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九
辛丑春正月癸丑朔。
辛酉,以佥院邓愈为中书省参政仍兼佥行枢密院事,总制各翼军马。
以左右司员外郎侯原善为金华府知府。
院判朱亮祖率兵击陈友谅平章王溥于饶州安仁之石港,不利而还。
元帅朱文辉及饶州降将左丞余椿等引兵次池之建德,令元帅罗友贤攻东流贼垒,擒其将李茂、仲文辉,又追袭其守将赵同佥,走之。
二月癸未朔,改分枢密院为中书分省。
甲申,始议立盐法置局,设官以掌之。令商人贩鬻每二十分而取其一,以资军饷。
己亥,置宝源局,铸“大中通宝”钱。先是,中书省议以国家新立,钱法未定。民以米麦与钱相贸易,每米一石官直钱千,而民间私易加至三千。然钱货低昂,岂能久而不变?今请置宝源局于应天府,铸“大中通宝”钱,使与历代钱兼行。以四百为一贯,四十为一两,四文为一钱,其物货价直一从民便,设官以主其事,上从之。是岁,铸钱凡四百三十一万。
丙午,议立茶法。时中书省议以为榷茶之法,历代资之以充国用。今疆宇日广,民物滋盛,商贾懋迁者众,而茶法未行,惟兴安等处旧有课额,其他产茶郡县并宜立法征之。其法:“官给茶引,付诸产茶郡县。凡商人买茶,具数赴官,纳钱请引,方许出境。贸易每引茶百斤,输钱二百,郡县籍记商人姓名,以凭勾稽。茶不及引者,谓之‘畸零’,别置由帖付之。量地远近,定其程限,由引不许相离。茶无由引及相离者,听人告捕。而于宁安府及溧水州置茶局,批验引由,称较茶货。茶引不相当而羡余者,即为私茶,并听执问。商人卖茶毕就,以原给由引,赴所在官司投缴。如引不即缴展转影射者,论同私茶。”法令府、州、县委官一员,掌其事从之。
升佥院俞通海同知枢密院事。
三月壬子朔。
丁丑,改枢密院为大都督,命枢密院同佥朱文正为大都督节制中外诸军事,中书省参议李善长兼司马事,宋思颜兼参军事,前检校谭起宗为经历掾史,汪河为都事。文正,上兄南昌王子也。时枢密院虽改为大都督府,而先任官在外者尚仍其旧。
以枢密院同知邵荣为中书省平章政事,同佥常遇春为参知政事。
泗州守将薛显以城降。
戊寅,方国珍遣检校燕敬来谢夏煜之命,且以金玉饰马鞍辔来献。上曰:“吾有事四方,所需者文武材能,所用者榖粟布帛,其他宝玩非所好也。”却其献。
夏四月辛巳朔。
是月,改宁国府为宣城府。
以中书省参议李善长为参知政事。
五月辛亥朔。
甲戌,以枢密佥院胡大海为中书分省参知政事,镇金华,总制诸郡兵马;都事王恺为左右司郎中,掾史史炳为照磨。
命同佥枢密院事朱文忠城严州。时杭州为张士诚所据,严距杭密迩,故命筑城为守备。
陈友谅将李明道寇信州,闻胡大海在浙东,惧其来援,乃遣兵据玉山之草平镇,以遏我师。元帅夏德润出兵争之,遂战死。
六月庚辰朔。
乙巳,永兴翼元帅耿炳文言其地邻敌境,乞留广兴翼兵相为应援,上不许。令练饰军士,自为镇守。
丙午雄峰翼分院元帅王思义克番易之利阳镇,擒贼首王文友及其部属,戮之,遂会佥院邓愈兵于三洞源,议取浮梁。
李明道攻信州益急,守将胡德济以兵少,闭城固守,遣人求援于胡大海,大海即率兵由灵溪以进。德济闻援兵至,乃引兵出城与明道力战。大海遂纵兵夹击,大破之,擒明道及其宣慰王汉二,并部卒千余人,得战马器械甚众。大海还金华,送明道、汉二于朱文忠。文忠令二人为书招王溥,复送之建康,上命皆仍旧职,用为乡道,以取江西。汉二,溥之弟也。
秋七月己酉朔。
丁巳,皇第五子生,孝慈皇后出也。
甲子,以范常为太平府知府,谕之曰:“太平,吾股肱郡,其民数罹兵革,疲劳甚矣。今命尔往,当有以安辑之,使各得其所,庶几尽职。”常,滁州人。初,上定滁州,即召见礼遇之。及取太平,定建康,常皆预谋议。至是,命知太平。
上视事东阁,时天热,坐久汗湿衣,左右更以衣进,皆经浣濯者。参军宋思颜曰:“臣见主公躬行节俭,旧衣皆浣濯更进。禹之恶衣服,诚无以加矣,真可以示法于子孙也。臣恐主公今日如此,而后或不然,愿始终如此。”上喜曰:“思颜之言甚善。他人能言,或惟及于目前,而不能及于久远;或能及其已然,而不能及于将然。今思颜见我能行于前,而虑我不能行于后,信能尽忠于我也。”乃赐之币,以彰其直。复谓思颜曰:“汝在前朝,颇有善誉。为主者不能知汝,及归于我,数进谠言,斯诚可嘉。”思颜又曰:“近句容有虎为害,主公既遣人捕获之。今豢养民间,饲之以犬,无益也。”上欣然,即命取二虎并一熊皆杀之,分其肉赐百官。
枢密佥院邓愈兵攻浮梁不下,上命理问谷继先、院判刘文旺率兵往助之。
壬申,陈友谅知院张定边陷安庆。守将余元帅等战败,奔还建康,上怒俱斩之。
八月己卯朔,遣使至汴梁,与元将察罕帖木儿通好。时察罕帖木儿用兵山东,招降东平田豊、乐安俞宝等,其势颇盛。上谓左右曰:“察罕帖木儿虽假义师,图恢复,乃与孛罗帖木儿兵争不解,屡格君命,此岂忠臣之为乎?夫忠臣,先国家之急而已私,讐顾所重,在此不在彼也。又闻其好名,如田豊为人倾侧,察罕待以腹心,则昧于知人矣。古之名将,识察几微,智谋宏远,使人不可测度。察罕岂知此乎?吾今遣人往与通好,观其所处,何如?”然后议焉。
甲申,邓愈克浮梁,陈友谅守将侯邦佐等弃城走。院判于光复攻乐平州,友谅总管萧明率众拒战,光击败之,擒其万户彭寿等六十余人,遂克之。
胡大海率兵攻绍兴,部将总管张英恃勇轻进,至城下遇伏兵,被执,死之。大海围城,久不下,乃还师。
庚寅,上亲帅舟师伐陈友谅。先是,朱文忠送李明道至建康。上问“陈氏如何”,明道具言“友谅自弑徐寿辉,将士皆离心,且政令不一,擅权者多,骁勇之将如赵普胜者又忌而杀之。虽有众,不足用也。”及安庆之陷,上遂决意伐之,召诸将谕之曰:“陈友谅贼杀徐寿辉,僣称大号,天理人情所不容。乃不度德量力,肆骋凶暴,侵我太平,犯我建康。既自取祸败,不知悔悟,今又以兵陷安庆。观其所为,不灭不已,尔等各厉士卒以从。”徐达进曰:“师直为壮。今我直而彼曲,焉有不克?”刘基亦言于上曰:“昨观天象,金星在前,火星在后,此师胜之兆。愿主公顺天应人,早行吊伐。”上曰:“吾亦夜观天象,正如尔言。”至是,遂率徐达、常遇春等各将舟师,发龙湾。上御龙骧巨舰,建大旗于前,署曰:“吊民伐罪,纳顺招降。”诸军乘风溯流而上,有乌数万夹上舰而飞,又有蛇自西北浮江趋蟠于舵,视其状甚异。明日,至采石泊牛渚矶,复有龟蛇于急流中旋绕舵后竟日,众喜以为神物之相。时友谅江上斥候望风奔遁。戊戌,至安庆,敌固守不战。上以陆兵疑之,敌兵动,乃命廖永忠、张志雄以舟师击其水寨,破敌舟八十余艘,获战船二十有七,遂克安庆。长驱至小孤,友谅守将傅友德及丁普郎迎降。壬寅,师次湖口。遇友谅舟出江侦逻,上命遇春击之,敌舟退走,乘胜追至江州。友谅亲率兵督战,上分舟师为两翼,夹击友谅,又大破之,获其舟百余艘。友谅穷蹙,夜半挈妻子弃城,走武昌。癸卯,我师入江州,获马二千余匹,粮数十万。上复遣徐达进兵追之,闻友谅欲出沔阳,战舰拒战,达乃屯于汉阳之沌口以遏之。
改安庆府为宁江府,以儒士吴去疾同知府事,复立宁江翼。
改池州路为九华府,以刘行任为知府,寻改为池州府。
甲辰遣兵取南康,克之。改为西宁府,以星子县尹陈子亨守之,又分遣将士取各城之未下者。
乙巳,池州东流县乡兵头目许山降。山自壬辰兵起,聚众二万余人,以捍乡里。至是,闻大军西讨,遂来降。
丙午,蕲黄广济降。
戊申,陈友谅平章吴宏以饶州降,命仍其官,守饶州。
九月己酉朔。
辛亥,陈友谅平章建昌王溥降。时溥以其弟汉二兵败被执,又闻友谅失九江,败走势孤,不能自支。汉二又以书招之,溥遂与同知郭敬、总管孟兴、元帅孙德寿等遣万户罗康荣奉书来请降,上命各复其官,俾仍守建昌。
壬子,以左右司员外郎陶安为黄州府知府。
甲寅,星源翼判官俞茂攻德兴,克之。
壬戌,建昌王溥复遣检校刘巨川以南丰州及临川金溪等八县来献。
丁卯,皇从孙守谦生,皇侄文正之长子也。
冬十月戊寅朔,增置大都督府左右都督同知、副使、佥事、照磨各一人。
乙酉,以都护府断事官马世熊、严达、陈汉、知事何士龙为大都督府断事官。
戊子,命理问谷继先率兵讨陈友谅之兴国路石榴山寨,克之,获寨首严院使及其官属军士三百余人,马骡百余匹。
十一月戊申朔。
戊午,命参政常遇春救长兴。先是,张士诚遣司徒李伯昇寇长兴,众十余万,水陆并进,直薄城下。城中兵仅七千,敌势甚盛。上在江州闻报,命帐前都先锋陈八、元帅王国宝等率建康兵,元帅沈友仁、华高率宜兴、宁国兵,总管彭某、万户费聚率广兴、安吉兵往援之。寇兵夜劫营,诸军皆溃,耿炳文婴城拒守。明日,遣左副元帅刘成出西门迎击,败之,禽其将宋元帅等。成追至东门,敌反兵力斗,炳文不能救,成遂战死,禆校李崇亦中流矢死。于是,寇复围城,结九寨、为楼车下瞰城中,运土石填濠隍,放火船烧水关,攻城益急。城中昼夜应敌,凡月余内外不相闻。上以其围久不解,故复命遇春往救之。
己未,命平章吴宏等率兵取抚州。时陈友谅右丞邓克明据城拒守,宏遣人招之。克明意欲缓师以疑我,闻佥院邓愈驻兵临川之平塘,乃遣人诣愈,诈献其地请降。愈察其意非诚,即率兵由渔阳叚鼓间道夜袭之。黎明至其城下,兵由东、西、北三门入。克明不意我师至,仓卒计无所出,单骑出南门走,又自度不能免,乃遣其员外罗天鍚以分省印及所掠抚州、建昌、临江、汀州等四路,南豊、宁都、富三州,临川、乐安等十八县印诣愈降。愈留克明于军中,令其弟志明还新淦收其故部曲。克明因请往九江见上,愈以兵送之。至中途,克明复逃归新淦。
甲戌,常遇春兵至长兴,李伯昇弃营遁。遇春追击之,俘斩五千余人。
十二月戊寅朔,改淮海府为维扬府。
己亥,陈友谅江西行省丞相胡廷瑞、平章祝宗遣宣使郑仁杰诣九江纳款。仁杰因以廷瑞之意言于上曰:“明公英武盖世,海内豪杰皆延颈倾心,乐为任使。廷瑞等欲归命久矣,然无路以请,今特遣仁杰输款。但所领将校久居部曲,人情相安,恐既降而以此辈属之他人,则非所愿,故预陈本意。”上以书报之曰:“郑仁杰至言足下有效顺之诚,此足下之明达也。又恐分散所部,属之他将,此足下之过虑也。吾起兵以来十年于兹,奇才英士得之四方多矣。其有能审天时,料事机,不待交兵,挺然委身而来者,盖其意亦欲立功当时,垂名后世。大丈夫相遇磊磊落落,一语契合,洞见肺腑,故尝赤心以待之。随其才而任使,兵少则益之以兵,位痹则隆之以爵,财乏则厚之以赏,初无彼此之分,此吾待将士之心也。安肯散其部属,使人自疑而负其来归之心哉?且以陈氏诸将,观之如赵普胜骁勇善战以疑,见僇猜忌,若此事竟何成?近建康龙湾之役,予所获长张、梁铉、彭指挥诸人,用之如故,视吾诸将恩均义一,无有所闻。及长张破安庆水寨,梁铉等攻江北,功绩茂著,并膺厚赏。此数人者,其自视无复生理,尚待之如此,况如足下不劳一卒,以完城来归者耶?然得失之机,间不容发,足下当早为之计。又闻彼守御诸将,相持累岁,彼此之际,各怀嫌疑,不能自安。书至,宜以昔日相疑之心,一时解释,同其和好,作磊落大丈夫,岂不可以保全富贵,光荣祖宗,贻及子孙哉!若各持己见,不察事机,是非同异,焉能免祸?足下其审之。”
是岁,以枢密院同知徐达为中书右丞。
以亲军左副都指挥使康茂才为亲军副都指挥使。
升按察副使单安为提刑按察使。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一百四十六 吐蕃·刘昫 太祖纪一·薛居正 卷九·本纪第九·宣宗·张廷玉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二·徐乾学 第三节 母亲·老舍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百二十五·佚名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三十·佚名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十二·佚名 卷之二百六十五·佚名 通志卷三十五·郑樵 钦定兰州纪略·阿桂 谢成传·张廷玉 卷三·允禄 卷六十·佚名 卷一·曾巩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