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赵闻礼

  闻礼字立之,号钓月,临濮人。曾官胥口监征。

  玉漏迟

  絮花寒食路。睛丝罥日,绿阴吹雾。客帽欺风,愁满画船烟浦。彩柱秋千散后,恨尘锁、燕帘莺户。从间阻。梦云无准,鬓霜如许。

  夜永绣阁藏娇,记掩扇传歌。剪灯留语。月约星期,细把花鬚频数。弹指一襟幽恨,谩空倩、啼鹃声诉。深院宇。黄昏杏花微雨。

  法曲献仙音

  花匣么弦,象奁双陆,旧日留欢情意。梦别银屏,恨裁兰烛,香篝夜闲鸳被。料燕子重来地,桐阴琐窗绮。

  倦梳洗。晕芳钿、自羞鸳镜,罗袖冷,烟柳画阑半倚。浅雨压荼,指东风、芳事馀几。院落黄昏,怕春莺、惊笑憔悴。倩柔红约定,唤取玉箫同醉。

  瑞鹤仙

  客边情味恶。花漏远、春静风鸣凤铎。空梁燕泥落。映柔红微罥,海棠帘箔。愁钟恨角。怕催人、黄昏索寞。拥吟袍、凭暖阑干,醉怯冷香罗薄。

  阿鹊。幽芳月淡,紫曲云昏,有人说著。名缰易缚。归鞭杳,误期约。记金泥卜昼,银屏娱夜,弹指匆匆恨错。为情多、搀尽芳春,带围瘦觉。

  又

  立春

  冻痕消梦草。又招得春归,旧家池沼。园扉掩寒悄。倩谁将花信,偏传深窈。追游趁早。便裁却、春衫短帽。任残梅、飞满溪桥,和月醉眠清晓。

  年少。青丝纤手,彩胜娇鬟,赋情谁表。南楼信杳。江云重,雁归少。记冲香嘶马,流红回岸,几度绿杨残照。想暗黄、依旧东风,灞陵古道。

  好事近

  人去绿屏闲,逗晓柳丝风急。帘外杏花微雨,罥春红愁湿。

  单衣催赐麯尘罗,中酒病无力。应是绣床慵困,倚秋千斜立。

  又

  小枕梦催闲,飞雨时鸣高屋。挂起西窗人静,听春禽声续。

  鸭塘溪绿涨轻痕,烟柳媚新绿。谁伴瘦筇尊酒,弄岩泉飞瀑。

  鱼游春水

  青楼临远水。楼上东风飞燕子。玉钩珠箔,密密锁红藏翠。剪胜裁幡春日戏。簇柳簪梅元夜醉。闲忆旧欢,暗弹新泪。

  罗帕啼痕未洗。愁见同心双凤翅。长安十日轻

  寒,春衫未试。过尽征鸿知几许,不寄萧娘书一纸。愁肠断也,那人知未。

  千秋岁

  莺啼晴昼,南国春如绣。飞絮眼,凭阑袖。日长花片落,睡起眉山鬥。无个事,沉烟一缕腾金兽。

  千里空回首。两地厌厌瘦。春去也,归来否。五更楼外月,双燕门前柳。人不见,秋千院落清明后。

  风入松

  麯尘风雨乱春晴。花重寒轻。珠帘卷上还重下,怕东风、吹散歌声。棋倦杯频昼永,粉香花艳清明。

  十分无处著闲情。来觅娉婷。蔷薇误罥寻春袖,倩柔荑、为补香痕。苦恨啼鹃惊梦,何时剪烛重盟。

  水龙吟

  水仙花

  几年埋玉蓝田,绿云翠水烘春暖。衣薰麝馥,袜罗尘沁,凌波步浅。钿碧搔头,腻黄冰脑,参差难剪。乍声沉素瑟,天风佩冷,蹁跹舞、霓裳遍。

  湘浦盈盈月满。抱相思、夜寒肠断。含香有恨,招魂无路,瑶琴写怨。幽韵凄凉,暮江空渺,数峰清远。粲迎风一笑,持花酹酒,结南枝伴。

  隔浦莲近

  愁红飞眩醉眼。日淡芭蕉卷。帐掩屏香润,杨花扑、春云暖。啼鸟惊梦远。芳心乱。照影收奁晚。

  画眉懒。微醒带困,离情中酒相半。裙腰粉瘦,怕按六么歌板。帘卷层楼探旧燕。肠断。花枝和闷重捻。

  贺新郎

  萤

  池馆收新雨。耿幽丛、流光几点,半侵疏户。入夜凉风吹不灭,冷焰微茫暗度。碎影落、仙盘秋露。漏断长门空照泪,袖纱寒、映竹无心顾。孤枕掩,残灯炷。

  练囊不照诗人苦。夜沉沉、拍手相亲,騃儿痴女。栏外扑来罗扇小,谁在风廊笑语。竞戏踏、金钗双股。故苑荒凉悲旧赏,怅寒芜、衰草隋宫路。同磷火。偏秋圃。

  谒金门

  人病酒。生怕日高催绣。昨夜新翻花样瘦。旋描双蝶凑。

  慵凭绣床呵手。却说新愁还又。门外东风吹绽柳。海棠花厮勾。

  踏莎行

  照眼菱花,剪情菰叶。梦云吹散无踪迹。听郎言语识郎心,当时一点谁消得。

  柳暗花明,萤飞月黑。临窗滴泪研残墨。合欢带上旧题诗,如今化作相思碧。

猜你喜欢
  第二十三出 回宫·李渔
  第八出 述异·李渔
  词坛丛话·陈廷焯
  丁集第十一·钱谦益
  我是一个流囚·闻一多
  五集卷六十四·乾隆
  卷三十·孙默
  卷242 ·佚名
  嵗时杂咏巻十九·蒲积中
  卷三百九十八·陈廷敬
  卷八百八十六·佚名
  巻十·佚名
  荆州亭入朝·张说
  李之仪词作鉴赏·佚名
  卷三·喻良能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十七·施元之

    <集部,别集类,北宋建隆至靖康,施注苏诗>   钦定四库全书 施注苏诗卷二十七 宋 苏轼 撰 施元之原注 武进邵长蘅删补 诗四十五首 【时在翰林作】 书艾宣画四首【图画见闻志艾宣锺陵人工画花竹翎毛】 竹鹤 此君何处

  • 志第九 音乐二·刘昫

    高祖登极之后,享宴因隋旧制,用九部之乐,其后分为立坐二部。今立部伎有《安乐》、《太平乐》、《破阵乐》、《庆善乐》、《大定乐》、《上元乐》、《圣寿乐》、《乐圣乐》,凡八部。《安乐》者 ,后周武帝平齐所作也。行列方

  • 卷一百四十三·列传第三十一·张廷玉

        王艮 廖升 周是修 程本立 黄观 王叔英 黄钺 王良 陈思贤 程通 高巍 高贤宁 王琎 周缙 牛景先   王艮,字敬止,吉水人。建文二年进士。对策第一。貌寝,易以胡靖,即胡广也。艮次之,又次李贯。三人皆同里,并授

  • 卷三百二十三 列传一百十·赵尔巽

      黄廷桂 鄂弥达 杨廷璋 庄有恭 李侍尧弟奉尧 伍弥泰官保   黄廷桂,字丹崖,汉军镶红旗人。父秉中,官福建巡抚。廷桂,初袭曾祖宪章拖沙喇哈番世职。康熙五十二年,授三等侍卫,迁参领。圣祖幸热河,屡扈从。世宗在潜邸,知其才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百十·佚名

    嘉靖四十一年六月癸丑朔琉球国中山王尚元遣其舅源德等入贡谢恩宴赉如例○命故南宁伯毛邦器弟国器袭祖爵○于江西兴宁程乡安远武平四县间建设镇城赐名曰伸威改南赣参将俞大猷为协守南赣汀漳惠潮副总兵升宁国府知府方逢

  • 卷之七百六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三百八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一一二三 安徽巡抚书麟奏查获《御批通鉴纲目续编》数目折·佚名

    一一二三 安徽巡抚书麟奏查获《御批通鉴纲目续编》数目折乾隆五十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安徽巡抚臣书麟跪奏,为查获《通鉴纲目续编》数目,恭折奏闻事。窃照《御批通鉴纲目续编》内应行抽改之处,前于乾隆四十八年四月内钦奉上

  • 三九○ 户部为知照四库全书馆总裁程景伊等罚俸事致典籍厅移会·佚名

    三九○ 户部为知照四库全书馆总裁程景伊等罚俸事致典籍厅移会乾隆四十二年六月初八日户部为遵旨等事。陕西司案呈,本年五月初七日准都察院咨称,本院具题内开:查四库全书馆所进书籍,该总裁等理应悉心校阅,毋致错误。乃总核

  • 卷一百十一·宋敏求

    钦定四库全书唐大诏令集卷一百十一宋 宋敏求 编政事田农劝农诏温彦博等检行诸州苗稼诏置劝农使安抚户口诏听逃户归首勑劝天下种桑枣制废华州屯田制赋敛简徭役诏禁止迎送营造差科诏罢三十六州造船安抚百姓诏关内庸调

  • 王端毅奏议巻一·王恕

    明 王恕 撰大理寺申明律例奏状臣备员棘寺叨司审录常愧无分寸之补奚敢有出位之思窃见法司中日逐拟断之事揆之律例虽无不合推之人情亦有未宜今略举一二昧死妄言伏望圣明少赐裁决着为定例庶防事得其宜而人易遵守开坐具

  • 朱子礼纂卷二·李光地

    大学士李光地撰冠昬问冠昬之礼如欲行之当须使冠昬之人易晓其言乃为有益如三加之辞出门之戒若只以古语告之彼将谓何曰只以今之俗语告之使之易晓乃佳【语类潘时举录】问士冠礼有所谓始加再加三加如何曰所谓三加弥尊只是

  • 卷五十三·程公说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分记卷五十三   宋 程公説 撰晋世本第一姬姓侯爵其先出自周武王少子成王母弟唐叔虞字子于成王立唐有乱周公诛灭唐成王与叔虞戏削桐叶为珪以与叔虞曰以此封若史佚曰天子无戏言请择日成之遂封叔虞

  • 春秋传卷一·胡安国

    宋 胡安国 撰隠公上【公名息姑鲁惠公之子姬姓侯爵自周公子伯禽始受封传世十有三而至隠公摄主国事諡法不尸其位曰隠】周【文武开基始都丰镐幽厉板荡平王东迁洛阳尽举故都而弃之秦所谓东周也于是王室微弱至平王四十九

  • 卷第十六·佚名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第十六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第四门第二子摄颂曰。墙栅尼剃具  不著打光衣得少亦平分  汝净仪应识缘在室罗伐城。其给孤长者施寺之后。道俗诸人来往者众。长者念曰。今者寺园便成大路。

  • 通玄真经缵义·杜道坚

    十二卷。宋杜道坚撰。杜道坚收藏和撰注的道经颇多,有 《道德玄经原旨》、《玄经原旨发挥》、《通玄真经缵义》等,《通玄真经缵义》又名《文子缵义》。前人研究《文子》的学者,有北魏李暹作《文子注》,将计然、文子二

  • 太上说酆都拔苦愈乐妙经·佚名

    太上说酆都拔苦愈乐妙经,撰人不详。盖系唐宋道流之作。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本文类。经文不足二百余字,谓拔苦愈乐天尊在酆都为众生演说《酆都普济妙经》,普度地狱受罪穷魂获生朱陵,上登仙境。

  • 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佚名

    凡十卷。唐代般若、牟尼室利合译。略称守护国界经、守护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九册。本经叙说佛为一切法自在王菩萨演说虚空性、心性、菩提性、陀罗尼性等事。共计十一品,即:第一序品,叙说文殊菩萨以妙伽陀赞叹佛;第二陀罗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