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三
洪武九年春正月丙辰朔,上御奉天殿受朝贺,大宴群臣,命妇朝皇后于坤宁宫,锡宴。
丁巳,太子、诸王侍,上顾谓之曰:“汝等闻修德进贤之道乎?”太子对曰:“每闻儒臣讲说,知其略矣,未领其要。”上曰:“藻率杂佩,为身之容;恭逊温良,为德之容。见于外者,可以知其内也。古之君子趋跄有节,升降有数,周旋跬步而不违于矩度者,由其德充于内而著乎外也,所以器识高明而善道日臻,恶行不见而邪僻益远。己德既修,自然足以服人,贤者汇进而不肖者自去,能修德进贤则天下国家未有不治,不知务此者鲜不取败。夫货财声色为戕德之斧斤,谗倿谄谀乃杜贤之荆棘,当拒之如虎狼,畏之如蛇虺,苟溺于嗜好,则必为其所陷矣,汝等其慎之。”
戊午,上命都督府择公侯、都督及各卫指挥嫡长、次子才可试用者为散骑参侍舍人,俸秩视八品,隶于都督府,佩弓刀,充宿卫,或署各卫所事及听省、府、台、部差遣、历试,以事其有才器,超卓者不次用之。于是择长兴侯耿炳文子瓛、营阳侯杨璟子进等一百四人为散骑舍人。
己未,诏太常:“皇陵朔、望致祭,用少牢品物,著为令。”仍命凤阳府及祠祭署遵行之。
诏礼部:“亲王宫殿、门庑及城门楼皆覆以青色琉璃瓦,如东宫之制。”
辛酉,雷。
增设松江府华亭、上海二县丞、簿各一人。以其民众事繁也、
甲子,上以诸王将之国,告祀天地于圜丘曰:“仰荷天地眷佑,为亿兆主,海内乐业,子孙繁盛。稽诸古典,天子有子,其嫡长者守邦,以嗣大统,诸子各有茅土之封,藩屏王室,以安万姓,此古昔帝王之制也。今嫡长子标自开国之初已立为皇太子,诸子秦王樉等亦已受封,年有长幼,将次第之国,命祀境内山川,许修武事,以备外侮,谨用昭告。”先是,以是月庚申告祭太庙,辛酉告祭社稷,壬戌祭告岳镇、海渎及天下名山、大川,至是大告于圜丘云。
以刑部尚书徐本为陕西行省参政,赵孠坚为广东行省参政,中书左司郎中韩士原为刑部尚书,复以上元县知县孙克义为广东行省参政。
乙丑,享太庙。
命翰林学士宋濂、王府长史朱右等定议王国所用礼乐。濂等奏:“王初之国,所过州县文武官迎接,便服行四拜礼。王至国冕服,国内文武官朝服行八拜礼。迎接诏赦,王冕服、文武官朝服,遇天寿圣节,服如之。上表称贺、其祭祀山川等神,王皮弁服,文武官祭服。正旦、冬至,服与天寿圣节同。文武官贺王,四拜称贺,再四拜成礼。其朝服皆去蔽膝、四品以下并去佩,乐用二十四人。王寿日冕服,诣宗庙致祭,然后叙家人礼,文武官免贺。王府文武官属每旦候见省宪、都司及府、县官属朔、望候见,若有事召见者,不在此例。其靖江王祭宗庙用冕服,文武官祭服。凡祭器:笾、豆各八,簠、簋各二,牲用少牢,乐生三十六人,钟、磬各一,瑟二,琴八,埙、箎、箫、笛各二,笙四,柷、敔各一,搏拊二,歌工八。舞生七十二,文舞三十六人,各执羽籥,武舞如文舞之数,各执干戚,中各以二人为引舞。”制曰:“可。”
丙寅,遣官祭功臣于鸡笼山庙,以福建都指挥佥事余隆等百三十一人附。
复以太原府保德县为州,仍隶太原府。
罢龙江抄纸局。
丁卯,遣使敕劳大同卫指挥使周立曰:“古之驭天下者,君用臣之能,臣奉君之命,上下各尽其道,以图至治,是以功著史册,名垂不朽。今朕有天下,封疆之广,四际遐荒,各选能臣,握强兵而守险塞。卿北镇云中,当沙漠苦寒之地,昼驱驰于戎马,夜运谋于机密,心神俱劳,朕甚闵焉。今者,首春气和,坚冰渐解,塞草将萌,胡马瘦而弓力弱,卿宜解甲,暂自休息,俟秋高马肥,然后控弦执矢,观衅而动。古人谓:‘致人,不致于人。’卿其审之。”
起凤阳屯田官吏梅圭等五百十八人赴京。先是,官吏获罪者,上恐法司推谳未精,或其人因公诖误法,虽难宥情,有可矜者,悉谪凤阳渠象屯屯田,俾历艰难,省躬悔过。至是,特取圭等至京,命中书省量才用之。
以前监察御史焦普等三十三人为秦、晋、燕府纪善等官。
庚午,建太岁、风云雷雨、岳镇、海渎、钟山、京畿山川、月将、京都城隍诸神坛壝殿成。初,山川坛建于正阳门外,合太岁、风云雷雨、岳镇、海渎、山川、城隍、旗纛诸神共祭之。至是,始定拟太岁、风云雷雨、岳镇、海渎、钟山、京畿山川、四季、月将、京都城隍凡十三坛,建正殿、拜殿各八楹,东、西庑二十四楹,坛西为神厨六楹,神库十一楹,井、亭二宰牲池,亭一西南建先农坛,东南建具服殿六楹,殿南为藉田坛,东建旗纛庙六楹,南为门四楹,后为神仓六楹,缭以周垣七百一十二丈。东、西、北神门各四楹,皆甃以甓垣,东又别为周垣甃,为门一垣,内地七十亩、水田十亩岁,种黍、稷、稻、粱、来牟及菁、芹、葱、韭以供祀事。是日成,上告祀焉。
癸酉,以断事官脱列伯为骁骑右卫指挥佥事,骁骑前卫副千户沙不丁为本卫指挥佥事,二人俱元降将也。
夜有流星二,一大如杯,赤色有光,起自星宿,西南行至近浊没;一微小,流丈余,光始发,亦大如杯,色青白,曳尾,起自轸宿,西南行至游气中没。
甲戌,以户部侍郎汤槃为秦府右傅,佥都督谢成为晋府左相,致仕湖广参政陶凯为右相,太原护卫指挥使袁洪为左傅,户部侍郎陈显为右傅,燕府左傅费愚为本府左相,河南参政陈昧为右相,佥都督丘广为左傅,户部郎中王务本为右傅,广西护卫指挥佥事董勋为靖江府左相,浙江参政李质为右相,飞熊卫指挥佥事徐礼为左傅,户部尚书李泰为右傅。
丁丑,升太原护卫千户姜碧为本卫指挥使,羽林左卫千户王全、金吾右卫指挥佥事王仙为太原护卫指挥同知,燕山护卫指挥佥事刘集为本卫指挥使。
太阴犯房宿。
壬午,册太傅、中书右丞相魏国公徐达长女为今上妃。
定王国祭祀之制。凡王国宫城外,左立宗庙,右立社稷,社稷之西立风云雷雨、山川神坛,坛西立旗纛庙。其宗庙许立五庙,二昭、二穆与始祖之庙为五,以始封之王为始祖。其社稷坛别建望殿,以虞风雨。山川坛建二殿,一以栖神,一以望拜,其社主用钟山石,王之国则载以行。靖江王国则以南昌王为始祖,四时之祭皆用王者礼乐。其五祀则依时遣官,择日致祭,牲用豕一,孟春祭司户之神于王正宫门左设坛,以门官行礼;孟夏祭司灶之神于厨舍设坛,以典膳所官行礼;季夏土旺日祭中霤之神于宫前丹墀内近东设坛,以承奉司官行礼;孟秋祭司门之神于承运门稍东设坛,亦以门官行礼;孟冬祭司井之神于井边设坛,以典膳所官行礼。著为定制。仍命诸王国于外城东南立先农坛,以仲春之月择日致祭,躬耕藉田。
癸未,山东行省言:“辽东军士冬衣每岁于秋冬运送,时多逆风,艰于渡海,宜先期于五六月顺风之时,转运为便。”户部议以为:“方今正拟运辽东粮储,宜令本省具舟,下登州所储粮五万石,运赴辽东,就令附运绵布二十万疋、绵花一十万斤,顺风渡海为便。”从之。
诏移王相府奉祠所于王傅府典签司后,良医所于典仪所前,典仪改正八品,奉祠所设典乐一人,正九品,俱命刊著于《祖训录》。
是月,命中山侯汤和、颍川侯傅友德、佥都督蓝玉、王弼、中书右丞丁玉帅师往延安防边。上谕和等曰:“自古重于边防,边境安则中国无事,四夷可以坐制。今延安地控西北,与胡虏接境,虏人聚散无常,若边防不严,即入为寇而后逐之,则塞上之民必然受害。朕尝敕边将严为之备,复恐久而懈惰,为彼所乘。今特命卿等率众以往,众至边上,常存戒心,虽不见敌,常若临敌,则不至有失矣。”
诏免保定、河间二府沧州、静海、肃宁等县今年租税,以去年旱也。
遣使劳辽东都指挥马云、叶旺等曰:“沧海之东,辽为首疆,中夏既宁,斯必戍守。朕功未暇,乃有盖州诸将共意来庭,固守其地,以待朕命。于是整舟楫,特命尔云等帅精兵东渡,深高金、盖,辽阳以安。黎庶北夷,罔知天命,屡害生民,旧岁冬十二月,寇我金州,指挥韦富、王胜若同士卒,战在当先,以寡敌众,辽、盖诸将深谋扼险,惟尔辽东诸将忠义干天,得获渠魁,不负委托,宜镇方面。於戏!练兵保民,在历代之必先,祀天地以会百神,欲人之多福,北虏无知,尚强虐善,岂宜道哉?”
故元四大王连结普贤奴等寇朔州,山西民贾驴秃不花亦聚众应之。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七 刘怀肃 孟怀玉 弟龙符 刘敬宣 檀祗·沈约 卷二百六十四·列传第一百五十二·张廷玉 卷第二百三十三·胡三省 卷第一百四十·胡三省 卷第五十九·徐鼒 遇变纪略·佚名 卷之一千二十二·佚名 卷之九十一·佚名 皇王大纪卷六·胡宏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七 金纪一·纪昀 平定金川方略卷二十·来保 高祖章皇后传·姚思廉 德宗本纪·刘昫 卷一百三十·佚名 附卷七·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