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尊婆须蜜菩萨所集论 第七卷

尊婆须蜜菩萨所集论 第七卷

尊婆须蜜造

符秦罽宾三藏僧伽跋澄等译

结使揵度第八

垢秽当言随颠倒。当言不随颠倒。或作是说。或随颠倒或不随颠倒。四颠倒当言随颠倒。欲慢嗔恚邪见当言不随颠倒。问云何不如实染耶。亦说如实观彼便知。是故不与相应。答曰。集聚便可知亦非自相。若观自相知者。皆有厌患意。无有自相意不回转。问如集聚可知。是集聚则有欲也。观彼颠倒如自相观。便染着无有不染着。无有自相意不回转。或作是说。当言随颠倒与痴相应。问愚痴不与愚痴相应。欲使愚痴随颠倒耶。或作是说。当言不随颠倒。颠倒设当随颠倒者。彼则不断灭。非以颠倒还灭颠倒。问如善无记心心法不随颠倒。彼亦可灭。垢亦如是。答曰。善无记心心法。还续如故。结可使永无。是故彼当言颠倒。复次当言不随颠倒。与邪志与使相应。不与相顺生不成就。彼不净成就。以何等故。谓身见是颠倒不净无能有害者。无有实我身见回转。或作是说。意有净相不净回转。答曰。无有净相。彼或有净或不净。问若有净彼有颠倒。彼或曰有常或曰常。欲使无常相不成就耶。答曰。无常相不成就。设常无常相不成就者。彼亦当有相。然非相。是故无常相不成就。或作是说。见颠倒与愚痴相应。不净非颠倒与智相应。问愚痴不与愚痴相应。欲使愚痴非颠倒耶。智不与智相应。欲使智颠倒耶。或作是说。身见是垢。垢与颠倒相随。是故身见颠倒不净。由智之功。智不智不随颠倒。是故不净非颠倒。问垢相应心心法。然非垢着。欲使彼随颠倒耶。智相应心心法然非智。欲使彼随颠倒耶。复次如其种类。不净相共染着。不可使诸阴自相有所染着。如阴无我成就。如其种类净成就也。是故身见颠倒然非不净。一切诸见摄六十二见。为六十二见摄一切诸见。或作是说。一切诸见摄六十二见。为六十二见摄一切诸见。或作是说。一切诸见摄六十二见。六十二见亦摄一切诸见。问如所说萨毗梵志。三乃至三十六种种异。云何彼非诸见耶。答曰。此事如是。二及六十亦复如是。或作是说。一切诸见摄六十二见。非六十二见摄一切诸见。不摄何等。彼涅槃言无涅槃俱生者。至五邪见无一邪见。复次六十二见所生见。当言所摄也

如萨毗所说。三乃至六十。沙门依智慧依智慧相依字想诸垢尽。云何六十三见。或作是说。无有六十三见。正有此二见。或作是说。言无涅槃者是邪见。是谓六十三见。或作是说。言无道者是邪见。是谓六十三见。复次所见是谓六十三见。如是五邪见身犹豫见邪见见盗戒盗。无因所生见。为何等见所摄。至死不舍见。为何等见所摄。或作是说。无因所生见。言有所因。是邪见习谛所断。复有至死不舍见。无作言有作。此是戒盗苦谛所断。复次无因所生见。无有见有见所摄也。至死不舍见者。当言有见所摄。以何等见使已尽心相应使更生耶。然无有因缘。或作是说。因缘者结使便尽因缘。未尽有余。尽不复生。问如是谛无漏缘。结使有尽不尽者。缘尽因缘。答曰。缘已尽无余。是谓灭也。问此缘不同诸使。未尽缘便尽。是故非缘。是故结使便尽也。或作是说。常相应无有不相应时。问非因缘。复次或有彼不缘。或作是说。未尽彼即是缘。复以此缘更不复生。复次尽不复生。问若缘有漏诸结使尽。数数彼缘不复更生。不灭亦不生。欲使无漏心是彼缘耶。结使转生结使。或作是说。彼相应一生一住一灭不如其缘。已尽各散不一处。彼心有使不如其缘。问彼心未尽。诸相应使一起一住一尽不如其缘。欲使不断者是其缘耶。结使非结使缘也。或作是说。诸相应使与心共。住不如其缘。是故已尽。是相应使。彼心有使不如其缘。此亦如上所说。或作是说。诸相应使染着于心不如其缘。是故已尽相应结使。彼心有使不如其缘。此亦如上所说。或作是说。相应使者。彼心染污不如其缘。是故已尽诸相应使。彼心有使不如其缘。此亦如上说。复次设当如彼缘者。彼心有使。亦见无漏心缘使。彼则有使。复次诸相应使当言彼心有使也。若尽若不尽。如力势王所欲自至。以何等故。欲界相应邪见。谓色无色界苦。然非于彼界所使。或作是说。自界所使不干余界。问此亦是我疑。何以故不干余界。设于欲界造余界者。欲使有漏界造自有界。邪见故彼界亦使所使或作是说。彼界少慢渐去离。是故彼界非使所使。问若去离者。在自界中亦当去离。是故自界亦为使所使。或作是说。非以彼见有所疑。亦不缘彼界。问云何彼有无此说法耶。答曰有。彼若以此说使说者。此非其义无长益。问无有苦恼。彼亦不作是念有所说。或作是说。知而言无。设当知而言无者。此非苦智耶。云何言无苦。若不知无知。云何言无。是故尽无尔所事。问知而言无。不知而言无。设无知知而言无者。若不知云何言无。是故无也。复次缘使所使。何以故。彼不为使所使。复次彼见界无定处。一切有苦而言无。欲使欲界越次彼谓不尽。然后与欲界相应。以何等故。缘涅槃邪见言无涅槃。然不于彼使所使。或作是说。彼不有此使问无能诽谤彼者。欲使诽谤缘涅槃耶。或作是说。诽谤之言去涅槃远。是故不于彼所使。问有漏之法亦去离诽谤。是故有漏亦为使所使。此亦如上所说。诽谤所说。亦如本无异。有是诽谤。复次若缘使不为使所使。阴持入中。彼见无生处所。已有所生。何以不为涅槃所使。以何等故。涅槃中无有嗔恚。或作是说。此非嗔恚境界。问彼诽谤境界。欲使诽谤非缘涅槃耶。或作是说。有漏之法。便有嗔恚无是涅槃。是故缘涅槃无有嗔恚。问有漏之法便有嗔恚。无漏是涅槃。欲使嗔恚非涅槃缘耶。或作是说。以方便舍众生。便有嗔恚起。然涅槃非众生之教。是故缘涅槃无有嗔恚。问有漏之法众数中便有名生。复次无造之相。速有嗔恚起。然涅槃无造之事。是故涅槃中无有嗔恚。若作是说。我必堕泥犁中不须涅槃。彼心与何结相应。或作是说。与嗔恚相应。问缘涅槃有嗔恚耶。或作是说。彼染相应无明之数。彼不知涅槃。复次彼心当言与爱相应

又世尊言。于是比丘欲界之中有欢喜乐天。契经句广说。彼云何命终更受形。便自忆我本为欢喜乐天。便作是念。我本为欢喜天。或作是说。于彼退转。复作是念。彼不于欲界起吾我想。问生欲界中怀宿命所更。我本某甲身。如是起吾我想。欲使彼谓退转耶。复次诸所有名色相应结使欲界因缘。彼则有强记。复作是念。寻生之时审有誓愿。复次我见之想不观断灭。复作是念。等故凡夫本为欢乐天。以何等故。凡夫人不于苦观苦。欲界相应身见犹豫见。谓之断灭耶。或作是说。不净灭贪欲。现拔一苦。亦用思惟断。问四谛所断非思惟耶。此二种所断一种乎。四谛所断以尽。若思惟所断不尽不舍。或作是说。种种结已尽永尽渐渐尽。于彼身见已尽不究竟尽。问若渐渐结尽者。更亦当不生。亦说有三种身见。结生身见。使尽身见处所之法。便有所照。于彼作恶露观。如是身见使便生。复次生十想法所种。便作是语。如是意所断。不于中间贤圣道能断结使

猜你喜欢
  卷第十一·佚名
  ●顿悟无生般若颂·神会
  卷四·佚名
  卷四百六十五·佚名
  卷五十二·彭绍升
  卷第二十一·道宣
  第九 摩健地耶经之义释·佚名
  卷第六·佚名
  佛说毗奈耶经·佚名
  大悲经舍利品第七·佚名
  卷第三十一·李通玄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十三·澄观
  無盡意菩薩經卷第一·欧阳竟无
  功德品第四·佚名
  卷七十·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十三·陈廷敬

    目  录 三十调六十三体,起五十八字至六十一字小重山四体又名小冲山、小重山令、柳色新 踏莎行三体又名喜朝天、柳长春、踏雪行、转调踏莎行 宜男草二体 花上月令一体 倚西楼一体 扫地舞一体又名

  • 转调满庭芳·徐志摩

    池边青草,院里绿阴,向窗外一望,晚晴真好啊!帘也打起来,门也打开来,有客来么,正好。我一个人吃酒正觉得寂寞,又想起行人未归,好不难过,坐下吃一杯酒吧,荼縻是开过了,还有梨花可赏呢。不要谈到从新赏花的胜会,打扮起来,高朋满座,看着外

  • 卷二百六·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六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八十三 高 登 还山招陈希韩 乾坤莽囘互日月相荡摩百年才瞬息万类总么麽是身非我有造物如吾何触事会心少幽栖发兴多眷言意所适乐此山之阿修篁擢新干老木荣旧

  • 卷一百七十七·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七十七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五十四 周必大 次韵赵公直赏心亭 晋人夸新亭假日辄高会中间伯仁辈未免楚囚对江山犹古昔人物更草昧东郊今保厘翠华记行在佳丽压濮楚追游盛冠盖兹楼贯城雉

  • 卷二·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 明 曹学佺 编 古诗二 魏四言诗 魏武帝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沈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鼔瑟

  • 卷三十八 宋微子世家第八·司马迁

    微子开者,殷帝乙之首子而帝纣之庶兄也。纣既立,不明,淫乱于政,微子数谏,纣不听。及祖伊以周西伯昌之修德,灭?九国,惧祸至,以告纣。纣曰:“我生不有命在天乎?是何能为1于是微子度纣终不可谏,欲死之,及去,未能自决,乃问于太师、少师曰:

  • 卷三十六 前秦録四·崔鸿

    苻坚上 苻坚字永固一字文玉[或作名]健弟雄之第二子也赵建武中洪从石虎徙邺家于永贵里母茍氏甞游漳水祈子于西门豹祠归其夜梦与神交因而有孕十二月而生坚有神光之异自天烛其庭坚背有赤文隐起状

  • 第四十五回 庚子年拳会起迁都陕地·黄士衡

    诗曰:热血时时洒,忧怀字字垂。篇篇皆挽到,句句尽扶危。往往来来惯,凄凄切切悲。忙忙书告竣,恳恳奏丹墀。却说曾国藩因李秀成率大股太平军连陷德州、宁国,因鲍左军未至,正布置戒严,忽接京中八百里排单,催他率兵勤王,但不知北京有

  • ●卷四·朱彭寿

    ◎科名盛事本朝乡会殿三试皆第一者:一钱,江苏长洲人,乾隆己亥解元,辛丑会元、 状元;一陈继昌,广西临桂人,嘉庆癸酉解元,庚辰会元、状元(按前代中三元 者:唐张又新、崔元翰;宋孙何、王曾、宋庠、杨、王岩叟、冯京;金孟宗献; 元

  • 一一三 江西巡抚海成奏续陈书目折·佚名

    一一三 江西巡抚海成奏续陈书目折乾隆三十八年九月二十四日江西巡抚臣海成谨奏,为续陈书目,仰祈圣鉴事。窃照江西省搜访书籍,自正月、六月两次选录书目,俱经另缮清单,恭折具奏,仰蒙圣鉴。今又据各属陆续呈缴书籍到臣。臣随

  • 跋·钱士馨

    予往草左萝石传,得传信录而萝石之大节复箸于海内。嗟夫!右铭不典,乃有桃简之祸!自东晋以后,世之所传为信史者,大都魏收官氏之志而!巳奚始今?日微一二孤臣遗老,以所见闻识桑海之变,更阅数百年后,先朝人物,当无复有知之者!然则信史之

  • 李焘传·脱脱

    李焘字仁甫,眉州丹眣人,唐宗室曹王的后代。父李中考中进士,主管仙井监。李焘刚成年,愤恨金仇未报,著《反正议》十四篇,都是有关挽救时局的大问题。绍兴八年(1138),李焘考中进士。皇上调李焘为华阳主簿,又调为雅州推官。因人事

  •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 第八卷·佚名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 第八卷 尊者舍利子说 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四法品第五之三 以若造有损害无损害身语意行。则积集增长有损害无损害法。若不造有损害无损害身语意行。则不积集增长有损害无损害法。若积集增长

  • 东涧集·许应龙

    宋代诗文别集。14卷。许应龙著。全书以策论为主。《四库全书总目》称其文章“深厚简切,大抵疏通畅达,切中事理”。如在《民兵论》中提出发展民兵的主张:“李德裕为郑滑节度使,徙剑南西川,至则率户二百取一人,使之习战,缓则农

  • 宁古塔地方乡土志·富尔丹

    黑龙江乡土志。清富尔丹纂修。一册,不分卷。富尔丹,满洲正红旗人。官副都统。宁古塔,今为黑龙江省宁安县城,清初为吉林将军驻守处。是志为修《吉林通志》提供资料而奉檄编撰,光绪十七年(1891)成书,约七千六百字。首冠长顺修

  • 六如居士画谱·唐寅

    中国书画著录书。三卷。明代唐寅编著。书载录画家、评家王维、张彦远、郭熙、荆浩等诸家论画语录。有论画理,有论画法,或谈心得,或谈经验,皆为点滴经论,亦有参考价值。

  • 邓夫人苦痛哭存孝·关汉卿

    简名《哭存孝》。杂剧剧本。元关汉卿作。四折,旦本。本事出《五代史·李存孝传》及《五代史平话·唐史》,衍饰而成。写李克用破黄巢后,命义子家将康君立、李存信镇邢州,李存孝守天党。康、李嫌邢州险恶难守,怂恿李克用易存

  • 颜氏学记·戴望

    晚清戴望编撰。十卷。戴望十四岁读颜元书,崇颜李之学,以为“周公孔子之道”(《颜氏学记序》),遂萌“条其言行及授受源流,传诸将来”(同上)之愿。后得赵㧑叔之助,于1869年编成此书。《序》称“如颜氏者,可谓百世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