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十五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重订大金国志卷三十五

杂色仪制

周岁节假日仪

元旦假三日【前後各一日】寒食假五日【自一百五日前一日为限】冬至立春重五立秋重九旬假【文字急远不在此限】

日月食六斋等仪

遇日月蚀禁酒乐断屠六斋初一初八十四十六廿三廿九上七十五并不许杀生

官民婚聘财礼仪

一品不得过七百贯三品以上不得过五百贯五品以上不得过三百贯六品以下及上户庶人不得过二百贯中下户不得过一百贯若婚嫁和同不以等数为限

禁断红门仪

除寺观五岳四渎孔子庙许红门余并禁断

责保就试仪

举人应试而有公事在案罪犯不至徒刑者听责保试若武官并诸经及第官人在任所欲应进士举者但不犯赃私追当罪听告所属申覆本部所厅【就试旷阙月日俸禄不及○按所厅当作锁厅宋史选举志凡命士应举谓之锁厅金之选举大率依仿宋制故亦有锁厅之名】

三代同居仪

三代同居孝义之家委所属申覆朝廷旌表门闾仍免户下三年差拨【军役不在此限】

割股孝弟仪

为祖父母父母伯叔父母姑兄姊舅姑割股者【奴婢为家长同】并委所属申覆朝廷官支绢五匹羊两腔酒一瓶以劝孝悌

致仕迁官半俸仪

官职不拘品从七十以上告致仕者迁两官六十以上迁一官给半俸外不及六十未至衰老止是疾病难任职事者合给半俸更不在迁官之例

职官立碑建祠仪

职官在任虽有政迹百姓不立碑建祠若去思而建立者听

随衙每年公用酒麴仪

京尹及统军司【各三百六十秤】都运司招讨司诸府【各三百秤】诸转运司节镇【各二百八十秤】防御州【二百四十秤】刺史州军【百八十秤】诸县【六十秤】倚郭司县不在此例

职官交代见月算月仪

谓如不十月初一日皆为月【按此句疑有误】 以三十个月为任【管课官不在此限】 三品以上【内外同五十个月】诸军都运及诸路转运使【六十个月】 羣牧使【三周年】 防御使【四十个月】仍不於界首礼上

职官授讫差除仪

程一千里【限二十日】程二千里【限二十五日】程三千里【限三十日】程四千里【限三十五日】程五千里【限四十日】随朝官一千里【十日】二千里【十五日】三千里【二十日】三千里外【二十五日】其假内欲赴任若有事须早遣者不拘此限行程马日行七十里驴及步人日行五十里车日行三十里

职官接送人力仪

职官接送人力於合破数内各给一半【在任身故者亦同】若送还者须到本所给回文听还

职官上任给俸仪

职官上任不过初二日罢任已过初五日者并给当月俸春秋衣各於二仲月给授职官授讫差除缘公干留住未得之官者计程外听给到任禄若文牒未至前官依旧在任者其禄两支【後官已到前官差出者亦同】职官每月合得俸麫并依随处估直支钱不得支本色

镇城院务仪

镇城院务监当官离本管百里内者掌本镇贼盗并城门锁钥百里外者并烟火词讼

长官差出带印仪

州军以上长官遇差出者各许带各职印余印讫并付本衙门使用

属官献香茶仪

监临官遇元日生日受统属官所献香茶【酒肉果食同】计直十贯以下者听即同职连判官及因亲相与者非【按非字下疑脱在此限三字盖同职连判则非有相临之势因亲相与则应有致厚之情故皆不以十贯之例限之】

职官告侍亲求医致仕仪

职官告侍亲亲虽未年八十及自病求医解职并年六十以上告致仕者并听【皆谓无所规避者】若解由到部或未赴任而有年老及病患难胜职任告致仕者亦听并许随处官司受理验实转申尚书省

朝拜祖庙仪

但有祖庙处官长初赴任以入城日至厅署盥洗讫便往朝拜以次官并陪位北面立班随朝拜初上任之官别为独班再拜讫升阶上殿再拜搢笏上香跪一奠茶三奠酒出笏跪一拜又再拜讫降阶复位再拜讫乃退

进士参贺仪

外任官长初到任如有管内进士参贺并用名纸具儒服襕子外躬揖问候官长位前立答至於佐贰以下并用客礼

随朝迎拜赦诏仪

宣赦日於应天门外设香案及设香舆於案前设桌子自皇太子宰臣以下序班候班定合门官於箱内捧赦书出门置於案合门官案东立南向称有赦赞皇太子宰臣百僚再拜皇太子少前上香设拜复位皇太子宰臣百僚再拜合门官取赦书授尚书省都事都事跪受及尚书省令史二人举捧同陞於桌子读百官皆跪听读讫赦书置於案都事复位百官再拜搢笏舞蹈出笏伏兴再拜拱卫直以下三称万岁讫乃退

诰勑

立国之初多沿辽制文武官五品除授并用黄纸为勑牒五品以上方用诰诰用五色绫三品方用罗【按金史选举志云官诰亲王一品皆五色罗二品以下五色绫又云金格五品以上五色罗六品以下五色绫与此所言皆不同盖由历朝更定各据一时之制言之故彼此互异云】二品一品加销金或曰瑞草或曰祥鸾皆遍地焉轴或木或牙或犀或七宝皆随品从除授依旧以黄纸为牒又加白纸为宣唯三品郡夫人以上诰轴与罗销金外加锦囊罩以红络饰以小金铃金铎制作极华丽

除授

选举之外有奏补法有世袭法有封赠法其奏补法不论文武有奏补任子恩如状元及第初授承议郎系从六品便可?两子【按金史选举志旧制状元授承德郎大定十四年官制文武官皆从下添两重状元更授承务郎盖宋阶有承议郎金初因之後乃改为承德然承德郎实正七品非从六品也】并无员数且如?补格法一品?七人并补合门祗候二品?六人三品?五人并补内供奉班祗候无致仕遗表恩泽其世袭法如世袭千户一职金国深重其赏非宗室勲臣之家不封也勲臣之家亦止本色人及契丹奚家而已所袭官职亦非一等上自明威将军下至千户三百户若袭封之人已亡及因他故合去官者许令长男继之如长男已亡或笃疾废者长孙继之长男与长孙俱亡次子继之本枝或絶兄弟继之无兄弟者近亲属继之其封赠法皆依宋朝旧制止无加封若既封之後必待及品格则再封兼止从其官不从其职文臣则朝列大夫武官则宣武将军以上五品官方听封赠

天会皇统科举

科举取士有渖州榜平州榜真定榜至太宗天会十年国内太平下诏如契丹开辟制限以三岁有乡府省三试之设每科举时先於诸州分县赴试若诗赋兼论策作一日经义兼论策作三日号为乡试悉以本县令为试官时秀士有未愿赴者州县必根刷遣之愿试之士唯杂犯者黜榜首曰乡元亦曰解元次年春分三路类试自河以北至女直皆就燕自关西至河东就云中自河以南就汴谓之府试试诗赋论时务策经义则试五道三策一论一律义凡二人取一榜首曰府元至秋尽集诸路举人於燕名曰会试凡六人取一榜首曰勑头亦曰状元分三甲曰上甲中甲下甲上甲赐绯勑头补承德郎即南朝之承议郎也七年至奉直大夫谓之正郎第二第三人八年或九年中甲十二年下甲十五年不以所居官高卑皆迁大夫中下甲服緑例赐银带府试差官取旨尚书省降劄知举一人同知二人又有弥封誊録监门之类试闱用四柱揭彩其上目曰至公楼主文登之以观试或有私者停官不叙仍决沙袋亲戚不回避尤重书法凡作字有点画偏旁微误者皆曰杂犯先是考校毕知举即唱名近岁上中下甲杂取十名纳国子监中下翰林院重考实欲私取权贵也考校时有不合格者先榜其名而黜之试院欲开余人方知中选熙宗立又增专经神童法律三科为杂科【按金史金有词赋经义策论律科经童等科经义科专治一经而别无专经之科又史言经童之科熙宗即位之二年始备其列而律科则始见於海陵正隆元年此书与张棣金图经 皆言熙宗增专经神童法律三科为杂科皆与史不合】然不擢用止於簿尉专经至於为直省官事宰执持笔砚童子科止有赵宪甫位至三公此太宗熙宗继世取士之科也

天德科举

海陵炀王弑熙宗自立改皇统曰天德甚有尊经术崇儒雅之意始设殿试又以乡试聚於州限三人取一人府试分六处河北东路西路中都路於大兴府临潢会宁东京等处於大定府西京河东南路北路於大同府大名路山东东路西路於东平府南京等路於开封府京兆鄜延庆原熙秦等路於河中府并限四人取一省试以五百人为定格殿试亦黜落中第之人多寡不等临期取旨又将第一人特加一官授奉直大夫翰林应奉文字第二第三人止授徵仕郎其余并授从仕郎次举又罢专经经义神童止以辞赋法律取士辞赋为正科法律为杂科至世宗立省府试各添论策一塲将殿试第一人依旧承议郎第二第三人儒林郎并赐緑余皆从仕郎至今不易此海陵炀王天德以後科举之制也大金国自太宗开国之後状元凡二十余人

钦定重订大金国志卷三十五

 

猜你喜欢
  卷二百三十九·表第三十·脱脱
  卷八·舒赫德
  资治通鉴后编卷四十五·徐乾学
  补遗序·沈德符
  卷之四·佚名
  卷之一百九十四·佚名
  卷之二百五十七·佚名
  ◎北京追悼黄蔡记(挽词难煞诸 大老祭台哭倒沈佩贞)·李定夷
  张辉瓒·陶菊隐
  卷五 孝安帝纪第五·范晔
  赵琏传·宋濂
  四七、鲁缪公元乃周威烈王十一年非十九年亦非十七年辨·钱穆
  卷三百·佚名
  103.马谡失街亭·林汉达
  裘昌运·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贺铸

    钦定四库全书 庆湖遗老诗集卷一    宋 贺铸 撰歌行三十九首 丛台歌 按邯郸县谱丛台赵武灵王筑起地三百尺今故址犹十仭在县中东北隅元丰辛酉七月同邑令濮人杜俨仲观登杜先有此诗要予同赋 累土三百尺流火二千年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七十九·佚名

    嘉靖三十八年十二月戊戌朔山西获虏谍张进举等二名守臣以闻诏升守备苏来后等各一级佥事刘光远赏银二十两副使张十两进举等会审处决○庚子操江都御史傅镇言留都根本重地春汛伊迩倭情叵测沿江上下不可不严为之备而南兵柔

  • 二百四十二 曹(兆页)奏请圣安并报雨水粮价摺·佚名

    康熙五十七年七月初二日 江宁织造.奴才曹(兆页)跪奏:恭请万岁圣安。江南今年雨?时若,各处田禾茂盛,自是十分丰足之岁。闾阎百姓无不感仰,以为圣德感被,普天之下,咸荷洪恩。目下米价照常,每石八钱至九钱不等,将来新米上市,更可望贱

  • 八五六 军机大臣奏《关中胜迹图志》已入四库全书史部地类片·佚名

    八五六 军机大臣奏《关中胜迹图志》已入四库全书史部地类片乾隆四十七年二月二十八日遵旨查《关中胜迹图志》已入四库全书史部地类,并经缮写第一分,现已陈设文渊阁史部架内。谨奏。(军机处上谕档)

  • 董士元、董士选传·宋濂

    董士元一名不花,字长卿,董文炳之长子。出生后不久母亲去世,数岁从名儒为师,长大善于骑射。宪宗征蜀时,士元二十三岁,随叔父董文蔚率邓州一军西行。蒙古军至钓鱼山,宋军坚守,士元请求代文蔚攻打,率所部先登,奋战许久,因后续部队未

  • 卷之七十七  菽園雜記五(明) 陸容 撰·邓士龙

    (菽園雜記,十一卷,明太倉陸容撰。容(一四三六──一四九四),字文量,號式齋。成化二年進士。陸容少有文名,學識淵博。官至浙江布政司右參政,另著有式齋集三十八卷。傳見明史文苑傳。此書通行者為十五卷本,如明嘉靖間毛仲良刻本,清

  • 北洋海军章程第四·佚名

    事故 凡海军官员丁尤、回避、告病、终养、修墓等项及章程所未赅者,由北洋大臣查照定例及行军旧例,酌核办理。如有窒碍难行之处,并准援引西国水师章程,参酌拟定,咨商海军衙门,核夺施行。

  • 卷十四·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十四雍正元年十二月上谕十一道初五日谕内务府总管等凡为庄头之人以力田节俭为本如李甡邬索住等奢侈妄为俱已获罪庄头等当深以为戒勤农务本躬行节俭教训子孙读书守分如果有才能朕自加

  • 大学翼真卷二·胡渭

    小学之教礼记曲礼人生十年曰幼学郑氏曰名曰幼时始可学也内则十年出就外傅居宿于外学书计蓝田吕氏大临曰未十年非不学也能食敎以右手能言敎以唯俞六年敎数与方名七年敎之男女之别八年敎之长幼之序九年敎之数日然未就外

  • 大学翼真卷六·胡渭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天下之道二善与恶而已矣然揆厥所元而循其次第则善者天命所赋之本然恶者物欲所生之邪秽也是以人之常性莫不有善而无恶其本心莫不好善而恶恶然既有是形

  • 有言者不必有德·孔子

    【原文】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译文】 孔子说:“有德行的人一定有善言,有善言的人不一定有德行。有仁猛的人一定有勇气,有勇气的人不一定有仁德。” 【读解】 这几句话说来

  • 左传折诸卷十二·张尚瑗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折诸卷十二 兴国县知县张尚瑗 撰成公败绩于徐吾氏程子曰王师于诸侯不言败不敢敌王也于夷狄不言战不能抗王也不敢敌不能抗者理也其敌其抗王道之失也桓王伐郑兵败身伤经不书败刘康公邀戎败于徐吾不

  • 卷十四·敖继公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仪礼集说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集说卷十四    元 敖继公 撰士虞礼第十四注曰虞于五礼属凶继公谓此篇言士丧始虞之礼士虞礼 特豕馈食【食音嗣】注曰祭祀自孰始曰馈食馈食者食道也继公谓祭而

  • 天学初征·智旭

    金阊逸史钟始声振之甫著新安梦士程智用用九甫评钟子读易于震泽之滨。有客扣庐而问曰。吾闻子年十二三时。便以千古学脉为己任。辟释老。闲圣道。今三十余载矣。足不窥户外。不与名公大人交。亦不思致身以事君。将安补

  • 大乐金刚不空真实三么耶经·佚名

    唐 不空译大乐金刚不空真实三么耶经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正监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 诏译般若波罗蜜多理趣品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成就殊胜一切如来金刚加持三么耶智,已得

  • 卷第一百八·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八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智蕴第三中修智纳息第四之四诸结法智断彼结灭法智作证耶。乃至广说。问何故作此论。答为止他宗显正理故。谓或有执。无间道断诸结得。解脱道证彼灭

  • 大乘流转诸有经·佚名

    唐大荐福寺沙门释义净译,佛在竹林。影胜王问,云何有情先所造业,久已灭坏,临命终时,皆悉现前?又复诸法,体悉空无,所造业报而不散失?佛以梦见美女,觉后忆现影像答之。智者当观察眼不见于色,意亦不知法,是名胜义谛。

  • 受用三水要行法·义净

    全一卷。又称受用三水要法。唐代义净(635~713)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册。内容揭示僧俗日常所用三种水之性质及使用法等。三水,即:(一)时水,指沙弥俗人以手滤漉,观知无虫,而于午前任受饮用之水。(二)非时水,指时与非时皆可任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