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雍正实录卷之一百四十七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保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鄂尔泰总裁官光禄大夫经

  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仍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三等伯加十三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议政大臣武英殿大学士兼工部尚书仍兼管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臣福敏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太保东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加六级臣徐本光禄大夫经筵讲官议政大臣协办内阁大学士事务礼部尚书仍兼管太常寺鸿胪寺事臣三泰等奉敕修

  雍正十二年。甲寅。九月。癸酉朔。擢监察御史纳尔泰、为光禄寺卿

  ○乙亥。谕刑部。国家刑名。最关紧要。而九卿秋审定拟。尤为谳狱大典。各省抚臣所奏。若轻重不同。九卿当悉心斟酌。务期画一。以成协中之治。假使宽纵者仍其宽纵。严刻者仍其严刻。则各省刑名。委之督抚。更无余事。又何用廷臣之集议乎。嗣后秋审案件。若其中有应改而不改、及不应改而妄改者。经朕察出。定将九卿从重议处。若九卿及与议之官员等、意见或有不同。准两议陈奏。请上□日定夺。即众人皆同。而一人独异者。亦准陈奏

  ○丁丑。谕内阁。各省所定府州县冲繁疲难等缺。多未确当。着各该督抚再行详细查明。据实具题。如具题之后。将来接任督抚、仍有题请更改者。将原题草率之督抚。交部议处。其苗疆烟瘴边远等缺。亦着一体分晰确当具奏。如有疎忽。亦照此议处

  ○礼部议覆。江西布政使李兰条奏、故唐御史中丞张巡、见危授命。保障江淮。江西居民、庙祀最盛。捍御鄱阳一湖。屡昭显应。请加封赐祭。应如所请。从之。寻封为鄱阳湖显佑安澜之神

  ○议叙进巢□刀四川紫古哵儿斯堡贼番功。游击傅宏礼等、及阵亡受伤兵丁。升衔赏恤有差

  ○戊寅。兵部议覆。直隶总督李卫疏奏、裁改官弁兵丁事宜。一、张家口协标。请裁左营游击一员。左右营守备二员。千总五员。把总九员。改右营都司、为左营中军守备。一、改张家口路标参将为游击。添设千总二员。把总三员。裁柴沟营参将一员。改柴沟营守备为都司。一、改龙门路游击为都司。所辖赵川堡守备为千总。添拨龙门路属长安岭把总一员。改长安岭都司、归宣化镇管辖。一、改石匣营副将、为提标前营游击。裁守备一员。千总一员。把总三员。一、裁顺义营游击一员。撤原拨居庸路把总一员归本营。改怀来路参将为都司。怀来路中军守备为怀来城守备。一、添设岔道汛守备一员。永宁路千总一员。东马营外委把总一员。一、移石匣营守备一员、驻天津镇。添拨宁河县把总一员。韩村外委把总一员。一、改顺德广平两营都司、俱为游击。各添拨千总一员。外委把总一员。杜胜营、添拨千总一员。外委把总一员。一、移开州千总一员、驻临洺关。添拨开州城守备一员。把总一员。高家铺等集外委把总。磁州彭城镇外委把总各一员。一、移易州马水口外委把总一员、驻黄庄司。紫荆关外委把总一员。驻奇峰口。原设官庄岭汛兵驻孔哥庄。添设马水口把总一员。涞水县把总一员。一、改河协城操营守备、为景州营守备。移城操营外委把总一员、驻大龙湾。南皮县外委把总一员、驻冯家口。冯家口把总一员、驻南皮县。一添拨马水口营固城店把总一员。撤原拨高阳新安二县之河协外委把总二员。回本营。添拨高阳新安外委把总各一员。一、添设张家口外太平庄把总一员。黑河川千总一员。一、宣化府属之沙城。延庆州属之永宁城。并古北口城内。各添设巡检一员。一、古北宣化沿边等处。新募兵五千四百名。应分别裁汰者。二千三百零六名。此内人材不堪。准令归农者三百三十六名。拨补旧额老弱兵二百二十五名。再于蔚州、独石、龙门等营。添派四百七十名。于拱极、通州、畿南各府等营。添派五百七十八名。余六百九十七名。俱归督标。以补新营召募之数。均应如所请。从之

  ○己卯。升署直隶宣化总兵官补熙、为江南提督。以原任江南提督南天祥、署直隶宣化总兵官

  ○庚辰。遣官祭历代帝王

  ○遣官祭城隍之神

  ○辛巳。吏部议覆。宗人府府丞张国栋条奏、贤良方正出身人员。原因行止端方。才品素着。始庸保荐。得官之后。除因公诖误、仍照定例议处外。如犯贪酷不法等案。应分别加倍治罪。至原保举之州县道府、及不能查出之督抚等。亦请分别。加等议处。应如所请。从之

  ○户部议覆。正监旗汉军副都统祖鲁条奏、旗员在河工效力年久者。往往潜住在外。不复归旗。请饬令河道总督、详加考核。其不熟悉河务者。照外任旗员例、勒令归旗。至谙练河务、应行留工人员。其家口悉照外省驻防例、分别旗分、注明丁册、移咨该旗。傥有逗遛隐漏等弊。查出、照归旗违限例治罪。应如所请。从之

  ○壬午。以翰林院侍读王安国提督广东肇高学政

  ○甲申。遣吏部侍郎吕耀曾、大理寺卿德福、往贵州宣谕古州等处苗蛮人等。谕曰。朕为天下生民主。抚御万方。凡有血气。皆吾赤子。莫不望其遂生复性。以同受朝廷之德化。是以各省苗猺猓獞、种类虽殊。皆渐次经理。化其顽梗。期其善良。况尔古州等处苗人。尤非僻处穷边者可比。地界在黔粤两省之中。与内地人民、土壤交错。乃从前恶习相沿。罔知法度。恃其险阻。出没无常。扰害居民。邀截行旅。且即同类之中。自相雠杀。报复相寻。以强陵弱。以众欺寡。视劫夺为固然。等人命如草芥。此等残忍之风。朕实深为悯恻。故于数年前。命封疆大臣等、经理化导。其怙恶抗拒者。不得不惩以兵威。而革面革心者。悉加意抚绥。俾游乐土。今苗疆诸事就绪。凡尔苗众。皆为服教向化之良民矣。不但朕民胞物与一视同仁之怀于焉大慰。即尔苗众。亦当知去危苦而就安全。离汤火而登衽席。岂非尔古州等处从来未有之美俗乎。如果自兹以往。戕贼之念不萌。顽梗之心不作。安居乐业。守法奉公。朴者优游于耕凿。秀者沐浴于诗书。尔等苗众。与土着之民。一同上进。且使尔子子孙孙、服畴食德。永受国家教养之福。岂不善欤。今因苗疆奠定。特遣大臣、会同该省文武大员。亲历古州等处。宣朕谕上□日。并加赏赉。尔等苗众、其仰体朕心。祗遵朕训。父教其子。兄勉其弟。族党亲朋、互相劝励。共敦善俗。永息刁风。以副朕育正群生之至意

  ○乙酉。以翰林院侍读刘统勋、编修梁诗正、俱充日讲起居注官

  ○改顺天府北城黄土司巡检、为清河巡检驻清河。从顺天府府尹陈世倕请也

  ○丙戌。工部议覆。山东巡抚岳浚疏言、德州系卫河回溜顶冲之处。每遇雨水骤发。直溃东堤。查城北有哨马营地方。在卫河东岸。应于此地、开挑新河。建滚水坝一座。两岸各筑遥堤。酌开涵洞四座。以资宣洩。应如所请。从之

  ○丁亥。吏部等衙门议覆。升任云南临元总兵官董芳疏言、云贵川广等省苗疆地方。请照台湾例、令文武官弁互相稽察。文职同知以下等官、武职游击守备以下等官、如有将苗夷科派扰累等情。除该员弁参处治罪外。其同城文武、代为容隐、不行揭报者。查出一并分别议处。至边地山箐深密。道路崎岖。该管官弁、如不亲身前往。致生事端。亦令文武官弁、互相稽察。违者查参议处。均应如所请。从之

  ○戊子。谕内阁。各省生童、往往因与地方有司争竞龃龉。相率罢考。此风最为恶劣。士为四民之首。读书明理。尤当祗遵法度。恪守宪章。化气质之偏。祛嚣凌之习。况国家之设考试。原以优待士子。与以上进之阶。凡此生童。不知感戴国恩。鼓舞奋勉。而乃以私忿罢考。为胁制官长之计。有是理乎。嗣后如果该地方官有不公不法、陵辱士子等情。许令生童等、赴该上司衙门控告。秉公剖断。傥不行控告。而邀约罢考。即将罢考之人。停其考试。若合邑合学俱罢考。即全停考试。该部妥议通行

  ○以署镶红旗满洲副都统伊兰泰、为正红旗蒙古副都统

  ○浙江提督万际瑞、因病乞休。允之。升江南苏松水师总兵官李灿、为浙江提督。福建台湾水师副将陈伦炯、为江南苏松水师总兵官

  ○改湖北黄冈县下庶乡等地方、归黄州府同知管理。团风等地方、归通判管理。从湖广总督迈柱请也

  ○辛卯。谕内阁。嗣后凡缮写谕上□日进呈时。将朱笔更改者。遵照誊写。与朱笔所改之上□日。一并呈览。再从前各部院衙门。八旗、缮写谕上□日进呈。经朕朱笔更改者甚多。并着各处查出誊写。与朱笔所改之上□日。一并呈览

  ○工部尚书海寿、缘事解任。以刑部尚书宪德、兼理工部尚书事。升翰林院侍读学士张廷瑑、为詹事府詹事

  ○升步军统领鄂善、为正蓝旗满洲都统。仍兼步军统领事务。以刑部尚书宪德、署正红旗满洲都统

  ○刑部议覆。四川巡抚鄂昌疏言。凡因奸致死人命。分别已未成奸定例。惟伤人未死者。例内未经议及。请嗣后除强奸妇女、止以手足行强者。已成未成。仍照凡奸本律。如因强奸执持金刃凶器。戮伤本妇。及拒捕致伤旁人。已成奸者、拟斩监候。未成奸者、拟绞监候。应如所请。从之

  ○壬辰。升正红旗护军统领阿岱、为左翼前锋统领仍留军营

  ○西路副将军张广泗等奏报。本年九月初四日。吴尔图水、有贼数百人。伙聚藏匿。臣即飞饬副都统班第、达什、原任总兵张元佐、游击郎建业、于初五日五鼓。齐赴喀桃以南芦草沟一带。复飞饬固原提督樊廷、带兵赴鹻泉子地方。分路搜巢□刀。果于喀桃、遇见贼夷潜伏。我兵夺据山梁、冲入贼队。连败贼众。遂越过噶顺。直抵鄂龙吉大坂。计斩贼四百余人。生擒三十六人。身负重伤者甚众。所获马匹器械口粮等物无算。追杀一百七八十里。余贼远遁。得上□日、张广泗调度分遣。悉协机宜。在事将弁兵丁等。俱各奋勇直前。得获全胜。甚属可嘉。着从优议叙赏赉。署大将军查郎阿、虽奉调来京。然自统兵以来。与张广四同心协力。整饬戎行。鼓励士气。此番克捷。亦由查郎阿平日训练整顿之所致。着一并交部从优议叙

  ○癸巳。谕刑部。尔等职司邦禁。弼教明刑。惟一秉至公。庶几大小狱讼。归于平允。夫胸中不存一物。但存一片公心。犹恐人之情伪难穷。未必事事协于至是。何况先存一从宽从严之见。横据胸中、以待事至。是则纤尘着眼。泰山在前而不能睹。岂能得其实情。又况挟私徇情。颠倒是非乎。至于用刑。不可视为习惯。人情乍见则心怵目惊。相习则安之若素。朕在藩邸时。奉圣祖仁皇帝谕上□日审理事件。初见夹讯。竟至战栗悲涕。迨经数次办理之后。便视为寻常。人情熟习薰染之为害如此。尔等日日习见。未免临事轻率。务须保守此心。常如初见之怵惕。更须将面前听讯之人之心。详细体量。委曲推求。则不特不敢轻易用刑。且心诚求之。何患情实之不得。夫事之情形不一。如人之面目不同。虽极相似之案件。若细心推求。必有不同之处。非律例之所能该。纵使加倍增添律例。亦断不能全该未来之案件。若非实心办理。秉公衡量。其轻重之间。岂能无失。尔等如肯以至公之心。求其平允。则刑贪戮暴。正所以为集福之基。如其宽严任意。轻重失衡。或且以妇寺之仁。曲贷奸宄之命。以为求福之道。斯则自求其祸。有何福之可得。朕于此理见之甚明。尔等深信力行。自有效验。勉之、慎之

  ○又谕。朕每阅狱谳。至罪重恶极人犯。虽情理可恶。必平心静气。将伊致罪情由。详加审度。苟有一线可生之路。必为之细细推求。求其生而不得。方置之于法。不敢因一时之见、而失于严。至情似可原者。朕推情度。理。必其实有可原。然后加以矜恤。亦不敢任一时之见、而失于宽。尔等刑宪大臣。尤须详体此意。于谳狱时。必设身处地。详慎推求。以期允当。一案有一案之委曲。一犯有一犯之情罪。不可有意于宽。亦不可有意于严。大凡人之处事。始而矜持。久则渐熟。未必不轻忽任意。若于用刑之时。能常存初任刑宪之心。庶刑狱得其平。而天下无冤民矣

  ○调仓场侍郎杨超曾、为刑部额外侍郎。吏部右侍郎吕耀曾、为仓场侍郎

  ○二等阿思哈尼哈番达什色楞、缘事革职。以其子纳木扎布承袭

  ○甲午。以兵部右侍郎通智、协理归化城都统事务

  ○福建总督郝玉麟疏报。台湾府彰化县沙里兴社生番。一百九十余名口。倾心归化。愿隶版图。输诚纳赋。下部知之

  ○乙未。谕内阁。四川叙永厅、与永宁县同处一城。从前厅隶四川。县隶贵州。各设税口。徵收盐杂等课。嗣经两省会勘。将永宁改隶蜀省。所有田地丁粮。已俱改照川省条例徵收。惟税课一项。仍系厅县兼收。实属重复。着将县税裁除。止留厅税。一切俱照川省之例行

  ○定边大将军平郡王福彭奏言、北路军营。遵上□日裁撤兵丁。臣将汉军官兵、交与都统祖秉衡统领。防戍官兵、宁夏右卫官兵、交与本营营总等统领。已于八月十九等日。由军营起程。其携带家口之察哈尔土默特兵丁一千名。交与副都统职衔色尔古楞统领。送往归化城。俟安插完毕。令色尔古楞回京。奏入。报闻

  ○命云南广西府开炉鼓铸。从云南巡抚张允随请也

  ○丙申。改广西贵县辛安寨巡检、为五山汛巡检。驻陆村。移平南县大同乡巡检、驻大乌墟。裁武宣县安永巡检一员。移原驻武宣县城之县廓镇巡检、驻县廓。从广西巡抚金鉷请也

  ○旌表福建福清县烈女、施魁聘妻周氏、矢志殉夫。投缳殒命。给银建坊。入祠致祭。如例

  ○丁酉。谕内阁。陕省今岁秋禾受旱。水田虽可有收。而旱田收成大减。明年青黄不接之时。米粮或至腾贵。不可不预为筹备。查陕省与河南接壤。雍正十一年春间。拨运豫米十万石。自水次装载。直抵西安。已有成效。上年曾令河东总督王士俊。于沿河州县水次。贮谷三十万石。并将上年豫省漕米截留易谷。以备陕省之用。是豫省备运陕省之米。甚为充裕。傥明年陕省有需用之处。着巡抚史贻直等一面具奏。一面即将需用米数。行文王士俊料理。照上年之例、由水道运赴西安应用。将此并谕王士俊知之

  ○又谕。仓场侍郎宗室塞尔赫。奉差口外。吕耀曾奉差贵州。刑部额外侍郎杨超曾、着仍办仓场事务

  ○定边大将军平郡王福彭奏言。北路进巢□刀官兵。臣等遵上□日撤回。于九月初六日。臣带领奉天兵二千名。船厂兵一千名。黑龙江兵一千名。从科布多军营起程。令副都统王常、领右卫兵一千名前行。其余兵丁。令副将军塔尔岱常德等、率领殿后。俱各远设卡伦。了望防范。行至察罕鄂罗穆地方。分为三队。臣领兵由空各衣中路行。仍令塔尔岱等居后。又令公葛木丕尔哨兵在后为殿。派参赞阿岱、率领一队。行扎布韩路。以公敏珠尔哨兵殿后。派副都统哲库讷、率领一队。行空各衣北路。以贝勒成滚扎卜哨兵殿后。分道撤回。俟大军齐集过冬地方。酌将察哈尔厄鲁特兵、索伦兵、并内大臣哈达哈等所领黑龙江兵、副都统富昌等、所领船厂兵。副都统额尔勤等、所领奉天兵。分驻鲁约苏图、蒙郭尔乌拉克沁等处。京城八旗兵、宁夏兵、察哈尔土默特兵、并参赞阿岱等、所领奉天兵、副都统布尔沙等、所领黑龙江兵。分驻布尔噶雅、铿格尔克等处。家选兵、驻劄济斯布隆地方。集鲁穆会盟兵、四子部落兵、驻劄扎布韩河地方。都统诺尔浑等、所领汉军兵五百名。并驻劄乌里雅苏泰兵一千五百名。合为一营。驻防察罕叟尔城内。归化城土默特兵、绿旗兵、乌阑查卜会盟兵、并副都统白尔赫图所领奉天兵、俱在乌里雅苏泰城外。附近水草处驻劄。再、喀尔喀游牧地方辽远。酌令喀尔喀兵丁、在大军迤东驻劄。其哨探兵、分为三路。每路派满洲及内扎萨克兵二百五十名。喀尔喀兵二百五十名。所有各处卡伦。减撤一半。自卡伦以至大营。仍照旧分为三路。设立台站。以资声援。俟大军驻定后。再为商酌办理。奏入。报闻

  ○予故一等忠达公马礼善、祭葬如例

  ○己亥。孝慈高皇后忌辰。遣官祭福陵

  ○上回宫

  ○赈济安徽宣城凤阳等十五州县卫、被水灾民

  ○辛丑。孝敬皇后忌辰。遣官致祭

  ○谕内阁。各省盐政。关系国计民生。所当加意整理。而两淮监务之积弊。更在他省之上。此中外所共知者。大约盐法之行。必以缉私为首务。两淮行盐地方。江西河南、有浙私芦私之侵越。而湖广之川私粤私。为害更甚。现今虽于各处隘口。设立巡官巡役。而地方文武官弁。不肯实力奉行。一任兵役人等。避难趋易。罔利营私。以致立法虽严。而邻私之肆行如故。即在江南督臣。亦不过责成所属地方。至咨会邻省。即未必有呼輙应。此私贩之所以难禁也。年来朕留心访闻甚确。用是特颁此上□日。晓谕湖广等省督抚等。务矢公心。视邻省之事为己事。严饬文武官弁。同心协力。家喻户晓。使川粤浙芦之私盐。不敢越界横行。则两淮积引易销。于国计民生。均有裨益

  ○壬寅。兵部议覆、正蓝旗汉军副都统祖鲁条奏。八旗事务。现派侍卫参领等稽查。请照都察院统辖科道例。派领侍卫内大臣二员。散秩大臣二员。总司统辖。如有籍词脱卸。不肯列名。或玩忽迟延。任意不到者。即照推诿迟延例议处。遇有查旗掌印官员缺出。令该总统大臣。秉公拣选。带领引见补授。至五年军政时。令该总统大臣。将侍卫参领等。出具考语。分别等第。以示劝惩。应如所请。从之

猜你喜欢
  卷四十一 越王句践世家第十一·司马迁
  卷一百七十八·列传第六十六·张廷玉
  卷七 崇祯四年辛未·计六奇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八十三·佚名
  卷之二百十九·佚名
  卷之一千二百二·佚名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上卷四·杜大珪
  ●崇祯记闻录卷七·佚名
  王献之传·房玄龄
  卷三十八·佚名
  英吉利广东入城始末·佚名
  卷四十四上·雍正
  食货四六·徐松
  卷十三·长孙无忌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七·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百五十一·彭定求

        卷651_1 【山中言事】方干   日与村家事渐同,烧松啜茗学邻翁。池塘月撼芙蕖浪,   窗户凉生薜荔风。书幌昼昏岚气里,巢枝俯折雪声中。   山阴钓叟无知己,窥镜撏多鬓欲空。   卷651_2 【题陶详校书阳羡隐

  • 柴望·唐圭璋

      望字仲山,号秋堂,又号归田,衢之江山人。嘉定五年(1212)生。嘉熙中,为太学上舍。淳祐丙午元旦日蚀,诏求直言,及撰丙丁龟鉴十一卷上之,忤贾似道,诏下府狱。大尹赵与疏救放归。景炎二年(1277),以布衣特旨授迪功郎,史馆编校。宋亡,自

  • 第三折·佚名

    (周瑜领卒子上,云)某周公瑾是也。自赤壁鏖兵大战,折了某大将黄盖,倒被刘备占了俺家荆州九郡。今某设下孙、刘结亲之计,暗差甘宁、凌统二将,只推送亲,夺下城门,便来飞报。怎么这早晚还不见一个消息,好恼人也。(甘宁同凌统上)(

  • 巻上·姚合

    ○王维【字摩诘,河东人。开元九年进士,歴拾遗御史,天寳末给事中,肃宗时尚书右丞。】送鼌监归日本积水不可极,安知沧海东。九州岛何处所,万里若乘空。向国唯看日,归帆但信风。鳌身映天黑,鱼眼射波红。乡树扶桑外,主人孤岛中。别

  • 卷三百七十九·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三百七十九黄精类五言古饵黄精         【唐】韦应物灵药出西山服食采其根九蒸换凡骨经着上世言火起中夜馨香满南轩斋居感众灵药术启妙门自懐物外心岂与俗士论终期脱印绶

  • 卷四十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四十三 【起癸酉晋孝武帝宁康元年○止丙申晋武帝太安二十一年】凡二十四年表例说 【臣】之枢谨按纲目凡例凡诸国同时同号者後起者称後至前国亡则後国去後字而凡追尊前国处加前字今於

  • 郭绪传·张廷玉

    郭绪,字继业,太康人。成化十七年(1481),中进士。他出使楚王府时,辞去他的馈赠。被授予户部主事,督运军饷二十万到陕西供给军队。主管人告诉他有剩余,郭绪都还给了国家。历升为云南参议。当初,孟密宣抚司的设立,实是割出木邦宣

  • 卷一百二十六之九·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二十六之九 朱批田文镜奏摺 雍正四年十一月初三日河南巡抚【臣】田文镜谨 奏为 钦赐 御书恭谢 天恩事雍正四年十月初十日据【臣】齎摺家

  • 卷六·陈骙

    钦定四库全书南宋馆阁录卷六     宋 陈騤 撰故实绍兴临幸 绍兴十四年七月九日秘书少监游操等上表请车驾幸秘书省诏学士院给降敇书所请宜允二十七日车驾幸秘书省其日本省官吏并实录院官吏迎圣驾起居讫皇帝至道

  • 卷二十七·程川

    钦定四库全书朱子五经语类卷二十七钱唐程川撰易二十七下经七问中孚孚字与信字恐亦有别曰伊川云存于中为孚见于事为信説得极好因举字説孚字从爪从子如鸟抱子之象今之乳字一边从孚葢中所抱者实有物也中间实有物所以人自

  • 春秋传卷八·胡安国

    宋 胡安国 撰庄公中【丙庄王十申二年】九年【齐桓公小白元年晋缗二十卫惠十五蔡哀十郑厉十六子仪九曹庄十七陈宣八靖十九宋闵七秦武十三楚文五】春齐人杀无知【杀无知者雍廪也而曰齐人者讨贼之辞也弑君之贼人人之所

  • 不苟论第四 博志·吕不韦

    博志原文:五曰:先王有大务,去其害之者,故所欲以必得,所恶以必除,此功名之所以立也。俗主则不然,有大务而不能去其害之者,此所以无能成也。夫去害务与不能去害务,此贤不肖之所以分也。使獐疾走,马弗及至,己而得者,其时顾也。骥一日

  • 汉藏教理融会谈·太虚

    一 发端 二 空有问题 甲 二谛上观察空有宗 1. 嘉祥四重天台七重贤首五重等 2. 瑜伽唯识的四重二谛 &nbs

  •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二十一·澄观

    自下第二八部众疏。然则世之忧喜生乎利害下。上显释经文。此下密取经意。举世忧喜。况出世乐。即周易系辞之文。而倒用之。先具出易文。易云。刚柔杂居而吉凶可见矣。变动以利言。注云。变而通之以尽利也。易云。吉凶

  • 大明一统志·李贤

    简称《明一统志》,又称《天下一统志》。全国总志。明李贤(1408—1466)等撰。九十卷。贤字原德,邓 (今河南郾城东南)人。宣德进士,累官吏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土木之变后,英宗失陷也先,其弟郕王监国,是为代宗。也先输

  • 林外野言·郭翼

    元诗别集。2卷。郭翼撰。《四库全书》曾据浙江鲍士恭家藏本编入别集类。本集传本比较少见,除《四库全书》所收之外,尚有几种清抄善本。两卷所收的诗未按体裁类别,卷末附有郭翼撰《与顾仲瑛书》一文。没有序跋文字。郭翼

  • 御览经史讲义·乾隆

    三十一卷。清爱新觉罗·弘历敕编。乾隆二年(1737),弘历特诏翰林詹事六科十三道诸臣轮奏讲义。或标举经文,下列先儒义疏,阐明其理蕴;或节取史事,下列先儒评语,辨析其得失。大略如宋人讲义之例。在轮秦讲义过程中,弘历认为敷陈

  • 金刚般若论·佚名

    佛教论典。古印度无著造,隋达摩笈多译。二卷。本论首先以“种性不断”、“发起行相”、“行所住处”、“对”、“不失”、“地”、“立名”等七个方面对《金刚经》进行总体论述。然后逐段引述经文,加以解释,释文较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