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八十七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

钦定四库全书

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八十七

兵考【九】

直省兵

湖广

八旗驻防

荆州将军一人【驻劄荆州府】左右翼副都统二人统辖满洲协领兼佐领八人佐领四十人防御四十人骁骑校四十人蒙古协领兼佐领二人佐领十六人防御十六人骁骑校十六人八旗满洲蒙古委前锋校十六人前锋一百八十四名鸟枪领催一百七十六名鸟枪骁骑一千八百二十四名领催一百六十名骁骑一千六百四十二名礮骁骑八十四名步军七百名养育兵四百名弓匠箭匠铁匠各五十六名

康熙二十二年设荆州驻防将军一人副都统二人满洲协领八人蒙古协领兼佐领二人佐领四十六人防御骁骑校各五十六人八旗满洲蒙古领催三百六十六名骁骑三千二百七名弓匠五十六名铁匠一百十二名拨西安驻防佐领骁骑校各十二人右翼四旗满洲蒙古兵一千名江宁驻防左翼四旗满洲蒙古兵一千名又自京城发往兵一千五百四十三名充荆州额於驻防额兵内分设委前锋校十六人前锋一百八十四名是年又拨西安驻防步军三百名改驻荆州二十三年增设荆州驻防步军四百名

二十九年增设荆州驻防满洲蒙古兵四百五十七名合新旧共四千名

三十年於荆州驻防额兵内分设鸟枪领催五十六名鸟枪骁骑七百四十四名领催二百八十名骁骑二千七百二十名

五十七年调荆州驻防骁骑三千名往赴四川於驻防余丁内补设骁骑一千名

六十年以调赴四川兵三千名内留一千六百名於成都余还归驻防复增设骁骑六百名

雍正十二年以荆州驻防额内铁匠之半改为箭匠

乾隆元年於荆州驻防兵内设鸟枪兵二千名七年增设荆州驻防养育兵四百名

緑旗营

湖广总督一人【驻劄武昌府】统辖本标官兵兼节制抚标二提标一镇标四

【臣】等谨按顺治三年设湖广总督驻武昌府康熙七年并为川湖总督驻荆州府九年移驻四川重庆府十九年四川总督停辖湖广二十七年复专设湖广总督仍驻武昌

督标中营中军副将一人中军都司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四百六十一名左营游击一人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四百六十二名右营游击一人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四百六十二名

湖北巡抚一人【驻劄武昌府】统辖本标官兵

【臣】等谨按顺治三年设湖北巡抚驻武昌府又设郧阳巡抚驻郧阳康熙六年裁郧阳巡抚并归湖北巡抚统辖

抚标左营兼中军参将一人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四百七十一名右营游击一人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四百七十二名

湖南巡抚一人【驻劄长沙府】统辖本标官兵

【臣】等谨按顺治三年设偏沅巡抚驻沅州偏桥镇康熙三年移驻长沙府雍正二年改为湖南巡抚抚标左营兼中军参将一人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五百七十三名右营游击一人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五百六十八名

湖广水陆提督一人【驻劄常德府】统辖本标官兵及分防各营兼节制镇标四

提标中营中军参将一人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六百九十九名左营游击一人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七百名右营游击一人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七百名前营都司一人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七百名

黄州协副将一人【驻劄黄州府兼辖蕲州营道士洑营】中军都司一人千总三人把总四人兵七百四十四名兼辖蕲州营都司一人【驻劄蕲州】千总一人把总二人兵二百七十九名道士洑营都司一人【驻劄大冶县道士洑】把总一人兵二百六十一名

荆州城守营参将一人【驻劄荆州府兼辖水师营】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五百五十八名兼辖水师营守备一人【驻劄荆州府】千总一人把总二人兵二百十三名

武昌城守营参将一人【驻劄武昌府】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六百三十名

德安营参将一人【驻劄德安府】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一人把总二人兵四百八十二名

兴国营参将一人【驻劄兴国州】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一人把总二人兵四百四十三名

汉阳城守营游击一人【驻劄汉阳府】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一人把总三人兵五百八十八名

荆门营游击一人【驻劄荆门州】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六百九十九名

安陆营都司一人【驻劄安陆府】把总一人兵三百六名长沙协副将一人【驻劄长沙府】左营兼中军都司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五百二十四名右营守备一人【驻劄湘潭县】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五百二十八名

辰州协副将一人【驻劄辰州府】中军都司一人【兼辖左右二营】左营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四百五十五名右营守备一人【驻劄辰溪县】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四百八十八名

靖州协副将一人【驻劄靖州兼辖绥宁营长安营】中军都司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七百二十五名兼辖绥宁营游击一人【驻劄黄桑坪】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五百四十二名长安营游击一人【驻劄长安坪】左营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四百五十名右营守备一人【驻劄镇彛哨】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六百名

衡州协副将一人【驻劄衡州府】中军都司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七百十三名

宝庆协副将一人【驻劄宝庆府】中军都司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六百九十三名

洞庭协水师副将一人【驻劄龙阳县】中军都司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六百九十九名

永顺协副将一人【驻劄永顺府】中军都司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八百名

澧州营参将一人【驻劄澧州】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六百二十九名

岳州营参将一人【驻劄岳州府兼辖水师营】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一人把总二人兵五百五十九名兼辖水师营守备一人【驻劄岳州府】千总一人把总二人兵二百八十一名

武冈营游击一人【驻劄武冈州兼辖城步营】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一人把总三人兵六百五十名兼辖城步营守备一人【驻劄城步县】把总一人兵四十八名

常德营游击一人【驻劄常德府】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七百四十九名

九谿营游击一人【驻劄九谿卫】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七百四十四名

永定营都司一人【驻劄永定县】千总一人把总二人兵四百三十六名

襄阳镇总兵官一人【驻劄襄阳府谷城县】统辖本标官兵及分防各营

镇标中营中军游击一人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四百九十六名左营游击一人【驻劄南漳县】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四百九十六名右营游击一人【驻劄襄阳府】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四百九十六名前营都司一人【驻劄襄阳府】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四百九十六名

襄阳城守营游击一人【驻劄襄阳府】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六百六十九名

郧阳协副将一人【驻劄郧阳府兼辖竹山营竹谿营】左营兼中军都司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四百二十九名右营守备一人【驻劄保康县】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四百三十名兼辖竹山营游击一人【驻劄竹山县】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五百八十一名均房营参将一人【驻劄均州】中军守备一人【驻劄房县】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八百三十六名

宜昌镇总兵官一人【驻劄宜昌府】统辖本标官兵及分防各营

镇标中营中军游击一人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三人兵五百六名左营游击一人【驻劄兴山县】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三人兵五百六名前营游击一人【驻劄东湖县】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五百九十名後营游击一人【驻劄归州】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六百名

施南协副将一人【驻劄施南府】中营中军都司一人【兼辖左右二营】兵三百九十六名左营守备一人【驻劄咸丰县】千

总二人把总四人兵六百三十八名右营守备一人【驻劄利川县】千总一人把总五人兵五百三十八名远安营游击一人【驻劄远安县】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四百七十二名

卫昌营游击一人【驻劄鹤峯州】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五百九十六名

宜昌营都司一人【驻劄宜都县】千总一人把总二人兵三百八十四名

镇筸镇总兵官一人【驻劄辰州府镇筸五寨司城】统辖本标官兵及分防各营

镇标中营中军游击一人中军守备一人【驻劄教场坪】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六百九十七名左营游击一人【驻劄乾州】中军守备一人【驻劄镇谿所】千总二人把总五人兵六百九十七名右营游击一人【驻劄得胜营】中军守备一人【驻劄晒金塘】千总二人把总五人兵六百九十八名前营都司一人【驻劄长坪】中军守备一人【驻劄】

【岩口】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六百九十八名

沅州协副将一人【驻劄沅州府兼辖晃州营】中军都司一人千总四人把总六人兵八百十名兼辖晃州营守备一人【驻劄晃州城】千总一人把总二人兵二百二十名永绥协副将一人【驻劄吉多城】中军都司一人左营守备一人【驻劄排补美汛】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七百九十七名右营守备一人【驻劄花园汛】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八百三名

保靖营游击一人【驻劄保靖县旧司治】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六百名

永州镇总兵官一人【驻劄永州府】统辖本标官兵及分防各营

镇标中营中军游击一人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六百三十一名左营游击一人【驻劄江华县】中军守备一人【驻劄锦田所】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六百九十二名右营游击一人【驻劄道州】中军守备一人【驻劄宁远州】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六百一十三名

宜章营参将一人【驻劄宜章县】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六百四十九名

临武营参将一人【驻劄临武县】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六百四十九名

桂阳营参将一人【驻劄桂阳州】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五百四十六名

顺治三年定湖广官兵经制设湖广总督标旗鼓都司一人【寻裁旗鼓都司後抚标提标镇标旗鼓都司旗鼓守备并同】分中左右三营中营设参将以下将领八人左右二营各设游击以下将领八人兵共三千名设湖北巡抚及郧阳巡抚偏沅巡抚标各旗鼔守备一人左右二营各设游击以下将领五人兵共一千五百名设湖广提督标旗鼓都司一人分中左右前後五营中营设参将以下将领八人左右前後四营各设游击以下将领八人兵共五千名设荆州镇郧襄镇长沙镇总兵官镇标各旗鼔守备一人中左右三营各设游击以下将领八人兵共三千名设辰州协副将协标中左右三营各设都司以下将领八人兵共三千名设黄州协承天协【後改为安陆营】常德协副将协标各设中军守备以下将领七人兵一千二百名设汉阳营德安营兴国营蕲州营房县营岳州营宝庆营靖州营永州营镇筸营临蓝营等处参将各设中军守备以下将领四人兵六百名设彛陵营衡州营洞庭湖营镇偏营等处游击各设中军守备以下将领三人兵四百名设三江口营道士洑营澧州营九永营武冈营永道营郴桂营等处守备把总各一人兵各二百名设王家堡大围山绥宁操守各一人兵各一百名七年改九永营守备为永定营守备增兵一百名增设九谿卫守备一人兵三百名

是年裁湖广通省各标营兵共五千名

八年增设偏沅巡抚标兵三千名合原设兵共四千五百名分为中左右三营仍驻沅州

是年裁镇筸营参将改设镇筸协副将左右二营各设都司以下将领八人兵共一千六百名九年裁龙阳营游击改设龙阳协副将以下将领八人兵七百七名

十年改设澧州营参将以下将领八人即以原设守备为中军守备设兵六百名

十一年设湖广中路总兵官分中左右前後五营统兵四千名驻宝庆复设右路总兵官统兵三千名同驻宝庆设左路总兵官统兵四千名驻永州寻俱撤裁

是年设两桂营游击一人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八百名

十二年增设彛陵协副将一人游击守备各一人兵四千名分水陆二营又增设武昌城守营参将一人中军守备一人兵九百十六名

是年裁宝庆等营兵共三千六百名设东安营参将一人兵一千二百名

十三年裁彛陵协副将改设彛陵镇总兵官中左右前後五营各设游击以下将领八人兵共二千九百九十八名

十六年裁郧阳水师协副将改设郧襄镇总兵官分四营各设游击以下将领八人兵共二千三十二名拨武昌长沙澧州洞庭各营兵四百名增驻九谿永定二卫合原设兵共一千名设游击守备统之【游击驻九谿守备驻永定】

十八年裁长沙镇总兵标中左右三营游击以下官兵裁九谿营游击改设九谿协副将以下将领八人兵七百四十四名

是年裁湖北巡抚及郧阳巡抚标各左右二营游击以下官兵

康熙五年裁荆州镇总兵标中左右三营游击以下官兵改设荆州城守营参将以下将领八人兵五百六十三名裁长沙协标中军都司守备各一人止设副将以下将领十五人兵一千十二名裁衡州协标中军都司守备各一人止设副将以下将领九人兵六百八十三名裁靖州协标中军都司守备各一人止设副将以下将领十四人兵七百八十名

七年裁湖广总督标中左右三营参将以下官兵八年裁辰常镇总兵官仍设辰州协副将以下将领十六人兵一千四百名

九年裁永州协副将改设永州镇总兵官中左右三营各设游击以下将领八人兵一千五百五十六名裁桂阳营游击改设参将以下将领八人兵五百四十六名

十三年复设湖北巡抚标左右二营各游击以下将领八人兵九百五十五名偏沅巡抚标左右二营各游击以下将领八人兵一千一百四十一名裁蕲州营参将改设守备以下将领四人兵二百八十一名

十八年复设岳州营参将以下将领五人兵五百六十名

十九年裁均房镇总兵官复设参将以下将领八人兵九百六十名裁武冈镇总兵官复设游击以下将领五人兵四百六十八名

二十一年裁黄州协标左营守备止设副将以下将领八人兵七百二名裁郧阳提督仍设郧阳协副将左右二营各设都司以下将领七人兵八百七十八名裁汉阳营参将改设守备把总各一人兵二百八十一名裁安陆营游击止设守备把总各一人兵二百八十一名裁永定协副将改设游击以下将领八人兵五百二十一名

二十四年裁常德协副将仍设游击以下将领五人兵四百六十八名

二十七年复设湖广总督标中左右三营中营副将以下将领八人左右二营各游击以下将领八人兵一千四百三名

二十八年设武昌水师营守备以下将领四人兵二百八十一名设荆州常德岳州水师营官兵数俱同

三十八年移镇筸协副将驻沅州改为沅州协设副将以下将领十四人兵九百二十七名即移沅州镇总兵官驻镇筸改为镇筸镇总兵官分中左右前四营各设游击以下将领八人兵共三千名雍正五年改原隶湖广之天桂营参将以下将领八人兵六百八十三名属贵州黎平协

是年裁宜都营游击止设守备以下将领三人兵三百名

六年拨湖广督标抚标并武昌水师营兵六十名驻八吉堡设守备千总各一人又拨宜都营游击一人沅州协守备把总各一人兵二百三十七名靖州协千总二人把总三人兵二百九十五名往绥宁营设游击以下将领八人兵五百四十二名其沅州协标存将领十二人兵六百九十名靖州协标存将领八人兵四百八十五名

七年设永顺协副将以下将领八人兵八百名保靖营游击以下将领五人兵四百名拨提标兵一百二十五名彛陵镇标守备一人把总二人兵一百五十名辰州协兵一百九十五名均房营兵二百十名宜都营守备千总各一人把总二人兵一百名九谿协兵五十名永定营游击一人兵二百七十名以充其额其提标存兵二千八百一名彛陵镇标存兵二千八百四十八名辰州协存兵八百九名均房营存兵七百五十名宜都营存兵二百名九谿协存兵六百九十四名永定营存兵二百五十名

八年增设彛陵镇标兵七十名合原设兵共二千九百十八名增设永州镇标兵三百名合原设兵共一千八百五十六名增设辰州协兵一百二十名合原设兵共九百二十九名增设均房营兵一百名合原设兵共八百五十名增设宜都营兵七十五名合原设兵共二百七十五名增设九谿协兵一百五十名合原设兵共八百四十四名增设永定营兵一百三十名合原设兵共三百八十名设永绥协副将以下将领十六人兵一千二百名九年拨湖广总督标兵二百十名巡抚标兵一百二十名彛陵镇标兵二百三十名襄阳镇标兵二百五十三名郧阳协兵一百二名黄州协兵七十一名武昌城守营兴国营远安营竹山营兵各六十名德安营兵五十五名荆州城守营兵六十三名均房营兵一百二十三名荆门营兵六十四名襄阳城守营兵七十三名汉阳城守营宜都营兵各四十名蕲州营安陆营道士洑营兵各四十八名武昌荆州水师营兵各二十名赴陕西凉州存督标兵一千一百六十二名抚标兵八百十五名彛陵镇标兵二千六百八十八名襄阳镇标兵一千七百七十九名郧阳协兵七百七十六名黄州协兵六百三十一名武昌城守营兵五百七十七名兴国营兵四百八名远安营兵四百三十七名竹山营兵四百六十二名德安营兵三百九十五名荆州城守营兵五百名均房营兵七百二十七名荆门营兵六百十一名襄阳城守营兵六百二名汉阳城守营兵二百四十一名宜都营兵二百三十五名蕲州营安陆营兵各二百三十三名道士洑营兵二百十五名武昌荆州水师营兵各二百六十一名

十三年改彛陵镇为宜昌镇又增沅州协兵一百名乾隆元年改施州营为协设副将一人中军都司一人左右二营守备各一人千总各二人把总各二人

三年拨镇筸中营所属黔阳把总一人兵六十四名归沅州协兼辖

是年拨武昌水师营守备一人千总一人把总二人兵二百八十一名入汉阳营改汉阳营都司为游击合原设把总一人兵二百八十一名即以水师守备驻汉口为汉阳水师营中军又增设晃州营守备一人千总一人把总二人兵一百五十名六年改武冈营游击为都司

七年裁镇筸镇兵三百四十名存兵三千名又裁施南协兵二百三十七名均房营兵一百名是年裁湖广提督标後营以所存兵分入中左右前四营

八年设长安营游击分左右二营左营设守备以下将领五人右营设守备以下将领四人兵共九百名即分拨提标镇筸镇标永州镇标永绥协绥宁营兵充额又以把总一人兵一百名属於理猺厅亦附入长安营

十年裁常德水师营守备拨千总把总及兵一百四十六名入常德城守营以岳州水师营归岳州城守营兼辖

十一年改永顺协辰州协并隶提标统辖

十六年裁常德汉阳荆州岳州水师四营兵五十六名

十九年以郧阳协及所属之竹山竹谿二营隶襄阳镇

二十一年裁常德水师营千总一人兵五十二名三十年拨荆州水师营兵三十名入汉阳城守营三十一年裁辰州营守备一人

四十四年裁长安营守备一人千总一人兵三百名拨入永州营一百四十名长沙营四十名衡州营三十名澧州营三十名辰州营三十名沅州营三十名

四十八年将襄阳镇标前营都司以下官兵移驻谷城防察

四川

八旗驻防

成都将军一人【驻劄成都府】副都统一人统辖协领五人佐领二十四人防御二十四人骁骑校二十四人八旗满洲蒙古委前锋校八人前锋一百五十二名领催一百四十四名骁骑一千二百九十六名礮骁骑四十八名步军四百名养育兵一百四十四名弓匠箭匠铁匠各三十二名兼辖本标左右营緑旗并松潘建昌二镇官兵

緑旗中军副将一人左营都司一人千总一人把总二人兵五百名右营守备一人千总一人把总二人兵五百名

康熙六十年设成都驻防副都统一人协领四人佐领防御骁骑校各二十四人八旗满洲蒙古委前锋校八人前锋一百五十二名鸟枪领催八十名鸟枪骁骑七百二十名领催六十四名骁骑五百七十六名步军四百名弓匠箭匠铁匠共九十六名

雍正元年增设成都驻防协领一人裁佐领六人三年增设成都驻防礮骁骑四十八名

乾隆三十二年增设成都驻防养育兵一百四十四名

四十一年设成都驻防将军一人

是年设成都将军标緑旗营副将以下将领九人兵一千名

緑旗营

四川总督一人【驻劄成都府】统辖本标官兵兼节制提标一镇标四

【臣】等谨按顺治三年设四川巡抚驻成都府设川陕总督驻陕西兼辖四川十四年专设四川总督驻重庆府康熙七年改四川总督为川湖总督驻湖广荆州府九年以川湖总督移驻重庆府十九年停辖湖广改设川陕甘总督驻陕西兼辖四川雍正九年复专设四川总督驻成都府十三年仍并归陕西为川陕甘总督乾隆十四年复专设四川总督裁四川巡抚以总督兼管巡抚事二十四年令四川总督兼辖陕西为川陕总督寻复专为四川总督

督标中营中军副将一人中军都司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八百名左营游击一人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八百名右营游击一人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八百名四川提督一人【驻劄雅州府】统辖本标官兵及分防各营兼节制镇标四

提标中营中军参将一人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五百名左营游击一人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五百名右营游击一人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五百名前营都司一人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五百名

成都城守营参将一人【驻劄成都府兼辖青云坨营】左营兼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三人兵八百二十名右营守备一人【驻劄卭州】千总二人把总三人兵七百六十二名兼辖青云营守备一人【驻劄灌县青云坨】千总一人把总一人兵一百八十八名

阜和协副将一人【驻劄打箭炉兼辖黎雅峩边泰宁三营】左营兼中军都司一人千总三人把总五人兵六百十一名右营都司一人【驻劄清溪县】千总一人把总二人兵三百六十一名兼辖黎雅营游击一人【驻劄雅州府】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五百十三名峩边营游击一人【驻劄峩眉县】中军守备一人【驻劄太平墩】千总二人把总二人兵四百六十二名泰宁营都司一人【驻劄泰宁城】千总一人把总一人兵四百一十六名

永宁营参将一人【驻劄叙永厅兼辖泸州叙马建武大坝赤水五营】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五百四十二名兼辖泸州营都司一人【驻劄泸州】千总一人把总四人兵三百十四名叙马营都司一人【驻劄宜宾县】千总二人把总二人兵三百九十八名建武营都司一人【驻劄建武城】千总一人把总二人兵二百十四名大坝营都司一人【驻劄大坝城】把总一人兵一百六十六名赤水营守备一人【驻劄赤水城】把总一人兵二百九名普安营参将一人【驻劄雷波卫兼辖马边营安阜营】中军守备一人【驻劄乌角汛】千总一人把总四人兵四百九十八名兼辖马边营都司一人【驻劄屏山县】千总一人把总二人兵三百四十五名安阜营都司一人【驻劄黄琅所】千总一人把总一人兵二百八十六名

川北镇总兵官一人【驻劄保宁府城】统辖本标官兵及分防各营

镇标中营中军游击一人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五百二十三名左营游击一人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三人兵五百五十名右营都司一人千总二人把总三人兵五百六十三名

顺庆营游击一人【驻劄顺庆府】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二人兵三百三十四名

达州营游击一人【驻劄达州】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一人把总二人兵三百九十三名

潼绵营游击一人【驻劄潼州府】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一人把总二人兵三百三十二名

太平营都司一人【驻劄太平县】千总一人把总二人兵二百七十名

通巴营守备一人【驻劄毛浴镇】把总二人兵二百十名重庆镇总兵官一人【驻劄重庆府】统辖本标官兵及分防各营

镇标中营中军游击一人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一人把总四人兵四百六十八名左营游击一人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一人把总三人兵四百五十六名右营都司一人【驻劄大庵汛】千总二人把总三人兵五百九十八名

夔州协副将一人【驻劄夔州府兼辖巫山营梁万营】左营兼中军都司一人千总一人把总三人兵四百六十八名右营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三人兵四百六十一名兼辖巫山营都司一人【驻劄巫山县】千总一人把总一人兵二百八十一名梁万营都司一人【驻劄万县】千总一人把总一人兵二百五十名

绥宁营参将一人【驻劄秀山县】中军守备一人【驻劄酉阳州】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六百十一名

黔彭营都司一人【驻劄黔江县】千总一人把总二人兵三百二名

忠州营都司一人【驻劄忠州】千总一人把总二人兵二百三十四名

建昌镇总兵官一人【驻劄宁远府】统辖本标官兵及分防各营

镇标中营中军游击一人中军守备一人【驻劄木托汛】千总一人把总四人兵四百九十八名左营游击一人中军守备一人【驻劄南溪汛】千总一人把总四人兵五百三名右营都司一人【驻劄热水汛】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五百二十一名

会川营参将一人【驻劄会理州兼辖永定营】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五百四十四名兼辖永定营守备一人【驻劄永定城】千总一人兵二百四十一名越嶲营参将一人【驻劄越嶲卫兼辖宁越营】中军守备一人【驻劄栢香汛】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五百四十五名兼辖宁越营都司一人【驻劄宁越城】千总一人把总二人兵三百十九名

靖远营游击一人【驻劄靖远城兼辖泸宁营】中军守备一人【驻劄靖远城】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三百八十一名兼辖泸宁营守备一人【驻劄泸宁城】千总一人把总二人兵二百二十二名

会盐营游击一人【驻劄盐源县】中军守备一人【驻劄盐中所河西汛】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三百八十一名

冕山营都司一人【驻劄冕宁县】千总一人把总二人兵二百四十名

怀远营都司一人【驻劄怀远城】千总二人把总二人兵三百四十一名

松潘镇总兵官一人【驻劄松潘卫】统辖本标官兵及分防各营兼辖懋功绥靖崇化抚边庆宁五营官兵镇标中营中军游击一人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五百四十名左营游击一人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一人把总三人兵五百三十四名右营都司一人千总一人把总三人兵五百三十四名

维州协副将一人【驻劄旧保县兼辖茂州营】左营兼中军都司一人千总二人把总三人兵四百三十九名右营守备一人【驻劄杂谷】把总二人兵二百六十四名兼辖茂州营都司一人【驻劄茂州】千总一人把总二人兵三百三十一名

漳腊营参将一人【驻劄漳腊城】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五百六十九名

叠溪营游击一人【驻劄叠溪营】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一人把总一人兵四百七名

龙安营都司一人【驻劄龙安府】千总一人把总四人兵五百四十七名

南坪营都司一人【驻劄南坪营】千总一人把总二人兵三百四十六名

平番营都司一人【驻劄平番营】千总一人把总二人兵二百二十二名

小河营守备一人【驻劄小河城】千总一人把总二人兵一百八十八名

懋功协副将一人【驻劄懋功营】中军都司一人千总三人把总五人兵六百九十六名

绥靖营游击一人【驻劄绥靖营】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六百十一名

崇化营游击一人【驻劄崇化营】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二人兵五百三十九名

抚边营守备一人【驻劄抚边营】千总一人把总二人兵五百四十六名

庆宁营守备一人【驻劄庆宁营】千总一人把总二人兵二百六十一名

【臣】等谨按乾隆四十一年平定两金川全境随设兵驻守制同内地於美诺地建懋功营阿尔古地建绥靖营噶喇依地建崇化营底木达地建抚边营茹寨地建庆宁营并隶松潘镇统辖谨序列如右并附着其疆土名目建设营伍之始以昭

天威远播底定殊方之盛轨焉

顺治四年定四川官兵经制设四川巡抚标旗鼓守备一人【寻裁旗鼔守备後镇标旗鼓守备同】左右二营各设游击以下将领八人兵共一千三百名设建昌镇保宁镇永宁镇夔州镇等处总兵官镇标各旗鼓守备一人中左右三营各设游击以下将领八人兵共二千名设松潘协成都城守协重庆城守协等处副将协标左右二营各设游击以下官兵设威茂营梁万营等处参将设达州营黔彭营巫山营建武营黎雅营峩边营漳腊营叠溪营小河营等处游击设忠州营马边营大坝营龙场营化林营太平营潼绵营通巴营南坪营平番营等处守备分领各营兵

十年改保宁镇总兵官为川北镇总兵官镇标中左右三营各设游击以下将领八人兵共二千名十二年设龙安营参将以下将领九人兵六百五十名

十四年设四川总督标中左右前後五营官兵十七年设左翼镇右翼镇总兵官镇标中左右前後五营各设游击以下将领五人兵共三千五百名?俱撤裁

十八年裁四川巡抚标左右二营游击以下官兵康熙元年设会川营游击以下官兵设越嶲营宁越营会盐营冕山营守备以下官兵

四年设叙马营游击以下将领八人兵五百名八年裁重庆城守协副将并左右二营游击以下官兵移永宁镇总兵官驻重庆改为重庆镇总兵官镇标中左右三营各设游击以下将领八人兵共二千名统辖黔彭营游击以下将领八人兵五百名忠州营守备把总各一人兵二百五十名别设永宁协副将分左右二营各设都司以下将领八人兵共一千二百名兼辖叙马营游击以下将领八人兵五百名建武营游击以下将领五人兵四百名大坝营守备把总各一人兵二百名龙场营守备以下将领三人兵一百九十名马边营守备以下将领四人兵二百四十名

十年裁夔州镇总兵官改设夔州协副将分左右二营左营设都司以下将领七人右营设守备以下将领七人兵共一千二百名兼辖巫山营游击以下将领八人兵四百名梁万营参将以下将领八人兵五百名裁松潘协副将改设松潘镇总兵官镇标中左右三营各设游击以下将领八人兵共二千名统辖龙安营参将以下将领九人兵六百五十名威茂营参将以下将领八人兵六百名漳腊营游击以下将领八人兵六百四十名叠溪营游击以下将领五人兵五百名小河营游击以下将领五人兵四百五十名南坪营守备以下将领四人兵二百五十名

十三年复设四川巡抚标左右二营各游击以下将领八人兵共一千三百名

十九年改设川陕总督标中左右前後五营中营设副将以下将领八人左右前後四营各设游击以下将领八人兵共三千九百八十八名又设督标火器营参将以下将领八人兵一千名

二十年设四川提督标中左右三营中营设参将以下将领八人左右二营各设游击以下将领八人兵共三千名

二十七年移昌宁营游击以下将领七人兵四百名驻顺庆府改为顺庆营

三十七年移梁万营参将以下将领六人驻化林合化林营原设守备把总共将领八人兵五百名其梁万营止设都司把总各一人兵二百名仍归夔州协兼辖

三十九年增设四川提督标前後二营各游击以下将领八人合原设中左右为五营共兵三千三百二十五名

四十六年裁成都城守协副将改设城守营参将左右二营各设守备以下将领六人兵共一千四百五十名兼辖潼绵营守备以下将领四人兵三百名裁化林营参将改设化林协副将以原属建昌镇之黎雅营游击以下将领八人兵五百名峩边营游击以下将领六人兵五百名俱改归化林协兼辖其建昌镇止辖本标中左右三营游击以下将领各八人兵共二千名并会川营游击以下将领八人兵五百名越嶲营宁越营会盐营冕山营各守备把总二人兵各二百五十名

雍正元年增设越嶲营游击千总把总各一人兵二百五十名合原设守备把总共将领五人兵共五百名

二年於会川营地方分设永定营游击以下将领八人兵五百名於越嶲营地方分设栢香营都司千总把总各一人兵三百名又改宁越营守备为都司增设千总一人兵一百五十名合原设把总二人兵共四百名增设会盐营游击一人千总二人把总一人兵二百五十名合原设守备把总共将领六人兵共五百名增设冕山营游击一人千总二人把总三人兵二百五十名合原设守备把总共将领八人兵共八百名又拨建昌镇标中军守备一人千总一人兵一百五十名分驻木托汛右营游击一人千总一人兵二百五十名分驻热水汛

六年增设建昌镇属靖远营游击以下将领八人兵五百名

七年设阜和营都司把总各一人兵二百名增设马边营兵一百六十名合原设兵共四百名又移化林协副将驻雅州府泰宁城改为泰宁协其化林营止设都司以下将领四人兵三百名

八年设普安营游击以下将领八人兵八百名又设安阜营守备以下将领四人兵四百名

九年复专设四川总督及督标官兵

十一年设泸宁营参将以下守备二人千总二人把总六人兵一千二百名又设嘉顺营怀远营都司以下将领各四人兵各四百名又减存冕山营兵为六百名

十三年裁永定营守备一人千总一人把总二人兵二百名留千总把总三人兵三百名改游击为都司裁冕山营守备一人千总一人把总二人兵三百名留千总把总三人兵三百名改游击为都司裁栢香营都司千总把总各一人兵三百名其原辖地方并归越嶲营统辖又增设越嶲营千总一人把总二人兵一百名改游击为参将以宁越营归参将兼辖又增黎雅营兵四十四名合原设兵共五百名又移泰宁协副将驻化林改为化林协分左右二营各设都司以下将领四人兵共一千名又增设阜和营千总一人兵一百名合原设将领共三人兵三百名与黎雅峩边二营俱归化林协兼辖寻复改化林协为泰宁协又设酉阳营游击以下将领八人兵八百名以游击千总各一人把总三人兵五百名驻三合场以守备千总把总各一人兵三百名驻酉阳司治隶重庆镇统辖即拨黔彭营游击守备千总各一人把总二人兵二百名又拨重庆镇标兵二百名充入酉阳营外又增设千总一人把总二人兵四百名其黔彭营改设都司以下将领四人兵三百名重庆镇标存兵一千八百名寻改酉阳营为绥宁营

是年复以四川总督并归陕西裁督标官兵乾隆二年裁松潘镇属威茂营参将改设威茂协副将增兵六百名合原设兵共一千二百名分左右二营改原设守备为都司及原设之千总把总为左营增设都司一人千总一人把总二人为右营又拨小河营游击一人兵一百五十名增入南坪营其小河营止设守备以下将领四人兵三百名

六年拨泸宁营守备千总把总各一人兵二百名改设青云营合原设成都营分驻青云坨汛兵二十三名共二百二十三名仍归成都城守营兼辖又拨泸宁营把总二人兵三百名增入会川营并改会川营游击为参将又拨泸宁营把总一人增入会盐营再增会盐营把总一人又拨泸宁营兵一百名增入越嶲营其泸宁营止设参将以下将领五人兵七百名

是年以马边营安阜营改归普安营兼辖

八年以巫山营游击守备各一人移驻阜和营即移阜和营都司一人驻巫山营又拨嘉顺怀远二营兵各一百名增入阜和营合原设兵共五百名九年拨冕山营兵三十五名入越嶲营又拨夔州协兵三十名巫山营兵二十名入梁万营

十四年裁四川巡抚设四川总督兼管巡抚事即改抚标左右营为督标左右营增设中营副将以下将领兵共二千四百名

十七年裁南坪营游击以通巴营都司一人移驻南坪营即移南坪营守备一人驻通巴营

十八年移原驻茂州之威茂协副将并左营都司驻旧保县移右营都司驻杂谷改为维州协增设茂州营都司以下将领四人兵四百名

四十三年裁提标後营都司一人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五百七十九名

是年改阜和营为阜和协裁游击一人守备一人改设副将一人都司一人改泰宁协为泰宁营裁副将一人都司一人改设游击一人守备一人改永宁协为永宁营裁副将一人都司一人改设参将一人守备一人改永宁协右营为泸州营裁建武营游击一人守备一人改设都司一人

四十四年设懋功营游击一人守备一人千总三人把总五人兵六百九十九名绥靖营游击一人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兵六百十一名崇化营都司一人千总二人把总二人兵五百三十九名抚边营守备一人千总一人把总二人兵五百四十六名庆宁营守备一人千总一人把总二人兵二百六十一名

【臣】等谨按乾隆四十一年平定两金川全境儹拉促浸地方尽入版图因降

谕旨酌议改设营制以控驭蕃徼嗣於四十四年奏定分设各营凡五添派官兵驻守制同内地於美诺地建懋功营阿尔古地建绥靖营噶喇依地建崇化营底木达地建抚边营茹寨地建庆宁营并隶松潘镇统辖而又仿照从前平定准噶尔之例酌量裁减腹地兵额以移驻新营仰见

睿谟尽善不动声色而措置咸宜其地且

诏勒丰碑

武功诞告莫不震叠於

天威远播底定殊方之盛轨焉爰考悉增设营伍之始

附着其疆土名目以纪我

朝之方略至详极备焉尔

是年裁松潘镇左营千总一人把总一人右营守备一人千总一人把总一人维州协左营把总一人右营都司一人千总一人叠溪营把总一人又龙安营参将一人守备一人改设都司一人裁建昌镇中营千总一人左营千总一人又改嘉顺营为嘉顺汛裁都司一人把总二人留驻千总一人拨归怀远营辖裁永定营都司一人把总二人改设守备一人裁川北镇左营把总一人右营守备一人把总一人裁潼沛营都司一人改设游击一人守备一人裁重庆镇中营千总一人左营千总一人把总一人右营守备一人把总一人夔州协左营千总一人右营把总一人裁泰宁营游击一人守备一人改设都司一人裁叙马营游击一人守备一人改设都司一人

是年裁督标兵三百七十七名提标兵三百六十九名成都城守营兵一百三名松潘镇兵二百四十五名维州协兵七十四名茂州营兵三十二名漳腊营兵五十名叠溪营兵四十五名龙安营兵五十二名南坪营兵三十二名平番营兵十八名小河营兵十二名建昌镇兵三百二十五名越嶲营兵一百十名会川营兵一百十名会盐营兵七十七名靖远营兵七十七名怀远营兵四十七名增嘉顺汛兵一百十名又裁冕州营兵四十七名宁越营兵六十四名永宝营兵六十一名泸宁营兵四十七名川北镇兵三百十一名顺庆营兵六十名潼沛营兵四十七名太平营兵四十七名夔州协兵一百九十五名梁万营兵四十名巫山营兵五十二名阜和协兵七十四名泰宁营兵七十六名黎雅营兵四十五名峩边营兵四十名永宁营兵六十六名泸州营兵六十八名建武营兵五十九名赤水营兵三十名

四十五年裁建州营兵六十三名通巴营兵四十八名重庆镇兵三百五名绥宁营兵一百六名黔彭营兵四十五名忠州营兵三十九名增永宁营兵六十名裁叙马营兵七十七名增赤水营兵二十名又裁普安营兵一百名安阜营兵五十六名安边营兵六十三名

四十七年改懋功营为懋功协裁游击一人守备一人改设副将一人都司一人又裁崇化营都司一人改设游击一人守备一人

五十年将松潘镇兼辖之懋功协专管新设各营俱归提督统辖

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八十七

猜你喜欢
  少帝纪一·薛居正
  目録·浦起龙
  卷一三九 齊紀五·司马光
  卷一百三 天聖三年(乙丑,1025)·李焘
  建康实録卷十六·许嵩
  辽史拾遗卷三·厉鹗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十三·佚名
  卷之三百三十·佚名
  世宗实录四·佚名
  第三六一禀道光二十四年四月三十日一二二○三--二八·佚名
  卷二十八·司马迁
  周炅传·姚思廉
  陆瞨传·李延寿
  吕思诚传·宋濂
  樊山政书卷十九·樊增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十七·朱彝尊

    钦定四库全书明诗综卷六十七翰林院检讨朱彞尊编艾 穆【七首】穆字和甫一字纯卿岳州平江人嘉靖中举人初仕为国子监助敎万厯初迁刑部主事歴员外郎抗疏论张居正夺情廷杖遣戍西宁久之起补光禄少卿转鸿胪寺卿再转太仆寺卿

  • 卷四百五十五·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四百五十五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次集八十九 王守仁 山中立秋日偶书 风吹蝉声乱林卧惊新秋山池静澄碧暑气亦巳收青峰出白云突兀成琼楼袒裼坐溪石对之心悠悠倏忽无定态变化不可求浩然发长

  • 卷七百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七百六黄滔塞上掘地破重城烧山搜伏兵金徽互呜咽玉笛自凄清使发西都耸尘空北岳横长河涉有路旷野宿无程沙雨黄莺啭辕门青草生马归秦苑牧人在虏云耕落日牛羊聚秋风鼓角鸣如何汉天子青塜杳含情寄

  • 志第二十四 职官三·刘昫

    御史台 秦、汉曰御史府,后汉改为宪台,魏、晋、宋改为兰台,梁、陈、北朝咸曰御史台。武德因之。龙朔二年改名宪台。咸亨复。光宅元年分台为左右,号曰左右肃政台。左台专知京百司 ,右台按察诸州。神龙复为左右御史台。延和年

  • 九三○ 谕内阁将《御批通鉴纲目续编》议论诋毁处交皇子等删润黏签进呈·佚名

    九三○ 谕内阁将《御批通鉴纲目续编》议论诋毁处交皇子等删润黏签进呈乾隆四十七年十一月初七日乾隆四十七年十一月初七日内阁奉上谕:朕披阅《御批通鉴纲目续编》内《发明》、《广义》各条,于辽、金、元三朝时事多有议

  •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三十五·杜大珪

    (宋)杜大珪 编胡先生瑗墓表欧阳修先生讳瑗字翼之姓胡氏其上世为陵州人后为泰州如皐人先生为人师言行而身化之使诚明者逹昏愚者励而顽傲者革故其为法严而信为道乆而尊师道废乆矣自景佑明道以来学者有师惟先生暨泰山孙明

  • 卷二百七十一·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二百七十一明 杨士奇等 撰理财末孝宗时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事朱熹上奏曰臣闻欲救巨患者不可惜小费欲除实弊者不可徇虚名臣等叨蒙圣恩备数东浙窃

  • 晋纪二十九 烈宗孝武皇帝中之下太元十二年(丁亥、387)·司马光

    晋纪二十九 晋孝武帝太元十二年(丁亥,公元387年) [1]春,正月,乙已,以朱序为青、兖二州剌史,代谢玄镇彭城;序求镇准阴,许之。以玄为会稽内史。 [1]春季,正月,乙已(初八),东晋任命朱序为青、兖二州剌史,代替谢玄镇守彭城;朱序请求改镇淮

  • 卷一百十一·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一百十一雍正九年十月上谕十道初三日奉上谕九月二十九日皇后崩逝朕心震悼比时即欲亲临含殓大臣等以朕躬初愈本日已经临视不宜再劳恳词力阻朕勉从其请暂停前往今该部具奏祭奠礼仪日期

  • 纲鉴易知录卷二八·吴楚材

    后汉纪后皇帝纲 己酉,七年,春,右将军亮伐魏,拔武都、阴平,复拜丞相。纲 夏四月,吴王孙权称皇帝。目 吴王权即皇帝位,大赦改元。追尊父坚为武烈皇帝,兄策为长沙桓王,立子登为太子。以诸葛恪为太子左辅,张休为右弼,顾谭为辅正,陈

  • 卷二十·程端学

    <经部,春秋类,春秋本义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本义卷二十    元 程端学 撰襄公【名午成公子定姒所出贯道王氏曰成公庶子四嵗即位】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义见文公即位仲孙蔑防晋栾黡宋华元衞甯殖曹

  • 成公·成公七年·左丘明

    【经】七年春王正月,鼷鼠食郊牛角,改卜牛。鼷鼠又食其角,乃免牛。吴伐郯。夏五月,曹伯来朝。不郊,犹三望。秋,楚公子婴齐帅师伐郑。公会晋侯、齐侯、宋公、卫侯、曹伯、莒子、邾子、杞伯救郑。八月戊辰,同盟于马陵。公至自会

  • 达摩宝传叙·悟真子

    达摩宝传释氏遗文。通达之谓广大之称。括尽要道至德。不外三教正理。锄完异端邪术以及四果旁门。乃修性了命之至道。至在有情下种。为返本还源之真经。道在顺死逆生。实无愧。西天廿八菩提尊遵奉天命。兹以为东林第一

  •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一·佚名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八六一)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人间四百岁是兜率陀天上一日一夜。如是三十日一月。十二月一岁。兜率陀天寿四千岁。愚痴无闻凡夫于彼命终。生地狱.畜生.饿

  • 根本说一切有部尼陀那卷第四·佚名

      大唐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第四子摄颂曰。烟筒坏色衣  鼻筒饮水器针筒非宝物  眼药合并椎尔时佛在室罗伐城。具寿邬波离白世尊言。如世尊说。开诸苾刍畜歙烟筒。不知何物是所应作。佛言。唯除宝物余皆得畜。如

  • 卷第十一·寒松智操

    嘉兴大藏经 寒松操禅师语录寒松操禅师语录卷第十一嗣法门人德▆编录普说立僧秉拂普说佛法非法贵在悟达禅道非道胡为体妙击石火闪电光终成卤莽驱耕牛夺饥食不名向上纵似赵常山向百万军中取胜淮阴侯背水阵上建功自是

  • 妇科百辨·庄履严

    《妇科百辨》是明代庄履严撰写,二十七世孙憩樵抄录的一部妇科类中医著作,成书年代不详。前三卷论及杂证、调经、种子,后三卷续论胎前、临产、产后诸症的证治方药。本书采用提问的形式,针对主证介绍相应的辨证治则和方药,治

  • 孝诗·林同

    诗别集。宋林同著。一卷。前有淳祐十年(1250)刘克庄序。作者举古今孝事,每事以一五言绝句歌咏,亦间有一诗咏二事者。诗前有小序略加说明。共有诗三百首,其中分“圣人之孝”十首、“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仙佛之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