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十四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重订大金国志卷三十四

旗帜

金以水德王凡用师行征旗皆尚黑虽五方皆具必以黑为主寻常车驾出入止用一日旗与后同乘则加月旗二旗相间而陈或数百队或千余队日旗即以红绡为日刺於黄旗上月旗即以素帛为月刺於红旗上近御则又有日月大綉旗二如大礼袷享册封一循古制旗无大小皆备焉然五方五星五岳青龙白虎朱雀元武神凤外又有五星聨珠一日月合璧一象二天王二海马二鹰隼二太白二近御又张一大旗其制极广错绘神物以猛士执之傍有数十人护之各施大绳以备风势名曰盖天

车繖

后妃并用殿车其车如五花楼之状上以锦缘青氊为盖四围以帘秋冬亦用氊并用锦缘柱廊月板护泥皆饰以金玉或四轮或两轮并朱色车之四角后用金凤妃用金孔雀如一品二品车之四角并用银螭头皇帝繖或红或黄无定以金龙为顶盖后用金凤太子用金龙妃紫繖用金孔雀一品青繖用银浮图二品三品用红浮图四品五品用青浮图

服色

服色各以官品论如五品官便可服五品服如武臣至四品皆横金文臣则加鱼不待锡赐而许自服焉皇帝视朝服纯纱幞头窄袖赭袍玉匾带黄满头如遇祭祀册封告庙则加衮冕法服平居闲暇皂巾杂服与士庶无别

太子服纯纱幞头紫罗寛袖袍象简玉带佩双玉鱼王公服谓亲王及三公服紫罗寛袖袍纱制幞头象简玉带佩玉鱼

正一品谓左右丞相左右平章事开府仪同三司服紫罗袍象简玉带佩金鱼

从一品谓左右丞左右参知政事崇进特进枢密院使服紫罗袍象简金带佩金鱼

二品谓自金紫光禄大夫至荣禄大夫服紫罗袍象简御仙金带佩金鱼

三品至四品谓文臣资德大夫至少中大夫武臣龙虎卫上将军至怀远大将军并服紫罗袍象简荔枝金带文臣则加佩金鱼【按原书少中大夫作中大夫怀远大将军作定远大将军据後千官品列及金史百官志改正又按金史舆服志三品笏头球文金带三品四品荔枝或御仙花金带与此不同】五品谓文臣中议大夫【按原书作中散大夫据後千官品列及金史改正】至朝列大夫武臣广威将军至宣武将军【按金史百官志从五品下曰宣武将军与此合而此後所载千官品列从五品显武将军为下未知孰是】并服紫罗袍象笏红鞓乌犀带文臣则带金鱼

六品至七品谓文臣奉政大夫至儒林郎武臣武节将军【按原书作武功将军据後千官品列及金史改正】至忠显校尉文臣则服绯武臣则服紫并象笏红鞓乌犀带文臣佩银鱼

八品至九品谓文臣文林郎至登仕佐郎【按原书作将仕郎据千官品列及金史文从九品至将仕佐郎止今改正】武臣忠勇校尉至进义副尉【按原书作进义校尉据千官品列及百官志武臣九品至进义副尉止今改正】文臣则服緑武臣则服紫并象笏黑鞓角带

千官品列

诸国王府号

大府赵王府等名二十 次府豳王府等名三十小府诸王府等名三十【按金史封王小国三十获遂道定景甲崇宿昔莒邺郜舒淄郕莱郧郯杞向管密胙任戴巩蒋萧莘芮而无诸王诸字有误】

宫师府掌保护东宫导以德义

太子太师 太子太傅 太子太保

太子少师 太子少傅 太子少保

詹事院总统东宫内外庶务

太子詹事 太子少詹事 太子左卫率府率右卫率府率【掌周卫导从仪仗之事】 太子左监门

太子右监门【掌门卫禁钥】 太子仆正 太子副仆正太子仆丞【掌车马廐牧弓箭鞍辔】 太子掌宝二人【掌奉宝谨其出入】太子典仪 太子赞仪【掌司赞礼仪】

太子侍正 太子侍丞【掌冠带衣服左右给使之事】

太子典食令 太子典食丞【掌承奉膳羞】

太子侍药 太子奉药【掌承奉医药】

太子掌饮令 太子掌饮丞【掌承奉汤茶酒果之事】

太子家令 太子家丞【掌营缮栽植铺设灯烛之事】

太子司经 太子副司经【掌经史图书笔砚事】

太子司藏 太子副司藏【掌廪藏财货出入事】

太子司仓 太子副司仓【掌仓廪出纳及薪炭等事】

太子中侍局都监 同监【掌东宫阁内禁令及省察宫人廪给诸物】太子左谕德 右谕德 左赞善 右赞善【掌赞谕道德侍从文章】

亲王府属官

王傅【掌师范辅导参议可否亲王外任兼京府节镇同知○按原书以亲王在外任兼京府镇节同知列於府尉之下另为一职考金史百官志王传掌师范辅导参议可否若亲王在外亦兼本京节镇同知盖谓诸王若在外为诸京留守及节镇则其为王传者亦随王出而为同知之官也原书舛误今改正】府尉【掌警严侍从】 司马【掌总统本府之事】 文学【掌赞导礼仪资广学】

【问】

诸驸马都尉

公主府府名

金源 广平 平原 南阳 常山 太原 平阳东平 安定 延安【按金史封王郡号十金源广平平原南阳常山太原平阳】

【东平安定延安封公主县号三十乐安清平蓬莱荣安楼霞夀光灵仙夀阳锺秀惠和氷宁庆云静乐福山隆早德平文安福昌顺安乐夀静安灵夀大宁闻喜秀容宜芳真宁嘉祥金乡□原此书误以封王之郡号为公主之号今姑仍旧文而附识金史之文以正其缪】

内命妇品

贵妃 淑妃 德妃 贤妃【俱系一品即四妃也】 昭仪 昭容 昭媛 修仪 修容 修媛 充仪 充容充媛【俱系二品即九嫔也】 媫妤九员【系三品】 美人九员【系四品】才人九员【系五品即二十七世妇也】 宝林二十七员【系六品】

御女二十七员【系七品】 采女二十七员【系八品即八十一御妻也】

女官职员通记六尚局内共该女职一千余员

尚宫 尚仪 尚服 尚食 尚寝 尚功

外命妇品

大长公主 长公主【俱系正一品】 郡主【系从一品】 县主【系正二品】

东宫命妇品

良娣二员【系三品】 良媛二员【系四品】 承徽十员【系五品】昭训十六员【系七品】 奉仪二十四员【系九品】

东宫女官职员

宫正 司正 典正 女史

文官

开府仪同三司 仪同三司【系正一品】 特进 崇进【俱系从一品○按金史文阶二十有四从一品上曰开府仪同三司中曰仪同三司中次曰特进下曰崇进此书以开府仪同三司仪同三司为正一品特进崇进为从一品与史异然自二品以下皆有正有从则一品不应无正此书可以订金史之误】 金紫光禄大夫 银青荣禄大夫【俱系正二品】 光禄大夫 荣禄大夫【俱系从二品】 资德大夫 资政大夫 资善大夫【俱系正三品】 正奉大夫通奉大夫 中奉大夫【俱系从三品】 正议大夫 通

议大夫 嘉议大夫【俱系正四品】 大中大夫 中大夫少中大夫【俱系从四品】 中议大夫 中宪大夫 中

顺大夫【俱系正五品】 朝请大夫 朝散大夫 朝列大夫【俱系从五品】 奉政大夫 奉议大夫【俱系正六品】 奉直大夫 奉训大夫【俱系从六品】 承德郎 承直郎【俱系正七品】 承务郎 儒林郎【俱系从七品】 文林郎 承事郎【俱系正八品】 从政郎 从仕郎【俱系从八品】 登仕郎 将仕郎【俱系正九品】 将仕佐郎 登仕佐郎【俱系从九品】

武官

开府仪同三司 仪同三司【系正一品】 特进 崇进【俱系从一品】 金紫光禄大夫 银青荣禄大夫【俱系正二品】光禄大夫 荣禄大夫【俱系从二品】 龙虎卫上将军骠骑卫上将军 金吾卫上将军【俱系正三品○按金史正三品中曰金吾卫上将军下曰骑骠卫上将军】 奉国上将军 辅国上将军镇国上将军【俱系从三品】 昭武大将军 昭毅大将军昭勇大将军【俱系正四品】 安远大将军 定远大将

军 怀远大将军【俱系从四品】 广威将军 明威将军宣威将军【俱系正五品○按金史正五品上曰宣威将军下曰明威将军】 信武

将军【按原书误作信威将军据金史改】 宣武将军 显武将军【俱系从五品○按金史从五品上曰显武将军下曰宣武将军】 武节将军 武德将军【俱系正六品】 武义将军 武畧将军【俱系从六品】 承信校尉 昭信校尉【俱系正七品】 忠武校尉 忠显校尉【俱系从七品】 忠勇校尉 忠翊校尉【俱系正八品】 修武校尉 敦武校尉【俱系从八品】 保义校尉 进义校尉【俱系正九品】 保义副尉 进义副尉【俱系从九品】

司天

自司天太医内侍教坊官各立二十五阶止於从四品其服色品第与文武官同惟不佩鱼【若遇佩鱼过正官者亦同文武官佩鱼】

钦象大夫 钦授大夫 正仪大夫【俱系从四品○按金史从四品中曰正仪大夫下曰钦授大夫】 灵宪大夫 明时大夫 颁朔大夫【俱系正五品】 云纪大夫 恊纪大夫 保章大夫【俱系从五品】 纪和大夫 司元大夫【俱系正六品】 探赜郎授时郎【俱系从六品】 ?微郎 灵台郎【俱系正七品】明纬郎候仪郎【俱系从七品○按原书误作候义郎今据金史改正】 推策郎【按原书误】

【作推测郎今?金史改正】 司正郎【俱系正八品】 校景郎 平秩郎【俱系从八品】 正秩郎【按金史作正纪郎】 挈壶郎【俱系正九品】 司历郎 司辰郎【俱系从九品】

太医

保宜大夫 保康大夫 保平大夫【俱系从四品】 保颐大夫 保安大夫 保和大夫【俱系正五品】 保善大夫保嘉大夫 保顺大夫【俱系从五品】 保合大夫 保冲大夫【俱系正六品】 保愈郎 保全郎【俱系从六品】 成正郎成安郎【俱系正七品】 成顺郎 成和郎【俱系从七品】 成

愈郎 成全郎【俱系正八品】 医全郎 医正郎【俱系从八品】医效郎 医候郎【俱系正九品】 医痊郎 医愈郎【俱系】

【从九品】

内侍

中散大夫 中尹大夫 中侍大夫【俱系从四品】 中列大夫 中御大夫【按原书作中卫大夫今据金史百官志改正】 中仪大夫【俱系正五品】 中常大夫 中益大夫 中卫大夫【俱系从五品】 中良大夫【按金史云天德作中亮】 中涓大夫【俱系正六品】通禁郎 通侍郎【俱系从六品】 通掖郎 通御郎【俱系】

【正七品】 禁直郎 侍直郎【俱系从七品】 掖直郎 内直郎【俱系正八品】 司赞郎 司谒郎【俱系从八品】 司阍郎司仆郎【俱系正九品】 司奉郎 司引郎【俱系从九品】

教坊

云韶大夫 仙韶大夫 成韶大夫【俱系从四品】 章德大夫 长宁大夫 德和大夫【俱系正五品】 景云大夫云和大夫 恊律大夫【俱系从五品】 庆善大夫 嘉

成大夫【俱系正六品】 肃和郎 纯和郎【俱系从六品】 舒和郎 调音郎【俱系正七品】 比音郎 司乐郎【俱系从七品】典乐郎 恊乐郎【俱系正八品】 掌乐郎 和乐郎【俱系从八品】 司音郎 司律郎【俱系正九品】 和声郎 和节郎【俱系从九品○按原书脱从六品至正九品凡八阶今据金史补】

钦定重订大金国志卷三十四

 

猜你喜欢
  ●卷首·徐时栋
  卷二十九·佚名
  七 财政·陈寅恪
  卷之四百十二·佚名
  卷三十五·叶盛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上卷九·杜大珪
  卷三十一刑法志五·黄遵宪
  东女传·欧阳修
  姚燧传·宋濂
  卷五十九·阿桂
  卷八十三·杨士奇
  唐纪二十三则天顺圣皇后下久视元年(庚子、700)·司马光
  卷二百四十六·佚名
  卷六十九·佚名
  序言(唐德刚)·李宗仁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古今滑稽联话一·范左青

    山阴杜尺庄先生煦,道咸间以名孝廉家居,潜心文学掌故,著书甚多,与宗越岘山人齐名。余于友人处得其寿钮云庄夫妇八十、五十合庆联,上下各自叶韵,极端庄流丽之致。钮氏世居城中诸善衖,时在大善寺设醮,故联中云云。是联友人得诸会

  • 第一折·谷子敬

    (旦扮桃花精,净扮柳树精,同上)(桃云)妾身乃天上仙桃,此乃城南柳树。昔日吕洞宾师父到此,有意度脱这老柳,将我种向邻墙,与老柳配作夫女,以此成为精灵。俺两个都是妖物,白日里不敢出来,则去深山里潜藏,晚夕方敢来这楼上宿歇。似这

  • 卷十二·陈焯

    钦定四库全书宋元诗会卷十二兵部主事陈焯编宋 庠【字公序安陆人徙雍丘遂为汴人天圣初举进士第一擢大理评事同判襄州召试直史馆累迁左正言以争郭后之废坐罚金久之知制诰权判吏部流内铨诏为翰林学士宝元中参知政事与宰

  • 总目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总目九赵嘏【二卷】卢肇【一卷】丁棱高退之孟球刘耕裴翻樊骧崔轩蒯希逸林滋李宣古黄颇张道符丘上卿石贯李潜孟守唐思言戈牢金厚载王甚夷【共一卷】姚鹄

  • 范成大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范成大(1126-1193)字至能,号石湖居士,吴县(今属江苏)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调徽州司户参军。隆兴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累迁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乾道六年(1170),假资政殿大学士、充金祈请国信使使金,撰《揽辔录》

  • 卷二十六·张廷玉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资治通监纲目三编卷二十六 【起癸酉明神宗万历元年尽辛巳明神宗万历九年】凡九年 【癸酉】神宗显皇帝元年春正月男子王大臣入乾清宫寻伏诛 【大臣浙中佣奴以浮荡入都伪为内侍

  • 卷之二百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李谔传·李延寿

    李谔字士恢,赵郡人。学问广博,能写文章。仕于齐国,任中书舍人,能言善辩,常常接待应对陈国的使者。周国平定齐国,任天官都上士。李谔见隋文帝有帝王的志向操守,与之结交甚深。文帝为丞相时,待李谔十分亲近,向李谔询问得失。当时

  • 清季申报台湾纪事辑录一·佚名

    同治十一年(壬申) 东洋和约条例 将军文(煜)奏为琉球国夷人遭风到闽循例抚恤该夷伴有被台湾生番杀害现饬认直查办折(四月初五日京报) 中外杂闻(一则) 淡水植茶 上谕(五月初二日京报) 南海奇事(一则) 署闽浙总督文(煜)等奏台湾府属之

  • 卷四十九·纪昀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历代职官表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厯代职官表卷四十九盛京五部等官表<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历代职官表,卷四十九<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历代职官表,卷四十九<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

  • 边议 第二十三·王符

    明于祸福之实者,不可以虚论惑也;察于治乱之情者,不可以华饰移也〔二〕。是故不疑之事,圣人不谋〔三〕;浮游之说,圣人不听〔四〕。何者?计不背见实而更争言也〔五〕。是以明君先尽人情,不独委夫良将,修己之备,无恃于人〔六〕,故能

  • 論語全解卷七·陈祥道

    子路第十三 

  • 第47章·老子

    【原文】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窥于牖,以知天道(1)。其去弥远,其知弥尠(2)。是以圣人弗行而知,弗见而名,弗为而成(3)。【题解】此章,老子从客观唯心主义出发,提出“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窥于牖。以知天道。

  • 卷三·季本

    <经部,诗类,诗说解颐钦定四库全书诗说解頥正释卷三    明 季本 撰邶郑氏诗谱曰邶鄘卫者商纣畿内之地其封域在禹贡冀州大行之东北逾衡漳东及兖州桑土之野周武王伐纣以其京师封子武庚为殷后乃三分其地置三监使管

  • 目录·顾镇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三虞东学诗目录    诗类卷一国风一【周南召南】卷二国风二【邶鄘卫】卷三国风三【王郑】卷四国风四【齐魏唐】卷五国风五【秦陈桧曹豳】卷六小雅一【鹿鸣至鹤鸣】卷七小雅二【祈父至四月

  • 昇忉利宫为母说法品第二十一·佚名

    以正法甘露,充饱世间人。下解脱种者,皆放受其报。佛功德犹日,正法喻光明。戒品水清凉,生於天泉池。母妙宝芙蓉,及天林树花。欲令时开敷,故佛昇忉利。日光昼照空,月炎曜於夜。佛照天世间,若干严饰好。日天子生念,谓日王来至。以

  • 卷之十九·铁壁慧机

    嘉兴大藏经 庆忠铁壁机禅师语录庆忠铁壁机禅师语录卷之十九嗣法门人幻敏重编书问复楚东安王(附来书)久慕禅面几欲图晤未得其缘时时注切今奈世乱国危苦心一片交于宗社究竟本性不知为何物请我和尚指引迷途从来佛力广

  • 叙·佚名

    叙夫法运有隆替王化有春秋非独今日为然也当宋兴以来海内宗匠亭亭云涌杰出前人祖印虽为一新未免雕文丧德时有径山杲师振起先猷一扫诸方尽除余蔓不仅他宗可斥即其本师玄义亦不容露布况能并躅于东邻乎然而每输诚于天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