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阿巴哈依图界约

按照布连斯奇条约为中、俄两国画定疆界事,由恰克图左段起线,直至额尔古讷河之最高处止,两国所设界牌录后:

清国特遣蒙古喀尔喀郡王那彦泰、总理界务官瑚毕图,与俄国派驻北京使署参赞兼界务官格拉什诺甫,阅定以下办法,按照一七二七年八月二十日两国全权在波尔河边所定界约,所有山岭、河水以及荒野之地均经两国派员勘明画定,并在批准应有鄂博地方一一设立。向南起,顺布尔古特依山梁,至狄列图地方,共有鄂博四座;此鄂博相对者,设有中国卡伦四:一、奇兰,二、齐克太,三、阿鲁奇都埒,四、阿鲁哈当苏,均以一段之楚库河为界。沿楚库河之南岸一带,向有鄂博六座;俄人之过冬者有二:一在楚库河之南段地方,并在舍尔巴哈草地尽头处,正与重设鄂博地方相近;二在阿鲁奇都埒河口,并在楚库河之南岸。所建房屋,俄国界务官遵照现定条约,飭令拆毁,以清疆界。俄国布拉赤人向在中国所设卡伦以外奇都埒上游一带游牧为业,此项俄民应即迁至楚库河北岸居住,免致将来生事。两国界务官商定办法,凡楚库河之南岸一带,俄国人民不准迁往居住,并经中国政府颁谕飭令该管卡伦随时稽查,遇有卡伦房屋损坏之处,亦即赶为修理。自阿鲁哈当苏鄂博至额波尔哈当苏暨察罕鄂拉,查照条约,所有中间以及附近处之空地,适中平分;从此起,鄂博已设四十八座。凡设鄂博地方,均附近俄国所辖边境。鄂博处,遇有山岭暨著名地方,即以此为两国疆界。各处鄂博之应有者,亦已按序设立,且与中国北段之卡伦鄂博相近。中国托果萨人,向在赤夺格地方一带游牧者,界务官遵照条约,将此项人民迁回原处。自察罕鄂拉卡伦鄂博至额尔古讷河最高处之中国卡伦鄂博,在此附近一带已设鄂博五座,各清疆界,并经两国政府颁谕,令各管卡伦者知悉。凡两国人民,自立约后,不准随意越界。观以上办法,两国疆界均已分别清楚,彼此争端亦可永远断绝。即两国人民因偷窃事而越界者,自定界后,亦不得任意出入。复以俄、蒙二文合写鄂博单,粘贴木牌,竖之于各要地,俾众周知。此单内详细注明,谓:由布尔古特依山至额尔古讷河,其间所经山、河、台干均已排列号数,设立鄂博各等语。兹将其所开号数界单照录于后:

布尔果特依山南段尽头处,设第一鄂博。

布尔果特依山之东,正对柴达穆湖,在此山之北,设第二鄂博。

呼尔林克山岭之南,正对盐池山之尽头处,设第三鄂博。

向狄列图地方并对楚库河之右段有岭,岭上设第四鄂博。

舍尔巴哈草地,在楚库河上游尽头处,沿岸设第五鄂博。

齐克太河口楚库河之岸边有山,山上设第六鄂博。

哈普察盖小河,由楚库河流入,沿岸设第七鄂博。

阿鲁奇都埒河流入楚库河之沿岸,设第八鄂博。

乌伊勒戛小河为产草之地,并在楚库河岸,设第九鄂博。

阿鲁哈当苏河口楚库河岸,设第十鄂博。

乌里雷小河之贴近者为阿鲁哈当苏,其凸出处有旧鄂博一座,小河北岸,设第十一鄂博。

乌布尔哈达音乌苏有旧鄂博一座,靠北段岭上,设第十二鄂博。

旧设鄂博之库穆伦岭,其在北段者,设第十三鄂博。

旧设鄂博之奎河,其北段者为库穆伦岭,在此尽头处,设第十四鄂博。

旧设鄂博之昆古尔特小河,其北段者为库穆伦岭,在此尽头处,设第十五鄂博。

乌诺拿河之北段贴近阿申盖小河,此最高处旧有卡伦鄂博,向北岭上,设第十六鄂博。

旧有鄂博之哈喇果求里,其向北之岭上,设第十七鄂博。

旧有卡伦鄂博之呼苏鲁克,在呼苏鲁克岭小河之北,其北段岭上,设第十八鄂博。

旧有鄂博之巴勒济巴图哈当,其右段向北莫恩柯岭上,设第十九鄂博。

旧有卡伦鄂博之柯莫勒,向北横有山岭,贴近巴勒济勘小河,其南段向西地方,设第二十鄂博。

旧有鄂博之格勒达塔在格勒达塔山之北段,此山众呼为毕勒赤尔,其岭上,设第二十一鄂博。

旧有卡伦鄂博之克尔浑,向北为克尔浑河,其左段岭上,设第二十二鄂博。

旧有鄂博之布库昆河,向北左段地方为哈勒高岭,岭上设第二十三鄂博。

旧有卡伦鄂博之吉勒毕里,在吉勒毕里小河,其北段地方为巴依什里克岭,岭上设第二十四鄂博。

旧有鄂博之阿勒塔干,在布攸哈图之北段,岭上设第二十五鄂博。

旧有卡伦鄂博之阿里楚雅小河,在果尔墨齐小河之北,并顺岭之最尖处,此岭上设第二十六鄂博。

旧有鄂博之尼尔克罗,向北为果索勒台小河,其南段岭上,设第二十七鄂博。

旧有卡伦鄂博之塔布恩托罗果,向北左段地方为克尔河,此北岸之阿达尔嘎岭上,设第二十八鄂博。

旧有鄂博之洪果,其北段岭上,设第二十九鄂博。

旧有卡伦鄂博之阿勒呼特,其北段尽头处并在布格尔,设第三十鄂博。

旧有卡伦鄂博之阿勒呼特,正与乌诺拿河北段尽头处相对,并在阿喇巴彦租里克之左面岭上,设第三十一鄂博。

旧有鄂博之乌布尔巴彦租里克必特开,其北段并在黑岭上,设第三十二鄂博。

旧有卡伦鄂博之贝尔奇岭,其在北向者,设第三十三鄂博。

旧有鄂博之呼尔奇,顺北面岭上,设第三十四鄂博。

旧有卡伦鄂博之蒙古特努克,其北段地方,并在岭之尽头处,设第三十五鄂博。

旧有鄂博之柯勒,向北为吐尔基诺,大河岭之凸出处,设第三十六鄂博。

旧有卡伦鄂博之托索克托尔,其北面并在托索克岭上,设第三十七鄂博。

旧有鄂博之得舌楚,其北面并在霍依岭上,设第三十八鄂博。

旧有卡伦鄂博之霍林那喇逊,其北面并在岭之凸出处,设第三十九鄂博。

旧有鄂博之散多尔特,在沙喇鄂那之北,设第四十鄂博。

旧有卡伦鄂博之乌布尔托克托尔,在托克托尔小河之北,并在托克托尔岭之左面岭上,设第四十一鄂博。

旧有鄂博之库奎什,其右面并在黑岭之北,设第四十二鄂博。

旧有卡伦鄂博之图尔肯,在乌布尔剖尔克河之北,图尔肯岭之北面,设第四十三鄂博。

旧有鄂博之图尔克纳克,其北面岭之最高地方,设第四十四鄂博。

旧有卡伦鄂博之多罗勒果,在岭之北并在察罕淖尔岭之右面,设第四十五鄂博。

旧有鄂博之依玛勒霍,在库尔托罗海岭之北面,设第四十六鄂博。

旧有卡伦鄂博之乌里图,自北而东,为依玛勒霍小河,此岸之北并在哈喇托罗海岭上,设第四十七鄂博。

旧有鄂博之伊林,在依玛勒霍小河之北,自北而东为岭,岭上设第四十八鄂博。

旧有卡伦鄂博之鄂巴图,自北而东,为旷野之地,地上设第四十九鄂博。

旧有鄂博之尼普散,向北即旷野之地,岭上设第五十鄂博。

旧有卡伦鄂博之墨吉兹格之北,岭之尽头处,设第五十一鄂博。

旧有鄂博之齐普盖,迤北一带有荒地之最高者,设第五十二鄂博。

旧有卡伦鄂博之则林图,在岭之北面并在其尽头处,设第五十三鄂博。

旧有鄂博之音克托罗海,向北即旷野之地,岭上设第五十四鄂博。

旧有卡伦鄂博之蒙古托罗海,迤北一带草地上,设第五十五鄂博。

旧有鄂博之安戛尔海,迤北一带草地上,设第五十六鄂博。

旧有卡伦鄂博之库布勒哲库,迤北一带草地上,设第五十七鄂博。

旧有鄂博之塔尔郭达固,向北草地上,设第五十八鄂博。

旧有卡伦鄂博之察罕乌鲁,向北贴近沙罗鄂拉岭,设第五十九鄂博。

旧有鄂博之塔布托罗海,向北贴近博罗托罗海岭,设第六十鄂博。

旧有卡伦鄂博之索克图,向北附近岭上,设第六十一鄂博。

旧有鄂博之额尔库里托罗海,向北附近之最高处,设第六十二鄂博。

额尔古讷河之右岸,正对海拉尔河口中间,在阿巴哈依图岭之凸出处,设立第六十三鄂博。

新定界线大半依在尼布楚所定者办理。现设之鄂博,由布尔古特依山起至额尔古讷河之最高处止,北面地方归于俄,南面地方归于清。本约内声明,所有两国山、河、台干,何者为俄属,何者为清属,经此次议定之后,各设鄂博,嗣后两国人民遇有越界游牧者,即各自收回。此次划定疆界,互定条约,实为两国绝除争端起见,兹再各书合例公文一件,亲自画押,互换于额尔古讷河之最高处,即阿巴哈依图岭是也。

鄂博方向列后:

中、俄两国重设鄂博单,经两国界务官校正,至设立鄂博方向,由第一鄂博起,贴近波尔河,并在恰克图、鄂尔怀图之间迤东起,至额尔古讷河之最高处止,凡与鄂博相对之处,于俄国一面,则设以卡伦各官,俾见明晰。

第一鄂博、第二鄂博、第三鄂博、第四鄂博、第五鄂博:

以上鄂博,与其相对之处,即设以俄国卡伦官。

一、此卡伦官员,即于赤果罗瓦、阿什哈巴赤、塔布乌赤三种人内选充。惟五鄂博相对之处,在楚库河之北岸有一村,半为铁匠居住,该村内有俄国差员三名,应即充为卡伦官之职,并奉国命,饬其兼查边务。

第六鄂博、第七鄂博、第八鄂博、第九鄂博、第十鄂博:

二、此卡伦官员,亦于以上所言三种人内选充,令其在楚库河之北岸,正对柯夺里口居住。

第十一鄂博、第十二鄂博、第十三鄂博、第十四鄂博、第十五鄂博:

三、此卡伦官员,即于霍里恩种人内选充,并准其在梅什河边与库穆伦口相对处,随意游牧,或于草地上,亦无不可。

第十六鄂博、第十七鄂博、第十八鄂博、第十九鄂博、第二十鄂博:

四、此卡伦官员,即于萨拉多勒种人内选充,令其在巴勒济勘小河边居住,归什依萨哥尔拜随时稽察。

第二十一鄂博、第二十二鄂博、第二十三鄂博、第二十四鄂博:

五、此卡伦官员,亦于萨拉多勒种人内选充,令其在阿勒塔小河并对吉勒毕里鄂博居住,归以上该员随时稽察。

第二十五鄂博、第二十六鄂博、第二十七鄂博、第二十八鄂博、第二十九鄂博:

六、此卡伦官员,即于萨尔的勒种人内选充,令其在克尔河边,贴近塔布恩托罗果鄂博居住,归舒连格依图诺随时稽察。

第三十鄂博:

七、此卡伦官员,即于察姆察吉种人内选充,令其在特尔恩小河边,贴近阿勒呼特鄂博居住,归舒连格郝托随时稽察。

第三十一鄂博、第三十二鄂博、第三十三鄂博、第三十四鄂博、第三十五鄂博:

八、此卡伦官员,即于波赤格种人内选充,令其在附近蒙古特鄂博地方居住,归廓布随时稽察。

第三十六鄂博、第三十七鄂博、第三十八鄂博、第三十九鄂博、第四十鄂博:

九、此卡伦官员,即于乌勒楚种人内选充,令其在乌楚尔霍必里小河边,近霍林那喇逊鄂博居住,归什依萨多格尔随时稽察。

第四十一鄂博、第四十二鄂博、第四十三鄂博、第四十四鄂博、第四十五鄂博:

十、此卡伦官员,即于鄂果诺瓦种人内选充,令其在多罗勒果小河最高处,及察罕淖尔,并贴近多罗勒果鄂博居住,归什依萨沙诺麦随时稽察。

第四十六鄂博、第四十七鄂博、第四十八鄂博、第四十九鄂博:

十一、此卡伦官员,即于巴里喀吉尔种人内选充,令其在依玛勒霍小河边,贴近鄂巴图鄂博居住,归什依萨必尔楚随时稽察。

第五十鄂博、第五十一鄂博、第五十二鄂博、第五十三鄂博:

十二、此卡伦官员,即于乌梁海种人内选充,令其在塔尔湖边,贴近墨吉兹格鄂博居住,归什依萨赤达随时稽察。

第五十四鄂博、第五十五鄂博、第五十六鄂博、第五十七鄂博、第五十八鄂博:

十三、此卡伦官员,即于诺密种人内选充,令其在附近塔尔郭达固鄂博之湖边居住,归舒连格依多诺随时稽察。

第五十九鄂博、第六十鄂博、第六十一鄂博:

十四、此卡伦官员,即于赤吉尔种人内选充,令其在哈苏台湖边,贴近察罕乌鲁鄂博居住,归舒连格乌莫赤随时稽察。

第六十二鄂博、第六十三鄂博:

十五、此卡伦官员,即于多勒讷密、廓奴尔等种人内选充,令其在额尔古讷河旁,贴近鄂博并对于海拉尔河之中间,在阿巴哈依图岭之凸出处居住,归舒连格布哥罗克得尔阿毕随时稽察;此项卡伦官员,由额尔古讷河下游之左面,直至渡口处,给以稽察之权,渡口正与哈乌拉图岭相对,此岭设有俄国卡伦官,系尼布楚差员兼充。

猜你喜欢
  卷五十七 后秦録五·崔鸿
  第十一回 刘盆子乞怜让位 宋司空守义拒婚·蔡东藩
  第二十四回 执天子洛中遭巨劫 起义旅关右迓亲王·蔡东藩
  石匮书后集卷第四·张岱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二十四·佚名
  第三三七验充名单道光二十三年九月初四日一二二○二--一四·佚名
  ●郑氏史料续编卷六目录·佚名
  八八六 署理两江总督萨载奏续缴应禁书籍折(附清单一)·佚名
  五八八 军机大臣奏复核陶汝鼐及黎元宽所撰违碍书情形并行文各省饬禁折·佚名
  卷五十八 蜀书十三 陆逊传第十三·陈寿
  杨邠传·薛居正
  明镐传·脱脱
  姬文胤传·张廷玉
  提要·黄佐
  帝系一○·徐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百零二·彭定求

        卷502_1 【和李补阙曲江看莲花】姚合   露荷迎曙发,灼灼复田田。乍见神应骇,频来眼尚颠。   光凝珠有蒂,焰起火无烟。粉腻黄丝蕊,心重碧玉钱。   日浮秋转丽,雨洒晚弥鲜。醉艳酣千朵,愁红思一川。   绿茎

  • 卢祖皋·唐圭璋

      祖皋字申之、又字次夔,号蒲江,永嘉人。庆元五年(1199)进士。嘉定十一年(1218),主管刑工部架阁文字。十三年(1220),秘书省正字,校书郎。十四年(1221),著作郎。十五年(1222),将作少临。十六年(1223),权直学士院。有蒲江词藁。   宴清

  • 卷六·蔡正孙

    李义山王荆公云:“唐人知学老杜而得其藩篱者,惟义山一人而已。”古今诗话云:“杨大年、钱文僖、晏元献、刘子仪为诗,皆宗义山,号‘西昆体’。后进效之,多窃取义山诗句。尝内宴,优人有为义山者,衣服

  • 卷十二·常璩

    钦定四库全书华阳国志卷十二晋 常璩 撰序志巴蜀厥初开国载在书籍或因文纬或见史记久远隐没实多疎略及周之世侯伯擅威虽与牧野之师希同盟要之会而秦资其富用兼天下汉祖阶之奄有四海梁益及晋分益为寜司马相如严君平扬

  • 纂修凡例·佚名

    据广本补一即位礼仪及赏赉之类备书一追上神宗显皇帝尊号祔庙称宗并上孝端显皇后孝靖皇太后谥号书议上孝元皇后孝和皇后尊号谥号虽不及举行而奉所敕谕皆书一谕封贵妃选侍及停封缓封皆书一谕册立皇太子择日具仪悉书 一

  • 卷之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一·傅恒

    <史部,纪事本末类,平定准噶尔方略  钦定四库全书平定准噶尔方略续编卷一乾隆二十五年三月庚戌命犒凯旋之索伦等官兵上谕军机大臣曰兵部奏称凯旋之索伦吉林察哈尔等官兵经过京城请于德胜门外敎塲暂为休息再行起程等

  • 石熙载传·脱脱

    石熙载字凝绩,河南洛阳人。后周显德年间,考中进士。为人疏俊有度量,居家严谨,有礼法。宋朝初期,太宗以殿前都虞候兼任泰宁军节制,征召他为掌书记。太宗任开封府尹时,上表推荐他为开封府推官。授任他为右拾遗,升任左补阙。遭父

  • 李若星传·张廷玉

    李若星,字紫垣,河南息县人。万历三十二年(1604)进士,历任枣强、真定知县。提拔御史,首先弹劾南京兵部尚书黄克缵。巡视国库,陈述祸国病商的四种弊端,请求核察十座国库的收入和支出情况,杜绝贪污浪费,没有批复。巡按山西,请求撤

  • 闗中奏议巻八·杨一清

    (明)杨一清 撰○总制类一为预防边患事兵部覆该本部于兵科抄出总制陜西延宁甘肃边务兼督理马政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杨一清题近该兵部咨该总制大同宣府偏头闗等处边务都察院右都御史刘宇奏要会集边兵以剿灭套冦该本部看得各

  • 春秋大全卷三十一·胡广

    明 胡广等 撰昭公下【癸景王十酉七年】十有四年【晋昭四齐景二十卫灵七蔡平二郑定二曹武二十七卒陈惠二杞平八宋元四秦哀九楚平王居元年吴夷末十六】春意如至自晋【左传尊晋罪已也尊晋罪己礼也谷梁传大夫执则致致则

  • 卷四十六·沈廷芳

    钦定四库全书十三经注疏正字卷四十六山东按察使沈廷芳撰礼记王制第五 疏案下文云有正聼之【云有二字当衍其一】王者节疏公之为言平也【之误者】天子之田节音义晷曰影【影通志堂本作景本字也后并同】公侯节注周公摄政

  • 三十一  非儒·墨子

    儒者曰:“亲亲有术,尊贤有等(2)。”言亲疏尊卑之异也。其《礼》曰:丧,父母,三年;妻、后子,三年;伯父、叔父、弟兄、庶子,其(3);戚族人,五月。若以亲疏为岁月之数,则亲者多而疏者少矣,是妻、后子与父同也。若以尊卑为岁

  • 卷十·佚名

    △般若波罗蜜多品第十之馀佛告慈氏。菩萨摩诃萨有七种事。能得如是不可思议无尽法门。谓因无尽有情界无尽大悲无尽妙用无尽法门无荆坏生死魔故智无尽故。如是般若波罗蜜多。无行无相无生无灭。菩萨於一切法应如是知。

  • 过去现在因果经卷第三·佚名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尔时白净王。发遣王师及大臣已。即以太子璎珞。与摩诃波阇波提。而语之言。此是太子所服璎珞。付车匿还。令以与汝。摩诃波阇波提。见璎珞已。倍增悲绝。而自念言。四天下人。极为薄福。失

  • 大方广佛华严经吞海集卷上·道通

    河朔平原 道通述一菩提场会一世主妙严品。部类区分经中有三世间。一智正觉世间。主能化佛。二有情世间。主人王天王。三器世间。主诸类神。若能依正互融。则难思之境俱是妙严。意曰。世主差别相。妙严平等体。若世主

  • 金瓶梅·兰陵笑笑生

    明代通俗长篇世情小说。一百回。作者“兰陵笑笑生”,约为嘉靖、万历年间山东人,惟其真实名姓不可考。这部书是从《水浒传》中“武松杀嫂”一节发展而来,共一百回。现存有《金瓶梅词话》、《原本金瓶梅》两种。《词话

  • 醴泉笔录·江休复

    两卷,北宋江休复(一○○五~一○六○)撰。该书皆记北宋之杂说杂事,是一部史料价值较高的野史笔记。据清刻本首次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