡抚杨锡绂疏称、桂林府属阳朔县之伏荔市巡检。距县城仅止十里。既非窎远。又非要缺。应议裁汰。其所管地方。归该县典史管理。梧州府各属粮务。原系责成知府。所有捕务。可以归并清军同知管理。该府粮捕通判。实系闲冗可裁。苍梧县罗粒司巡检。仅辖须罗、平乐、二乡。须罗乡事务。可归毗连之长行乡管理。平罗乡、与该县典史所辖之吉阳、平政、相连。其事务可归该县典史管理。罗粒司巡检。亦属可裁。均应如所请。其裁缺各员。应照远省准请拣发之例。令该抚、留于粤西题补从之  

○甲申。上御勤政殿听政。  

○大学士鄂尔泰等议覆、署两广总督庆复奏称、广州、肇庆、二府沿江围基向来遇有冲决。系民修筑。乾隆元年。督臣鄂弥达奏请动用盐羡生息修理改用条石镶嵌乾隆六年。抚臣王安国等奏、围基坍卸。部覆令承修各员。赔修保固。其土工仍令地方官于农隙时督民培修。至地方情形。可否仍改民修之处。并奉有查奏之旨。今查已建石工。尚属坚固。赔修工程。亦可保护田庐。将来赔修工竣。请将已修石工。与民修土工。一并交地方官、督率围民防护。遇有冲啮缺损。俱令围民自行修补。永着为例。倘有冲损过多。民力不支。即于生息项下奏请拨用。其民修需费。按田匀派。生息银两。酌定修补成数。余充别用。俱应如所奏。从之。  

○吏部议准、江苏巡抚陈大受疏称、铜山县北岸主簿。僦居民房。请建设衙署。从之。  

○户部议准、江苏巡抚陈大受疏称、漕河两标。及泰州营兵粮。向于扬州府属额米拨济。今泰州、江都、皆以水灾停缓。其应拨兵米。共五千三百一十石有奇。请于泰州乾隆六年截留漕米。并上海县常平仓谷碾米内。拨给如数。从之。  

○礼部题。朝鲜国王李昑。遣使表贺万寿、冬至、元旦、三大节。及进岁贡方物赏赉筵宴如例。  

○又表谢国人韩地兴等。于盛京遭风。护送回国恩。下部知之。  

○以右通政励宗万、为通政使。  

○以少詹事叶一栋、为詹事。  

○以正黄旗满洲副都统旺扎尔、为镶白旗满洲都统。  

○是月。钦差大学士陈世倌、总督高斌、侍郎周学健、奏江南积潦未消。转盼立春。其支河港汊。可以疏通者。应先乘时办理。如盐城、兴化、之虾须沟。东西塘河。射阳湖之当箭港。草堰闸之三里湾、杨新洼。丁溪闸之川港口。何垛场之车儿埠河。沛县之荆山口。洩入彭家河。以达六塘河之水。海州之义泽、六里、白蚬、丁家沟、小伊河、航道河、王官口河。沭阳县之前山河。邳州、宿迁、桃源、清河、安东、之六塘河。南北股河、黄墩湖、万家圩、老湖荡、鲍营河、民便河。俱各委员承办。俟冰冻一解。六塘河口堵筑后即动项兴工。务于正月内消涸。以便及时播种。又石林口漫溢之水。现查运河水深无淤。上游之水渐消。下游消水更速。刘老涧入六塘河归海之路。亦甚通畅。间有残缺纤道。已上紧修理镶垫。无误漕运。得旨。所奏俱悉。  

○钦差总督高斌、侍郎周学健、调任江南河道总督完颜伟、江苏巡抚陈大受覆奏。上年九月。先后奉到大学士等抄寄并部咨议覆条奏河工水利事宜五道。一、大学士等议覆两江总督德沛条奏、淮水盛涨。应于高邮三坝之下。筑堤二道束水。通水之处。酌建滚水大坝。旧有河道、及串场等河。酌立闸座。下河环绕支河。或筑堤。或挑浚。总期贯患入海。邵伯湖之南。酌加滚水坝。遇涨启放入江。天然坝、并高邮三坝。以时启闭。均令详查定议。一、大学士等议覆大学士陈世倌条奏、黄河之底。高于内地。萧砀等处。何以使河底复深。高堰堤背。虽有坦坡。与筑于迎面者。是否相同。大通口果否深通。均应酌议行令查勘筹办。一、大学士等议覆。署福州将军策楞条奏、骆马湖水平浅。不能容纳山东客水。天然坝、与淮扬一带减水闸坝不开。涨水不洩。行令会同妥议。一、大学士鄂尔泰议覆前任安徽巡抚张楷条奏、积涝之由。一在下游。一在二渎。必使淮黄迅趋入海。洪湖闸坝宣洩如旧。然后开浚支河沟洫。行令通盘筹画。一、工部议覆大学士陈世倌条奏、石林口决下之水。另有鲍家营盐河等处入海之路。应速勘兴修。宿、灵、睢、虹、等州县积水。应于祥符闸近处。将黄河挑浚引河。直接清口。荡涤淤沙。培补堤岸。并修归化闸。令一并速议、又刑部尚书张照条奏、江南城河支河。在在淤浅。松江三泖。有化为莱田之势。应拨饥民做工代赈。并将被水最低处。挑潴为泽。现有支河引水。田自涸出。行令一并议奏。臣等详加筹画凡河工水利事宜。俱经公议会奏。以上各条。均无庸议。得旨。知道了  

○漕运总督顾琮、奏陈催儹漕运事宜。一、运河一带纤道己委员查有残缺。速为接修。一、黄河至台庄及临清以北与直隶交界处所。除添设、浮汛外。复派臣标千把外委。分头催儹。遇汛员缺少之处。即令暂驻接催。一、粮船抵通。起卸挂欠。多由旗丁沿途盗卖。现饬员弁严查。其有查出者。即照例奖赏。一、江广粮船。多于长江逗遛。年内已檄各营汛催儹。今复移咨督臣德沛、委员查催。一、各省佥报副丁。每多需索佥贫。现饬各粮道。遇有事故副丁。令正丁于户内选择保送。备弁验看出结。不令备弁自行佥派。一、淮安向有漕蠹积棍。需索各帮册费。上年酌定册式。刊发渡江各帮。令其仿造。于抵盘粮厅时。自行呈投。今年仍照上例。并密访积棍诈索。以除积弊。得旨。好。尤在实力为之。  

○两淮盐政准泰奏。扬州附郭贫民。不符灾赈之例。寒冬糊口维艰。上年九月间。奏明动用运库银两。量加矜恤。应照折赈之例。每大口月给折银一钱八分。小口减半。赈恤两个月。今已将上年十二月及本年正月赈银。委员一并散给。得旨。知道了  

○安徽巡抚喀尔吉善奏。臣奉命调抚安徽。入境查询江南赈务。节经钦差大臣。及本省督抚。酌定章程。妥协办理。臣于路过赈厂。见饥民感激欢呼。均称得所。被水地亩。俱经涸出种植。其宿州、灵璧、虹县、天长、四属。间有最洼之处。春融尚可布种晚大麦。沿途秋麦亦巳滋长。并得腊雪之益。得旨。览奏稍慰朕怀。  

○前任湖广总督孙嘉淦奏。湖北荆襄一带塘汛。营房卑狭。急应兴修者。计四十六处。应仿豫省规模。动项修理。余令地方官照例修葺。湖南塘汛。与抚臣许容商酌。亦拟先将冲途各汛。次第兴修。得旨。交与新任督臣。听其酌办。  

○湖北巡抚范璨奏。前大学士等以湖北米价未平。议拨川省贮谷二十万石。惟谷石过多。势难猝办。且须汛水未涨之时。运过川峡。方可坦行。因思川谷碾米拨运。较为利便。应令川省待拨各属。一面代碾豫备。一面雇就船只。以便委员速运。依期回楚。并分派总运协运人员。各携制斛往兑。如楚省价平。不必全用川米平粜。即将余米补仓。或酌济下游邻封之用。得旨。所办甚妥。知道了。  

○又奏。闽省委员赴楚。买米二万石。尚少米九千七十七石有奇。将武昌府仓贮买回川米。照数拨给。得旨。好。知道了。  

○河南巡抚雅尔图奏。去岁上下两江。被水歉收。豫省密迩江南。收养流民。约已三千余口。复恐秋末冬初。难御严寒。各州县皆捐备棉衣散给。时届春融。有愿还乡耕作者。即给口粮资送。如因青黄不接。仍有续来就食者。一体安插收养。得旨。好。知道了。  

○山东巡抚晏斯盛奏。东省收养江南饥民甚众。今资送回籍。应豫定章程。现饬属分起资送。仍委员稽查。俾无滋事。或本境正当资送。又值邻邑送到灾口。及冲衢数起同到者。亦酌量先后而行。其停待境内者。照留养之例。日给口粮。至资送路费。照例给发。年老有疾者。酌给脚力银三分。水程减半。俱令州县动支库贮。事竣报销。至无产游民。在东佣作。令雇主具保。其自行营业者。令地方牌甲等。留心查察。得旨。所奏俱悉。仍当实力稽察。毋使属员欺朦也。  

○调任河东河道总督白钟山、以调任南河。奏请陛见。得旨。目下陈世倌等在彼。正讲究河务。卿应先到任。和衷共议此事。何必来京。况朕素未谙习河务。亦不能有所指授也。但孟子云。禹之行水也。行其所无事也。朕为卿诵之。若能细玩此句。而不用智穿凿。于河务不无小补。又卿在河东任内。未免有节省帑项之意。夫漫无查察。听属员冒销固不可。而一味节省。亦非正道。况兹南河。更宜留心。卿其记朕此谕。速赴新任可也。  

○护理山西巡抚印务布政使严瑞龙奏。汾州府属。地多沙滩山阜。种高粱者。十居五六。高粱性易生虫。难于久贮。烧锅一事。似难概禁。今惟饬属宣扬谕旨。遍为刊示。令烧锅之家。量为烧造。不许贩运他省。各具结备案。并令地方官选差巡查。又救火器具。前奉谕旨随时修整。当经详明前抚臣。饬属整理。并酌派兵役。专其责成。得旨。所奏俱悉。  

○甘肃巡抚黄廷桂奏。甘省吏治。阘葺已久。现将祀典农桑库藏仓储等。凡有关民生日用。政治切要者。造成册式。授以成规。令各道自开印为始。逐县亲查。其实心整理者。报明为荐举之据。空文支饰者。亦据实报明。分别惩儆。其到任未久。不能谙练者。即令就近指示。仍饬各道不许丝毫滋扰。违者参处。得旨。好。如此振作有为方是。但须行之有领要。而持之以终久可也。  

○广东布政使托庸奏。粤东产米无多。向藉邻省商米接济。上年商贩较少。广、肇、惠、潮、嘉、五府州。市价稍昂。各该处应补平粜仓谷。已详明督抚。暂停采买。民情皆安静乐业。得旨。好。知道了。然仓谷亦不便听其久虚也。  

卷之一百八十三

猜你喜欢
  卷十七·本纪第十七·脱脱
  卷八·龙衮
  平定三逆方略卷六·佚名
  ○汪所谓“中央政治会议”·陶希圣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九 列传二十九·纪昀
  卷七十四·佚名
  九二八 军机大臣等奏遵旨查《御批通鉴纲目》内《发明》等种书写格式片·佚名
  十九、桃坞吴家·包天笑
  ·移镇改建兵房议·丁曰健
  江淹传·李延寿
  赵延寿传·脱脱
  叶李传·宋濂
  秘书监准监丞王道奉议关文·王士点
  卷一百六·佚名
  卷七官制·冯煦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八百六十二·彭定求

        卷862_1 【同沈恭子游虎丘寺有作】清远道士   我本长殷周,遭罹历秦汉。四渎与五岳,名山尽幽窜。   及此寰区中,始有近峰玩。近峰何郁郁,平湖渺瀰漫。   吟俯川之阴,步上山之岸。山川共澄澈,光彩交凌乱。  

  • 卷三·汤右曾

    钦定四库全书怀清堂集卷三吏部侍郎汤右曾撰寄侍读乔石林六年清梦绕江滨闲却夔龙许国身豹尾昔陈天上事渔竿今作水边人儒宗经术归康济汗简文章识雅驯遥忆东风挑菜节万条烟柳射湖春出城西门今晨风日佳晻暧淡初旭空烟散林

  • 列传第八十六·刘昫

    ○窦参 从子申附 齐映 刘滋 从兄赞附 卢迈 崔损 齐抗 窦参,字时中,工部尚书诞之玄孙。父审言,闻喜尉,以参贵赠吏部尚书。参习法令,通政术,性矜严,强直而果断。少以门廕,累官至万年尉。时同僚有直官曹者,将夕,闻亲疾,请参代

  • 卷四百七十 列传二百五十七·赵尔巽

      志锐刘从德 春勋 良弼 宗室载穆万选 德霈 同源 文瑞承燕 克蒙额 恒龄德霈等 朴寿 谢宝胜姚霭云 黄忠浩杨让梨等   志锐,字公颖,他塔拉氏,世居紥库木,隶满洲正红旗,陕甘总督裕泰孙。父长敬,四川绥定府知府。志锐幼颖异

  • ◎礼十五(凶礼)·徐天麟

    ○服制孝文遗诏曰,朕既不德,无以佐百姓,今崩又使重服久临,以罹寒暑之数,哀人父子,伤长老之志,损其饮食,绝鬼神之祭祀,以重吾不德,谓天下何,朕获保宗庙,以眇眇之身,托于天下君王之上,二十有余年矣,赖天之灵,社稷之福,方内安宁,靡有兵革,朕

  • 卷四十八·朱熹

    <史部,史评类,御批资治通监纲目>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资治通监纲目卷四十八 【起辛巳唐德宗贞元十七年尽戊戍唐宪宗元和十三年】凡十八年 【辛巳】十七年夏五月朔日食质实【日食注见新莽天凤元年

  • 卷七·沈德符

      ○内阁【丞相】秦官,以丞相为第一,主国柄。汉因之。唐以尚书令为真相,而左右仆射佐之,皆宰相职也。武后改仆射为文昌左右相,中宗返正复旧名。至玄宗又改两仆射为左右丞相,可谓名位俱正矣。然是时,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

  • 卷之二百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塔顶之宝·李定夷

    南通天宁寺内之支堤塔,系唐时所建,久已失修,势将倾圮。寺邻省立第七中学校,特为之呈请省署,就地拨款修葺。据模范市场监工,估计工料费用需银五千六百余元。除该校逐月节省,所余二千九百九十余元外,不敷之数,尚须筹募。惟值此金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六 列传一百五十六·纪昀

    列传宋 【六十】○宋六十吕大防【大忠 大钧大临】 刘挚 苏颂吕大防刘挚苏颂△吕大防吕大防字微仲其先汲郡人祖通太常博士父蕡比部郎中葬京兆蓝田遂家焉大防进士及第调冯翊主簿永寿令县无井远汲于涧大 防行近境得二

  • 韩弘传·刘昫

    韩弘,颍川人。其祖父、父亲皆无名声,世代居住在滑州之匡城。少小父母亡故,依附母家亲族,刘玄佐便是他的舅父。他跟随刘玄佐做州府属吏,屡次奏请试官大理评事。刘玄佐死后,其子刘士宁被逐,韩弘离开汴州,任宋州南城守将,刘全谅当

  • 刘弘基传·欧阳修

    刘弘基是雍州池阳县人。少时因父荫补任隋右勋侍。大业末年,从征辽东,因家资贫乏,行至汾阴县时,自料误期依法当斩,便与其部属屠牛犯法,暗示县吏逮己入狱。一年之后,按赎刑论处。随后亡命在外,盗马以自供给。后来到达太原,暗自依

  • 孤愤第十一·韩非

    智术之士,必远见而明察,不明察,不能烛私;能法之士,必强毅而劲直,不劲直,不能矫奸。人臣循令而从事,案法而治官,非谓重人也。重人也者,无令而擅为,亏法以利私,耗国以便家,力能得其君,此所为重人也。智术之士明察,听用,且烛重人之阴情;能

  • 卷五十八(那连提耶舍译)·佚名

    △须弥藏分第十五陀罗尼品第四尔时世尊告功德天言:清净智。我於往昔与汝二人。於因陀罗幢相王佛所同发誓愿。我今与汝得愿满足。我今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汝亦住於功德之处。功德天言如是如是,大德婆伽婆。如是如是

  • 忉利天宫神通·佚名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忉利天,为母说法。  尔时十方无量世界,不可说不可说一切诸佛,及大菩萨摩诃萨,皆来集会。赞叹释迦牟尼佛,能于五浊恶世,现不可思议大智慧神通之力,调伏刚强众生,知苦乐法,各遣侍者,问讯世尊。  是时,如

  • 榕城考古略·林枫

    清代林枫编写的乡土志,三卷。为福州乡土志,原来未刊,各地图书馆抄藏甚少,有福建省图书馆本、福建师大图书馆本。1980年福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曾组织校点,内部刊行。2001年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重新整理出版,林枫后裔林贤光

  • 论诗绝句三十首·元好问

    金元好问著。是继承杜甫《戏为六绝句》的形式,在对建安以来的诗派、诗人作品品评的同时,阐明了自己对诗歌美学的主张。第一首即以“诗中疏凿手”自任,辨明诗中的正体和伪体,使得泾渭清浑分明,以达去伪存正的目的。中

  • 谤佛经·佚名

    全一卷。元魏菩提流支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与竺法护译之决定总持经为同本异译。内容叙述师子游戏菩萨等十大菩萨,已修七年陀罗尼,虽精进修业,然不得成就种种妙果,因而对佛法生疑惑,乃舍戒还俗,作鄙劣行为。时阿阇世王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