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三七六禀同治六年十二月二十一日一二二○九--一○

生员、职员、监生、庄民等,禀举彭上岐为九芎林保长

具禀竹北一保九芎林街,治下生员魏缵唐、职员刘嵩山、监生罗在田、曾清机、庄民彭德业、彭云月等,为佥举保充,恳给谕戳,以专责成事。缘九芎林各庄,向来居民五方杂处,贤愚不一,无赖之徒,每藉端滋事,似不可无一保长,以专责成。前经垦户姜殿邦,于丁前宪任内,具禀保充在案。兹生等查得:中坑庄民彭上岐为人谨慎,地方熟悉,颇谙世务,堪以充当一保九芎林等庄保长。倘遇地方有口角细故,便可经投理处,似可为地方省事、省讼。势得联名具禀。伏乞公租大人电察,恩准保举验充;一面给发谕戳,以专责成,以便遵奉。生等幸甚,地方幸甚。切禀。计粘保结状壹纸,又彭上岐认充状壹纸,共贰纸。

〔批〕九芎林保长,现在有无人充当,抑系悬缺,未据声叙。所举彭上岐堪否接充,候传案验,给发谕戳。认充、保结状附。

同治六年十二月廿一日具禀治下庄民彭德业(画押)监生罗在田(画押)生员魏缵唐(画押)职员刘嵩山(画押)监生曾清机(画押)庄民彭云月(画押)九芎林义仓(公记)九芎林铺户(公记)

猜你喜欢
  任城陈萧王传第十九·陈寿
  列传第六十四 孝义下·李延寿
  第二十二回 章邯乘胜北围赵 沛公仗义西入关·黄士衡
  ●浦阳人物记跋·宋濂
  李元忠传·李百药
  盖文达传(附盖文懿传)·刘昫
  卷二百三十二·杨士奇
  汉纪四十五 孝质皇帝本初元年(丙戌、146)·司马光
  阿巴哈依图界约·佚名
  卷一百二十三·佚名
  卷八十·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六十六·佚名
  六年·佚名
  總序·佚名
  十一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三集目录十二·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三集总目卷九十三辛卯元旦元旦试笔题边文进岁朝图咏白玉如意正月二日重华宫恭侍皇太后宴喜成长句题邹一桂梅花汉玉谷璧降旨加赈畿南去岁被水州县及浙江被潮州县诗以志事

  • ●卷十  艺文第十(上)·王克昌

         殷梦高曰:艺形而下,文以载道。文而艺,似乎雕虫小技,不足尚也。艺而文,经天纬地之用讵不藉是哉!故曰言之无文,行之不远。保德边隅岩邑,生于斯、吏于斯、往来于斯者,多不暇谈文。况乎屡经兵燹,断简残编,又多付诸荒烟蔓草

  • 建炎复辟记 全文·佚名

      建炎二年十月十六曰乙卯,隆祐太后舟御至杭州。武功大夫、鼎州团练使苗傅为扈从统制官,驻军于奉国寺。  三年二月,虏骑寇维扬,乘舆渡江。  十三曰壬戌,车驾次杭州,命签书枢密院事吕颐浩、礼部侍郎张浚、制置使刘光世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二十八·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九年五月庚辰朔亳州民陈达等请输税以助国用上不许 中书门下省检正诸房公事闾邱昕权尚书吏部侍郎 左司员外郎陈橐权刑部侍郎 起居舍人王次翁试中书舍人 右司员外郎林待聘试起居郎 左司员外郎程克俊试

  • 卷之一百四十八·佚名

    洪武十五年九月丁未朔制 孝慈皇后神主主用栗木高六寸九分阔一寸九分趺高二寸六分通高九寸五分神宫高三寸九分阔七分深三分主椟高一尺一寸二分阔四寸八分傍阔四寸座七层高三寸通高一尺四寸二分四面俱黑漆戗金云凤文神

  • 卷之二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赵戎山赏识小金铃·宣南吏隐

    赵戎山行辕设于汉口,选色征歌,夜无虚度。女伶小金铃,最蒙其赏赉。肉屏之选,推为第一。直隶省议会议长卞某,时亦追随在汉,为赵之心腹。赵迷花恋色,卞尤善于逢迎。赵欲得良好之唐宫秘戏图,卞适有牙制汉宫春色一巨帧,存津寓。是物

  • 第二七八函同治十二年六月二十一日一一七○三--二·佚名

    蚶江分府潘,请淡水分府何,将难妇递交其家属径启者:顷接惠安县来信称:「敝邑生员陈宝书呈,有台湾、竹堑所辖乡民之女黄富娘,被县民林三元等拐骗到惠,旋经逃逸,遇见该生员,哭诉,代为函知伊父母,恳请拿究等情。

  • 卷三十刑法志四刑法·黄遵宪

    第一编 总 则第一章 法 例凡罪名分为三:一,重罪。二,轻罪。三,违警罪。第一条,以刑轻重定罪轻重,违警罪即其最轻者。法律无正条,虽所为有不合者,不得遽行其罚。第二条,刑法为一国公法,官民所共守,未有正条而遽罚之似为非理,然而旧

  • 晋纪十四 中宗元皇帝下永昌元年(壬午、322)·司马光

    晋纪十四 晋元帝永昌元年(壬午,公元322年) [1]春,正月,郭璞复上疏,请因皇孙生,下赦令,帝从之。乙卯,大赦,改元。 [1]春季,正月,郭璞再次上疏,请求以元帝皇孙司马衍出世为契机,颁布赦免令,元帝允准。乙卯(初一),大赦天下罪犯,改年号为永昌

  • 卷五十九·程公说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分记卷五十九  宋 程公说 撰齐世本第一姜姓侯爵其先出自炎帝裔孙伯夷伯夷为尧四岳佐禹平水土有功赐姓姜氏封于吕谓之吕侯殷末太公吕望起渔钓为周文武师号师尚父佐定天下以功封于营丘为齐侯得征五

  • 卷二十五·魏了翁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仪礼要义钦定四库全书仪礼要义卷二十五宋 魏了翁 撰公食大夫一郑以公食为主国君食小聘大夫公食大夫礼第九 郑云主国君以礼食小聘大夫之礼释曰郑知是小聘大夫者案下文云宰夫自东房荐豆六于酱东

  • 瑜伽师地论卷第一百·玄奘

    瑜伽师地论卷第一百大唐贞观廿二年五月十五日于长安弘福寺翻经院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弘福寺沙门知仁笔受弘福寺沙门灵隽笔受大总持寺沙门道观笔受瑶台寺沙门道卓笔受清禅寺沙门明觉笔受大总持寺沙门辨

  • 提要·德辉

    礼部尚书臣胡濙等谨题为重刊清规事礼科抄出。江西南昌府奉新县百丈山大智寿圣禅寺住持僧忠智奏。本寺自唐时佛祖大智怀海禅师垂训。名曰百丈清规。至元间僧德辉重新编刊遍行天下丛林。僧徒循规遵守。洪武拾伍年肆月贰

  • 佛说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卷第二十八·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沙门臣施护等奉 诏译  一切如来真实摄一切仪轨最上秘密广大教理分第二十五之余  复次金刚手菩萨摩诃萨。宣说诸部法三昧成就教理。  谓先通说一切如来法三昧

  • 青阳集·余阙

    元代诗文别集。余阙撰。《青阳集》是元人诗文集中流传较广的一种,有4卷、5卷、6卷、9卷等几种版本。《四库全书》曾据编修励守谦家藏本编入别集类,是4卷本。目前可见到的主要版本,是5卷本、9卷本两种。9卷本卷数虽多,

  • 小说论·郁达夫

    文艺理论。郁达夫著。1926年1月上海光华书局出版,后曾多次再版。1925年,郁达夫曾在武汉大学讲授文学课程,《小说论》便是他当时的文艺学讲义之一。全书共有六章:第一章,现代的小说; 第二章,现代的小说渊源;第三章,小

  • 唐玄宗御注道德真经·李隆基

    四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参校本:敦煌卷子P.2375 号。本书鲜见其它传本。唐玄宗于开元二十年(732年)或二十一年(733年)注《老子》,刻于石幢立在各州龙兴观、开元观前。以《河上公注》为底本,发挥了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