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三 列传二百四十三

列传

金 【二十二】

○金二十一

乌陵阿呼图

  赫舍哩约赫德

完颜哈达

伊喇布哈

乌陵阿呼图

赫舍哩约赫德

完颜哈达

伊喇布哈

△乌陵阿呼图

乌陵阿呼图初为都尉戍潼关正大八年被旨入援至偃师闻元兵径渡白坡直趋少室夜至少林寺时登封县官民己迁太平顶御寨呼

图使人绐县官云吾军中家属辎重欲留此山即率兵赴汴京因摄县官下山使之前导军随而上山既险固粮亦充足遂有久住之意寻纵军

下山劫掠牛畜粮糗亦分有之恒山公武仙参政色埒两行省军屯登封城南遣人约之入京呼图不肯下不得己分军四千与色埒俱东两行

省军溃于中牟呼图狼狈上山色埒行省于中京征兵同保洛阳呼图惧罪乃往留其半以为巢穴天兴二年色埒卒呼图代行省事六月敌势

益重即领轻骑弃城南奔遂失中京初呼图在太平顶既顾望不进又惧人议己乃出榜募人为救驾军得不逞之徒二十余人促令赴京行及

卢店即行劫械至杖之人无不窃笑既而走蔡州帝召见慰问而心薄之会宋人攻唐州元帅乌库哩黑汉屡遣人告急即命呼图援之大败仅

存三十骑而还既而以呼图为殿前都点检罢权参政元兵围蔡呼图守西面其奴窃呼图金牌夜缒城降朝士喧播谓呼图纵之往将有异志

乎图内不自安乞解军职帝慰之且赐馔以安其心呼图初罢机政颇有怨言至是始感恩无他卢矣寻权参政防守如故蔡城破投汝水死

△赫舍哩约赫德

赫舍哩约赫德一名志本出亲军贞佑间布萨安贞宣抚山东以约赫德为军中提控时山东羣盗蜂起安贞遣约赫德破巨蒙等四堌又

破马耳山砦杀降贼党甚众积功授行山东西路兵马都总管府事兼武宁军节度使徐州管内观察使兴定二年宋兵攻泗州约赫德赴援大

破之又围盱眙宋人坚守不出以骑兵刀掠境内而时遣羸卒薄城诱之宋人来拒约赫德佯北伏发击之宋人复来援合击败之移兵赴青平

宋兵突出战少却旋以轻骑扼其后故逗遛不与战纵之走东南薄诸河败之师还又败宋兵于连塘村三年正月败宋人于濠州之香山村二

月又败之于滁州拔小江寨又拔辅嘉平山寨三月提控鄂屯沃里布已败宋兵还至濠州宋人来拒战约赫德夹击败之宋将时青袭破泗州

西城五年二月约赫德将兵取之募死士以梯冲并进大败宋兵时青南奔乃陈兵横截击之宋兵大溃遂复泗州西城三月复出兵宋境以报

其役破团山贾家等诸寨进逼濠州九月率兵渡淮大破宋兵于团山元光元年以京东便宜总帅兼行户工部事宋人潜渡淮至聊林尽伐堤

柳寨汴水以断粮道约赫德遣精甲破之汴流复通二年四月上言赏罚国之大信向中军战殁者皆廪给其家近以楮币折支往往不给自今

愿支本色令得赡济以积储方艰诏有司给其半红袄贼寇寿颖约赫德率兵渡淮攻之连破两栅焚其封坞数十还遇宋兵阵淮南岸击杀其

半寻有兵自东南来追复大败之纳哈塔禄格据邳州约赫德围之宋将高显等其诛禄格持其首缒城降招降红袄伪监军徐福统制王喜等

宣宗大喜正大四年约赫德复取平阳是岁元兵既灭夏国进攻陕西德顺秦州清水等城遂自凤翔入京兆关中大震六年 【按宋史纪事

本绍定二年蒙古兵围金庆阳宋绍定二年金正大六年也与哀宗纪相符原文误作五年今改正】 围庆阳与副枢布哈签枢密院事内族额

尔克将兵救之七年正月战于大昌原庆阳围解诏为左副元帅屯京兆初元误格楞来行省因留之既解庆阳之围志气骄满乃遣还语甚不

逊元主大怒亲统兵入陕西八年约赫德迁居民于河南弃京兆东还 【按归潜志载约赫德事云北兵入境移镇京兆军败召还与本传稍

异】 至阌乡病死约赫德为人鸷狠狼戾好结小人不听朝廷节制尤不喜文士僚属有长裾者辄以刀截去凡朝使至辄加凌侮以酒食困之

司农少节张用章以行户部过宿辞疾不饮趋左右扶卧于迹炙之数十又以银符佩妓屡往州郡取赇州将妻皆远迎迓御史康锡上章劾之

朝廷竟不治其罪好用鼓椎击人因呼曰卢鼓椎子名阿里哈呼之曰小鼓椎尝为元帅与富察官努作乱伏诛康锡字伯禄赵州人至宁元年

进士正大初由省掾拜御史劾侯摰师安石非相材近侍局宗室萨哈连声势熏灼请托公行不可使在禁近时论韪之

△完颜哈达

完颜哈达名瞻子景山少长兵间习弓马能得人死力贞佑三年授临潢府推官权元帅右监军时临潢避迁与全庆两州民共壁平州哈

达隶经略使乌凌阿奇珠会燕南诸帅将兵复中都行至迁安县军变杀奇珠拥哈达还平州推为师哈达以计诛首乱者数人是年六月元兵

至平州哈达逆战知事势不敌以本军降留半岁令还守平州率所部及州民并海西南归国进镇南军节度使兴定三年伐宋为元帅右都监

屡败宋兵拔麻城县四月夏人犯通秦哈达出兵安寨堡抵隆州夏人出步骑逆战败之四年夏人攻绥德驻兵于拄天山哈达将兵击之别遣

提控樊泽等各率所部分三道以进俱会于山巅见夏人数万骑傅山而阵即纵兵分击泽先登推其左军诸将继攻其右败之五年知延安府

事上言诸军官以屡徙故往往不知所居地形迂直险易缓急之际恐至败事自今乞勿徙又言河南陕西镇防军皆分屯诸路在营惟老稚而

己乞选老成人为各路统军以镇抚之且督其子弟习骑射皆从之十一月夏人攻安塞堡哈达与征行元帅纳哈塔迈珠潜军裹粮倍道兼进

夜袭之夏人大溃坠崖谷死者不可胜计又战于延安以功赐金有差 【按续通鉴载是年蒙古侵夏夏人以兵附之入葭州进攻延安鼓轚

震天金兵大乱追杀七千余人哈达走入延安坚壁不出核之本传大不相符岂哈达隐败报捷习为固然而传即仍其旧欤】 元光元年拜参

知政事行省事于京兆上言北将阿勒楚尔率兵入隰吉翼州寖及荣解如此则河东非我有也河南陕西调度仰给解盐今正漉盐之时而敌

扰之将失其利乞速济师捍御河中荣解司县官与军民多不相谙守御之间或失事机乞从旧法使兼军民庶几上下相得易以集事又言敌

兵迫境盐利不以分人孰肯冒险而取之自输运者十与其八则人争赴以济国用从之以葭州提控王公佐言奏请驰至延安与迈珠议以兵

护公佐军民屯吴堡伺隙而动诏省院议之于是命哈达率兵取葭州哈达上言屡获谍者皆云北方已约夏人将由河中葭州以入陕西防秋

宜预陕西重兵两行省分制之然京兆抵平凉六百余里万一敌梗其间使不得通是自孤也宜令平凉行省内族博索领军东下与臣协御以

屏潼陕敌退后复议分司为便诏许之二年以保凤翔功进功时河中己破哈达提兵复之正大二年陕西旱甚哈达斋戒请雨雨澍岁大稔民

立石颂德延安既残毁哈达招集散亡助其耕垦稍复耕稼之利讨田瑞于巩州瑞弟济杀瑞以降三年诏迁平凉行省四年二月征还拜平章

政事封芮国公七年授枢密副使初帝哈面奏哈达久在军中今多事之际用违其长臣等欲与协力军务擢之相位似亦未晚故有此授十月

与布哈救卫州以亲卫兵三千先尝之北兵小退翼日围解未几与布哈同行省事于阌乡以备潼关八年北帅苏布特攻破小关残卢兵朱阳

潼关总帅纳哈塔迈珠求救于二省二省以陈和尚忠孝军一千都尉瓜尔佳军军一万往应北军退二省辄称大捷以闻既而元军攻凤翔二

省提兵出关与渭北军交至晚复收兵入凤翔遂破二者遂弃京兆留庆善努守之九月元兵入河中时二相防秋还陕量以军马出冷水谷为

声援十一月元兵道饶峯关由金州而东于是二省军入邓元兵渡汉江与战于禹山前元兵小却二相似大捷驿报百官表贺九年二省军溃

于阳翟之三峯山初禹山之战两军相拒元军散漫而北金军惧其乘虚袭京城乃谋入援时元兵趋河上已二十余日所过残破焚积聚金军

由邓而东无所仰给乃并山入阳翟出兵袭之且行且战至三峯山遂溃哈达知大事已去欲下马战而布哈己失所在哈达走钧州元兵堑其

城外攻之不得出匿窟室中城破被杀哈达熟知敌情习于行阵重义轻财与下同甘苦遇敌辄身先之众亦乐为之用左丞张行信尝荐之曰

完颜哈达今之良将也

△伊喇布哈

伊喇布哈本契丹人哀宗为皇太子选充亲卫军总领宣宗大渐令布哈屯兵艮岳以备非常及即位授权枢

密院判官军国大计多从决之正大四年河朔军突入商州布哈逆战获游骑一人辄以捷闻人知其罔上而无敢言六年权枢密副使率

完颜陈和尚忠孝军一千驻邠州且令观敌势八月再复潞州诏与总帅约赫德权签枢密院事额尔克救庆阳七年战于太昌原元军退庆阳

围解还京兆未几以权参知政事与哈达行省子阌乡八年正月元军入陕西凤翔破与哈达弃京兆而东十二月元兵济自汉江两省军入邓

州召诸将议由光化截江与战为便放之渡而战为便张惠曰截江便若纵之渡我腹空虚必为所溃布哈达之曰彼在沙碛且当往求之况今

自来平鼎珠高樊皆然其言哈达问之阿达茂茂以为不然然不能夺布哈之议二十日探元兵北渡是夜进军比晓至禹山元骑己尽济矣两

省立军高山各分据地势步迎于山前骑屯于山后元兵来观观竟不前散如鴈趐转山麓出骑兵之后分三队而进哈达曰今日事势不当战

且待之俄而元兵突前以短兵相接战三交元兵少退其在西者绕布哈骑后而突之为富察鼎珠力拒而退时高英军方北顾而元兵出其背

拥之英军动哈达几斩英英复督军力战元兵稍却英军定复拥樊泽军哈达斩一千夫长军殊死鬬乃却之元兵回阵南向两省复议彼虽号

二万 【绩通鉴作三万】 而辎重三之一相持二三日不得食乘其却退当拥之布哈曰江路己绝黄河不冰彼入重地将安归乎何以速为

乙亥元兵忽不知所在己卯遇骑还乃知元军在光化对岸枣林中昼作食夜不下马望林中往来不五六十步而不间音响庚辰两省议入邓

就粮到林后元兵忽来突以百骑邀辎重而去金兵几不成列逮夜乃入城九年正月癸未大军发邓州趋京师骑二万步十三万骑帅富察鼎

珠富察达希布郎将阿达茂忠孝军总领瓜尔佳谙达内族达尔欢总领瓜尔佳额特埒提控步军临淄郡王张惠殄寇都尉完颜阿巴高英樊

泽中军陈和尚与恒山公式仙杨沃衍军合次五朵山下取鸦路元兵以三千骑尾之遂驻营伏骑于邓州道元骑来袭金军引之而东伏发元

兵南避癸巳至沙河元骑五千待于河北金军夺桥以过元军既西避复南渡沙河金军欲盘营元军复渡河来袭明旦元兵增及万人且行且

战至黄榆店雨雪不能进盘营三日丙申近侍入军传旨令悉赴京师复有密旨云近知张家湾透漏二三百骑己达卫孟两省当切防领旨讫

军即行元军前后以大树塞其路沃衍夺路得之军遂进至三峯山武高拥其西南杨樊拥其田北元军俱却张惠阿达茂立山东望元兵二三

十万约厚二十里谋曰此地不战欲何为耶乃率骑兵万余乘上而下拥之元兵却须臾雪大作白雾蔽空人不相觌泥淖汲胫军士僵立雪中

枪槊结冻如椽有不食至三日者元军四外围之炽薪燔牛羊肉更递休息乘金军困惫乃开钧州路纵之走而以生军夹击之金军遂溃声如

崩山忽天气开霁日光皎然无一人得逃者武仙率三千骑入竹林中杨樊阳三军争路元兵围之数重及高英残兵其战于柿林村南沃衍泽

英皆死张老步持大枪奋战而没布哈走京师未至追擒之械至官山问降否往复数百言但曰我金国大臣惟当境内死耳遂见杀

钦定绩通志卷四百四十三

猜你喜欢
  本纪第九 懿宗 僖宗·欧阳修
  卷十二 本纪十二·赵尔巽
  第九十八回 占友妻张夫人进箴 挟兵威刘太监废帝·蔡东藩
  卷之一百七十·佚名
  绥冦纪畧卷五·吴伟业
  谷山笔麈卷之十五  杂记·于慎行
  列传卷第三十二 高丽史一百十九·郑麟趾
  卷十八 吴盖陈臧列传第八·范晔
  古弼传·李延寿
  康义诚传·欧阳修
  孙傅传·脱脱
  贺人龙传·张廷玉
  卷七十一·阿桂
  卷八·胡世宁
  四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阮阅·唐圭璋

      阅字闳休,舒城人。元丰八年(1085)进士,榜名美成。自户部郎官责知巢县,宣和中,知郴州。建炎初,知袁州。致仕,寓居宜春。有松菊集、诗话总龟。松菊集不传。   感皇恩   闰上元   芝检下中天,春寒犹浅。馀闰银蟾许重看

  • 第二折·高文秀

    (正末上,云)自家山儿的便是。和俺哥哥草参亭上占房子去来。三转身不见俺哥哥,想必去那店肆中望俺那嫂嫂去了。你看时遇春天。是好景致也呵!(唱) 【仙吕】【点绛唇】柳絮堪扯,似飞花引惹,纷纷谢。莺燕调舌,此景宜游冶。 【混江龙

  • 卷三百九十六·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九十六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次集三十 李东阳 答陆鼎仪诲言 少年被缨冠侧身羣贤後狂悖寡自持多言衆所咎繁辞剧无益欲制已出口有时歌诙谐触目遭诋诟虽言不为谑于德实有疚三复白圭篇令

  • 附录·曹义

    昔日同游玊署春喜君辞翰两如神蔡邕传业唯娇女苏彻论文有懿亲南浦绿波纔觧缆西山落日又沾巾欲题哀些无佳句却恐泉中觧咲人 四明杨守陈 三年别却凤凰池哀毁伤生众所悲巳羡山涛能有子讵知伯道竟无儿彤毫不染金花品黄壤

  • 凡例·陈邦彦

    凡例一画家山水人物各有专家而布置设色又各不同天文地理名胜古蹟皆山水类也故实古像写真闲适行旅羽猎仕女仙佛神鬼渔樵耕织牧养以及飞潜动植之属皆人物类也然写山水者或倩人物点缀写人物者或依山水结构一家之画各景俱

  • 卷四十一 【无名子】·陈衍

    ●元诗纪事卷四十一 【 无名子】侯官陈衍辑北客何公仙村人东湖散人感兴吟九山人桑柘区柳州草堂后人君瑞青山白云人无机老农子问田农夫唐人机轴忘怀老人五云山人老农石姥寄客双涧云水白云人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五十九·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二年冬十月戊子朔置孳生马监于饶州命守臣提领括神武诸军及郡县官牧马隶之仍选使臣五人专主其事时言者以为军旅之事马政为急多事以来国马为强敌所侵盗贼所有其在诸军者无几乞讲求孳生之利于江东西择水

  • 卷五·吴广成

      淳化二年春正月,商州团练使翟守素将兵援赵保忠于夏州。陕西互市  太宗命守素率大兵援保忠。赐保忠茶百斤、上酝十石。实所获者。参  附:《辽史。圣宗纪》:统和九年二月,夏国王李继迁遣使献捷。考是时继迁无与宋交

  • 第四十回 徙建州晋太后绝命 幸邺都汉高祖亲征·蔡东藩

      却说辽永康王兀欲,在恒州擅立为帝,便即率兵北向,归承大统。到了石桥,正遇辽太后遣来的兵士,为首的乃是降将李彦韬。彦韬随辽主北去,进谒辽太后,太后见他相貌魁梧,语言伶俐,即令他隶属麾下。以貌取人,失之彦韬。此时闻兀欲

  • 卷之九百八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七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食货四七·徐松

    水运「水运」前原有「食货」二字。【宋会要】治平四年十月十七日,神宗即位未改元。准江淮等路发运使沈立言:「近三司擘画汴纲,与人私载物货,许兵稍论诉,并依条断遣。缘兵稍多是凶恶身分,衣粮克折不全,惟务侵盗。如人员部辖整

  • 卷四十二 郑世家第十二·司马迁

    郑桓公友者,周厉王少子而宣王庶弟也。【集解】:徐广曰:“年表云母弟。”宣王立二十二年,友初封于郑。【索隐】:郑,县名,属京兆。秦武公十一年“初县杜、郑”是也。又系本云“桓公居棫林,徙拾”。宋忠云“棫林与拾皆旧地名”,

  • 第五章 商代的政教·吕思勉

    商代是兴于西方的。其始祖名契(xiè),封于商,即今陕西的商县。传十四世而至成汤。《史记》说:自契至于成汤,八迁。汤始居亳(bó),从先王居。八迁的事实和地点现在不大明了。其比较可靠的:《世本》说契居于蕃;其子昭明,居于砥石,迁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四十七·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四十七 洪武二年十一月壬辰朔,征虏大将军、中书右丞相信国公徐达北征还,入见,上抚劳之。 甲午,以工部尚书孙克义为河南行省参政,兵部尚书安统为山西行省参政,调山西参政周彧为北平行省参政。 乙未,以

  • 妙法莲华经方便品第二·佚名

    尔时,世尊从三昧安详而起,告舍利弗:‘诸佛智慧,甚深无量,其智慧门,难解难入,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知。所以者何。佛曾亲近百千万亿无数诸佛,尽行诸佛无量道法,勇猛精进,名称普闻。成就甚深未曾有法,随宜所说,意趣难

  • 百菊集谱·史铸

    六卷、菊史补遗 一卷。宋史铸撰。史铸,字颜甫,号愚斋,山阴(今浙江绍兴县)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百菊集谱》于淳祐壬寅(1242)年间写成五卷,淳祐丙午(1246)年间,得赤城胡融《图形菊谱》二卷,续为第五卷,移原书第五卷为第

  • 律相感通传·道宣

    一卷。唐代释道宣撰。《律相感通传》一书,道宣作于唐乾封二年 (667)。《法苑珠林》载:“道宣律师乾封二年仲春,逐静修道,遂感冥应。于是律师既承灵属,扶疾笔受,随闻随录,合成十卷”。此传主要记载了有关律相感通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