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绎史摭遗卷五

吴郡李瑶子玉纂

目录

闽粤义臣列传

陈子壮张家玉陈邦彦苏观生、霍子衡(梁朝钟)

由唐王而下,臣于永明而未尝登朝者列此。所谓义臣者,如义帝之义也。唐王弟聿■〈金粤〉窃据广州,事于「观生传」中附见。南都解学龙定拟罪案,张家玉与方以智、傅鼎铨同入五等「应徒拟赎」之列。后以智尽事于闽,以僧死;鼎铨尽事于虔,以兵死。家玉之死,则尤彰着者也。在当日为六等之刑书,在异日为千秋之铁案;谅哉!

列传五

陈子壮

陈子壮字集生,南海人。万历己未进士第三人,授翰林编修。天启甲子科,典浙江乡试;发策刺奄。魏忠贤怒,假他事削其籍,并免其父吏科都给事中熙昌官。

崇祯初,子壮起故官,累迁吏部右侍郎。流贼犯皇陵,帝素服召对廷臣;因对『今日所急,在收人心;宜下罪己诏,激发忠义』。纳之。乃会同列上蠲租、清狱、赦过、宥罪等十二事。寻以海内多故,帝思广罗贤才;诏援祖训「郡王子孙文武堪用者,准考验授职」。子壮虑后患,立陈五不可。会唐王聿键引前代故事诋之,遂除名下狱,坐赎徒归。已用荐起,官协理詹事府;未赴。

南都立,以礼部尚书召。至芜湖,而南都失守;乃驰还。时桂王常瀛避难梧州,子壮谓王神宗子宜立。总督丁魁楚方集众议,而唐王已立于福州矣;议遂寝。唐王召相;子壮以前议宗室有宿憾,辞不行。丙戌,汀洲破,桂王子永明王由榔为丁魁楚等拥立于肇庆。苏观生又议立唐王弟聿■〈金粤〉,子壮阻之不得,遂退居南海之九江村。永明王授以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督福建、江西、湖广军务。大清兵入广州,聿■〈金粤〉被执死;子壮止不行。

明年春,张家玉、陈邦彦及新会王兴、潮阳赖其肖先后举兵,子壮亦以八月起兵九江村。兵多蜑户番鬼,善战;乃与邦彦约共攻广州,结故指挥杨可观等为内应。子壮兵先至,城中不敢动。事泄,可观等死,子壮退驻五羊驿。时我大清遣降将李成栋攻张家玉于新安;及邦彦至,与子壮谋伏兵禺珠洲侧,伺成栋还救会城,纵火以焚其舟,己军以青旗朱斿为号。子壮如计,果焚舟数十。成栋走下风引西,而邦彦尾之。会日暮,旗帜不能辨,皆疑为敌舟,阵动。风忽转,大兵乃顺风返击;大溃,长子上庸死焉,子壮走还九江村。

会故御史麦而炫破高明,具书来迎。子壮至,以故主事朱实莲摄县事。九月,高明破,实莲战死,子壮、而炫俱被执,械至广州。劝之降,不从;遂被戮。子壮母自缢。永明王赠番禺侯,谥「文忠」;荫子上图为锦衣卫指挥使。而炫字章闇,高明进士。历官上海、安肃知县;唐王时为御史。实莲字子洁,由举人历官刑部主事,为子壮邑子也。

「摭遗」曰:陈文忠之死,时制府佟养甲与李成栋领兵初出,得文忠而处以极刑且寸砾之,投骨四郊。呜呼!惨矣、忍矣!比后成栋反正,养甲亦降附;王乃恤赠文忠以太师番禺侯,即以养甲为谕祭使。养甲媿绝欲死;又通使归朝,乃为成栋子元胤所杀。闻先数日,恍惚见文忠抽矢射之云。

张家玉

张家玉字子元,东莞人。崇祯癸酉进士,授庶吉士。闯贼陷京师,被执,不能死。上书于贼,请旌己门为「翰林院庶告士张先生之庐」,请褒恤范景文、周凤翔等,隆礼刘宗周、黄道周,尊养史可程、魏学濂。自称殷人从周,愿学孔子;称李自成大顺皇帝。自成怒,召之入,长揖不跪;缚午门外三日,复胁之降,怵以极刑,卒不动。自成曰:『当磔汝父母』!乃跪。其时父母在岭南而遽自屈,人咸笑之。

贼败,南还。阮大铖等攻其荐贤于贼,令收人望、集群党;遂被逮。南京破,脱归。从唐王入闽,擢翰林侍讲,监郑彩军。出杉关,谋复江西,解抚州围。丙戌,闻大兵至,彩即奔入关;家玉走新城,与知县李■〈羽皇〉共城守。兵至,出战;中矢坠马,折臂,走入关。寻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广信。广信已失,请募兵惠、潮;说降山贼数万,将赴赣州急。会汀州破,乃还东莞。

明年,与举人韩如璜结乡兵攻东莞城,知县郑霖降;籍前尚书李觉斯等赀以犒士。甫三日而大兵至,众败走。知永明王立,奉表贺,进兵部尚书。无何,兵至,战又败;如璜死,家玉走西乡。祖母陈、母黎及妹石宝俱赴水死,妻彭被执不屈死;乡人歼焉。西乡大豪陈文豹奉之取新安、袭东莞,战赤冈;大兵大至,攻数日,复败走铁冈,文豹等皆死。觉斯怨家玉甚,发其先垄、毁其家庙,尽灭其族,村市为墟;家玉过故里,号哭而去。途次得众数千,取龙门、博罗、连平、长宁,攻惠州,克归善,还屯博罗。大兵来攻,乃走龙门。复募兵万余人,分其众为龙、虎、犀、象四营,攻据增城。十月,大兵以步骑万余来击,家玉三分其众,犄角相救,倚深溪高崖以自固。大战十日,力竭而败。围数重,诸将请溃围出;叹曰:『矢尽炮裂,欲战无具;将伤卒毙,欲战无人。乌用徘徊不决,以颈血溅敌人手哉』!因遍拜诸将,自投野塘中以死;年三十有三。永明王赠少保、武英殿大学士、吏部尚书、增城侯,谥「文烈」。其父兆龙犹在籍,以子爵封之。

陈邦彦

陈邦彦字令斌,顺德人。为诸生时,意气豪迈。福王立,诣阙上政要三十二事,格不用。唐王读而伟之;既自立,即其家授监纪推官。未任,举于乡。以苏观生荐,改职方主事,监广西狼兵,援赣州急。至岭,闻汀州变。劝观生东保惠、潮;不听。

永明王监国肇庆,观生遣之入贺,王已西走梧州;邦彦甫晋谒,而观生又别立唐王弟聿■〈金粤〉于广州,邦彦不知也。夜二鼓,王遣中使十余辈召入舟中;王太妃垂帘坐、王西向坐、魁楚侍,语以广州僭立事。邦彦请亟还肇庆正大位,以系人心;且云:『彼强我弱,以战则非计;彼曲我直,以和则非名。警报日迫,彼若知惧,必来求成。如其不然,则粤东十郡我居其七,委其三于彼以代我受敌,我复从而乘其敝,不亦可乎』?王大悦。立擢兵科给事中,令赍敕还谕观生。及入境,闻杀使臣事;因遣从人以敕授观生,而致书晓以利害。观生犹豫累日,欲议和;旋闻永明王兵败,不果。邦彦乃变姓名入高明山中。

丙戌冬,广州破,观生死之,列城悉下;邦彦谋起兵。初,赣州万元吉遣族人万年募兵于广,得余龙等千余人,未行而赣失。龙等无所归,聚甘竹滩为盗,他溃卒多附之至二万余。丁亥春,大兵定广州、克肇庆,逼永明王于梧州,抵平乐。王走桂林,势危甚,邦彦乘间说余龙出围广州。已而发高明兵由海道入珠江,与龙会。遗书张家玉曰:『桂林累卵,但得牵制毋西,使浔、平间可完葺;是我致力于此而收功于彼也』。家玉以为然。大兵在桂林,闻乱还救,扬言取甘竹滩。龙卒素无纪律,且顾其家,辄引退;邦彦亦却归。乃遣门人马应芳既会龙军取顺德,战败,应芳赴水死。四月,龙再战于黄连江,亦败殁。邦彦乃弃高明,收合余众,据下江门。初,大兵于广州之围,李成栋俘获败卒及降者械送会城;巡抚佟养甲讯知谋出邦彦,遂以轻兵袭其家。执其妾何氏及二子和尹、虞尹,令为书以招邦彦。邦彦判书尾曰:『妾辱之、子杀之,身为忠臣,义不顾妻子』。养甲壮焉,颇以善遇。后郡绅李皇一、举人杜璜帅兵攻肇庆,始被杀;皇一等亦阵殁。

秋九月,密与陈子壮约复攻广州,水陆兼进。邦彦复至,谋泄不果。乃与子壮伏兵伺击,以火舟冲之,大兵引却。已而乘风夜战,大败;奔三水、清远。指挥白常灿以城迎奉,乃入清远,与诸生朱学熙婴城固守;精锐尽丧,外无援军。越数日,城破,常灿死。邦彦率数十人巷战;肩受三刃不死,走朱氏园中;见学熙自缢,拜哭之。旋被执;馈之食,不食。系狱五日,被戮。永明王赠兵部尚书,谥「忠愍」;荫其子为锦衣卫挥指使。

「摭遗」曰:举九江村之蜑户番鬼、龙门之龙虎犀象,加以高明山、甘竹滩之众,通力合作,则珠江上下尚可观邪!奉永明而计不自赡,不知当时二陈公与张先生何徒扰扰为也!夫张文烈近贼而不制于贼,犹可遯词希恕;其必欲旌此门焉,岂不可笑!至后之赤族殷仇,祸延祠墓,亦良可痛哉!其生平任侠好击剑,多草泽豪杰交;故所至辄能得众。陈忠愍亦能与下同劳苦,一军最强。起事后,日则一食、夜则假寐待旦,诵其义不顾妻子数语,直使千古同声一哭。陈文忠之典试浙江也,丙辰第二人江夏贺逢圣同被命,得应天;偕与出都。魏忠贤以逢圣不诣谢,矫旨追还,以侍讲李标代之;此所以有「发策刺奄」之举。及其集义九江村,往来多不如志。忠愍系狱死,而文忠亦被执。踰月,张文忠亦自沉矣。呜呼!

苏观生、霍子衡(梁朝钟)

苏观生字宇霖,东莞人。年三十,始为诸生。崇祯中,由保举,授无极知县;迁永平同知,监纪军事。已擢户部员外郎。京师陷,脱走。南京进郎中,督饷苏州。

南京覆,走杭州谒唐王,与语大悦。联舟赴闽,与郑氏兄弟拥立王;擢翰林学士,进礼部右侍郎兼学士。设储贤馆,分十二科招四方士,令观生领之。至者多庸流,王亦厌,罢。观生矢清操,稍有文学,而时望不属。王以故人,恩眷出廷臣右;乃超拜东阁大学士,参机务。观生数赞王出师,见郑氏不足与有为,且事权悉为所握,请王赴赣州,经略江西、湖广。王议,遣之先行。

明年,观生赴赣大征甲兵;饟不继,竟不能出师。丙戌三月,吉安破;总督万元吉乞援,乃遣二百人往,协守绵津滩,战败。大兵围赣城,观生走南康;赣数告急,不敢援。六月,兵退屯水西,因发三千人驰入赣助城守。久之,我兵再攻,三千人皆引去。八月,观生移驻南安。闽中急,不能赴救,唐王聿键死汀州。十月,赣州亦破,遂退入广州。监纪主事陈邦彦劝以疾趋惠、潮,扼漳、泉,两粤可自保;不从。

会丁魁楚等将立永明王,观生欲与共事。魁楚素轻之,且欲专定策功,虑其以旧相居己上,拒不与议。吕大器亦以其出身非两榜,叱辱之;观生愠甚。时唐王之弟聿■〈金粤〉嗣称唐王者,与大学士何吾驺自闽至。有番禺梁朝钟、南海关捷先首倡「兄终弟及」议,观生遂与吾驺及侍郎王应华、曾道唯、布政使顾元镜等以十一月二日拥聿■〈金粤〉为监国,伪号绍武;就都司署为行宫。即日封观生建明伯,掌兵部事;进吾驺等秩。旋与应华等并拜东阁大学士,分掌诸部。时仓猝举事,亟治宫室、服御、卤簿,通国奔走,夜中如白昼。不旬日,除官数千;冠服皆假之优伶,市人传以为笑。

永明王立肇庆,命给事中彭耀、主事陈嘉谟赍敕往谕。耀,顺德人,过家拜先庙,托子于友;至广州,以诸王礼见,备陈天潢伦序、监国先后,语甚切至。因历诋观生诸人;观生怒,执杀之。嘉谟亦不屈死。乃治兵日相攻,以番禺人陈际泰督师;与永明王总督林佳鼎战三水。既败,复招海盗数万,以大将林察帅之。佳鼎故粤中监司,与察同姓相善;察诈使盗降,佳鼎以为信。十二月二日,舟次三山口乱作,全军俱覆,佳鼎赴水死;肇庆大震。观生意得,务为粉饰太平。而惟捷先、朝钟是任。有杨明竞者,潮州人;好为大言,诡称精兵满惠、潮间可十万,即特授惠潮巡抚。观生器此三人,事必咨之。又有梁鍙者,妄人也。观生谓其才,用为吏科都给事中;与明竞大纳贿赂,日荐数十人。观生本乏猷略,兼综内外事,益惛瞀。所招海盗为捍卫;其众白日杀人,剜肺肠悬诸贵官之门以示威,城内外大扰。

时大兵已下惠、潮,长吏皆降附;即用其印移牒广州,报平安,观生信甚。是月望日,聿■〈金粤〉视学,百僚咸集。或报大清兵已逼,观生叱之曰:『昨潮州报无警,乌得遽至!此妄言惑众』。斩之;如是者三。兵临城下,观生犹疑为海盗。已自东门入,始召兵亟战;精锐者皆西出,仓猝不能集。观生乃走鍙所问计,鍙曰:『死尔,复何言』!观生入东房、鍙入西房,各拒户自缢。观生虑其诈,稍留听之。鍙故扼其吭,气涌有声,且推几仆地;久而寂然。观生信其死,遂自经。明日,鍙出,献其尸以降。聿■〈金粤〉方阅射,急易服逾垣匿王应华家。俄,缒城走,为追骑所获。馈之食,不食;曰:『我若饮汝一勺水,何以见先人于地下』!遂投缳死。吾驺、应华、先镜等悉降。

霍子衡字觉商,南海人。万历中,举于乡;除海康教谕。累迁国子助教、都察院司务、户部员外郎中,出授袁州知府,解职归。闽地尽失,聿■〈金粤〉召为太仆寺卿。广州破,语妾莫及三子应兰、应荃、应芷曰:『「礼」:「临难毋苟免」。若辈知之乎』?三子皆曰:『惟大人命』。子衡援笔大书「忠孝节烈之家」六字,悬诸中堂。易朝服,北向再拜;又易绯袍,谒家庙。先赴井,妾从之;应兰偕妻梁及一女继之,应荃、应芷偕其妻徐、区又继之。惟三孙得存。有小婢见之,亦从井死。

梁朝钟,番禺举人。善谈论,与南海关捷先同为观生所倚。捷先由进士,历官监司。少有才,便笔札。倡议同拥聿■〈金粤〉,擢为吏部尚书。朝钟浃旬三迁至祭酒,尝语人曰:『内有捷先、外有杨明竞,强敌不足平也』!闻变,投于池;为邻人救出,复自刭。捷先出降。

「摭遗」曰:假令广州不杀使臣,与肇庆平,联络高明等众为犄角,势或可少延喘息。奈何登用非类,玩若戏场。观生一死,且难自决,犹须咨及妄人;乌足以与人家国!天兵下而群丑尽矣,谅哉!

广州聿■〈金粤〉事,应与益王、靖江王及南直隶诸义兵之拥以为号者数辈,别列宗藩传以传之。顾载籍简陋,卒未能会考成书。姑从「史稿」例,于「苏传」附见;后当续纂类分之也。

猜你喜欢
  國朝獻徵錄卷之五·焦竑
  ●辽纪·田汝成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三十二·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十八·佚名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八十二·佚名
  卷之五百六十一·佚名
  第一章 婚姻·吕思勉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 列传七·纪昀
  第七节调处·佚名
  徐闇公先生年谱·陈乃干
  清河王高岳传·李百药
  余珊传·张廷玉
  金幼孜传·张廷玉
  卷八十五·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百十六·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赌棋山庄词话续编四·谢章铤

    秋风乍起,忽染沉疴,病间则冬已深矣。续纂词话,辍业者累月。丛残满案,零落殊可惜。红日上窗,寸心渐暖,乃于严寒瑟缩之中,负暄而重录之。其词名素著及位高望重者,有所见则论及,否则本集在,不赘也。孙锡雪帷韵竹词 雪帷韵竹

  • 第二十七出 应眞·姚茂良

    【挂眞儿】〔外扮行者上〕自幼出家叅佛祖。身居王舍城中。酆都救母早超升。往来极乐国。地藏号圆明。王舍城中安此身。酆都救母往灵云。出家何必多年久。一夕蹉跎岁月深。贫僧乃是幽冥教主地藏王是也。今下方黑气冲

  • 卷一百五十七·志第一百十·选举三等·脱脱

        ◎选举三   凡学皆隶国子监。国子生,以京朝七品以上子孙为之,初无定员,后以二百人为额。太学生,以八品以下子弟若庶人之俊异者为之。及三舍法行,则太学始定置外舍生二千人,内舍生三百人,上舍生百人。始入学

  • 卷一百四十九 慶曆四年(甲申,1044)·李焘

      起仁宗慶曆四年五月盡其月   五月壬戌朔,樞密副使韓琦、參知政事范仲淹並對於崇政殿,上四策曰:   昨元昊叛命,王師數出不利,而北敵舉數十萬眾,謂元昊是舅甥之邦,中國不當稱兵。國家以生民之故,稍增金繒,以續盟好。今元

  • ●卷二百四十七·徐梦莘

      炎兴下帙一百四十七。   起绍兴三十一年十二月五日癸卯,尽十六日甲寅。   车驾将进发先约束巡幸经由州县。   癸卯已降诏戒饬群牙。又降旨曰:巡幸视师用今月十日进发已降指挥应经由去处排办程顿修治道路赞美

  • 第十七回 立宗支粤西存残局 殉偏疆岩下表双忠·蔡东藩

      且说明唐王败没后,其弟聿,逃至广州,故明大学士苏观生等,倡议兄终弟及,奉聿为帝,改年绍武,招海上,徐、马、郑、石四姓盗魁,授为总兵,又去招安海盗,太属不鉴覆辙。冠服不及裁制,就假诸优伶,暂时服用。正是一班优孟,可笑!同时

  • 卷之四十一·佚名

    洪武二年夏四月乙丑朔遣内臣送高丽流寓人还其国以玺书赐其王王颛曰去冬尝遣使至王国以玺书赐王比因南徙幽燕之民其间有高丽流寓者百六十余人朕念其人岂无乡里骨肉之思故令有司遣使护送东归而内使金丽渊适在朕侧自言亦

  • 第十九回 惊异表吕公妻女 经大泽刘季斩蛇·黄士衡

    话说吕公接过刘邦名帖,见贺礼甚厚,不觉大惊,亲自出到门前迎接。刘邦见了吕公,上前施礼。吕公一见刘邦状貌,愈加敬重,引到厅上。萧何见刘邦入门,两手空空,知他万钱都是假话,便笑道:“刘季本来喜为大言,都无实事。”刘邦故作不曾听

  • 第三八六咨同治九年十月初三日一二二一一--一·佚名

    后垄汛守府向,据后垄街陈姓禀,咨请淡水分府给发陈姓族长谕戳咨文 钤记 福建台湾北路右营后珑汛千总之钤记〔蓝〕领补用都阃府、署〔北路〕右营后垄汛守府向,为咨请察给谕戳,以便转发承领事。照得本年

  • 第二○五副详及批光绪十五年五月初八日一一四○九—一三·佚名

    新竹知县方,详请布政使沈:大甲巡检之俸银是否照给,经批照给光绪十五年五月十二日到(注)副详 印 新竹县印私记在任候补同知、直隶州知州、本任埔里社通判、署台北府新竹县为详请事。案据大甲巡检朱岱源

  • 十二、我爱鸟而恶狗①·林语堂

    ①原题为《买鸟》。我爱鸟而恶狗。这并不是我的怪癖,是因为我是个中国人。我自自然然地有这种脾气,正和所有的中国人一样。因为中国人喜欢鸟,可是要是你对他们谈到爱狗的事,他们便会问你道,"你讲甚么话?"我永远不明白为什么

  • 卷四百五十七·佚名

    △第二分坚非坚品第六十四之二诸天当知。诸色离即布施波罗蜜多乃至般若波罗蜜多离。受想行识离即布施波罗蜜多乃至般若波罗蜜多离。如是乃至诸色离即一切智智离。受想行识离即一切智智离。诸天当知。诸眼处离即布施波

  • 大乘法苑义林章卷第六·窥基

    窥基撰三宝义林三宝。略以六门分别。一明种类。二出体性。三释名字。四辨废立。五显差别。六解妨难。明种类者。有六种类。一同体。二别体。三一乘。四三乘。五真实。六住持。同体者。胜鬘经说。归依第一义者。是究竟

  • 鸠摩罗什法师大义卷中·鸠摩罗什

    宋国庐山慧远法师。默问常安草堂摩诃乘法师鸠摩罗什。大乘经中深义。十有八途。什法师一一开答。分为上中下三卷(上卷有六事。中卷有七事。下卷有五事)。次问答法身感应 次问答法身尽本 次问答造色法 次问答罗汉受

  • 云林集·危素

    二卷。明危素(1303—1372) 撰。危素,字太朴,一字云朴,金溪(今属江西)人。曾仕于元。入明为翰林侍讲学士,晚年谪居和州。能诗文,亦善书法。著有《说学斋稿》四卷、《云林集》二卷。此集皆在元代所作之诗,由纳新编次成

  • 宝祐四年登科录·佚名

    四卷。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文天祥榜进士题名录。首载御试策题及详定、编排等官姓名;次载进士榜名,共计601人。略载其本贯、曾祖、祖父、父姓名、所治业、兄弟、婚姻、年龄、外氏、字号等事项。其中一甲第一名为文天祥

  • 圣宝藏神仪轨经·佚名

    二卷,赵宋法天译。说祈祷圣宝藏神之仪轨。明求者得大富,饶益有情,及成就牟尼一切事。

  • 金刚峰楼阁一切瑜伽瑜只经·佚名

    梵名Vajras/ekhara -vima^na-sarva-yogayogi-su^tra 。全一卷。略称瑜只经。又称瑜伽瑜只经。唐代金刚智译。收于大正藏第十八册。为密教五部秘经之一,自古与理趣经并称为秘经中之秘经。全经共有十二品。据胎藏界之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