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十五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臣传卷二十五    宋 王当 撰昭公三

楚沈尹戌

沈尹戌楚沈尹也为左司马囊瓦为令尹城郢戌曰子常必亡郢苟不能卫城无益也古者天子守在四夷天子卑守在诸侯诸侯守在四邻诸侯卑守在四竟慎其四竟结其四援民狎其野三务成功民无内忧而又无外惧国焉用城今吴是惧而城於郢守已小矣卑之不获能无亡乎昔梁伯沟其公宫而民溃民弃其上不亡何待夫正其疆场修其土田险其走集亲其民人明其伍候信其邻国慎其官守守其交礼不僭不贪不懦不耆完其守备以待不虞又何畏矣诗曰无念尔祖聿修厥德无亦监乎若敖蚡冒至于武文土不过同慎其四竟犹不城郢今土数圻而郢是城不亦难乎定四年吴伐楚舍舟于淮汭自豫章与楚夹汉戌谓子常曰子沿汉而与之上下我悉方城外以毁其舟还塞大隧直辕冥厄子济汉而伐之我自後击之必大败之既谋而行武城黑谓子常曰吴用木也我用革也不可久也不如速战史皇谓子常曰楚人恶子而好司马若司马毁吴舟于淮塞城口而入是独克吴也子必速战不然不免乃济汉吴败之五战及郢戌及息而还战于雍澨伤子诸梁嗣

晋士弥牟【景伯】

士弥牟晋大夫士景伯也士文伯之子世为理官二十五年夏会于黄父谋王室也赵简子令诸侯之大夫输王粟具戍人曰明年将纳王宋乐大心曰我不输粟我於周为客若之何使客士伯曰子奉君命以会大事而宋背盟无乃不可乎右师不敢对受牒而退士伯告简子曰宋右师必亡奉君命以使而欲背盟以干盟主无不祥大焉三十二年魏舒韩不信合诸侯之大夫于狄泉且令城成周士弥牟营成周计丈数揣高卑度厚薄仞沟洫物土方议远迩量事期计徒庸虑财用书餱粮以令役於诸侯属役赋丈书以授帅而效诸刘子韩简子临之以为成命定元年正月城成周庚寅裁宋仲几不受功曰滕薛郳吾役也薛宰曰宋为无道絶我小国於周以我适楚故我常从宋晋文公为践土之盟曰凡我同盟各复旧职若从践土若从宋亦唯命仲几曰践土固然薛宰曰薛之皇祖奚仲居薛以为夏车正奚仲迁于邳仲虺居薛以为汤左相若复旧职将承王官何故以役诸侯仲几曰三代各异物薛焉得有旧为宋役亦其职也士弥牟曰晋之从政者新子姑受功归吾视诸故府仲几曰纵子忘之山川鬼神其忘诸乎士伯怒谓韩简子曰薛徵於人宋徵於鬼宋罪大矣且巳无辞而抑我以神诬我也啓宠纳侮其此之谓矣必以仲几为戮乃执仲几以归三月归诸京师

宋乐祁犂

乐祁犂字子梁宋司城也子罕之孙二十五年鲁叔孙昭子聘于宋宋公宴之语相泣也祁曰哀乐而乐哀皆丧心也心之精爽是为魂魄魂魄去之何以能久冬叔孙宋公俱卒定公九年子明谓桐门右师曰吾犹衰絰而子击锺何也右师曰丧不在此故也既而告人曰巳衰絰而生子余何故舍锺子明闻之怒言於公曰右师将作乱乃逐桐门右师

鲁仲孙何忌

仲孙何忌鲁卿仲孙貜之子也是曰孟懿子昭公之伐季氏使郈孙逆懿子孟氏使登西北隅以望季氏见叔孙氏之旌以告执郈昭伯杀之遂伐公徒公遂行哀七年季康子欲伐邾乃飨大夫以谋之孟孙曰二三子以为何如诸大夫对曰禹合诸侯於涂山执玉帛者万国今其存者无数十焉唯大不字小小不事大也秋伐邾及范门犹闻锺声大夫茅成子请告於吴不许曰鲁击柝闻於邾吴二千里不三月不至何及於我且国内岂不足师遂入邾初哀三年司铎火火踰公宫桓僖灾救火者皆曰顾府南宫敬叔至命周人出御书俟於宫曰庀女而不在死子服景伯至命宰人出礼书以待命命不共有常刑富父槐至曰无备而官办者犹拾渖也於是乎去表之槀道还公宫孔子在陈闻火曰其桓僖乎

齐梁邱据

梁邱据字子犹齐嬖大夫也齐景公疾据请诛祝固史嚚晏子谏而止公曰据与我和晏子以为同也非和也语并见晏婴传定十年公会齐侯于夹谷孔子相齐侯将享公仲尼谓据曰齐鲁之故吾子何不闻焉事既成矣而又享之是勤执事也且牺象不出门嘉乐不野合飨而既具是弃礼也若其不具用秕稗也用秕稗君辱弃礼名恶子盍图之夫享所以昭德也不昭不如其巳也乃不果享

楚囊瓦

囊瓦字子常楚令尹子囊之孙也定三年蔡昭侯为两佩与两裘以如楚献其一於昭王子常欲之弗与三年止之唐成公如楚有两肃爽马子常欲之弗与亦三年止之及唐人献马蔡人献佩乃归蔡侯唐侯四年冬蔡侯吴子唐侯伐楚子常三战不克遂奔郑吴人五战及郢楚子奔随申包胥乞师於秦明年败吴师楚子乃归初鬬且廷见子常子常与之语问蓄货聚马归以语其弟曰令尹其不免乎问蓄聚积实如饿豺狼焉殆必亡也昔鬬子文三舍令尹无一日之积恤民之故也成王闻子文之朝不及夕也於是乎每朝设脯一束糗一筐以羞子文至於今令尹秩之成王每出子文之禄必逃王止而後复人谓子文曰人生求富而子逃之何也对曰夫从政者以庇民也民多旷者而我取富焉是勤民以自封也死无日矣我逃死非逃富也故庄王之世灭若敖氏唯子文之後在至今为楚良臣是不先恤民而後已之富乎今子常相楚四境盈垒道殣相望是之不恤而蓄聚不厌积货滋多蓄怨滋厚不亡何待

赞曰沈尹戌天资忠正勇而有谋虽见背於子常其功不遂其志亦壮矣士景伯虽未能片言折狱亦不至贪以败官能世其家也孟懿子兄弟事仲尼者也昭公之出何忌之忠无闻反为之伐公徒懿子问孝孔子对以无违孟懿子未免有违者也推事亲则事君可知矣敬叔尚贤於兄哉囊瓦昬墨信谗害忠良丧国家举身以亡可胜诛哉

春秋臣传卷二十五

 

猜你喜欢
  志十二 郡县志(案:《郡县志序》,原本阙佚。)·薛居正
  卷十五·本纪第十五·孝宗·张廷玉
  本语卷六·高拱
  卷五十三·佚名
  卷三十一崇训·何良俊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三十二·佚名
  卷二·韩菼
  第四六七谕光绪十四年十二月初五日一二二三九--四·佚名
  卷五十二上·郝经
  徐禧传·脱脱
  战国策校注序·吴师道
  齐令周最使郑·佚名
  晋纪六 孝惠皇帝中之上永宁元年(辛酉、 301)·司马光
  卷一百八十七·佚名
  左谕德济宁杨公墓志铭·杨士聪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初编·卷七·沈瘦东

    诗有看而喻者,命意之深浅、结构之疏密是也;有读而喻者,音响节奏之抑扬抗坠是也,然读之功尤倍于看。或问:"如何能祛哑弱棘涩之病?"曰:"把杜工部排律诗,如《谒玄元皇帝庙》等篇熟读之,令如瓶泻水,下笔自然高浑,不作细响。"晚唐惟小

  • 卷一·沐昂

    ●钦定四库全书 沧海遗珠卷一 (明)沐昂 编 ○朱经(字仲谊杭人号玩斋) 题顾定之墨竹 虎头诸孙緫痴絶老安不痴乃用拙忆在吴中写墨君雪楮水缣每飘撇妙处不减文湖州同时更有柯丹丘眼底只今无此客使我悒悒怀风流苍梧想见斑竹

  • 二集目录七·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二集总目卷五十九题张宗苍画七月朔日立秋赋得秋日悬清光观稼志喜新秋瀛台杂咏视朝长河进舟至昆明湖凤皇墩新月七夕泛月新秋讨源书屋徐贲庐山读书图喜晴昆明湖泛舟题

  • 卷二十二·查慎行

    <集部,别集类,清代,敬业堂诗集钦定四库全书敬业堂诗集卷二十二翰林院编修查愼行撰中江集【起丙子五月尽十二月】留皖城两阅月九江郡守朱恒斋枉札见招复买帆溯江而上又踰月乃赋归按禹贡有北江中江之名皆在彭蠡东孔氏传

  • 卷五·高棅

    钦定四库全书唐诗品彚卷五明 高棅 编五言古诗五正宗【三】李白【中】赠庐司戸秋色无逺近出门尽寒山白云遥相识待我苍梧间借问卢躭鹤西飞防岁还【刘须溪云起意极苦然不复为惨塞者】赠秋浦栁少府秋浦旧萧索公庭人吏稀

  • 卷六百九十五·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六百九十五韦庄韦庄字端已杜陵人见素之後疎旷不拘小节乾宁元年第进士授校书郎转补阙李询为两川宣谕和协使辟为判官以中原多故潜欲依王建建辟为掌书记寻召为起居舍人

  • 吴淑姬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吴淑姬」①北宋人,生平不详。黄昇《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十录其词三首。《全宋词》补断句一。《永乐大典》卷808“诗”字韵引张侃《拙轩初稿》载吴淑姬诗,用陆龟蒙诗“丈夫非无泪,不洒别离间”句,疑即此人。

  • 卷之一百六十五·佚名

    成化十三年夏四月戊戌朔享 太庙○遣内官祭司灶之神○升户科左给事中张海为都给事中吏科给事中梁镛为左给事中○擢进士潘洪张雄童柷田景贤刘英林元甫王珩为给事中洪雄吏科柷景贤户科英礼科元甫珩工科○命故湖广都指挥

  • 卷五缺·吕中

    钦定四库全书宋大事记讲义卷五缺宋 吕中 撰太宗皇帝

  • 交代例·佚名

    目录 交盘不许滥行出结 新旧交代小夫盘运仓榖 戒那移亏空 各属交代银榖,必须彻底盘清 各属交代册结舛错记过 详议福州等府交代册结咨部 州县交代委员监盘取具印结附送 交代全入盘册移交,不得留剩丝毫自解 闽省州县凡遇

  • 卷八十三·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八十三宗庙考禘祫【臣】等谨按马端临考禘祫之礼始於春秋迄於宋绍熙五年闰十月建别庙诏【时宁宗已即位诏建别庙迁僖顺翼宣四帝神主太庙以太祖正东向

  • 165.郭子仪单骑退回纥·林汉达

    郭子仪手下有一名大将叫仆固怀恩,在安史之乱中立过战功。他不满意唐王朝对他的待遇,发动叛变,派人跟回纥和吐蕃联络,欺骗他们说,郭子仪已经被宦官鱼朝恩杀害,要他们联合反对唐朝。公元765年,仆固怀恩带引回纥、吐蕃几十万大

  • 藝紀第七·徐干

      藝之興也,其由民心之有智乎?造藝者,將以有理乎?民生而心知物,知物而欲作,欲作而事繁,事繁而莫之能理也。故聖人因智以造藝,因藝以立事,二者近在乎身,而遠在乎物。藝者,所以旌智、飾能、統事、御群也,聖人之所不能已也(原注:"一

  • 卷九·吴澄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纂言卷九      元 吴澄 撰明堂位【按大戴记明堂篇云明堂者天子之路寝也又云或以为明堂者文王之庙也按诸家论明堂纷纭不一更无定说虽大戴所记一篇之内自为异同而惟此两节近是故特取之大凡寝庙

  • 卷五百五十八·佚名

    △第五分设利罗品第五复次憍尸迦。假使充满此赡部洲佛设利罗以为一分。有书般若波罗蜜多深妙法门复为一分。於斯二分汝取何者,天帝释言:我意宁取深妙般若波罗蜜多。所以者何。我於诸佛设利罗所。非不信受供养恭敬。然诸

  • 弊魔试目连经全文·佚名

    吴月支国居士支谦译闻如是,一时佛游於焚祇国妙华山恐惧聚鹿苑中。尔时贤者大目乾连。夜於冥中经行。由於平路经行往返。於时弊魔往诣佛所。自化彻景入目连腹中。贤者大目乾连。吾腹何故而作雷鸣,犹如饥人而负重担。吾将

  • 佛地经论卷第二·佚名

        亲光菩萨等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经曰。是薄伽梵最清净觉。不二现行趣无相法。住于佛住逮得一切佛平等性。到无障处不可转法所行无碍其所成立不可思议。游于三世平等法性。其身流布一切世界

  • 叙·道霈

    圣箭堂述古者。予坐圣箭堂。述从上佛祖之语也。佛祖之语。山高海积。兹所述者。唯若而篇何也。盖特就目力所及见者。述之云尔。然目力所见。止於是而已乎。凡事迹寻常。而未经指点者。或理致精深。而有裨性地者。或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