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三百五十五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
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少保内大臣文渊阁提举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教习庶吉士总管内务府大臣镶黄旗满洲都统步军统领管理户部三库奉宸苑清漪园等处总理工程处御茶膳房御药房太医院西洋堂事务军功加三级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十三级纪录二十一次臣英和经筵讲官太子太保礼部尚书上书房行走武英殿总裁管理国子监事务加六级随带加二级纪录四次臣汪廷珍等奉敕修
嘉庆二十四年。己卯。三月。癸巳朔。祭先蚕之神。遣妃恭代行礼。
○甲午。谕内阁、昨降上□日将乡会试点派考官密本。届期派乾清门侍卫、赍至午门前拆封宣上□日。着自本科会试为始。礼部于三月初四日、将题本送阁。初五日进呈。初六日发下。即交捧本侍卫赍往。至乡试遇朕巡幸之年。着该部豫行计算发报日期。扣至八月初六日黎明到阁。即早亦必于初五日到阁。初六日黎明赍至午门前、照新定规制拆封宣读。考官等即刻入闱。不准在内阁先行拆封。着为令。
○又谕、御史吴杰奏陈近日南漕积敝□大一摺。江苏漕务。向以丁力疲乏。节经调剂津贴。该旗丁运费已属敷余。何得复行藉端需索。兹据该御史奏称、该省帮丁。除各项帮费支足外。另向州县勒索。有铺舱礼、米色银、通关费、盘验费、各名目。每船自数十两至百余两不等。旗丁如此需索州县。州县费将安出。不过仍取之于百姓。若不严行禁止。大为地方之害。着孙玉庭、李奕畴、陈桂生、据实确查。如运丁等果有前项苛索情敝□大。即将该丁严拏治罪。并将纵容之帮弁总运督运官、一并严参重惩。勿稍姑息。以肃漕政而裕民生。
○军机大臣等奏、审拟遣犯金玉如添砌赃私翻控一案。得上
□日、金玉如所控邓廷桂匿罪挑缺等情。虽讯明属实。其添砌赃私重款。均属虚诬。不能末减其罪。该犯前已拟发黑龙江充当苦差。亦无可复加。着于枷号满日。仍即行发遣。该犯身系孤子。孀母年逾七旬。着该旗挑给钱粮一分。俾资养赡。余依议。
○乙未。上御勤政殿听政。
○谕内阁、朕本年六旬万寿。普锡恩施。宗人府会同刑部将缓决七次、及原拟军流等罪照例圈禁之宗室觉罗、查明开单请上
□日。朕详阅案由。单内宗室奕逊、因妻郭氏服侍伊父。不善烹饪。致伊被父责打。郭氏又不服管教。逞忿故杀郭氏殒命。拟绞。但究因郭氏违犯教令。且已缓决七次。宗室瑞宾、因与异姓序齿结拜弟兄。拟杖折圈。觉罗祥连、因与姚宝煜戚谊、顶名代考。并未得受酬谢。卷未写完。即被查获。拟军折圈。其情均尚可原。奕逊、瑞宾、祥连、俱着准其减等。余俱不准援减。
○以翰林院侍讲学士那彦成、为詹事府詹事。降调左副都御史蒋祥墀、为光禄寺卿。
○以广东阳江镇总兵官沈烜、为水师提督。
○旌表守正捐躯山东钜野县民丁玉振妻高氏。
○丙申。谕内阁、盛京、吉林、黑龙江、三省。自国初以来。本无官拴马匹。上年朕亲诣陪都。亦未见该处有缺马情形。迨回京后。经诚安奏称伊奉使吉林。与赛冲阿、松宁、会商东三省马匹短少。欲恳请添设官马以裕差操。赛冲阿等未及具摺、伊特于召对时面陈。其时适有年班到京之将军德宁阿、禄成等、或生长其地。或莅官其省。经朕详加询问。并向籍隶东三省之侍卫等、逐加体访。或以为应行加设。或以为无庸增添。其说不一。
随降上□日令赛冲阿、富俊、松宁、三人酌议。嗣据赛冲阿奏请盛京各城添设马一千匹。松宁奏请黑龙江添设马二千匹。富俊奏称吉林兵丁、皆有孳生马匹打牲为业。并无不能骑马之人。朕以三省所议两止□□。令富俊再议。富俊始有裁彻大凌河马群、分拨各处之议。察富俊之意。亦明知大凌河马群为不可裁。强为此说。其意仍主于无庸增设。因交军机大臣、与英和、松筠、和宁、会同兵部妥议具奏。兹据托津等十二人会议。奏称东三省添立官马惟有添至数万匹庶可布置周妥。而经费有常。断难轻议。若但抽添三四千匹。兵多马少。实属无益。不若仍循其旧。朕因明亮、和宁、俱曾任东三省将军。且历练营务。复加面询。伊二人俱以为添马事属难行。即戴联奎、曹师曾、亦面奏不如仍旧。惟松筠单衔奏请盛京添棚马一千匹。吉林添棚马六百匹。黑龙江添棚马四百匹。较赛冲阿等请添马数更少。亦于操练何裨。朕办理庶政。执两用中。善钧从众。所有东三省官拴马匹一事。竟可无庸办理。仍循旧章。以安本俗。将此明白宣谕赛冲阿富俊松宁知之。
○又谕、御史王允辉奏、刑部堂官叠次滥保劣员请上□日查议一摺。所奏是。各衙门保举司员。原当秉公详慎。如该员才具素优。保举后偶有过犯。或非原保官所能逆料。若余继生、前由刑部司务保升额外主事。经御史王家栋纠参当经降上□日彻退。该堂官均干吏议。乃甫阅三年。该部复将余继生保列候补主事。今余继生以舞敝□大获罪。原保之刑部堂官实难辞咎。着交吏部查明议处。
○又谕、御史龚镗奏、请饬禁请封印结索费一摺。外任官员请封。例由同乡京官出具印结。即闲有酬谢。系属交际私情。岂能官为限制。若有违例请封者。一经查出。其滥行出结之员。定例本有处分。亦无庸再立条禁。该御史所奏。着毋庸议。
○又谕、本日据御史李远烈条奏四款。天主教实为人心风俗之害。惟应严禁传徒。若将其置典取租房屋。概行掣出入官。召民认买。事属难行。嗣后着严行稽查。如有借租屋为名、被诱习教者。一经查出。将传教与入教之人。一体严行治罪。至各衙门年满及已革书吏。定例不准在京逗遛。着步军统领五城随时严查。若有潜住京师。仍出入衙署、干与公事者。指拏严办。以儆奸胥。其五城地方报有窃案。自应移会各城通行查缉。若如该御史所奏。令事主随同坊役亲往五城典铺细查。事涉扰累。殊不可行。至京城夜禁。本应严密。着都察院步军统领衙门、分饬司坊营汛官督率兵役、认真巡查盘诘奸宄。不可日久生懈。
○又谕、御史蒋云宽奏、请禁报缺迟延一摺。各省应行咨部铨选之缺。向无行文报缺期限。如湖南省酃县教谕、宁远县训导两缺。迟至一年之久。始行报部。固属迟延。若如该御史所请。统限一月内咨部。为期亦未免太促。着吏部核议章程具奏。寻议、外省应咨部之缺。由县府司申院咨部。各予限十日。除程限外。计有五十日之期。惟督抚咨部与具题事件。当有区别。以后督抚具题。准于定限十日外、加展十日。以便详核。从之。
○以浙江瑞安协副将颜正刚、为广东阳江镇总兵官。
○阿克苏办事大臣同兴、以赔项未完。革职解京。赏三等侍卫伊铿额、二等侍卫、为阿克苏办事大臣。
○丁酉。上诣大高殿行礼。
○还宫。
○戊戌。以理藩院左侍郎常英、内阁学士汪守和、知贡举。协办大学士吏部尚书戴均元、兵部尚书戴联奎、为会试正考官。礼部左侍郎王引之、詹事府詹事那彦成、为副考官。
○己亥。上耕耤。诣先农坛行礼。更服。至耤田所。躬耕三推。复加一推。命礼亲王麟趾、郑亲王乌尔恭阿、顺承郡王伦柱、各五推。吏部右侍郎周系英、户部右侍郎姚文田、署礼部右侍郎王宗诚、署兵部右侍郎吴芳培、刑部右侍郎彭希濂、工部右侍郎陆以庄、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善庆、通政使司通政使奎耀、大理寺卿龄椿、各九推。毕。顺天府府尹、率农夫终亩。赏赉农夫耆老如例。
○启銮。恭谒东陵。西陵。
○命庄亲王绵课、大学士章煦、尚书英和、松筠、留京办事。
○以恭谒两陵。免跸路经过地方本年额赋十分之三。
○是日。驻跸烟郊行宫。
○庚子。驻跸白涧行宫。
○辛丑。以孝贤纯皇后忌辰、与清明节大祭相值。先期遣官祭裕陵。
○遣官祭历代帝王庙。
○谕内阁、御史于德培参奏九卿从耕、未及九推一摺。所参甚是。本年耕耤。朕因祇谒东陵。即于是日启銮。是以躬耕后。不御观耕台。然必四推四返礼成、始行启跸。并先期降上□日、谕知坛内有执事人员。俱无庸赴朝阳门外送驾。俾令从容成礼。乃是日三王、仍照常行五推礼。其九卿于王等五推五返后。东班即先散去。西班周系英、徘徊观望。又一推一返而散。彭希濂则一推后。并未亲手扶犁。实属怠玩。三王等虽系循分将事。然以视九卿。则能知以典礼为重。殊堪嘉奖。着各赏加纪录一次。该九卿等以特派从耕。朕偶未亲观。辄如此玩泄。若派赴外省专办一事。更不知如何怠忽。不可不严行惩创。着留京王大臣查明、交吏部都察院严加议处。一两报内、即行具奏。御史于德培、在西班监礼。即据实参奏。着赏加纪录二次。其东班监礼御史。系属何员。着留京王大臣查明、如同在监礼。仅止不行参奏。着交部议处。若先行散去、并未在彼监礼。着交部严加议处。
○吏部奏议处刑部堂官滥保劣员一摺。得上□日、此案余继生以舞敝□大获罪。所有从前滥保之刑部堂官。本应照部议降二级调用。姑念人数众多。若概予降黜。一时<闲>用乏人。松筠、崇禄、吴璥、秀宁、帅承瀛、成格、均着加恩改为降三级留任。彭希濂、本日复经御史于德培参奏从耕并未扶犁成礼。现交部严议。此案处分。着即照部议降二级调用。其严议处分。俟奏上时再降谕上□日。
○命服阕尚书韩崶、以一品衔署刑部右侍郎。
○是日。驻跸隆福寺行宫。翼日如之。
○壬寅。上恭谒昭西陵。孝陵。孝东陵。景陵。裕陵。俱未至碑亭。即降舆恸哭。步入隆恩门。诣宝城前行礼。躬奠哀恸。王以下文武大臣官员、均随行礼。
○癸卯。清明节。上恭谒裕陵。未至碑亭。即降舆恸哭。步入隆恩门。诣宝城行敷土礼。毕。诣隆恩殿行大飨礼。礼成。诣宝城前行礼。叩辞奠酒。尽哀乃退。王以下文武大臣官员、均随行礼。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东陵。
○命皇次子智亲王旻宁祭景陵。
○遣官祭泰陵。泰东陵。
○遣官祭孝淑皇后陵寝。
○遣官祭端慧皇太子园寝。
○赏守护东陵八旗内务府兵丁半月钱粮。
○免云南蒙自县属铜厂民欠工本银。
○是日。驻跸桃花寺行宫。
○甲辰。谕内阁、前据御史于德培参奏、九卿从耕、俱未九推成礼。朕以九卿等特派从耕。如此玩泄。实属可恶。当降上□日交留京办事王大臣查明、交吏部都察院严加议处。兹据绵课等奏称饬传礼部、鸿胪寺、顺天府、各执事人员。并东班监礼之御史舒英、蒋云宽、西班监礼之御史托明、逐加询问。佥称东西两班从耕九卿。均系九推九返、周系英因耕牛行迟、于八推八返后、见东班先已礼成、自言尚少一推、如何就散、因即补足一推、彭希濂则因耕牛行疾、伊病后步迟、扶犁脱手二次、亦仍九推九返、礼成方散等语。从耕事关典礼。如果该九卿等俱未成礼而散。则其咎甚重。议上时朕必将伊等概予罢黜。断不以人数众多、稍从宽纵。今查明是日九卿从耕。俱已九推。其先后参差不齐。系因耕牛迟速之故。朕向来观耕时曾经目睹。周系英见东班礼成。自计推数补足。均毫无不合。惟彭希濂脱犁二次。实属失仪。业已降二级调用。罚无可加。着与周系英、姚文田、王宗诚、吴芳培、陆以庄、善庆、奎耀、龄椿、均毋庸严议。东班监礼御史舒英、蒋云宽、无可议处。英和自请交议之处、亦毋庸议。至三王等从耕礼成。本系照常之事。前因与九卿相较。是以各赏加纪录一次。今既同系成礼。其所加纪录。着即彻销。于德培与托明同在西班监礼。见彭希濂扶犁脱手二次。理应会同参奏。如托明徇情不肯列衔。即应将托明一并参奏。此事非封章条奏可比。乃一人单衔具奏。并率称九卿俱未成礼。不顾事之轻重虚实。妄劾多人。其意何居。朕办理庶政。一秉至公。从无成见。于德培甫经擢任言官。如此多事。实属冒昧浮躁。着将纪录彻销。交部议处。托明于彭希濂愆仪之处。并未会参。亦属无能。着交部察议。此次议处察议。英和、周系英、不必与闻。其余堂官秉公议奏。寻议上、得上□日、于德培降一级、以六部主事用。托明降一级留任。不准抵销。
○是日。驻跸盘山行宫。至己酉皆如之。
○乙巳。旌表守正捐躯河南淮宁县民吴振先女吴氏。
○丙午。谕内阁、上年盛京途次、即有王三等随营指差索诈。当经拏获惩办。本日据禧恩奏、拏获诈差人犯郑二。因向丰润县差局诈钱、与吴二分赃不均。将吴二扎毙。已交行在刑部严行审办矣。朕恭诣陪都。尚系闲越数年举行一次。至祗谒东陵西陵。则岁以为常。乃复有奸徒敢于指差索诈。此风甚为可恶。着方受畴、徐锟、通行传知沿途文武各员。不许设有差局名目。如地方官随营办公处所。再有诈称某处差来、向其家丁吏役索取钱文者。立即拘留禀报。该督等即将其指称何处索诈、据实参奏。朕立交行在刑部严究。查拏治罪。傥不行禀报。仍前私给钱文。别经发觉。则与受同科。必一律治罪。不稍宽贷。
○又谕、本日总兵绰哈纳、因伊子德亮挑补上虞备用处蓝翎侍卫。具摺谢恩。用黄摺缮写。甚属非是。向来臣工谢恩。均用寻常奏事白摺。其黄摺原为尊君之义。凡遇庆节令辰。特用之以表诚敬。若臣下奏谢私情。岂可漫无区别、一体滥用。嗣后内外臣工。如有谢恩不在庆节令辰期内、缮写黄摺呈递者。即将该员交部议处。
○调浙江巡抚程国仁、为山东巡抚。河南巡抚陈若霖、为浙江巡抚。以河南布政使琦善、为巡抚。福建按察使糜奇瑜、为河南布政使。降调刑部右侍郎彭希濂、为福建按察使。
○赠故山东巡抚和舜武总督衔。予祭葬。谥恭慎。
○赏直隶扈卫弁兵等银币有差。
○丁未。赐扈从王、公、大臣、及直隶总督等食。并赏赉有差。
○戊申。月食。
○谕军机大臣等、玉麟等奏藏中僧俗人等、求定达赖喇嘛呼毕勒罕一摺。甚属非是。从前各处呈报呼毕勒罕出世。每多附会。争端渐起。敝□大窦丛生。皇考高宗纯皇帝洞烛其情。设金奔巴瓶缄名掣定之制。睿谟深远。自当万世遵行。今里塘所报幼孩。其所述灵异。何足徵信。若遽听其言、与从前指定一人者何异。玉麟等不严行驳饬。实为错误。着传上□日申饬。此次里塘幼孩。即作为入瓶签掣之一。俟续有报者。再得其二。方可将三人之名、一同缄封入瓶。照定制对众讽经掣签。着将此上□日明白传谕第穆呼图克图。毋许再渎。若来京求请。即查拏治罪。将此传谕知之。
○己酉。谕内阁、盛京各衙门二月内具题本章。据通政司查明按照例限。均迟逾二十余日、及一月以上。其本内、及批文内、填写日期。亦前后互异。着盛京礼部、兵部、刑部、奉天府尹、各将该衙门二月内具题之本、因何发交迟延。其填写日期、何以前后不符。即行查明据实覆奏。至盛京递本程限。定例无论专差塘递。俱限八日到京。亦觉为期太迫。着兵部酌量加展。核议具奏。寻盛京礼部等衙门奏、各部题本。向系五部轮流汇总委员驰递。本内填注画稿日期。批文填注起程日期。每月初次本章。通题以十五日止、以三十日送齐。二次本章。通题以三十日止、以下月十五日送齐。本内日期、与汇总批发日期。向来未能画一。报闻。
○漕运总督李奕畴奏、庐州卫军丁、典出屯田一千十顷有奇。丁力疲乏。恳请借项抽赎。收取租耔。以勷办运。从之。
○庚戌。驻跸白涧行宫。
○辛亥。谕内阁、德宁阿等奏、请将副将留川补用一摺。定例、副将不准以本省之人补用。惟余步云在川历有军功。于地方险要、及夷务边情。均所熟悉。可期得力。该省现任总兵内、如桂涵、罗思举、张志林、皆因人地相宜。以本省之人。擢用专阃。该将军等此奏。为慎重边疆起见。余步云着准其留于川省。于距籍五百里以外。遇有副将缺出。奏请补用。
○赏跸路经过看守各行宫弁兵半月钱粮。
○是日。驻跸烟郊行宫。
○壬子。上诣永慕寺行礼。
○谕内阁、成格奏、镇标马厂水草不敷牧放、请赏给入官地亩一摺。山西大同镇、及得胜助马二路营马。旧有牧厂。近年长草不能畅茂。以致马匹未能一律膘壮。现既查有丰镇厅所属迤北龙王保佐领下承安入官地亩三百余顷。水草丰茂。堪作牧厂。着照所请、即将此项地亩。赏给大同镇六营。作为马厂。俾资牧放。其拒墙堡口外旧厂。交地方官另行招垦。照例升科。
○谕军机大臣等、前闻孙玉庭署中平姓幕友。有藉势包揽招摇情事。令该督密查。兹据覆奏。幕友平钟瑞、颇知谨饬、惟近日剔除河漕盐务积敝□大、因致人言、该幕友家有老母、屡次辞去等语。地方大吏。剔除敝□大端。其不便于私者。自不能悉泯怨言。然亦祇怨在本官。何致波及幕友、为之造谤。平钟瑞既不理于人口。况又因母老欲辞。孙玉庭何必仍留之在署。致招物议。着即驱逐可也。将此传谕知之。
○旌表守正被戕河南确山县民蔡六妻张氏。
○是日。驻跸旧衙门行宫。
○癸丑。上行围。
○礼部以宗室会试中额请。得上□日、取中四名。
○是日。驻跸团河行宫。
○甲寅。上行围。
○谕内阁、谢阶树奏、文武生员欠考人数众多、请分别办理一摺。湖南各属欠考诸生。自三次以上至八次者、竟有七百七十名之多。积习相沿。本应概行黜革。姑念人数众多。其欠考三次各生。着仍照乾隆年闲之例。暂免革除。欠考四次者、亦加恩暂免革除。均勒限咨催回籍补考。至欠考五次以至八次者、俱着即行黜革。以肃学校。该部知道。
○又谕、前因河南省拏获湖北复兴白莲教匪犯王柯、供出黑龙江遣犯王举、相貌体面。教中人常敛银送往接济。当即降上□日、令松宁将王举拏获严讯。据供十八十九二十等年。伊祖母王王氏在日。曾有阮凤仪等送银接济之事。将该犯王举问拟斩决。因尚有查讯之处。令松宁将该犯暂行监禁。兹据庆保等奏、向现获案犯李添振、究出伊于四年曾往黑龙江送银。见过王举。有每日礼拜三次、呼为小主之供。王举一犯。本系邪教后裔。彼时年甫四岁。即有同教匪犯。向其礼拜。呼为小主。此等逆蘖。岂可复留。着松宁即将王举一犯。先于黑龙江斩决。其余案犯。俟庆保等将全案拟结时。再行办理。
○赏南苑海户银一千两。
○是日。驻跸新衙门行宫。
○乙卯。上诣惠济龙王庙拈香。
○礼部以会试中额请。得上□日、满洲取中八名。蒙古取中二名。汉军取中四名。直隶取中二十三名。奉天取中二名。山东取中十六名。山西取中十一名。河南取中八名。陕甘取中九名。江苏取中十九名。安徽取中十四名。浙江取中十九名。江西取中十七名。湖北取中九名。湖南取中八名。福建取中十三名。广东取中七名。广西取中六名。四川取中八名。贵州取中九名。云南取中十名。
○是日。驻跸黄新庄行宫。
○丙辰。谕内阁、嗣后朕恭谒陵寝。除前引递酒杯有执事之大臣官员外、惟派出之王公大臣侍卫、以及内监、准由隆恩门随入陵寝门。其未经派出之王公大臣官员、御前乾清门豹尾枪侍卫、及随侍内监等、均不准入隆恩门。着载入则例遵行。
○封奉恩将军弘善、为辅国将军。
○旌表守正捐躯河南邓州民刘伸媳赵氏。
○是日。驻跸半壁店行宫。
○丁巳。驻跸秋澜行宫。
○戊午。以通政使司副使辛从益、为光禄寺卿。
○旌表守正被戕河南西华县民刘三春妻胡氏。
○赏守护西陵八旗内务府兵丁拜唐阿半月钱粮。
○是日。驻跸梁格庄行宫。
○己未。上恭谒泰陵。泰东陵。俱未至碑亭。即降舆恸哭。步入隆恩门。诣宝城前行礼。躬奠哀恸。王以下文武大臣官员、均随行礼。
○至孝淑皇后陵寝奠酒。
○是日。回銮。驻跸秋澜行宫。
○庚申。谕内阁、国家遇有旬庆大典、及銮辂时巡。臣工等例得呈献词章。前因漫无限制。特降上□日定以等差。自能文之宗室王公、以及内而满汉大臣京堂翰詹科道。外而督抚。凡由科甲出身者。准其备进。此外概不准呈递。本年朕六旬大庆。中外胪欢。大小诸臣。情殷祝嘏。其雍容揄扬以效天保之颂者。必更人思献悃。自应量为推广。以达下情。除原准备进各员外。凡在京满汉文职三品以上。在外督抚学政及科甲出身之藩臬、并司员中书等之例得考差者。如愿呈献。均准其一体备进。再前降谕上
□日、令所进词章。不得夸多斗靡。诗文各专一体。亦恐限于程式。未克尽其所长。如有词华典赡、或二册四册者。亦听其呈进。但文体务须正大。不得竞尚纤巧。方合雅颂之义。朕将亲览焉。
○又谕、前据奎耀等奏、盛京具题本章。历来不能依限到京。本年二月内题本。既多逾限。复与批文内填写日期互异。当经降上□日饬查。并令兵部酌展程限。兹据该部核议。奏请将盛京于例定程限八日外、加展二日。并将吉林于例定程限外、加展三日。黑龙江加展四日。仍觉为期太迫。着兵部再详查各直省递本程限。比照核议具奏。寻奏、盛京原限八日。加展五日。吉林原限十二日。加展八日。黑龙江原限十八日。加展十二日。从之。
○是日。驻跸半壁店行宫。
○辛酉。驻跸黄新庄行宫。
○是月、新授河南巡抚琦善奏谢、得上□日、清心寡欲。正己率属。力矫因循。培植民俗。严缉匪类。密访逆踪。勉之慎之。毋负朕望。
猜你喜欢 卷三十六·兵卫志下·五京乡丁·脱脱 卷十一·本纪第十一·章宗三·脱脱 卷四十·本纪第四十·顺帝三·宋濂 建康实録卷十四·许嵩 卷一百十四·杨士奇 卷之八十四·佚名 卷二十二·苏辙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二十七·杜大珪 ·寄浙抚梁楚香中丞书·丁曰健 石延年传·脱脱 太宗皇帝实录卷第三十五·钱若水 第三节 元和朝局·吕思勉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百四十四·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四十二·佚名 八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