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二百三十二 曹(兆页)奏请圣安并报雨水粮价摺

康熙五十六年六月初一日 

江宁织造.主事奴才曹(兆页)跪奏:恭请万岁圣安。江南百姓太平无事。秧田渐次播完,米价照常,每石九钱四、五分至一两三、四分不等。御赐稻目下已秀,大约六月望间可以收获。 

容俟收获之后,再当奏闻。所有五月分晴雨录,理合恭呈御览,伏乞圣鉴。 

朱批:知道了。 

猜你喜欢
  第六十一回 议和议战朝局纷争 误国误家京城失守·蔡东藩
  读礼通考卷二十四·徐乾学
  ◎土财主盛老三之奇癖·佚名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十八·佚名
  雍正实录卷之七·佚名
  涌幢小品卷之十六·朱国祯
  一一二五 寄谕署江西巡抚舒常交卸事后往封禁山处履勘并绘图呈览·佚名
  卷二·鄂尔泰
  卷二十二·傅恒
  四一 高等法院·邹韬奋
  卷九十四·雍正
  卷六十上·雍正
  卷五十五·佚名
  魏文彬·周诒春
  十四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薛燧·唐圭璋

      燧字子新,号独庵,与林洪同时。   南乡子   柳色锁重楼。楼上轻寒不满钩。堆径落约深半指,悠悠。飞絮帘栊几许愁。   逐日望归舟。暖藕全宽玉臂韝。待得君来春去也,休休。未老鸳鸯早白头。

  • 王炎·唐圭璋

      炎字公明,安阳人。以荫入仕。绍兴间,蕲水令、司农寺丞。乾道二年(1166),两浙路计度转运副使。除直敷文阁,知临安府。四年(1168),赐同进士出身,签书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四川宣抚使,进枢密使。九年(1173)罢,除观文殿大学士。淳熙

  • 第二十七出 庵遇·李渔

    〖谒金门〗(小旦上)人中了,只等香车来到。(净)想是灵鹊寻人寻未着,为甚不听檐外噪?(小旦)奴家来到庵中,得了两番喜信:妒妇已经病死,才郎又捷春闱。只是一件,如今接我的人也该来了,为甚么不见一毫信息?(净)只在一二日间,定然到了。〖前腔

  • 伊川击壤集卷之八·邵雍

    访南园张氏昆仲因而留宿中秋天桥随宜好,来访南园会隐家(张氏园名)。贪饮不知归去晚,水精宫里宿烟霞。和王安之少卿同游龙门生平有癖好寻幽,一岁龙山四五游。或往或还都不计,盖无荣利可稽留。数朝从款看伊流,夜卜香山宿石楼。

  • 杂传第四十二·欧阳修

    《传》曰:“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善乎,管生之能言也!礼义,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人而如此,则祸乱败亡,亦无所不至,况为大臣而无所不取,无所不为,则天下其有不乱,国家其有

  • 东都事略卷一百六·王称

    列传八十九  王黼字将明开封祥符人也为人有口辨才疎隽而寡学术极智巧便佞举进士调相州司理参军宰相何执中荐之除秘书郎进符宝郎迁左司谏张商英为相寖失徽宗意徽宗召蔡京于钱塘遣中使赐以玉环黼揣知徽宗之意数条奏京

  • 卷九十一·班固

    钦定四库全书 前汉书卷九十一 汉  兰  台  令  史班 固撰唐正议大夫行秘书少监琅邪县开国子顔师古注 货殖传第六十一 昔先王之制自天子公侯卿大夫士至於皁隶抱关击橛者【师古曰皁养马者也隶之言着也属着於

  • 李平传·魏收

    李平,字昙定,顿丘人,彭城王李嶷的长子。少年即有大度。等到长大,涉猎群书,喜好《礼》、《易》,很有文才。太和初年,朝廷拜授其为通直散骑侍郎,高祖待他的礼节相当厚重。李平频历大丧,居丧以孝称。后来以例降爵为彭城公。拜授太

  • 学庸集説启蒙序·景星

    星防承父命嗣儒业而苦无常师年十六始得出就伯父黄先生学【先生本姓景继黄氏讳元吉字子文】先生曰汝欲为学必先熟读四书以为之本而后他经可读矣星于是昼诵夜思不敢少惰居四年得粗通大义后欲明经习举子业先生又引星进郡

  • 论孟精义纲领·朱熹

    明道先生曰仲尼元气也顔子春生也孟子并秋杀尽见仲尼无所不包顔子示不违如愚之学於後世有自然之和气不言而化者也孟子则露其才盖亦时焉而已矣 又曰仲尼天地也顔子和风庆云也孟子泰山岩岩之气象也仲尼无迹顔子微有迹孟

  • 著者告白一·梁漱溟

    兹列次漱溟所作及所欲作各书于下,并注明出版情形,告白诸者诸君知道,也好拿来互资参证;如是,我的意思庶可多得大家的谅解:一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此次一面在北京印刷,一面托上海商务印书馆付印,以后当由彼出版发行;唯初版仓卒发表

  • 开元释教录卷第十九(入藏录上)·智升

      合大小乘经律论及圣贤集传见入藏者。总一千七十六部。合五千四十八卷。成四百八十帙。大乘入藏录上  (大乘经律论总六百三十八部二千七百四十五卷二百五十八帙此直列经名及标纸数余如广录)。  大乘经 五百一

  • 卷第十六·李遵勖

    天圣广灯录卷第十六   [宋勒]郢州兴阳山静禅师初参见西院。问。拟问不问时如何 西院便打 师良久 院云。你若唤作棒。眉须堕落 师言下大悟。师开堂。升座。僧问。师唱谁家曲。宗风嗣阿谁 师

  • 华严经探玄记卷第十四·法藏

    (尽第十地)魏国西寺沙门法藏述第八地七门同前。初释名者。不动名亦有三义。一约一义。摄论云。由一切相有功用行不能动故名不动地。无性世亲并同此释。无性释意。第七地中行动相不动。此中行相俱不动。二约二义。金光

  • 香王菩萨陀罗尼咒经一卷·佚名

    三藏法师沙门义净译南谟曷喇怛娜怛喇夜(引)也(一)南谟阿离耶跋卢吉羝说啰(引)也(二)菩提萨埵(引)也(三)莫诃萨埵(引)也(四)南谟健陀(引)罗曷啰社(引)也(五)菩提萨埵(引)也(六)莫诃萨埵(引)也(七)伊只[打-丁+致](八)弥

  • 艺术与生活·周作人

    现代评论集。周作人著。 上海群益书社1931年2月初版。收文章21篇,另有序文两篇。为1917至1926年间所作,除3篇文字外,其余大部分作于1924年以前。其中《人的文学》一文发表于1918年12月15日《新青年》5卷6号。他说,“我对

  • 太上灵宝玉匮明真斋忏方仪·杜光庭

    太上灵宝玉匮明真斋忏方仪,唐末五代道士杜光庭奉旨编撰。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威仪类。玉匮明真斋乃道教灵宝诸斋法之一,用于忏谢前世今生所行过误。祈神灵消除罪录,开度幽关,上升天堂;并祝圣寿无疆。天下太平,幽显蒙恩,得

  • 十二游经·佚名

    一卷,东晋迦留陀伽译。佛三十五岁成道,其后十二年始还父国,记其十二年间之游化,名为十二游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