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四、《论语》三周年

在三年前此日,《论语》呱呱坠地,可是其呱呱是笑声,不是哭声,虽然他是法文所谓enfantterrible(好在人前说毫无顾忌的老实话的小孩),但是一则因他天真,本无恶意,也与人不怀宿怨,二则他可哄人笑,三则大人长者实在终日拘束的甚是无聊,一旦有一小孩直指客人鼻上一只苍蝇,须上一粒饭粒,心里顿觉一阵凉爽,所以也就任他去了。说放肆也有时有点放肆,若不是长者宽厚为怀,早就打他一下嘴巴,以后他也就慢慢不敢放肆,专学说些客套去了。可是这小孩,虽好嘻嘻哈哈终日,究非不上进的村童可比,也颇自知自好,客人须上有一粒饭粒,他必要指出,但叫他怎样无理取闹,或者口吻粗鄙,骂人王八,他也不来的。因此上下都爱他,偶有不顺,也只说他淘气,笑笑完事,而他人所不许说的话,他许说了,别个小孩不敢出口的话,他也敢说了,兜的全家上下团团转,有时大人谈话无味,反要喊小孩出来说:"你说说笑话给我们听吧!"

因此《论语》居然度过三岁了。其实也是现代与往日不同了。若在往日,小孩在人前淘气,或在学堂玩笑,都要挨鞭杖,即使学生在课室看见一只蝴蝶,喝声好看,都要遭先生白眼一下。现在可就不同了。你看学堂还给球教学生踢,若有小孩喜欢看蝴蝶,教师也趁机会,说说毛虫化蝶的道理给他听。教科书还有画图给学生看。这样一来,念书可就快活的多了,不似以前子曰诗云叫人坐冷板凳。因此学生身体也强健起来,精神也活泼了。现在读书人会跑,会跳,也会游泳,也会踢球,比以前读书人的身体就大大不同了。这是什么道理呢?原来小孩生下来,本有一股天真活泼之生气,学生中你敲我一背,我拧你一下,都不是坏根性,也是无害于读书上进的。大概小孩愈聪明,愈活泼,愈淘气,倒是那些终日静坐循规蹈矩的小孩,本来元气不足,将来长大更加无用。所以聪明的教师看见某生淘气,心里早就想到自己童年也是在学堂捣鬼者之一,口头虽然不得不喝他一声,心里却甚怜爱,明白这个小孩将来非同小可。因为他书的确念得好,所以有时虽然在课室和同学捣鬼,也装做不见,由他去了。若是他真不念书,一味顽皮,那就不同。苟能知上进,闲时淘汽吵架,倒不能算为坏根器,是合乎自然。你想这种教学心理,不是比以前进步吗?所以《论语》也安然淘了三年气。

我们眼看这小孩做三岁生日,想想倒也不容易。别的小孩有的出痧,有的惊风死了。他还是一个圆脸蛋,终日嘻嘻哈哈兜着人笑。本来三岁上下的孩子,最易患病,最多波折,有时好好的小孩,不知怎的,会无疾而终,我想《论语》所以今日无恙,还是靠他平日有说有笑,能吃能玩的充实元气吧。现在他算长大了,虽然未多见世面,但是也不能让他放肆无礼,大人跟前说话,也应顾忌一点,不过也不应常吆喝他,管教太严;千万不可使他失了活泼天真,慢慢的沉闷,慢慢的虚伪,不敢再说说笑笑,将来闷成一个无名病出来,那可不是玩的。

猜你喜欢
  僭伪列传三·薛居正
  卷一百十二·列传第五十·脱脱
  卷五 周二十三條·陶岳
  ●卷 九·曾布
  國朝獻徵錄卷之三十七·焦竑
  ○豹房故智五则·许指严
  卷之一千二十八·佚名
  卷八·王明清
  通志卷一百五十五·郑樵
  通志卷七十五·郑樵
  ●卷四·文秉
  楚宣王问群臣曰·佚名
  卷十·鄂尔泰
  程其达·周诒春
  二十三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方布衣澜(叔渊遗稿)·顾嗣立

    澜字叔渊,莆阳人。隐居吴中,自少时不娶。闭门读书,训徒以自给。后至元己卯卒,年七十有七。平生喜吟咏,然不苟作。友人樊士宽子厚录其五言诗若干首,其诗句如《咏乐天》云:「以诗为佛事,随地学山居。」《临平道中》云:「暖容时借

  • 庚寅十二首·许南英

    庚寅(光绪十六年、一八九○)申江旅次晚来飞雪又重重,乱酌无巡兵转浓。拥被欲寻归去梦,冷魂飞不过吴淞!申江即景此景中原得未曾,楼台处处两三层;沿江无数垂杨绿,一树垂杨一盏灯。吴淞夜泊船向吴淞浅处行,楚人水调倚窗听;笛声吹落

  • 列传第二十八 柳元景·李延寿

    元景少便弓马,数随父伐蛮,以勇称。寡言语,有器质,荆州刺史谢晦闻其名,要之,未及往而晦败。雍州刺史刘道産深爱其能,会荆州刺史江夏王义恭复召之,道産谓曰:“久规相屈。今贵王有召,难辄相留,乖意以爲罔罔。”服阕,累迁义恭司徒太尉

  • 战国纵横家书 全文·佚名

    《战国纵横家书》(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帛书)  ○一、苏秦自赵献书燕王章  自赵献书燕王曰:始臣甚恶事,恐赵足……臣之所恶也,国外冒赵而欲说丹与得,事非□……臣也。今奉阳〔君〕…&h

  • 奉旨讯问曾静口供二十四条 十、科举制度仅仅是讲名讲·雍正

      【原文】  问曾静:旨意问你,所著逆书《知新录》内云“科举词章之习,比阳明之害更大更广。阳明之教,虽足以害道,尚依傍道理来;科举之习,公然讲名讲利,卑污苟贱,而不知耻,直把道理一笔勾消,人类尽灭”等语。朝廷用人,所以设立

  • 卷九十一·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九十一明 杨士奇等 撰经国宋高宗时秦桧力主和议刑部侍郎陈槖上疏曰金人多诈和不可信且二圣远狩沙漠百姓肝脑涂地天下痛心疾首今天意既回兵势渐

  • 七年·佚名

    (丙申)七年大明成化十二年春正月1月1日○朔丙午,上率百官,行望闕禮如儀,仍賀三大妃殿,進表裏。○御仁政殿,受賀。○上進宴于三殿。○御仁政殿,行會禮宴,倭人、野人亦與焉。1月3日○戊申,御經筵。講訖,上謂知事李克培曰:「議者云:『

  • 答罗整庵少宰书·王守仁

      〔1〕某顿首启:昨承教及《大学》,拨舟匆匆,未能奉答。晓来江行稍暇,复取手教而读之。恐至赣后人事复纷沓,先具其略以请。来教云;“见道固难,而体道尤难。道诚未易明,而学诚不可不讲:恐未可安于所见而遂以为极则也。”幸甚

  • 读书续録卷二·薛瑄

    天下之大本中也所谓万化之本原也洛诰以冲子孺子称成王皆不可晓周公虽元圣岂可以此称其君不可解无逸书曰昔在殷王中宗严恭寅畏天命自度治民秪惧不敢荒宁此数言皆主敬而言治天下之本不外乎此太极图水火木金土五圏虽曰各

  • 卷五·杨简

    钦定四库全书慈湖诗传卷五      宋 杨简 着卫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瞻彼淇奥绿竹青青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瑟兮僴兮赫兮咺兮

  • 庄老的宇宙论·钱穆

    一、论庄周思想之渊源二、庄周之万物一体论三、庄周论真论神四、庄周论造物者五、庄周论宇宙原始六、庄周论道论化论命七、《老子》书与庄周思想之歧异点八、老子论宇宙原始九、老子论常道一〇、老子论化一一、老子论

  • 卷九十二·佚名

    △发胜志乐会第二十五之二尔时弥勒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初业菩萨既出家已,未得慧力而欲得者,当舍何法。当修何法。未生慧力能令出生已生慧力能令增长。佛告弥勒菩萨言:弥勒。初业菩萨既出家已,欲令慧力而得增长。当於利

  • 茵梦湖·斯托姆

    德国作家斯托姆的中篇小说。主题是资产阶级社会婚姻不自由的悲剧。男女主人公莱因哈德和伊丽莎白在一起长大,彼此相爱。莱因哈德到外地去进大学,伊丽莎白发誓要等他。可是这个脆弱的姑娘最后还是拗不过母亲,被迫嫁给

  • 豆棚闲话·圣水艾衲居士

    清代艾纳居士编的短篇小说集。所录说古谈今小说12则。由天空啸鹤作序,鸳湖紫髯狂客评,吴门百懒道人重订。198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张敏点校本。另有198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本。作者的真实姓名及生平均不可考,只知他是个“

  • 大学·曾子

    儒家经典之一。约为战国末期思孟学派的作品。原为《礼记》中一篇,后司马光著《大学广义》,《大学》遂成单行本。至宋代朱熹始,不从旧学,而自成章句,并于淳熙年间,将《大学》与《论语》、《孟子》、《中庸》相配合,撰《四书章

  • 春秋意林·刘敞

    二卷。宋刘敞撰。此书体裁类似经义、史论。所论虽为《春秋》经传,实则多寓借古喻今,针砭时事之意。故《四库提要》称此书“其间正名分、别嫌疑、大义微言灼然圣人之意者亦颇不少”。但此书艰涩难读。元吴莱《春秋意林后

  • 天请问经·佚名

    唐大慈恩寺沙门释玄奘译,说福非火所烧,少欲最安乐等。共九问九答,皆切于开示众生者。

  • 四分律·佚名

    又名《四分律藏》、《昙无德律》。印度小乘佛教上座部系统法藏部戒律。后秦佛陀耶舍与竺佛念共译,60卷。全律由四部分组成,故名。第一部分叙述比丘应遵守的戒律250条;第二部分叙述比丘尼应遵守的戒律348条及受戒、说