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一节赠与

第一依亲遗命、拨行酬金字

立依亲遗命、拨行酬金字人刘国琳,率侄刘阿荣等,情因上年亲在之日,有谕命:语谓与邱天送兄共住数十余年,虽非同姓兄弟,当体同母之情,日后宜酬金多少与天送兄夫妻,为饮食防老之用。琳即体亲意,将铜锣湾河底之水田壹份,与为邱家祖宗蒸尝,永为饮食祭祀之计,不能典借变卖等情,使永违不替,亦以使永铭刘家之恩泽也。兹邀二姓叔侄到场,将亲遗命各款遵行,即日酬去金参佰大圆,并铜锣湾贰拾四石租之水田,共付交于邱天送兄收存足讫。日后兄弟子孙,各管各业,各生其志;不能觊觎贪望,支离生端,背义起衅等情,使各知来历之恩,亦以永照世代之福也。今当叔侄到场,二比允愿,即立办行酬金并水田字壹纸,付执为照。

即日批明:继弟率侄实付到酬金银参佰大圆。

再批明:铜锣湾壹份水田并交下为邱家蒸尝,不得反悔遗命。并刘、邱二姓子孙,永不得生借典卖,至若红单契券,仍归国琳手内收执,倘若要用,亦不得隐匿。其余纳租六员,天送应宜贴出,立批。

又批明:碛底银贰拾员,先日双亲收去,是批。

在场人刘鸿光、刘绢光、刘应贵、李发兴、刘栋材、刘育英、邱土金、

刘庆梅、廖添容

光绪二十五年十二月日立依亲酬金字人刘国琳侄阿容

代口代笔人梁均佐

第二踏出辛劳埔地五股字

立踏出辛劳埔地五股字人曾阿生、曾阿连、陈水郎、刘瑞华、巫阿三等,情因旧岁十一月间,龙祥承领招伙开凿水圳,今既完竣之日,体念酬报之功,坐落土名九湖庄旱坑口南片埔地壹块:东至界石为界;西至坑坜为界;南至水圳为界;北至坑坜为界;四至界址,面踏分明,原带大坡圳水分汴通流共同灌溉。当日三面言定,众伙合欢,面踏出埔地一块,以补辛劳之资。此埔自送之后,即交与徐龙祥永远耕管为业,日后开成水田,众伙子侄人等永不得异说贴赎情弊,亦不得别生枝节等情。此乃二比甘愿,两无逼勒,口恐无凭,立踏出辛劳埔地字壹纸,付执为照。

即日批明:此埔日后开成水田之时,祥理应认纳口粮租谷贰斗正,立批。

在场见人曾福星、曾来兴、曾永发

代笔人陈静盛

咸丰四年拾月日立踏出辛劳埔地字人曾阿连、曾程礼、巫阿三、

陈水郎、刘瑞华、曾阿生

第三嫁女妆奁字

立嫁女妆奁字人郑茂炳,有明买过王湖田园壹宗,大小合共玖坵,抽出契内田壹坵,受种子壹分零壹毫参丝正,蕃薯种参仟捌佰余种:东至宵太路;西至郑本田;南至郑本园;北至郑本田、吴田、埔仔墘;四至明白为界,交过李学官掌管收成,以为祠业之物,与房亲叔兄弟侄无干。亦无交加来历不明,保此田果系是郑茂炳大契内抽出作嫁女妆奁,日后子孙不得争讨。恐后来反心无凭,今欲有凭,苟立嫁女妆奁田业字壹纸,交过女婿李学官,付执存照。

咸丰拾年二月立嫁女妆奁字人郑茂炳

代书人自笔

第四愿献膏伙田契字

立愿献膏伙田契字人,刘厝庄郭克修,有明买过许家水田壹宗,坐落土名在三鸠庄、番仔埔、洋尾翻,年带纳业主大祖粟壹拾肆石庄栳正,又带辛劳隘口粟参斗捌升正。其田东至江家田为界;西至许家田为界;南至崁下江许田为界;北至大圳岸为界;四至界址明白。今因屏东书院尚缺考课膏伙,修因敬重斯文,禀过父命,愿将此田献为膏伙之业,并献萧振甲胎借契银壹佰员,每年利息粟贰拾壹石正,总共值的时价佛银参佰大员正,任将书院掌管收租纳课,起耕过佃,永为公业,虽至日后,子孙不敢异言生端滋事。保此田系是修自己明买物业,并无典挂他人不明为碍;如有不明,修自当一力抵当。恐口无凭,今欲有凭,立出愿献膏伙田字壹纸,并缴连上手印契四纸,共伍纸,付执为照。

知见人父亲郭绎绪

光绪拾参年捌月日立愿献膏伙田契字人郭克修

在场人兄弟郭舌古、郭英鹤

代书自笔

第五诚心乐施田字

立诚心乐施田字人,海丰庄郑焕文,本年明买有叶达金竹架下河底洋田壹处,田价银陆拾圆。其田界址,田分钱粮,悉载在老契内分明。兹因麟洛庄郑国圣王庙,缺少香油之资,所以诚心欢喜,愿将此田乐施于郑国圣王庙,永远为香油之资业。恐口无凭,立诚心乐施田字壹纸,明买契壹纸,丈单壹纸,上年老契壹纸,共肆纸,付执为照。

即日批明:此田系郑焕文乐施于麟洛庄郑国圣王庙,永远为香油之资业,后人不得典卖,众人不得典买。即日将此田交于郑国圣王庙经理人林天送掌管,收租纳课,为永远香油之业。立批。

光绪二十七年六月日立诚心乐施田字人郑焕文

第六送山埔地坆字

立送山埔地坆字人黄斯统、黄斯金、黄斯银,同侄黄发良、黄发秀等,承父黄阿满阄分遗下,应得有山埔壹所,坐落土名枫树坑、崩山崁坪尾。有侄孙黄阿琳前来,在统等山埔界内择一吉墓安葬父骸,统等言念至亲,当场踏明界址:东至崁眉,与刘家毗连为界;西至崁眉为界;南至地坆后第三胎外横过,与统等业毗连勒石为界;北至崁眉右角埔中,与刘家毗连为界。此四界之山埔,情愿送于侄孙黄阿琳兄弟掌管为业;自送之后,任从扞穴展筑安葬父骸,统等不得异言阻止。此系至亲之谊,允愿相送,并无逼勒,今欲有凭,立送山埔地坆字壹纸,付执为据。

即日批明:统等将字内之山埔尾,送于侄孙阿琳安葬父骸;而阿琳兄弟及伊祖母傅氏、母亲陈氏甚不过意,将伊所有上东兴庄之水田壹处,大小租谷贰拾石四斗之田,让与统母亲邓氏为饮食之资。统兄弟等既经领受,另立有让与字付于统等为据,统等恐后人不知互受之事,故特声明,批照。

在场陈镜寰、徐传、黄进生、陈阿兴

代笔林台

光绪二十七年辛丑正月日立送山埔地坆字人黄斯金、黄斯统、黄斯银

侄黄发良、黄发秀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三十二·刘昫
  唐本纪第四·欧阳修
  辩政第十四·王肃
  ●卷十四·周密
  卷十二 惠帝·王夫之
  资治通鉴后编巻二十四·徐乾学
  卷之二百五十一·佚名
  殿阁词林记卷十八·廖道南
  志卷第三十四 高丽史八十·郑麟趾
  卷六十五·司马迁
  韩亿传·脱脱
  答里麻传·宋濂
  卷八十四·佚名
  ●卷之六·吕坤
  卷10·陈邦瞻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之十二·高启

    呉郡髙啓季迪著南州徐庸用理编五言律诗草堂夜集山家具鷄黍夜与故人期暂喜逢欢㑹都忘在乱离火寒移生宻烛尽得诗迟莫听髙城角明朝别又悲过胡愽士郊㞐胡善筮头白兰陵客幽居共一村老来吟力退贫去告身存夕吹鸣梨叶秋泉注

  • 花蕊夫人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花蕊夫人,姓徐,后蜀孟昶之妃。后被掳入宋宫,为宋太祖所宠。 述国亡诗 花蕊夫人徐氏 君王城上竖降旗, 妾在深宫那得知? 十四万人齐解甲, 更无一个是男儿。 花蕊夫人诗鉴赏 徐氏,青城(今四川灌县西)人,才貌双全,得幸于后

  • 第三出 花园游赏·佚名

    【粉蝶儿】(旦)巧韵莺声,惊醒枕边春梦。起来晏,日上纱窗。(贴)见窗外尾蝶,双飞相赶。日头长,春花发得通看。(贴白)哑娘万福。(旦)几阵莺声微微轻,双双紫燕叫黄莺。困人天气未成热,力只寒衣脱几重。(贴)三十六春日晴明,诸

  • 卷一百二十八·杨士奇

    永乐十年五月甲申朔赐在廷文武百官扇○乙酉○瓦剌顺宁王马哈木等遣其知院海答儿等随指挥孙观保来朝且言既灭本雅失里得其传国玺欲遣使进献虑为阿鲁台所要请天兵除之又言脱脱不花之子今在中国请还之又言其部属伯颜阿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八 职官略九·纪昀

    职官略 【九】禄秩致仕官禄职田○禄秩唐宋辽金元明△唐唐自玄宗天宝十四载兵兴巳后权臣增领诸使月给厚俸比开元时制禄数倍肃宗至德初以用物不足内外官不给料钱郡府县官给 半俸五代时文臣多兼武职禄亦无定制 【按新旧

  • 八二八 署陕西巡抚毕沅奏查缴违碍书籍情形折·佚名

    八二八 署陕西巡抚毕沅奏查缴违碍书籍情形折乾隆四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二日署理陕西巡抚臣毕沅跪奏,为查缴违碍书籍,恭折具奏事。窃照陕省节次钦奉谕旨,并准各省咨开查缴应禁违碍书籍、板片,俱经刊刻书目,遍谕士民查明尽行呈

  • 卷五十五 卫青霍去病传 第二十五·班固

    (卫青,霍去病)【原文】卫青字仲卿。其父郑季,河东平陽人也,以县吏给事侯家。平陽侯曹寿尚武帝姊陽信长公主。季与主家僮卫媪通,生青。青有同母兄卫长君及姊子夫,子夫自平陽公主家得幸武帝,故青冒姓为卫氏。卫媪长女君孺,次女少

  • 卷四十二、平傜之役·黄鸿寿

    宣宗道光十一年,冬十二月,湖南江华傜人赵金龙,聚众焚掠两河口。傜为苗族之一,所居皆山峒,自成村落。在湖南者为衡、永、郴、桂四州郡界,与广东之束州、广西之全州,均跨五岭之脊。民傜杂处,傜性戆鸷,不与汉民交通,汉民每欺侮之,党

  • 提要·胡居仁

    臣等谨案居业録八卷明胡居仁撰居仁字叔心号敬斋余干人是书皆其讲学语録居仁与陈献章皆出吴与弼之门而宗旨截然互异献章之学上继金溪下启姚江居仁则恪守朱子不踰尺寸故以敬名其斋而是书之中辨献章之近禅不啻再三盖其人

  • 机论·胡兰成

    成毁是自然的全机大用阳明山上秋天的太阳与风,使人想起禅僧说的“洪波浩渺,白浪滔天”,大自然一派空阔光明,人世的事无迹可寻。然而人世的事具在。三国演义里卧龙冈的村店里崔州平对刘备说话,开头第一句是&ldquo

  • 襄公·襄公二十六年·左丘明

    【经】二十有六年春王二月辛卯,卫宁喜弑其君剽。卫孙林父入于戚以叛。甲午,卫侯衎复归于卫。夏,晋侯使荀吴来聘。公会晋人、郑良霄、宋人、曹人于澶渊。秋,宋公弑其世子痤。晋人执卫宁喜。八月壬午,许男宁卒于楚。冬,楚子、

  • 伯州犁问囚(襄公二十六年)·佚名

    ——一上下其手最可恨 【原文】 楚子、秦人侵吴,及雩娄(1),闻吴有备而还。遂侵郑。五月,至于城麇(2)。郑皇颉戌之,出,与楚师战,败。穿封戌囚皇颉,公子围与之争之(3),正于伯州犁。伯州犁曰:“请问于囚。”乃立囚。伯州犁曰:“所

  • 持施王品第四·佚名

    佛告持人,乃往过去无央数劫。加复越是不可计劫。尔时有佛,号意普玉王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为佛世尊,其佛世时。有八十亿垓沙门众。皆阿罗汉诸漏已尽。习学不学阿那含斯陀含须陀洹。亦复如

  • 佛说龙施菩萨本起经·佚名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一时佛游维耶离奈女树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五千菩萨。及无央数天人。时佛说经众会皆定。龙施菩萨立于佛前作师子吼。嗟叹大乘说前世行。积功累德不惜身命。不计吾我无所希求。

  • 大云轮请雨经卷下·佚名

    隋天竺三藏那连提耶舍译尔时世尊说是诸佛如来名已。告于无边庄严海云威德轮盖龙王作如是言。汝大龙王。此诸佛名汝等一切诸龙眷属。若能诵持称彼佛名及礼拜者。一切诸龙所有苦厄。皆悉解脱普获安乐。得安乐已即能于此

  • 陶学士集·陶安

    二十卷。明陶安 (1315—1371)撰。陶安,字主散,安徽当涂人。元至正四年 (1344)举乡试,授明道书院山长。朱元璋置翰林院,首召陶安为学士,并亲制门帖 “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赐之。洪武元年 (1368)命为知制诰

  • 深雪偶谈·方岳

    诗话著作。宋方岳撰。方岳,字元善,号匊田,台州天台(今属浙江)人。宋末隐居不仕,以诗名。有《匊田集》,吴子良为之序,今集与序均佚。《深雪偶谈》或误作《深雪斋偶谈》,一卷,今传本仅十六则(或误合为十五、十四则),已非全貌。其

  • 南明野史·佚名

    题南沙三余氏撰。五卷,分述福藩、鲁藩、唐藩、桂藩、唐王聿事。书撰于《明史》既成之后,采摭旧闻,多所补正,揭出南明君臣多“苟安无智,苟且富贵”,颇有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