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百十六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十六

洪武二十五年二月壬子朔,监察御史宫俊奏:“刑名不实,法司以面欺,例当斩。”上曰:“奏对不实,自有常律,何得一以例论?宜依律。”

云南布政使司贡生员杨嵩等六人入国子监,命月朔朝见,著于令。

诏:“自今凡传制、遣使、持节等仪,皆由东阶出入,无得径由中道。”

四川都指挥同知徐凯言:“成都六衞,西蜀重镇,其军士宜以十之六屯田,余皆守城,惟汉州地广民稀,宜全发二卫军士往彼,屯种自食。”从之。

癸丑,以大理寺卿周志清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通政使张廷兰为大理寺卿,兵部右侍郎叶瓛为通政使。

甲寅,赐广西思明府土官知府黄广平钞百锭、文绮十疋。

云南前衞指挥佥事董赐、丽江府知府木初、景东府知府俄陶、临安府嶍峨县土官禄宁、马龙他郎甸长官普赐、大理府蒙化州判官左禾、赵州云南县丞杨奴、赵州千夫长自香、杨应百夫长弓抽、楚雄府镇云南州土官良定边、县丞阿鲁孙来朝,贡马,赐绮帛、钞锭有差。

乙卯,镇南衞卒六人造官船于韩桥,擅伐民树木为楼橹,民诉之。上曰:“辇毂之下尚如此,其他可知矣。”命斩其为首者一人以示众,余杖之,谪戍甘肃。

丁巳,遣官释奠于先师孔子。

山东青、兖、登、莱、济南五府饥歉,上命免徵今年鱼课,听民渔以助食。

戊午,祭太社、太稷。

诏在外公侯伯还京师。先是,命曹国公李景隆等往陕西等处练兵备边。至是,召景隆及凉国公蓝玉、开国公常昇、长兴侯耿炳文、东平侯韩勳、安庆侯仇政、西凉侯濮璵、定远侯王弼、江阴侯吴高、鹤庆侯张翼、全宁侯孙恪、渖阳侯察罕、徽先伯桑敬等凡十三人还京,仍命靖宁侯叶昇於河南衞,宣宁侯曹泰於平凉卫,安陆侯吴杰、指挥使陈义於岷州衞,驸马李坚於巩昌衞,都督汪信於临洮衞,都督宋晟於凉州衞,都督刘真於甘肃衞,指挥使严麟於庆阳衞,指挥朱铭於延安衞,徐质于宁夏衞,仍训练军马,以俟後命。

上谕刑部尚书杨靖等曰:“在京狱囚,卿等三覆奏,朕亲审决,犹恐不当。在外狱囚繁多,任官者安得人人尽职?所拟者岂能一一当罪?自今在外所上狱囚,卿等当加详谳,务得真情,然後遣官审决,有冤者即为伸理,毋致良善被诬,奸邪侥幸。惟云南道远,若俟遣官,必致淹滞,其令本处会官详审决之。”

初昏,太阴掩昂宿。

监察御史鲁德劾奏:“左佥都御史凌汉、大理寺丞曹瑾、应天府尹高、守礼府丞冯克昭祭先师孔子,既迎神而後入班,请正其罪。”上曰:“祭祀不谨固当罪,然既与祭,但後时耳,姑识之。”

後军都督佥事茅鼎等兵讨五开,获容江、巴黄、银赖等洞蛮寇,遣人献俘京师,诏戮其叛酋。

庚申,赐江夏侯周德兴田二十七顷六十亩。

晋王棡、今上、周王橚、楚王桢、湘王栢俱还国,赐其从官、侍衞衣钞有差。

辛酉,太白昼见。

夜,填星退犯太微东垣上相。

壬戌,赐致仕指挥荣贵等六十九人钞锭及文绮、帛各有差。先是,上以天下致仕武臣尝从征伐有功,命入朝,加以恩礼。自是,四方来者皆有赐。

四川都指挥同知徐凯遣其弟违禁市塩,又私逓文,引过期之人出関受麦百石。御史论凯罪当斩,其弟戍边。上曰:“凯为显官,享厚禄而违法营利。”遂免其职,寻复宥之。

癸亥,遣其使至甘肃,谕都督宋晟、刘真曰:“凡西番回回来互市者,止於甘肃城外三十里,不许入城。”先是,尝遣回回使西域诸国,留其家属居于西凉,逗留五年不还,其余回回居边上者又数为刼掠,为边将所获。事闻,上以回回王使者朝贡往来,恐其因生边衅,命徙居扬州。既而复有愿挈家还本地者,上始疑其为觇我中国。至是,命晟等:“自今西番回回来互市者,毋令入城。若朝贡之使,欲入城者听。”

甲子,命学校生员兼习射与书数之法。射遇朔望习於射圃,树鹄置射位,初三十步,加至九十步,每耦二人,各挟四矢,以次相継,长官主射,揖让升降皆有节文,中者饮之以爵。书习楷法日五百字,数习九章之法,务在精通,俟其科贡兼考之。

乙丑,命五军都督府以乃儿不花所领士马於北平都指挥使司点阅,遣往沙漠为边候。其真州、扬州、淮安、邳、徐所居鞑靼军士有家属者,令千、百户率赴北平编伍,听今上调用。

丙寅,躬耕籍田,遣官享先农。

云南府昆明县、澂江府河阳县地震。

夜,月食。

己巳,上谕户部以汉王、庆王护衞军士并家属就国,经过府、州、县驿,预备粮饷给之。

庚午,观察使章允载、胡伯机收集处州旧兵校千三人至京。

辛未,上敕中军都督府臣曰:“近内臣自河南还,言开封府大河济渡处,宽者二十里,狭者犹十余里,水势泛溢。或天气寒沍,舟人济渡者手足皲瘃,艰苦尤甚,且使传络绎,候渡者常数百人,舟才至岸,人争趋先登,既登而开,水工执橹未得措手足而舟已在急流中矣。非器坚利而人素习,少有不没溺者。而附舟强横之徒,又往往欀敓其器物以去,使束手无措,纵免没溺,而所损亦多矣。有司置而不问。朕已尝命给水工衣粮,使其专力於济渡之役。今其害若此,尔都府即移文都指挥使司、布政使司并开封府使,廵察以时,常修治舟楫。若怠其事,首领官与攘敓水工器物者皆论如律。”

癸酉,诏兵部:“凡将校流罪以下谪戍云南贵州者,俱复其官。”因谓侍臣曰:“将士始从行伍,助朕开创基业,平定天下,被坚执锐,万死一生,虽得一官,艰难甚矣。其有官之後罔知戒慎,犯法者多,朕复念其勳劳,不忍遽寘于法,但流之边境,以抑其非心。今既有年,必怀自新。古人言:‘人惟求旧。’朕岂忍终绝之乎?”侍臣皆曰:“陛下念功思旧如此,为臣者孰不改过自新?”

上以西凉、山丹等处远在西陲,凡诸军务宜命重臣专制之,乃命都督宋晟为縂兵,都督刘真副之,遣使制谕曰:“其西凉、山丹诸衞军马,凡有征调,悉听节制。”

丙子,置思州千户所及思南左、右千户所。

置宁夏左屯、右屯、中屯三卫。

置徐王祠祭署。奉祀一人,从七品,以守坟户武忠为之;祀丞一人,从八品,以武聚为之。二人皆孝慈皇后外戚也。

旌表安庆府怀宁县曹镛孝行。镛父早卒,事母龙氏至孝,家贫力作以供飬,朝夕温清,克笃敬爱,乡里称之。事闻,诏旌表其门。

己卯夜,填星行入太微左掖,荧惑犯垒壁阵。

给赏海运将士三千一百余人钞有差。

庚辰,户部奏:“苏州府崇明县滨海之田为海潮渰没,民无田耕种者凡二千七百户。”上命徙其民於江北屯种,官给牛粮资之。

户部尚书赵勉言:“陕西临洮、岷州、宁夏、洮州、西宁、兰州、庄浪、河州、甘肃、山丹、永昌、凉州等衞军士屯田,每岁所收谷种外,余粮请以十之二上仓,以给士卒之城守者。”上从之,因命天下衞所军卒自今以十之七屯种,十之三城守,务尽力开垦,以足军食。

命户部复开宝钞行用库於东市,置三库,设官以掌之,库给钞二万锭为钞本,倒收旧钞,则送于内府,工墨直仍依旧行之。踰年而复罢。

兖州府曹县主簿刘郁因事逮系,耆民杨德等诣阙言其廉勤爱民。上喜曰:“为政不难,得民心为难,主簿有善政及民,故民爱之。”即命复其官。因谓廷臣曰:“自古人君所患者,惟忧泽不下流,情不上达。今民以主簿之贤来言於朕,朕宥之,仍与治其民。上下之情,无所壅蔽矣。若使治民者皆得其人,天下何忧不治乎?”

上以松州、茂州山路崎岖,民间输运艰苦,逋逃者多,命本衞军士三分守御,七分屯种。其王府护衞,以三之二屯种,三之一扈从,以息其民转运之劳。仍令布政司别设法儹运,且招谕逃亡,使其复业,无重扰之。

赐凉国公蓝玉米千五百石。

监察御史张式奏徙山东登、莱二府贫民无恒产者五千六百三十五户就耕於东昌。

监察御史李谦言:“河东解州塩池西属解州,东属安邑,塩夫一万七千二百五丁,捞塩之所凡三百有四,岁办塩一十五万二千引。缘塩所产,本系一池,中分两界,而运司设於安邑,止於东池捞塩,然西池地高水浅,塩花易结,倍於东池。宜别设西塲於解州,於原额上再加一倍,其捞塩人夫除额定外,於附近州县人民内量拨丁夫恊办,如此则人力易,为公私两便。”从之。

辛巳,开平忠武王夫人蓝氏卒,诏赐钞百锭、绢百疋、米百石。

颍国公傅友德请怀远县官地九顷六十余亩以为田圃。上曰:“尔贵为上公,食禄数千石,而犹请地,独不闻公仪休事邪?”友德惭而退。

凉国公蓝玉奏:“凉州衞民千七百余户附籍岁久,所种田亩宜徵其赋,令输甘肃。”上曰:“凉州归附虽久,贫民至今未苏,俟年豊食足,然後徵之。”

是月,贵州宣慰使宋诚母刘氏赴京贡马,谢恩,赐刘氏银三百两、锦十疋、文绮十疋,从人、把事等钞有差。

猜你喜欢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李心传
  第十二回 拔中都分兵南略 立继嗣定议西征·蔡东藩
  卷之三百六十四·佚名
  卷四十九·苏辙
  第八卷 厘金·缪荃孙
  通志卷九十三·郑樵
  三○ 护理广西巡抚淑宝奏购访遗书情形并缮呈已得书目折·佚名
  卷四十八·温达
  青燐屑上卷·应廷吉
  薛举传·欧阳修
  曹学亻全传·张廷玉
  一六〇、孔丛子载孔子顺事迹辨·钱穆
  汉纪二十八 孝平皇帝下元始三年(癸亥、3)·司马光
  第七章·管子之官僚政治·梁启超
  原道觉世训·洪秀全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上·陈匪石

    ○诗馀说 词曰诗馀,昔有两解。或谓为绪馀之馀,胡仔曰:“唐初歌词,皆五七言诗, 自中叶以後,至五代,渐变为长短句,至本朝而尽为此体。”张炎之说亦同,药 园词话因之,遂追溯而上,谓“殷其雷,在南山之阳”为三五

  • 卷九·陈焯

    <集部,总集类,宋元诗会钦定四库全书宋元诗会卷九兵部主事陈焯编邵 雍【字尧夫其先范阳人徙共城年二十游河南葬其亲伊水上遂为河南人雍少时自雄其才欲树功名于书无所不读长而涉历四方久之幡然来归曰道在是矣事共城令

  • 卷四·乾隆

    卷四陇西李白诗四门有车马客行门有车马宾。金鞍耀朱轮。谓从丹霄落。乃是故乡亲。呼儿扫中堂。坐客论悲辛。对酒两不饮。停觞泪盈巾。叹我万里游。飘飘三十春。空谈帝王略。紫绶不挂身。雄剑藏玉匣。阴符生素尘。廓落

  • 逍遥集·潘阆

    宋 潘阆 撰送王长洲禹偁赴阙蒿兰不竝香泾渭安同流小人有千险君子生百忧名重圣主徴道光史防収一鹗秋空飞鸟雀徒啾啾【按此时王禹偁従滁州贬所复召阆作是诗送之】晓泊嶀浦寄剡县刘贶员外晓泛剡溪水晩见剡溪山徘徊驻行

  • 第六十二回 堕奸谋阖宫被劫 立异姓二帝蒙尘·蔡东藩

      却说钦宗闻京城已陷,恸哭未休,忽卫士等鼓噪进来,求见钦宗,钦宗只好登楼慰遣。凑巧卫士长蒋宣到来,麾众使退,并拟拥护乘舆,突围出走。孙傅、吕好问在旁,以为未可。宣抗声道:“宰相误信奸臣,害得这般局面,尚有何说!”孙傅又欲

  • 卷七·叶盛

    ●水东日记卷七后人把滑沐敬抗直玉堂赏花集交址伪学士夸诞欧公再壻之谬陈登谑语欧公与侄帖不信克择陈僖敏宽厚司马欧阳两公荐士欧公撰范文正碑诗有唐气黄少保才识大臣思宠之盛书简后具礼图记张云

  • 曾子问·戴圣

    曾子问曰:“君薨而世子生,如之何?”孔子曰:“卿、大夫、、士从摄主,北面,于西阶南。大祝裨冕,执束帛,升自西阶尽等,不升堂,命毋哭。祝声三,告曰:‘某之子生,敢告。’升,奠币于殡东几上,哭,降。众主人、卿、大夫、士,房中,皆哭不踊。尽一

  • 墨子閒詁卷六·孙诒让

    節用上第二十

  • 卷十一·乾隆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钦定礼记义疏  钦定四库全书卷钦定礼记义疏卷十一檀弓上第三之三食於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应氏镛曰食字上疑脱孔子二字】正义郑氏康成曰助哀戚也通论游氏桂曰子食於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盖古礼有

  • 《藏要》第二輯敘·欧阳竟无

    八經六律十三論總 一、《佛母寶德藏經》 二、《能斷金剛經》 三、《華嚴?十回向品》 四、《涅 ?師子吼品》 五、《無盡意經》 六、《維摩詰經》 七、《長阿含經?第一分》 八、《法句經》 九、《四分戒本》 十、《五

  • ●参天台五台山记卷第三·成寻

    【延久四年(宋煕宁五年)八月一日~十月十日】参天台五台山记第三煕宁五年八月一日丙子 天晴。依州牒,寅时,出国清寺向台州。未时,于临海县道安驿,对面使臣崇斑,令见州牒,来日到国清寺可待者。申时,至八□徐八家宿。今日行八十里

  • 大乘集菩萨学论 第一卷·佚名

    大乘集菩萨学论 第一卷法称菩萨造西天译经三藏银青光禄大夫试光禄卿普明慈觉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集布施学品第一之一我闻地狱大险怖  无穷猛苦镇烧然谓昔曾无寂静心  故乐多闻亲大法闻已远离

  • 卷第一百七十三·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七十三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定蕴第七中摄纳息第三之八五妙欲者。谓眼所识可爱可喜可乐。如意能引欲可染著色。乃至身所识可爱可喜可乐。如意能引欲可染著触。问何故作此论

  • 第十一品·佚名

    第一章 三亦随眠论今言&ldquo;随眠是无记、无因、心不相应&rdquo;者,名三亦随眠论。此处,凡夫善无记心转依之时,应言为有随眠,于其刹那彼之因,依其因而随眠非有因,与其心不相应,故言&ldquo;无记、无因、心不相应&rdquo;者,乃

  • 乾坤体义·利玛窦

    二卷。明利玛窦(1552—1610)撰。利玛窦意大利人,明末来中国的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万历十年(1582)来中国,初在广东肇庆传教,万历二十九年到北京,进呈自鸣钟等物,与士大夫徐光启、李之藻、周子愚等交往,介绍西方的自然科学知

  • 周易孔义集说·沈起元

    清沈起元撰。二十卷。《四库全书》本。此书大旨,以《十翼》为孔子所作,学《易》者当以此为主,因取明高攀龙《周易孔义》之名,别加纂集;所录古今《易》说无所偏主,惟合于孔《传》者即取之。《四库全书提要》指出:“其

  • 回天绮谈·麦仲华

    政治小说,十四回,未完。玉瑟斋主人著。载《新小说》第四至六号,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五月至六月出版。《回天绮谈》是一部以十二世纪末、十三世纪初英国“自由宪章”运动为历史背景,以配合晚清“宪政运动”为目的的

  • 菩萨戒本持犯要记·元晓

    佛学著述。唐代新罗僧元晓撰。一卷。分三门明释犯戒的不同情况,即:(1)轻重门;(2)浅深门;(3)明究竟犯持门。轻重门先总判轻重,就轻戒别为三类,或四十四轻,或四十八轻,或二百四十六轻;次明共与不共,指出十重戒之前四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