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十四

钦定四库全书

八句万夀盛典卷一百十四

歌颂【三十四】

万夀恭纪宗经徵

夀说

翰林院编修【臣】阮元

【臣】闻三极彛训其书言经经者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孟之说帝王稽古同天圣德备焉庆惟乾隆五十五年

皇上八旬万夀万夀【臣】仰思

盛德大业非三代以下史册所可拟万一者惟宗诸经

传以徵

圣夀或管窥而得其词焉【臣】谨案尚书洪范九五福一曰夀夀者福之初佑福者德所致也恭读

五福颂以为夀富诸事皆受于天惟好德修于人五皇极曰予攸好德女则锡之福皆五福主德之证至哉

圣人之德即福之基

圣人之所以夀也

帝王之夀必本於

天书曰天夀平格孔安国传曰言天夀有平至之君礼记中庸曰大德必得其夀徵诗曰保右命之自天申之我

皇上昭事惟敬书曰勑天之命惟时惟几恭绎读召诰篇一言以蔽之曰曷其奈何佛敬以諴民为祈天之本以敬德为諴民之本理益明焉大戴礼曰戒慎必恭恭则夀又引丹书曰敬胜怠者吉亦其义也

皇上躬亲

郊坛大祀极致精?其在周礼曰大司乐冬日至地上圜丘夏日至泽中方丘祭法燔柴于太坛祭天也瘗埋于泰折祭地也又以正月上辛

祈谷孟夏

常雩者公羊春秋曰郊用正月上辛月令天子乃以元日祈谷於上帝左氏春秋曰龙见而雩月令大雩帝用盛乐是也

社稷坛加玉者祈农事也周礼小宗伯掌建国之神位右

社稷春秋外传曰玉足以庇?嘉谷

朝日

夕月诸中祀兹复

躬亲一周及於

岳渎咸

命使祭告礼记祭义曰祭日于东祭月於西以别外内周礼大宗伯以实柴祀日月星辰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飌师雨司公羊春秋曰祭大山河海山川有能润於百里者天子秩而祭之礼记王制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候是也

庙祭器者周礼司尊彛掌六尊六彛之位礼记郊特牲曰

鼎俎奇而笾豆偶法古制也恭逢

圣相承重熙累洽百有余年

皇上寅承丕基无事不敬法

列祖诗曰下武维周世有哲王三后在天王配于京我国家创业东土缔造维勤

皇上编开国方略以阐

功德书曰惟先王建邦唘土公刘克笃前烈至于大王肇

基王迹

书萨尔浒战事者仁者无敌受

命伊始书曰壹戎衣天下大定

谕立卧碑述

太宗训守冠服骑射者遵

成宪也诗曰思辑用光弓矢斯张干戈戚扬又曰率由旧

作纪

恩堂前後记

敬诵

实录者逮事

圣祖不忘

恩教也皇矣之诗述文王逮事大王大王受天命及王季文王其诗曰维此王季帝度其心乂曰克顺克比比於文王

四巡

盛京

亲制诗赋以彰

谟烈诗曰天作高山大王荒之彼作矣文王康之又曰昭兹来许?其祖武于万斯年受天之祜

皇上?

祖武诒孙谋

五代一堂古今未见复致

玉牒十一世之庆尔雅曰子之子为孙孙之子为曾孙曾孙之子为元孙元孙之子为来孙来孙之子为晜孙晜孙之子为仍孙仍孙之子为云孙

皇上明俊德以亲九族

恩泽深厚礼记大传曰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诗序

曰行苇忠厚也

皇上勤於庶政

睿思所周事必立豫易乾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

息书曰一日二日万几

御书无逸篇掲为座铭【臣】?读

经筵御论君子所其无逸训所为处与召诰王敬作所

相发明

圣人之言经训所折衷也

法宫

行在皆秉烛待章左氏春秋曰夙兴夜寐朝夕临政视事移晷传餐向午书曰自朝至于日中昃不遑暇食

内外奏章皆

丹毫亲批日数十事周礼内史凡四方之事书内史读

皇上犹无须内史之读也内外臣工日有

召对下至一命亦无遗焉周礼小臣掌三公及孤卿之复逆大仆掌诸侯之复逆宰夫叙羣吏之治以待诸臣之复万民之逆是也

祖六巡江浙观民察吏不自暇逸岱岳五台豫河皆亲驻跸易曰省方观民设教孟子曰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礼记礼器曰因名山升中于天诗般序曰巡守而祀四岳河海也天下庶狱事必

亲览兹复

恩诏减等王制曰刑者侀也侀者成也一成而不可变故君子尽心焉昜曰雷雨作解君子以赦过宥罪耕耤之礼必

躬亲者礼记月令天子乃择元辰躬耕帝籍春秋外传曰民之大事在农上帝之粢盛於是乎出食为民天民为国本

皇上爱民重农民数谷数要会时

闻周礼小司寇大比登民数自生齿以上登于天府礼记王制五谷皆入然後制国用周礼天府若祭天之司民司禄而献民数谷数则受而藏之至於

祈谢雨泽驿

询天下雨阳收获每沾足丰稔必

诗以志喜尔雅曰四时和谓之玉烛甘雨时降万物以嘉谓之醴泉谷梁春秋曰五谷大熟则为大有年又曰闵雨者有志乎民者也喜雨者有志乎民者也正赋漕运岁亿万计

皇上临御以来免赋者三免漕者兹复

恩蠲天下正供【臣】谨案周礼小司徒乡师遂人遂师遂大夫皆有辨其施舍之事郑康成读施为弛盖周时什一虽轻皆无普免之事岂若我

皇上蠲贷至二千万万乎【臣】伏读

经筵御论有孚惠我德以九五君位惠即我德当置惠

心于勿问

圣谟洋洋所以损上益下有孚元吉而说无疆也偏隅

偶歉

恩加蠲赈截漕平粜以剂盈虚恤民也周礼司稼以年之上下出歛法均万民之食而賙其急平其与河防者民生所关

皇上命濬陶庄六塘伊家诸河清黄交滙志水宣泄海塘建石重堤保障书曰予决九川距四海濬畎浍距川考工记曰以防止水礼记月令曰完堤坊春秋外传曰陂障九泽民间五世同堂二百余家夀逾百龄同居十世皆

夀世人瑞也尔雅曰子子孙孙引无极也礼记曲礼曰百年曰期颐孝经曰示之以礼乐而民和睦

命重举千叟宴者皇建有极歛福以锡庶民也礼记王制曰凡三王养老皆引年周礼伊耆氏共王之齿杖尔雅曰黄髪齯齿鲐背夀也

皇上典学高深

文德淳懋每岁必

御经筵宣讲书曰念终始典于学抑戒之诗曰抑抑威

仪维德之隅

临雍讲学

释奠

幸鲁崇儒重道也礼记王制曰天子曰辟痈诗曰於论鼓钟於乐辟痈文王世子曰天子视学大昕鼓徵乃命有司行事兴秩节祭先师先圣焉

御制三老五更说证以左氏孟子其义乃明

重排石鼓文者存周法物用光我

文治

武功也诗车攻序曰宣王复古也吉日序曰美宣王田

御制诗五万余篇

文千余篇尚书帝庸作歌易伏羲画卦文王作卦辞大戴礼曰武王作机监楹带十七铭庶足拟焉

御书宝绘咸臻极诣论语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

亲定祭祀朝飨乐章及诗经乐谱其在周礼大司乐大吕应钟小吕夹钟皆歌以祀享诗鹿鸣以燕羣臣书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即其义也鏄钟特磬列于大乐

御制笙诗依义补辞其在尔雅曰大罄谓之毊大钟谓之镛仪礼乡饮酒燕礼诸仪皆笙南陔华黍白华由庚诸篇即其义也河源淮济泾渭诸水

考厥源委其在尔雅曰河出崑仑虚书曰导淮自桐栢导流水东流为济诗曰泾以渭浊即其义也

诏收天下遗书分为四库储以七阁其在周礼外史掌三皇五帝之书郑注所谓三坟五典也

皇上辟门吁俊正科之外六开

恩榜举

制科书洪范曰俊民用章诗卷阿序曰言求贤用吉士

皇上神武迈伦尝发廿矢中十九周礼射人王以六耦

射三侯三获三容也每岁秋

行围木兰蒙古进宴所以诘武绥远也谷梁春秋曰因蒐狩以习用武事礼之大者也诗时迈曰薄言震之莫不震叠

皇上奋武开疆戡?柔远荡伊犁平回部收金川定台湾为亘古未有之功业书序称汤伐三朡成王践奄皆不足比数左氏春秋以禁?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衆丰财为七德惟

皇上武功备焉至於先征而後归服者谓之归降回部?甸是也书曰帝乃诞敷文德舞干羽于两阶七旬有苗格也不加征而自来归者谓之归顺土尔扈特拔达克山安集延?都斯坦布鲁特哈萨克巴勒布是也书序曰巢伯来朝芮伯作旅巢命巢远国自来也迩者安南王阮光平入

觐祝

厘则我

皇上推亡固存承

时行之道大戴礼曰重华南抚交址中庸曰栽者培之倾者覆之海外远国若高丽暹罗琉球南掌皆入贡

夀宇不可缕计尔雅曰距齐州以南戴日为丹穴北戴斗极为空桐东至日所出为太平西至日所入为大蒙大戴礼曰海外肃慎北发渠捜氐羌来服是也是惟我

皇上大圣大仁允文允武用是承

天纯佑盛德曰新

登八衍范

念用庶徵向用五福【臣】仰见庶徵之应本於

五事

寅恭对越为夀之基此貌之恭作肃也

惠泽优渥是可徵曰肃时雨若矣

王言作则臣下禀令此言之从作乂也

当阳用命是可徵曰乂时阳若矣

克知灼见照詧几先此视之明作哲也

德化如春可是徵曰哲时燠若矣

达聪兼听发虑出谋此听之聪作谋也

凝成万物是可徵曰谋时寒若矣

精一执中广渊齐圣此思之睿作圣也

从欲风动是可徵曰圣时风若矣

皇上临御五十五年庆

夀八句由是推之万年为

万万旬易策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经卦皆八因而重之爻在其中二篇之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自然之数也又

万夀年干在庚尔雅曰太岁在庚曰上章庚犹坚强也章明也日躔在酉酉为夀星之次尔雅曰夀星角亢也是生成推衍皆与苞符象曜相应故曰

圣人之夀皆本於

天锡羡延洪惟亿万年天保之诗臣下归美崇尊颂福禄也曰诒尔多福曰受天百禄曰万夀无疆猗欤盛哉

圣夀之徵诸经者盖远迈皇王哉

万夀恭纪七言排律一百四十韵

翰林院编修【臣】那彦成

羲轮鼂彩丽扶桑轩筴荣徵

宝祚长

昊縡钦承臻景贶

睿谟广运迪

前光贞禔阐洛康而色凿度占乾健自强算亥数应稽隶首横庚岁恰叶玑囊神圭日月分双璧篆笈龙鱼唘八琅玉刻苕华

心念耄苞推元命

籙膺昌三才道合三皇纪

五代欢胪五福堂

泽与云游膏乍普

圣时风若美斯彰踰?越契难摹盛绕电流虹共溯祥

训库大中

皇有极域依曼夀

佛无量

嘉符预卜羣灵奏

隆轨徒教六帝望

万岁伫听呼岳麓

一诚先矢格

穹苍璇庭敷绎开晨朗瑄玉怀濡练日良形具禺龙昭肹

饰辉生爟火逹炎炀四严警漏停

清跸八溢和容振广塲精爽须摇凭兆位祥甘咫尺答

雩禳函蒙默贶

神来止

亲仰留俞志肃将

敬以信

天知所助

聪惟?

祖凛无忘十三甲劲威遐迩二四旗明辨正镶

创制一编文监定

守成千古卧碑防曼珠风土开金障灵鹊源流纪玉筐华黼九乾严对越

珠邱

四驾奉蒸尝风清秋甽黄云地气王

真人白水乡

弓剑有遗承庆泽烟霞无恙接萧芗万年龙虎青山护五庙神灵宝册藏

篇什已颁新乐府画图犹写旧戎行艰难百战思松杏

肃穆羣臣侍

衮裳

实録宏宣天始旦

慈恩高纪室中央黄榆紫塞

观其胜

松栋云轩质在傍自昔

典谟垂浑浑方

今礼乐表煌煌设容次第分同异审律森严辨抑昂监夏殷周存矩矱合风雅颂叶笙簧神尊太乙陈瑶荐篇重由庚补乐章较黍讵凭田父尺浮兰还媵武安钫声传锵佩遵绵蕝响戞鸣球截玉肪

卤簿肃传天罼队太常新隶狄鞮倡摹形有取图传聂正雅何曾议待姜

乙览已先窥奥突

辰仪自妙挈维纲波涛海立云霞接翰墨

天来雨露香

文订两编含象纬

诗题五万发宫商

元音凤舞鸾歌写

密炉烟扇影扬上界奎光东壁耀仙人广乐洞庭张经曾构室金陀岳帖待临池玉版王一统志垂穷亥步十年书

奏压辰阳侍臣刘向勤编校谒者陈农集散亡金鐀严储捜史柱石函深秘发谟觞瓠芦旧序传开士漆壁零玑拾大航往复订讹如数米殷勤去秽类排穅误参卫客河边豕讹证将军白下羊善本春明留姓氏快心秋叶埽绨缃读书灯许分藜杖得意花齐放笔牀

杰阁嶒联七纬遗文缉孴补三仓杓瞻

北斗权衡正路得

南车指示详每

锡鸿篇题竹素全凭

炯照定铅黄

勤披丙夜铜签报速逓庚邮宝驮装

心矩徽徽通万类

威棱隐隐讋遐荒采薇治外

天声壮搏兽于苗士气扬九伐常申司马法两甄频合羽林郎催残笳雪灵銔震拓破铃风画戟趪大将縂能严细柳

圣人原不侈长杨秋呈马戏金騠駚寒肄氷嬉绣裲裆薄海共知安葆就长空自合扫欃枪夔皮制鼓宁争鹗井底弯弧偶直狼势挟顺风捜僰筰智矜弄雹笑蜣蜋中宵灯火夷回凖半日铙歌度鄯湟

密算幄中遥制胜良筹阃外喜偕臧庚辰授策先清路

戊巳留屯即护羌图像

许教登

紫阁洗兵真欲挽银潢铭词大字厓双壁胜纛灵风殿两厢

决策久钦周内外

绥猷弥复凛几康

养心衡库惟时勅

勤政岩廊敢不蘉?烛

行帷储驿奏视星清晓听鸾锵所其无逸孜孜急昔曰

先民赞赞襄大典克谐歌棫朴

盛时特达重圭璋春风共羡芙蓉镜花様争呈芍药箱野有苹蒿原饲鹿苑多梧竹待栖凰篇稽汨作参虞夏学广成均迈汉唐圆海泉回泉井汲飞甍云起状翬翔大昕同听伊耆鼓列戟如环阙里墙黄帕进书承

讲画缁衣拜仗学趋跄桥皆观者圜如壁制逮羣候半即璜春可学诗秋学礼细而为桷大为杗儒林簪管窥中秘猎碣挥戈证外攘?马迷离寻?趩其鱼细碎辨鲂摩挲云物罍为坎组织璿玑斗戴匡不遣阙文留夏五何须正字问春坊图书推阐光斯炳更老

申明论益庄乐谱宾筵隆酒醴图披耆旧话沧浪投壶算益东王箭具馔香分太乙粮左掖沐

恩骑叱拨上林受

赐杖桄榔

龙衣宴恺歌云缦鹤髪欢余赋露瀼会拟羣仙身各健经题千佛愿能偿满头雪刺夸新第两字氷衔慰上庠人瑞孰如

今日盛年丰更喜普天庆

深宫轸念惟耕耨蔀屋关心为雨阳待补漏天刑黑蜧欲濡渇地下商鴹元辰藉彩申圭壁吉亥

亲畊重稻粱田意艰难谈后稷农祥次第顺勾芒民传古法除鼃黾祠听村巫赛虸蚄三白占祥

题快雪二红得味验初霜旋观芸耔旋观获尽埽风霾尽埽蝗着笔丹青多说稼踏灯风景但歌秧羣情毣毣申鳬

帝意慰鸟?指日斗车行婉僤籋云天骥效腾骧翠鲈折溜分兰采华盖从风听玉瑲旒拥四围森翠嶂画开一?现朱方迎

銮謡咏时相接夹路耕渔絶不妨照屋光明腾

宝烛

导民节俭罢珠璫潜敖瀛蜃归安帖岂有氷蠵不悚惶塘斵鱼鳞摧荦确楗排瓜蔓下篔簹浪沙鬟剔虹新亘脔葑疏除苇可杭无复汉歌忧钜野早同禹迹底衡漳黄纾秋信知

诚格緑满春波见

德洋九囿生成咸得所

一人宵旰厪如伤消除瘯蠡轩光竈斟酌阳和左个房候届青黄筹接赈粟蠲红白罢连樯宁分畛域还賙晋不惜膏腴屡发棠三锡晋阶隆爵赏十华溥赉逮嫠孀允谐箫勺潜除慝

惠念蜎蠉凛纳隍慎爽鸠官施稳枯放金鸡赦静锒铛

雏经

天绘皆推爱蝶有仙心亦奉常壬吕耸诚翘旭卉寅宾稽首罄紘沧骠传蛮驿繙金叶象效文身缀玉镶鸟使呈图森鹿角禅师吹贝度羊肠岳形攀律蟠方丈王会敂歈志善芳黄润比筒编吉贝赤华嗅地献狼?

化遥路尽重鞮译秋半星方候角亢

陛制含瑜陈象戴衢尊合饫酌神浆旁交光碧蓬莱岛

密络纯青灵夀罔一气祥和开

夀宇

九重詄荡辟天阊萝图推纪高蜚仡蒿柱提符迈武梁

五十五年

仁所被

八旬八月庆无疆

恩叨累世心倾藿职愧簪毫手歛姜巢阁早看仪鸑鷟矢音雅愿托鸳鸯金波朗淬千秋镜扣砌香生九节菖备算六觚无纪数海筹万亿祝吾

八旬万夀盛典卷一百二十四

猜你喜欢
  卷七十八 萧望之传第四十八·班固
  卷四·本纪第四·柯劭忞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六十·李心传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六十八·徐乾学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五十一·佚名
  卷之二百十四·佚名
  ◎徐树铮排斥进步党·刘以芬
  ●南疆绎史勘本卷五·温睿临
  卷四·高士奇
  志卷第四 高丽史五十·郑麟趾
  卷五·佚名
  解学龙传·张廷玉
  卷十七·佚名
  弁言·佚名
  陶德琨·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列传第六十八 夷貊上·李延寿

    海南诸国海南诸国,大抵在交州南及西南大海洲上,相去或四五千里,远者二三万里。其西与西域诸国接。汉元鼎中,遣伏波将军路博德开百越,置日南郡。其徼外诸国,自武帝以来皆朝贡。后汉桓帝世,大秦、天竺皆由此道遣使贡献。及吴孙

  • 卷十三·黄以周

      哲宗   △绍圣三年(丙子,一○九六)   1、正月(案:钱大昕《朔闰考》:是月壬辰朔。庚子,大中大夫、知枢密院事韩忠彦除观文殿学士、知真定府。先是,枢密院奏事毕,忠彦留身请外,又面请曾布以欲得镇阳,又乞章惇陶铸一善地,遂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七十三·佚名

    正德六年三月辛亥朔 孝肃太皇太后忌辰 奉慈殿行祭祭礼遣驸马都尉马诚祭 裕陵○清明节遣驸马都尉蔡震马诚崔元分祭 长陵 献陵 景陵 裕陵 茂陵 泰陵文武衙门各分官陪祭○遣仪宾杨淳祭景皇帝陵寝○遣内官祭恭让 章皇后陵

  • 大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九十六·佚名

    万历八年二月辛未朔日食○升四川副使周大烈为甘肃行太仆寺卿广东副使孙錝为山东右参政河南开封府知府薛纶为狭西副使○复除刘汉儒为山西右参政赵岩为江西佥事○降广东副使王乾章辽东行太仆寺少卿刘凤朝俱为佥事乾章福

  • 卷之八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之一百六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四十九·傅恒

    钦定四库全书平定凖噶尔方略正编卷四十九乾隆二十三年春正月戊申申谕和硕齐唐喀禄等搜捕逸贼上谕军机大臣曰阿桂等奏称和硕齐唐喀禄遵防将哈萨克使臣送至边界即前往额尔齐斯之和尼迈拉呼布空郭勒地方堵截逋逃贼众等语

  • 靖海志卷一·彭孙贻

    海盐彭孙贻羿仁氏著丁卯(明熹宗天启七年)六月,海寇郑芝龙等犯闽山、铜山、中左等处。芝龙,泉州南安县石井巡司人也;或曰,漳州府之漳镇人。芝龙父绍祖为泉州库吏,蔡善继为泉州知府。府治后衙与库隔一街相望。芝龙时十岁,戏投石

  • 自序·钱穆

    余草《诸子系年》,始自民国十二年秋。积四五载,得《考辨》百六十篇,垂三十万言。一篇之成,或历旬月,或经寒暑。少者三四易,多者十余易,而后稿定。自以创辟之言,非有十分之见,则不敢轻于示人也。藏之箧笥者又有年,虽时有增订,而见

  • 二年·佚名

    (丙辰)二年清康熙十五年春正月1月2日○乙酉,贈承旨沈光洙吏曹參判。光洙,孝宗潛邸時師傅也。長陵追崇立異,丙子圍城斥和議,頗著聲望。己亥論禮,與鑴等合,言論多詖猖。至是,濫蒙褒典。○慶尙道星州禿用山城成。1月6日○己丑,尹鑴

  • 正经第九·桓谭

    学者既多蔽暗,而师道又复缺然,此所以滋昏也。秦近君能说《尧典》,篇目两字之说,至十余万言,但说「曰若稽古」,三万言。子贡问蘧伯玉曰:「子何以治国?」答曰:「弗治治之。」《易》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连山

  • 卷五十九【起哀公十二年尽十五年】·杜预

    <经部,春秋类,春秋左传注疏>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左传注疏卷五十九【起哀公十二年尽十五年】晋杜氏注 唐陆德明音义 孔颖达疏经十有二年春用田赋注直书之者以示改法重赋【疏】【注正义曰用田赋者用

  • 庄公·庄公二十九年·左丘明

    【经】二十有九年春,新延厩。夏,郑人侵许。秋,有蜚。冬十有二月,纪叔卒。城诸及防。【传】二十九年春,新作延厩。书,不时也。凡马日中而出,日中而入。夏,郑人侵许。凡师有钟鼓曰伐,无曰侵,轻曰袭。秋,有蜚,为灾也。凡物不为灾不书

  •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十五·玄奘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十五摄决择分中五识身相应地意地之五如是已思择色蕴。我次当说名所摄四无色蕴。随所应建立相。如本地分立一心相。今先显示。如世尊言。若有众生于如来所。但发一心及一言说善逝大师

  • 卷第十三·佚名

    实叉难陀译八十华严经尔时,世尊从两足轮下放百亿光明,照此三千大千世界百亿阎浮提、百亿弗婆提、百亿瞿耶尼、百亿郁单越、百亿大海、百亿轮围山、百亿菩萨受生、百亿菩萨出家、百亿如来成正觉、百亿如来转法錀、百亿如

  • 卷第一百四十四·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四十四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根蕴第六中根纳息第一之三此二十二根。几学。几无学。几非学非无学。答二学。一无学。十非学非无学。九应分别。二学者。谓未知当知根已知根。

  • 石经考·万斯同

    清万斯同撰。万斯同 (1638—1702),字季野,学者称石园先生,浙江鄞县人,史学家。康熙十七年(1678)被荐博学鸿儒,力辞不就。次年到北京,参加修撰《明史》,不署衔,不受俸,前后19年。他熟悉汉以下制度沿革和明代史事。著有

  • 紫钗记·汤显祖

    传奇剧本。明汤显祖作。二卷五十三出。此剧是在《紫箫记》的基础上重新创作而成。叙唐陇西人李益流寓长安,以功名未遂、佳偶未聘为憾。元宵佳节,霍小玉与母观灯,遗失紫玉钗,恰被李益拾到,并以此求婚于霍家,两人成婚。不久,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