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书籍简介

第一三二种「南疆绎史」

本书(六册八六八面五二○、八○○字)分「勘本」三十卷、「摭遗」十八卷,附「恤谥考」八卷;前三十卷温睿临撰、李瑶勘定,后十八卷李瑶纂。睿临字临翼,号哂园;浙江鸟程人,清康熙乙酉(四十四年)举人。缘在京邸放废无事,乃录得野史数十种,荟萃成书,题曰「南疆逸史」,为记南明三朝史事最早之书。瑶字子玉,吴郡人。道光八年,得温氏「逸史」旧钞本,勘之补之,成「南疆绎史」。李氏「自序」有云:「所以借「绎」为「佚」云者,非袭马骕之称;盖以辨此四十八卷为不才寻绎诸史以成之书,而事在三越甲子后,名同、事同而文辞识见之与温氏故不同也』。「勘本」三十卷,题霅川温氏原本,古高阳氏勘定。温氏原本,杨凤苞「南疆逸史跋」(今附书后)称其书为五十六卷;本书前附一温氏佚史考」则称其本四十卷,乃仅存二十卷。李氏即就仅存之二十卷厘明而类区之,并加缀补;均为三十卷,凡纪略六卷、列传二十四卷。「纪略」分南都、闽疆、粤中、浙东四目,南都、粤中各二卷,余各一卷;「列传」分督辅以至义兵等二十三目,督辅二卷,余各一卷。原本用南明弘光等年号,颇多微旨;「勘本」则易历朔,冠以清代年号。「摭遗」十八卷,题吴郡李瑶(子玉)纂。全卷均为列传,首列官壸妃御,末次奸臣;共十八目,目各为卷。「恤谥考」八卷,前有蔡聘珍撰序云:『子玉氏于「绎史」勘补事竟、捭版就毕,乃以灯火余闲,别出书八卷,曰「恤谥考」。其文宗诸「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节取福、唐、桂三朝与鲁监国时之以兵事相终始者,曰专谥、曰通谥、曰祠祀,都如干人』。本书前有「圣谕」(二通),「御制书事」、「御制题胜朝殉节诸臣录」等诸文,并附「温氏佚史考」。「勘本」、「摭遗」前分别列目,并附有小叙;「勘本」后,另附「杨氏跋尾」一则。今书后加一「附录」,收录杨凤苞「南疆逸史跋」十二篇。

猜你喜欢
  ●卷六·李攸
  第四十九回 忤内侍朱穆遭囚 就外任陈龟拜表·蔡东藩
  第一百五十四回 养交涉遗误佛郎案 巧解释轻回战将心·蔡东藩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四十六·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三十·佚名
  大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一十七·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六十九·佚名
  卷之四百十五·佚名
  提要·司马光
  夏鲁奇传·薛居正
  卷八十八·佚名
  卷五十一·佚名
  ●卷上·徐咸
  职方部·佚名
  第一节 内外合作以求自强·蒋廷黻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十四·方回

    钦定四库全书 瀛奎律髓卷十四      元 方回 编晨朝类 闻鸡而起戴星而行以勤学以综务有不同惟贤者乃云高卧晚起亦各有其志也 五言【三十二首】 早渡蒲关          唐明皇 钟鼓严更曙山河野【一作四

  • 卷二十七·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厯代赋彚卷二十七地理五湖赋【有序         呉】杨 泉余观夫主五湖而察其云物皇哉大矣以为名山大泽必有记颂之章故梁山有奕奕之诗云梦有子虚之赋夫具区者扬州之泽薮也有大禹之遗迹疏川导滞

  • 列传第六十三·李延寿

    赵煚 赵芬 王韶 元岩 宇文弼 伊娄谦 李圆通 陈茂 郭荣 庞晃李安 杨尚希 张煚 苏孝慈 元寿赵煚,字通贤,天水西人也。祖超宗,魏河东太守。父仲懿,尚书左丞。煚少孤,养母至孝。年十四,有人盗伐其父墓中树者,煚对之号恸,因执送官

  • 大明仁宗昭皇帝宝训卷之二·杨士奇

    光禄大夫柱国少傅兼太子太傅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臣吕 本谨校 南京礼部祠祭清吏司郎中臣陈治本 南京兵部职方清吏司主事臣朱 锦 南京工部虞衡清吏司郎中臣吕胤昌谨阅崇儒 ○永乐二十二年十月甲辰赐衍圣公孔彦缙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九十·佚名

    正德七年秋七月壬申朔享 太庙○兵部覆议南京给事中赵官等劾江西总制都御史陈金统御无律纵狼兵残暴临川之捷滥杀平民怨声载路纪功御史曹仿不能紏正俱宜责谴得旨金已降敕切责其土兵不如律者许斩之于军门东乡军功令给事

  • 卷之二百九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雍正实录卷之一百四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保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鄂尔泰总裁官光禄大夫经  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仍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三等伯

  • 清史稿台湾资料集辑四之二·佚名

    列传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八常书(弟扬书、孙叶玺、富喇克塔、曾孙辰希禄、扬书孙鄂罗塞臣)舒赛(子西兰)景固勒岱(从弟崇阿)扬善(弟纳都祜)洪尼雅

  • 一四八三 江西巡抚陈淮奏本年收缴违碍书籍十三种片·佚名

    一四八三 江西巡抚陈淮奏本年收缴违碍书籍十三种片【真按:何故晚年仅剩江西在奏违碍书籍了. 】乾隆五十八年十月十九日臣陈淮跪奏:再,【真按:此应系节录本!】查江西省收缴违碍书籍,历经奏明解毁在案。兹乾隆五十八年分各属

  • 韩复榘·陶菊隐

    韩复榘,有清代循吏风,恒微服出巡,勤求民隐,驯至升堂鞫案,察察为明,不以为苦。某晨,韩驾自动车出,衣饰朴陋,望之如一传令兵。遇一人行色匆匆,与之互撞,车覆,韩堕泥淖中,污渍殆遍,怒执其人斥之曰:“汝无目者耶?”必索赔乃已。

  • 高智耀传(附高睿传)·宋濂

    高智耀,河西人,世代在西夏为官,曾祖高逸为大都督府尹,祖父高良惠为右丞相。智耀亦考中西夏进士,西夏亡后,隐居贺兰山中。太宗应河西众人的推荐,召他出来做官,智耀坚决推辞。皇太子阔端镇守西凉时,命儒生服徭役,智耀至王府对皇太

  • ●序·刘衡

    今令长治民之官必悬法于其治之门曰诬告加三等越诉笞五十夫五刑之法且千未尝悬示民悬此两条何也民之相争必有曲直曲者治之以法民知曲直之有常而法之无可免虽无讼可也末世之民不争曲直而争胜负所争不遂则诬告兴诬告不行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三·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 洪武九年春正月丙辰朔,上御奉天殿受朝贺,大宴群臣,命妇朝皇后于坤宁宫,锡宴。 丁巳,太子、诸王侍,上顾谓之曰:“汝等闻修德进贤之道乎?”太子对曰:“每闻儒臣讲说,知其略矣,未领其要。”上曰:“藻率

  • 卷六六·邱濬

    ▲释奠先师之礼(下) 宋太祖建隆三年,诏庙门立戟十六。 真宗咸平中,追谥孔子为玄圣文宣王,费侯闵损以下皆为公,郕伯曾参以下为侯,鲁史左丘明以下为伯。寻以犯圣祖讳,改玄圣为至圣。 臣按:真宗先诏有司检讨

  • 贵直论第三 知化·吕不韦

    知化原文:三曰:夫以勇事人者,以死也。未死而言死,不论。以虽知之,与勿知同。凡智之贵也,贵知化也。人主之惑者则不然。化未至则不知;化已至,虽知之,与勿知一贯也。事有可以过者,有不可以过者。而身死国亡,则胡 可以过?此贤主之所

  • 一切经音义卷第十九·唐慧琳

      音大方广十轮经八卷 慧琳  大集须弥藏经二卷 慧琳  大集大虚空藏经八卷 慧琳  虚空孕菩萨经二卷 玄应  虚空藏菩萨经一卷 玄应  虚空藏菩萨神咒经一卷 玄应  虚空藏菩萨求闻持经一卷 慧琳  

  • 山村一夜·叶紫

    短篇小说。叶紫著。1937年4月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初版。《山村一夜》通过桂公公向一群投宿者叙述革命青年汉生被敌人杀害的故事,表现了当时农村中阶级斗争的尖锐复杂,提出了加强革命警惕性的重大问题,同时也批翅了像汉

  • 极玄集·姚合

    诗总集。唐姚合编。原编一卷,南宋后析作二卷。录唐王维、祖咏及大历以下共二十一家诗一百首(今本实为九十九首),序称“此皆诗家射雕手也,合于众集中更选其极玄者”。所选多五律,尤以钱起、郎士元、耿湋、司空曙、皇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