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礼十五(凶礼)

○服制

孝文遗诏曰,朕既不德,无以佐百姓,今崩又使重服久临,以罹寒暑之数,哀人父子,伤长老之志,损其饮食,绝鬼神之祭祀,以重吾不德,谓天下何,朕获保宗庙,以眇眇之身,托于天下君王之上,二十有余年矣,赖天之灵,社稷之福,方内安宁,靡有兵革,朕既不敏,尝畏过行以羞先帝之遗德,惟年之久长,惧于不终,今乃幸以天年,得复供养于高庙,朕之不明与,嘉之,其奚哀念之有,其令天下吏民,令到,出临三日,皆释服,无禁娶妇嫁女,祠祀饮酒食肉,自当给丧事服临者皆无践,绖带无过三寸,无布车及兵器,无发民器临宫殿中,殿中当临者,皆以旦夕,各十五举音,礼毕罢,非旦夕临时,禁无得擅哭临,以下,服大红十五日,小红十四日,织七日,释服,它不在令中者,皆以此令比类从事。(本纪。)

孝宣地节四年,诏曰,导民以孝,则天下顺,今百姓或遭衰绖凶灾,而吏繇事,使不得葬,伤孝子之心,朕甚怜之,自今诸有大父母父母丧者,勿繇事,使得收敛送终,尽其子道。(本纪。)

结以倚庐。(扬雄传注云,行服三年也,汉律以不为亲行三年服,不得选举。)

服舍。(江都易王传师古曰,倚庐垩室之次也。)○丧葬(杂录附)

高祖十二年四月甲辰,崩于长乐宫,丁未发丧,五月丙寅,葬长陵,已下,(已下棺也)皇太子群臣皆反,至太上皇庙。(本纪。)

惠帝即位,赐给丧事者,二千石钱二万,六百石以上万,五百石二百石以下,至佐史五千,视作斥土者将军四十金。(本纪服虔曰,斥土,圹土也。)

文帝至霸陵,意凄怆悲怀,顾谓群臣曰,嗟乎以北山石为椁,用纻絮斫陈漆其间,岂可动哉,左右皆曰善,释之前曰,使其中有可欲,虽锢南山犹有隙,使其中亡可欲,虽无石椁,又何戚焉,文帝称善。(张释之传。)

文帝遗诏,霸陵山川,因其故,无有所改,郎中令张武为复土将军,发近县卒万六千人,发内史卒万五千人,藏郭穿复土,属将军武,乙巳葬霸陵。(本纪。)

武帝建元六年,窦太后崩,丞相许昌,御史大夫严青翟,坐丧事不办,免。(田鼢传。)

元帝时,贡禹奏言,武帝时多取好女,至数千人,以填后宫,及弃天下,昭帝幼弱,霍光专事,不知礼正,妄多藏金钱财物鸟兽鱼鳖牛马虎豹生禽,凡百九十物尽瘗藏之,又皆以后宫女置于园陵,大失礼,逆天心又未必称武帝意也,昭帝晏驾,光复行之,至孝宣皇帝时,陛下恶有所言,群臣亦随故事,甚可痛也,故使天下承化,众庶葬埋,皆虚地上,以实地下,其过自上生,皆在大臣循故事之罪也,惟陛下深察古道,从其俭者,诸园陵女亡子者,宜悉遣,独杜陵宫人数百,诚可哀怜也。(贡禹传。)

元帝崩,有司言乘舆牛马禽兽皆非礼,不宜以葬,奏可。(成纪。)

哀帝建平二年,帝太后丁氏崩,上曰,朕闻夫妇一体,诗云,谷则民室,死则同穴,昔季武子成寝,杜氏之殡在西阶下,请合葬而许之,附葬之礼,自周兴焉,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孝子事亡如事存,帝太后宜起陵恭皇之园,遂葬定陶,发陈留济阴近郡国五万人穿复上。(本纪。)

平帝元始五年,崩于未央宫,大赦天下,有司议曰,礼,臣不殇君,皇帝年十有四岁,宜以礼敛,加元服,奏可,葬康陵。(本纪。)

孝景中二年令,诸王薨,大鸿胪奏谥诔策,列侯薨,大行奏谥诔策,王薨,遣光禄大夫吊襚祠赗视丧事,因立嗣子,列侯薨,遣大中大夫吊祠视丧事,因立嗣,其薨葬国,得发民挽丧穿复土治坟,无过三百人毕事。(本纪。)

○杂录楚元王夫人薨,赐茔。(楚元王传,师古曰,谓为界域。)

霍去病薨,上悼之,发属国元甲军陈,自长安至藏陵,为冢象祁连山。(本传。)

李蔡以丞相坐诏赐冢地阳陵当得二十亩,蔡盗取三顷,颇卖得四十余万,又盗取神道外堧地一亩葬其中,当下狱,自杀。(李广传。)张安世薨,天子赠印绶,送以轻车介士,赐茔杜东。(本传。)

霍光薨,上及皇太后亲临光丧,大中大夫任宣与侍御史五人,持节护丧事,中二千石治莫府冢上,赐金钱缯絮绣被百领,衣五十箧,璧珠玑玉衣,梓宫,便房黄肠题凑各一具,枞木外臧椁十五具,东园温明,皆如乘舆制度,载光尸柩以辒京车,黄屋左纛,发材官轻车北军五棱士军陈至茂陵,以送其葬,谥曰宣成侯,发三河卒穿复土,起冢祠堂,置园邑三百。(霍光传。)

杨王孙病且终,先令其子曰,吾欲裸葬以反吾真,必亡易吾意,死则为布囊,盛尸,入地七尺,既下,从足引脱其囊,以身亲土,其子欲默而不从,重废父命,欲从之,心又不忍,乃往见王孙友人祁侯,祁侯与王孙书曰,王孙苦疾,仆迫从上祠雍,未得诣前,愿存精神,省思虑,进医药,厚自持,窃闻王孙先令裸葬,令死者亡知则已,若有知是戮尸地下,将裸见先人,窃为王孙不取也,且孝经曰,为之棺椁衣衾,是亦圣人之遗制,何必区区独守所闻,愿王孙察焉,王孙报曰,盖闻古之圣王,缘人情不忍其亲,故为制礼,今则越之,吾是以裸葬,将以矫世也,将以矫世也,夫厚葬诚亡益于死者,而俗人竞以相高,靡财单币,腐之地下,或乃今日入而明日发,此真与暴骸于中野何异,且夫死者终生之化而物之归者也,归者得至,化者得变,是物各反其真也,反真冥冥,亡形亡声,乃合道情,夫饰外以华众,厚葬以鬲真,使归者不得至,化者不得变,是使物各失其所也,且吾闻之,精神者天之有也,形骸者地之有也,精神离形,各归其真,故谓之鬼,鬼之为言归也,其尸块然独处,岂有知哉,裹以币帛,鬲以棺椁,支体络束,口含玉石,欲化不得,郁为枯腊,千载之后,棺椁朽腐,乃得归土,就其真宅,繇是言之,焉用久客,昔帝尧之葬也,窾水为椟,葛藟为缄,其穿下不乱泉,上不泄缄,故圣王生易尚,死易葬也,不加功于亡用,不损财于亡谓,今费财厚葬,留归鬲至,死者不知,生者不得,是谓重惑,於戏,吾不为也,祈侯曰善,遂裸葬。(本传。)

○恤死事

汉四年,下令军士不幸死者,吏为衣衾棺敛,转送其家。(高纪。)

八年,令士卒从军死者,为槥归其县,县给衣衾棺葬具,祠以少牢,长礼视葬。(高纪。)

文帝十四年,瓶侯孙单父卬以北地都尉力战死事,子侯。(功臣表。)汉法父子俱有死事,得与丧归。(灌夫传。)

景帝中二年,封故楚赵傅相内史前死事者四人子,皆为列侯。(本纪。)

武帝取从军死事之子孙,养羽林官,教以五兵,号曰羽林孤儿。(百官表。)

猜你喜欢
  卷九十四·志第四十七·河渠四·脱脱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九十二·李心传
  第七十九回 识诈书终惩逆党 效刺客得毙番王·蔡东藩
  御批厯代通鉴辑览卷十四·乾隆
  千百年眼卷六·张燧
  卷八十一·国朝·蒋一葵
  卷三十三·唐·蒋一葵
  蕉窗雨话·佚名
  五一五 山西巡抚巴延三奏查获《六柳堂集》并汇缴违碍书籍折(附清单一)·佚名
  樗里子甘茂列传第十一·司马迁
  张浚传·欧阳修
  饶伸传·张廷玉
  卷六十五·杨士奇
  提要·孙懋
  卷一百一·宋敏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十·阮阅

      ●卷十·评论门  杜云:“尔辈可忘年。”“含凄觉汝贤。”“送尔维舟惜此筵。”“汝与山东李白好。”自世俗观之,则为简傲,诗简(家)不然,亦尝有云:“忘形到尔汝。&

  • 卷二十七·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十七 明 曹学佺 编 初唐十四 张说【字道济洛阳人】 四月十三日诏宴宁王亭子赋得好字 何许承恩宴山亭风日好緑嫩鸣鹤洲隂穠鬬鸡道果思夏来茂花嫌春去早行乐无限时皇情及芳草修书院学

  • 卷四百四十二·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四百四十二白居易吟元郎中白须诗兼饮雪水茶因题壁上吟咏霜毛句闲尝雪水茶城中展眉处只是有元家吴七郎中山人待制班中偶赠絶句金马东门只日开汉庭待诏重仙才第三松树

  • 卷四百七十二 列传二百五十九·赵尔巽

      陆润庠 世续 伊克坦 梁鼎芬徐坊 劳乃宣 沈曾植   陆润庠,字凤石,江苏元和人。父懋修,精医,见艺术传。润庠,同治十三年一甲一名进士,授修撰。光绪初,屡典试事,湖南、陕西皆再至。入直南书房,洊擢侍读。出督山东学政。父忧

  • 名山藏卷之三十五·何乔远

    臣何乔远恭辑继体记(序名)◆继体记(序名)洪武中东宫亲王位下各拟二十字可名二十世子生命名以五行相生一字为偏傍以缀之其后宗室繁多五行偏傍已穷皆翰林杂制定音而字义无取焉懿文太子位下允文遵祖训钦

  • 稽古录卷十五·司马光

    宋 司马光 撰唐太宗【世民】贞观元年【春泾州都督罗艺反统军杨岌讨斩之 分天下为十道 突厥部落离散国中大雪六畜多死或劝帝击之帝不许】二【春闗中饥民多卖子者诏出御府金帛赎之右衞将军柴绍击延安贼帅梁师都斩之

  • 天官书第五·司马迁

    刘洪涛 译注【说明】《汉书·艺文志》记载的古代天文著作凡二十一家,多达四百五十卷,但是到了著录《隋书·经籍志》的唐代,大约全都失传了,今知年代较古远的天文著作如甘氏、石氏、巫咸三家《星经》、《

  • 卷九十四·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九十四郊社考【四】郊【仪注】【臣】等谨按古者制礼圣者作之明者述焉作则立其宏纲述乃臻於美备也考仪於今日以通礼为定盖自立制以来仪节逓有损益

  • 大言不惭,为之也难·孔子

    【原文】 子曰:“其言之不怍①,则为之也难。” 【注释】 ①怍(zuo):惭愧。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大言不惭,那他实践起来一定很困难。” 【读解】 说者容易做者难。 所以,一个人说话一定要注意,大言不惭,夸夸其谈,把牛皮吹出

  • 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第八·周祖谟

    虎,陈魏宋楚之间或谓之李父,江淮南楚之间谓之李耳;(虎食物值耳即止,以触其讳故。)或谓之于□。(于音乌,今江南山夷呼虎为□,音狗窦。)自关东西或谓之伯都。(俗曰伯都事抑虎说。)貔,(狸别名也。音毗。)陈楚江淮之间谓之□,(音来。)北燕朝

  • 卷二·陈大章

    <经部,诗类,诗传名物集览钦定四库全书诗传名物集览卷二   庶吉士陈大章撰鸟七月鸣鵙朱传鵙伯劳也月令仲夏鵙始鸣补传云七月则鸣之极朱子曰鵙以七月鸣则隂气至而众芳歇矣为鵙音相近服防陆佃以为题鸣即鵙也郑笺伯劳

  • 卷三十一·盛世佐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仪礼集编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集编卷三十一龙里县知县盛世佐撰既夕礼第十三之三记敖氏曰此上下二篇之记也郝氏曰士丧既夕本通一篇故记起自始死世儒欲割记附二篇谬也士处适寝寝东首于北墉下注曰将

  • (古今图书集成)释教部汇考卷第四·陈梦雷

    宋二仁宗天圣元年。勅内侍降香。入天竺灵山。为国祈福。南海驻辇国。进金叶天竺梵经 按宋史仁宗本纪。不载 按佛祖统纪。天圣元年勅内侍杨怀古。降香入天竺灵山。为国祈福。慈云式法师。复以天台教文入藏为请。怀古

  • 佛说弥勒来时经·佚名

    失译人名附东晋录  舍利弗者。是佛第一弟子。以慈心念天下。往到佛所。前长跪叉手问言。佛常言。佛去后当有弥勒来。愿欲从佛闻之。佛言。弥勒佛欲来出时。阎浮利内地山树草木皆焦尽。于今阎浮利地。周匝六十万里。

  • 翻译名义集卷第九·法云

    什物篇第三十七经音义云。什者十也。聚也杂也。亦会数之名也。谓资生之物。庄子关尹曰。凡有貌象声色者。皆物也。易曰。天地絪緼。万物化醇。玉篇云。凡生天地之间。皆谓物也。事也类也。佉啁(竹交)罗。此云小长床。

  • 水与土·夸西莫多

    夸西莫多抒情诗选,这些诗篇情愫绵绵,神采飞动,无论状景、咏物或抒写现实世界,或缅怀往昔,都饱含了诗人的热忱。他用浓烈的感情,涂抹时代生活的悲剧;又把热烈憧憬的理想,涸染在感情的多种色彩之中。他的每一首诗,字里行间无不涌

  • 太上老君说城隍感应消灾集福妙经·佚名

    太上老君说城隍感应消灾集福妙经,原不题撰人。书中提到「天下十三布政城隍之神」,应出于明洪武九年(1376)设置十三布政使司之后。原书一卷,收入《万历续道藏》。经文乃太上老君演说,谓世上众生之命运,皆由城隍神掌握,城隍神「

  • 雷峰塔·方成培

    传奇剧本。清方成培著。作者《自序》说:此剧为“更定”他作而成,“遣词命意,颇极经营,务使有裨世道,以归于雅正。”近人吴梅《霜厓曲跋》说:“观其《自序》,煞费苦心。然剧中篇幅过狭,套数失次,亦非尽美之作。”日本青木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