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八

钦定四库全书

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一百八

雍正九年七月

上谕九道

初一日奉

上谕陕西西安督抚标下俱有新募入伍之兵丁必须勤加操演始可资战守之用朕思抚标之兵有抚臣亲自操演自然技勇日渐娴熟督臣现驻肃州标下弁员又大半随往军营西安兵丁或至训练生疎亦未可定侍郎马尔泰办理军需案件驻劄西安若於暇时教导兵丁最爲近便着将督标之兵丁随时练习加意教诲务使有勇知方以备国家千城之选

初八日四川总督黄廷桂奏报剿平瞻对等处贼番奉

上谕据奏汉土官兵进剿瞻对奋勇冲锋用命力战直捣贼番巢穴至桑阿邦之侧打东打地方番衆率先输诚

已将贼首擒献等语此次出征有功効力之弁兵等着酌量议叙赏赉所有伤亡之汉土官兵等着照例赏恤朕阅此本内所载征剿瞻对事宜马光効力之处居多而化导酋长谕以解献贼赃则胡兆吉之力也昨据学士德龄等将黄廷桂所参马光进剿瞻对谬妄草率一案察审定拟前来又据黄廷桂等续参马光婪赃贪鄙各款朕思此次用兵黄廷桂等既称汉土官兵感戴国恩奋勇击贼若果如所奏则马光乃领兵爲首之大员功绩应有可録即有过愆亦可相抵再查德龄等所审与黄廷桂等续参各款在马光尚无不可寛宥之条着将马光革职从寛免其审究令自备鞍马前赴大将军岳锺琪军营听候调遣効力赎罪又据德龄等议称胡兆吉同有统兵之责乃心怀疑忌逞忿误公应照溺职例革职等语胡兆吉不能和衷共济本应罢斥姑念此番効力行间着革职从寛留任

初十日奉

上谕朕因河南上年有被水之州县今春小民乏食特令侍郎王国栋前往赈济动用仓谷五十余万石续经该侍郎查有不应赈济而冒领者计谷万余石议令着落该州县严行追比如百姓不能清完即着该州县赔补朕思发粟蠲租乃国家爱养黎民之大典岂容冒滥升斗以滋弊端按数追还与情理允协惟是今年夏月豫省州县又有雨泽愆期之处朕心甚切忧劳惟恐收成歉薄不及平时正遣大臣官员前往查勘其从前所开冒领谷石之人未必皆系殷实有余之家而一时无知冒领今按数着追难於缴还未免竭蹶用沛格外之仁将应追未完米石缓其追比俟将来年谷丰稔力能完纳之时着督抚再行徵收还项

又奉

上谕从前降旨内外各省官民有实被吾弟怡贤亲王之德泽诚心感激者准建立祠宇以展追慕之忱今远近各省绅士军民合词恳请虽贤王美善孚於懿好之公异口同声不谋而合朕思天下至大皆传闻王之令名有未亲被王之恩惠者若一体建祠展祀则与朕之谕旨不符即王平日谦抑爲怀亦知必不歆享也除畿辅之地王之功德理宜俎豆千秋已降旨俞允建祠外奉天爲

祖宗发祥之所仰蒙

福佑笃生贤王爲国家宣猷佐政则俯顺官民吁请建立祠宇於情理爲宜至於两淮盐务积弊多年自王总理户部以来清一切之正供省多方之浮费弊端永杜苛累全除衆商咸沐恩膏万竈皆成乐土再者江南户口殷繁水利最关紧要王念切民生留心访问明晰将一切兴修事宜奏闻於朕朕本欲俟直隶工程就绪之後令王前往江南爲万民兴久远之利後以国政赞襄不能即往旋据陈时夏之奏王奏请速行可以不必待臣亲往朕因命督抚大臣等相度经营因势利导今东南数千里河流疏通有灌漑之益而无泛溢之虞者实王创

始之力也王之功德其显着於江南者如此准於扬州地方建立祠宇一所以慰舆情浙江总督李卫前爲户部司官时朕并不知其姓名王在朕前极力保荐谓其才品俱优可当大任自朕御极以来王爲国荐贤之处甚多而如李卫之深信力保者内外不过数人朕因将李卫屡加擢用至浙江总督李卫公忠敏逹方正亷明易俗移风兴利除弊浙人深受李卫敎养之益者皆王荐举之功也准从浙人之请於杭州圣因寺之侧建立祠宇以申其感戴之诚其余各省陈请建祠者俱不必行至大学士九卿议称祠宇规模若於部文未到之先已经建造者无庸更改等语此言甚属差误各省督抚大臣岂有不俟谕旨而遽然举行之理假若有之则其人之愚昧轻率可知更不应准其举行

二十二日奉

上谕各省驻防兵丁生齿日繁现今余丁甚多若听其闲居既无从学习技勇而定额钱粮亦难以养赡家口着交与各处将军於满洲余丁内择其能骑射可供驱使者额设兵丁之外添设若干名并作何给与钱粮操练技勇之处详悉妥议具奏

二十三日奉

上谕今年五六月间直隶山东河南等处雨泽愆期朕即虑及上年被水低洼之地鱼子存留今夏烈日蒸晒恐变爲蝗蝻爲禾苗之患特令大学士等寄信与直隶山东督抚严饬属员留心访察预爲防遏兹据沈廷正奏报山东济宁州之南乡新店等处有蝻子萌动已饬令文武员弁上紧扑灭又据张元怀奏称光州所属竹园内生有青虫其形似蝗吞食竹叶未伤田禾今已捕除等语从来蝗蝻始生之时以人力制之尚易而小民躭?偷安惮於用力又恐践踏禾稼瞻顾逡廵及至飞扬之後远近蔓延则势已不可遏矣是在实心任事之官员督率乡民力爲捕治不得姑顺舆情酿成大患着直隶山东河南江南等处督抚通行所属实力奉行傥视爲具文苟且塞责将来飞扬之时朕必察其发生之处将该地方官从重治罪不少寛贷直隶山东河南三省钦差大臣科道等一同留心访察毋忽

二十四日奉

上谕朕以直隶山东河南夏问雨泽愆期特命截漕查赈预谋民食既而三省陆续奏报得雨朕心稍慰兹闻直隶山东及河北彰卫二府有穷民因秋成无望预爲渡河而南以图就食者盖因本地歉雨之时尚未闻截漕查赈谕旨辄思就食他省若即令资遣还乡恐时届仲秋耕种之期已过转致失所着该府饬令沿河州县於各渡口详询其所欲往地方有力不能自逹者量给路费仍知照该州县善爲安插除有亲朋可依及已佣工得食者听其自便外其乏食之民着用截漕米石照例计口赈给此等流民有闻家乡近日得雨欲回本籍者即资给遣回其未愿即归者俟来春耕种之候仍皆给以资粮使之回籍凡资给之费俱照例动用存公银两

造册送部有浮冒扣尅等弊该抚指名题参如各省乐善之家有能将覔食穷民存恤周济及资助回籍者该地方官详报上司酌量轻重奬给花红旗匾最优者给之顶带以示鼓励至於直隶山东地方既经得雨又现今截漕查赈人心安帖必无轻去其乡者设或愚民无知闻邻省安插流民经理得宜仍复接踵而至离乡弃业舍本籍自有之恩泽以望泽於他乡其势必至两误该地方官务悉心安集剀切晓谕令其勿离故土又闻渡河流民有欲往湖广者楚地虽产米之乡而去直隶山东较豫省更远恐将来回籍愈难除已至湖广者着该地方官安插得所外其尚在隣省者询明湖广果有亲朋可依则资给令往否则即於所到地方安插夫率土苍生皆吾赤子各该督抚及地方有司务须痌瘝乃身体察周详规画尽善期无一夫不获其所以副朕勤恤民隐子惠元元之至意

二十六日四川总督黄廷桂奏川省常平仓捐例应改谷作银并请开捐将银市谷存贮奉

上谕川省乃产米之乡积贮自易於爲力该督请开捐纳误矣况改谷折银又复将银买米徒滋弊端更属背谬但通省积谷止四十万石爲数实少应如何增贮之处着前所派会议截漕之大臣速行详议具奏

二十七日奉

上谕广西道通交趾闻该地方常有无知愚民希图意外之利抛弃家业潜往交趾地方开矿其所去之人有侥幸获利而回者有资本用尽乞食而回者有一去而永不回者地方官虽禁谕稽查伊等总以出外贸易爲辞亦难究其所往何处更有奸匪之徒行凶犯罪潜逃异域以致追缉无踪悬案莫结似此违禁妄行之风渐不可长着广西廵抚提鎭悉心商酌於往来隘口及僻路可通之处酌量拨兵添汛饬令该管官弁加谨廵查倘有私行出口之人务令押解原籍照例治罪如弁兵偷安稽查不力或有受贿卖放等弊日後发觉一并按律治罪将该管官严加议处庶愚民不致轻去其乡流离异地而奸匪之徒亦不致远扬漏网矣

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一百八

猜你喜欢
  卷二百三十四·列传第一百二十二·张廷玉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一百五十·杨仲良
  唐书直笔卷二·吕夏卿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六十二·佚名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八十五·佚名
  卷之十四·佚名
  ◎黄上将开丧记·李定夷
  通志卷十四·郑樵
  卷七十七·司马迁
  五宗世家第二十九·司马迁
  管蔡世家第五·司马迁
  卷二百四十·杨士奇
  秦昭王谓左右·佚名
  卷一百二十二·雍正
  职官三二·徐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续机缘集清·释漪云(漪云溪照达邃辑)·释德诚

    ○船子和尚东游泊钓船处(唐·愚公谷人)和尚东来泊钓船,一溪秋水月明天。此中定有高人出,为忆前身几百年。辛酉三月二十七日,法忍寺天空阁毁于火,得小碣于灰烬中。前集右军书圣教二行,中刻此诗,后勒会昌元年十一月,款书愚公谷人

  • 蠲戏斋诗话(四)·马一浮

      少陵之诗,人皆圣之,予亦圣之。杨大年辈虽狂诋极訾,宁足以屈少陵?若夫真而忘拙,易而近于率者,则有之矣,要未必遂为大家之病。予方爱之、重之,愿世之人效之,何敢诋少陵?非惟不敢,亦不暇。虽然,君子之过,如日月之蚀,少陵虽圣,犹有过

  • ●卷七·江顺诒

    ◎七曰境○诗词曲意境各不同王阮亭云:“或问诗词分界,余曰:‘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定非香奁诗。‘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定非草堂词。”[诒]案:会真记之“碧云天,黄

  • 后集卷八·蔡正孙

    秦少游少游名观,苏子曕以贤良荐于哲宗,除博士,迁正字。绍圣坐党,编置郴州。长于议论,文丽而思深,当世重之。东坡尝有书荐少游于荆公,云:“向屡言高邮进士秦观太虚,公亦粗知其人,今得其诗文数十首,拜呈。词格高下,固已无逃于

  • 卷二百二十五·列传第一百二十一·柯劭忞

      韩林儿 张士诚   韩林儿,永年人。其先本栾城人,世以白莲社烧香惑众。父山童,尝为童子师,人称为韩学究。至正初,山童倡言天下将大乱,弥勒佛出世。愚民私相附从。颖州人刘福通与其党杜遵道、罗文素、盛文郁、王显忠、

  • 卷之一百九十八·佚名

    光绪十年。甲申。十一月。丙辰。谕内阁、御史张廷燎奏、豫省州县捏灾侵蚀钱粮。亟宜认真纠察一摺。据称豫省各州县。于每年下忙前后。必捏报灾区。禀请缓徵。将所报灾区已完钱粮。归入私囊。甚至句通书差。改换徵册

  • 卷二十·傅恒

    钦定四库全书平定准噶尔方略正编卷二十乾隆二十年冬十月丁巳以解送达瓦齐至京遣官告祭太庙社稷行献俘礼戊午上御午门楼行受俘礼奉防达瓦齐及伊子罗卜扎等俱着交理藩院候防申谕定边左副将军达尔党阿等进事宜上谕军机

  • 列传卷第二十六 高丽史一百十三·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安佑[金得培李芳实]。○安佑小字拔都耽津县人金得培尙州人李芳实咸安县人。 佑恭愍元年拜军簿判书鹰扬军上护军累历知枢密院事 知中书政事

  • 赵锦传·张廷玉

    赵锦,字元朴,余姚人。嘉靖二十三年(1544)进士。授官江阴知县,征授南京御史。当时在江海处出现敌情,朝议在镇江设立总兵官。赵锦说:“小寇剽掠,用不着烦置重兵。”皇帝于是罢去这项提议。之后,赵锦上疏说:“淮、兖数百里,百姓多

  • 卷七十五 孟尝君列传第十五·司马迁

    孟尝君名文,姓田氏。文之父曰靖郭君田婴。田婴者,齐威王少子而齐宣王庶弟也。【索隐】:按:战国策及诸书并无此言,盖诸田之别子也,故战国策每称“婴子”、“朌子”,高诱注云“田朌”、“田婴”也。王劭又按:战国策云“齐貌辩

  • 文与质的辩论·孔子

    【原文】 棘子成①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②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③”。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④。” 【注释】 ①棘子成:卫国大夫。②夫子:这里指棘子成。古代大夫可以被尊称为“

  • 佛说四谛经·佚名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佛告诸比丘。比丘应唯然。比丘便从佛闻。佛便说是。比丘真正法说。为是四谛。具思惟见开了分别发见。若所有比丘过世时。从如来无所著正觉。是亦从是

  • 维摩诘所说经卷中·佚名

    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文殊师利问疾品第五  尔时佛告文殊师利。汝行诣维摩诘问疾。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彼上人者难为酬对。深达实相善说法要。辩才无滞智慧无碍。一切菩萨法式悉知。诸佛秘藏无不得入降伏众魔游

  •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十五·圆晖

      从此大文第五。明得三律仪别。就中一明得处时同异。二明有情支因。三明得恶处中。此下第一明得处时同异。论云。此别解脱。静虑无漏。三种律仪。从彼得一。亦得余二不。不尔云何。颂曰。  从一切二现  得欲界

  • 初恋·屠格涅夫

    《初恋》是俄国作家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创作的中篇小说,发表于1840年4月的《读者文库》。《初恋》写了四十余岁的中年人,符拉基米尔·彼德罗维奇对他十六岁初恋生活的回忆,并细致而独特地描写了少年“我”的心

  • 杭俗遗风·范祖述

    风俗志。清范祖述撰。一卷。于同治二年(1863)撰成是书,专记道光至咸丰以来俗情掌故。约三万七千字。分时序、乐善、声色、婚姻、寿诞、丧事、排场、俦品、女工、饮食、驰名、备考十二类。时序类记其四季风俗、婚姻、

  • 惜香乐府·赵长卿

    十卷。宋赵长卿 (约1224前后在世)撰。赵长卿自号仙源居士,南丰(今江西东部)人,宗室子。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词集共十卷,分类编次。其中 《春景》三卷,《夏景》一卷,《冬景》一卷,《总词》三卷,《拾遗》一卷。据毛晋

  • 秦汉史·吕思勉

    秦汉历史研究专著。吕思勉著。开明书店1947年初版,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再版。香港太平书局翻印本流传亦较广。分上下两册,凡20章126节,约60万字。上册是秦汉政治历史,分列12章79节,以纪事本末体叙述自秦始皇26年(前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