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一百零二

  顺治十三年。丙申。六月。戊寅朔。调工部侍郎蒋国柱为户部侍郎。

  ○赠故四川按察使司按察使高士俊、太仆寺卿。荫一子入监读书。以其任事勤劳病故也。

  ○吏部议奏、平西王下进士、举人、贡监、俱照汉军例、升转补授。从之。

  ○庚辰。谕吏部。苏纳海、白色纯、查布海、常鼐、科尔可代、前因犯罪重大、革职解任今需人正亟。伊等旧在内院。练习院务。堪任学士。且处分之后、必知警惕。兹欲破格录用、观其后效。着遇学士员缺、即与推补。

  ○先是、皇太后谕内大臣公鳌拜巴图鲁遏必隆伯索尼曰。今闻乾清、坤宁、景仁等宫殿、俱已告成。册封皇后、已颁册宝妃嫔尚未册立。应照例举行。尔等启知皇帝鳌拜等随以皇太后上□日奏闻。上命会同礼部议。是日鳌拜等议、宫殿不应久虚妃嫔礼宜册立。请遵皇太后上□日。敕礼部察应行典礼详列具奏施行疏入。报可。

  ○升他赤哈哈番王之科、为户部启心郎。

  ○刑部议奏更定律例四事。一、旗下人犯充军流徒罪者、止行鞭责、以致奸宄无所创惩。今后犯军罪者、枷号三月。犯流罪者、枷号两月。犯徒罪者、枷号一月。仍照数鞭责。职官本身及妻子兄弟、俱照律准赎。一、窃盗律应刺字因久未举行。故盗不知警。今后应照律刺字。三犯者绞、监候秋后处决。一、旗下人白昼抢夺者、应枷号鞭责。初犯刺一臂。再犯又刺一臂。三犯者即行正法。一、满洲家人、私结伙党、指称隐匿逃人、索诈民间财物者甚众。今后凡同伙三人以上者。为首、依光棍律正法。为从、系民人、责四十板。边卫充军。旗下人、枷号三月。鞭一百。如止一二人、依为从律。得上□日、所奏四款、有裨锄奸去恶。着即遵行。永着为例。

  ○辛巳。谕吏部。户部尚书、职司国计。倚赖非轻。必得精敏练达之才、方能胜任。少保兼太子太保内翰林秘书院大学士车克、向任司农。廉勤夙着。着加少傅兼太子太傅。仍以原官管户部尚书事。尔部即遵谕行。

  ○更定督捕事例三款。一、旗下人逃走者、各旗俱用印信投递逃档。一、各督抚所属官。有因逃人革职一员至四员者、巡抚罚俸九个月。至五员、降一级留任。革职一员至九员者、总督罚俸六个月。至十员、降一级留任。其督抚降至三级应调用者、均免其调用。巡抚查解逃人五十名者、纪录一次。一百名、功过相扺。复一级。二百名复二级。总督查解逃人一百名者、纪录一次。二百名、复一级四百名、复二级。照此数多解者、俱功过相抵。一、巡按所属官有因逃人革职一员至四员者、巡按罚俸九个月。至五员、降一级留任。降至三级者调用。查解逃人五十名、纪录一次。一百名、加一级。

  ○叙征广东首先陷阵克敌功小拨什库额参特等三百一十四人分为三等。各赏给银两有差。

  ○壬午。起用白色纯、为内秘书院学士。查布海、为内国史院学士

  ○甲申。谕吏部。向来科道及在京满汉各官奏摺、俱先送内院。今后悉照部例、径诣宫门陈奏。其外省所送通政使司题本、及在京各官本章。仍照旧送通政使司、转送内院。

  ○裁光禄寺监事官四员。增满洲副理事官二员。繙译笔帖式四员。

  ○礼部以册立两妃九嫔典礼奏请。得上□日、今先册立东西二宫皇妃。应行事宜。尔部即照例酌议具奏。余着候上

  □日。

  ○河南卫辉彰德二府属、蝗灾。

  ○丙戌。遣二等侍卫柯尔图、致祭吴喇忒部落故镇国公屠拔。

  ○丁亥。以甲喇章京张仲第、为户部侍郎。

  ○以正蓝旗汉军胡拜、为本旗梅勒章京。

  ○升兵部理事官达岱、为都察院启心郎。

  ○礼部左侍郎邬赫考满。赐羊酒荫一子入监读书。

  ○予故精奇尼哈番祖大寿祭葬。照汉官一品大臣例。仍加祭二次。

  ○直隶霸州、保定、真定各属蝗。

  ○戊子。湖广茶陵州、攸县、宁远卫、大水。

  ○海外荷兰国墨投为也甲必丹物马绥掘、遣使臣杯突高啮惹诺皆色、赍表朝贡并请贡道、以便出入。得上□日、览表奏慕义输诚。航海修贡。深可嘉悦。所请贡道出入。着礼部议奏。

  ○己丑。谕八旗各牛录。朕念满洲官民人等、攻战勤劳。佐成大业。其家中役使之人、皆获自艰辛。加之收养。谊无可去。乃十余年间、或恋亲戚。或被诱引背逃甚众。隐匿滋多。故特立严法示惩。窝逃正犯、照例拟绞。家产尽行籍没。邻佑流徙。有司以上各官、分别处分。以一人之逃匿、而株连数家。以无知之奴仆、而累及职。官立法如此其严者、皆念尔等数十年之劳苦、万不得已而设。非朕本怀也。尔等亦当思家人何以轻去。必非无因。果能平日周其衣食。节其劳苦。无任情困辱。无非刑拷打。彼且感恩效力、岂有思逃之理。尔能容彼之身。彼自能体尔之心。若专恃严法禁止。全不体恤。逃者仍众。何益之有。朕为万国之主。念兹犯法诸人、孰非天生烝民。孰非朝廷赤子。倘刑罚日繁。户口日减。尔心亦何能自安。今后务各仰体朕意。觉悟省改。使奴仆充盈。安享富贵。岂不休哉。兵部即行传知。

  ○调户部右侍郎梁清远、为吏部左侍郎。升内翰林国史院学士白允谦、为吏部右侍郎。

  ○庚寅。户科给事中王启祚劾奏、苏松督学臣石申、贪淫败检。请交部议处。得上□日、石申解任听勘。

  ○辛卯。以正白旗汉军牛录章京邵登科、为甲喇章京。

  ○升河南右布政使陈培祯、为江南布政使司左布政使。广东按察使王第魁、为陕西布政使司右布政使。陕西按察使祖重光、为湖广布政使司右布政使。蓟州道副使马登科、为湖广布政使司参政、督粮道。永平道副使王廷宾、为广西布政使司参政、分守桂平道。陕西商雒道参议张道湜、为山东按察使司副使天津兵备道。福建兴化府知府张彦珩、为广东按察使司副使琼州兵备道。河南归德府知府王登进、为江西按察使司副使、驿传道。山东莱州府知府万代尚、为江南按察使司副使、驿传道。陕西延安府知府陈培基、为江南按察使司副使、扬州兵备道。河南河南道佥事范承祖、为山东布政使司参议、分守东兖道。

  ○壬辰。巳刻。山东莒州地震有声。

  ○癸巳。议政大臣巴图鲁公鳌拜等议奏、兴京景祖翼皇帝、显祖宣皇帝陵、自克取辽东后、迁至东京。原以便展谒伸祭享也。今据钦天监地理官奏称、兴京皇陵风水、实系第一福地。请仍迁景祖显祖陵、于肇祖原皇帝兴祖直皇帝陵傍。庶与风水有合等语。夫果旺气所钟。福祥攸萃。宜如所请。将各陵界内坟墓房屋、俱应迁移。被圈地亩、应交户部拨补。得上□日、东京二陵、自太祖太宗时。择吉恭迁。安奉已久。展谒致祭。孝慕可伸。今以地理之言、又议迁移。恐未合理。况本朝诞膺天眷。国运昌隆。移陵东京之后、肇基一统。垂裕万年。言乎福地、允推至善。至于周围界内臣民坟墓、安集多年。议令改迁、亦属未协。其另议以闻。

  ○礼部奏册立皇妃仪注。册立两妃、宜用金册。先一日、遣官祭告太庙。至期、早、设黄案一于皇上看册处。两妃仪仗、各设于所居宫门外。仍设黄案一于宫院正。中又设黄案一于东傍。设彩亭二于皇上看册门外阶下。内院礼部官、捧册由中道入。置黄案上。候皇上看册毕。命以册授遣封官。遣封官跪受。由中道至门外置册于彩亭。赍至两妃宫门外。内院礼部官、捧册授内监。内监跪接捧进。皇妃具礼服迎于阶墀。捧册内监以册置东傍黄案。内赞女官举册西向立、宣读。妃跪听宣毕。以册授东傍女官。女官跪授皇妃。妃授西傍女官。置中黄案上。望阙行叩头礼。礼毕、迎入宫。次日、皇妃诣慈宁宫于皇太后前行礼。奏入命于八月以后、择吉具奏。

  ○敕谕浙江福建、广东、江南、山东、天津、各督抚镇曰海逆郑成功等、窜伏海隅。至今尚未巢□刀灭。必有奸人暗通线索。贪图厚利。贸易往来。资以粮物。若不立法严禁。海氛何由廓清。自今以后、各该督抚镇、着申饬沿海一带文武各官。严禁商民船只、私自出海。有将一切粮食货物等项、与逆贼贸易者。或地方官察出。或被人告发。即将贸易之人、不论官民、俱行奏闻正法。货物入官。本犯家产、尽给告发之人。其该管地方文武各官、不行盘诘擒缉、皆革职。从重治罪。地方保甲、通同容隐、不行举首、皆论死。凡沿海地方、大小贼船、可容湾泊登岸口子。各该督抚镇、俱严饬防守各官。相度形势。设法拦阻。或筑土坝。或树木栅。处处严防。不许片帆入口。一贼登岸。如仍前防守怠玩、致有疎虞。其专汛各官、即以军法从事。该督抚镇一并议罪。尔等即遵谕力行。

  ○敕谕江南、浙江、福建、广东、督抚镇等官曰。朕惟自古帝王。底定万邦。皆恩威并用。讨贰怀服。乃能使人心乐于归往。蚤享太平。本朝开创之初、睿王摄政。攻下江浙闽广等处。有来降者、多被诛戮。以致遐方士民、疑畏窜匿。从海逆郑成功者、实繁有徒。或系啸聚有年、未经归化。或系被贼迫胁、反正无由。或系偶陷贼中、力难自拔。原其本念、未必甘心从逆。此辈皆朕赤子。迷罔无知、深可悯恻。今欲大开生路。许其自新。该督抚镇即广出榜文晓谕。如贼中伪官人等、有能悔过投诚、带领船只兵丁家口来归者、察照数目、分别破格升擢。更能设计擒斩郑成功等贼渠来献者、首功封以高爵。次等亦加世职。同来有功人等、显官厚赏。皆所不恡。倘仍执迷不悟。郑逆所据、不过海滨穷岛。波上游魂。势不能久。一旦绝其粮饷。阻其出没。遣发大兵、直捣巢穴。必至玉石俱焚。虽悔亦何及乎。其前此陷贼官民、及新归人等、该地方官问明来历。尽心安插。原有田产、速行察给。即无田产、亦设法周恤。务令得所。尔等即遵谕行。

  ○遣官赍敕存问原任大学士党崇雅、吕宫。赐崇雅敕曰。朕惟国家简辅弼之臣。资其劻勷。宜加恩礼。即或引年高蹈。眷念旧劳。每怀寤寐。太保兼太子太傅原任内翰林国史院大学士党崇雅、树品端方。禔躬清慎。久典邦禁。明允蜚声。洊历司农。廉勤益着。晋参密勿。作朕股肱。翼翼小心。夙夜匪懈。正期益殚猷略。佐理昇平。乃以齿届悬车。抗疏解绶。高风恬致。足表仪型。今间阔年余。深系朕念。特遣副事事官程可进、御前近侍孙尚德、赍敕存问。赐羊酒。卿其颐养天和。茂膺寿祉。劭乃德。康乃身。副朕至意。傥时事有阙、勿吝嘉谟入告。卿尚敬念之哉。赐吕宫敕曰。朕惟国家简辅弼之臣。资其劻勷。宜加恩礼。即或抱疴归里。眷念才能。每怀寤寐。太子太保原任内翰林弘文院大学士吕宫、学术雅醇。性资通朗。既魁多士。旋登禁林。受朕深知。早参大政。而能不阿不激。小心匡赞。一载纶扉。多所裨益。不意二竖偶撄、药饵未效。因准暂还。用便调摄。今间阔年余。弥深轸念。特遣副理事官王应聘、御前近侍刘有恒、赍敕存问。赐羊酒。卿其慎起居。亲良饵。副朕至意。为国爱身。伫需召用。钦哉。

  ○谕大学士觉罗巴哈纳、额色黑、学士麻勒吉。近因钱粮不敷、每日会议、全无长策。朕思裁汰冗员、亦节省之法。今加酌量。在京官员。如大理寺衙门、所管事务无多。不过三法司会议时、少有事耳。此等事、堂官三员办理足矣。工部衙门、有左右侍郎。部内诸事、郎中主事各司办之。其总理稽察、则左侍郎办之有余。即无右侍郎、亦何不可。中书科中书舍人、事务简少。允宜酌汰。至于道员、管理事务烦多。尚当增设员数、不可复汰科员甚多。全无职掌。一科中、用都给事中等官足矣。设汉军副理事官何为。原因从外行取之员、应补御史。未遇有缺故改用耳。又在外布政司衙门、左布政使事烦。右布政使有何职掌。非冗员而何。凡此内外冗员甚多。而各部院堂官、不加详察。瞻顾姑容。且见汉官。每有奏称总兵官、及各武官、并无用兵丁、应行裁汰者。有将文职冗员、奏称裁汰者乎。此皆伊等偏执之处。尔等可将朕谕。交与议政王、贝勒、大臣、九卿、詹事、科道等官。当此钱粮匮乏之时、暂行裁汰。嗣后钱粮充裕、再行增设。特谕。

  ○乙未。提督顺天学政程芳朝疏报。孝子获鹿县民李枝茂、遭贼横劫。以火焚其父。枝茂以身覆之。父得免。及父殁、庐墓三年。节妇、大兴县民陶鸾妻觉氏、截耳誓守。陶瓒妻李氏、陶守义妻王氏、贞操不渝。一门三节。俱历五十余年。行唐县民李清亮妻王氏、永年县民赵一鸾妻张氏、开州民蔡瑾妻张氏、内黄县民杜维妻郑氏、南和县生员李自芬妻任氏、广平县民王怀直妻李氏、清苑县民李世珍妻张氏、滑县民丰尔功妻胡氏、霸州生员崔士瞻妻任氏、或抚孤贞守。或无嗣苦操。俱请照例旌表。章下礼部。

  ○陕西总督马之先陛辞。谕曰。以尔索望堪任斯职。故行特简。尔受事后、务实心供职。兴利除害。陕西乃天下咽喉要地、尔须较前任孟乔芳、倍加勤慎。方克有济毋使天下谓朕不知人也。谕毕、赐鞍马、朝服、朝帽。

  ○丙申。升内国史院侍读马世塔、为内秘书院侍读学士。

  ○赐谥额驸噶尔玛索诺木所尚公主、为端顺长公主。额驸喇麻思所尚公主、为端献长公主。各立墓碑。遣内大臣巴图鲁公鳌拜、伯索尼致祭。

  ○丁酉。予故四川按察使赠太仆寺卿高士俊、祭一次。仍给全葬。不为例。

  ○予殉难广东临高县知县刘承谟、祭葬如例。

  ○裁浙江宁波、台州温州、绍兴、处州、海宁、昌国、松门、海门、金乡、定海、临山、观海、磐石、各卫经历。

  ○吏部奏言。臣等遵上□日、传问龚鼎孳党庇吴达一案。据鼎孳供称、达虽系同省。而南北相隔千里。实不知逵为达之弟。因拟鼎孳免降级。应罚俸一年。从之。

  ○戊戌。谕吏部都察院科道为耳目之官。职在发奸剔弊。凡大奸大恶、从未经人纠劾者。果有见闻、即据实直陈。乃见公忠为国。近来各官弹章、其中多有摭拾塞责。将多人已经纠参之事、随声附和。明系党与陋习。岂朝廷设立言官之意。以后务宜洗涤肺肠。痛除党比。不许仍前巢□刀袭妄陈。尔部院即遵谕申饬。

  ○命内国史院学士折库讷、教习庶吉士。

  ○以故三等阿达哈哈番刘绍勋子邦仁、袭职。

  ○己亥。升大理寺卿郝惟讷、为户部右侍郎。

  ○庚子。加赠湖广阵亡署都司佥书刘应科一级。荫一拖沙喇哈番。

  ○免湖广常德府属桃源县、十二年分荒地额赋。

  ○辛丑。增设江南福山营千总一员。把总二员。

  ○宁南靖寇大将军阿尔津等奏报。湖广容美宣慰使司土司田吉麟、以所部兵二万、缴印投诚。上嘉奖之。命所司速叙。

  ○广东巡抚李栖凤疏报。节妇、新会县民张思敏妻周氏、夫殁、手自纺绩。抚子事姑。三世七丧、皆为营葬。里人闻之、无不感泣。守节历四十七年。请照例旌表章下礼部。

  ○壬寅。升大理寺少卿傅维麟、为太仆寺卿。降补原任户部尚书戴明说、为太常寺少卿。提督四译馆。

  ○遣官祭四子部落故二等台吉伊尔扎木。

  ○癸卯。谕礼部。奉圣母皇太后谕。定南武壮王女孔氏、忠勋嫡裔。淑顺端庄。堪翊壸范。宜立为东宫皇妃。尔部即照例备办仪物、候上□日行册封礼。

  ○上亲试江南荐举隐逸陆贻吉、于沚。

  ○彻江南各省守催钱粮满官还京。

  ○允礼部议、广西省于明年丁酉科举行乡试。取中举人四十名。俟全省大定、仍复旧额。

  ○允礼部议、平南王靖南王下考取生员各十五名。举人各三名。俱于广东应试。照汉军例编号。会试取中进士、与汉军例同。

  ○都察院奏言、近闻内大臣侍卫等、欲令移居皇城外。窃念诸臣向因叨恩侍从。心切近光。各毁旧居。迁入城内。今复令外移、未免劳苦耗费。且皇城重地。扈卫需人。宜仍环居左右。俾得朝夕侍从。疏入。得上□日、此奏念切为国。克尽言职。深可嘉悦。内大臣侍卫等移居、着停止。

  ○初、定远大将军世子济度等、遵上□日奏言、濒海漳州等九处、俱宜设兵防守。而闽省经制、绿旗官兵、甚多缺额。今议补额增设、共知马兵二千二百五十名。步兵五千九百名。以资防御。见驻闽省汉军兵丁、俱应留驻漳州。然汉军及绿旗官兵、未可尽恃。应留固山额真屠赖、统满洲兵驻泉州、为两路声援。诏下议政王、贝勒、大臣会议。寻议、闽省去京窎远。满洲大兵、往返更番、官兵劳苦民亦受困。计见在闽省汉军兵五百九十名。实属不敷。应令江宁提督管效忠驻防京口。调京口兵八百名、并杭州兵六百余名共足二千。以每旗章京二员、骁骑校一名统之。仍特遣固山额真一员、每旗梅勒章京各一员、率往驻防。其闽省绿旗兵、缺额者应募补增设者应停止。奏入得上□日、满洲大兵、往返更番、官兵劳苦。民亦受困。所议甚当。但海寇因大军驻闽、故尔潜遁。今全师尽彻、不设满兵驻防、止诿之汉军及绿旗官兵、恐军威不壮。倘日后海寇登岸、不能防御、尔时题请大军。有误事机。所关甚重着详议久安之计以闻。诸王大臣又议、满兵不便更番。亦不可令其挈眷驻守。应令驻防平南王尚可喜往。上以不设满兵驻防。所议甚当。但前此平靖二王、同驻广东、尚频请禁旅、今调一王分驻福建、恐二省兵力俱单。不可分驻。着另添设贤能官兵。务使海寇不得登岸。以为固守之计。再议奏闻。诸王大臣又议、调驻防汉中府固山额真墨尔根侍卫李国翰往。上以四川较福建更为岩疆。平西王与李国翰同驻汉中、庶无他患。今遣李国翰赴闽、恐蜀地可虞。闽省乃系海寇应酌量遣汉军兵。选贤能官二员为帅。前往防守。着再议奏。至是诸王大臣又议、于汉军兵二千名之外、应再调京城兵一百名沈永忠下兵九百名。共足三千之额。其应遣固山额真、列名以请。上命固山额真郎赛为帅。应遣梅勒章京、再议奏闻。余依议。

  ○福建巡抚宜永贵疏报、宁化逆首黄素禾、势蹙投诚。余党悉散。下兵部察议。

  ○甲辰。谕礼部。致祭天地、太庙、社稷、不可不虔。嗣后凡祭圜丘、方泽、朕于五鼓出宫。祭太庙、社稷、于黎明出宫。尔部先期一日奏闻。永着为例。

  ○遣官谕祭克西克腾部落故二等台吉云敦。

  ○丙午。升江南浦口副将管参将事邓汝功、为河南开封副将。山东登州参将袁如桂、为福建延平副将。直隶涿州参将陈喜、为浙江金华副将。陕西延绥管副将事高松、为甘肃西协副将。

  ○遣梅勒章京赛音达礼、王国诏、吴学礼、胡拜、并甲喇章京马成桢、祖泽沛、海塞、马如龙、署梅勒章京事。驻防福建。

  秋。七月。丁未朔。享太庙。上亲诣行礼。

  ○戊申。升少詹事王崇简、为内翰林国史院学士左通政林起龙、为大理寺卿。

  ○裁江西袁州府副协都司一员。守备一员。千总二员。把总四员。兵六百名。

  ○礼部奏言、荷兰国从未入贡。今重译来朝。诚朝廷德化所致。念其道路险远。准五年一贡。贡道由广东入至海上贸易、已经题明不准。应听在馆交易。照例严饬违禁等物。得上□日、荷兰国慕义输诚。航海修贡。念其道路险远。着八年一次来朝。以示体恤远人之意。

  ○广西巡抚于时跃奏报、官兵擒斩贼渠伪义宁伯龙。韬下所司知之。

  ○己酉。和硕襄亲王博穆博果尔薨。年十六。

  ○庚戌。定远大将军世子济度等奏报、伪都督总兵黄梧、副将苏明、郑纯等谋斩。伪总兵华栋等、并歼其部兵四百余名。率众薙发。献海澄县投诚。随遣梅勒章京翁爱等、入城安抚。计降其文武大小伪官八十六员兵一千七百名。捷闻。得上□日、黄梧等献城归顺可嘉。着即行优擢。

  ○礼部奏言、和硕襄亲王祭葬、礼宜优厚。应于定例外加祭一次。工部监造坟祠。从之。

  ○辛亥。上以移居乾清宫。遣官祭告天地、宗庙、社稷。

  ○壬子。上移居乾清宫以和硕襄亲王丧、免行庆贺礼。

  ○癸丑。以乾清宫成颁诏天下诏曰。帝王统御天下。必先巩固皇居。壮万国之观瞻。严九重之警卫。规模大备。振古如兹。朕自即位以来、思物力之艰难、罔敢过用。轸民生之疾苦、不忍重劳暂改保和殿为位育宫已经十载。揆之典制、建宫终不容已。乃于顺治十年秋卜吉鸠工。今乾清坤宁宫告成。祗告天地、宗庙、社稷。于顺治十三年七月初六日、临御新宫。懋图治理。念臣民之劳瘁。宜恩赦之广颁。所有事款、条列于后。一、文职官员、除大计处分、失陷城池、缉盗不获、罪犯越狱、贪赃、拖欠钱粮、漕粮等罪不赦外。其余议革、议降、议罚、及戴罪、住俸各官、俱免议。一、除革职、降级、休致回籍人员外。直省地方、果有才行着闻、及学问优长者。着该督抚按核实具奏。一、顺治十三年七月初七日昧爽以前、官吏军民人等、除谋反、叛逆子孙杀祖父母、父母、内乱、妻妾杀夫、告夫、奴婢杀家长、杀一家非死罪三人、采生折割人、谋杀、故杀、蛊毒魇魅、毒药杀人、强盗妖言十恶等真正死罪不赦外。满洲逃人窝主干连人等、官役受赃、监守自盗、拖欠钱粮、漕粮、侵盗漕粮员役、亦不赦。其余死罪、俱减一等。军罪以下、大计。军政、失陷地方城池、贪赃、拖欠钱粮、漕粮。缉盗不获、罪犯越狱等罪、亦俱不赦外。其余无论已发觉。未发觉。已结正。未结正。咸赦除之。有以赦前事讦告者。不与审理。即以其罪罪之。一、直省报荒地方有隐漏、田粮以熟作荒者。许自行出首。尽行免罪。其首出地亩、即以当年起科。以前隐漏钱粮、概不追理。如被他人告发。仍行治罪追粮。一、各省屯田荒地、已行归并有司。即照三年起科事例。广行招垦。如有殷实人户、能开至二千亩以上者。照辽阳招民事例、量为录用。一、武职官员。除失陷地方、纵兵抢掠、并军政处分、大贪受赃外。其余见在议革、议降、议罚、俱免议。有因公事诖误革职、降级、罚俸、戴罪、住俸等项。各该衙门悉与奏明宽宥。一、满洲兵丁。各处征巢□刀、阵前被伤、未经给赏者。照例速给。一、各地方人等、有因叛逆干连、原系无辜者。该督抚按即与具题释放。一、各处依附土贼等众。如悔过擒拏贼首投诚。及贼首率众来降者。概宥前罪。仍给与官职、以示鼓励。若系土贼投诚。该督抚查愿充兵者、准入营伍。愿为民者安插归农。务使得所。一、有啸聚山海、拥众不服者。果能真心投诚。尽赦前罪。仍量加赏录。一、各处盗贼、或为水旱灾荒所累。贪酷官吏所迫。情实可悯。但能改过自首者、尽赦其罪。一、除谋杀故杀外如原无讐隙。偶因一时忿激相殴、伤重致死者将凶犯免死。决杖一百。依律追银二十两给付死者之家。一、应追赃私除贪赃侵盗情重者不赦外其余查系家产尽绝力不能完者。概与豁免不许株连亲族。一、罚赎积谷、原以豫备赈济。今□山戊不□水蝗为灾。秋冬之际、恐民生叹困。各巡按御史、确查灾荒地方。除蠲免正粮外。其流离无告者、即动前项赎谷赈济不得令奸民冒领。一、十二年以前、各省牛角皮料等项、果有未解完者。工部照例改折。以纾民力。于戏。定丕基于万世。益廑敬天法祖之心。通寰宇为一家。共跻物阜民安之盛。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甲寅。升编修达哈塔、为内国史院侍读。补原任御史陈棐、为湖广道监察御史。

  ○裁直隶延庆卫经历。

  ○旌表节妇、河南许县民李桂妻苏氏、温县民王卓妻郑氏、各给银建坊如例。

  ○乙卯。先是、甘肃巡抚周文叶久病。按臣聂金□介以闻。至是、谕吏部。周文叶久任岩疆。夙称勤慎。既年老多病。着加兵部尚书。解任回京、以便调理。

  ○谕工部。乾清等宫告成内外各官役、趋事勤劳。应加恩赉。在内者、着内衙门察例具奏在外者、尔部察例具奏。

  ○礼部择吉于八月十九日册妃上以和硕襄亲王薨逝。不忍举行。命八月以后择吉。

  ○丙辰。命扎鲁特部落故贝勒祁塔特子查穆布袭爵。

  ○以故一等阿达哈哈番沙济达喇叔之子朱盖、二等阿达哈哈番许学颜子光前、刘应祥弟应第、三等阿达哈哈番埽齐子钟吉纳马汤阿子拉什希、拜他喇布勒哈番兼一拖沙喇哈番纠多子俄多和、拜他喇布勒哈番俄尔哲巴图鲁子恩克、拖沙喇哈番阿世南弟之子浑泰、各袭职。

  ○丁巳。遣官致祭故理藩院尚书一等阿达哈哈番沙济达喇。

  ○戊午。升河南左布政使佟延年、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甘肃、赞理军务。

  ○予三等精奇尼哈番祖可法、祭葬如例。

  ○辛酉。中元节。遣官祭四祖陵、福陵、昭陵。

  ○升都察院理事官贾汉复、为工部侍郎。

  ○以定南王下一等护卫李茹春、为梅勒章京。总管本藩下官兵。

  ○癸亥。谕吏部。都察院。两浙系财赋重地。年来屡有失事。盗贼纵横。民生困苦。皆由督臣屯泰、抚臣秦世祯、挟忿相争。累形章奏。以致贻误地方。二人之罪、须彻底清查。法当其罪。乃足服人心而昭劝惩。或责成新任督抚。或即交巡按御史。或另遣专官研审。尔部院即确议具奏。

  ○礼部右侍郎兼内秘书院学士仍在内院办事胡兆龙考满。加礼部尚书。荫一子入监读书。

  ○甲子。升正蓝旗汉军甲喇章京陈典谟、为梅勒章京。驻防杭州。

  ○命内翰林弘文院侍读姜元衡、提督顺天学政。

  ○遣贵州道监察御史侯于唐、巡视漕运。吏科副理事官李腾龙、巡视茶马。兵部督捕副理事官迟煌、巡视京通各仓。

  ○丙寅。裁陕西万安、清平二监录事。平凉、安国镇、郿现、花家庄、高家凹、神林堡、六所大使。

  ○丁卯。谕礼部。内设衙门原有六监二司。今因在内礼仪事务殷繁。未有衙门专管。将旧设钟鼓司改为礼仪监。尚宝监、改为尚宝司。应给印信、尔部速行改铸。

  ○命吴喇忒部落故镇国公杜霸子海色、袭爵

  ○己巳。谕吏部图海、刘昌、恩格德、胡世安、吴达礼、霍达、皆股肱大臣。倚毗匪轻。本当殚力竭忠、仰图报称。乃因循瞻顾。专徇情面。不肯实心任事。以致部务参错稽延。故分别降革。用示惩创。兹遇恩赦。姑着各复原官职衔。今后务要洗心涤虑。改过自新。无负朕含容策励之意。

  ○补原任御史于嗣登、为江南道监察御史。

  ○庚午。吏部奏言、凡考满官员称职者、准其复职。仍给与应得诰命。命常者、止准复职。不准给与诰命。永着为例。报可。

  ○敕谕湖广、江西、陕西、四川、广西、督抚镇等官。朕惟自古帝王、底定万邦。皆恩威并用。讨贰怀服。乃能使人心乐于归往。蚤享太平。本朝开创之初。睿王摄政。降者多被诛戮以致士民疑畏窜匿。实繁有徒。或系啸聚有年、未经归化。或系被贼迫胁、反正无由。或系偶陷贼中、力难自拔。原其本念、未必甘心从逆。此辈皆朕赤子。迷罔无知。深可悯恻。今欲大开生路。许其自新。该督抚镇、即广出榜文晓谕。如贼中伪官人等有能悔过投诚。带领兵马家口来归者。察照数目、分别破格升擢。更能设计擒斩孙可望贼渠来献者首功、封以高爵。次等、亦加世职。同来有功人等。显官厚赏、皆所不恡。傥仍执迷不悟。大兵直捣巢穴。必至玉石俱焚。虽悔亦何及乎。其前此陷贼官民、及新归人等。该地方官问明来历。尽心安插。原有田产、速行察给。即无田产亦设法周恤。务令得所。尔等即遵谕行。

  ○辛未。叙征湖广军功。以二等精奇尼哈番固山额真陈泰、为一等精奇尼哈番兼一拖沙喇哈番。一等阿思哈尼哈番兼一拖沙喇哈番护军统领苏克萨哈、为二等精奇尼哈番。三等阿达哈哈番护军参领穆成格、为二等阿达哈哈番。三等阿思哈尼哈番甲喇章京拜赛、为二等阿思哈尼哈番。授护军参领胡尼雅、一拖沙喇哈番。

  ○署浙闽总督秦世祯疏报、节妇、浙江山阴县故明龙虎卫经历胡一言妻张氏、年十九。夫病殁。遗腹生子拱枢。氏矢志抚孤苦节五十年。乌程县监生董廷勋妻顾氏。年十九归廷勋、廷勋有痼疾。氏极力疗治。祈天愿以身代。未几廷勋死。氏事姑抚子。苦节四十余年。俱请照例旌表。章下所司。

  ○太医院加太仆寺少卿仍管院使事韦尽性考满。加太常寺卿。

  ○壬申。太医院加鸿胪寺卿仍管右院判事刘国栋考满。加太常寺卿。

  ○癸酉。升刑部主事施闰章、为山东按察使司佥事。工部员外郎钱受祺、为山西按察使司佥事。礼部郎中王廷璧、为广东按察使司佥事。俱提调学政。

猜你喜欢
  卷一百六十二 表二·赵尔巽
  卷之一百三十二·佚名
  卷之一千二百九十五·佚名
  清季台湾洋务史料 三·佚名
  钦定元史语解卷二十·佚名
  卷二十三·李天根
  卷四十一 蜀书十一 霍王向张杨费传第十一·陈寿
  薛道衡传·魏徵
  房玄龄传(附房遗直、房遗爱传)·刘昫
  杨佶传·脱脱
  卷九·黄佐
  卷之六十九  蓬軒類記二(明)不著撰人·邓士龙
  蕃夷六·徐松
  卷五十六·陆宗楷
  204.女词人李清照·林汉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百零二·彭定求

        卷202_1 【武阳送别】沈宇   菊黄芦白雁初飞,羌笛胡笳泪满衣。   送君肠断秋江水,一去东流何日归。   卷202_2 【捣衣】沈宇   日暮远天青,霜风入后庭。洞房寒未掩,砧杵夜泠泠。   卷202_3 【代闺人

  • ◆文□□质(学古集)·顾嗣立

    质字学古, 【一作固。】 甬东人,隐居吴之娄江。学行卓然,词章奇放,好为长吉体。酒酣长歌,声若金石,尝与杨铁崖夜行,有挑梅花灯者,铁崖命赋一诗,立就,为铁崖所称。年九十六卒。《昆山志》载:学古与邑中耆儒卢观、赵天佑、卫馆、盛

  • 卷二十 本纪二十·赵尔巽

      ◎文宗本纪   文宗协天翊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圣孝渊恭端仁宽敏显皇帝,讳奕蟭,宣宗第四子也,母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道光十一年六月初九日生。二十六年,用立储家法,书名缄藏。   三十年正月丁未,宣宗不豫,宣召大臣示朱笔

  • 卷一百四十五·杨士奇

    永乐十一年十一月丁丑朔钦天监进永乐十二年大统历 上御奉天殿受之颁赐诸王及文武群臣 敕谕皇太子永乐十二年正月十一日大祀 天地命尔行礼其洁精致齐恪共乃事钦哉○封晋王济熺次女为安邑郡主○和宁王阿鲁台遣使把帖

  • 卷之二百六十三·佚名

      康熙五十四年乙未夏。四月丙寅朔。日食  ○享太庙遣领侍卫内大臣公阿灵阿行礼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丁卯。策试天下贡士李锦等、于太和殿前。制曰、朕诞膺图历仰承天眷、寰宇乂安五十余年。惟是夙夜祗惧、

  • 六二 两淮盐政李质颖奏进呈高晋等送到原书暨密访马裕家再无秘藏折·佚名

    六二 两淮盐政李质颖奏进呈高晋等送到原书暨密访马裕家再无秘藏折乾隆三十八年四月十九日奴才李质颖谨奏,为钦奉上谕事。乾隆三十八年四月初七日,接奉军机处传谕内开,大学士刘统勋字寄大学士管两江总督高晋、江苏巡抚萨

  • 六朝通鉴博议卷三·李焘

    (宋)李焘 撰孙权集众建业扬声将北伐魏王基策其必不能出已而果然八年吴主大发众集建业扬声欲入冦扬州刺史诸葛诞使丰安太守王基策之基曰今陆逊等已死孙权年老内无贤嗣中无谋主权自出则惧内衅卒起痈疽发溃遣将则旧将已尽

  • 敬宗本纪·刘昫

    敬宗本纪(上) 敬宗睿武昭愍孝皇帝名湛,是穆宗的长子,生母即恭僖太后王氏。元和四年(809)六月七日,生于大明宫旁的侧殿。长庆元年(821)三月,封为景王。翌年十二月,立为皇太子。长庆四年(824)正月二十二日穆宗去世。二十三日

  • 杨嗣复传·欧阳修

    杨嗣复的字是继之。他父亲杨于陵,开始受浙西观察使韩氵晃赏识,韩氵晃把女儿嫁给他,并回去对妻子说:“我看到的人很多,今后显贵并长寿没有比得上他的,他有儿子一定当宰相。”后来生了杨嗣复,韩氵晃摸着他的头说:“你的名声和地

  • 第十八章 3·辜鸿铭

    齐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则吾不能;以季、孟之间待之。”曰:“吾老矣,不能用也。”孔子行。辜讲某个侯国在位的国君(齐景公)有一次想聘用孔子,然而,他说:“我不能让他做部长,但是我可以让他当我的私人顾问。”这个国君继续说:“

  • 扬之水·佚名

    ——人间亲情的怪圈【原文】扬之水①,不流束楚②。终鲜兄弟③,唯于与女④。无信人之言,人实迂女⑤。扬之水,不流束薪(6)。终鲜兄弟,维予二人。无信人之言,人实不信。【注释】①扬:水流缓慢的样子。②束:捆扎。

  • (七)·钱穆

    朱子曰:“心不可有一物,外面酬酢万变,都只是随其分限应去,都不关自家心事。才系于物,心便为其所动。其所以系于物者有三,或是事未来,自家先有个期待底心。或事已应过去了,又却长留在胸中,不能忘。或正应事之时,意有偏重,便只见那

  • 佛说文殊师利一百八名梵赞·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教大师臣法天奉 诏译  我今宣说  文殊师利  一百八名  殊胜功德  一日三时  受持读诵  所求意愿  决定现前  依法课持  身恒清净  罪障消除  或入军

  • 第九十一章 婆罗兹加玛普奢等四王·佚名

    此[王]殁后,于此婆罗兹加玛普奢(普罗加玛婆夫第五世)与贤明之奇玛婆夫(奇玛婆夫第四世或三世)有此等二人之王。(一)由此于摩诃提河畔,美乐名高之倍罗睹尼都,于奇加玛婆夫王之时代,称为阿罗伽库那罗,于义利族出身,于威光信仰之所饰,愿

  • 太上洞真徊玄章·佚名

    《太上洞真徊玄章》,撰人不详。约出于南北朝或隋唐上清派道士之手。一卷,收入《续道藏》。本篇言诵章仪法。内载五言颂诗十首,题作「十方回旋颂」。道士斋醮时徊玄朝礼十方,歌咏此章以赞颂神灵。《上清诸真章颂》一书中收

  • 录曲余谈·王国维

    一卷。王国维撰。本书为戏曲杂考札记一类,对古代戏曲中的角色名目、杂剧传奇的本事、曲家、曲目、南曲源始等多有考证。采取分条列项的说明方式,眉目十分清楚。其中有些材料被作者纳入所著《戏曲考》、《宋元戏曲史》

  • 文殊师利菩萨问菩提经论·佚名

    二卷,一名伽耶山顶经论,天亲菩萨造 元魏北天竺沙门菩提留支译 有经有论

  • 华严经论·灵辨

    一卷。元魏释灵辩撰。灵辩,姓氏不详,山西晋阳 (今太原市)人。所作 《华严经论》原为一百卷,今仅存卷第十,故题一卷。该书从后魏熙平元年 (516) 正月动笔,至神龟三年(520)九月而成。此卷初传山西境内,唐永淳二年才传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