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八、著作和读书

我初期的文字即如那些学生的示威游行一般,披肝沥胆,慷慨激昂,公开抗议。那时并无什么技巧和细心。我完全归罪于北洋军阀给我们的教训。我们所得的出版自由太多了,言论自由也太多了,而每当一个人可以开心见诚讲真话之时,说话和著作便不能成为艺术了。这言论自由究有甚好处?那严格的取缔,逼令我另辟蹊径以发表思想。我势不能不发展文笔技巧和权衡事情的轻重,此即读者们所称为"讽刺文学"。我写此项文章的艺术乃在发挥关于时局的理论,刚刚足够暗示我的思想和别人的意见,但同时却饶有含蓄,使不至于身受牢狱之灾。这样写文章无异是马戏场中所见的在绳子上跳舞,需眼明手快,身心平衡合度。在这个奇妙的空气当中,我已经成为一个所谓幽默或讽刺的写作者了。也许如某人曾说,人生太悲惨了,因此不能不故事滑稽,否则将要闷死。这不过是人类心理学中一种很寻常的现象罢——即是在十分危险当中,我们树立自卫的机械作用,也就是滑口善辩。这一路的滑口善辩,其中含有眼泪兼微笑的。

我之重新发现祖国之经过也许可咏成一篇古风,可是恐怕我自己感到其中的兴趣多于别人罢。我常徘徊于两个世界之间,而逼着我自己要选择一个,或为旧者,或为新者,由两足所穿的鞋子以至头顶所戴的帽子。现在我不穿西服了,但仍保留着皮鞋。至最近,我始行决定旧式的中国小帽是比洋帽较合逻辑和较为舒服的,戴上洋帽我总觉得形容古怪。一向我都要选择我的哲学,一如决定戴那种帽子一样。我曾做了一副对联:

两脚踏东西文化

一心评宇宙文章

有一位好作月旦的朋友评论我说,我的最大长处是对外国人讲中国文化,而对中国人讲外国文化。这原意不是一种暗袭的侮辱,我以为那评语是真的。我最喜欢在思想界的大陆上驰骋奔腾。我偶尔想到有一宗开心的事,即是把两千年前的老子与美国的福特氏(HenryFord.汽车大王)拉在一个房间之内,让他们畅谈心曲,共同讨论货币的价值和人生的价值。或者要辜鸿铭导引孔子投入麦唐纳(前英国内阁总理)之家中,而看着他们相视而笑,默默无言,而在杯酒之间得完全了解。这样发掘一中一西之元始的思想而作根本上的比较,其兴味之浓不亚于方城之戏,各欲猜度他人手上有什么牌。又如打牌完了四圈又四圈,不独可以夜以继日,日复继夜,还可以永不停息,没有人知道最后输赢。

在这里可以略说我读书的习惯。我不喜欢第二流的作家,我所要的是表示人生的文学界中最高尚的和最下流的。在最高尚的一级可以说是人类思想之源头,如孔子、老子、庄子、柏拉图等等是也。我所爱之最下流的作品,有如BaronessCrczsy,EdgarWallace和一般价极低廉的小书,而尤好民间歌谣和苏州船户的歌曲。大多数的著书都是由最下流的或最高尚的剽窃抄袭而来,可是他们剽窃抄袭永不能完全成功。如此表示的人生中失了生活力,词句间失了生气和强力,而思想上也因经过剽窃抄袭的程序而失却真实性。因此,欲求直接的灵感,便不能不向思想和生命之渊源处去追寻了。为此特别的宗旨,老子的《道德经》和苏州船户的歌曲,对我均为同等。

我读一个人的作品,绝不因有尽责的感觉,我只是读心悦诚服的东西。他们摄引我的力量在于他们的作风,或相近的观念。我读书极少,不过我相信我读一本书得益比别人读十本的为多,如果那特别的著者与我有相近的观念。由是我用心吸收其著作,不久便似潜生根蒂于我心内了。我相信强逼人读无论那一本书是没用的。人人必须自寻其相近的灵魂,然后其作品乃能成为生活的。这一偶然的方法,也是发展个人的观念和内心生活之独一无二的法门。然而我并不强逼别人与我同好一个著者。我相信有一种东西如Sainte-Beuve之所谓"人心的家庭",即是"灵魂之接近",或是"精神之亲属"。虽彼此时代不同,国境不同,而仍似能互相了解,比同时同市的人为多些。一个人的文章嗜好是先天注定,而不能自已的。

猜你喜欢
  ◎运历(下)·徐天麟
  读礼通考卷二十九·徐乾学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九十二·佚名
  卷之六百二十三·佚名
  卷之八十五·佚名
  卷之二百六十一·佚名
  ●平闽纪后序·杨捷
  卷十一·佚名
  黄法奭传·姚思廉
  太宗本纪·刘昫
  吴贞毓传·张廷玉
  史记正义序·司马迁
  第三节 服 饰·吕思勉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十三·佚名
  卷44·陈邦瞻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七出 枭鸾(正宫调文思韵)·丁耀亢

    【破阵子】(净蟒玉上)手握丝纶天柄,儿承鬼蜮家传。国计边谋多用贿,工媚逢君独善谗,难容鼠窃奸。自家严太师,久任枢衡,势倾中外。争奈仇鸾这厮,旧在俺门下出身,抬举他封侯加爵,位至师保。不料圣上宠眷特隆,专以边事

  • 金台集卷二·迺贤

    (元)纳延 撰发大都上京(纪行)南阳有布衣杖策游帝乡忧时气激烈抚事歌慨慷天髙多霜露岁晏单衣裳执手谢亲友驱马出塞疆云低长城下木落古道傍凭髙眺飞鸿离离尽南翔顾我逺游子沈思郁中肠更涉桑干河照影空仿偟刘蕡祠(唐刘蕡幽州

  • 巻二十一·李蓘

    钦定四库全书宋艺圃集卷二十一明 李蓘 编戴复古三十六首伏龙山民宋正甫湖山清隠乃唐诗人陈陶故圃曽景建作记俾仆赋诗故人昔住金华峰面带双溪秋水容故人今住伏龙山陈陶故圃茅三间千载清风徐孺子门前共此一湖水百花洲

  • ●卷六·毛奇龄

    〖光宗朝 泰昌〗光宗后郭氏,顺天人。万历二十九年,册为皇太子妃,生皇一女。四十一年十一月丁未死,谥恭靖。四十八年九月,进谥恭靖端懿温惠元妃。熹宗即位,上尊谥曰孝元昭懿哲惠庄仁合天弼圣贞皇后,迁葬庆陵,主礻付庙。后父初

  • 卷之一千三百八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二百七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齐太公世家第二·司马迁

    赵季译注【说明】《齐太公世家》记载了姜姓齐国自西周初太公建国起,至公元前379年齐康公身死国灭,总计近千年的历史。姜姓齐国,是春秋时代我国中原的一个重要诸侯国。在地理上有着良好的自然条件,“自泰山属之琅邪,北被于

  • 卷七 昭帝纪 第七·班固

    (汉昭帝刘弗陵)【原文】孝昭皇帝,武帝少子也。母曰赵婕妤,本以有奇异得幸,及生帝,亦奇异。语在《外戚传》。武帝末,戾太子败,燕王旦、广陵王胥行骄D425,后元二年二月上疾病,遂立昭帝为太子,年八岁。以侍中奉车都尉霍光为大司马大

  • 吴中行传·张廷玉

    吴中行,字子道,江苏武进人。父亲吴性,哥哥吴可行,都是进士。吴性,官至尚宝丞。吴可行,为检讨。吴中行刚刚二十岁时就中了乡试,吴性告诫他不要急于求进士,于是他没有参加会试。隆庆五年(1571)中进士,选为庶吉士,授职编修。大学士

  • 二八 一个小小的过街楼·邹韬奋

    从上次所谈的情形,已可看出《生活》周刊的创办并没有什么大宗的开办费。寥若晨星的职员三个,徐先生月薪二十几块钱,孙先生月薪几块钱,我算是主持全部的事业,月薪最多的了,每月拿六十块钱。我还记得当时在辣斐德路一个小小的

  • 199.头鱼宴上的阿骨打·林汉达

    童贯镇压了方腊起义没多久,东北的金朝派人到东京,催促北宋攻打燕京,夹攻辽朝。原来,辽朝经过几次内乱和各族人民起义力量的打击,渐渐腐朽衰落。在这时期,我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我国古代少数民族之一)逐渐强大起来。女真人民长

  • 卷一百四十九·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一百四十九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嘉礼二十二冠礼史记始皇本纪始皇九年四月己酉王冠带剑汉书惠帝本纪四年三月甲子皇帝冠赦天下蕙田案此皇帝冠肆赦之始通典汉改皇帝冠为

  • 第六 忤合 1·王诩

    【原文】凡趋合倍反①,计有适合。化转环属②,各有形势。反覆相求,因事为制③。是以圣人居天地之间,立身、御世、施教、扬声、明名④也,必因事物之会,观天时之宜,国之所多所少,以此先知之,与之转化⑤。【注释】①趋合倍反:趋向合

  • 指月录卷之十八·瞿汝稷

    六祖下第六世▲抚州曹山本寂禅师泉州莆田黄氏子。少业儒。年十九。往福州灵石出家。二十五登戒。寻谒洞山。山问。阇黎名甚么。师曰本寂。山曰。那个聻。师曰。不名本寂。山深器之。(此与云居对洞山语同。僧宝传。师

  • 解脱道论 第十二卷·佚名

    解脱道论 第十二卷阿罗汉优波底沙梁言大光造梁扶南三藏僧伽波罗译分别谛品第十二之二彼坐禅人如是现观灭。以由观灭成畏。阴因亦畏阴生畏。三有五趣七识住九众生居成畏。彼如恶人捉刀可畏。如毒蛇如火聚。如是

  • 卷六十三·性音

    宗鉴法林卷六十三 集云堂 编 大鉴下六世 抚州疎山匡仁禅师(洞山价嗣) 因僧问如何是诸佛师。师曰何不问疎山老汉。僧无对。 养子方知在上慈。亲言无味外人疑。欲穷沧海深深处。听取渔家傲莫迷。(投子青) 石龙生翅忽

  • 广阳杂记·刘献廷

    《广阳杂记》5卷,清刘献廷撰。刘献廷,字继庄,别号广阳子,顺天大兴人,毕生未仕,卒于康熙三十四年(1695)。刘献廷是清初的一个奇人,他于“礼乐、象纬、医药、书数、法律、农桑”无所不通,尤精于地理音韵,著作大都不传,梁启超《清

  • 钦定词谱·陈廷敬

    又称《康熙词谱》,简称《词谱》。词学著作。清陈廷敬、王奕清等奉敕撰。初刻于康熙五十四年(1715)。四十卷。此书翻阅前代词谱互相参订而成,凡旧谱分调分段及句读音韵之误悉据原词校定。收唐、五代、宋、元词计八百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