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一百十一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

华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刑部户部三库事务世袭骑都尉军功加十九级随带加二级又加二级臣董诰内大臣户部尚书镶蓝旗满洲都统军功纪录五次寻常纪录十四次臣德瑛经筵讲官太子少保工部尚书纪录六次臣曹振镛等奉敕修  

乾隆五年。庚申。二月。丁亥。遣官祭昭忠祠。  

○土默特扎萨克贝勒阿拉布坦故。遣官致祭如例。  

○厄鲁特贝子拉尔济旺舒克故。遣官致祭如例。  

○旌表守正捐躯之直隶大名县民张成德妻郭氏。  

○戊子。吏部议准。闽浙总督宗室德沛疏称、闽省台疆调补人员。毋庸限以二年一次拣发。亦不必拘定道府等官人数。豫行发往。统令督抚等酌量。何项需人。并何时应行拣选之处。临时奏请遵行。从之。  

○己丑。兵部议覆御史常禄奏称、各省塘务。令正副提塘。同居办事。彼此纠察。庶正副不得巧卸滋弊。查原议添设副提塘之时。原为供应本省差遣。并备补正提塘之用。但未设以前。原系一人办事。即有本省差遣。俱委别省提塘暂行代办。并无贻误。副提塘一项。诚为有名无实。臣等公议。应通行各省督抚。嗣后该省副提塘缺出。毋庸拣补。遇本省差遣事出。令正提塘仍照旧例办理。从之。  

○免湖北襄阳县卫、乾隆四年分水灾额赋有差。  

○庚寅。大学士鄂尔泰等议覆、贵州道监察御史徐以升奏称、积贮缺额。必须向邻省买补者。须咨商该省督抚。通融打算。作何陆续买补之法。庶产米之地。贩米之商。交受其惠。查官运商贩。均关民食。是以臣等于马兰口总兵官布兰泰条奏停止采买案内。议以从前题定分贮省分。行文各该督抚。视民有余粟。官为收买。如市价增长。官即停籴。又先于浙江巡抚卢焯条奏官商采买米石案内。议令江广督抚。将官运商贩。并行不悖。妥协办理。俱经准行在案。应再通行各该督抚。将应买米谷。因地因时。设法陆续采买。务使仓贮不致虚悬。商贾亦无壅滞。国储民食。两有裨益。从之。  

○刑部议覆、广西道监察御史刘方蔼奏称、直省凡有监狱衙门。均宜照刑部之例。另设女监。查雍正七年九月内。经九卿议覆各省督抚按察使等奏、嗣后各省监狱。俱令分建内外两处。再另置一监。以禁女犯。通行在案。但外省有狱各衙门。其果否另设女监之处。应再行文各省。转饬所属。实力奉行。并将奉行过缘由报部。至奏称昼夜查看女犯。给其饮食。令禁卒之亲属妇女。代入女监。反觉男女混杂。殊属未便。臣等酌议。嗣后各直省女监。亦照刑部之例。将女犯监门。昼夜封闭。仍责老成禁卒看守。至散给饮食。仍令该管官不时稽察。如有凌逼等弊。即将禁卒人等。严加责处。从之。  

○大计奉天、直隶、山西、陕西、甘肃、四川、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直隶河员、江南河员、河南河员、山东河员、不谨官二十七员。罢软官九员。年老官四十三员。有疾官二十一员。才力不及官十七员。浮躁官十六员。分别处分如例。  

○辛卯。哈密扎萨克贝子额敏故。遣官致祭如例。  

○翁牛特镇国公索诺木故。遣官致祭如例。  

○壬辰。谕、豫省盗案繁多。营伍亦觉懈弛。该省止设河北。南阳。二镇。与巡抚不相统属。诸事不能画一。着照山西之例。河南巡抚。兼提督衔。以便节制稽察。  

○免安庆宿州。乾隆四年分。雹巡额赋十之七。  

○免山东滕县、金乡、兰山、郯城、日照、等五县。乾隆四年分、水灾额赋有差。  

○癸巳。皇后千秋令节。遵皇太后懿旨。停止行礼筵宴。  

○甲午。春分。朝日于东郊。遣諴亲王允秘、恭代行礼。  

○以一等侯张谦。署理銮仪使。  

○乙未。吏部议准、河东河道总督白钟山等疏称、山东曹州府黄河同知。与河南开封府下北河同知。所属河工均最险要。河堤绵远。厅员势难兼顾。应添设曹仪通判一员。与原设之黄河同知。下北河同知。画地分防。从之。  

○以故鄂尔多斯、扎萨克贝子、罗布藏之子、那木扎勒多尔济、袭爵。  

○以故哈密、扎萨克贝子、额敏之子、玉素布、照例袭封镇国公。  

○丙申。遣官祭贤良祠。  

○工部议准。直隶河道总督顾琮等奏称、先据河东总河白钟山奏请。漳河复归故道。则卫河不致泛溢。为一劳永逸之计。查漳水自康熙四十五年间。因卫河水弱。引漳由山东馆陶县入卫。以济漕运。后缘全漳入运。漳、卫、汶、三水会合。浑流奔赴。以致卫河难以容受。每有涨溢之患。此白钟山所以有改复漳河故道之请。臣等公同确勘。漳河改归故道。则山东德州以下。直隶沧州等处。可免冲溃。实于运河有益。惟是和儿寨东起。至青县鲍家嘴入运之处止。计程六百余里。河身久经淤浅。两岸居民稠密。若益以全漳之水。别无减河分流。势难容纳。则漳水改由故道。于直隶不能无患。然不由故道。于山东亦不能无患。惟有分洩防御。使两省均无所害。庶为经久之图。请将直隶元城县之和儿寨村北。原有河沟一道。饬令地方官。严禁小民。不许筑坝拦水。听其宣洩。以分水势。又自钩盘河入老黄河之处起。至海丰小泊头潮河止。凡直东两省地方。俱请挑挖子河。务使一律深通畅流。以洩暴涨。并将临清、恩县、夏津、武城、德州、一带民修堤埝。照东省官堤之例。请帑修筑。从之。  

○直隶天津镇总兵官黄廷桂奏、防护田村弁兵。日用不敷。请照监修昌平州白羊炮局弁兵之例。按日赏给银两。以资养赡。得旨允行。下部知之。  

○以故奉恩镇国公诺音托和之子斗宝。照例袭封奉恩辅国公。  

○丁酉。孝昭仁皇后忌辰。遣官祭景陵。  

○吏部议准。理藩院奏称、唐古忒学助教。应准授为额设之缺。照国子监八旗官学助教例。给与从七品品级。从之。  

○礼部议覆、陕西学政嵩寿疏称、宁夏府属新渠、宝丰、二县。既经裁汰。其文武童生。随原籍灵州、宁夏、宁朔、中卫、平罗、五属应考。若不将二县入学原额。酌量分拨。不无人多额少之叹。应请将新、宝、二县。文武童生各十二名原额。于宁夏府学、拨增八名。灵州、中卫县、各增四名。宁夏、宁朔、二县。各增三名。平罗县、增二名。俾得奋志上进等语。臣等伏思新、宝、二县招徕之民。从前原系夏、朔、等五州县人民。今既拨归本籍。其户口原不加多。且各该州县。较之人文繁盛之地。尚属有间。若将新、丰、两学二十四名之额。尽数拨增。未免太浮。应遵照雍正六年。奏定新、宝、两县附入平罗考取十六名之额。统于灵州、宁夏、宁朔、中卫、平罗、五州县内。视人文之多寡。酌量增取。将八名分隶各学。再将八名拨入宁夏府学。以符该省大府之额。仍令该学政凭文拔取。宁缺无滥。其武童。亦照文童之例考取。从之。  

○戊戌。详定下河等处修建疏浚事宜。工部议准。总办江南水利工程大理寺卿汪漋等奏称、咸水东来之患。惟天妃口。与白驹三闸。为甚。天妃口。向无闸座。应建。白驹三闸颓坏。应并拆建。其沿范堤一带之丁溪等闸。内有上岗、北草堰、二闸。俱颓坏。更在串场河里口。开闸则不免咸水内灌。闭闸则盐艘不能遄行。应移建串场河外口。其余各闸损坏者。应修葺完整。又盐城之东塘河。及上岗、草堰、二闸。内外河道。并阜宁、山阳、宝应、兴化、泰州、各属河道。俱淤浅。应一并疏浚。高邮、宝应、现议添建三闸之处。宽阔散漫。应将河头略为挑浚。引入下游河道。至串场河。及溱潼河、新河、旧河、俱浅阻、应一律挑浚。其沿串场河之范堤。及拼茶、角斜、二场堤工。俱逼海滨。残缺处多。应加宽厚。坚筑夯硪。又扬州之芒稻闸。下抵通州。河道浅涩。应挑浚。城东沙灞闸河淤垫。应疏浚。其闸板损坏者。应修整。城南扬子桥。闸底过高。不能通流。应落低三尺。其闸墙坍卸。底石冲动。亦应收小修葺。又九属田亩。毗近河渠地方。应于两岸修筑田圩。各高四尺。底宽八尺。项宽二尺。以作堤防。该管地方官。实力董劝居民。每年于农隙时。如式修筑。如有俸满应升之员。准以升衔留任。俾得专力修筑。限于三年内。一律告成。将各员劳绩。分别具题。量加议叙。从之。  

○以刑部左侍郎韩光基。为工部尚书。  

○庚子。宽八旗扣项罚俸缴银之例。谕曰。八旗官员。有平日指俸借支官银。以及抵买入官房地。俱应扣俸还项。如该员遇有罚俸处分。即应照数补交现银。此乃该员借用。及置产之私项。部旗理应按限催交。毋庸复从宽缓。但念该员既罚本俸。复措现银。并在一时。未免生计拮据。朕心轸念。用是特降谕旨。嗣后罚俸之旗员。如有应扣之杂项银两。着照旧按数坐扣。俟完项之日、再行扣罚俸银。若扣还杂项之外。尚有余俸。即将余俸陆续扣足所罚之数。不必勒补现银。至该员所罚之俸。未经扣完之日、亦不许再行借支别项银两。如该员遇有丧事。仍准照例借四个月俸银。亦着展限扣还。该部该旗。可即遵谕行。  

○辛丑。礼部奏、三月初十日、届行耕耤之期。查亲耕典礼。原可间岁举行。今逢闰岁。节气尚寒。更衣行礼。不无过劳。请暂停止。令顺天府堂官。照直省督抚之例办理。从之。  

○免湖北汉阳、黄陂、孝感、黄州、等四县卫。乾隆四年分。旱灾额赋有差。  

○是月。直隶总督孙嘉淦奏、直隶通省田中积水。以及河渠堤埝。应疏浚修筑者。共计五百二十三处。其中应动帑兴修者。五十二处。余四百七十一处。俱系民修。合计通省工程内。劝用民力者。约得十分之八。得旨、在卿为此。朕不虑其刻民也。  

○江苏学政左副都御史刘吴龙奏、金匮、松江、江宁、上海、高淳、昆山、新阳、等处。干纪生童。照例处置。以整士习。得旨、如此尽职。殊属可嘉之至。勉力为之。  

○安徽按察使刘柏奏、官吏大半疲玩。命盗等案倍昔。现严饬妥办。其颍凤二府。奸猾每多藏集。设法稽缉。得旨、知道了。勉力一实字。行与朕看。  

○江南提督南天祥奏、江北一带。每年捕蝗各兵役。应按照名数。每名每日酌赏饭食银三分。于存公耗羡内支拨。得旨、此事待朕缓酌之。  

○浙江巡抚兼管盐政卢焯奏、江海塘工一切修筑事宜。将次告竣。目睹涨沙较前愈远。回溜比前更平。得旨。此实天恩浩荡。朕钦承之下。更深敬畏之心矣。  

○湖广总督班第奏、楚省各苗。素称犷悍。如有命盗等事。不妨稍予宽容。仍准排解完结。如果有结连寨众拒敌情事。然后请兵进剿。倘员弁好大喜功。事无巨细。构衅生端者。即行参究。得旨、所见甚是。知道了。  

○又奏、靖州绥宁县耙冲地方。开采铜矿。该地高雷二寨苗众。款合地连寨苗。阻挠抢夺一案。发觉之始。该管文武所报互异。是以抚臣冯光裕急于用兵。兹据该协副将姜煓曾具报。若遽带兵擒拏。恐无知拒敌。随至各寨痛切晓谕、该苗头姚和卿杨云卿等。自愿出官听审。究出启衅根由。实因该地方官。妄听奸商煽惑。任意生端。及至偾事。又不确查情由。徒欲逞兵洩忿。且矿山原在高雷二寨身后。于田禾亦不能无碍。应俟此案结后。另行查参。得旨、总期汝等和衷办理为妙。  

○又密奏、巡抚崔纪。审讯被参道员崔乃镛之事。意存回护。从前崔乃镛亏空银两。俱系令司道府等官。公摊垫补。始行完结。且其性好挟仇。偏执己见。诸事惟与伊婉商办理。得旨、此乃公论。伊尚无大过失。因一时不得其人。姑留之。若再有枉法之事。即据实奏闻。  

○山东巡抚硕色奏、东省地丁耗羡一项。自应慎重收支。年清年款。方免冒滥。乃自雍正二年归公以来。已十余载。其动支各项。为数甚多。有无滥用。尚须确核外。至各属长完、未完、耗银、及有无民欠可徵。并卫所各官透动之项。种种疑窦。显有朦混情弊。历任藩司等。俱未查明揭报。现令彻底清查。臣当细加确核。酌其轻重。应参追者参奏、应咨部者咨部。俾库项不致糜滥。劣员亦知儆惕。得旨、此奏甚好。勉力为之。将来办有头绪。仍明白具奏、  

○云南巡抚张允随奏、查安宁州地方。有洪源井。丽江府地方。有老姆井。均可开煎。每年可获盐四十万一百二十一斤。定为年额。于销盐各州县中。酌量远近。通融改拨。以之添补昆明、宜良、嵩明、腾越、等州县不敷之数。民食不无裨益。得旨、此事若办得妥协。实有益之事也。  

卷之一百十一  

猜你喜欢
  卷七十九·列传第十七·脱脱
  卷二百三十·列传第一百二十六·柯劭忞
  仁恻第二十·吴兢
  ●卷二·李绛
  ○荣禄与袁世凯四则·许指严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一百九十四·佚名
  卷之一千二百三十一·佚名
  卷之四百九十五·佚名
  第37章 在天气很冷时脱下士兵棉衣·冯玉祥
  耶律希亮传·宋濂
  王圻传·张廷玉
  第四节 玛志尼、加里波的之亡命·梁启超
  卷一百九十四·佚名
  兵饷例·佚名
  秦淮画舫录跋·捧花生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序·俞弁

      余性疏懒,平居自粝食粗衣外,无他嗜好,寓情图史,翻阅披校,竟日忘倦。古人有云:“缓步当车,晚食当肉。”此林下人一种真乐。余亦自谓有真乐三,而此不与焉。读经史百家,忽然有悟,朗诵一过,如对宾客谈论,而无迎送之劳,一

  • 卷七十·王奕清

    <集部,词曲类,词选之属,御选历代诗余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历代诗余卷七十目录【一百字】念奴娇【又一体】苏轼周紫芝【二首】赵鼎臣吕渭老韩驹蔡伸叶梦得李邴曾纡【二首】刘一止赵长卿张元干【二首】朱敦儒【二首】曾觌曾

  • 卷五·冯惟讷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五      明 冯惟讷 撰 古逸第五 铭【文心雕龙曰昔帝轩刻舆几以弼违大禹勒笋簴而招谏成汤盘盂着日新之规武王户席题必戒之训周公慎言於金人仲尼革容於敧器则先圣鉴戒其来久矣故铭者铭也

  • 卷四百六十三 元祐六年(辛未,1091)·李焘

      起哲宗元祐六年八月戊子盡是月壬辰   八月戊子朔,知開封府范百祿轉對,言三事。其一曰:「臣伏惟二聖臨御以來,朝廷清明,海內乂安。邊隅弭兵革之災,田里無狗吠之警,耋老倪稚,咸樂其生,德之休明,古治何遠。原其所以,誠由舉措

  • 例义·王懋竑

    自昔辑朱子年谱为门人果斋李氏其元本今不可得见而行世者明李古冲本多窜易果斋之旧近有洪去芜本收载较繁増损未当又新闽本尤疎畧先生大抵据李洪两本严审而慎采之恐览者无以悉其源流前后乃取魏鹤山序果斋元本者冠于首以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十一·佚名

    嘉靖元年二月戊寅朔遣驸马都尉崔元祭社稷顺天府府尹徐蕃祭先农之神○南京都察院左都御史陈玉屡乞休上皆温旨谕留至是复恳辞上曰卿才行老成素有誉望新政之初方膺委任乃累辞免情词恳切特允所请赐驰驿归仍令有司月给米三

  • 二百六十二 上谕著内务府将三织造送来之缎疋立即入账销算·佚名

    雍正二年六月二十五日 总管太监.四品官.加二级张其林传旨,谕庄亲王、内务府总管等:三处织造呈进各色绸、缎、纱等物时,应立即将彼等送来之年份及缎疋项目、数量等,查收入账,销算钱粮。钦此。 总管内务府事务和硕庄亲王,内务府

  • 卷十二·佚名

    兔儿年,成吉思命拙赤领右手军,去征林木中百姓,令不合引路,斡亦剌种的忽都合别乞比万斡亦剌种,先来归附,就引拙赤去征万斡亦剌。入至失黑失惕地面,斡亦剌秃巴思诸种都投降了。至万乞儿吉思种处,其官人也迪亦纳勒等也归附了,将白

  • 于谨传·令狐德棻

    于谨字思敬,是河南洛阳人,小名巨弥。曾祖于婆,任魏国怀荒阵将。祖父于安定,任平凉郡守、高平郡将。父于提,任陇西郡守,封荏平县伯。保定二年(562),由于于谨功勋卓著,追赠于提为使持节、柱国大将军、太保、建平郡公。于谨性格

  • 尹伸传·张廷玉

    尹伸,字子求,四川宜宾人。万历二十六年(1598)进士,授承天府推官。后历任南京兵部郎中、西安知府、陕西提学副使、苏松兵备参政。为官清廉,为人正直,不阿谀逢迎,三任皆是弹劾自己而辞官。天启年间,起任原职,分守贵州威清道。贵

  • 傅应祯传·张廷玉

    傅应祯,字公善,江西安福人。隆庆五年(1571)中进士,授职零陵知县。剿杀洞庭强盗,将祁阳有盗名的大土匪治罪,使老百姓得到安宁。后调任溧水知县。万历三年(1575)升为御史。张居正执掌国事,傅应祯是他的门生,对时事有所思虑,遂上

  • 卷第八·佚名

    帝统八谥议下真宗谥议伏以古之王者。申节惠之文。举易名之典。取法于天地。陈礼于郊庙。盖所以褒劝成德。彰示方来。著为令猷。历代不易者也。伏惟大行皇帝诞膺基命。祇嗣宝图。席二后之庆晖。接五精之正统。业隆富有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百五十四·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五十四 洪武三十年秋七月庚戌朔,享太庙。 置都知监,秩正四品,掌内府各监行移一应关支勘合,设太监一人,正四品,左、右少监各一人,从四品,左、右监丞各一人,正五品,典簿一人,正六品;又置银作局,掌造内府金

  • 坚白论第五·公孙龙

    坚白石三,可乎?曰:不可。曰:二,可乎?曰:可。曰:何哉?曰:无坚得白,其举也二;无白得坚,其举也二。曰:得其所白,不可谓无白;得其所坚,不可谓无坚:而之石也之于然也,非三也?曰:视不得其所坚而得其所白者,无坚也。拊不得其所白而得其所坚,得其坚也

  • 原道译文·韩愈

    博爱叫做&ldquo;仁&rdquo;,恰当地去实现&ldquo;仁&rdquo;就是&ldquo;义&rdquo;,沿着&ldquo;仁义&rdquo;之路前进便为&ldquo;道&rdquo;,使自己具备完美的修养,而不去依靠外界的力量就是&ldquo;德&rdquo;。仁和义是意义确定

  • 黑龙江舆图说·屠寄

    清末屠寄撰。一卷。光绪年间屠氏任黑龙江舆图局总纂,应大清会典馆之征,主修《黑龙江舆地图》,同时著成是书,为舆图说明。省有总图说,齐齐哈尔、黑龙江、墨尔根、布特哈、呼伦贝尔、呼兰诸城及呼兰、绥化二厅皆有分图说,分别

  • 五母子经·佚名

    佛说五母子经,一卷,吴支谦译。说八岁沙弥,从阿罗汉学道,遂得五通,以宿命而生自己,前五生之母,悲吾子之早世,空自忧愁。

  • 大乘起信论义记·法藏

    凡三卷。唐代法藏撰。又称大乘起信论疏、起信论义记、藏疏、贤首疏。今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四册。为大乘起信论三大疏之一。本书系以华严宗之立场而注释大乘起信论者。共分成十门:(一)教起所因,(二)诸藏所摄,(三)显教分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