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职方部

郎中员外郎主事之职天下地图及城隍镇戍烽堠之政

   城隍 【 谓城池也】 

凡天下都司并卫所城池军马数目必合周知或遇所司移文修筑须要奏闻差人相度准令守御军士或所在民人筑造然后施行计天下都司卫所

都司一十七处 留守司一处

内外卫三百二十九处守御千户所六十五处

上十二卫

金吾前卫 金吾后卫 羽林左卫

羽林右卫 府军卫 府军左卫

府军右卫 府军前卫 府军后卫

虎贲左卫 锦衣卫 旗手卫

五军都督府所属卫所

左军都督府

在京

留守左卫 镇南卫 水军左卫

骁骑右卫 龙虎卫 英武卫

沈阳左卫 沈阳右卫

在外

浙江都司

杭州右卫 杭州前卫 台州卫

宁波卫 处州卫 绍兴卫

海宁卫 昌国卫 温州卫

临山卫 松门卫 金乡卫

定海卫 海门卫 盘石卫

观海卫 海宁千户所 衢州千户所

严州千户所 湖州千户所

辽东都司

定辽左卫 定辽右卫 定辽中卫

定辽前卫 定辽后卫 铁岭卫

东宁卫 沈阳中卫 海州卫

盖州卫 金州卫 复州卫

义州卫 辽海卫 三万卫

广宁左屯卫 广宁右屯卫 广宁前屯卫

广宁后屯卫 广宁中护卫

山东都司

青州左护卫 青州护卫 兖州护卫

兖州左护卫 登州卫 青州左卫

莱州卫 宁海卫 济南卫

平山卫 德州卫 乐安千户所

胶州千户所 诸城千户所 滕县千户所

右军都督府

在京

虎贲右卫 留守右卫 水军右卫

武德卫 广武卫

在外

云南都司

云南左卫 云南右卫 云南前卫

大理卫 楚雄卫 临安卫

景东卫 曲靖卫 金齿卫

洱海卫 蒙化卫 马隆卫

平夷卫 越州卫 六凉卫

鹤庆千户所

贵州都司

贵州卫 永宁卫 普定卫

平越卫 乌撒卫 普安卫

层台卫 赤水卫 威清卫

兴隆卫 新添卫 清平卫

平坝卫 安庄卫 龙里卫

安南卫 都匀卫 毕节卫

黄平千户所

四川都司

成都左护卫 成都右护卫 成都中护卫

成都左卫 成都右卫 成都前卫

成都后卫 成都中卫 宁川卫

茂州卫 建昌卫 重庆卫

叙南卫 荪州卫 卢州卫

松藩军民指挥司 岩州卫

青州千户所 保宁千户所 威州千户所

雅州千户所 大渡千户所

陕西都司

西安左护卫 西安右护卫 西安中护卫

西安左卫 西安右卫 西安前卫

西安后卫 华山卫 泰山卫

延安卫 绥德卫 平凉卫

庆阳卫 宁夏卫 临洮卫

巩昌卫 西宁卫 汉中卫

凉州卫 庄浪卫 兰州卫

秦州卫 岷州军民指挥司

洮州卫 河州军民指挥司

甘肃卫 山丹卫 永昌卫

凤翔千户所 金州千户所 宁夏中护卫

甘州中护卫 西河中护卫

广西都司

桂林左卫 桂林右卫 桂林中卫

南宁卫 柳州卫 驯象卫

梧州千户所

中军都督府

在京

留守中卫 神策卫 广洋卫

应天卫 和阳卫 牧马千户所

在外

直隶

扬州卫 和州卫 高邮卫

淮安卫 镇海卫 滁州卫

太仓卫 泗州卫 寿州卫

邳州卫 大河卫 沂州卫

金山卫 新安卫 苏州卫

仪真卫 徐州卫 安庆卫

宿州千户所

中军留守司

凤阳右卫 凤阳卫 凤阳中卫

皇陵卫 留守左卫 留守中卫 长淮卫

怀远卫 洪唐千户所

河南都司

归德卫 陈州卫 弘农卫

汝宁卫 潼关卫 河南卫

睢阳卫 宣武卫 信阳卫

彰德卫 武平卫 南阳卫

宁国卫 怀庆卫 宁山卫

颖川卫 安吉卫 颖上千户所

河南左护卫 河南中护卫 河南右护卫

前军都督府

在京

天策卫 龙骧卫 豹韬卫

龙江卫 飞熊卫

在外

直隶

九江卫

湖广都司

茶陵卫 武昌卫 武昌左卫

黄州卫 永州卫 岳州卫

蕲州卫 施州卫 长沙护卫

辰州卫 安陆卫 襄阳卫

常德卫 沅州卫 宝庆卫

沔阳卫 长沙卫 衡州卫

衢塘卫 镇远卫 平溪卫

清浪卫 偏桥卫 五开卫

九溪卫 荆州左护卫 荆州中护卫

靖州卫 永定卫 郴州千户所

夷陵千户所 桂阳千户所 德安千户所

忠州千户所 安福千户所 道州千户所

大庸千户所 天平千户所 麻辽千户所

枝江千户所 武冈千户所 崇山千户所

长宁千户所 武昌左右中三护卫

福建都司

福州中卫 福州左卫 福州右卫

兴化卫 泉州卫 漳州卫

福宁卫 镇东卫 平海卫

永宁卫 镇海卫

福建行都司

建宁左卫 建宁右卫 建阳卫

延平卫 邵武卫 汀州卫

将乐千户所

江西都司

南昌左卫 南昌前卫 袁州卫

赣州卫 吉安卫 饶州千户所

安福千户所 会昌千户所 永新千户所

南安千户所 建昌千户所 抚州千户所

铅山千户所 广信千户所

广东都司

广州前卫 广州左卫 广州右卫

南海卫 潮州卫 雷州卫

海南卫 清远卫 惠州卫

肇庆卫 广州后卫 程乡千户所

高州千户所 廉州千户所 万州千户所

儋州千户所 崖州千户所 南雄千户所

韶州千户所 德庆千户所 新兴千户所

阳江千户所 新会千户所 龙州千户所

后军都督府

在京

横海卫 鹰扬卫 兴武卫

江阴卫 蒙古左卫 蒙古右卫

在外

北平都司

燕山左卫 燕山右卫 燕山前卫

大兴左卫 永清左卫 永清右卫

济州卫 济阳卫 彭城卫

通州卫 苏州卫 密云卫

真定卫 永平卫 山海卫

遵化卫 居庸关千户所

北平行都司

大宁左卫 大宁右卫 大宁中卫

大宁前卫 大宁后卫 会州卫

营州中护卫 兴州中护卫

山西都司

太原左卫 太原右卫 太原前卫

振武卫 平阳卫 镇西卫

潞州卫 蒲州千户所 广昌千户所

沁州千户所 宁化千户所 鴈门千户所

山西行都司

大同左卫 大同右卫 大同前卫

蔚州卫 朔州卫

北平三护卫

燕山左护卫 燕山右护卫 燕山中护卫

山西三护卫

太原左护卫 太原右护卫 太原中护卫

   军役

凡内外卫所军士俱有定数大率以五千六百名为一卫一千一百二十名为一千户所一百一十一名为一百户所其有卫分军士数多千百户所统则一每一百户内设总旗二名小旗一十名管领钤束大小相维以成队伍管军官员操练抚绥务在得宜毋敢紊乱空歇若逃故老疾勾丁代补中间解同名并各项充军重复非止一端条开于后

    收补军士

凡遇各布政司并直隶府州县勾解内外卫所逃故军人正身并户丁到部审实明白逃军照例断发有能自首者免罪复役其补役户丁如在京卫分填给勘合差人送发该卫交割在外卫所送赴该府通类差人押送取收管回照仍行移各卫收役年老残疾发回兑换壮丁其幼小户下无丁者年十三四以上送卫操练七八岁以下或发在营或发原籍依亲行移该卫纪录候长成勾补其有奸顽故推老疾不将壮丁补役者问罪如律仍勾壮丁若长解不行用心管押以致逃脱依律责限发回根捕受赃脱放送法司问罪其有民人首报投军并远年歇役军丁首报着役无卫分者照发外卫有原卫者就发充军仍行原籍官司体勘若有窥避提送法司问罪

    重役

凡有陈告一户或为垛集首报收集或为事问发在京在外卫所重复充军二名三名者须行各卫着落当该官吏保勘明白及揭照黄册果系同户别无人丁具奏定夺其有为事免罪充军正身并丁多者不准如有隐瞒丁口朦胧陈告者问罪如律

    (上竹下双)名

凡有陈告本户系是民籍止与故军同名同姓被里甲人等卖放正军朦胧(上竹下双)逃者发回合干有司提对曾经府县陈告不理着令所管上司衙门归问若俱不理必须给批差人先提当该吏典并事内干问人数送法司对问其有干问府县官员具奏提取若被在卫军人供指就便送法司对问果系故军生前妄报坐名勾取者揭照黄册是实改正发回为民仍行原卫着落亲管官旗挨勾应补正军

    军士缺伍

凡内外卫所军人或有死亡户绝或有升调或为事起发等项缺下队伍须要行移卫所保勘明白许令除豁即于多余军内拨补若死亡止有幼丁许令本卫纪录在伍作数其在逃未获务要根勾正身俱各不许拨补

    老疾军人

凡内外卫所军人或征进工作伤残或患痼疾及年老不堪征差者须要保勘相验是实许令户下壮丁代役若无少壮止有幼小人丁许令该卫纪录操练仍令老疾随营如果户绝无人揭籍查勘明白具奏除豁听令随营或依亲还乡缺下军伍于多余军内拨补

   关津

    设置巡检司

凡天下要冲去处设立巡检司专一盘诘往来奸细及贩卖私盐犯人逃军逃囚无引面生可疑之人须要常加提督或遇所司呈禀设置巡检司差人踏勘果系紧关地面奏闻准设行移工部盖造衙门吏部铨官礼部铸印行移有司照例于丁粮相应人户内佥点弓兵应役

    断发逃军囚徒

凡各处巡检司弓兵并老人里甲人等获解内外卫所逃军及囚徒无引人并贩卖私盐犯人等项到部审问明白一次二次在逃囚军本部照例剌字依律杖断原伍旧军并余丁照例剌字若系在京军人调发外卫在外卫所军人仍发原卫着役随营盐徒编发充军私盐进纳载盐船只驴匹入官原捕弓兵人等照例给赏其有征进在逃并三次在逃军人及囚徒无引等项俱送法司并原问衙门查照发落

   烽堠 【 谓烟墩也】 

凡边防去处合设烟墩并看守堠夫务必时加提调整点须要广积秆草昼夜轮流看望遇有警急昼则举烟夜则举火接递通报毋致损坏有误军情声息

   图本

凡天下要冲及险阻去处合画图本并军人版籍须令所司成造送部务知险易

猜你喜欢
  卷四百八十一 列传二百六十八·赵尔巽
  ●卷六·李绛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二·佚名
  卷之五百七十九·佚名
  第三二六保结状道光二十二年十一月日一二二○二--三·佚名
  第十四册 天聪二年十二月·佚名
  卷一·胡仔
  绎史卷一百四十七下·马骕
  卷九·司马贞
  张亮传·欧阳修
  张俊传·张廷玉
  卷四十四·黄训
  略论中国社会主义·钱穆
  卷一百二十六之十二·雍正
  食货二一·徐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卓田·唐圭璋

      田字稼翁,号西山,建阳人。开禧元年(1205)进士。   好事近   三衢买舟   奏赋谒金门,行尽云山无数。尚有江天一半,买扁舟东去。   波神眼底识英雄,阁住半空雨。唤起一帆风力,去青天尺五。   昭君怨   送人赴上

  • 岳州别子均·张说

    离筵非燕喜,别酒正销魂。 念汝犹童孺,嗟予隔远藩。 津亭拔心草,江路断肠猿。 他日将何见,愁来独倚门。

  • 卷四十九·志第三十·食货四·脱脱

        ◎食货四   ○盐   金制,榷货之目有十,曰酒、曲、茶、醋、香、矾、丹、锡、铁,而盐为称首。贞元初,蔡松年为户部尚书,始复钞引法,设官置库以造钞、引。钞,合盐司簿之符。引,会司县批缴之数。七年一厘革之

  • 卷八十八·志第三十八·百官四·宋濂

        ◎百官四   太常礼仪院,秩正二品,掌大礼乐、祭享宗庙社稷、封赠谥号等事。中统元年,中都立太常寺,设寺丞一员。至元二年,翰林兼摄太常寺。九年,立太常寺,设卿一员,正三品;少卿以下五员,品秩有差。十三年,省并衙

  • 卷之三百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绥寇纪畧卷十一·吴伟业

    国子监祭酒吴伟业撰九江哀左良玉字昆山临清人少失父为其叔所养其贵也不知其母姓年十八从军剽掠行旅坐法当斩有邱磊者与同犯请以身独任罪而良玉得免死去而事昌平督治侍郎侯恂给侍左右尝命以行酒冬

  • 通志卷四十四·郑樵

    宋 右 廸 功  郑 樵 渔 仲 撰礼略第三嘉礼天子加元服 皇太子冠【皇子皇孙附】诸侯大夫士冠天子纳妃后【册后附】天子册妃嫔夫人 皇太子纳妃【皇子诸王婚公主嫁附】公侯大夫士婚礼 元正冬至受朝贺 读时

  • 元和、元鉴传·李延寿

    元和是元平原的长子,字善意,承袭父亲的王爵。起初,元和聘乙氏公主的女儿为妻,生下儿子显。他和妻子感情不好,但因为乙氏公主的缘故,没有办法遣送回去。他因此很生气,便到佛寺中落发为僧。他既然不爱妻子,也就舍去自己的儿子显

  • 卷二百二十五·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二百二十五明 杨士奇等 撰宿卫唐太宗时有请秦府旧兵入宿卫上曰朕以天下为家不能私於一物唯有才行是任岂以新旧为差兵犹火也弗戢将自焚此意非益

  • 卷一百五·杨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五明 杨士奇等 撰仁民周文王作灵台及为池沼掘地得死人之骨吏以闻於文王文王曰更葬之吏曰此无主矣文王曰有天下者天下之主也有一国者一国之主也寡人固其主又安求主遂令吏以衣冠更葬之

  • 卷六十二·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六十二明 杨士奇等 撰治道宋理宗时牟子才为史舘捡阅官上奏曰臣蜀之鄙人也起身虀盐世忝科第顷岁纂修会要寓局成都猥以非才充员末属今四朝大典鈆

  • 离俗览第七·吕不韦

    离俗一曰:世之所不足者,理义也;所有馀者,妄苟也。民之情,贵所不足,贱所有馀,故布衣、人臣之行,洁白清廉中绳,愈穷愈荣,虽死,天下愈高之,所不足也。然而以理义斫削,神农、黄帝犹有可非,微独舜、汤。飞兔、要褭,古之骏马也,材犹有短。故

  • 谈乐天知命·梁漱溟

    古人有许多说话,早先我自以为能领会其意义,其实所领会的极其粗浅。今年过八旬后,感受时事环境教训,乃有较深领会于心。此一不同,唯自己心里明白而已,难以语人。今略记之于左;人之领会于吾言者如何,又将视其在人生实践上为深为

  • 卷三十·道世

    △住持灾第二十二(此有十部)▲述意部第一夫法不自弘,弘之在人。人通邪正,法逐人讹。将欲住持三宝,必须德行内充。律教一宗,兼先谙究。不惮劳苦,不好声誉,令遐迩道俗,欣心有据。界中行者,慕崇进业。缁素相依,法得久祝故《四分律》

  • 卷第五·佚名

    祖堂集卷五 祖堂卷五 大颠 大颠和尚嗣石头,在潮州。元和十三年戊戌岁迎真身,元和皇帝于安远门躬自焚香,迎候顶礼。皇帝及百寮俱见五色光现,皆云是佛光,百寮拜贺圣感。唯有侍郎韩愈一人独言不是佛光,不肯拜贺圣德。帝问:&ld

  • 金刚顶瑜伽护摩仪轨之二·佚名

        特进试鸿胪卿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 诏译  我今说护摩  由此速成就  由护摩业仪  相应不间断  如是一切事  随明当应作  随类作护摩  无上成就业  护摩说多种  略说有五种  广

  • 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陀思妥耶夫斯基

    《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是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861年。全书由四个部分和一个结尾组成。故事发生在19世纪50年代末的彼得堡,正值农奴制崩溃和资本主义兴起的时期。资产阶级冒险家和骗子瓦尔

  • 观自在菩萨母陀罗尼经·佚名

    一卷,宋法贤译。佛在广严城,普贤菩萨说此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