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回 楚霸王乌江殒身 汉高祖汜阳即位
话说项王率领骑队八百余人,脱出重围,随行军士,一路陆续逃走。直至淮水河边,觅得船只,渡过对岸。回顾部下,只剩了百余人!又前行半日,到了阴陵,忽然迷失道路。瞥见路旁有一农夫,项王上前向之问路。农夫见是项王,知道兵败逃走,心恨其人平日暴虐,便想骗其陷入绝地,不能走脱。于是故意指着左边说道:“可由此路前进。”项王信以为实,策马前进,行了数里,却遇一个大湖,横住去路。项王方知受欺,重复折回原处,觅路行到东城,随身仅余二十八骑。
此时灌婴率领马兵五千随后追到。项王自知众寡悬殊,不能逃脱,因对部下二十八人道:“吾自起兵,至今八年,身经大小七十余战,未曾一次败北,所挡必破,所击必服,遂至称霸天下。岂料,今晚困于此!此乃上天有意亡我,非我不能取胜!今日固当决一死战。但诸君观我必当突围斩将,三次胜敌,使诸君知乃天亡我,非用兵之罪!”项王言罢,乃引二十八骑,上一小山,布成圆阵,各执兵器向处。
汉兵追到,将山围住。项王对部下道:“诸君看我斩其一将。”遂命二十八骑分为四队,四面直驰下山,约定:“同到山之东边取齐,再分作三处驻扎。”于是,项王大声一呼,二十八骑一齐大呼,纵马驰下。
汉兵素畏项王,今见楚军四面驰下,也不知项王所在,尽皆退避,裂开一条道路,让楚军杀出。项王趁势斩了一员汉将,突出围外。汉骑将杨喜见项王走脱,便策马追赶。项王正行之间,闻得后面鸾铃声响,知是有人来追,急回过头来,大喝一声。杨喜只顾向前追赶,不提防被项王一喝,直如迅雷震耳,魂飞魄散,连着坐下战马,都受大惊,一直倒退数里之远!项王到得山东,果然会合部下,分作三处。汉兵追来,不知项王究在何处?也将兵分为三队,一齐围住。项王又冲出围来,斩了汉军一员都尉,杀兵士数十人,救出两处部兵,复聚一处。点算二十八骑,仅失去两骑。项王对部下道:“吾言何如?”部下尽皆心服,齐答道:“大王之言果验!”后人因名其山为“四溃山”。
项王遂引部下到了乌江之旁,意欲渡江。恰遇乌江亭长遣人撑船,泊在岸边。见项王到来,便迎住说道:“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人众数十万,亦足立国称王,望大王速即渡江。今惟臣有一船,汉兵纵使迫到,无船可渡,大王尽管放心。”项王见亭长甜言蜜语,情形可疑,暗想:“莫非设计诱我上船,趁势擒住,献与汉王邀功?我若被擒,不惟失却身分,而且玷了名声,岂可落他圈套!但我若露出迟疑之状,被他看破,不免笑我胆怯。为今之计,惟有设词谢绝。”项王因含笑对亭长道:“天既亡我,我何必渡!况我率领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西行,如今竟无一人随我回家。纵使江东父兄见我可怜,奉我为王,我更有何面目与之相见?又纵使父兄并不责问,我心独不惭愧?”说罢,长叹一声,指着坐下骓马,对亭长道:“吾骑此马已历五年,临阵战争,所向无敌,曾一日行千里之路,今不忍杀之!吾知汝乃忠厚长者,故特赐汝。”说罢,跳下马来,将马交付亭长。又命部下二十六人,尽皆下马步行。项王见追兵已近,令部下各持短兵接战。项王奋勇厮杀,汉兵遇着便死。此一阵,连杀汉兵数百人,项王身亦受伤十余处。自知力竭,便欲寻个自尽。却望见汉军骑司马吕马童,说道:“汝岂非吾之故友乎?”吕马童闻说,望了项王一面,用手指示与王翳道:“此乃项王也!”项王因对吕马童道:“吾闻汉王悬出赏格,得我头者,赐金千斤,邑万户。吾因汝是故友,今特卖个人情与汝。”说罢,拔剑自刎而死。王翳乖觉,骤马取了项王首级。汉兵见项王已死,一拥上前,各想分取项王尸身,邀得重赏。彼争此夺,自相杀死数十人。项王肢体,竟被分为四段。
杨喜、吕马童、吕胜、杨武四人,各得一段,齐向汉王报功。汉王命五人各将所得首级、肢体凑合一处,验得果是项王全身,于是将悬赏万户之地,分为五国,封五人皆为列侯。此时,垓下楚军闻项王身死,楚将季布、钟离昧二人易服逃去,余人皆来投降。内有楚将丁公,自恃前在彭城曾经放走汉王,留下人情,以为:“此次汉王见我,定加优待”,遂到汉营求见。谁知,汉王一见丁公,记起前事,即喝令左右将丁公捆绑,巡行各营一周,说是:“丁公为臣不忠,以致项王失了天下。”因命将丁公斩首示众,使后来为人臣者,勿学丁公模样。汉王既斩丁公,其余降将,一律授以官职,命人安抚楚地各城。各城守将,闻风尽皆归服,只有鲁城坚守不下。汉王大怒,自引大军围之,欲待城破,屠其人民。忽闻得围城之中犹有弦歌读书之声,因转念道:“鲁乃礼义之国,或者不知项王果死,故特尽忠坚守?”遂令人持项王首级,与城上人观看。城上认是项王之头,方始开城迎降。
汉王因怀王初封项羽为鲁公,此次项羽死后,鲁地又最后降,遂命收拾项王尸身,用鲁公礼葬于谷城。汉王亲自设祭,哭泣尽哀而去。所有项氏支属,一概不诛。内中项伯等四人,有功于汉,皆封为列侯,赐姓刘氏。至今河南河阳县有项羽墓。又安徽和县东北乌江浦,有西楚霸王庙。清人黄景仁有《乌江吊项羽》诗道:
愤王遗像黯承尘,已事空悲五裂身。
百二山河销赤炬,八千子弟走青磷。
好寻鬼母挥余泪,自有狮儿作替人。
王气东南来尚早,不须亭长在江滨。
项王已死,各国皆已归汉。惟有临江王共尉,乃共敖之子,嗣父为王,不肯来降,汉王遣刘贾领兵讨平之。汉王自由鲁地回到定陶,驰入韩信营中,再夺其军。因下令道:“义帝无后,新定楚地无人镇抚,齐王韩信熟悉楚国风俗,兹立韩信为楚王,据有淮北之地,建都下邳。立彭越为梁王,据有魏地,建都定陶。又,韩王信前在荥阳为楚兵所擒,后得逃归,仍立为韩王,封以颍川之地。”并下令大赦天下。汉五年春正月,各国国王相聚会议,欲尊汉王为皇帝,遂上疏道:
楚王韩信,韩王信,淮南王英布,粱王彭越,故衡山王吴芮,赵王张耳,燕王臧荼,昧死再拜上言大王陛下。先时,秦为无道,天下诛之,大王先入关中,降秦王,存亡继绝,以安万民。功盛德厚,又加惠于诸侯王,有功者皆得分地,而位号同等,无上下之别,何以表著功德,传示后世!谨昧死再拜上帝尊号。
汉王见疏,推让道:“寡人闻‘帝号惟贤者始得有之’。今诸侯王皆推寡人,寡人何以克当?!”诸侯王皆道:“大王起细微,灭乱秦,诛不义,平定天下,德施四海,宜居帝位,天下幸甚!”汉王道:“既承诸侯王厚意,寡人敢不从命!”于是,诸侯王及太尉卢绾等三百人,与博士叔孙通,议定即位礼节。择二月甲午日,汉王即皇帝位于汜水之阳,是为汉高祖。下沼追尊刘媪为“昭灵夫人”,立王后吕氏为皇后;太子为皇太子。封故衡山王吴芮为长沙王;故越王无诸为闽越王。命诸侯王各自罢兵归国,高祖自率群臣,定都洛阳。
自从陈胜起兵,天下大乱八年,至此复归统一,成立汉家三百年基业。后人有诗咏道:
秦皇雄武并六国,欲立万世帝王业。
销兵铸锯也乱萌,焚书坑儒积威劫。
筑城万里北防胡,戍兵五岭南平粤。
域中驰道几周游,海上仙山劳梦结。
平吞泾渭起阿房,更鉴骊山营墓穴。
一朝命尽沙丘宫,奄竖生心谋篡夺。
泉合鱼烛肉未寒,篝火狐呜难先发。
亡秦岂必定胡人,张楚何期由戍卒。
一夫袒臂万方应,星火涓流势莫遏。
望夷昏主已亡身,轵道降王终屈膝。
环楼绮殿一炬收,金凫银雁骈车出。
沐猴霸王思归乡,斩蛇帝子恨失职。
登坛国士一军惊,传檄三秦期月克。
龙争大野苦未休,鹿逐中原更谁得。
百战百胜势终穷,斗智斗力谋竟获。
未须绛灌夸战功,肯许良平炫奇策。
经营天下岂力征,成败人心关顺逆。
巍巍帝位汜水阳,传世十二年三百。
不阶尺土扫群雄,一代兴王开火德!
猜你喜欢 酷吏列传第六十七·范晔 列传第四十八 诸夷·姚思廉 唐六臣传第二十三·欧阳修 卷十五·毕沅 第十回 逃将军弃师中虏计 亡国后侑酒作人奴·蔡东藩 第三回 攻城掠地迭遇奇材 献币释嫌全资贤妇·蔡东藩 今献备遗卷二十九·项笃寿 第六十册 天命九年正月·佚名 满洲老档秘录·金梁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三 灾祥略三·纪昀 卷之十六·祁韵士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八十七·阿桂 通鉴纪事本末卷二十六下·袁枢 楚元王世家第二十·司马迁 张介福传·张廷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