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李光弼传

李光弼是营州柳城人。他父亲李楷洛,本是契丹酋长,武则天时进入朝廷,累官到左羽林大将军,封爵蓟郡公。吐蕃侵犯河源,李楷洛率精兵击退了他们。

出征前,他对别人说:“敌人打败后,我不会回来了。”军队归来,他在路上去世了,赠官为营州都督,赐谥号叫忠烈。

李光弼严肃坚毅沉着果断,有出色的谋略。小时候喜欢嬉戏玩耍,擅长骑马射箭。开始任左卫亲府左郎将,多次升官后任左清道率,兼任安北都护,后任河西王忠嗣部下的兵马使。又任赤水军使。王忠嗣对他很好,即使老将都没人比得上。王忠嗣曾经说“:今后得到我的军队的人是李光弼。”不久,他继承父亲的封爵。后因打败吐蕃、吐谷浑的战功,升任云麾将军。朔方节度使安恩顺任命他为副使,任留后,喜爱他的才干,想将女儿嫁给他,他称病离职。陇右节度使哥舒翰欣赏他的节操,上奏让他回到了长安。

安禄山反叛了,郭子仪推荐他的才能,有诏任命为代理御史大夫,持符节任河东节度副大使,代行节度使权力,兼任云中太守。不久加封为魏郡太守、河北道采访使。李光弼率朔方军队五千人从土门出兵,向东援救常山,驻扎在真定,常山团练兵抓住叛军将领安思义归降。

从颜杲卿死后,常山郡成为战场,死尸遍地,李光弼祭奠哀悼他们,释放被叛军关押的人,给他们家送去丰厚的慰问品。

当时叛军将领史思明、李立节、蔡希德在进攻饶阳,李光弼得到了史忠义,没有杀他,却问他怎样抵敌,他回答说“:现唐军行军疲惫,遇敌抵挡不住,不如收兵守城,有胜利把握再出战。敌军攻击力强,但不能持久,再攻击他们就必胜。”李光弼说“:好。”就守城等待,第二天,史思明军队两万人攻城,李光弼的军队不能出城,就用硬弩手五百人射叛军,叛军退却了,转移到偏北处列阵。李光弼军出城在叛军南边,隔沱水列阵。史思明虽多次失败,但倚仗近处救兵,解鞍休息。

这天,攻饶阳的叛军五千人到了九门,李光弼探听到这事,率精兵,偃旗息鼓,乘叛军正吃饭时,突袭把叛军几乎杀光了。

史思明因害怕退兵了,暗中派军队切断了唐军的运粮路,马无草料,李光弼令将领率兵到行唐去运草料,叛军袭击抢夺草料,唐军依托门板抵抗,叛军夺不去。

遇上郭子仪复了云中,有诏命全军开出井陉,和李光弼会合在九门西边攻击叛军,史思明被打得大败脱身逃往赵郡,李立节被流箭射死了,蔡希德逃到了巨鹿。

收复了稿城等十个县,于是进攻赵郡。

有诏加封李光弼为范阳大都督府长史、范阳节度使。史思明从鼓城进入博陵,杀死了当地的官员。景城、河间、信都、清河、平原、博平六郡联合军队自卫,配合李光弼。李光弼猛攻赵郡,一天就攻克了它。兵将多掳掠,李光弼坐在谯门,收缴掳获的东西,全还给了居民,城中居民大喜。他又进军包围了博陵,没能攻克。又和郭子仪会合在嘉山进攻史思明,把他打得大败。李光弼认为范阳是叛贼巢穴,应先攻占,抄叛贼的老窝。但遇上潼关被攻破,就率军开回井陉。

唐肃宗登基,下诏命他率兵赶到灵武去,改任户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所任节度职和过去一样。李光弼率景城、河间的五千军队进入太原。在这以前,节度使王承业军纪松弛混乱,侍御史崔众在太原统兵,常侮辱戏耍王承业,李光弼一向不满。到这时,有诏命崔众将军队交给李光弼。崔众一贯狂妄傲慢,见了李光弼只长揖,又不立刻交出军队,李光弼发怒了,将他拿下捆绑了起来,遇到朝廷使者到了,任命崔众为御史中丞。李光弼说:“崔众犯了罪,已经捆绑押到外面去了,现在只杀崔侍御史,如果使者宣读了诏书,我就杀御史中丞。”

使者把诏书藏着不敢拿出来,于是将崔众斩首示众,威名震动了全军。

至德二年(757),史思明、蔡希德率领高秀岩、牛廷..率兵十万进攻李光弼。

当时精兵都去了朔方,部下士兵不到一万,大家建议加厚城墙来防守,李光弼说“:城墙周长四十里,敌军来了再修它,只会使我军疲劳。”于是拆居民房屋做成擂石车,每辆车用两百人起动抛石头,石头落地就砸死几十个人,敌兵被砸死十分之二。史思明造了一座飞楼,用木板遮蔽,垒土堆接近了城墙,李光弼派人从地下挖垮了土堆。史思明在城下设宴,命艺人到台上嘲笑指责皇帝,李光弼派人挖地道抓获了他们。史思明很害怕,把营帐移到远处,军队都看清地下才敢走路。李光弼又悄悄在敌营下挖坑,要让敌军陷进去,于是假装约定投降。到了约定时间,命士兵守城,派将校出城,像投降的人,史思明大喜。一会儿几千名叛军跌进了陷坑,城上击鼓呐喊,城中骑兵冲出乘机攻击敌军,俘虏杀死了上万敌兵。史思明害怕打败仗,就离开了,留下蔡希德进攻太原。李光弼派不怕死的士兵出城杀敌,杀头七万颗,蔡希德丢弃军用物资和粮食逃跑了。

当初,叛军来了,李光弼在城墙上设营帐休息,从官府门口经过时看都不看。

解围后,过了三天才回到府第。收复了清夷、横野等军。叛军偏将进攻好畴,攻破了大横关,李光弼追击打败了他们。

被加封为检校司徒,不久升任司空,封郑国公,食实封八百户。

乾元元年(758),李光弼进京朝拜,皇帝下诏命朝中四品以上的官员到郊外迎接,升官兼任侍中。后参加九节度在相州包围了安庆绪,在邺城西边大战,打败了叛军。李光弼和众节度商议说“:史思明驻军魏州,想让我军懈怠,我军不如派兵紧逼他。他鉴于嘉山战败,定不敢轻易出战,那么安庆绪就可以擒获了。”

观军容使鱼朝恩坚持说不行。后来史思明来救援相州,李光弼抵御他,作战非常有力,杀死敌兵大致相当。遇上各节度使受惊溃逃,各自率军回辖区,一路抢劫,只有李光弼全军回到了太原。皇帝宽恕了众节度使战败的罪,任命李光弼兼任幽州大都督府长史,知诸道节度行营事。又代替郭子仪任朔方节度使。不久,任天下兵马副元帅。

李光弼率河东五百名骑兵奔赴洛阳,夜晚到达洛阳军营,并说叛军将进犯洛阳,应扼守虎牢关,率军东进至黄河边。发令招兵马使张用济,张用济害怕李光弼军纪严,命部将不要进兵。张用济只身进军营拜见,李光弼杀了他,命辛京杲代替他。又追赶都将仆固怀恩,仆固怀恩害怕了,在预定时间之前来了。

当时滑汴节度使许叔冀战败,投降了叛贼,史思明乘胜西进。李光弼督阵慢慢撤退,开往洛阳,对留守韦陟说“:叛贼刚打了胜仗,不能和他们硬拼,我想用计谋打败他们。但洛阳没有现成的粮食,破败狭窄难以守御,您认为应该怎样安排?”韦陟说:“增加陕州的军队,您退守潼关,可以长期坚守。”李光弼说:“两边兵力相当,寸土必争。现丢弃五百里地去守潼关,叛军得到领土,势力更大了。

不如转移驻守河阳,北边依托泽州、潞州,战胜就出击,战败就退守,内外呼应,叛军不能西进,这是像猿臂一样互相配合的态势。辨别朝廷的礼节,我不如您,谈军队胜败,您不如我。”韦陟无话对答。

判官韦损说:“洛阳是东都,您应守卫它。”李光弼说:“汜水、萫岭都是叛军进攻的道路,你能都守住吗?”于是命河南道让官吏躲避叛军,城里不要留人,督促军队搬运作战防御的物资。

史思明到了偃师,李光弼率全部军队赴河阳,亲自率五百名骑兵做后卫。

叛军的游骑到了石桥,众将说:“顺城墙向北走呢?还是对着石桥走呢?”李光弼说“:对着石桥走。”黄昏时分,兵将持火把缓缓前进,阵形严整,叛军不敢逼近。

进入河阳三城后,军队有两万人,只有十天的军粮,李光弼和士兵同甘共苦。叛军怕李光弼,不敢进驻东都宫殿,驻军白马祠,挖壕沟、筑城墙防守。叛军进攻李光弼,李光弼和叛军在中贖西边会战,打败了叛军,杀头一千颗,叛军淹死的很多,活捉了五千人。开始,李光弼对李抱玉说“:你能为我守两天南城吗?”李抱玉说“:过了这时间怎么办?”他回答说“:放弃它。”李抱玉答应了,就骗叛军说:“我们粮食吃光了,明天将投降。”叛军高兴了,收兵等待投降的时间。李抱玉修整好一切守备设施,就要求作战。叛军因被骗生气,猛烈攻城。李抱玉派伏兵夹攻,俘虏敌兵比自己的军队还多,叛军大将周挚退兵了。李光弼亲自率军修整中贖,筑壁垒挖壕沟。周挚放弃南城来攻这里,李光弼派荔非元礼据守羊马城作战,叛军大败。周挚招集军队再次杀来,和安太清共合兵三万进攻北城。李光弼收兵进城,登城..望后说:“敌军虽勇猛,但列阵后随意行动,不值得害怕,中午将打败他们。”于是出城作战,到中午没能获胜,他把众将叫来说:“敌军强大但能打败的原因是混乱。现我们用混乱的军队去攻击混乱的敌人,当然不能成功。”

他因此问道:“敌阵哪处最坚固?”回答道“:西北角。”他把郝廷玉叫来说“:给我率部队打败他们。”郝廷玉说“:我率领的是步兵,请求给我五百名骑兵。”他给了三百名。又问其次哪处最坚固,回答说:“东南角。”他把论惟贞叫来,论惟贞请求说“:我是蕃将,不懂步兵战法,请给我骑兵三百名。”他给了两百名。他又拿出皇帝赐给他的马四十匹,分给了郝廷玉等人。李光弼举着大令旗说“:注意看我的令旗,挥得缓慢,可相机行事。如三次挥动到地,各军都进攻敌阵,不管死活,后退的斩首。”后来在城上看见郝廷玉的军队没能前进,催侍从去杀他的头。郝廷玉说:“战马中了箭,不是后退。”于是命换别的马。有位偏将持矛刺叛军,刺穿了叛军马的肚子,刺中了几名敌兵,又有位偏将迎战敌兵,没有作战却退却了,李光弼把持矛的叫来赏绢五百匹,将不敢作战的斩首。李光弼三次挥动令旗,众军奋勇争先,叛军战败逃走,共杀头一万多颗,俘虏八千多人,战马两千匹,军用物资兵器不计其数,活捉了周挚、徐璜玉、李秦授,只有安太清脱身逃跑了。史思明不知道,还在进攻南城,李光弼把俘虏赶来给他看,史思明很害怕,筑营垒来抵御唐军。开始,李光弼要作战了,把刀插在靴中,说:“作战是危险事。我官当到三公之一,不能被叛军活捉,万一战败,将自杀来向皇上谢罪。”到战胜时,对着西边跪拜行礼,全军都很感动。安太清袭击怀州,占领了它。上元元年(760),加封他为太尉、中书令。他进兵包围了怀州,史思明来救援,李光弼再次打败了他。史思明把军队开到河清,声称渡过黄河切断李光弼军的运粮路。李光弼在野水渡筑营垒,到晚上把军队开了回去,留下牙将雍希颢守营,对他说:“叛军将领高晖、李日越,都是能抵敌万人的人。叛贼一定派他们来抓我。你留在这里,叛军来了不要出战,他们如果投降,你就和他们一起到我这里来。”众将私下对这没根据的话感到奇怪。这天,史思明果然把李日越叫去说“:李光弼驻扎在野外,你率五百名骑兵夜晚去抓住他,抓不到不要回来!”李日越到唐军营垒边,派人问道:“太尉在吗?”回答说:“走了。”又问:“营中军队有多少?”回答说“:一千人。”又问:“将领是谁?”回答说“:雍希颢。”李日越对他的部下说“:我接受的命令是怎么说的?现即使抓住雍希颢,回去也不免被杀头。”于是请求投降。雍希颢和他一起去拜见,李光弼对他非常好,任命他为特进官,兼任右金吾大将军。高晖听说后,也投降了。有人问“:你让这两位将领投降怎么这么容易呢?”李光弼说:“史思明两次战败,只遗憾不能和我们在野外作战,听说我驻扎在野外,他一定认为容易抓到,派将领来偷袭,一定用死来提要求。雍希颢没有名气,不值得作为功劳。李日越怕死,不投降怎么办?高晖才干超过李日越,李日越投降受到宠幸,高晖动心,能不想赶上他吗?”众军挖开丹水河堤淹怀州城,没攻下。李光弼命郝廷玉挖地道进城,探知叛军口令,登上城墙大喊,城外唐军爬上城墙,抓住了安太清、杨希仲,押送到京城,在太庙举行了献俘式。晋爵食实封一千五百户。

史思明派间谍宣传说叛军将领都是北方人,哼着家乡的小调想回乡。鱼朝恩相信了,多次上奏说叛军可以消灭。

皇帝下诏给李光弼,李光弼坚持说叛军还很强大,不能轻易出兵。仆固怀恩忌妒李光弼的功绩,暗中附和鱼朝恩定计驱逐叛军。皇帝派使者来督促出战,李光弼没办法,命李抱玉守卫河阳,出兵驻扎在北邙。李光弼命靠山列阵,仆固怀恩说“:我率骑兵,现列阵在山边,不便调动,请求在平地列阵。”李光弼说:“有山做依托,胜可攻,败可守;大平地列阵,战败就完了。况且叛军是跟我们拼命,因此不如在山边列阵。”仆固怀恩不听,叛军占据了高地,布置七百名持长戟的士兵。命强壮的士兵拿着刀跟在后边,丢掉军用物资假装逃跑。仆固怀恩的军队争夺战利品,叛军伏兵杀出,唐军大败。

怀州又被攻陷了,李光弼渡过黄河守卫闻喜,李抱玉因兵少,放弃了河阳。李光弼请求治兵败之罪,皇帝因为是仆固怀恩违反军令战败,下诏宽恕他,并招他进京朝拜。他恳请辞去太尉职务,改任开府仪同三司,中书令,河中尹,晋、绛等州节度使。不久,又封为太尉,兼任侍中,河南道副元帅,知河南、淮南东、淮南西、山南东、荆南五道节度行营事,镇守泗州。皇帝为他赋诗送行。史朝义乘邙山得胜,进兵攻打申、光等十三州,李光弼抱病命抬着他上了路,监军认为军队少,请求退保扬州。李光弼说“:皇上将大事托付给我,叛军怎么知道我们军队是多还是少?如果我们在他们没料到时突然出兵,他们将自己溃退。”于是快速行军进入徐州。当史朝义在宋州包围了李岑,李光弼派田神功去进攻赶跑了他。

当初田神功讨平了刘展后滞留在淮南,尚衡、殷仲卿在兖、郓州之间互相攻打,来調在襄阳不听命令,等李光弼到了驻地,史朝义逃跑了,田神功回到了河南,来調、尚衡、殷仲卿相继进京朝拜,他被众将敬畏佩服到了这种地步。宝应元年(762),加封临淮郡王,李光弼收复了许州,杀死叛军上千人,活捉叛军将领二十二人。史朝义派军队进攻宋州,李光弼打败并赶走了他们。

浙东袁晁在台州反叛,建年号叫宝胜,将二月作为正月,攻打掳掠各州县。

李光弼派部下在衢州打败了他的军队。

广德元年(763),就擒获了袁晁,浙东平定了。有诏晋爵食实封两千户,封他一个儿子为三品官,赐给他铁券,把名字藏进太庙,在凌烟阁上给他画像。

相州、北邙战败,鱼朝恩因自己决策错误感到羞愧,因此对李光弼忌恨入骨,而且程元振更忌妒他。他们两人当权,每天筹划诬蔑他的办法。到来調被程元振诬陷处死,李光弼更害怕了。吐蕃进犯京城,唐代宗下诏命他来京救援,李光弼害怕被算计,犹豫不敢去。到皇帝出逃陕州,还把他作为重要依靠,多次问候他的母亲,来消除隔阂。皇帝回到长安后,任命他为东都留守,察看他的动向。

李光弼用等待诏书长时间没来,需回到徐州收取租赋做借口。皇帝命郭子仪把李光弼的母亲从河中送回长安。广德二年(764),李光弼病重了,奏表呈上先后赐给他的食实封爵位,皇帝下诏不答应。

部将官员问他死后的安排,他说:“我长期在军队里,不能回家奉养老人,是不孝的儿子,还说什么呢?”拿出剩下的绢绸布匹分送给部下将领。去世时年仅五十七岁。部下将领就用他赠送的布匹给他办了丧事,哭着互相吊唁。皇帝派使者吊唁慰问他的母亲,赠官为太保,赐谥号叫武穆,下诏令群臣到延平门外送葬。

李光弼带兵,定好计策然后才开战,能够以少胜多。治军严整,全国都敬畏他的威严和名望,他在军队中指一下或者瞟一眼,众将就不敢抬头看他了。起初,他和郭子仪名望相当,当时称为“李郭”,但论战功被推举为平叛第一人。据说他接替郭子仪掌管朔方军时,军营、兵将、旗帜没有改变,但李光弼一对军队下令,军容就更加整齐严明了。

猜你喜欢
  列传第九 献文六王·魏收
  卷五百十一 列传二百九十八·赵尔巽
  卷一百二十五 志一百·赵尔巽
  1927──中華民國十六年丁卯·郭廷以
  卷之七·佚名
  ◎司法部·费行简
  ◎议员与天鹅及乌龟·吴虞公
  目录·郝经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七十六·阿桂
  后汉纪·张居正
  吕公著传·脱脱
  杨涟传·张廷玉
  周经传·张廷玉
  一一九、魏襄王魏哀王乃襄哀王一君两谥考·钱穆
  卷六·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李芸子·唐圭璋

      芸子字耘叟,号芳洲,昭武人。   木兰花慢   秋意   占西风早处,一番雨,一番秋。记故国斜阳,去年今日,落叶林幽。悲歌几回激烈,寄疏狂、酒令与诗筹。遗恨清商易改,多情紫燕难留。   嗟休。触绪茧丝抽。旧事续何由。

  • 提要·司马光

      【臣】等谨案续诗话一巻宋司马光续六一诗话而作传家集未载惟见百川学海毛晋津逮秘书亦录之前有光自作小引光徳行功业冠絶一时非斤斤于词章之末者而品第诸诗乃极精宻如林逋之疎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魏野之数

  • 卷五十六·冯惟讷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五十六    明 冯惟讷 撰 宋第二 顔延之【字延年琅邪临沂人性疎淡不护细行而文章冠絶当时初为宋公豫章世子参军及公即帝位补太子舍人庐陵王待之甚厚执政以其构扇异同因帝崩出为始安太守文

  • 志第十七 五行上·魏徵

    《易》以八卦定吉凶,则庖牺所以称圣也。《书》以九畴论休咎,则大禹所以为明也。《春秋》以灾祥验行事,则仲尼所以垂法也。天道以星象示废兴,则甘、石所以先知也。是以祥符之兆可得而言 ,妖讹之占所以征验。夫神则阴阳不测,

  • 卷二百四十三·杨士奇

    永乐十九年冬十一月庚申朔钦天监进永乐二十年大统历 上御奉天殿受之颁赐诸王及文武群臣○辛酉分遣内官杨实监察御史戴诚等查勘两京及天下库藏递年出纳之数○乙丑脩河南嵩县守御千户所城○戊辰开平备御成安侯郭亮

  • 卷之六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三百七·佚名

    光绪十八年。壬辰。春正月。辛酉朔。上诣奉先殿堂子行礼。  ○遣官祭太庙后殿。  ○率王公以下文武大臣。诣慈宁门庆贺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皇太后。礼成。御太和殿受朝贺。  ○诣大高殿拈香。寿皇殿

  • 卷之一百二十七·佚名

    光绪七年辛巳。二月癸巳。朔。上诣钟粹宫。问慈安端裕康庆昭和庄敬皇太后安。长春宫。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安。至壬戌。皆如之。内记  ○谕内阁。宗人府奏。已革护军统领载鹤。所兼奉恩将军。应否存留。

  • 中州人物考卷七·孙奇逢

    容城孙奇逢 撰○隠逸岳纯孝仲明仲明固始人宋鄂王七世孙也洪武初徙家于大梁仲明少负清节隠居不仕尝庐居于墓侧者九年有司以孝廉举朝廷三召不起赐号纯孝先生今三召祠故址尚存所著有遗安集丘布衣铎铎字文振祥符人诚意伯

  • 卷十一·傅恒

    <史部,纪事本末类,平定准噶尔方略  钦定四库全书平定准噶尔方略正编卷十一乾隆二十年夏四月己巳命辉特贝勒齐木库尔与副将军阿睦尔撒纳一同进兵上谕军机大臣曰从前派贝勒齐木库尔在屯田处驻劄特因事势尚在未定屯田

  • 卷一百四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一百四十一人物志二十一大臣传七【满洲镶黄旗七 法海 海清德明德龄 哈达哈 顾琮 达福】法海法海满洲镶黄旗人姓佟佳祖佟图赖父佟国纲均有传法海国纲次子也康熙三十三年进士改庶吉士命

  • 第十七章 8·辜鸿铭

    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 “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辜讲孔子有一次对一位学生(子路)说:“

  • 卜筮篇第七一·王充

    【题解】占卜算卦在东汉很流行,本篇专门论述卜筮问题。王充针对“卜者问天,筮者问地”论述了他的“天道自然无为”的观点,指出天能回答人提出的疑问纯属谎言。王充认为龟兆蓍数并不是天地对人的答复,即使

  • 佛学与国术·太虚

    ──二十年佛诞日在中央国术馆讲──久仰贵馆以提倡国术发扬国光为责志,今蒙张馆长、李处长之介绍,得来此参观,深觉庆幸。今讲佛学与国术,然我于佛学虽稍有研究,于国术则全系门外汉,故此讲题仅能得其半面,此则须先请在坐诸君

  • 古今图书集成历象汇编乾象典·陈梦雷

    历象汇编是中国古籍中有关气象天文内容的汇编。清康熙时广罗古今群籍有关记载,分门别类比排而成。原系陈梦雷所编,雍正时改由蒋廷锡修撰。收入《古今图书集成》。上海中华书局按康有为藏本于1934年缩小影印。陈梦雷,

  • 紫闺秘书·佚名

    十卷,题明杏溪浣香主人撰.杏溪浣香主人,不知何许人,生平事迹亦不可考。据原“出版者序”说:“此书出自于中国明朝嘉靖年问一位自称‘杏溪浣香主人’的才子”,并说此书是“现藏为唯一之抄本。曾被称‘天下第一大奇书’。从明

  • 红风传·佚名

    清代白话长篇才子佳人小说。两卷十五回。不题撰人。成书于清嘉庆年以后。现存主要版本有清贵文堂刊本,十五卷,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上海萃文斋石印本,朴在渊藏。1995年春风文艺出版社“中国古代孤本

  • 江湖奇侠传·平江不肖生

    长篇章回小说,共80回。平江不肖生著。1929年世界书局出版。该书以湖南平江、浏阳农民争夺交界地引起械斗为线索,描写昆仑派、崆峒派剑侠争雄的种种情节。全书人物众多,故事庞杂。小说中描写棍棒武技及各色吞云吐剑的奇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