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四、再论鲁谱歧点
余论鲁悼公以下列君年数,均据《世家》驳《年表》,俱详《考辨》第四七,第一〇六,一二二,一五三诸篇。既检《魏世家索隐》引《纪年》:“梁惠成王十四年,鲁共侯、宋桓侯、卫成侯、郑釐侯来朝”,是鲁共公至梁惠王十四年尚在也。又《六国表》:“梁惠王十五年,鲁、卫、宋、郑来。”《集解》徐广曰:“《纪年》一曰鲁共侯来朝”,是鲁共公至梁惠王十五年尚在也。(魏觞诸侯于范台,《今本伪纪年》错简在周烈王二年。)又《庄子?胠箧篇》:“鲁酒薄而邯郸围。”《释文》云:“楚宣王朝诸侯,鲁恭公后至而酒薄,宣王怒,与齐攻鲁。梁惠王常欲击赵而畏楚救,楚以鲁为事,故梁得围邯郸。”围邯郸在梁惠王十七年,是又鲁共公至梁惠王十七年尚在也。据此则《年表》鲁共公卒于梁惠王十八年,明年,鲁康公元,未必误。然则《世家》固未信,徐广所见一本悼公即位年数固未必可凭耶?然则今《世家》自平公以下所记注秦、楚诸国大事,合之鲁君之某年某年者,又皆为虚耶?今《世家》即误,又从何而致误?是必有说。余意《鲁世家》记平公以下未必尽属误文。或者今《世家》所载穆公、共公、康公、景公四君之年,其间尚有上下,经后人据刘歆《历谱》改之。故徐广有“自悼公以下仅与刘歆《历谱》合,而反违《年表》,未详何故”之疑。今并《年表》亦无甚异,则后人又据《世家》改《年表》也。惟《世家》记“自平公立,六国皆称王,十二年秦惠王卒”以下,记注秦、楚大事,合之鲁某君之某年者,犹未变易,故遂致纠纷而不可理也。又《索隐》注《鲁世家》并不引《纪年》,则知《史记?鲁世家》记悼公以下年数,应与《纪年》亦合,故《索隐》不复列。今既无可参证,姑定共公为三十二年,康公九年,景公十九年,庶于《世家》《纪年》及并时诸书言鲁事者均合。惟绝无明证,其事近于温公《通鉴》之移易齐宣、湣之年代者然。因特揭出,俟更详索,亦期读吾书者为之剖辨焉。
又按宋翔凤《过庭录》卷十一谓:“太史公《六国表》,俱以《秦记》傅合,中间容有错乱。而《鲁世家》独与《年表》及列国《世家》异者,以有鲁历可据也。《汉书?律历志》云:三代既没,五伯之末,史官失纪,畴人子弟分散,或在夷狄,故其所纪有黄帝、颛顼、夏、殷、周及鲁历,即《世家》所据也。”若如宋说,史公据鲁历言鲁事,当无大误。今《鲁世家》记共公、康公、景公诸君年,必有后人妄改,故徐广有未详何故之疑。余茲所论,特取其“平公立时六国皆称王,十二年秦惠王卒,文公七年楚怀王死于秦”三语,而凡今《世家》记平公前诸君年数全同刘氏者不尽据守。冥心会古之士,其亦有契于斯乎?
猜你喜欢 卷一百二十一·列传第十八·柯劭忞 卷四百六十二 列传二百四十九·赵尔巽 卷二百六十三 熙寧八年(乙卯,1075)·李焘 第四十四回 受主知三老承顾命 逢君恶八竖逞谗言·蔡东藩 卷十二·张九成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五十一·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四十三·佚名 卷之八·佚名 ·致省局司道书·丁曰健 法无戏论·胡兰成 卷九十一 货殖传 第六十一·班固 张孝杰传·脱脱 卷二百六十二·杨士奇 卷二百四·杨士奇 卷二、辽籓建国·黄鸿寿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