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七十五 曹寅奏陈江宁地方晴雨情形摺

康熙四十七年五月十八日 

江宁织造.通政使司通政使臣曹寅谨奏:恭请圣安。 

各处平粜之米,将已卖完。江南近日雨水甚勤,稻田俱全插秧,民间无事。惟是目下湖广、江西及庐州等处产米地方,皆禁遏口岸籴粜,米价比前稍长。臣无地方之任,惟谆谕州县官呈文督抚,一面晓谕客商。一面移文江广开禁,自可接济无虞。 

今将江宁晴雨录自四月初一起至本月初十日止,恭呈御览。又,扬州平粜内阁侍读觉罗塞黑奏摺一封,理合转奏。伏乞圣鉴。 

朱批:知道了。 

猜你喜欢
  明宗纪十·薛居正
  卷一百七·毕沅
  路史卷二十六·罗泌
  辽史拾遗卷四·厉鹗
  北游纪·张瀚
  卷之三百五十四·佚名
  卷之一百四十六·佚名
  第二章 革命之原因·邹容
  第一五○札光绪十四年四月十五日一一三二三—七·佚名
  第十三卷 仕绩 四·缪荃孙
  卷四十二·傅恒
  豫章王萧综传·李延寿
  田忌亡齐而楚·佚名
  卷一百十五·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四十九·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提要·吴正子

    【臣】等谨案笺注评点李长吉歌诗四巻外集一巻旧本题西泉呉正子笺注须溪刘辰翁评防辰翁所评班马异同已别着録正子则不知何许人近时王琦作李长吉歌诗彚解亦称正子时代爵里未详考此本以辰翁之评列于其后则当为南宋人又外

  • 卷七百四十七·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七李中李中字有中陇西人仕南唐为淦阳宰碧云集三卷今编诗四卷春日作和气来无象物情还暗新乾坤一夕雨草木万方春染【一作澡】水烟光媚催花鸟语频高台旷望处歌

  •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四十三·佚名

    弘治三年闰九月庚辰朔六科十三道交章劾奏前巡抚山东佥都御史钱钺贪昧乖缪累劾不退近者河南缺官巡抚吏部别举二人钺从内批升副都御史巡抚河南殆与先年传奉升官之事无异伏望收回成命或降调钺别任或放归田里为奔竞者之戒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十一·佚名

    万历四十一年八月丙戌朔丁亥祭 先师孔子遣吏部侍郎方从哲行礼○戊子祭 太社太稷遣驸马都尉侯拱宸行礼○应天府府尹刘日升引疾乞休许之○己丑升南京河道御史张邦俊为河南副使提督学政○生黎罗活等剽掠儋崖琼定诸郡熟

  • 卷之二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皇王大纪卷十九·胡宏

    宋 胡宏 撰三王纪周成王大司马制畿封国以正邦国设仪辨位以等邦国进贒兴功以作邦国建牧立监以维邦国制军诘禁以纠邦国施贡分职以任邦国简稽乡民以用邦国均守平则以安邦国比小事大以和邦国以九伐之灋正邦国冯弱犯寡则

  • 五○七 江苏巡抚杨魁奏续缴应毁书籍情形折·佚名

    五○七 江苏巡抚杨魁奏续缴应毁书籍情形折乾隆四十三年六月十六日江苏巡抚臣杨魁谨奏,为续缴应毁书籍,仰祈圣鉴事。窃臣钦遵谕旨,查收伪妄遗书并沈德潜选辑之《国朝诗别裁集》,又江西逆犯王锡侯所著各种书籍,经臣节次收获

  • 一七、孔子畏匡乃过蒲一事之误传与阳虎无涉辨·钱穆

    《世家》:&ldquo;孔子适卫。居项之,或谮孔子,孔子恐获罪焉,居十月,去卫,过匡。匡人拘孔子。孔子去匡,即过蒲。月馀,反乎卫。&rdquo;又曰:&ldquo;孔子去陈过蒲,会公叔氏以蒲畔,蒲人止孔子。弟子有公良孺者,以私车五乘从,斗甚疾。蒲

  • 张文襄公选集三·张之洞

    致天津李中堂(电牍)致台北邵抚台、唐藩台致台北唐藩台致上海赵竹君致台北唐藩台致台北唐藩台致台北唐藩台致天津李中堂到两江署任谢恩折(奏议)致上海上海道刘道台、吴淞曹统领、江阴张统领、镇江陈统领(电牍)致台北唐抚台致

  • 卷六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六十五学校考【三】太学【一】【臣】等谨按太学之制详於礼经尚已王制太学天子曰辟痈又曰成均郑康成释辟为明痈为和所以明和天下也宋陈祥道谓明之以法和之以道曰辟痈成其亏均其过不及曰成均盖

  • 第十一章 后汉乱亡·吕思勉

    第一节 何进之败灵帝崇信宦官。士大夫如蔡邕,邕以灾异被诏问,对言乳母赵娆、永乐门史霍玉及程大人等,为曹节所窃见,事遂漏露。初,邕与司徒刘郃素不相平,叔父卫尉质又与将作大匠杨球有隙,球即中常侍程璜女夫也,璜遂使人飞章言

  • 執贄第七十二·苏舆

      凡執贄,天子用暢,公侯用玉,卿用羔,大夫用雁。雁乃有類於長者,長者在民上,必施然有先後之隨,必 然有行列之治,故大夫以為贄。羔有角而不任,設備而不用,類好仁者;執之不鳴,殺之不諦,類死義者;羔食於其母,必跪而受之,類知禮者;故羊之

  • 跋·徐祯稷

    余斋先生世载盛德躬修周程之行而不肯讲学畏得名也所著耻言二卷字字药石然仅以传示子孙亦不付梓呜呼先生之逃名也至矣骐从友人处得而读之竦然如对严师因跋数语于后以志幸焉壬戌冬十一月后学吴骐敬书

  • 正世第四十七·管仲

    古之欲正世调天下者,必先观国政,料事务,察民俗,本治乱之所生,知得失之所在,然后从事。故法可立而治可行。夫万民不和,国家不安,失非在上,则过在下。今使人君行逆不修道,诛杀不以理,重赋敛,竭民财,急使令,罢民力,财竭

  • 卷十六·王安石

    钦定四库全书周官新义卷十六    宋 王安石 撰秋官三大行人掌大賔之礼及大客之仪以亲诸侯春朝诸侯而图天下之事秋觐以比邦国之功夏宗以陈天下之谟冬遇以协诸侯之虑时会以发四方之禁殷同以施天下之政时聘以结诸侯

  • 宣公·宣公六年·左丘明

    【经】六年春,晋赵盾、卫孙免侵陈。夏四月。秋八月,螽。冬十月。【传】六年春,晋、卫侵陈,陈即楚故也。夏,定王使子服求后于齐。秋,赤狄伐晋。围怀,及邢丘。晋侯欲伐之。中行桓子曰:「使疾其民,以盈其贯,将可殪也。《周书》曰:『

  • 修行方便道安般念决定分第七·佚名

    已说升进法,所摄诸功德。修行决定分,是今次第说。善於出息念,入息俱亦然。出入谛思惟,分别具明了。此则决定分,世尊之所说,一切诸善根,各各尽自相。最胜无上智,说名为决定。彼诸修行者,安住决定分。出息入息时,正观无常相。息法

  • 卷四十三·性音

    宗鉴法林卷四十三 集云堂 编 大鉴下六世 鄂州岩头全奯禅师(德山鉴嗣) 一日参德山。才跨门便问是凡是圣。山便喝。师礼拜。有僧举似洞山。山曰若不是奯公大难承当。师曰。洞山老人不识好恶。错下名言。我当时一手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