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伯州犁问囚(襄公二十六年)

——一上下其手最可恨

【原文】

楚子、秦人侵吴,及雩娄(1),闻吴有备而还。遂侵郑。五月,至于城麇(2)。郑皇颉戌之,出,与楚师战,败。穿封戌囚皇颉,公子围与之争之(3),正于伯州犁。伯州犁曰:“请问于囚。”乃立囚。伯州犁曰:“所争,君子也,其何不知?”上其手(4),曰:“夫子为王子围,寡君之贵介弟也(5)。”下其手(6),曰:“此子为穿封戌,方城外之县尹也。谁获子?”囚曰:“助遇丁丁。弱焉(7)。”戌怒,抽戈逐王子围,弗及。楚师以皇颉归。

【注释】

①楚子:楚康王,名昭,共王之子。雩(yu)娄:越国地名,在今河南商城东。(2)城麇(jun):郑国地名。(3)皇颉:郑国大夫。穿封戌:人名楚国方城外的县尹、公子围:楚共王之子,康王之弟。(4)上其手:高举他的手,指向公子围。(5)贵介:贵宠,尊贵。(6)下其手:下垂他的手,指向穿封戌。(7)弱:战败。

【译文】

楚康王和秦国人侵袭吴国,到了雩娄,听说吴国有了防备就退了回去。于是又去侵袭郑国。五月,到了城麇。郑国的皇颉驻守在城麇,出城与楚军交战,吃了败仗。穿封戌俘虏了皇颉,公子围同穿封戌争夺起来,于是。请伯州犁评判是非。伯州犁说:“让我问问这个俘虏吧。”于是就叫俘虏站著。伯州犁问道:‘我们争夺的,是您这位君子,难道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伯州犁高举著手说“这一位是王于围,是我们国君尊贵的弟弟、”伯州犁又下垂著手说;“这个是穿封戌,是方城外的县官。是谁俘虏了您?”俘虏说;“我遇上王子,打败了。”穿封戌听后大怒,抽子围,没有追上。楚国军队把皇颉带了回去。

【读解】

上下其手”这个成语便出自这个故事,意思是说玩弄手法,串通作弊。

在为利益发生纷争的场合,当事人的心理、仲裁者的心理,都是十分微妙的,各人心里都在打著各自的算盘,在算计著对手。当事人发生争执不必说了,而仲裁者则是个关键因素。仲裁者是否能公正客观,是否为自己的私利打算,直接影响到纷争的结果。

仲裁者公开表明态度,站到争执的某一方,这时他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变成了争执的参与者。最叫人气不打一处来的是,仲裁者表面上装出公允,显得没有参与,实№上却暗中为自己谋取好处,又不给他人留下任何作弊的把柄。想要指控他偏袒,但拿不出任何证据,他甚至还可以对你假惺惺地表示理解和同情。

要知道什么叫阴险,伯州犁的做法就是示范。这种人如同隐藏在阴暗角落的敌人,危害性比公开拿枪站出来的敌人要大得多,更让人痛恨。因此,锋芒所向,不应仅仅指向贪婪者,更应指向阴险的作弊者。

猜你喜欢
  卷七十七·湛若水
  卷一·郑方坤
  第十三章 28·辜鸿铭
  卷九十四·卫湜
   一、发现自己:庄子·林语堂
  卷二十三·黄伦
  卷七·湛若水
  卷一·顾栋高
  卷八·朱朝瑛
  名实论·公孙龙
  得无垢女经全文·佚名
  一切经音义卷第十六·唐慧琳
  一 足 显·太虚
  金刚仙论 第九卷·佚名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 第十七卷·一行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九十·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一百九十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茶山集曽防字吉甫河南人防有识度入太学有声以兄弼恤恩授将仕郎试吏部优等赐上舍出身擢国子正歴校书郎林灵素得幸徽宗朝士争趋之防与李纲傅崧卿皆称疾

  • 卷一百六十一·列传第五十八·柯劭忞

      昂吉儿 哈剌觞 忽刺出 叶谛弥实 塔里赤 沙全 谒只里 囊加歹   昂吉儿,西夏人,姓野蒲氏,世为西夏将家。太祖十六年,父甘卜率所部来降,隶蒙古军籍,仍以甘卜为千户,病卒。   昂吉儿领其父军,从征诸国有功。至元六年,授

  • ●卷上·王铚

      艺祖仕周世宗,功业初未大显。会世宗亲征淮南,驻跸正阳,攻寿阳刘仁赡未下,而艺祖分兵取滁州。距寿州四程皆大山,至清流关而止。关去州三十里则平川,而西涧又在滁城之西也。是时,江南李景据一方,国力全盛。闻世宗亲至淮上,而

  • 卷二十三 补遗·计六奇

      杀星降凡(万历)  万历三十三年乙巳,传一羽士伏坛,魂至天门,见包拯奏帝曰:自唐黄巢以后,宋秦桧以来,中界罪犯繁伙,久埋地狱,未正天刑,谨齎表以闻。帝命九天清狱?,并法勘司会议。时该曹司奏云:罪犯万万,应在刀兵劫内勾销。着

  • ●卷五·佚名

    ○湖北教案条款湖北蕲州五百寺天主堂,于光绪念六年七月初三日早,被近地匪徒纵火焚毁,堂内什物先抢一空。该堂洋教士高维栋,华教士高作霖,预期逃往广济,旋上汉口躲避。通州境内教民家被毁遭抢者共计八十余家,迨八月中旬,上台始

  • 卷之一百六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国会之双包案·刘以芬

    自庄周有“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之语,于是世人多误以社会为无真是真非,遇事之有利于己者,辄强词主张以求幸胜,而天下遂愈多事矣。如民国八年之发生所谓国会双包案,亦其例也。 忆当民六段(瑞祺)内阁废弃旧国会,依据其所颁布

  • 南唐书卷五·陆游

    宋 陆游 撰周徐查边列传第二周宗字君太广陵人少遇乱孤穷事烈祖为给使闲于摈相辞令方时艰难每使四方輙称职端敏可仗恩顾日洽烈祖镇金陵为都押衙时用宋齐丘议迎呉让皇都金陵缮府治为宫马步都虞蔡业为宫城营奉使

  • 后汉纪·张居正

    昭烈帝昭烈皇帝,即刘先主,名备,在位三年。此时天下三分,曹操据中原,为魏,孙权据江东,为吴。先主在益州蜀地,闻曹操子曹丕篡汉,遂即位于蜀。纲目以其本帝室之胄,而仗大义以讨汉贼,功虽未成,名义甚正,故以接汉家正统。原文诸葛亮佐备

  • 孟子説卷六·张栻

    宋 张栻 着告子上告子曰性犹柳也义犹桮棬也以人性爲仁义犹以柳爲桮棬孟子曰子能顺柳之性而以爲桮棬乎将戕贼柳而后以爲桮棬也如将戕贼柳而以爲桮棬则亦将戕贼人以爲仁义与率天下之人而祸仁义者必子之言夫有太极则有

  • 采葛·佚名

    ——热恋总觉时日短【原文】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①,一日不见,如三秋兮②。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加三岁兮。【注释】①萧:芦荻,用火烧有香气,古时用来祭祀。②三秋:这里指三季。【译文】心上人啊

  • 卷十五·梁寅

    钦定四库全书 诗演义卷十五 明 梁寅 撰 都人士之什 都人士 乱离之後人不复见昔日都邑之盛人物仪容之美故作是诗以称美之也 彼都人士狐裘黄黄其容不改出言有章行归于周万民所望 五章皆赋也彼都人士盛时都邑之士也狐

  • 杂宝藏经卷第四·佚名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贫人以麨团施现获报缘  贫女以两钱布施即获报缘  乾陀卫国画师罽那设食获报缘  罽夷罗夫妇自卖设会现获报缘  沙弥救蚁子水灾得长命报缘  乾陀卫国王治故塔寺得延命缘  比

  • 本愿药师经古迹下·太贤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尔时曼殊室利童子白佛言。世尊。我当誓于像法转时以种种方便令诸净信善男子善女人等得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乃至睡中亦以佛名觉悟其耳。世尊。若于此经受持读诵或复为他演说开示。若

  •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卢梭

    法国卢梭著。1755年在阿姆斯特丹出版。该书是作者社会历史观的代表作,阐明人类由“自然状态”进入“文明社会”的主要因素,分析不平等的起源和发展的基本原因,提出克服不平等的方法。认为人类最初处于“自然状态”之

  • 嘉靖辽东志·任洛

    地方通志。明嘉靖十六年(1537)修纂。任洛修,徐文华、刘琦、程启充纂。明嘉靖十六年(1537)重修刊刻,为《辽东志》第二次刊行本。全志九卷,分为地理志、建置志、兵食志、典礼志、官师志、人物志、艺文志、杂志、外志等

  • 渊源道妙洞真继篇·佚名

    渊源道妙洞真继篇,原题「真元门生李景元集」。景元生平不详。据书中引述北宋朗然子(刘希岳)之语,盖出于两宋之际,原书一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书分三篇,皆有经有注,上中二篇言医家脏腑经络理论。以十二月建、十二辟卦、

  • 开辟衍绎通俗志传·周游

    明代通俗长篇历史小说。全称《新刻按鉴编纂开辟衍绎通俗志传》。凡六卷八十回。题“五岳山人周游仰止集”、 “靖竹居士王黉子承释”。封面镌“钟伯敬先生原评”、 “古吴麟瑞堂藏板”。有图二十四叶四十八幅。首王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