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瓦石纷飞

济南南新街女子蚕业讲习所。一日晚间学生就寝后,院内忽淅沥有声,已复瓦砾纷飞,窗上玻璃,为其击碎数处。全校学生埋首屏息,不敢出声,后有女仆开户大呼。于黑暗中见有二人在院内东西奔驰,争掷瓦石,大声诘之,自应为鬼。女仆惶恐退缩,喧扰竟夜,至曙始息。晨起视之,院内瓦石,有数百斤之多,殊咄咄怪事。据一班揣测,多谓系省内无赖,凯觎女生,故深夜入校,为此恶作剧。然闻其所掷者,济上附近并无此项瓦石,亦可怪也。

猜你喜欢
  卷一百三十五 志一百十·赵尔巽
  卷二十二 太平興國六年(辛巳,981)·李焘
  宋史纪事本末卷九·陈邦瞻
  大明孝宗敬皇帝宝训卷之三·刘健
  ●卷下·李圭
  卷十四·杨士奇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三 列传一百三十三·纪昀
  卷三十·温达
  卷二十四·司马迁
  卷八十五 东夷列传第七十五·范晔
  祖珽传·李百药
  种师道传·脱脱
  卷之一·努尔哈赤
  叶山涛·佚名
  卽位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曾巩·唐圭璋

      巩字子固,南丰人。生天天禧三年(1019)。登嘉祐二年(1057)进士第。历集贤校理,出通判越州,知齐、襄、洪三州,加直龙图阁、知福州。屡外徙,寻判三班院,加史馆修撰,中书舍人。元丰六年(1083)卒,年六十五。有南丰集。   赏南枝  

  • 卷五·邵雍

    钦定四库全书 击壤集卷五       宋 邵雍 撰後园即事三首【嘉佑八年】 太平身老复何忧景爱家园自在游几树绿杨隂乍合数声幽鸟语方休竹侵旧径高低迸水满春渠左右流借问主人何似乐答云殊不异封侯 天养疎慵自有

  • 第四出 遣訉·许自昌

    【生查子】〔副净扮戴宗上〕瞬息绕天涯。信步腾云驾。意气欲横秋。侠烈闻天下。身轻一鸟过。铁马汗长趋。老骥思千里。饥鹰待一呼。自家戴宗的便是。捷足堪夸。神行无比。勇能挟荆轲之剑。义堪提朱亥之椎。向往贤豪

  • ●戊午(咸丰八年)·林占梅

    闻内地近信书叹世事乱如麻,闻来痛益加;有兵皆扫箨,无饷转量沙。浩劫三千里,沉冤百万家;城廛邱陇似,寂寞只啼鸦。与张鑑三(朝纲)封君重话旧事感赠燕翼谋贻老景饶,平居无谄复无骄;家庭德誉原功艺,幕府才名比郄超。廿载时光嗟浪掷,半

  • 卷三·朱彝尊

    钦定四库全书明诗综卷三翰林院检讨朱彞尊编刘 基【一百四首】基字伯温青田人元进士洪武初官至御史中丞论佐命功封诚意伯为胡惟庸毒死正德中追諡文成有覆瓿集犂眉公集【杨维新云子房不见词章龄仅办符檄公勲业造邦文

  • 提要·蔡正孙

    《诗林广记前集》十卷、《后集》十卷,宋蔡正孙撰。正孙字粹然,自号“蒙斋野逸”。前有自序,题岁在屠维赤奋若,盖己丑年作。考“黄庭坚寄苏辙诗”条引熊禾语,则当为元太祖至元二十六年,时宋亡十年矣。《

  • 卷十 三国·王夫之

      〖一〗   国之亡,有自以亡也,至于亡,而所自亡之失昭然众见之矣。后起者,因鉴之、惩之,而立法以弭之;然所戒在此,而所失在彼,前之覆辙虽不复蹈,要不足以自存。汉亡于宦官外戚之交横,曹氏初立,即制宦者官不得过诸署令,黄初三

  • 列传卷第二十一 高丽史一百八·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闵宗儒[*(闵) *(闵)思平*(闵) *(闵)霁]。○闵宗儒平章事令谟玄孙也。 年甫十一选为王子始阳府学友十九调淸道监务。 郡多大姓号难治宗儒不

  • 第七章 外交家之李鸿章·梁启超

    天津教案 法越之役 中日天津条约议和日本 停战条约及遇刺 中日和约及其功罪李鸿章之负重望于外国也以外交,李鸿章之负重谤于中国也亦以外交。要之李鸿章之生涯,半届外交之生涯也。欲断定其功罪,不可不以外交为最大之

  • 张释之冯唐列传第四十二·司马迁

    邱永山 译注【说明】张释之、冯唐都是汉文帝时杰出之士。他们不仅有真知灼见,而且敢于坚持正确意见,批评最高统治者,这些都是令人折节佩服的。司马迁对他们充满景仰之情,才由衷地称许他们的言论是“有味

  • 阳固传·李延寿

    阳固,字敬安,性情洒脱不俗,不拘小节,从小任侠尚性,好与剑客交往,不经营家产。二十六岁时,才改变志趣,喜好读书。博览各种书籍,很有文才。太和年间,跟随大将军、宋王刘昶征讨义阳,任相府法曹,行参军事。刘昶性情严厉暴烈,三军见了他

  • 宋子贞传·宋濂

    宋子贞,字周臣,潞州长子人,聪明好学,二十岁就参加礼部会试,与族兄宋知柔同补为太学生,当时俱有名,人称“大小宋”。金末,潞州战乱,子贞避乱于赵魏之间。宋将彭义斌守大名,委任子贞为安抚司计议官。义斌死后,子贞率众归附于东平行

  • 西山政训·真德秀

    宋 真德秀某猥以庸虚谬当阃寄,朝夕怵惕,思所以仰答朝廷之恩,俯慰士民之望,惟赖官僚协心同力,庶克有济,区区辄有所怀,敢以布于左右。盖闻为政之本,风化是先。潭之为俗,素以淳古称,比者经其田里,见其民朴且愿,犹有近古气象,则知昔人

  • 明教与大明帝国·吴晗

    一吴元年与明之国号我国历史上之朝代称号,或从初起之地名,或因所封之爵邑,或追溯其所自始,要皆各有其独特之意义,清赵翼曾畅论之:三代以下建国号者,多以国邑旧名:王莽建号曰新,亦以初封新都侯故也。公孙述建号成家,亦以据成都起

  • 读书録卷六·薛瑄

    读隂符经杂言【并序】伊川程子曰老子甚杂如隂符经却不杂然皆窥天道之未至者也间阅其书而録所得之语如左上篇经曰天道天行五赋天性人心一也天道者元亨利贞天行者春夏秋冬五赋者仁义礼智信天性者即天道天行五赋之徳具于

  • 第一部分·毛公

    国风 唐风《蟋蟀》,刺晋僖公也。俭不中礼,故作是诗以闵之,欲其及时以礼自虞乐也。此晋也,而谓之唐,本其风俗,忧深思远,俭而用礼,乃有尧之遗风焉。【笺】忧深思远,谓“宛其死矣”、“百岁之后”之类也。蟋

  • 耻堂存稿·高斯得

    宋代诗文别集。8卷。高斯得著。《四库全书总目》称“其立朝謇谔尽言,惟以培养国脉搏击奸邪为志。本传载所论奏凡十余事,多当时切要,于宋末废弛欺蔽之象,痛切敷陈,皆凛然足以为戒”。如《君仁臣直论》一文,劝诫君主要倾听意

  • 上池杂说·冯时可

    一卷。明冯时可撰。冯时可字敏卿,号元成,华亭(今上海)人。隆庆年间进士,官至按察使。著有《众妙仙方》等。冯氏集诸家医论,于崇祯十七年(1644)撰成此书。此书为杂论医学之书,大旨偏重于温补,发挥东垣之学、贬抑丹溪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