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八十六回 受逆报吕纂被戕 据偏隅李暠独立

  却说后凉主吕光,老病已剧,自知不起,乃立太子绍为天王,自称太上皇,命庶长子纂为太尉,纂弟弘为司徒,且力疾嘱绍道:“我之病势日增,恐将不济,三寇窥窬,指南凉北凉西秦。迭伺我隙,我死以后,汝宜使纂统六军,掌朝政。委重二兄,尚可保国,倘自相猜贰,起衅萧墙,恐国祚从此殄灭了。”说毕,又召纂弘入嘱道:“永业绍字永业。非拨乱才,但因正嫡有常,使为元首,今外有强寇,人心未宁,汝兄弟能互相辑睦,自可久安,否则内自相图,祸不旋踵,我死亦难瞑目呢。”乘乱窃国,怎得久存?纂与弘受命而退。未几光死,享年六十三,在位十年。已算久长。绍恐有内变,秘不发丧。已忘父训。纂已闻知,排闼入哭,尽哀乃出。绍所忌惟纂,恐为所害,乃呼纂与语道:“兄功高年长,宜承大统,我愿举国让兄。”纂答道:“臣虽年长,但陛下系国家冢嫡,不能专顾私爱,致乱大伦。”绍尚欲让纂,纂终不从,绍乃嗣位,为父发丧,追谥光为懿武皇帝,庙号太祖。

  光有从子二人,长名隆,次名超,皆为军将。此次送葬已毕,超即乘间白绍道:“纂连年统兵,威震内外,临丧不哀,步高视远,看他举止,必成大变,宜设法早除,方安社稷。”绍摇首道:“先帝顾命,音犹在耳,况我年尚少,骤当大任,方赖二兄安定家国,怎得相图?就使彼若图我,我亦视死如归,终不忍自戕骨肉,愿卿勿言!”超又道:“纂威名素盛,安忍无亲,今不早图,后必噬脐。”劝人杀兄,难道非安忍无亲么?绍半晌答道:“我每念袁尚兄弟,未尝不痛心忘食,宁可待死,不愿相戕。”恐非由衷之言。超叹息道:“圣人尝言,知几其神,陛下临几不断,臣恐大事去了。”既而绍在湛露堂,适纂进来白事。超持刀侍侧,屡次顾绍,用目示意,欲绍下令收纂。绍终不为动,纂得从容退去。

  弘前得光宠,望为世子,及绍得嗣立,弘常怀不平,至是遣尚书姜纪,私下语纂道:“先帝登遐,主上暗弱,兄尝总摄内外,威震远迩,弟欲追踪霍子孟,即汉霍光。废暗立明,即推兄为中宗,兄以为如何?”又是一个乱首。纂尚觉踌躇,再经姜纪怂恿数语,动以利害,不由纂不从弘议,遂夜率壮士数百人,潜逾北城,攻广夏门。弘亦率东苑卫士,斫洪范门,与纂相应。左卫将军齐从,方守融明观,闻禁门外有哗噪声,即孑身出视,问为何人?纂手下兵士齐声道:“太原公有事入宫。”从抗声道:“国有大故,主上新立,太原公行不由道,夜入禁门,莫非谋乱不成?”说着,即抽剑直前,向纂剁去。纂连忙闪过,额已被伤,左右争来救纂,与从对敌。从双手不敌四拳,终为所擒。纂称为义士,宥从勿杀。绍在宫中闻变,乃遣武贲中郎将吕开,率禁兵出战端门。吕超亦引众助战,偏兵士都惮纂声威,相率溃散。纂得入青光门,升谦光殿,绍知不可为,趋登紫阁,自刎而亡,超独出奔广武去了。

  弘入殿见纂,纂见弘部众强盛,也不得不佯为推让,劝弘即位。弘微笑道:“绍为季弟,入嗣大统,所以人心未顺,因有此变。我违先帝遗训,愧负黄泉,若复越兄僭号,有何面目偷息人间?大兄年长才高,威名远振,宜速就大位,安定人心。”纂遂僭称天王,改元咸宁,谥绍为隐王,命弘为侍中大都督大司马车骑大将军,录尚书事,封番禾郡公。此外封拜百官,不胜具述。惟前左卫将军齐从,仍令复职。纂引从入见,且与语道:“卿前次砍我,未免太甚。”从泣答道:“隐王为先帝所立,臣当时惟知有隐王,尚恐陛下不死,怎得说是太甚呢?”纂仍嘉从忠,优礼相待,且遣人慰谕吕超,说他迹不足取,心实可原。超乃上疏陈谢,得复原官。

  惟弘因功名太盛,恐不为纂所容,时有戒心,纂亦不免加忌。两下里猜嫌已久,弘竟从东苑起兵,围攻禁门。纂遣部将焦辨,率众出击,弘战败出奔,逃往广武。纂纵兵大掠,所有东苑将士的妇女,悉充军赏。弘妻女不及出走,也被纂兵掠去,任意氵㸒污。纂自鸣得意,笑语群臣道:“今日战事,卿等以为何如?”侍中房晷应声道:“天祸凉室,衅起萧墙,先帝甫崩,隐王幽逼,山陵甫讫,大司马惊疑肆逆,京邑交兵,骨肉相戕,虽由弘自取夷灭,究竟陛下亦未善调和。今宜省己责躬,慨谢百姓,乃反纵兵大掠,污辱士女,衅止一弘,百姓何罪?况弘妻为陛下弟妇,弘女为陛下侄女,奈何使无赖小人,横加凌侮?天地鬼神,岂忍见此?”谠直可风。说罢,欷歔泣下。纂亦不禁改容,乃禁止骚扰,召还弘妻及男女至东宫,妥为抚养。已被人污辱得够了。寻由征东将军吕方,执弘系狱,飞使告纂。纂使力士康龙,驰往杀弘。康龙将弘拉死,还归复命。身为戎首,宜其先亡。纂妻杨氏,为弘农人杨桓女,美艳绝伦,纂即立为皇后,授后父桓为散骑常侍,尚书左仆射,封金城侯。且因内乱已平,侈图远略,遂拟兴兵往攻南凉。中书令杨颖进谏道:“秃发利鹿孤,上下用命,国未有衅,不宜遽伐。今且缮备兵马,劝课农桑,待至有机可乘,然后往伐,乃可一举荡平。今日国家多事,公私两困,若非先固根本,内患恐将复起,愿陛下计出万全,毋轻用兵。”纂不肯从,竟引兵渡浩亹河,侵入南凉境内,果为利鹿孤弟傉檀所败。纂尚未肯罢休,复移兵西袭张掖。尚书姜纪又谏道:“今当盛夏,农事方殷,若废农用兵,利少害多,且逾岭攻虏,虏亦必乘虚来袭都下,不可不防,还请回军为是。”纂尚不以为然,侈然说道:“利鹿孤有甚么大志,若闻朕军大至,自守尚且不暇,还敢来攻我都么?”已经一败,还要自夸。遂进围张掖。偏傉檀不即赴援,竟引兵入逼姑臧,当由姑臧守将,飞报纂军。纂慌忙驰还,傉檀乃收兵退去。

  先是纂弑绍据国,姑臧城内,有母猪生一小猪,一身三头;又有黑龙出东箱井中,蟠卧殿前,良久方去。纂目为祥瑞,改殿名为龙翔殿。俄而黑龙又升悬九宫门,纂复改名九宫门为龙兴门。大约是条黑蛇,纂强名为黑龙。时西僧鸠摩罗什,尚在姑臧,因吕光父子,不甚听从,所以闲居寺中,无所表白,至是闻纂用兵不已,才入殿告纂道:“前时潜龙屡出,豕且为妖,恐有下人谋上的隐祸,宜亟增修德政,上挽天心。”纂虽当面应诺,下令罢兵;但性好游畋,又耽酒色,越是酣醉,越是喜游。杨颖一再谏阻,终不少改;再经殿中侍御史王回,中书侍郎王儒,叩马极谏,仍然不从。好容易过了一年,吕超调任番禾太守,擅发兵击鲜卑思盘。思盘遣弟乞珍,至姑臧诉纂谓超无故加兵。纂乃征超与思盘,一同入朝。超至姑臧,当然惧罪,先密结殿中监杜尚,求为内援,然后进见。纂怒目视超道:“汝仗着兄弟威势,敢来欺我,我必须诛汝,然后天下可定。”超叩首求免,纂乃将超叱退。欲斩即斩,何必虚张声势,况超固有可诛之罪耶!

  超趋出殿门,心下尚跳个不住,乃急往兄第。兄隆为北部护军,此时正返姑臧,便与超密商多时,决定异谋,伺机待发。也是纂命已该绝,不能久待,越日即引入思盘,与群臣会宴内殿,又召隆超两人,一同预席,意欲为超与思盘,双方和解。当下和颜与语,谈饮甚欢。超佯向思盘谢过,思盘亦不敢多求,宴至日旰,大家都已尽兴,谢宴辞出,思盘亦随着退去。惟隆起两人,怀着异图,尚留住劝酒,纂是个酒中饿鬼,越醉越是贪饮,到了神志昏迷,才乘车入内。隆与超托词保护,跟入内庭,车至琨华堂东阁,不得前进。纂亲将窦川骆腾,置剑倚壁,帮同推车,方得过阁。超顺便取剑,上前击纂,因为车轼所隔,急切不得刺着。偏纂恃着勇力,一跃下车,徒手与搏,怎奈醉后晕眩,一阵眼花,被超刺入胸间,鲜血直喷,急返身奔入宣德堂。川腾与超格斗,超持剑乱斫,劈死二人。纂后杨氏,闻变趋出,忙命禁兵讨超,哪知殿中监杜尚,不奉后命,反引兵助超,导入宣德堂,把纂杀死,且枭首徇众道:“纂背先帝遗命,杀害太子,荒耽酒猎,昵近小人,轻害忠良。番禾太守超,属在懿亲,不敢坐视,所以入除僭逆,上安宗庙,下为太子复仇。凡我臣庶,同兹休庆。”这令一下,众皆默然,不敢反抗。

  惟巴西公吕他,陇西公吕纬,居守北城,拟约同讨贼。他妻梁氏,阻他不赴,纬又为超所诱,佯与结盟,伪言将奉纬为主。纬欣然入城,立被拿下,结果性命。超径入宫中,搜取珍宝。纂后杨氏,厉声责超道:“尔兄弟不能和睦,乃致手刃相屠,我系旦夕死人,尚要金宝何用?现皆留储库中,一无所取,但不知尔兄弟能久享否?”倒是个巾帼须眉。超不禁怀惭;又见她华色未衰,起了歹心,因暂退出。少顷,又着人索交玉玺。杨氏谓已毁去,不肯交付,自与侍婢十余人,收殓纂尸,移殡城西。超召后父杨桓入语道:“后若自杀,祸及卿宗。”桓唯唯而退,出语杨后。杨氏知超不怀好意,便毅然语桓道:“大人本卖女与氏,冀图富贵,一次已甚,岂可至再么?”遂向殡宫前大哭一场,扼吭自尽。烈妇可敬。

  还有吕绍妻张氏,前因绍被弑,出宫为尼,姿色与杨氏相伯仲,并且年才二八,正是娇艳及时,前为吕隆所见,久已垂涎,此次已经得志,即自造寺中,逼她为妾。张氏登楼与语道:“我已受佛戒,誓不受辱。”隆怎肯罢手,竟上楼胁迫,强欲行氵㸒。张氏即从窗外跳出,跌得头青额肿,手足俱断,尚宛转诵了几声佛号,瞑然而逝。足与杨氏并传不朽。隆扫兴乃返,超遂请隆嗣位。隆有难色,超忙说道:“今譬如乘龙上天,怎好中途坠下呢?”隆遂僭即天王位,拟改年号。超在番禾时,曾得小鼎一枚,遂以为神瑞,劝隆改元神鼎。隆当然依议,追尊父宝吕光之弟。为皇帝,母卫氏为皇太后,妻杨氏为皇后,命弟超为辅国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封安定公。一面为纂发丧,追谥为灵皇帝,与杨后合墓同葬,总计纂在位不过年余,惟自晋安帝隆安三年冬季僭号,至五年仲春被弑,先后总算三年。纂平时与鸠摩罗什弈棋,得杀罗什棋子,辄戏言斫胡奴头。罗什从容答道:“不斫胡奴头,胡奴斫人头。”纂听了不以为意,谁料吕超小字胡奴,竟将纂斫死,后人才知罗什所言,寓着暗谜。真是玄语精深,未易推测呢。话分两头。

  且说北凉主段业,虽得乘时建国,却是庸弱无才,威不及远,当时出了一个敦煌太守李暠,起初是臣事北凉,后来也居然自主,另建年号,变成一个独立国,史家叫做西凉。不过他本是汉族华裔,与五胡种类不同。十六国中有三汉族,前凉居首,西凉次之,其三为北燕见下文。相传暠为汉李广十六世孙,系陇西成纪人。高祖雍,曾祖柔,皆仕晋为郡守。祖弇仕前凉为武卫将军,受封安世亭侯。父旭少有令名,早年逝世,遗腹主暠。暠字玄盛,幼年好学,长习武略,尝与后凉太史令郭黁,及同母弟宋繇同宿。想是母已改嫁宋氏。黁起谓繇道:“君当位极人臣,李君且将得国,有騧马生白额驹,便是时运到来了。”黁明于料人,暗于料己。已而段业自称凉州牧,调敦煌太守孟敏为沙州刺史。敏署暠为效谷令,宋繇独入任中散常侍。及孟敏病殁,敦煌护军郭谦,沙州治中索仙等,因暠温惠服人,推为敦煌太守。暠尚不肯受,适宋繇自张掖告归,即语暠道:“段王本无远略,终必无成,兄尚记郭黁遗言么?白额驹今已生了。”暠乃依议,遣使向业请命。业竟授暠为敦煌太守,兼右卫将军。至业僭称凉王,右卫将军索嗣,向业谮暠道:“李暠难恃,不可使居敦煌。”业乃遣嗣为敦煌太守,令骑兵五百人从行。将到敦煌,移文至暠,使他出迎。暠颇欲迎嗣,宋繇及效谷令张邈,同声劝阻道:“段王暗弱,正是豪杰有为的机会,将军已据有成业,奈何拱手让人?”暠问道:“若不迎嗣,当用何策?”宋繇遂与暠密谈数语,暠点首许可,乃即遣繇往见索嗣。繇与嗣晤谈,满口献谀,说得嗣手舞足蹈,得意扬扬。繇辞归语暠道:“嗣志骄兵弱,容易成擒,请即发兵击嗣便了。”暠遂使二子歆让,及宋繇张邈等引兵出击,出嗣不意,杀将过去。嗣不知所措,急忙拍马返奔,逃回张掖,五百人死了一大半,歆让等得胜回军。暠与嗣本来友善,此次反被谗间,当然痛恨,遂上书段业,请即诛嗣。业迟疑未决,适辅国将军沮渠男成,亦与嗣有嫌,从旁下石借端复仇,于是业竟杀嗣;且遣使谢暠,进藋都督凉兴巴西诸军事,领镇西将军。即此可知业之庸弱。

  时有赤气绕暠后园,龙迹出现小城,众以为瑞应在暠,交相传闻。疑是暠捏造出来。晋昌太守唐瑶,首先佐命,移檄六郡,推暠为大都督大将军凉公,领秦凉二州牧。暠既得推戴,便颁令大赦。是年,岁次庚子,系晋安帝隆安四年。即以庚子纪元。追尊祖弇为凉景公,父旭为凉简公,命唐瑶为征东将军,郭谦为军谘祭酒,索仙为左长史,张邈为右长史,尹建兴为左司马,张体顺为右司马,宋繇为从事中郎,兼折冲将军。即遣繇东略凉兴,并拔玉门以西诸城,屯田积谷,保境图强,是为西凉。北凉主段业,闻暠独立,也欲发兵出讨,无如庸柔不振,力未从心,再加沮渠蒙逊等从中作梗,连自己位且不保,怎能顾及敦煌,所以李暠背业自主,安稳连年,那段业非但不能往讨,甚至大好头颅,也被人取去。看官欲问业为何人所杀?便是那尚书左丞沮渠蒙逊。小子有诗叹道:

  文弱终非命世才,因人成事反招灾。

  须知祸福无常理,大祸都从幸福来。

  究竟蒙逊如何弑业,非一二语所能详尽,欲知底细,请至下回看明。

  --------------------------

  观本回后凉之乱,全由兄弟互阋而成,实则自吕光启之。光既知永业之非才,则舍嫡立长,未始非权宜之举;况纂有却敌之功,岂肯受制乃弟乎?光以为临危留嘱,可无后患,讵知口血未干,内衅即起,绍忌纂,纂亦忌绍,又有超与弘之隐相构煽,虽欲不乱,乌得而不乱?然纂之弑绍,弘实首谋,首祸者必先罹祸,故弘即被诛;纂不能逃弑主之罪,卒授手于超以杀之。胡奴斫头,何莫非因果之报应耶?惟绍妻张氏,纂妻杨氏,宁死不辱,并足千秋,吕宗之差强人意者,只此巾帼二人,余皆不足道也。西凉李暠,乘势自主,犹之吕光段业诸人。吕光氏也,段业籍隶京兆,虽非胡裔,而不得令终。暠为汉族,能崛起于河朔腥羶之日,亦未始非志在有为,庸中佼佼之称,暠其犹足当此也夫。

猜你喜欢
  本纪第四 废帝·姚思廉
  卷十七·本纪第十七·世祖十四·宋濂
  卷第一百四十五·胡三省
  东汉会要卷三十六·徐天麟
  卷二十一·张廷玉
  读礼通考卷一百九·徐乾学
  卷二十九·佚名
  一二七八 江西巡抚何裕成奏本年缴换《通鉴纲目续编》部数折·佚名
  历代名贤确论卷四十四·佚名
  卷十五·司马贞
  第一章 我的家世 二 外祖父荣禄·溥仪
  懿德太子李重润传·刘昫
  李敏传·张廷玉
  ●卷之四·吕坤
  五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巴州守·唐圭璋

      水调歌头   霁色满空碧,爽气正横秋。登高行乐,□来只说古巴州。扫□尘埃来坐,携取烟云杖屦,容□□清游。坐上尽佳客,一醉破千尤。   倚虚壁,绝临□,上层楼。黄花赤叶,鸟□啼断四山幽。醉里不知归去,空有乱云衰草,落日几

  • 十八家诗抄·卷一·曾国藩

      曹子建五古五十五首  箜篌引  置酒高殿上,亲友从我游。中厨办丰膳,烹羊宰肥牛。秦筝何慷慨,齐瑟和且柔。  阳阿奏奇舞,京洛出名讴。乐饮过三爵,缓带倾庶羞。主称千金寿,宾奉万年酬。  久要不可忘,薄终义所尤。谦

  • 卷五十一 蜀上·佚名

    全唐诗续拾卷五十一 蜀上杜光庭寓玉局山寺感怀一年一度喜春光,及至秋来又感伤。白日似风留不住,青春如水去何忙。眼前有路同归路,身在他乡忆故乡。若不倾心向真宰,也应憔悴鬓成霜。 【见民国五年刊周宗麟纂《大理县志稿

  • 高适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高适(702?—765) ,唐代著名诗人。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蓝(今河北沧县)人。幼年家贫。二十岁后曾到长安,求仕不遇。于是北上蓟门,漫游燕赵。后客居梁、宋等地,过着“求丐自给”的流浪、渔樵、耕作生活。自称“一生徒羡鱼

  • 卷一百二·列传第三十二·脱脱

        萧奉先 李处温 张琳 耶律余睹   萧奉先,天祚元妃之兄弟也。外宽内忌。因元妃为上眷倚,累官枢密使,封兰陵郡王。天庆二年,上幸混同江钓鱼。故事,生女直酋长在千里内者皆朝行在。适头鱼宴,上使诸酋次第歌舞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三十五·佚名

    万历十九年四月丙申朔上亲享 太庙○是日大学士申时行等题辽东副总兵李平胡等报称虏紏众入犯即先期出边捣剿斩获二百余级仰见 圣武布昭将士用命谨将塘报先行进呈○御史樊玉衡条陈屯马数款一豫派劄先行各州县将原徵马

  • 卷之一百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序·缪荃孙

    苏有兵事,托始周初。淮徐之戎,其最著者。迨于春秋,淮夷来同,周颂歌之。齐桓创伯,亦征徐舒。寿梦而後,迄于句践,战争最夥,见《大事志》。兹为区别,军任为首,军职附之,军制军数,可详书者,均不敢省。前清之初,极重旗营。郑氏之人,绿营亦

  • 一五一六 谕《巴勒布纪略》《廓尔喀纪略》《安南纪略》均已颁行着毋庸补入·佚名

    一五一六 谕《巴勒布纪略》《廓尔喀纪略》《安南纪略》均已颁行着毋庸补入嘉庆八年五月初九日嘉庆八年五月初九日奉旨:巴勒布、廓尔喀、安南《纪略》,事在四库全书告成以后,且均已颁行,着毋庸补入。所有现在补缮排架各事

  • 孙扌卞传·脱脱

    孙扌卞,字梦得,眉州眉山人。六世祖孙长孺,喜好收藏图书,号称“书楼孙氏”,子孙以种田为业。至孙扌卞才开始读书做文章。考取进士甲科,以大理评事出任绛州通判。受召参加学士院考试,任太常丞、直集贤院等职,又历任开封府推官、

  • 卷四十六·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大清会典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会典卷四十六礼部祠祭清吏司中祀三凡飨先农之礼为坛一成於正阳门外耤田之西岁以仲春吉亥皇帝躬耕帝耤於南郊乃亲飨先农之神以祈先啬先农神位南向设黄幄帛

  • 卷二十三·张廷玉

    欽定四庫全書欽定春秋傳說彚纂卷二十三【丙簡王子元年】六年【晉景十五年齊頃十四年衛定四年蔡景七年鄭悼二年曹宣十年陳成十四年杞桓五十二年宋共四年秦桓二十年楚共六年吳子夀夢元年】春王正月公至自會集說【汪氏克

  • 第31章 阳货篇第十七(2)·孔子

    名家注解朱熹注:“盖其同流合污以媚于世,故在乡人之中,独以愿称。夫子以其似德非德,而反乱乎德,故以为德之贼而深恶之。详见《孟子》末篇。”张居正注:“盖行合乎道之中,事出乎理之正,这才叫作德,今乡愿不顾道理之是非,只图流俗

  •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八十一·澄观

    疏。三显种类者。疏文有三。初总明深广。二今自狭下正明种类。三有余无余下对经辨定。二中言余无余者释有多义。依小乘中自有二义。一有二义。一有宗云。涅槃体一约时不同得二名字。言体一者。于此宗中烦恼业思以道力

  • 造像量度经引·佚名

    夫造像之艺。其来尚矣。梵志阿思陀(二合)仙子所作像传曰。人寿十万岁时。南洲有转轮王。名尾亚舍。尔时有儒童夭殇。其父被哀迷乱。负尸号而奔阙。妄犯启言。梵典颇载。轮王治世。民无非命。今臣息如是。其咎何归。速

  • 卷第三十·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三十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杂蕴第一中爱敬纳息第四之二云何供养恭敬乃至广说。问何故复作此论。答前虽别说供养恭敬自性。而未总说于一境转。今欲显示此二于一境转故作斯论云何

  • 六经天文编·王应麟

    二卷。宋王应麟撰。是编集录六经中有关天文的文字并加以解说。以 《易》《书》《诗》所载为上卷,《周礼》《礼记》《春秋》所载为下卷。除六经中星象外,凡阴阳五行风雨以及卦义,皆汇集其中。解说文字多引用先儒经说,间或

  • 阿育王刻文·佚名

    又称阿育王法敕。指古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敕令于磨崖、石柱等所刻之教法诰文。刻文年代约为西元前二五○年。所用文字是接近梵文与巴利文的一种方言。今发现者计有大磨崖、小磨崖各七所、石柱十根、石窟刻铭及石板等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