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段祺瑞晚年舐犊

语曰:“知子莫若父。”又曰:“人莫知其子之恶。”此二语若相反,实则可并行不悖。以常理论,父于子为至亲,平日一举一动,皆不难于侍座之顷、趋庭之际,默察熟审,而决其为智愚邪正。然此必其中无所蔽而后能然,若父于子,爱之过深,期之过切,则往往以愚为智,以邪为正。即有人苦口相告,或反触其怒,而疑为进谗离间者,此无他,情以溺而偏、见以蔽而暗故也。以此而知所谓知与莫知之说,实各有至理存焉,固未可以盾矛视之。但又有始明终暗,始知而终竟若莫知者,则亦有说在。

当杨度等发起筹安会时,有人询袁(世凯)此是否出自公意,袁答谓:“凡欲登帝位者,大抵皆为子孙万世计。吾环顾诸儿,率庸懦无能,不足以承大业,岂肯冒大不韪,转贻子孙以灭亡之祸?”以此言之,则袁似亦深知其子者,然当日推动帝制,其子克定实为最力之一人,而袁不特不之禁,且故纵之,以图逞其大欲,则又似莫知其子者。

袁素极阴诈,所言或不由衷。若段(祺瑞)子宏业,确为段所深恶,谓其昏庸不足任事,故段虽久秉大权,而宏业初未尝稍参帷幄,或任何职务。民国六年,段任国务总理,汤济武先生亦阁员之一,日因事谒段于其私邸,段适与宏业弈,先生作壁上观。局终,段大负,急以手乱之,怒斥曰:“一无所能,乃徒工此,奚为者?”宏业大赧而退。段之好胜,于子犹然,固极可哂,然其平昔不满其子之情,于此亦可概见矣。乃十三年段出任临时执政,忽大信任其子,一时宏业几有左右乃父之势。盖段之亲信,本分皖、闽两派,皖派欲排闽,因拥宏业以自重,汤漪、章士钊等悉依附之,日于段前誉宏业能。段亦视彼辈为商山四皓,谓此诸人既归其子,则辅佐有人,或不至贻误大事,因亦渐从而信任之,以此世遂有“太子派”之称。实则其时段已老迈,抵犊之情渐生,亦欲乘时为其子稍树基业,又以辄经世变,觉惟父子之亲,为较可恃。汤、章等微窥其隐,遂假拥护太子之名,以售其攘夺权位之计,此即段于其子,由知而至莫知之总因也。

夫以袁与段皆非全无知子之明,徒以中于一念之私,中有所蔽,遂不免于始明终暗。袁以用克定而败,段之败固不尽由于宏业,而亦无所表见,然则负治国之责,而稍有家天下之思者,亦可以鉴矣。虽然,用人惟贤,使其子非刘景升之豚犬,而为孙文台之狮儿,固又非可一概论也。

猜你喜欢
  卷五十二·志第二十八·礼六·张廷玉
  卷三百六十 元豐八年(乙丑,1085)·李焘
  卷六·常璩
  卷十五·金履祥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六十一·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六十三·佚名
  二百四十四 曹(兆页)奏请圣安并报雨水粮价摺·佚名
  一一○○ 云南巡抚刘秉恬奏请将《通鉴纲目三编》等书中元朝人名一体更正折·佚名
  八○六 湖南巡抚刘墉奏查缴应毁书籍折(附清单三)·佚名
  一七四 两淮盐政李质颖奏办理发还遗书缘由折·佚名
  卷五·议委员留署办事·丁曰健
  江智渊传·沈约
  九二、齐魏会徐州相王乃魏惠王后元元年·钱穆
  四十一年·佚名
  二十四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一出 缄愁·李渔

    〖南吕引子·步蟾宫〗(外冠带,引众上)公车十上今方售,信大器、晚成非谬。胯边人今已上瀛洲,轻薄少年知否?下官曹个臣,来京会试,忝中高魁。只因圣恩破格,选馆俱用宿儒,不拘年貌,故此下官幸入词林。我想去岁在扬州,那些轻狂小

  • 词苑丛谈卷十·徐釚

    翰林院检讨徐釚撰辨证苕溪渔隐曰小説纪事亦多舛误岂复可信虽事之小者如一词一诗盖亦谬尔淮隂侯庙诗筑坛拜日恩虽重之句青箱杂记谓是钱昆作桐江诗话谓是黄好谦作是一诗而有二説也小词春光好待得鸾胶续断弦是何年之句湘

  • 卷120 ·佚名

    洪咨夔 谨和老人春行 抗疏明时效伏伽,一归七度试春纱。 柔风绿遍庭前草,细雨红催陌上花。 惠远买来犹浊酒,赵州吃去只粗茶。 回头恰恰莺啼处,黄四娘今尚有家。 洪咨夔 谨和老人赋梅 寄得江南

  • 资治通鉴后编卷四十七·徐乾学

    宋纪四十七【起上章执徐五月尽十二月凡八月】仁宗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康定元年五月甲寅朔诏前殿奏事毋过五班余对后殿命太官赐食 乙夘再赠金明都监李士彬为宿州观察使仍以其从兄内殿承制士绍为金明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四十四·佚名

    万历二十年正月壬戌朔 上不御殿免百官朝贺二辅臣诣宫门行叩头礼赐上尊珍馔○甲子 宣宗章皇帝忌辰遣官祭 景陵○丁卯孟春享 太庙遣公徐文璧恭代○升宣府坐营中军张三纲充大同东路参将○庚午革神机副将任大同佐击方

  • 第十卷 仕绩 一·缪荃孙

    江 宁 府 一 汉抗 徐抗徐,字伯徐,丹杨人。以胆智称。初试守宣城长,悉移深林远薮椎髻鸟语之人,置于县下,由是境内无复盗贼。后为中郎将宗资别部司马,击太山贼公孙举等,破平之。迁太山都尉,寇盗望风奔亡。及迁长沙太

  • 二 东昌坊口·周作人

    且说这百草园是在什么地方?因为我们所说的是民国以前的事,所以这应当说是浙江的会稽县城内东陶坊,通称东昌坊口,门牌大概是三十四号吧,但在那时原是没有门牌的。关于东昌坊口,在志书上没有什么记载,但是明清人的文章也偶有说

  • 解酲语·李材

    元 李材 泰定间中夜,忽召集贤学士邓文原,仓卒不备手诏,就以帝所佩玉从容召之,至晓着二朱衣送出,人以为荣。京朝官获美除者,僚友设酒于披云楼以为贺,因名“披云宴”。六部得堂署,则争相馈遗,谓之“烘堂”,

  • 214.贾似道误国·林汉达

    蒙古、南宋联合灭掉金朝以后,南宋乘机出兵,想收复开封、河南一带土地。窝阔台借口南宋破坏协议,进攻南宋。打这以后,蒙宋双方不断发生战争。到窝阔台的侄儿蒙哥即位后,派他弟弟忽必烈和大将兀良合台进军云南,控制了西南地区

  • 正己篇 第五 凡百十七条·范立本

    《性理书》云:“见人之善而寻己之善,见人之恶而寻己之恶,如此方是有益。”《景行录》云:“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祸。不自满者受益,不自是者博闻。”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rd

  • 卷二十一·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二十一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吉礼二十一祈谷蕙田案祈谷之礼见于月令春秋传郊祀上帝与冬至圜丘礼同一是正祭一是祈祭但圜丘用日至不卜日而祈谷则用辛郊特牲家语及春秋所

  • 诗故卷一·朱谋玮

    明 朱谋玮 撰周南者何岐周之风也诗六义有风雅颂而无南此何以称南风之南也八风寒燠异徳升降殊情不为振掉则为凄戾唯南风祥和鬯达长养万物有岂乐而无怫郁文王岐周之化实象之故不称风而称南也召公分陜矣何以称南其化同

  • 妙法莲华经台宗会义卷七之二·智旭

    古吴后学蕅益智旭述普门品入文为二。初问答。二闻品功德。(戊)初中二。初长文。二偈颂。(己)长文有两番问答。(庚)初番为二。初问。二答。(辛)今初。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

  • 第十八則 慧忠國師無縫塔·胡兰成

    第十八則慧忠國師無縫塔舉:肅宗皇帝問慧忠國師:百年後所須何物?國師云:與老僧作個無縫塔。帝曰:請師塔樣。國師良久。云:會麼?帝云:不會。國師曰:吾有付法弟子耽源,卻諳此事,請詔問之。國師遷化後,帝詔耽源,問此意如何?源云:湘之南,潭

  • 佛说无崖际总持法门经·佚名

    西秦沙门圣坚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万二千。尽一生补处应尊位者。皆从十方世界来会。悉得总持辩才无碍。执意坚固所言真谛。珍贵恭顺不放逸法。惭愧慈忍以为上服。

  • 卷第四·佚名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药事卷第四大唐三藏义净奉 制译尔时世尊。渐复游行。至五百仙人住处。时彼住处。华果茂盛。饮食充足。时彼仙人亦不顾恋。一切诸人来者任食。是时世尊。知彼仙人调伏时至。诣彼仙处。到已。以神

  • 第九十六章 罗普奢西哈王·佚名

    由此各各所居,人间之主等,随时之经过,享受王位之乐,彼等相协和,后与彼婆兰义人战斗,处处博得胜利,此三兄弟之人主而后至相违背。此中名罗普奢西哈(第二世),彼大名称[之王]排除兄弟,[以其他之地]为己物。(一、三)参配毒物[于长王子]而杀之

  • 广州记·顾微

    记述广州一带奇闻轶事的笔记体著作。晋朝顾微撰。内容有关于五羊衔穗降临广州的传说,泥涂“石牛”求雨的神话,海中“文魮鸟”、“马”、“犀牛”和各种珍珠的传闻,百管谿温泉、怀化石墨和“益智”、“菖蒲”等植物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